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年表
古代
编辑- 前2137年10月22日─中国天文学家记录日食。
- 约公元前2000年─中国测量出木星绕天球一周约为12年。
- 前1000s 年─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的想法开始萌芽,最早提到太阳在球形中心的是古印度的经书《韦达经》(意为知识或光明)。
- 约公元前1400年─中国已有规律的记录日食与月食,并有最早的日珥记录。
- 约公元前1100年─中国最早测出春分点与黄赤交角。
- 前776年─中国完成世界最早可信的日食记录。
- 前600年─埃及天文学家据称能预测日食。
- 前613年7月─中国古籍《春秋》记录的彗星,可能是哈雷彗星最早的出现记录。
- 前586年─古希腊米粒都的泰勒斯宣称能预测日食。
- 前350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以月食的阴影和其他的观测,论述地球是圆的。
- 前280年─古希腊萨摩斯的阿里斯塔克斯利用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估计月球的半径是地球的三分之一,并且估计月球和太阳的大小与距离。
- 前200年─厄拉多塞使用阴影测量出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公里。
- 前150年─喜帕恰斯利用视差测量出月球的距离约为380,000公里。
- 前134年─喜帕恰斯发现分点岁差(分点进动)。
- 前28年─中国《汉书》最早记录黑子。
中世纪时期
编辑- 前150 CE─托勒密完成《天文学大成》,记录当时的天文学知识,并且巩固以地球为中心的太阳系模型。
- 499 CE─印度的数学家阿耶波多(Aryabhata)在阿耶波多历书(Aryabhatiya)中建议以太阳为中心,在万有引力下的太阳系模型,行星以椭圆轨道的周转圆绕著太阳,行星和月亮的光辉来自反射的阳光。
- 500年─阿耶波多精确算出地球的圆周、日食和月食、地球公转轨道的长度。
- 620年代─印度数学、天文学家婆罗门笈多首先认同重力是相吸的,并且对万有引力定律作简要描述。
- 628年─婆罗门笈多提出行星出没、合、和日食与月食等变化的计算方法。
- 687年─中国纪录已知最早的流星雨。
- 820年─阿拉伯天文学家花拉子密运用阿拉伯数字完成天文算表。
- 1150年─印度数学、天文学家婆什迦罗在《Siddhanta Shiromani》以代数计算行星经度和纬度、日食和月食、天体出没、月球的新月和朔望,还有行星合与恒星的合;并且解释三个周日运动的问题。
- 1150年代─婆什迦罗计算行星的平均运动、椭圆、新月、行星首见的时间、季节,和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长度至小数点下第9位。
- 1150年代─杰拉德将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从阿拉伯文翻译成拉丁文,最后成为教会核准教本。
- 约1350年─阿拉伯天文学家伊本·沙蒂尔(Ibn al-Shatir)在行星的计算中,早于哥白尼,已经摒弃托勒密的等分点。
文艺复兴时代
编辑- 约1514年─尼古拉·哥白尼在一篇《短论》的手稿中陈述他以太阳为中心的理论。
- 1543年─哥白尼倡议日心说的著作《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出版。
- 1577年─第谷以视差证明彗星是地球大气层外的遥远天体。
- 1609年─约翰内斯·开普勒提出行星轨道是椭圆形而不是圆型的行星运动第一定律,解决许多古代行星模型的问题。
- 1610年─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大卫星:埃欧、欧罗巴、甘尼米德、卡利斯多,看见土星环(但不认为是圆环),还观察了金星的相位并据以驳斥托勒密的地心说。
- 1619年─开普勒提出他的行星运动第三定律。
- 1655年─卡西尼发现木星的大红斑。
- 1656年─惠更斯确认土星环和发现土卫六。
- 1665年─卡西尼测量木星、火星和金星的自转速度。
- 1672年─卡西尼发现土卫五。
- 1672年─吉恩·里奇和卡西尼测出天文单位大约是138,370,000公里。
- 1675年─奥勒·罗默使用木卫掩周期的规律性变化,最先证实光波以有限速度传播,并且估计光速大约是每秒227,000公里。
18世纪
编辑- 1705年─爱德蒙·哈雷计算出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并公开预言将在1757年回归。
- 1715年─爱德蒙·哈雷计算日食阴影的路径。
- 1716年─爱德蒙·哈雷提出利用金星凌日精确测量日地距离的方法。
- 1729年─詹姆斯·布莱德雷测出光行差,首度直接证明地球在运动。
- 1755年─康德首度提出太阳系诞生的星云说。
- 1758年─约翰·帕利奇观测到回归的哈雷彗星。由于木星摄动使回归日期延后618天,法国天文学家拉卡依建议将其命名为哈雷彗星。
- 1766年─德国人提丢斯发现行星距离的规律性质。
- 1772年─波德独立发表与提丢斯雷同之行星距离规律性质,此定则命名为“提丢斯─波德定则”。
- 1781年─威廉·赫歇尔在望远镜的北天巡天中发现天王星。
- 1796年─拉普拉斯再提出太阳系是从旋转中的星云诞生的星云假说。
19世纪
编辑- 1801年─朱塞普·皮亚齐发现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
- 1802年─奥伯斯 发现第二颗小行星智神星。
- 1821年─布瓦(Alexis Bouvard)发现天王星轨道不规律。
- 1825年─拉普拉斯完成他对万有引力的研究,在《天体力学》中阐明太阳系的稳定、潮汐、分点岁差、月球的天秤动和土星环等等。
- 1838年─贝塞尔测量出天鹅座61的视差,再度驳斥了最古老的地心说。
- 1846年─勒威耶由天王星轨道的不规则,预测海王星的位置。
- 1846年─约翰·伽勒发现海王星。
- 1846年─威廉·拉塞尔发现崔顿。
- 1849年─爱德华·洛希发现天体重力创造的潮汐力,阻止邻近的小天体凝聚的界限,称为洛希极限,解释了土星环为何不能凝聚成卫星。
- 1856年─马克士威论证固体的土星环将会被土星的引力撕裂,所以土星环包含许多微小的卫星。
- 1862年─安吉洛·西奇神父分析和比较太阳与恒星的光谱,确定太阳是颗恒星。
- 1866年─斯基亚帕雷利意识到流星雨是地球穿过彗星残留在轨道上的碎屑造成的。
20世纪
编辑- 1906年─德国天文学家马克斯·沃夫发现第一颗特洛伊小行星(588) 阿基里斯。
- 1930年─克莱德·汤博发现冥王星。
- 1930年─赛斯·尼克尔森测量月球的表面温度。
- 1944年─杰拉德·柯伊伯发现泰坦有浓密的大气层。
- 1950年─扬·奥尔特建议彗星起源于太阳系边界的欧特云。
- 1951年─杰拉德·柯伊伯提出周期彗星来自于距离太阳40至100天文单位的环带,现称为柯伊伯带。
- 1959年─月球3号传送回月球背面的图片。
- 1977年─詹姆斯·艾略特在柯伊伯机载天文台的天王星掩星观测发现天王星环。
- 1978年─詹姆斯·克里斯蒂发现冥王星的卫星凯伦。
- 1978年─彼得·高德瑞克和史考特·特瑞曼提出行星环动力学的波兹曼方程式模型,认为环的光深度和微粒的复原系数间的关系使还得以稳定而不会毁坏。
- 1979年─航海家1号发现木星暗淡的环系统和埃欧上的火山。
- 1980年─航海家1号发现两颗木星的新卫星和土星的六颗新卫星。
- 1986年─航海家2号飞越天王星,首度传回表面特征、环和卫星的特写镜头,并发现十颗新卫星。
- 1988年─马丁·邓肯、汤马斯·奎恩和史考特·特瑞曼论证短周期彗星源自柯伊伯带而不是奥尔特云。
- 1989年─航海家2号飞越海王星:首度观察到表面特征、确定弧是完整的环、崔顿的影像和发现五颗新卫星。
- 1992年─发现脉冲星PSR B1257+12有行星系统。这是除太阳系之外,最先被发现的行星系统。
- 1992年─夏威夷大学的大卫·朱维特和哈佛大学的珍妮·刘发现第一个柯伊伯带天体1992 QB1。
21世纪
编辑2001–2019
编辑- 2003年─布朗(加州理工学院)、特鲁希略(双子星天文台)及拉比诺维茨(耶鲁大学)共同发现发现史无前例的巨大小行星塞德娜,轨道周期12,000年。
- 2004年─航海家1号送回在太阳系的日鞘内观测到的第一批资料。
- 2004年─卡西尼-惠更斯号成为环绕土星的第一艘太空船。它发现土星环有著复杂的运动,几颗新的小卫星,和恩克拉多斯的冰火山,和在更小的土卫八(Iapetus)赤道上的奇怪山脊,并从泰坦表面提供第一张影像。
- 2005年─布朗等人发现在2003年发现的小行星阋神星是比冥王星还要大的海王星外天体,并且有颗卫星阋卫一。阋神星还是自从1846年发现海王星的卫星,崔顿之后,在太阳系内被发现的最大天体。
- 2005年─火星探测漫游者执行首度在另一颗行星表面观察火星的卫星傅伯斯从太阳前方掠过造成的日食。
- 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会员大会投票赞成重新定义行星并正式宣布谷神星、冥王星和阋神星是矮行星。
- 200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宣告鸟神星和妊神星是矮行星。
- 2011年─曙光号太空船进入环绕灶神星的轨道进行详细的测量。
- 2012年─卡西尼-惠更斯号近距离拍摄土卫三十二(Methone)的影像,揭示他有非常光滑的表面。
- 2012年─曙光号太空船离开灶神星朝向谷神星前进。
- 2015年─曙光号太空船进入环绕谷神星的轨道,进行仔细的测量。
- 2015年─新视野号太空船飞越冥王星。
- 2019年─新视野号太空船执行飞越古柏带天体2014 MU69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