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daśa-bhūmi),佛教术语,指大乘佛教修菩萨道的修行者,所要经历的十个修行阶段,出自于《十地经》,后来集入《华严经》中,而称为十地品。

按照《梵网经》、《菩萨璎珞本业经》、《楞严经》等之说法,已发菩提心的菩萨行者,要经过“十信”[1][2]、“十住”[3][4][5]、“十行”[6][7]、“十回向”[8][9]等四十阶位修行福德(puṇya)与智慧(jñāna)资粮,然后进入“十地”中[10]修学。

法相宗的说法,十信至十回向皆摄属“资粮位”,四加行为“加行位”,十地见道菩萨后的“修习位”,妙觉菩萨为成佛的“究竟位”。藏传佛教同样在“修习位”中安立“十地”[11]

不过在《华严经》中,虽提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但是采分别陈述的方式。因此,十住与十地有可能原本是并列而独立的修行阶位系统。在其他的印度大乘佛教经论,几乎不会提到十行与十回向,而以“十住”或“十地”为主[12]

部派佛教的十地

编辑

部派佛教中,有“十地”说。如‘修行本起经’说:“积德无限,累劫勤苦,通十地行,在一生补处”。‘太子瑞应本起经’(可能属化地部)说:“修道德,学佛意,通十地行,在一生补处”。‘过去现在因果经’说:“功行满足,位登十地,在一生补处”。这些不明部派的佛传,都说到了十地[13]

大众部说出世部律典《大事英语Mahāvastu》记载的十地为:

  1. 难登地(durārohā)
  2. 结慢地(baddhamānā)
  3. 华庄严地(puṣpamaṇḍita)
  4. 明辉地(rucirā)
  5. 广心地(cittaviatarā)
  6. 妙相具足地(rūpavatī)
  7. 难胜地(durjayā)
  8. 生诞因缘地(janmanideśa)
  9. 王子位地(yauvarājytā)
  10. 灌顶地(abhiṣeka)

华严十住

编辑
 

大乘初期的菩萨行位,是十住(Daśa-vyavasthāna),与大品般若经〈发趣品〉中未标示名号的十地说相通[14]。十住是:

  1. 初发心住(prathamacittotpādika)
  2. 治地住(ādikarmika)
  3. 修行住(yogācāra)
  4. 生贵住(janmaja)
  5. 方便具足住(pūrvayogāsampanna)
  6. 正心住(śuddhādhyāśaya)
  7. 不退住(avivartya)
  8. 童真住(kumārabhūta)
  9. 法王子住(yauvarājya)
  10. 灌顶住(abhiṣeka)

华严十地

编辑

大乘佛教中最广为通行的菩萨修行位阶为华严十地,大乘论师龙树世亲都对《十地经》作过注解。十地是:

  1. 欢喜地 (Pramuditā-bhūmi)
  2. 离垢地 (Vimalā-bhūmi)
  3. 发光地 (Prabhākarī-bhūmi)
  4. 焰慧地 (Arciṣmatī-bhūmi)
  5. 难胜地 (Sudurjayā-bhūmi)
  6. 现前地 (Abhimukhī-bhūmi)
  7. 远行地 (Dūraṃgamā-bhūmi)
  8. 不动地 (Acalā-bhūmi)
  9. 善慧地 (Sādhumatī-bhūmi)
  10. 法云地 (Dharmameghā-bhūmi)

第一地 欢喜地

编辑

又作极喜地、喜地、悦豫地。主欢喜正法,并先知十地样貌,如知到彼方道路。
“菩萨圆满十回向后,成就一分道种智,复勇发十无尽愿。何等为十?一众生不可尽。二世界不可尽。三虚空不可尽。四法界不可尽。五涅槃不可尽。六佛出世不可尽。七诸佛智慧不可尽。八心所缘不可尽。九起智不可尽。十世间转法转智转不可尽。若众生尽。我愿乃尽。若世界。虚空。法界。涅槃。佛出世。诸佛智慧。心所缘。起智。诸转尽。我愿乃尽。而众生实不可尽。世界。虚空法界涅槃。佛出世。诸佛智慧。心所缘。起智。诸转。实不可尽。我诸愿善根亦不可尽。”[15][16]

八识心王,亲证五法〈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别四真如五正智〉[17][18]
三自性〈说三自性者。谓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19][20]
两种无我法〈人无我相、法无我相〉[21]
七种第一义〈有七种第一义。所谓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见境界。超二见境界。超子地境界。如来自到境界。〉[22]
七种性自性〈有七种性自性。所谓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种性自性因性自性缘性自性成性自性。〉[23]
成通达位菩萨[24]

复又永伏性障如阿罗汉[25], 但不俱断,能证慧解脱而不取证,由大愿故留惑润生,尽未来际终不取无馀涅槃,利乐众生永无止息。[26] 此地主修法施波罗蜜多百法明门,证犹如镜像观[27],满初地心。

离垢地

编辑

又作无垢地、净地。初地功德圆满后,再成就一分道种智而入二地。这一阶段主发愿,舍弃自我之心,不舍一切众生。并应多闻佛法。《十住经》:

二地亦主修戒波罗蜜及一切种智。

满心位成就犹如光影现观,戒行自然清净,因戒行清净圆满故,所以称名离垢地

发光地

编辑

又作明地、有光地、兴光地。二地满心后再证一分道种智,故入三地。

成就俱解脱果而不取涅槃,留惑润生。满心位成就犹如谷响现观及无量妙定意身生。

焰慧地

编辑

又作焰地、增曜地、晖曜地。由三地再证道种智一分故入四地。

难胜地

编辑

现前地

编辑

远行地

编辑

不动地

编辑

善慧地

编辑

法云地

编辑

共三乘十地

编辑

大品般若经》列出了“共三乘的十地”,用以表示声闻乘菩萨道在修行阶段的对应关系,其名称是: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

按《大智度论》的解说,无生法忍—八人地(相当于声闻见道十五心须陀洹向),阿鞞跋致地—见地(相当于声闻须陀洹果)。而菩萨地即为“干慧地,乃至离欲地”,又或者“欢喜地,乃至法云地”,又或者“一发心来,乃至金刚三昧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 干慧地有二种:一者声闻;二者菩萨。声闻人独为涅槃故,勤精进,持戒心清净,堪任受道;或习观佛三昧,或不净观,或行慈悲、无常等观,分别集诸善法,舍不善法;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则不能得道,故名干慧地。于菩萨则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
  2. 性地者,声闻人从煖法,乃至世间第一法;于菩萨得顺忍,爱著诸法实相,亦不生邪见,得禅定水。
  3. 八人地者,从苦法忍,乃至道比智忍,是十五心。于菩萨则是无生法忍,入菩萨位。
  4. 见地者,初得圣果,所谓须陀洹果;于菩萨则是阿鞞跋致地。
  5. 薄地者,或须陀洹,或斯陀含,欲界九种烦恼分断故;于菩萨过阿鞞跋致地,乃至未成佛,断诸烦恼,馀气亦薄。
  6. 离欲地者,离欲界等贪欲诸烦恼,是名阿那含;于菩萨离欲因缘故,得五神通。
  7. 已作地者,声闻人得尽智、无生智,得阿罗汉;于菩萨成就佛地。
  8. 辟支佛地者,先世种辟支佛道因缘,今世得少因缘出家,亦观深因缘法成道,名辟支佛。辟支迦秦言因缘,亦名觉。
  9. 菩萨地者,从干慧地,乃至离欲地,如上说。复次,菩萨地,从欢喜地乃至法云地,皆名菩萨地。有人言:从一发心来乃至金刚三昧,名菩萨地。
  10. 佛地者,一切种智等诸佛法,菩萨于自地中行具足,于他地中观具足,二事具故名具足。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四念处》卷3:“菩萨修十信。初心即具十行。经云。十法为道。一信有十。十信有百。乃至十地只是十法。”(CBETA, T46, no. 1918, p. 570, c22-24)
  2. ^ 教观纲宗》卷1:“观行即者。外凡十信位也。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护法心.九戒心.十愿心.既先仰信中道。且用生灭因缘观。伏三界见思烦恼。故名伏忍。与通干慧性地齐。”(CBETA, T46, no. 1939, p. 940, c1-5)
  3. ^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1:“佛告敬首菩萨。佛子。吾今略说名门中一贤名门。所谓初发心住。未上住前有十顺名字。菩萨常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愿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经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住是位中增修百法明门。所谓十信心。心心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门。常发无量有行无行大愿。得人习种性中广行一切愿。”(CBETA, T24, no. 1485, p. 1011, c2-9)
  4. ^ 四教义》卷9:“十住即是习种性位。从此已去尽三十心解行位。悉是别教之内凡性地。柔顺忍位也。约别教义推如暖法。”(CBETA, T46, no. 1929, p. 752, c3-5)
  5.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8:“菩萨摩诃萨十住行。去来现在诸佛所说。何等为十。一名初发心。二名治地。三名修行。四名生贵。五名方便具足。六名正心。七名不退。八名童真。九名法王子。十名灌顶。诸佛子。是名菩萨十住。”(CBETA, T09, no. 278, p. 444, c27-p. 445, a2)
  6. ^ 《四教义》卷9:“十行者。即是性种性。别教义推如顶法也。”(CBETA, T46, no. 1929, p. 752, c5-6)
  7.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1:“菩萨有十行。三世诸佛之所宣说。何等为十。一者欢喜行。二者饶益行。三者无恚恨行。四者无尽行。五者离痴乱行。六者善现行。七者无著行。八者尊重行。九者善法行。十者真实行。是为十行。”(CBETA, T09, no. 278, p. 466, b26-c2)
  8. ^ 《四教义》卷9:“十回向即道种性。别教义推如忍法。世第一法也。”(CBETA, T46, no. 1929, p. 752, c6-7)
  9. ^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1:“佛子。十回向心者。一救护一切众生离相回向心。二不坏回向心。三等一切佛回向心。四至一切处回向心。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心。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心。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心。八如相回向心。九无缚解脱回向心。十法界无量回向心。”(CBETA, T24, no. 1485, p. 1014, a9-14)
  10. ^ 十地经》卷1:“唯诸佛子是菩萨愿。决定无杂不可照了广大法界尽虚空性。穷未来际能救一切诸有情类。唯诸佛子菩萨安处于此愿中。方能入于过去诸佛世尊智地。乃能入于未来诸佛世尊智地。亦能入于现在诸佛世尊智地唯诸佛子一切菩萨有十智地。是以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今说由此密意我作是言。何等为十一名极喜地。二名离垢。三名发光。四名焰慧。五名难胜。六名现前。七名远行。八名不动。九名善慧。十名法云。唯诸佛子。此名一切菩萨十地。”(CBETA, T10, no. 287, p. 536, a25-b6)。
  11. ^ 法王噶瑪巴2016年亞洲講經法席《心經》課程 (4). [2017-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修道”分成“菩萨十地”等等,每个层次里面都有很多的细节.....“十地”跟“五道”有什么差别呢?五道的范围比较广,而十地的范围相对比较窄:因为就像刚刚说的,“十地”是以证悟空性,也就是以圣者菩萨来做的分类。五道的范围,则不局限于圣者,还包括一些凡夫菩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五道所包含的范围,是比较广的。 
  12. ^ 水野弘元. 大乘初期至中、後期菩薩思想的變遷. 香光庄严. [2019-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6). 附带一提,《华严经》之类的经典,最早也只以初期大乘“十住说”为菩萨的修行阶位,而不采用华严“十地说”,这点从该经的主要章节〈入法界品〉所标示的修行阶位即可看出。〈入法界品〉不但列出“十住说”为菩萨的修行阶位,并且又在“初发心住”之前设置了“信行者”(信解者)。此“信行者”尚处凡夫位,一旦登上第一初发心就入了圣位,可见从这“十住”一开始的初发心住就被视为圣位菩萨。而〈入法界品〉中提出的菩萨修行阶位,何以是“十住”而非“十地”呢?或许这是由于〈入法界品〉成立之时,普遍采用初期大乘“十住说”的菩萨阶位,而且华严“十地说”尚未成立,或者还未被广泛使用的缘故吧!....原本《华严经》中,虽也提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位阶,但都是单独的陈述,因此,十住与十地是个别的阶位说,而十行与十回向也未必就是修行阶位。实际上,其他的印度大乘佛教经论,完全未提及十行与十回向,而十住相当于大乘最初期所说的十地,在华严“十地说”流行以后,“十住说”就不再见于经论,从此就只采用“十地说”为菩萨的修行阶位了。 
  13. ^ 印顺.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二項 菩薩修行的階位. [2017-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14. ^ 印顺.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2017-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8). “中品般若”的“十地”,实为“十住”说。竺佛念所译的‘十住断结经’,前四卷是十住说,也名为十地,如说:“十住菩萨于十地中而净其行”。 
  15.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3(CBETA, T09, no. 278, p. 546, a20)
  16. ^ 《佛说十地经》卷1:“菩萨住此极喜地中。十大愿门以为上首。引发圆满百千阿僧企耶诸馀正愿。是诸大愿以十尽句而引发之。何等为十。所谓以有情界尽。以世界尽。以虚空界尽。以法界尽。以涅槃界尽。以佛兴界尽。以入如来智慧界尽。以心所缘界尽。以智入佛所行界尽。以世间转法轮智转界尽。若有情界有断尽者。是大誓愿乃有断尽。乃至若智转界有断尽者。是大誓愿乃有断尽。然有情界终无断尽。此诸善根愿无断尽。乃至智转界终无断尽。此诸善根亦无断尽。”(CBETA, T10, no. 287, p. 539, b17-28)
  17. ^ 显扬圣教论》卷6(CBETA, T31, no. 1602, p. 507, a17)
  18. ^ 佛性论》卷2:“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别思惟。四圣智。五如如。前三是世间智。圣智是出世智。如如是无为境。为明此五法摄前三性故”(CBETA, T31, no. 1610, p. 794, b23-26)
  19. ^ 《显扬圣教论》卷16(CBETA, T31, no. 1602, p. 557, b10-11)
  20. ^ 《显扬圣教论》卷6:“三法者。谓三自体。一遍计所执自体。二依他起自体。三圆成实自体。”(CBETA, T31, no. 1602, p. 507, b2)
  21.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二觉相。人法无我相。究竟善知。方便无所有觉观察行地。得初地入百三昧。”(CBETA, T16, no. 670, p. 495, c4-6)
  22.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卷1(CBETA, T39, no. 1789, p. 351, b10)
  23.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CBETA, T16, no. 670, p. 483, b11)
  24. ^ 解深密经》卷3:“从初极喜地名为通达。”(CBETA, T16, no. 676, p. 699, b3-4)
  25. ^ 成唯识论》卷10:“烦恼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彼障现起地前已伏。修所断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切顿断。彼障现起地前渐伏。初地以上能顿伏尽令永不行如阿罗汉。”(CBETA, T31, no. 1585, p. 54, a6-10)
  26. ^ 《显扬圣教论》卷3:“一极喜地。谓诸菩萨住此地中。先已于心增上法行善修治故。超过一切声闻独觉现观。得诸菩萨现观。由正证得无上现观故。诸大菩萨于此地中住增上喜。是故此地名为极喜。”(CBETA, T31, no. 1602, p. 491, b20-24)
  27. ^ 宗镜录》卷39:“菩萨摩诃萨。成就普贤无碍行智。观察无量广大幻境。犹如影像。无增减故。”(CBETA, T48, no. 2016, p. 650, b12-14)
  28. ^ 《十住经》卷1:“诸菩萨摩诃萨。已具足初地。欲得第二地者。当生十心。何等为十。一柔软心。二调和心。三堪受心。四善心。五寂灭心。六真心。七不杂心。八无贪悋心。九快心。十大心。”(CBETA, T10, no. 286, p. 504, b18-21)
  29. ^ 《十住经》卷1(CBETA, T10, no. 286, p. 505, c26-p. 506, a5)
  30. ^ 《十地经论》卷4(CBETA, T26, no. 1522, p. 153, a11)
  31. ^ 《佛说十地经》卷3:“菩萨住是发光地时。为欲修行法随法行。离欲离诸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安住。寻伺寂静内等净故一心趣故。无寻无伺定生喜乐。入第二静虑具足安住。于喜离欲安住于舍正念正知。有身受乐。于是处所。诸圣宣说。具足舍念及以正知。住身受乐入第三静虑具足安住。乐断苦断先喜忧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静虑具足安住。又此菩萨超一切种色之想故。灭没一切有对想故。以不作意种种想故知无边虚空。入空无边处具足安住。超一切种空无边处。知无边识。入识无边处具足安住。超一切种识无边处。知无所有。入无所有处具足安住。超一切种无所有处。知非想非非想。入于非想非非想处具足安住。但为随顺法随法行。不以乐著安足处也。”(CBETA, T10, no. 287, p. 545, c26-p. 546, a13)
  32. ^ 《佛说十地经》(菩萨发光地第三)卷3:“复次菩萨修慈俱心。广大无二无量无恨无怨无障无所恼害。遍至一切极于法界尽虚空性。诸世界中以慈普覆一切世间具足安住。修悲俱心修喜俱心亦复如是。修舍俱心广大无二无量无恨无怨无障无所恼害。遍至一切极于法界尽虚空性。诸世界中以舍普覆一切世间具足安住。”(CBETA, T10, no. 287, p. 546, a14-20)
  33. ^ 大般涅槃经》卷15:“复有梵行。谓慈悲喜舍。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若多修慈能断瞋恚。修悲心者亦断瞋恚。云何而言四无量心。推义而言则应有三。世尊。慈有三缘。一缘众生。二缘于法。三则无缘。悲喜舍心亦复如是。”(CBETA, T12, no. 374, p. 452, b28-c3)
  34. ^ 瑜伽师地论》卷33:“谓于神境通、宿住通、天耳通、死生智通、心差别通”(CBETA, T30, no. 1579, p. 469, a28-29)
  35. ^ 《十住经》卷4:“住于明地。集一切世间。禅定神通。解脱三昧门不可尽。”(CBETA, T10, no. 286, p. 532, a13-14)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