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时惟道天文22年?(1553年?)-文禄2年(1593年)),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通称传右卫门,一名连久十时惟长次子、十时惟元之弟。立花家侍大将、家老武者奉行,拥有异名“生摩利支天”。子为十时新四郎,有一女宫寿,婿养子十时源兵卫,名迹继承者为堀盛。家纹为五本骨扇。

十时惟道
时代战国时代 - 安土桃山时代
出生日期天文22年?(1553年?)
逝世日期文禄2年1月27(1593年2月28日)(据《筑后国史》为2月5日死去)[1]
改名四郎[2]→惟道→连久
别名十时传右卫门(初代)
异名:生摩利支天
戒名雄功院殿前右门校尉义闻连久大居士
主君立花道雪立花宗茂
氏族豊后大神氏十时氏
父母父:十时惟长[3]
兄弟十时惟元[4]惟道十时惟久[5]
板井兵部少辅之女
十时新四郎、宫寿(十时源兵卫)室
养子:十时源兵卫[6]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十時 惟道
假名ととき これみち
平文式罗马字Totoki Koremichi

生平

编辑

出自

编辑

十时氏起源为九州丰后国之中的国人众大神姓氏一族的一个分支,代代居住于入仓庄而称入仓,在大友氏来到丰后成为守护大名之际臣属于大友家。其后入仓长门守惟信[7]移住同国大野郡十时庄成为十时城主,于是自此改称十时,并依附大友家一族重臣户次氏担任其家老,也获赐姓户次[8][9]。大永6年(1526年)3月20日,十时惟信与孙・十时惟种[10]跟随初次上阵的少主户次鉴连(立花道雪)参加丰前马岳城攻略战,虽然鉴连于一日之内攻下此城,但惟信与惟种战死[11][12]

惟道幼名四郎。父为十时和泉守惟长,是十时惟信三子・河内守惟玄之子。

早期经历

编辑

元龟2年(1571年)5月,主君户次鉴连奉大友宗麟之命转封筑前立花山城形式上继承立花氏,此时惟道与父・惟长、兄・惟元作为十时氏庶流也跟随前往。 惟道迎娶板井兵部少辅之女为妻,生一子让其继承板井氏称板井新四郎,又让渡边清左卫门之子源助娶自己的女儿宫寿,收做婿养子令其改称十时源兵卫[13][14]

惟道和另一名堂兄弟十时连贞虽然都是十时家庶流,但十时家嫡流的十时惟忠传到次子十时连秀为立花家老,皆因战功彪炳而得以从主君道雪处受赐“连”字,于是又名连久[15][16]

永禄11年(1568年)4月至7月参加讨伐立花鉴载[17]、永禄12年5月(1569年)对抗毛利元就军的多多良滨之战[18]天正11年(1583年)4月16日,击破筑紫广门的志免町吉原口之战[19]天正12年(1584年)到翌年参加筑后远征、天正15年(1587年)9月~12月进行肥后国人一揆讨伐与养子十时源兵卫奋勇驱敌[20][21][22] 、天正16年(1588年)5月27日黑门之战则和兄长惟元、堂弟连贞皆作为放讨作战的讨手一员,惟道独自击杀隈部亲永立下当日首功[23][24][25][26][27]等等,累积许多一番枪、一番首、一番乘的赫赫战功[16]

立花家于天正15年(1587年)6月成为筑后柳川大名后,继承户次鉴连的立花宗茂鉴于过往的功绩,给予惟道1千石俸禄[28],往后逐步担任侍大将、家老兼武者奉行以及总奉行四人众之一人[29]

在出战上述的黑门之战后几年间(约于天正16年(1588年)5月27日后至文禄元年(1592年)间),其兄长惟元疑似在这段时间去世[30]后,继承了兄长32町的领地[31][16][32]并让自己的儿子新四郎回归十时氏(此后至少到文禄5年(1596年)都可见到史料文书载十时新四郎),与养子十时源兵卫共同分领俸禄,领有1千2百石[33]。板井家则由立花家臣堀盛代替新四郎继承[34]

继承者・新四郎与源兵卫的战功

编辑

新四郎的战功

编辑

天正9年(1581年)11月12日,立花山城东北方的宗教豪族宗像氏贞,其部分家臣不满早先将部分领地作为色姬[35]的嫁妆给了立花,趁立花军一面出战秋月军(润野原之战),一面以由布惟信荐野增时小野镇幸立花镇实内田镇家足立连安十时连秀安东连忠等立花家臣8百兵前往运输兵粮不足的筑前东南边境的鹰取城时,联合秋月军于13日半路偷袭(小金原之战,立花家称清水原之战),此战中立花家诸将各别讨取众多敌方将领,最后在由布、小野、荐野、内田、十时等立花家臣以背日光于高处下山冲阵等兵法上正确的判断,宗像方大败,将领吉田贞辰、石松秀兼等人皆被讨取殆尽,此战形同宗像氏贞的背叛而触怒了道雪,两家之间的同盟因此破裂[36][37][38][39][40][41][42][43][44][45][46]。 此战新四郎也作为运输兵粮的一员参与任务,意外于隔日13日回程迎来了初次上阵,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约年仅13岁,虽然遭鑓刃负伤,但仍讨杀了一名敌将,初次获得战功,于战后的军忠功名状上以板井新四郎之名记上战功[47]

天正14年(1586年)8月24日,新四郎跟随继承主君・户次鉴连的少主立花宗茂,追击解除对立花山城包围并进行撤退的岛津军,翌25日,攻打岛津军的筑前据点,由星野吉实、吉兼兄弟所镇守的高鸟居城。 虽然城方仅三百人,但仍以铁炮攻势和大木重石做攻击,立花军将士一时有所损伤,然而靠著主君宗茂和家中大将小野镇幸的鼓舞,立花军成功杀进城内。 此时立花家一门众的立花统春很快的找到敌大将星野吉实所在之处,统春面对吉实以讨取总大将的礼仪押住其额头并且进行割取头颅,然而因为吉实的抵抗只割断头盔的绳子,这时新四郎在一旁瞧见,由于还太年轻而不知道统春此举是讨取敌大将的礼仪,于是快速地又撞倒吉实并以枪刺杀。

后来立花家武者奉行池边永晟在记录战功之时,将讨取星野吉实的战功记给新四郎。

新四郎则说:“这是统春殿下的功劳才对”而统春也谦虚的说:“我没有讨取成功,所以应该是给予致命的连久殿下的战功才对”连久却抱持著疑问坚持的说:“战场应该是和狩猎一样,是先捕捉到目标的人的功劳才是阿!?”感到为难的池边永晟为此报告主公宗茂,宗茂听闻两人互让战功的举动,加上当时在战场目睹过程的京都光兼藤江太郎右卫门补充说明,想到过往镰仓时代初期有和田义盛畠山重忠相互争执讨取藤原国衡的战功一事,如今统春与新四郎却不似此例,彼此谦让战功,于是就将两人都给予战功和感状[48][49][16][50][51][52][53][54][55]

源兵卫的战功

编辑

天正15年(1587年)9月~12月肥后国人一揆讨伐时与养父惟道共同守护主君宗茂,奋勇驱敌[20][21][22]

文禄元年(1592年)立花家参加丰臣秀吉所发动之朝鲜派兵的文禄之役,十时父子也随军出征。 约6~7月之间,惟道养子十时源兵卫做为立花军使者被派往小早川隆景家臣所部属的阵营中,并参加了金山(或锦山)城的攻略,立下了一番乘,由于受到小早川家臣的证实,源兵卫从隆景处获得了战功感状,对此惟道身为养父感到与有荣焉[56][57]

朝鲜出兵、战死

编辑

文禄二年(1593年)1月26日的碧蹄馆之战中,立花军作为日军先锋,而惟道与同僚内田统续原本作为立花军中备但开战前转为先锋,从砺石岭前进至越川峠南侧时遭遇明军,于是在内田统续的铁炮攻势下开战,惟道则和天野贞成(安田国继)相争一番枪之头功,先以“投枪”的方式击落数骑明兵[58],投完后又拔刀驱马杀入敌阵斩落了5、6名骑兵,惟道所率的5百兵力一齐突入明将查大受所率的2、3千的军阵之中,面对倍数于己的敌军毫无惧色,即使明将李宁又再不久之时来援约数千兵力和火器助阵,惟道仍然正确的判断明军的动向,下令先从正面笔直破敌引诱左右夹攻的明军呈一路后再回转奋力突破与小野镇幸、米多比镇久的中备军交替[28]

正面突破期间又手持大身枪讨取了敌兵数十人,前进到了山谷望客砚下,同时小野镇幸终于越过敌军火器的爆风前来交替军阵,就在惟道又击落敌方一名骑兵之时,却被明将李如梅趁机以毒箭射中右胸,惟道奋力击退想进一步攻击自己的敌兵,并将先锋队的撤退指挥交由同僚池边永晟,苦战之下终于回到本阵,最终向主公宗茂传达遗言后,于翌日箭伤毒发死亡[16][59][60](据《筑后国史》撑到2月5日才死去[1])。

立花军一时击退明军后接应小早川隆景军并于小丸山上稍作休息,之后移阵于战场西方山丘中埋伏伺机而动,午时开战后明军前进压制了小早川隆景的先锋粟屋景雄,小早川军一时呈现败势,此时接替重伤的惟道做为立花军先锋的新四郎[61]与家老小野镇幸向主君宗茂提出是时候出击,但宗茂仍然安坐著不动并说要待明军更加深入以为获得压胜之时才是立花军从侧面奇袭进攻的时机[62]

继承者及后裔

编辑

文禄5年(1596年),可以确认惟道战死后,其子新四郎所领俸禄为六百石,养子源兵卫则分得四百石。此外,代替新四郎继承板井家的堀盛因为板井兵部少辅之实子板井甚内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将板井家督之位归还。也因为这般先后继承板井家的缘份,堀盛亦有份分得惟道死后的俸禄,并改称十时六右卫门惟盛[63][34]

庆长5年(1600年)关原之战时,立花宗茂加入西军,于9月7日参与了攻略叛变至东军的京极高次之大津城,13日立花军猛烈进攻夺下城郭三之丸、二之丸,并以大炮轰击天守,终于15日降伏了京极高次。此战在最后的谈判阶段中,立花宗茂向京极方提出希望能归还十时传右卫门的尸骇,而京极方亦要求返还山田三右卫门尸首,于是两家和平交换回自家将士的死骇。此十时传右卫门当是惟道之子新四郎在战前继承十时传右卫门之名并战死于此役[64]

由于同15日,西军于关原主战场战败,大坂城的西军主将毛利辉元亦不接受宗茂提议的固守大坂城抵抗东军,立花军只能回归领地柳川。之后立花家遭到改易处份,丧失大名身分。这时,传右卫门一脉的十时氏原本交由惟道的女婿、新四郎的义兄弟・源兵卫继承,虽然包含刀枪武器旗帜皆由源兵卫接收,但不久后源兵卫改仕黑田长政,甚至接受赐姓黑田,已然等同实质上抛弃立花家名将十时传右卫门的家系[65],于是宗茂改让先前有份分得十时家俸禄的堀盛继承十时传右卫门家。

后来立花宗茂获得恢复大名,甚至于元和6年(1620年)重封柳川领地,堀盛亦自称十时六右卫门一同回归柳川,但翌年冬堀盛兄长堀秀无嗣病亡,堀盛受命回归堀家继承,让自己的儿子主马介继承十时家称十时惟贞,然而惟贞长子十时半右卫门惟永之后脱离主家移住长崎,惟永子虽然通称传右卫门,但改姓绪方,其子绪方幸太夫惟政(号:池水)的养子惟式才又改称十时传右卫门,但这一支也已经实质上不算是继承十时传右卫门家系,而是由惟永之弟,做为祖父堀盛养子继承堀氏本家的堀实,以其三男惟一(十时玄恕)来继承十时传右卫门家,惟一之子伊右卫门惟重又从幸太夫惟政处正式接过十时传右卫门家的继承权,此后子孙直到幕末时期,当主继承十时传右卫门家号幼名新四郎、明治时期继承通称主马介、昭和时期又称新四郎等,虽然与战国时代的十时传右卫门父子没有血缘关系,仍错综复杂的继承其名号流传下来,也因此对祖先的事迹、系谱不甚清楚[13]

同时代其他名为十时传右卫门连久的人物

编辑

十时新四郎(袭名传右卫门连久)

编辑
  • 1568年生?~1600年殁?

除了此条目主要叙述之十时传右卫门惟道,在十时氏、堀氏相关家谱载惟道又名连久之外,其继承者之一的新四郎,由于史料解读,或者无血缘关系的后代(堀氏、源兵卫之后代)所编写之家谱、传记传抄误记、军记物小说改编所流传的通俗说法等原因,十时新四郎亦可能称作十时传右卫门连久,或者被当作与其父惟道甚至与下述的十时甚右卫门是同一人,包括继承板井氏之事迹皆被合并,导致系图上未载其名[13]

文禄5年(1596年),当立花家与宇喜多家于伏见城发生争执时,十时新四郎与一众立花家臣做为护卫紧紧跟随主君宗茂身旁,共同出入各处警护其人身安全,防范宇喜多家的袭击[66][67]

十时源兵卫(袭名传右卫门连久)

编辑
  • 1564年生~殁年不明(1638年75岁尚存)

在源兵卫晚年口说,由其末子・十时雪轩所纪录而成之‘十时相模物语’载:
“正在等候第二次出兵朝鲜(庆长之役)时,因为飞騨守样(立花宗茂)家中侍大将十时传右卫门战死,死前曾受丰臣秀吉预赏若能活著回国将赏赐一万石俸禄。传右卫门无男子继承名迹(一说其子尚年幼[68],然而传右卫门连久之子新四郎于当时已能参加作战,不能认为其年幼),由渡边清左卫门之子源助作为养子继承十时传右卫门名号,并娶其女宫寿为妻,以此拜领俸禄,之后才称十时源兵卫。传右卫门为数度有战功名誉之家系,所传片刃鑓及団多子旗帜、登楷子旗指物皆由源兵卫继承,黑田家家老黑田一成、一任父子曾两度去信给源兵卫希望能让出此鑓。”

此外,源兵卫所继承的亦有可能是依据‘十时略系図’所载的甚右卫门连久,与通说之传右卫门连久(惟道)同名而被搞混成十时传右卫门的十时甚右卫门。又或者是上述十时新四郎于大津城战死后,家名俸禄器具才皆由源兵卫继承[69]

十时甚右卫门连久

编辑
  • 生殁年不明(1596年可见俸禄400石,1600年柳川城开城时尚可见其名[70])

从‘十时略系図’[71]可见十时甚兵卫惟之之子十时甚右卫门连久,而十时惟长[72]次男传右卫门惟道战死于高丽(朝鲜),两者互为堂兄弟。

而据‘柳川史话’第二卷 人物篇(其の二)八八 十时传右卫门についてP.178、 八九 十时传右卫门の后裔 P.183所提供之十时家谱载惟道又名连久、‘柳河藩享保八年藩士系図・上’第一分册 堀 P.55,记述堀盛继承战死于文禄年中的十时传右卫门连久,可以分辨与十时甚右卫门连久各别为不同人。

十时甚右卫门连久其中一项战功,于天正15年(1587年)9月下旬,随主君宗茂参与肥后一揆国人讨伐,在起初救助被敌人包围而兵粮不足的佐佐成政军的行动途中,立花军攻略南关城(藟岳城),十时甚右卫门连久与高桥统增家臣之中岛六郎兵卫一同讨捕了守将大津山出羽守[20]

此外名列立花家32枪柱其中之一,配有与力众11名[73]

人物逸闻

编辑
  • 惟道作为立花家侍大将,被主君道雪称赞“勇猛果敢,臂力超群”。生涯所获感状约有数十张,以其战场上的豪勇被众人称赞形容为活人显灵的战神摩利支天而得到“生摩利支天”的响亮异名[74][75]
  • 惟道12岁时,受十时氏总领宗家的十时惟直[76]之命令一同斫杀有罪的侍从,在惟直先砍一刀后,惟道又飞快的补上砍下首级。18岁时,则与兄长惟元再一次斩杀有罪的侍从时,由于惟道尚未掌握好使用长刀斩击,最终惟元趁隙斩杀罪人,往后惟道谈起此事时仍对当时的失手感到遗憾[77]
  • 天正13年(1585年)6月,正当惟道随立花道雪参加筑后远征之时,惟道被道雪任命为侦查物见队探查敌情,于山中侦查期间因为天气炎热而与同僚池边永晟安东幸贞一同暂时脱离任务于附近的池水中冲凉,途中却发现草野家的敌兵靠近,一时心急,就这么没穿衣服裸身冲岀水中并一一将敌兵击退。随后惟道回军向道雪报告,就连一向军规严谨的道雪对于如此狼狈的军功也只能认同苦笑,会发生像这样奇怪的事实为惟道的一大魅力[78][79][15]
  • 于九州征伐期间的天正15年(1587年)3月,丰臣秀吉于丰前小仓的入鹿原建设了规模甚大的相扑场地,并要求日本34处诸侯推举自家一位勇士参加比赛,立花家于是推举了惟道作为压轴出场。由于惟道不仅臂力超群,还因为曾经在肥后吉田家受过行司故实的礼仪传授,极为熟知相扑法则,因此被众人推举为行司(也就是大会司仪),使其名声更加广传[80]。不过在开始竞技前,惟道接受了丰前国的豪杰・毛谷村六助(贵田孙兵卫统治)恳求,于是惟道最终让出参赛位置,以六助代替自己参赛。

依十时家系谱,34位诸侯及34位力士:
大和大纳言秀长家臣 ─ 天野源右卫门 殿
近江中纳言秀次家臣 ─ 中岛三太夫  殿
前田肥前守利长家臣 ─ 山崎孙兵卫  殿
结城三河守秀康家臣 ─ 梶尾助蔵   殿
浮田中纳言秀家家臣 ─ 花房助兵卫  殿
丹羽加贺守长重家臣 ─ 上田弥左卫门 殿
加藤主计头清正家臣 ─ 木村又蔵   殿
细川越中守忠兴家臣 ─ 沢村才八   殿
福岛左卫太夫正则家臣 ─ 可儿才蔵   殿
片同东市正且元家臣 ─ 多良尾平兵卫 殿
池田三左卫门辉政家臣 ─ 片桐半左卫门 殿
堀尾帯刀吉晴家臣 ─ 别所定之进 殿
山内対马一豊家臣   ─ 中野源太夫 殿
生驹雅楽头正俊家臣 ─ 大岛大助 殿
中村式部少辅一氏家臣 ─ 松仓隼人 殿
筒井藤四郎贞次家臣 ─ 松井右近 殿
石田治部少辅三成家臣 ─ 大山伯耆 殿
大谷刑部少辅吉隆家臣 ─ 汤浅五助 殿
増田右卫门尉长盛家臣 ─ 浮岛 膳 殿
田中兵部大辅吉政家臣 ─ 宫川土佐 殿
京极若狭守高次家臣 ─ 佐々九郎兵卫 殿
一柳监物直政家臣 ─ 吉川勘兵卫 殿
长曾我部弥三郎信亲家臣 ─ 中の内源兵卫 殿
蒲生飞騨守氏郷家臣 ─ 三宅喜内  殿
毛利右马头辉元家臣 ─ 杉森伯耆  殿
吉川骏河守元春家臣 ─ 生石中务  殿
小早川左卫门尉隆景家臣 ─ 井上五郎兵卫 殿
黒田甲斐守长政家臣 ─ 母里太兵卫  殿
峰须贺阿波守家政家臣 ─ 樋口内蔵助  殿
加藤左马助嘉明家臣 ─ 塙 団右卫门 殿
浅野弾正大弼长政家臣 ─ 亀田大隅  殿
立花三河守増时家臣 ─ 上原右卫门 殿
立花左近将监宗茂家臣 ─ 十时传右卫门 殿

  • 立花家经过九州征伐后领受了九州筑后柳川的领地,期间有位浪人天野源右卫门贞成(安田国继)因仰慕立花宗茂而希望入仕立花家,并且以曾为明智光秀重臣“明智三羽乌”之一,以及曾刺伤织田信长等经历为豪,下了每临战阵必立下一番枪的豪语并要求俸禄2千石。由于惟道在立花家中时常立下一番枪亦不过1千石俸禄,宗茂在考虑此两人俸禄之权衡是否得当时,惟道对天野要求必定要立下其所言之功,否则将不配2千石的俸禄,并对主君宗茂说:“此人为英杰,必会尽力,我本身不会憎恨自身的俸禄比之较少,请主公放心登用吧!”于是天野贞成往后加入立花家出战肥后国人一揆讨伐表现出色。但于朝鲜的碧蹄馆之战中,由于惟道立下一番枪的战功甚至英勇负伤而死,自觉不如的天野于是在之后离开了立花家[28][81]
  • 立花军参加丰臣秀吉发动的侵略朝鲜战役,在其中文禄之役的最大一场战事碧蹄馆之战中,立花军被任命为先锋。立花宗茂于朝鲜京城北方的砺石岭将军队分为先阵小野镇幸米多比镇久7百人、中备十时惟道和内田统续5百人以及本队宗茂和其弟高桥统增2千人。就在开战前夕,惟道与统续前往先阵的小野镇幸处要求让予自身为前锋。惟道当时说了:“小野殿下请后退至中备,允许我为先锋吧!”。镇幸听后怒叱:“无礼之徒!贵殿竟然如此这般破坏了军法,是想污辱我吗?”惟道急忙解释:“绝无此事!因为小野殿下和米多比殿下实为家中柱石般的重臣,二位的武勇和智略是不可欠缺的,如果让我和统续为先阵的话,面对明国如此大军而牺牲并不足惜,还能让敌军先行疲惫,届时小野和米多比殿下为中备接续作战,并配合主公宗茂的军势的话必定能够取得胜利!所以请让在下担任先锋吧!”镇幸听毕向主公宗茂取得同意后顺利转换军队顺序,而镇幸也了解到惟道的心意和远虑,感到佩服[16][82]
  • 惟道于碧蹄馆之战中有如狮子奋迅骁勇作战,然而因中毒箭负伤,苦战之下终于回到本阵,最终向主公宗茂传达“下一任家老兼武者奉行请主公交给内田统续……”的遗言后,于翌日箭伤毒发死亡[83]

注释与引用资料

编辑
  1. ^ 1.0 1.1 ‘筑后国史’(十时氏系図)によれば、死去の日は2月5日[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筑後國史・筑後将士軍談』卷之第三十 系譜小傳 第二 立花家臣系譜 P.28.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5). 
  3. ^ 十时惟信三男十时河内守惟玄之子。十时和泉守
  4. ^ 十时勘解由兵卫
  5. ^ 十时太兵卫
  6. ^ 渡边三吉(清左卫门)之子。后改仕黑田长政,改称十时相模守,亦受赐姓黑田。
  7. ^ 入仓四郎左卫门惟定之子
  8. ^ 中野等、穴井绫香‘柳川の历史4・近世大名立花家’ 附录 8 十时氏系図(惟信系)(十时(吉)家文书B6“太神姓十时氏略系”)P.440~441
  9. ^ ‘柳河藩享保八年藩士系図・下’第三分册 十时 P.174~175
  10. ^ 十时六弥太。十时惟信五男・十时基久(十时勘解由)四男。
  11. ^ ‘旧柳川藩志’第十八章 人物 第十三节 柳川人物小伝(三)十时摄津 864页
  12. ^ ‘柳河戦死者名誉录’(一)豊前马ヶ岳 大永六年三月二十日 P.1页
  13. ^ 13.0 13.1 13.2 ‘柳川史话’第二卷 人物篇(其の二)八八 十时传右卫门について、八九 十时传右卫门の后裔、九〇 十时传右卫门后裔の补遗 P.181~187
  14. ^ ‘柳河藩享保八年藩士系図・上’第二分册 渡辺 P.349
  15. ^ 15.0 15.1 ‘柳川史话’第二卷 人物篇(其の二)八八 十时传右卫门について P.179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旧柳川藩志’第十八章 人物 第十四节 柳川人物小伝(四)十时伝右卫门 901页
  17. ^ ‘戸次军谈’
  18. ^ 『筑後将士軍談』 卷之第十 筑前多々良浜接戦之事 P.257~261. [2022-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7). 
  19. ^ 筑紫广门军出志免町吉原口,道雪令镇幸为大将率2千馀骑,起初以荐野增时的与力被官出战迎击,十时连贞、佐野统幸合兵进击但遭筑紫军优势兵力包围、于是镇幸高喊突进解围,十时惟道、池边永晟森下钓云奋战驱敌,筑紫军不敌败退,两军各有死伤‘旧柳河藩主立花家文书-(鉴连公系谱之事など合册)’ 00000831
  20. ^ 20.0 20.1 20.2 ‘长编历史物语戦国武将シリーズ(1)立花宗茂’三十八 肥后一揆 起る P.108~110页、三十九 统虎 平山城を救援す P.110~113
  21. ^ 21.0 21.1 『立花遺香』 P.83~87.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3). 
  22. ^ 22.0 22.1 『筑後将士軍談』 卷之第十九 肥後國所々合戦之事 P.515~519. [2022-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9). 
  23. ^ 中野等 ‘立花宗茂’P.55~56
  24. ^ ‘柳川市史’史料编V近世文书(前编)21小野文书 八二 军势注文写 天正十五年五月廿七日肥后国住人隈部筑后守亲永、柳川黒御门前にて御成败之节出合申候御人数之覚 P.99~100页
    御人数引回 由布壱岐守惟次
    十时摂津守连贞、十时勘解由惟元、十时传右卫门惟道(连久)、池边龙右卫门永晟、池边彦左卫门贞政、安东五郎右卫门范久、安东善右卫门常久、石松安兵卫政之、原尻宫内镇清、新田扫部助镇実、内田忠右卫门统続、森下内匠规宽
    十贰人外ニ挂通り 森又右卫门信清
    迹押 小野和泉守镇幸
  25. ^ ‘长编历史物语戦国武将シリーズ(1)立花宗茂’四十四 黒门の戦い P.126~128页
  26. ^ ‘柳河戦死者名誉录’(三四)筑后柳河黑门前 天正十六年五月廿七日 P.18页
  27. ^ ‘柳川の历史4・近世大名立花家’P.102~105页。
  28. ^ 28.0 28.1 28.2 ‘柳川藩丛书’ 第一集〔九五〕人物略传小传(二) 十时连久小传 P.232页
  29. ^ 总奉行四人众为内田统续、原尻镇清、佐伯惟幸、十时惟道。‘旧柳川藩志’第十八章 人物 第十四节 柳川人物小伝(四)十时伝右卫门 901页
  30. ^ 通说惟元战死于1584年10月28日筑后发心城攻略或12月8日善导寺(实际善导寺战斗过程及战死者无十时姓的武士,而是发心城,由于同是当年年尾的战斗,后世追溯时误记了),此时战死者应指惟元的叔父十时甚兵卫惟之,推测是由于两人的通称“甚”兵卫与“勘”解由以及讳名惟“之”与惟“元”字体相近(当时文书多用草书汉字难以分辨)而遭到混淆。惟元有文书明确出战于1588年黑门之战作为12名讨手之一,因此1584年战死于筑后应当是误记。而到文禄元年(1592年)朝鲜出兵中则没有出现惟元的名字,故应于1588年到1592年这段期间当中亡故。
  31. ^ ‘柳川藩丛书’ 第一集〔九五〕人物略传小传(二) 十时连久小传 P.231页
  32. ^ 兄惟元无子,惟道继承父兄 700石食禄与力(‘筑后将士军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3. ^ 1592年‘文禄役御军役次第’1千2百石 ‘柳川史话’第二卷 人物篇(其の二)八九 十时传右卫门の后裔P.183
  34. ^ 34.0 34.1 ‘柳河藩享保八年藩士系図・上’第一分册 堀 P.55~57
  35. ^ 宗像氏贞之妹色姬为道雪侧室
  36. ^ 桑田和明‘戦国时代の筑前国宗像氏’P.164~465
  37. ^ 『筑後将士軍談』 卷之第十三 小金原合戦之事 P.351~353.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8). 
  38. ^ ‘井楼纂闻 梅岳公遗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117~122
  39. ^ 『筑前國續風土記』 卷之第二十六 古城古戦場 三 鞍手郡 小金原 P.6~18 (PDF).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8-03). 
  40. ^ 『立花遺香』 P.13~15.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8). 
  41. ^ 『宗像郡誌. 中編 宗像記追考』本書第十六 小金原合戦之事 P.622~626.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8). 
  42. ^ 小金原の戦い“立花道雪激怒”“宗像氏贞苦悩”
  43. ^ ‘豊前覚书’(五)立花御笼城の次第 P.90~92
  44. ^ ‘柳河戦死者名誉录’(二一)筑前清水原 天正九年 十一月十三日 P.12
  45. ^ 吉永正春‘筑前戦国史’小金原の戦い p.155~163
  46. ^ 中野等、穴井绫香‘柳川の历史4・近世大名立花家’P.59~60、P.63
  47. ^ ‘柳川市史’史料编V近世文书(前编)61 立花文书 三四 大友义统军忠一见状 天正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于山东宗像表合戦之砌、戸次伯耆入道道雪家中之众、或分捕高名、或被疵戦死之着到、令披见讫、 颈一 鑓疵 板井新四郎 讨之 P.352。
  48. ^ ‘柳川史话’第二卷 人物篇(其の二)91 十时传右卫门と立花次郎兵卫 P.187~188
    此事是数十年后于江户时代,立花家臣间回忆当年战功而被记录下来的谈话,对于当中人物的称呼习惯会以该人物生前最后的通称讳名来阐述。初代十时传右卫门(惟道/连久)早于1568年已成年参加对立花鉴载的讨伐战役,此高鸟居城之战发生在1586年,而立花统春生于1564年,原文当中提到十时传右卫门还年轻不懂统春正在执行的战场礼仪,显然这不是指初代传右卫门惟道,而是当时理应尚称新四郎,年纪较轻于统春的第二代十时传右卫门。
  49. ^ 『立花遺香』 P.101~106. [2022-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7). 
  50. ^ ‘旧柳川藩志’第十八章 人物 第十一节 柳川人物小伝(一)立花统春 778~779页
  51. ^ ‘柳川史话’第二卷 人物篇(其の二)88 十时传右卫门について P.179~180
  52. ^ 吉永正春‘筑前戦国史’高鸟居の落城と吉冢地名の起こり p.286~290。
  53. ^ ‘长编历史物语戦国武将シリーズ(1)立花宗茂’四十七 立花次郎兵卫の礼节 P.131~132
  54. ^ 河村哲夫、冈田武彦 ‘西日本人物志[13]・立花宗茂’星野兄弟を攻めるP.80~82
  55. ^ 『橘山遺事』 P.179~182. [2022-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9). 
  56. ^ ‘立花遗香’ P.89
  57. ^ ‘柳川史话’第二卷 人物篇(其の二)八九 十时传右卫门の后裔、九〇 十时传右卫门后裔の补遗 P.181~185
  58. ^ ‘柳川史话’第二卷 人物篇(其の二)八八 十时传右卫门について P.181
  59. ^ ‘日本戦史・朝鲜役’(补伝 第六十九十时传右の戦死)
  60. ^ 朝鲜‘宣祖实录’记载“往望客岘前进遭到袭击不能克敌。等待先锋参将李宁来援”,显示明军此时战败。‘毛利家记’记载“十时传右卫门惟道为数度立下勇功之士。领头率先接战,最终遭受大军压制包围,与其他有功之士73人成对战死,亦有数十人负伤。斩获敌兵6百馀”
  61. ^ 史料上记述此时提议的人称十时传右卫门,但此时惟道已身受重伤,继续担任先锋出现矛盾,故应是指往后袭名“十时传右卫门”的新四郎
  62. ^ ‘日本戦史・朝鲜役’(补伝 第七十宗茂碧蹄の殊功)
  63. ^ ‘柳川市史’史料编V近世文书(后编)补1立花文书 六四 御家中铁炮付之事“文禄五年(1596年)十月十六日” 十时摂津守连贞 千三百石 但百石馀 铁炮六挺、十时太左卫门连秀 千石 铁炮五挺、十时新四郎(二代目传右卫门) 六百石 铁炮三挺、十时源兵卫 四百石 铁炮二挺、十时甚右卫门连久 四百石 铁炮二挺、十时六右卫门盛 三百石 但百石馀 铁炮壱挺 P.634~639。
    从“文禄五年(1596年) 十时新四郎 六百石俸禄”来看,相比十时正统本家太左卫门连秀(1564年生)领千石、嫡庶流摄津守连贞(1556年生)领1千3百石,可知同为十时氏一族是领第三高俸禄,此十时新四郎应可视作惟道死后的正统继承者。
    又,此处出现的十时甚右卫门连久实为新四郎堂叔,因其通称与传右卫门相似(日本古代书状用字大多为草书,辨认容易搞混)且讳名相同,包含初代传右卫门惟道/连久、二代传右卫门(新四郎)、甚右卫门连久三人又是同一十时分流的人物,活跃年代也有重叠,因此在后代(并无实际十时氏血缘关系的堀盛之后代以及关原之战后脱离立花家改仕黑田家的源兵卫后代,已经不甚清楚十时氏祖先详细)家谱传抄以及军记书物中事迹及讳名互相被搞混为同一人物。‘柳川史话’第二卷 人物篇(其の二)八八 十时传右卫门について、八九 十时传右卫门の后裔、九〇 十时传右卫门后裔の补遗 P.181~187
  64. ^ 常山纪谈 十时传右卫门 山田三右卫门 死骇返しの事
  65. ^ 依据‘十时相模物语’所载,源兵卫继承的是在第二次朝鲜派兵庆长之役时战死的十时传右卫门名迹,但十时传右卫门惟道是第一次朝鲜派兵的文禄之役战死。又,虽然于“文禄五年(1596年) 御家中铁炮付之事”可以看到十时甚右卫门的名字,但关原之战时期未见其名,应是所谓十时相模物语中战死在庆长之役之人物,因此源兵卫所继承的很有可能是依据‘十时略系図’所载的甚右卫门讳名连久,与通说之传右卫门连久(惟道)同名而被搞混成十时传右卫门的十时甚右卫门。 ‘柳川史话’第二卷 人物篇(其の二)八八 十时传右卫门についてP.181
  66. ^ 『立花遺香』 P.34~37. [2022-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3). 
  67. ^ ‘长编历史物语戦国武将シリーズ(1)立花宗茂’七十二 立花と宇喜多の騒动 P.198~202页
  68. ^ 『橘山遺事』附『十時相模物語』簡介. [2022-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9). 
  69. ^ ‘柳川史话’第二卷 人物篇(其の二)八八 十时传右卫门についてP.181、九〇 十时传右卫门后裔の补遗P.181~187
  70. ^ ‘立花遗香’宗茂清正に开城を约す
  71. ^ 『十時略系図』.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72. ^ 此系图载惟长战死于九峰之战(发生于永禄10年1567年7月7日)是误记,惟长至少于1581年还有相关文书记名出现证明尚存。
  73. ^ ‘柳川藩丛书’第一集 补遗(七一)与力头并与力の面々 201页
  74. ^ ‘柳川藩丛书’ 第一集〔九五〕人物略传小传(二)十时连久小传 P.231~233页
  75. ^ ‘柳川藩丛书’第一集 补遗(九)玉峰记 122页
  76. ^ 十时新右卫门。十时右近太夫惟忠之弟、亦为惟忠养子继承十时氏总领身分。
  77. ^ 『立花遺香』P.12.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8). 
  78. ^ 『筑後将士軍談』 卷之第十六 戸次治部大輔以一矢拉寇、十時傳右衛門赤裸而撥敵事 P.430~431. [2022-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8). 
  79. ^ ‘井楼纂闻 梅岳公遗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144
  80. ^ ‘旧柳川藩志’第十八章 人物 第十四节 柳川人物小伝(四)十时伝右卫门 901~902页
  81. ^ ‘柳川藩丛书’ 第一集〔九五〕人物略传小传(五) 天野源右卫门小传 P.235~236页
  82. ^ 菊池寛 碧蹄館の戦 「日本合戦譚」文春文庫、文藝春秋社. [2022-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2). 
  83. ^ ‘柳川藩丛书’ 第一集〔九五〕人物略传小传(三) 内田统続小传 P.233~234页

资料来源

编辑
  • 渡辺村男,《旧柳川藩志·下巻》,柳川山门三池教育会,1957年:193页
  • 渡辺村男 ‘柳川藩丛书 第一集’(青潮社、1922年)
  • 浅川安和 ‘柳川藩丛书 第二集’(青潮社、1991年)(又名:浅川传右卫门闻书、立花遗香、立花家闻文、公程闲暇雑书)
  • 冈茂政 著、柳川郷土研究会 编 ‘柳川史话’青潮社、1984年。
  • ‘柳川历史资料集成第二集 柳河藩享保八年藩士系図・上’ 柳川市史编集委员会/编 福冈県柳川市 1996年(平成8年1月)発行
  • ‘柳川历史资料集成第二集 柳河藩享保八年藩士系図・下’ 柳川市史编集委员会/编 福冈県柳川市 1997年(平成9年3月)発行
  • ‘柳川市史 史料篇V 近世文书(前篇)’(柳川市史编集委员会、2011年)
  • ‘柳川市史 史料篇V 近世文书(后篇)’(柳川市史编集委员会、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