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独立战争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
土耳其独立战争(土耳其语:Kurtuluş Savaşı;1919年5月19日-1923年10月29日)是由土耳其革命开展抵抗瓜分鄂图曼帝国的一场政治及军事对抗,紧接著鄂图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39][40][41]。土耳其大国民议会的成立让凯末尔能成功动用议会,土耳其国民运动至此达致顶峰。对希腊的军事行动、以及土亚战争及法土战争结束后,土耳其革命者迫使协约国放弃《色佛尔条约》,于1923年7月订立《洛桑条约》,土耳其共和国正式在1923年10月于安那托利亚及色雷斯东部成立。土耳其的独立运动最终导致鄂图曼米利特制度的终结,让凯末尔改革创造了现代、世俗的国度。
土耳其独立战争 | |||||||
---|---|---|---|---|---|---|---|
独立战争的一部分 | |||||||
根据色佛尔条约,协约国瓜分鄂图曼帝国的情况 | |||||||
| |||||||
参战方 | |||||||
苏联(1922年后) 意大利 (非正式)[1] |
希腊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 英国 奥斯曼帝国 意大利王国 (正式) 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凯末尔 费夫齐·恰克马克 卡兹姆·卡拉贝克尔 阿里·福阿德·哲别索伊 伊斯梅特·伊纳尼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卡罗·斯福尔扎[2][3] |
帕普拉斯 格奥格斯·哈恰内斯蒂斯 亨利·古罗 戴斯达马特·肯纳恩 莫夫施斯·施利吉恩 查尔斯·哈灵顿 席勒曼·莎士比亚 | ||||||
兵力 | |||||||
土耳其革命者 1919年5月: 35,000人[4] 1920年11月: 86,000人 (建立正规军)[5] 1922年8月: 271,000人[6][note 1] |
希腊 1919年12月: 80,000人[7] 1922年: 200,000人[8]–250,000[9][10] 法国 60,000人[11][12] 亚美尼亚 20,000人[13] 英国 30,000人[14] 奥斯曼政府 7,000人(最高峰)[15] | ||||||
伤亡与损失 | |||||||
土耳其革命者 13,000人被杀[16] 22,690人死于疾病[17] 5,362人重伤致死或非战斗伤亡[17] 35,000人受伤[16] 7,000人被俘[18][f] |
希腊 24,240人被杀[19] 18,095人失踪 48,880人受伤 4,878人非战斗死亡 13,740人被俘[19][20][note 2] 法国约7,000人伤亡 亚美尼亚 超过1,100被杀[28] 超过3,000人被俘[29] | ||||||
264,000名希腊平民被杀[30] 60,000–250,000名亚美尼亚平民被杀[31][32] 超过15,000名土耳其平民在西线被杀[33] 超过30,000栋建筑和250座村庄被希腊军队、希腊平民和亚美尼亚人摧毁[34][35][36][37][38] |
背景 (1918年10月-1919年5月)
编辑1918年10月14日,鄂图曼帝国的大维齐尔艾锡代表鄂图曼处理有关停火谈判的磋商。10月30日,《穆德洛斯停战协定》被签订,协约国开始实施之前已经秘密协议的瓜分鄂图曼帝国[42][43]。
1918年10月13日,在鄂图曼的军官领导人,如凯末尔、恰克马克等人返回伊斯坦堡之前,协约军已开始占领伊斯坦堡[44][45]。高级长官司令卡索普被委派为协约国在伊斯坦堡的军事顾问。11月18日,在卡索普上任后不久,铁菲克取代了艾锡成为大维奇尔。卡索普的首项工作是在1919年1月29-30日逮捕了联合进步委员会约三十位前成员[46]。他们被带到比却拉加保路古的军事拘留所里,凯末尔并不在其中。虽然凯末尔曾经因批评联合进步委员会而闻名,但那些被关押的人当中也有凯末尔的朋友[47][48]。由于鄂图曼的首都已被英军控制,苏丹政府无力拒绝协约国的要求。鄂图曼政府需要一些受尊敬的军官统领其军队。凯末尔的武装部队声称是政治中立,不被视为威胁[46]。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49]。“协约国联合托管土耳其指令”在会议中被确认,使协约国在1915至1917年间订立的秘密协议得以进行[50]。那些协议包括希腊要实现伟大理想而要建立一个新的希腊王国,这得到了英国首相乔治的肯定[51]。意大利欲就《圣尚-德莫列讷协定》而控制安那托利亚南部。法国期待掌管哈塔伊、黎巴嫩及叙利亚,并希望行使《赛克斯-皮科协定》,接管安那托利亚东南部分地区。法国签订的《法国-亚美尼亚协定》承认亚美尼亚在地中海区域的主权,以换取亚美尼亚籍法国军团的创立[52]。
1918年12月21日,亚美尼亚籍法国军团援护法国官员在阿达纳登陆[44]。此时,英国已经取得对阿拉伯、巴勒斯坦、约旦及伊拉克的控制。英军开始向黑海地区进发,计划夺取海峡的控制权,希望将势力从黑海连结到地中海,以进一步向高加索地区扩张,目标当中包括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53]。英国政府接著废除了西南高加索共和国[54]。1919年4月12日,英国军方逮捕了30名卡尔斯议会的议员及政府官员[54],当中的十一人成为著名的马尔他流亡者[54]。1919年5月,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入侵卡尔斯[55]。1919年5月15日,希腊军队占领伊兹密尔[56]。数日后,意大利军队在安塔利亚登陆。
鄂图曼政府被协约国控制以后,反抗亦随之而起。许多鄂图曼官员秘密组织了前哨社(土耳其语:Karakol Cemiyeti),以应对协约国对鄂图曼的野心。这些前哨社的目的是透过直接和间接的形式挫败协助国的领土要求。许多鄂图曼官员秘密行事,促使刚萌芽的独立运动传遍整个安那托利亚。一些协约国获得的军需品被秘密从伊斯坦堡转移到安那托利亚中部,鄂图曼官员热切希望抵抗对鄂图曼领土的瓜分。阿里·福阿德·哲别索伊将军将他的部队由叙利亚转移到安卡拉,并开始组织动员反抗势力,包括以泽克兹·伊泽姆为首的高加索移民。
初始组织 (1919年5月-1920月3月)
编辑安那托利亚的南部边绿地区实际上已被英国的战舰及希腊、意大利的军队控制,土耳其国民运动的本部遂移到地势崎岖的安那托利亚中部。
面对民族主义者的反对,苏丹政府让一些鄂图曼的主要官员,如凯末尔,出任色佛尔条约介定“鄂图曼拥有绝对主权”地区的重要职位,那些地区不受协约国管制。鄂图曼政府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仍存有争论。有一个观点认为,这是鄂图曼政府倾向支持国民运动的行为,另一观点认为苏丹政府仍想控制伊斯坦堡。另一个较为显著的观点认为,苏丹政府把这些官员赶出伊斯坦堡,让那些部队在首都的影响力降到最低。苏丹被引述指,在没有有系统的军队之下,协约国军队是不可能被打败的。当时的国民运动有两支军队,一支是在安卡拉受阿里·福阿德·哲别索伊统领,另一支驻扎在埃尔祖鲁姆,由卡兹姆·卡拉贝克尔统领。
通过暗中操纵及朋友和支持者的协肋,凯末尔成为安那托利亚所有军队的监察长,他的工作是要监督鄂图曼武装部队的解散程序[57]。凯末尔及他的职员在1919年5月16日晚上乘坐一艘汽船SS班德尔马离开伊斯坦堡,前往萨姆松[58]。5月19日,凯末尔抵达萨姆松,在明蒂卡皇宫酒店住宿。凯末尔让萨姆松的民众意识到希腊及意大利军队的登陆,他举行佷多的会议,而电报系统亦让凯末尔很快与安那托利亚的各个部队取得联系,并连络多个民族主义团体,他利用电报就英军援助希腊盗匪及英军的领土干预向外国大使及军事部门提出抗议。在萨姆松逗留了一周后,凯末尔前往85公里外的哈夫札。
凯末尔在他的自传里写到,他需要全国的支持。他在加里波利之战后的英雄身分给予他一些优势。然而,这仍未足够鼓动每一个人。1919年6月21日,他与劳夫·奥尔贝、阿里·福阿德·哲别索伊及瑞菲特·贝尔会晤,发表阿马西亚公告。
解构国民运动 (1919年6月)
编辑6月23日,卡索普得悉凯末尔在安那托利亚那些低调行动的意味,于是向外交部报告。他的报告却不被外交部负责东方事务的佐治·杰臣所重视。萨姆松的英军首领靴斯亦曾多次向卡索普警示,但靴斯的军队却被一个啹喀军旅接替。英军的调动使当地的人民相信凯末尔的主张是正确的。国防协会在特拉布松建立后,一个相对平行的组织亦在萨姆松建立,这些组织宣称黑海地区并不安全。占领伊兹密尔所发生的事情再次重演。英军在亚历山大勒塔登陆,卡索普因违反他所签署的停火协议而引退,于1919年8月5日调任其他职位[59]。
鄂图曼军事大臣菲利特命令瑞菲特·贝尔及凯末尔纾缓黑海地区穆斯林之间的紧张局势。菲利帕夏向他们保证,英军不会对他们采取军事行动。凯末尔向密友说道:“菲利帕夏不了解这里的实际情况,为了帝国的利益,他应当辞职。”
7月2日,凯末尔收到苏丹的电报,苏丹要求他停止一切在安那托利亚的行动,返回首都。凯末尔当时在埃尔祖鲁姆,他不想返回伊斯坦布尔,他担心外国势力会算计他,他觉得最好的办法是请两个月的假期。
代表大会在锡瓦斯会议被确立。
代表性问题 (1919年10月)
编辑10月6日,阿里·黎渣帕夏派遣海军大臣胡卢斯·萨利赫帕夏与国民运动商讨。胡卢斯·萨利赫帕夏并没有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胡卢斯·萨利赫帕夏与凯末尔在阿马西亚会晤。凯末尔将鄂图曼议会的代表性问题提上议程,他希望阿里·黎渣帕夏能够与代表大会签订一份协议。阿里·黎渣帕夏在咨询了英国的意见后拒绝作出任何形式的承诺。
1919年12月,鄂图曼议会的选举首次进行,这是建立代议政制的一次尝试,主张中央政府的合理性,以回应安那托利亚的新兴国民运动。同时,一些鄂图曼帝国的希腊人在边疆筹组希腊国民义勇军,他们自行活动。鄂图曼议会内的希腊议员多次阻挠会议进程,许多希腊人民也杯葛了该次的议会选举。
新的选举制度组成了新的鄂图曼议会,但阿里·黎渣帕夏对于议会能为他带来合法性的想法过于轻率。议会一直被伊斯坦布尔的英军笼罩。任何议会的决定也要得到阿里·黎渣帕夏及英国官员签署。新政府的权力受到限制。议员们不用多久也会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议会不会有任何的完整性。阿里·黎渣帕夏及他的政府变成了三国协约的发声机器。被通过的法令都要得到英国的认同和特别指示。
鄂图曼议会独自行事 (1920年1月)
编辑1920年1月12日,鄂图曼众议院最后一次会议在首都举行,首先由苏丹发表讲话,接著凯末尔的一通电报表明合法的土耳其政府是位于安卡拉的代表大会。
在鄂图曼会议内一股称为费拉瓦坦的势力承认埃尔祖鲁姆会议及锡瓦斯会议所作出的决定。英国政府意识到一些他们不想看到的事开始活跃起来。鄂图曼政府未能遏止民族主义。1月28日,一些代表秘密举行会议,建议选举凯末尔为大会主席,但他们知道在事情发生之前,英国政府可让大会停止运作,因此推延有关的建议,会上还认同锡瓦斯会议的声明。
1920年1月28日,鄂图曼会议制订全国契约,并于2月12日公开该契约。全国契约包含了六个原则,包括自决、保障君士坦丁堡的安全、开放海峡、废止投降条约。在全国契约的影响下,各种民族主义被团结起来,这与协约国的意愿构成抵触。
英国外交部的行动 (1920年2月)
编辑国民运动说服了鄂图曼议会宣布全国契约,激使英国政府要采取行动控制局面。英国政府决定要有组织地控制土耳其,英国政府计划铲除由伊斯坦布尔以至整个安那托利亚的每一个组织,而凯末尔的国民运动更是英国政府的眼中钉。英国外交部被知会要著手解决,外交部计划利用阿拉伯起义时所运用的手法,不过,这一次所动用的资源要转送到一些军阀,如阿默特·安札武尔的手中。这一决定可以在色佛尔条约上站稳阵脚。安那托利亚会被基督教政府西化,英国政府宣称这是保护基督教徒的唯一办法。色佛尔条约将安那托利亚大部分划归基督教政府控制,以分化苏丹政府的权力,让基督教徒(希腊、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制衡穆斯林。
凯末尔对此已早有准备,他提醒所有民族主义团体,首都可能会发布一些误导性的消息,他又说,只有组织抗议才能迫使英方停止行动。他说“如今,土耳其民族要为保卫国家地位而奋斗,国家的存在及独立就是国家的未来”。凯末尔对阿拉伯起义及当中英方的干涉有相当深入的认识,他处处比英国外交部棋先一著,使他在众多革命者当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3月18日,鄂图曼议会向协约国提出抗议。在抗议文件里提到,议会对有五位议员被拘捕表示不能接受,但英国已采取行动,鄂图曼的政制被废止,留下苏丹作为帝国的统治者,而苏丹也要倚赖协约国的力量维系著鄂图曼帝国,成为协约国的傀儡。
军事冲突 (1920年3月-1922年3月)
编辑新政府企图摧毁国民运动,于是通过了一个伊斯兰教长颁布的教令。该教令提到,真正的教徒不应该参与民族主义活动。政府还私自判处凯末尔及一些显著的民族主义者死刑。安卡拉一位叫里法特·伯雷克奇的回教法典权威为国民运辩护,发表一条抵消法令,宣称首都已被协约国及菲利帕夏控制,而国民运动的目的是要从敌人手中解放苏丹。
被控制的鄂图曼议会 (1920年3月)
编辑凯末尔预计,即使他返回首都,协约国也不会放过他,所以他留在安那托利亚。他将代表大会的总部由埃尔祖鲁姆转移到安卡拉,使他能够尽量接触到更多到伊斯坦布尔开会的议员。他又开办名为《国家主权》的报章,讲述土耳其及其他地区的民族运动。
凯末尔宣称土耳其唯一的合法政府是位于安卡拉的代表大会,所有民事及军事官员都效忠这个政府。这一说法获得广泛支持和认同。鄂图曼大会在此时已完全由协约国掌控。
大国民议会的成立 (1920年4月)
编辑凯末尔向政府官员及部队司令传递信息,要求他们实行大国民议会的代议选举,大国民议会的集会地点将会在安卡拉。凯末尔呼吁伊斯兰世界协助,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在为苏丹奋斗。他又表明他想将哈里发从协约国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他计划要在安卡拉筹组新的政府和议会,并请求苏丹承认。
在协约国搜捕之前,大量凯末尔支持者涌往安卡拉,包括凯末尔在军事部门的工作伙伴哈利德·埃迪普、阿德南·阿迪瓦尔、伊斯梅特·伊纳尼、还有议会主席贾拉尔德丁·阿里夫、报章《延京》的创办人尤纳斯·那迪·阿巴利奥古。3月31日,埃迪普及阿迪瓦尔在盖韦会面。这两名知识份子讨论设立新闻机构的必要性,将之命名为阿安多卢。他们在安卡拉与凯末尔会晤,即时提议宣布在安卡拉设立阿安多卢[60]。凯末尔想向全世界传达新闻故事,他强调将民族斗争传遍国内外的重要性[60]。贾拉尔德丁·阿里夫出逃首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说鄂图曼议会被非法解散,停战协定并没有赋予协约国解散鄂图曼议会的权力,而1909年宪法亦将苏丹解散议会的权力取消,以防止1879年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解散议会的事重演。
约有100名鄂图曼议会议员成功逃离协约国的搜捕,参与民族抵抗团体举行的全国选举。伊斯梅特·伊纳尼成为代表埃迪尔内的议员。1920年3月,土耳其革命者宣布,土耳其民族在安卡拉建立了他们的议会,名为大国民议会,拥有所有政府实权。1920年4月23日,大国民议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凯末尔为首任总统、伊诺努为总理。这个新政权决意抵抗首都政府。
民族主义者遭受军事打压 (1920年4月-6月)
编辑安那托利亚存在著多支军事力量,包括英军、阿默特·安札武尔(Ahmet Anzavur)以及苏丹的军队。苏丹从他的回教军队里分出4000人,并运用协约国的资源另外建立一支最初部署在伊兹尼克、2000人的非穆斯林军队。苏丹政府派遣军队开往革命者及反革命暴动的地点[61]。
英国不认为那些革命者很难对付,英方于是仅运用非常规力量去对付起义。由于民族主义者遍布整个土耳其,军队分成了许多小队。在伊兹密尔,这里有两个营的英军,军官都住在鄂图曼的战船尤乌斯上,这支部队被用作击溃阿里·福阿德·哲别索伊及瑞菲特·贝尔旗下的支持者。
1920年4月13日,战事在迪兹杰爆发。4月18日,战火蔓延至博卢。4月20日,杰里德也爆发战事。鄂图曼议会给予回教军队半官方的权力,阿默特·安札武尔在起义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被授命前往讨伐革命者。1920年6月14日,双方在伊兹密尔附近交火。阿默特·安札武尔部及英军的数量压倒起义军,但有一些回教军队在阵前叛投起义军,这显示苏丹得不到部下坚实的支持,馀下的回教军队撤到英军的后方稳住阵脚。
是次军事冲突带来了严重后果。英军向起义军开火,又从空中投下炸弹,迫使起义军撤退,伊斯坦布尔城内一片恐慌。英军司令佐治·米恩(George Milne)要求增援,使英方开始实施一系列的行动对付土耳其民族主义者。法国陆军统帅费迪南·福煦就事件签署一份调查报告。报告得出了结论,土耳其需要部署27个师的兵力。英军并没有27个师可以分配,如此大规模的部署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政治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公众不会支持另一场漫长且代价高昂的征战。
英国政府认清了必须要有紧密的部署及受良好训练的军队才能对付民族主义者这一事实。6月25日,在英方的监督下,从回教军队里分拆出来的那支军队被解散,英国认为这支军队已毫无用处。英国政府知道,对付民族主义者的最佳办法是利用一支久经战阵、勇猛的军队对付土耳其人,于是将视线放在土耳其的邻国希腊之上。
土耳其人建军 (1920年7月)
编辑在发表阿马西亚公告之前,凯末尔与一位布尔什维克代表谢苗·布琼尼上校会面。布尔什维克意图吞并高加索部分地区,包括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曾经是沙俄的一部分。布尔什维克视土耳其为一个缓冲地区及共产主义盟友。凯末尔回复说:“这问题要延后讨论,直至土耳其独立。”凯末尔以此来争取俄国对国民运动的支持[62]。
凯末尔首要的目的是要确保能够得到武器,这些武器主要来自苏联、意大利及法国。这些武备,特别是苏联那些,使土耳其人能有效武装军队。签订卡尔斯条约后,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允诺割让纳希切万及巴统,以换取苏维埃的支持及资金。1920年8月4日,莫斯科的土耳其代表里札·奴尔(Riza Nur)发出一通电报,说60门克虏伯大炮、3万发炮弹、70万枚手榴弹、1万个地雷、6万支罗马利亚刺刀、150万支鄂图曼步枪、100万支俄国步枪、100万支斯太尔-曼利夏步枪,甚至还有一些先进的马蒂尼-亨利步枪以及25,000支刺刀很快就归土耳其民族主义者所有[63] 。
色佛尔条约 (1920年8月)
编辑鄂图曼政府签署《色佛尔条约》,条约列明保留政教合一制度,伊斯坦布尔仍归苏丹管治。色佛尔条约不被民族主义者所认同,他们认为色佛尔条约并不是要确立边界,也没有为人民的利益设想,鄂图曼政府只是为了短暂的外交利益而签署。
此外,韦尼泽洛斯为希腊从中得益,其他国家要让希腊占领那些地区。三国协约原本不希望那些被希腊占领的地区把保加利亚及安那托利亚分离,但他们并没有足够的实力获取那些地区。
东部的战争 (1920年6月-11月)
编辑《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及《巴统条约》(Treaty of Batum)界定了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及鄂图曼帝国之间的边界。不过在《穆德洛斯停战协定》签订后,土耳其东面的边界已与条约订立的有所不同。三国协约谈论海外亚美尼亚人的诉求及重塑边界的事情。十四点和平原则可作为亚美尼亚的动机,如果亚美尼亚人能够证明他们在土耳其东部占多数的人口,他们就能占据这些地区。亚美尼亚人在边界的活动经常被用作重塑边界的论据。伍德罗·威尔逊同意将这些地区转让给亚美尼亚,因为这些地区主要由亚美尼亚人控制。这些讨论的结果都写在色佛尔条约上。有一股从东南面来的亚美尼亚人获得法国的支持,法国-亚美尼亚协定承认亚美尼亚在西利西亚的主权,法国则可建立亚美尼亚籍法国军团,以联合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及获法国支持的那股亚美尼亚人。亚美尼亚可得到更多的资源,以抗衡布尔什维克的扩张。
独立战争其中一场重大的战役在亚美尼亚及土耳其的边境上展开,虽然希腊在西面威胁著土耳其人,但土耳其人仍能在这里发动攻势。卡兹姆·卡拉贝克尔分别在两份报告上论述土耳其东部的形势,详述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的活动。俄国政府向土耳其人传送一个讯息,俄国与亚美尼亚、俄国与伊朗的边境已置于俄国的控制下。当时的土耳其较为落后,并没有本土的军事工业,俄国的协助至关重要。巴基尔·森米·贝伊被派往与俄国会谈,俄方要求土耳其割让凡城及比特利斯予亚美尼亚,这对土耳其民族主义者来说不可接受,他们还要面对另一些难题,包括对亚美尼亚人侵袭的迟缓反应引起土耳其人不满、希腊的威胁以及外交联系需要协调。
战事
编辑外交照会还没有开始,亚美尼亚为了增加谈判筹码,驱军到奥尔图,引致奥尔图之战。奥尔图之战终止了土耳其人与俄国的会谈,不久后鄂图曼政府签署色佛尔条约。7月25日,格鲁吉亚占领阿尔特温。
卡兹姆·卡拉贝克尔率兵把亚美尼亚军赶出奥尔图,并且反攻亚美尼亚,迫使亚美尼亚签署停火协议。
决议
编辑《亚历山德罗波尔条约》是土耳其民族主义者签订的首条条约,该条约废除了《色佛尔条约》里有关阿美尼亚在土耳其东部边境的活动。亚历山德罗波尔条约内的十项说明亚美尼亚放弃行使色佛尔条约。
与土耳其民族主义者达成和平协议后,亚美尼亚在11月底爆发共产起义。1920年11月28日,艾纳特里·海克率领第十一团红军越过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进入亚美尼亚,第二次苏联-亚美尼亚战争仅持续了一个星期,亚美尼亚被打败以后不再对土耳其民族主义活动构成威胁。有说法指,如果亚美尼亚满意1919年时的边界,就可以对布尔什维克的征服作出有效的抵抗。
1921年3月16日,布尔什维克与土耳其民族主义者签订一份更详尽的协议,称为《卡尔斯条约》,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及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也参与签署。
从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掳获的武备被运送到西面对抗希腊。
西部的战争
编辑战事起因是因为协约国,特别是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向希腊保证,只要希腊站在协约国一方,希腊就能得到鄂图曼帝国的领土,包括色雷斯东部、伊姆罗兹岛、特内多斯岛以及安那托利亚西部伊兹密尔附近的地区。希腊还想占据昔日拜占庭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达成伟大理想,但协约国不允许。
三国协约决定让希腊占领伊兹默尔附近的地区及小亚细亚西部的艾瓦勒克,原因是想要抢先意大利染指土耳其的南海岸,当中包括安塔利亚,三国协约担忧意大利的扩张,于是让希腊占领这些地区作为解决办法。
5月28日,希腊人在艾瓦勒克登陆,艾瓦勒克在巴尔干战争之前是一个通行希腊语的小镇。主要来自克里特的希腊人进驻艾瓦勒克,赶走这里的土耳其居民。曾经是鄂图曼帝国的中将阿里·锡天卡耶组织土耳其群众进行抵抗,还有一些土耳其人加入了雷希特、铁菲克、泽克兹·伊泽姆,这些部队有很强的决心抵抗希腊,因为他们已经后无退路。雷希特、铁菲克及泽克兹·伊泽姆是高加索人,他们在故乡高加索被俄国及亚美尼亚驱赶出来,来到爱琴海海岸附近定居。希腊军首次与这些人爆发战斗。凯末尔命劳夫·奥尔贝协助阿里·锡天卡耶、雷希特、铁菲克及泽克兹·伊泽姆。劳夫·奥尔贝也是高加索人,他设法联系这些抵抗团队,让他们切断希腊军的补给线。
由于意大利早前在安塔利亚登陆,协约国遂决定允许希腊在伊兹密尔登陆。为了应付意大利吞并有大量希腊人的小亚细亚地区,希腊总理韦尼泽洛斯取得协约国的准许,让希腊军队在伊兹密尔登陆,宣称是要保护人民免受骚动影响。土耳其人认为韦尼泽洛斯想吞并希腊人在土耳其的居住地,但韦尼泽洛斯指出,希腊军队在伊兹密尔的目的是保护当地居民:“希腊不是要向伊斯兰开战,而是反对过时的鄂图曼政府,以及它腐败、可耻及血腥的统治,我们要解放那些主要是希腊人居住的地区。”[64]
战事
编辑希腊军队在伊兹密尔登陆,在该地支持土耳其民族主义的武装人士向他们开火,结果引来希腊军的报复;希腊军以此为借口驱军深入土耳其。凯末尔不能容忍希腊军队占据伊兹密尔。双方在争夺伊兹密尔时犯下不少暴行,例如杀害无辜平民,甚至有儿童被害。最终土耳其人将希腊军队驱赶出伊兹密尔。
决议
编辑当时土耳其东部及南部的边界已透过条约及协议确定,凯末尔在和谈上具有发言权。民族主义者提出,希腊须无条件撤出色雷斯东部、印布洛斯岛及忒涅多斯岛,而色雷斯的里查河则作为边界,重返1914年的状况。
法国、意大利及英国邀请凯末尔到威尼斯商讨停火。凯末尔要求在穆丹雅举行会谈。10月3日,停火会谈在穆丹雅展开,最终签署穆丹雅停战协定。
南部的战争
编辑法国希望在叙利亚殖民,西利西亚在法国的压力底下很容易会失守,因此紧守托鲁斯山脉对凯末尔来说至关重要。法国的士兵远道而来,他们利用亚美尼亚军队获取情报。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则与当地的阿拉伯部落合力抗衡。凯末尔曾经说:“法国军队将会撤出。”凯末尔认为法国的军事威胁仅次于希腊。他认为如果希腊的威胁扩大,法国也不会无动于衷,他的见解在后来得到了证实。
法国对于土耳其人的顽抗感到相当意外,法国责备英国未能遏止抵抗力量。希腊及英国军队在土耳其西部受挫后,法国利用亚美尼亚人在南部对抗土耳其人的策略亦告失败。亚美尼亚藉法国军团不能按计划联合当地的亚美尼亚人对抗民族主义军队。多数当地的亚美尼亚人只得跟随法国军队迁移。法国要求凯末尔的土耳其政府赔偿一百五十万枚金币,但被拒绝。
伦敦会议 (1921年3月)
编辑为了挽回《色佛尔条约》,三国协约在伦敦举行的会议上向土耳其民族主义者施加压力,要他们同意一些条款。伦敦会议的双方由于存在著尖锐的矛盾,结果两个阶段的和谈都以失败告终。会议上由三国协约提出的色佛尔条约修改方案与全国契约不相容。
伦敦会议让三国协约得以修改他们的一些策略。在10月,会议各方都收到来自马克·兰伯特·布里斯托少将的一份报告。他组成了一个委员会分析当时的局势,调查了协约军占领伊兹密尔及在当地爆发的流血冲突。委员会在报告里指出,如果色佛尔条约里的吞并都没有被执行,希腊就不应该是唯一的吞并者。布里斯托少将也不知道如何向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解释这里的吞并,而伍德罗·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就提到“尊重民族自决”。布里斯托少将相信,土耳其人不会接受国土被吞并。
不过,伦敦会议及布里斯托少将的报告也未能改变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的立场。他支持希腊吞并爱琴海沿岸。
和平时期 (1922年3月-1923年10月)
编辑伦敦会议是第一次各方参与的和谈,以失败告终。三国协约承诺会与土耳其革命者达成协议,和平时期就在这时开始。与三国协约的和谈开始前,土耳其人透过与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签订亚历山德罗波尔条约解决东部的边境纷争,但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成立让高加索地区的局势产生变化,需要进一步的磋商。结果,卡尔斯条约的签订取代了1921年的莫斯科条约。该条约是土耳其及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双方在卡尔斯签订[65],条约在1922年9月11日于埃里温被正式认可[66]。
穆丹雅停战协定 (1922年10月)
编辑1922年10月3日,位于马尔马拉海的旅游胜地穆丹雅举行停战协定的和谈。土耳其西部的军事司令伊斯梅特·伊纳尼代表土耳其出席。这次会谈与《穆德洛斯停战协定》大不相同,英国和希腊在这一次处于被动一方,希腊则代表协约国进行会谈。
英国依然希望大国民议会作出让步。在初次讲话里,安卡拉政府要求兑现全国契约的举动让英国吃了一惊。在会议举行期间,伊斯坦布尔的英军严防土耳其人的袭击。在土耳其人越过海峡之前,希腊军队已撤出色雷斯东部。伊斯梅特向英国所作的唯一让步是承诺土耳其不会进犯达达尼尔海峡,让英军可以保有一个安全的港口。会谈较预期的远为冗长。最终英国同意安卡拉政府的提议。
穆丹雅停战协定于10月11日被签署。根据协定,希腊须撤到里查河以西,清空色雷斯东部。著名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当时正在色雷斯,他掩护希腊人民撤出色雷斯东部。他写了几篇有关色雷斯及伊兹密尔的故事,记载在《在我们的时代里》(In Our Time)里。穆丹雅停战协定在10月15日正式实施。协约国军队可在色雷斯东部驻扎一个月,以维持治安,安卡拉则承认英国控制伊斯坦布尔及海峡地区,直到签订最终的条约。
瑞菲特·贝尔被指派前往接收色雷斯东部,他是首位抵达君士坦丁堡的安卡拉代表。英国不允许他的一百名宪兵随同,这冲突在翌日得到和解。
废除苏丹 (1922年11月)
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军占领伊斯坦布尔,剥夺了苏丹的统治权[67]。废除苏丹统治权的议案被提上大国民议会投票。11月1日,大国民议会投票决定废除鄂图曼苏丹统治权。1922年11月17日,最后一任苏丹乘坐英国战船离开土耳其,前往马尔他,这是鄂图曼帝国最后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洛桑会议 (1922年11月)
编辑安卡拉政府拒绝承认鄂图曼政府签订的色佛尔条约。1922年11月,协约国及土耳其安卡拉政府在瑞士洛桑举行会议,商讨以另一个条约来取代色佛尔条约。大国民议会以伊斯梅特·伊纳尼等人为代表。
会议长达十一周,土耳其同意开放达达尼尔海峡。法国代表却因未能达到目的而拒绝谈判,土耳其亦因此而拒绝签署。
洛桑条约 (1923年7月)
编辑1923年2月,洛桑会议一度因土耳其人抗议而被迫中断。4月重新开始会谈,7月24日,会议最终达成共识,签订《洛桑条约》。
条约承认土耳其共和国接替鄂图曼帝国成为主权国。
共和国的成立 (1923年10月)
编辑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宣布成立,首都是安卡拉。凯末尔获选为首任总统,组成新政府,他委任费夫齐·恰克马克、卡辛·奥扎拉普及伊斯梅特·伊纳尼出任重要职位,协助他进行改革。
注释
编辑- ^ In August 1922 the Turkish Army formed 23 infantry divisions and 6 cavalry divisions. Equivalent to 24 infantry divisions and 7 cavalry divisions, if the additional 3 infantry regiments, 5 undersized border regiments, 1 cavalry brigade and 3 cavalry regiments are included (271,403 men total). The troops were distributed in Anatolia as follows:[6]Eastern Front: 2 infantry divisions, 1 cavalry division, Erzurum and Kars fortified areas and 5 border regiments (29,514 men); El-Cezire front (southeastern Anatolia, eastern region of the river Euphrates): 1 infantry division and 2 cavalry regiments (10,447 men); Central Army area: 1 infantry division and 1 cavalry brigade (10,000 men); Adana command: 2 battalions (500 men); Gaziantep area: 1 infantry regiment and 1 cavalry regiment (1,000 men); Interior region units and institutions: 12,000 men; Western Front: 18 infantry divisions and 5 cavalry divisions, if the independent brigade and regiments are included, 19 infantry divisions and 5.5 cavalry divisions (207,942 men).
- ^ According to some Turkish estimates the casualties were at least 120,000-130,000.[21]Western sources give 100,000 killed and wounded,[22][23]with a total sum of 200,000 casualties, taking into account that 100,000 casualties were solely suffered in August–September 1922.[24][25][26]Material losses, during the war, were enormous too.[27]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The Place of the Turkish Independence War in the American Press (1918-1923) by Bülent Bilmez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occupation of western Turkey by the Greek armie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Allied Powers, the discord among them was evident and publicly known. As the Italians were against this occupation from the beginning, and started "secretly" helping the Kemalists, this conflict among the Allied Powers, and the Italian support for the Kemalists were reported regularly by the American press."
- ^ Mütareke Döneminde Mustafa Kemal Paşa-Kont Sforza Görüşmesi, Mevlüt Çelebi (PDF).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2-22).
- ^ Mustafa Kemal Paşa – Kont Sforza ve İtalya İlişkisi. [2019-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3).
- ^ Ergün Aybars, Türkiye Cumhuriyeti tarihi I, Ege Üniversitesi Basımevi, 1984, pg 319-334 (土耳其语)
- ^ Turkish General Staff, Türk İstiklal Harbinde Batı Cephesi, Edition II, Part 2, Ankara 1999, p. 225
- ^ 6.0 6.1 Celâl Erikan, Rıdvan Akın: Kurtuluş Savaşı tarihi, Türkiye İş̧ Bankası Kültür Yayınları, 2008, ISBN 9944884472, page 33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土耳其语)
- ^ Arnold J. Toynbee/Kenneth P Kirkwood, Turkey, Benn 1926, p. 92
- ^ History of the Campaign of Minor Asia, General Staff of Army, Directorate of Army History, Athens, 1967, p. 140: on 11 June (OC) 6,159 officers, 193,994 soldiers (=200,153 men)
- ^ A. A. Pallis: Greece's Anatolian Venture - and Aft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aylor & Francis, p. 56 (footnote 5).
- ^ "When Greek meets Turk; How the Conflict in Asia Minor Is Regarded on the Spot - King Constantine's Vie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 Walter Williams, The New York Times, 10 September 1922.
- ^ Isaiah Friedman: British Miscalculations: The Rise of Muslim Nationalism, 1918-1925,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12, ISBN 1412847109, page 239
- ^ Charles à Court Repington: After the War, Simon Publications LLC, 2001, ISBN 1931313733, page 67
- ^ Anahide Ter Minassian: La république d'Arménie. 1918-1920 La mémoire du siècle., éditions complexe, Bruxelles 1989 ISBN 2-87027-280-4, pg 220
- ^ "British in Turkey May Be Increas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19 June 1920.
- ^ Jowett, Philip. Armies of the Greek-Turkish War 1919–22.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 July 2015: 45 [17 September 2016]. ISBN 9781472806864 –通过Google Books.
- ^ 16.0 16.1 Kate Fleet, Suraiya Faroqhi, Reşat Kasaba: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urkey Volume 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0-521-62096-1, p. 159.
- ^ 17.0 17.1 Sabahattin Selek: Millî mücadele - Cilt I (engl.: National Struggle - Edition I), Burçak yayınevi, 1963, page 109. (土耳其语)
- ^ Ahmet Özdemir, Savaş esirlerinin Milli mücadeledeki yer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kara University, Türk İnkılap Tarihi Enstitüsü Atatürk Yolu Dergisi, Edition 2, Number 6, 1990, pg 328-332
- ^ 19.0 19.1 Σειρά Μεγάλες Μάχες: Μικρασιατική Καταστροφή (Νο 8), συλλογική εργασία, έκδοση περιοδικού Στρατιωτική Ιστορία, Εκδόσεις Περισκόπιο, Αθήνα, Νοέμβριος 2002, σελίδα 64 (希腊语)
- ^ Στρατιωτική Ιστορία journal, Issue 203, December 2013, page 67
- ^ Ali Çimen, Göknur Göğebakan: Tarihi Değiştiren Savaşlar, Timaş Yayınevi, ISBN 9752634869, 2. Cilt, 2007, sayfa 321 (土耳其语)
- ^ Stephen Vertigans: Islamic Roots and Resurgence in Turkey: Understanding and Explaining the Muslim Resurgenc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3, ISBN 0275980510, page 4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Nicole Pope, Hugh Pope: Turkey Unveiled: A History of Modern Turkey, Overlook Press, 2000, ISBN 1585670960, page 5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Stephen Joseph Stillwell, Anglo-Turkish relations in the interwar era, Edwin Mellen Press, 2003, ISBN 0773467769, page 4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Richard Ernest Dupuy, Trevor Nevitt Dupuy, The Harper encyclopedia of military history: from 3500 BC to the present, ISBN 0062700561, HarperCollins, 1993, page 1087
- ^ Revue internationale d'histoire militaire - Issues 46-48,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0, page 2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Robert W.D. Ball: Gun Digest Books, 2011, ISBN 1440215448, page 23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Pars Tuğlacı: Tarih boyunca Batı Ermeniler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rs Yayın, 2004, ISBN 975-7423-06-8, p. 794.
- ^ Christopher J. Walker, Armenia: The Survival of a Nation, Croom Helm, 1980, p. 310.
- ^ Death by Government, Rudolph Rummel, 1994.
- ^ These are according to the figures provided by Alexander Miasnikyan, the President of the Council of People's Commissars of Soviet Armenia, in a telegram he sent to the Soviet Foreign Minister Georgy Chicherin in 1921. Miasnikyan's figures were broken down as follows: of the approximately 60,000 Armenians who were killed by the Turkish armies, 30,000 were men, 15,000 women, 5,000 children, and 10,000 young girls. Of the 38,000 who were wounded, 20,000 were men, 10,000 women, 5,000 young girls, and 3,000 children. Instances of mass rape, murder and violence were also reported against the Armenian populace of Kars and Alexandropol: see Vahakn N. Dadrian. (2003). The History of the Armenian Genocide: Ethnic Conflict from the Balkans to Anatolia to the Caucasus.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pp. 360–36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SBN 1-57181-666-6.
- ^ Armenia : The Survival of a Nation, Christopher Walker, 1980.
- ^ Rummel, R.J. Statistics Of Turkey's Democide Estimates, Calculations, And Sources. University of Hawai'i. [6 Januar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1).
- ^ Özdalga, Elizabeth. The Last Dragoman: the Swedish Orientalist Johannes Kolmodin as Scholar, Activist and Diplomat (2006), Swedish Research Institute in Istanbul, p. 63.
- ^ Várdy, Béla. Ethnic Cleansing in Twentieth-Century Europe. Social Science Monographs. p. 190.. 2003 [6 January 2019]. ISBN 9780880339957.
- ^ Toynbee, Arnold. Toynbee, Arnold (6 April 1922) [9 March 1922], "Letter", The Times, Turkey..
- ^ Loder Park, U.S. Vice-Consul James. Smyrna, 11 April 1923. US archives US767.68116/34.
- ^ HG, Howell. Report on the Nationalist Offensive in Anatolia, Istanbul: The Inter-Allied commission proceeding to Bourssa, F.O. 371-7898, no. E10383.(15 September 1922).
- ^ 1919-23年,土耳其、穆斯塔法·凱末爾及土耳其獨立戰爭. 大英百科全书. 2007 [2008-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5).
- ^ 土耳其獨立戰爭. Microsoft® Encarta® 线上百科全书2007. 2007 [2008-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5).
- ^ 土耳其-佔領時期及土耳其獨立戰爭. History.com 历史百科全书. 2007 [2008-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4).
- ^ Andrew Mango(2002) "Atatürk – The Biography of the Founder of Modern Turkey" chap. 10 Figures on a ruined landscape pages 157-185 ISBN 1-58567-334-X
- ^ Edward·J.Erickson(2000) "Ordered To Die" Chap 1 ISBN 0-313-31516-7
- ^ 44.0 44.1 Andrew Mango(2002) "Atatürk – The Biography of the Founder of Modern Turkey" Chap 10
- ^ Lord Kinross(1965) "Atatürk:The Rebirth of a Nation" chap. 20
- ^ 46.0 46.1 Andrew Mango "Atatürk – The Biography of the Founder of Modern Turkey" pg.204
- ^ Vamik Volkan and Norman Itzkowitz(1986) "Immortal Ataturk:A Psychobiography" chap. 9 ISBN 0-226-86389-1
- ^ Andrew Mango(2002) "Atatürk – The Biography of the Founder of Modern Turkey" Chap 10。曼哥认为铁菲克·鲁斯图就是凯末尔的其中一位朋友
- ^ 考夫曼, 韦尔; 麦菲臣; 海蒂·史历迪戴. 英國與美國:文化、政治及歷史. ABC-CLIO. 2007: 696. ISBN 1851094318.
- ^ 亨利·邱吉尔·京治、查理斯·理查·克伦的《土耳其联合协约国托管指令美国部分的报告》里有记载这些内容
- ^ Edward·J.Erickson "Ordered To Die" Chap 8
- ^ Richard G. Hovannisian(1967) "Armenia on the Road to Independence" ISBN 0-520-00574-0
- ^ 帕斯达马真, 加坚. 為何亞美尼亞應被解放:亞美尼亞在現代戰爭裡的角色. Hairenik Publishing Company. 1918: 45 [2008-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第40页:8月5日,2800名英军在巴库登陆帮助阿美尼亚人,该小股英军大大鼓舞了疲惫的守军
- ^ 54.0 54.1 54.2 西南高加索共和國. 高加索之结百科全书. 2007 [2008-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2).
- ^ Andrew Mango(1999) "Atatürk – The Biography of the Founder of Modern Turkey" Chap 10
- ^ Michael Llewellyn Smith(1973) "Ionian Vision: Greece in Asia Minor 1919–1922" ISBN 0-472-08569-7
- ^ Lord Kinross(1965) "Atatürk:The Rebirth of a Nation" Chap 19:“当时的鄂图曼帝国将军司令是费夫齐帕夏,他是阿土塔克的老朋友,他暂时离任,由阿土塔克的另一位老朋友卡兹姆帕夏代理”
- ^ Lord Kinross(1965) "Atatürk:The Rebirth of a Nation" Chap 19
- ^ Lord Kinross(1965) "Atatürk:The Rebirth of a Nation" Chap 16
- ^ 60.0 60.1 阿安多盧的歷史. [2008-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9).
- ^ George F. Nafziger "Islam at War: A History" p. 132 ISBN 0313361444
- ^ Stanford J. Shaw and Ezel Kural Shaw(1977)"History of the Ottoman Empire and Modern Turkey" Page 34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29166-6
- ^ H.Kapur(1966) "Soviet Russia and Asia" Michael Joseph London
- ^ “英国首相表示并非向伊斯兰开战” 《苏格兰人》1920年6月29日 第5页
- ^ (俄文) 卡尔斯条约全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卡爾斯條約英譯版. [200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1-27).
- ^ Kinross, Rebirth of a Nation, p. 348
来源
编辑- 书籍
- Noel Barber(1988年),《Lords of the Golden Horn: From Suleiman the Magnificent to Kemal Ataturk》,London: Arrow,ISBN 978-0-09-953950-6
- Patrick Kinross(2003年),《Atatürk: The Rebirth of a Nation》,London: Phoenix Press,ISBN 978-1-84212-599-1,OCLC 55516821
- Patrick Kinross(1979年),《The Ottoman Centurie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urkish Empire》,New York: Morrow,ISBN 978-0-688-08093-8
- Emil Lengyel(1962年),《They Called Him Atatürk》 New York: The John Day Co,OCLC555168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ndrew Mango(2002年),《Ataturk: The Biography of the Founder of Modern Turkey》 (Paperback ed.), Woodstock, NY: Overlook Press,Peter Mayer Publishers, Inc,ISBN 1-58567-334-X
- Giles Milton(2008年),《Paradise Lost - Smyrna 1922: The Destruction of a Christian City in the Islamic World》,New York: Basic Books,ISBN 978-0-465-01119-3
- Malcolm Yapp(1987年),《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Near East, 1792–1923》,London; New York: Longman,ISBN 978-0-582-49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