薩拉熱窩事件
此條目可參照德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10月2日) |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
薩拉熱窩事件(德語:Attentat von Sarajevo、塞爾維亞語:Сарајевски атентат),又稱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蘇菲•霍恩貝格公爵遇刺案(英語:Assassination of Archduke Franz Ferdinand of Austria and Sophie, Duchess of Hohenberg),是指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及其妻子霍恩貝格公爵蘇菲在薩拉熱窩在乘坐汽車時被極端組織的殺手盯上,兩人正繞着薩拉熱窩開始遊行之時,遭遇加夫里洛·普林齊普槍殺而死亡。
日期 | 1914年6月28日 |
---|---|
地點 | 奧匈帝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直轄省 薩拉熱窩拉丁橋附近(43°51′29″N 18°25′44″E / 43.857917°N 18.42875°E) |
死亡 |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及其妻霍恩貝格公爵蘇菲 |
這次槍殺事件嚴重攪亂了當時歐洲的政治格局,它先是導致了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兩國的關係進入前所未有的緊張,在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王國發出的最後通牒,當其中的幾個條款被駁回後,奧匈帝國立即向塞爾維亞宣戰;在一星期內,塞爾維亞背後的俄羅斯帝國因力挺塞國而加入戰局,奧匈的盟友德國也在此時堅決扶持奧匈,身為俄羅斯帝國同盟的法國與英國也紛紛加入戰爭,這一樁槍擊案在各國的連環反應之下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黑手會的刺客六人組
編輯此事件的兇手為加夫里洛·普林齊普,他是塞爾維亞的刺客六人組(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巴希奇、瓦索·丘布里洛維奇、內德利科·查布林諾維奇、茨維特科·波波維奇、特里夫科·格拉貝日和加夫里洛·普林齊普六人)之一,他也是六人組和整個黑手會中的幹部。
該刺客組織由波斯尼亞塞爾維亞人、黑手會成員達里洛·伊利奇所領導,因此本次事件的兇手實際上只是這個組織中的中層成員,並非核心領導者,他們發動刺殺的原因是要斷絕奧匈帝國中塞爾維亞人居住的省份與奧匈的哈布斯堡皇室的關係,以達到和塞爾維亞合併,共組南斯拉夫的最終目的,這個動機與後來的青年波斯尼亞所宣稱的一致。
背景
編輯根據1878年俄土戰爭後的《柏林條約》,奧匈帝國被授權佔領並管理鄂圖曼波斯尼亞,而鄂圖曼帝國保留官方主權。根據同一條約,大國集團(奧匈帝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王國、鄂圖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官方上認可塞爾維亞公國為完全主權國家。四年後,塞爾維亞公國國君米蘭一世將國家由公國變為王國,米蘭一世亦成為獨立後首個塞爾維亞國王。當時塞爾維亞的君主隸屬於奧布仁諾維奇王室,仍與奧匈帝國保持着密切的外交關係,在米蘭一世及其繼位者亞歷山大一世在位時,塞爾維亞滿足於統治條約所界定的領土。
1903年發生的塞爾維亞五月政變,改變了塞爾維亞的對外關係。當時塞爾維亞軍官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維奇率兵攻佔塞爾維亞皇宮,並殺死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及王后,奧布仁諾維奇王朝終結。軍人擁立十九世紀初帶領塞爾維亞成功爭取自治的民族英雄卡拉喬爾傑·彼得羅維奇之後人彼得一世為新國王。新王朝建立後,塞爾維亞更加奉行民族主義,與俄羅斯關係緊密,卻與奧匈帝國交惡[1]。隨後的十年中,塞爾維亞與鄰國之間的紛爭不斷,但經濟與軍事勢力提升,逐步恢復14世紀的帝國。這些衝突包括1906年與奧匈帝國爆發的關稅之爭(史稱豬戰[2])、塞爾維亞佯裝抗議奧匈帝國吞併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即1908年-1909年波斯尼亞危機(最終於1909年3月以塞爾維亞默許不索償而結束[3])以及1912年-1913年塞爾維亞從鄂圖曼帝國的手中征服馬其頓和科索沃,驅逐保加利亞的巴爾幹戰爭[4]。
塞爾維亞的軍事勝利與塞爾維亞人對奧匈帝國吞併波黑的憤慨之情,令國內和奧匈帝國塞族的民族主義情緒更為高漲,奧匈帝國塞族不滿奧匈帝國的管治,因而受到塞族「文化」組織的一系列宣傳所煽動[5][6]。接下來的五年引發1914年孤膽刺客——大部分是奧匈帝國的塞族公民——在克羅地亞和波黑開展一系列針對奧匈帝國官員的暗殺行動,但均未獲成功[7]。這些刺客均受到塞爾維亞的零星支持。
1910年6月15日,波格丹·澤拉吉奇謀殺波黑鐵腕首長馬里揚·瓦里撒尼未遂。22歲的澤拉吉奇是黑塞哥維那內韋西涅的東正教徒,就讀於薩格勒布大學法學院,經常前往貝爾格萊德[8][9]。澤拉吉奇身中五槍,腦部的致命一槍啟發包括普林齊普及其同夥卡布里諾維奇等後來的刺客。普林齊普表示:「澤拉吉奇是我第一個模範。17歲時我路過他的墳墓,反映出我們的悲慘狀況和他們的思想。正是在那兒我下定決心遲早犯下暴行[10]。」
1913年,奧皇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吩咐斐迪南大公計劃於1914年6月視察波斯尼亞的軍事演習[11]。演習完畢後,斐迪南計劃攜妻參觀薩拉熱窩在新址建設的新國家博物館[12]。公爵夫人索菲的大兒子馬克西米連公爵表示:「母親擔心父親的安全,就陪着他[13]。」
由於「捷克的伯爵夫人被奧地利法院視為平民」,因此弗朗茨·約瑟夫皇帝不同意兩人的婚事,但由於斐迪南大公的堅持,弗朗茨·約瑟夫皇帝才同意兩人的婚事,但開出子孫永遠不能繼承皇位的條件。6月28日是這兩人貴庶通婚的14周年紀念日。正如歷史學家A·J·P·泰勒指出:「
(蘇菲)永遠不能同享(弗朗茨·斐迪南)的地位......永遠不能分享他的光彩,永遠不能在任何公眾場合坐在他旁邊。但是這有一個漏洞......當斐迪南以軍人身分參與活動,他的妻子就可以被允許一同出席。因此,他在1914年決定視察波斯尼亞的部隊。在該國的首都薩拉熱窩,大公及其妻可以並排駕駛敞篷車......所以,大公是為了愛情而赴死的[14]。
弗朗茨·斐迪南是發展聯邦制的擁護者,大致贊成將奧匈帝國內部分為三元王國,即在奧匈帝國的統治下可將奧匈帝國境內的斯拉夫族地區重組為克羅地亞王國[15],地位與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同等。克羅地亞王國被認為可對抗塞族領土收復主義,斐迪南大公也因此同樣被認為是塞族領土收復主義者的威脅[16]。普林齊普後來向法院陳述,阻止斐迪南大公實施改革計劃是他的動機之一[17]。
暗殺當天的6月28日(儒略曆6月15日)是聖維特節。在塞爾維亞它被稱為維多夫丹,以紀念1389年對抗鄂圖曼帝國的科索沃戰役,當時塞爾維亞統治者拉扎爾·赫雷別利亞諾維奇為了塞爾維亞人而犧牲在戰場上,騎士米洛什·奧比利奇偽裝投降,刺殺了鄂圖曼蘇丹。
事發經過
編輯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到奧匈帝國的波斯尼亞共管直轄區檢閱軍事演習。這次軍事演習同樣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因而引起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的仇恨。
1914年6月28日上午約十點,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抵達薩拉熱窩火車站。途中有數百名民眾熱烈迎接,而人群中則有七名刺客伺機而動。斐迪南夫婦坐上敞蓬禮車前往市府大廳,途中經過其中兩位刺客面前,但二人因膽怯沒有下手,後來斐迪南夫婦的車隊遭到第三名刺客內德利科·查布林諾維奇用手榴彈襲擊,但大公下意識的手一揮,手榴彈滾到了車後,立即爆炸。夫婦二人幸運避過一劫,只有一些護衛及圍觀群眾受輕傷。刺客內德利科·查布林諾維奇馬上服下氰化物並跳河企圖自殺不遂,其後被趕至軍警拘捕。
之後,斐迪南大公改變預定行程,決定要到醫院探視一名受輕傷的副官,但隨從人員忘了通知領頭車隊,因此車隊依然照原訂計劃行駛。不幸的是,大公的敞蓬禮車在前往拉丁大橋時,於街角停下,一名叫普林齊普的刺客以離斐迪南王儲夫婦不到兩米的距離用手槍向兩人各射出一發子彈,行兇後普林齊普服下氰化物企圖自殺,但因為藥物過期而失敗,手槍被打落地後被逮捕,而斐迪南大公夫婦則雙雙送醫不治身亡。
影視作品
編輯- 南斯拉夫1975年電影:《薩拉熱窩謀殺事件》
- 奧地利2014年電視電影:《薩拉熱窩》
- 2021年電影:《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
參見
編輯腳註
編輯- ^ MacKenzie 1995,第24–33頁.
- ^ MacKenzie 1995,第27頁.
- ^ Albertini 2005,第291–292頁.
- ^ Albertini 2005,第364–480頁.
- ^ MacKenzie 1995,第36–37頁.
- ^ Albertini 1953,第19–23頁.
- ^ Dedijer 1966,第236–270頁.
- ^ Dedijer 1966,第243頁.
- ^ Dedijer 1966,第203–204頁.
- ^ Albertini 1953,第50頁.
- ^ Dedijer 1966,第285頁.
- ^ Dedijer 1966,第9頁.
- ^ Dedijer 1966,第286頁.
- ^ Taylor 1963,第13頁.
- ^ Albertini 1953,第11–17頁.
- ^ Albertini 1953,第87–88頁.
- ^ Albertini 1953,第49頁.
參考文獻
編輯- Albertini, Luigi. Origins of the War of 1914 II.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OCLC 168712.
- Albertini, Luigi. Origins of the War of 1914 I. New York: Enigma Books. 2005. ISBN 1-929631-31-6.
- Belfield, Richard. The Assassination Business: A History of State-Sponsored Murder. New York: Carroll & Graf. 2005. ISBN 0-7867-1343-7.
- Dedijer, Vladimir. The Road to Sarajevo.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66. OCLC 400010.
- MacKenzie, David. Black Hand on Trial: Salonika 1917. Eastern European Monographs. 1995. ISBN 978-0-88033-320-7.
- Magrini, Luciano. Il Dramma Di Seraievo. Origini e responsabilita della guerra europea. Milan. 1929. OCLC 8018932.
- Gioseffi, Daniela. On Prejudice: A Global Perspective. Anchor Books. 1993. ISBN 978-0-385-46938-8.
- Owings, W.A. Dolph. The Sarajevo Trial. Chapel Hill, NC.: Documentary Publications. 1984. ISBN 0-89712-122-8.
- Donia, Robert J. Sarajevo: A Biograph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6. ISBN 978-0-472-11557-0.
- De Schelking, Eugene. Recollections of a Russian Diplomat, The Suicide of Monarchies. New York: McMillan Co. 1918. OCLC 1890657.
- Johnson, Wes. Balkan Inferno: Betrayal, War and Intervention, 1990-2005. Enigma Books. 2007. ISBN 978-1-929631-63-6.
- Mitrović, Andrej. Serbia's Great War, 1914–1918.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1-55753-477-4.
- Strachan, Hugh. The First World War. I: To Arm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19-926191-8.
- Taylor, A. J. P. The First World War: An Illustrated History. London: Penguin Books. 1963. ISBN 0-14-002481-6.
- Trydar-Burzinski, Louis. Le Crépuscule d’une Autocratie. Florence. 1926. OCLC 473403651.
- Craig, John S. Peculiar Liaisons: In War, Espionage, and Terror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lgora Publishing. 2005. ISBN 0-87586-331-0.
- Remak, Joachim. The First World War: Causes, Conduct, Consequences. John Wiley & Sons. 1971. ISBN 0-471-71634-0.
- MacKenzie, David. Apis, the Congenial Conspirator: the Life of Colonel Dragutin T. Dimitrijević. East European Monographs. 1989. ISBN 0-88033-162-3.
擴展閱讀
編輯- Bataković, Dušan T. The Serbs of Bosnia & Herzegovina: History and Politics. Dialogue Association. 1996 [2020-07-25]. ISBN 9782911527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4).
- Fay, Sidney Bradshaw: Origins of the Great War. New York 1928
- Fomenko, A. "There Was an Alternative! The Legacy of Franz Ferdin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A Russian Journal of World Politics, Diplomacy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09) 55#3 p177-184.
- Ponting, Clive. Thirteen Days, Chatto & Windus, London, 2002.
- Stoessinger, John. Why Nations Go to War, Wadsworth Publishing, 2007.
- Treusch, Wolf Sören. Erzherzog Franz Ferdinand und seine Gemahlin werden in Sarajevo ermordet, DLF, Berlin,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