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社巴赛语Ki-pataw)为台湾原住民平埔族巴赛族中的大社,大致分布于今台北市北投区新北市淡水区北投里等地。16世纪末明代文献、17世纪初西班牙、荷兰文献即有此社盛产硫磺的记载,伊能嘉矩记载巴赛语Pataauw女巫的意思,经猜测,是因为该地为硫磺产地,烟孔弥漫似乎有女巫出现而得名,清治时以台语“北投”音译。

概要

编辑

16世纪末,明代文献记载鸡笼、淡水产有大量硫黄,原住民开采与汉人交换旧破衣物[1];17世纪初,西班牙文献记载此地为QuipataoQuipatas,是约有八、九村社组成的大社,该地硫磺谷产有大量的硫磺,在西班牙人来到之前,社人即有开采硫矿进行交易,故较为富有,耶士基佛Jacinto Esquivel)神父前往宣教与学习当地语言。[2]:290-2921641年荷兰人攻打鸡笼并与淡水居民缔和,1642年攻下鸡笼,淡水地区的北投社等社群代表前往鸡笼缔和,荷兰文献记载此地为Rapan (Rappan); Kipatauw (Kijpatauw; Kijpatou; Kippatauw; Kipatou; Kipatouw; Kijpatauw; Kijpatou; Pattau; Pattauw)等拼写,翁佳音认为即为清代文献所记的“外北投”(又称北投仔,今淡水北投里)、“内北投”(今北投区)。1646年前后的一份淡水、武𠯿湾两河流域各村首长名及户口表记载,“Kipatou”(北投社)的头目名“Rapan”,计有39户,134人;1647年以后户口表中“Kipatauw”计有1647年:139人 (39户)、1648年:134人(39户)、1650年:150人(38户)、1654年:125人(33户)、1655年:83人(22户)。[3]:69,74-77

17世纪末,郁永河裨海记游》中指出北投社的两百户人家,为主宰该地数十平方公里的唯一族群。

18世纪后,渐有汉人移民在此建立北投庄。平埔族区分为汉化的内北投社与较少与汉人联系的外北投社。不过两者,均在19世纪末被汉化。台湾日治时期知名的人类学家伊能嘉矩于1897年的田野调查中就发现,北投社平埔族民住家多为土角厝、茅草为顶的台湾式农家。穿的是汉式衣服,食用汉式饮食,也使用福佬话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翁佳音. 釋〈東番記〉中的近代初期番漢關係. 原住民族文献. 文献评介 (原住民族委员会). 2015-04, (20) [2023-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2. ^ 艾斯奇维. 由李慧珍·吴孟真·周佑芷·许壬馨·李毓中翻译. 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1632年所寫「福爾摩莎島情況相關事務的報告」. 台湾文献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3-12, 54 (4): 284–305. 
  3. ^ 翁佳音. 第四章·淡水河口·1.前言; 34.Rapan. 大台北古地圖考釋. 台北县立文化中心. 1998-06: 69,74–77 [原荷文报告1654年]. ISBN 957-02-2084-8 –通过扫描版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台湾乡土文献影像;数位版抄本中研院台湾研究网路化. 
  • 伊能嘉矩,1996a,台湾踏查日记(上),杨南郡译注。台北:远流。
  • 伊能嘉矩,1996b,台湾踏查日记(下),杨南郡译注。台北:远流。
  • 伊能嘉矩,1996c,平埔族调查旅行:伊能嘉矩<台湾通信>选集,杨南郡译注。台北:远流。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