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马斯·哈漾

多马斯·哈漾(Tumas Hayan, 1971年),笔名:李永松,台湾原住民作家,桃园市复兴区奎辉部落泰雅族人,台湾师范大学文学硕士。[1]长期关注原住民议题,曾任教大华科技大学醒吾科技大学台北大学大兴高中,2021年教职退休,目前专事创作与农耕生活。其作品以小说及散文见长,屡获国内文学奖项。

多马斯·哈漾
出生1972年(51—52岁)
台湾桃园县复兴乡(今桃园市复兴区
笔名李永松
语言国语泰雅族语英语
国籍 中华民国
教育程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毕业

生平

编辑

多马斯·哈漾出生于桃园市复兴区的泰雅族奎辉部落,[2] 15岁时因为求学来到平地生活,并在元智大学应用中文系毕业。[3] 曾任教大华科技大学、醒吾科技大学、台北大学,最后在桃园私立大兴高中任教,2000年时参加中华汽车文化基金会举办的第1届原住民文学奖,虽然因为字数过多落选,却点燃多马斯·哈漾对写作的热情。[2] 开始陆续投稿台湾各地的文学奖,最具代表的创作是2006年以《雪国再见》获得台湾文学奖长篇小说推荐奖,由此在原住民文学中逐渐受到关注。

多马斯·哈漾在早期参与文学奖征选的时候,多以汉名李永松投稿,但在2000年后于网路上发表其作品时,则多已以多马斯为名,直到2010年以后,才逐渐将两种身分合而为一,用族名多马斯·哈漾参与文学奖的投稿。多马斯·哈漾早年多以网路作为创作平台,被认为打破原住民文学的模式框架,展现了原住民文学另一种书写的可能。[4]:153 2002年多马斯·哈漾集结其于公共电视原住民节目讨论版发表的五十馀篇散文、两篇小说自费出版《北横多马斯》,亦建构一条新生代作家透过网路发声的新途径。[4]:157

创作风格

编辑

多马斯·哈漾创作文类以小说为主。对于原住民的历史有深刻的描绘,透过串接、穿越的题材,完整的提出对现实的抗议,并有著丰富、大胆的想像力,文字带有迷人的幽默感,呈现原住民朴实真切的一面。

台湾文学奖评审舞鹤指出多马斯的作品时空交替颇有巧思,写史写事可见其对自身族群的关怀之情,但深沉的关怀出自深入的了解,真了解必然影响书写的方向、作品的质地,于此本篇(《雪国再见》)有不足处。[5]

得奖

编辑

重要获奖纪录:

  • 2019年《再见雪之国》获锺肇政文学奖长篇小说首奖
  • 2017年〈空回音〉获锺肇政文学奖报导文学三奖
  • 2017年〈猎场之歌〉获教育部文艺创作奖短篇小说优选
  • 2013年〈雾事件番外篇〉获台湾文学奖小说类入围
  • 2012年〈心最远的距离〉获台湾原住民族文学奖散文首奖
  • 2011年〈泰雅尔巴莱〉获台原住民族学奖短篇小说首奖
  • 2010年《地底方舟》获教育部文艺创作奖儿童剧本类优选
  • 2010年《部落 台北》获第十二届台北文学奖年金类入围
  • 2010年《冷山》获凤邑文学奖长篇小说评审奖
  • 2010年〈菜区之歌〉获台湾原住民族文学奖新诗类首奖
  • 2008年〈彩虹桥〉获林荣文学奖散文三奖
  • 2006年《雪国再见》获台湾文学奖长篇小说推荐奖
  • 2006年〈猎人多玛斯〉获教育部文艺创作奖教师组短篇小说首奖
  • 2005年〈鱼〉获吴浊流文学奖小说首奖
  • 2005年〈信用无价〉获玉山文学奖短篇小说优选
  • 2004年〈北横 部落 泰雅族人〉获桃园县文艺创作奖短篇小说优选
  • 2002年〈雪山子民〉获第一届山海文学奖短篇小说推荐奖

著作

编辑
  • 《北横多马斯》(2002年)
  • 《雪国再见》(2006年)
  • 《冷山》(2010年)
  • 《泰雅之音》(2013年)
  • 《再见雪之国》(2019年)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自由副刊】作者簡介. 自由副刊. 2008-12-01 [2023-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2. ^ 2.0 2.1 潘欣中. 原住民老師寫小說 獵首獎. 联合报. 2006-10-27. 
  3. ^ 刘汉生. 【作家特寫】從渾身汗臭的男孩,到用故事承載民族使命的大叔——多馬斯. 镜文学. 2023-08-10. 
  4. ^ 4.0 4.1 许, 家真. 原住民文學的另一種可能:《北橫多馬斯》中的幽默、虛構與真實. 国立台中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学报. 2022-12-31, (9). 
  5. ^ 舞鹤. 要害在「文化與生活」──評《雪國再見》. 台湾文学奖. 2006 [2023-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