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洋
山口洋市(印尼语:Kota Singkawang,通称Singkawang,又称阿妹之城(Kota Amoy);客家话:San-kheu-jong),通称山口洋,是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省的一个城市,位于西加里曼丹省西北部的沿海地区,距离该省省会坤甸市145公里,由于有大量的华人使山口洋成为印尼最大的中国城,也为印尼的客家之都,据说印尼华人美女都汇聚在此,因此山口洋有“阿妹之城”的称号。山口洋这名称是由当年的客家人移民所取,因附近有山、河口、海而得名,印尼语名Singkawang亦是由山口洋音译而成。
山口洋 Singkawang | |
---|---|
市 | |
Kota Singkawang | |
绰号:千庙之城;婆罗洲之香港 | |
格言:Bersatu Untuk Maju, Singkawang Berkualitas (为进步团结,质量的山口洋) | |
山口洋市在印尼西加里曼丹省的位置 | |
坐标:0°54′N 108°59′E / 0.900°N 108.983°E | |
国家 | 印度尼西亚 |
省 | 西加里曼丹省 |
设立 | 1981年12月12日(始设县辖市) 2001年10月17日(改制省辖市) |
下级行政区 | 5个区 |
政府 | |
• 市长 | 苏马斯特洛(代理) |
面积 | |
• 总计 | 504.0 平方公里(194.6 平方英里) |
人口(2017) | |
• 总计 | 262,210人 |
• 密度 | 520人/平方公里(1,300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UTC+7 |
电话区号 | +62 562 |
网站 | http://www.singkawangkota.go.id/ |
城市口号:Singkawang Hebat! (山口洋了不起!) |
山口洋 | |||||||||||||||||||
汉语 | 山口洋 | ||||||||||||||||||
---|---|---|---|---|---|---|---|---|---|---|---|---|---|---|---|---|---|---|---|
|
历史
编辑以前山口洋是三发苏丹国的一个村,也属于罗芳伯所创立的兰芳共和国内。当地的初代华人移民主要以掏金、务农、贸易、割树胶等为生。
据历史记载,早在十二世纪,就有众多华人(主要是广东潮州和嘉应州等地客家人)渡海南来迁居山口洋一带。故自古以来,华人便在此占了多数。如今山口洋20多万居民中,华人超过60%以上,另外两大民族马来人和达雅人不足40%。据说,早在2001年瓦希德总统时代,印尼政府即批准西加里曼丹省实行自治。随后,西加里曼丹的三大族群领袖达雅族、马来族、华族达成了一致协议,该协议重申:西加里曼丹省的华人是当地原住民之一。这是目前印尼唯一认同华人为原住民的省份。该协议还规定:西加省的第二大城市——华人占60%以上的山口洋市,市长一职必须由华人担任。而西加省首府坤甸市,华人约占30%左右,则规定其副市长一职必须由华人担任。其他县、市的政府长官,则由达雅族人和马来族人担任。三大族群领袖达成的一致协议还重申任何人不得违反协议的规定。目前山口洋市长便是由一位名叫蔡翠媚的本地华人女性担任的,这在印尼城市中十分罕见。
据当地人介绍,山口洋市以从鬼头山上流下的河流“大港”为界,分为老埠头和新埠头,各有三条主要街道,成三字形并列而建。早期大批广东潮汕地区的客家人来到这里采金谋生,生儿育女,将当地客家方言带到此地,形成了山口洋独特的河婆话(源于广东揭西县河婆镇),并延续了广东客家人的生活习俗。
随后,河婆周边各地乡亲开始荟萃山口洋,大多以耕种和手工业为生,逐渐形成一个河婆族群。他们在此开设中药店、书店、理发店、小食店等,相互间以河婆话交流,由此出现了山口洋人所熟悉的著名的河婆街。
地理
编辑行政区划
编辑山口洋全市划分为5个区。
人口
编辑根据2017年的估计,山口洋人口大约有262,210人。人口之中,华人约占62%为主要民族,主要民系为客家民系,以及少部分潮州民系。其次为达雅族[1]、马来族和爪哇族,通行客语[2][3]。2007年12月19日,黄少凡就任山口洋市长,成为该市第一位华裔市长。
地区分布
编辑76,045人(29%)分布在中山口洋区,67,944人(25.9%)分布在西山口洋区,61,801人(23.6%)分布在南山口洋区,30,899人(11.8%)分布在北山口洋区以及25,521人(9.7%)分布在东山口洋区。
年龄 | 人数 |
---|---|
<14岁 | 64,032人 |
15-64岁 | 180,780人 |
>65岁 | 17,398人 |
性别 | 人数 |
---|---|
男 | 133,860人 |
女 | 128,350人 |
宗教
编辑宗教 | 人数百分比 |
---|---|
伊斯兰教 | 51% |
佛教 | 36.2% |
天主教 | 7.5% |
基督教 | 5.3% |
语言
编辑印尼语为山口洋的通行语言,各族交流时均使用印尼语。但当地人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并不是标准印尼语,而是受到马来语、达雅语所影响的印尼语。当不少山口洋人去到雅加达工作,发现在雅加达通用的印尼语有所区别,一开始都会感到不习惯,或者被雅加达人认为有口音的情况出现。
印尼山口洋是汉族客家民系聚居的地区,当地华人主要以客语沟通,但年轻一代交流时多以印尼语。此地的客家人来自中国大陆不同的原乡地区,主要是从广东省惠州及揭阳(揭西)。山口洋流行的客家语是揭西腔的山口洋客语。此客家腔调也叫做河婆腔,是客家语中很少人用的一个腔调(除山口洋之外,使用此腔调的客家人例如马来西亚古晋市部分的客家人)。
但是由于与当地原住民长时间来往接触,并受到荷兰时期殖民的影响,逐渐形成其特有的音韵现象与词汇使用习惯(借用马来语或印尼语的词汇)。例如:山口洋客家话(当地客家人自称为‘硬话’)中,表示语气转折的“但是”,便借用了印尼语的tapi。
虽然当地华人使用客语沟通,但他们大多不会阅读中文。当地能够说流利华语和阅读中文的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只有极少数是中、青年人。大部分华人均不懂华语和阅读中文,或是只是有限的程度。但现今华文教育在当地复兴,一些年轻人会入读华文学校,学习华语,令到愈来愈多人能使用华文华语。由于部分山口洋的年轻华人能通华语,因此被中资公司招募往外岛工作,尤其在苏拉威西岛和马鲁古岛有为数不少的中资镍厂优先聘用山口洋的年轻华人,看中他们乖巧老实又勤劳的特质,令山口洋人这几年期间多了大量工作机会,家里环境因此得以改善,再也不用远嫁到台湾或者香港。另外也有一些高中学生毕业后利用侨生身份到台湾的高职学校进修,从而得到出国发展的机会。
当地年轻人亦会将客家话写成罗马拼音,方便网络上的交流。例如:
华文 | 客家话罗马拼音 |
---|---|
𠊎/𠊎兜(我/我们) | ngai/ngai tew |
汝/汝兜(你/你们) | nyi/nyi tew |
系(是) | he |
妹子(女孩) | moi ci |
俫子(男孩) | lai ci |
佢/佢兜(他/他们) | ki/ki tew |
食(吃) | sit |
饱 | pao |
饭 | fon |
面 | mien |
腌面 | jam mien |
菜饭 | choi fon |
学堂(学校) | hok thong |
做工 | co kung |
转屋下(回家) | con buk ha |
心焦(想念) | sim ciau |
欢喜 | fon hi |
想到 | siong to |
痛苦 | thung ku |
每日 | mui nyit |
炫耀 | hiung |
读书 | thuk su |
看毋起 | khon ng hi |
医疗
编辑华人状况
编辑在苏哈托统治时期,华人在印尼受到严重的打压,不同的华人文化、节日、语言、姓名等均被禁止,华人需要更换印尼的姓名、华文不能在公众场合出现、学校也不能教华文等。但在山口洋,大部分华人均保留著他们的中文名,华人文化也保留较其他城市好。在其他城市,如在首都雅加达长大的华人,他们大多只会说印尼语和英语,并不会说他们的家乡话,而且也已经改为印尼名字。
虽然如此,山口洋华人也有不少是跟达雅族混血,因此肤色较深。即使仍保留传统华人习俗,也会讲客家话,是实实在在的华人,更有混血女生被嘲笑是“la ci moi”,实在是令人痛心。
因为山口洋华人在乡村的生活比较纯朴,可说是与外界隔绝,他们所有认知的资讯都是从亲戚和社区听回来的,导致山口洋华人往往对外来事物都有非既定的刻版印象。例如他们误解雅加达是充满罪案的危险都市,更觉得坤甸人都很自大(an hiung),总是看衰自己(khon sui nyin),也认为台湾男人都沉迷赌博和打老婆。有个别山口洋年轻华人的浅窄思维令其难以融入主流华人社会,亦基于山口洋人在印尼华人群体中算是少数的关系,山口洋华人往往被其他爪哇岛华人或棉兰华人取笑是乡村来的(kampungan)。当他们去外地工作(较多是雅加达),或者去台湾读高中时,往往基于不善交际的原因而在职场或学校宿舍偶尔出现误会或争执的情况。甚至有山口洋学生曾在台湾企业实习时与其他东南亚同学发生冲突。
外籍新娘
编辑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22年11月) |
印尼新娘的山口洋,可说是一个很道地的华人城镇。与其说是华人城镇,不如说是客家城更为贴切。走在街上,华裔与印尼人的面貌与特征,普遍上并没有太明显的区别,若以印尼话打交道,更难以分辨他们是印尼人,还是土生土长的华族后裔。唯一可以鉴别其族裔籍贯的,就是他们所擅长的祖籍方言。
在西加省坤甸及山口洋,以华裔人口占多数的城市地区,被同化的情况,不比其他地区来得严重。基本上,山口洋却是客家话为主流,至少他们还懂得本土化的祖籍方言。在这里,客家河婆人几乎是山口洋华侨的代名词,所到之处,都是河婆的客家人。也就如此,语言相近,又有客家人的勤俭持家精神的山口洋女性就成为了受欢迎的“印尼新娘”。
多数来自印尼外岛的西加里曼丹省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包括山口洋市、坤甸市、三发县等地。多以婚姻中介作中间人介绍,也有同村人介绍,一些婚姻中介,本身就是出嫁到台湾的外籍新娘。例如,南投县国姓乡南港村的一位婚姻中介,她本人就是来自印尼西加里曼丹的外籍新娘,她亲自介绍出嫁到该村及附近村庄的印尼籍新娘多达100多人。从个人的动机看,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最主要的动因。一般而言,印尼外岛地区的客家人均居住在相对不发达地区,以乡村和小城镇为主,经济比较落后,工作的机会也比较少,多数印尼客家新娘均受过中学以上的教育,对外界的情况也有较多的了解,她们不满意现状,希望改变这种情况,远嫁到台湾发达地区,是迅速改变现状的最直接途径。从家庭方面看,父母亲希望自己的子女出嫁到台湾,据了解,台湾夫家迎娶外籍新娘都会提供一笔可观的嫁妆,10~20万新台币不等,这笔钱在印尼外岛地区已经算是不小的一笔收入,可以极大地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有许多家庭通过出嫁一个、两个甚至更多的女儿,而且通过儿女亲家的关系,把其他兄弟或家庭成员也送到台湾去做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迅速改变了落后面貌。也有学者认为,导致大量印尼客家姑娘外嫁到台湾的原因,还应该从印尼华人在印尼的历史和现实的生存发展状态中去寻找根源,从古代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印尼曾经不断地爆发各种形式的排华事件,令印尼华人一直没有安全感,她们的父母和她们本人试图通过移民台湾,寻找新的家园。
无论是印尼西加里曼丹,还是台湾的客家人,他们从大陆祖籍地迁徙到海外之后,虽然已经经历了几代人数百年的变迁,但他们仍然比较传统,比较顽强地保留了客家文化和客家的生活习俗。同一个族群,相同的文化,相同的生活习俗,共同的语言,使他(她)们更容易走到一起。印尼籍配偶受制于“海外一家人”的大客家族群理念,对夫家而言,他们是客家人而非外国人的身份,因此一开始即被夫家视为“自己人”(这也是当初夫家的婚姻动机之一),语言的共通性虽有利于印尼客家配偶在地社会网络、社会支持的形成。事实是,她们基本上是在这样的脉络之下,被他人也被自己认定成是一个客家媳妇,总是安份认命的在家中扮演好客家媳妇的角色,尽力学习台湾客家的菜色。
饮食
编辑山口洋的主要民族为客家人,所以此地有不同的客家菜式。著名的食品有豆腐、菜粄(粉葛饺子)、捞面、鸡饭、炒粄皮等,也有不同各式各样的粄(糕点),如笠嫲粄、千层糕、黄梨糖(凤梨饼)等。以及饮料,如豆腐水(豆浆)、绿豆雪(绿豆冰)、茶雪(甜冰茶)等。也有不同的富山口洋特色食物,如辣糜(马来族辣粥)、鱿鱼啰喏(鱿鱼沙律),当地华人也有不同的腌制食品和酱料,例如虾醢(虾酱)、马鲛醢(腌马鲛鱼)、江鱼仔干等。而埠头的香港巴刹(Pasar Hong Kong)里售卖著不同的菜系的食品,有客家菜、潮州菜、印尼菜等,当地人经常光顾。
另外,这里的客家菜也加入了印尼菜的烹饪特色,例如辛辣等。而因为客家人主要的宗教信仰并不是伊斯兰教,因此食物中多含有猪肉。
山口洋亦流行一种花生班戟,叫作福佬粄(hok lo pan),即印尼语的martabak manis,有指这班戟源于潮州,形状与潮州冷糕同出一辙。客家人通常称潮州人作福佬(hok lo),所以花生班戟也被称为福佬粄。
游客来到山口洋必吃客家腌面(即干面),这是山口洋的招牌食品,不吃不算来过山口洋,这种口味是山口洋独有的。配料包括牛肉丸、豆卜、虾、猪肝、云吞等。Bakso Sapi Bakmi Ayam 68多次接受传媒采访,餐厅内展示极多的名人合照,是一间很有名的小餐馆。他们亦在西雅加达开设第二间分店,令雅加达人大饱口福。
市中心
编辑山口洋市的埠头(市中心)位于加里曼丹路附近,而“新桥”区则是政府打算重点发展的新市中心,该处的大型巴士总站有开往马来西亚古晋的巴士,但其后发生了一次暴乱,新桥巴士总站被清拆,只剩下零碎的部分,但新桥市集仍然十分热闹,市集里有一个专卖海产的市场。而市区约有七间旅馆、五家旅行社。山口洋的咖啡店文化也十分流行,市内有很多咖啡店,当地人喜欢叫一杯罗巴斯塔咖啡慢慢享用。
主要街道
编辑- 华都街(Jalan Pangeran Diponegoro section 1)
- 巴士兰路(Jalan Pangeran Diponegoro section 2)
- 中兴街(Jalan Sejahtera)
- 亚答街(Jalan Niaga)
- 猪码街(Jalan Gusti Situt Mahmud/GM Situt)
- 海军路(Jalan Kom. Yos Sudarso)
- 黄泥路(Jalan Kalimantan)
景点
编辑- 金山别墅(Villa Bukit Mas), 山口洋的一家渡假村;
- 纸花园(Bukit Bougenville), 山口洋以南六公里的一个植物园;
- Chidayu Indah, 与Bougenville相似的植物园,并位于其旁边;
- 长沙坝海滩(Pantai Pasir Panjang)山口洋以南十七公里的海滩渡假胜地;
- Sungai Hangmoy (坑门), 客家人用作洗澡的河流;
- Kawasan Wisata, 山口洋以南八公里的白沙沙滩;
- Teratai Indah, 山口洋以南两公里的人造湖泊,当地人的消闲胜地;
- 谢协胜祖屋(Rumah Leluhur Marga Tjhia);
- 山口洋中央大伯公庙(Vihara Tri Dharma Bumi Raya Pusat Kota Singkawang),山口洋市中心的福德祠而该市最古老的庙宇;
- 福律水口大伯公庙(Vihara Tri Dharma Bumi Raya Kulor);
- 山口洋市大清真寺(Masjid Raya Kota Singkawang);
- 山口洋济公庙(Vihara Cikung), 山口洋以南三公里由新加坡人兴建的道教庙宇,亦是当地最大的道教庙宇;
- 芦万崠(Gunung Roban), 山口洋以东四公里的山,设有平铺路径以便行走;
- 杨桃岩(Batu Belimbing), 山口洋以东八公里的杨桃岩,该岩石外型十分像杨桃;
- 宝丁山(Gunung Poteng), 山口洋以东七公里的山,是山口洋的主要水来源,也是受到自然保育的山,该山开有不同特别的花,例如尸花;
- Sinka Island Park,山口洋以南十八公里的游乐公园,有动物园、游泳池等。
特色节日
编辑华人节日
编辑- 农历正月十五日时,当地华人庆祝传统节日的元宵节,每年均吸引许多游客到访。而山口洋民众庆祝元宵节是因为当时山口洋暴发了疫情,经由乩童祈福才得以消除。因此一直以来,在元宵节期间举行大规模的乩童游行和表演成了山口洋华人中的一项特别的风俗,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乩童们坐在刀上,利用铁线穿过自己的脸部,但仍然能丝毫无损。因为初代山口洋华人与达雅人关系和交情甚好,两族互相交流,所以虽然十五暝是华人的节日,但有不少达雅族族人参与其中。在苏哈托统治时期,华人的节日被禁止庆祝,但到了瓦希德上任后,华人被打压的情况大大改善,他允许下届梅嘉娃蒂的政府通过法律,使山口洋华人才能重新自由地信奉自己的宗教和庆祝自己的节日。黄少凡在2007年就任山口洋市市长的时候,发现庆祝元宵节的活动是振兴山口洋市、发展旅游经济的一个良机,于是大力进行宣传和推广。十五暝也再次在山口洋庆祝。而十五暝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到访山口洋,为当地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
达雅族节日
编辑Gawai Dayak Naik Dango (达雅族丰收节)
编辑- 达雅人对神表示感谢的节日,节日中会有不同的表演、比赛、展览等。
Ngabayotn (达雅族稻米节)
编辑- 达雅人在栽种和收割稻米时的节日。
交通
编辑陆路
编辑市区有一间Palapa Ptk车行,每天均有来往坤甸的巴士。新桥市场旁边有巴士站,每天设有开往马来西亚古晋的长途巴士。
航空
编辑山口洋市政府与交通部签署备忘录,将落实兴建山口洋国际机场,并于2019年2月动工,目前山口洋居民需要乘搭约5小时的车程到坤甸的苏巴迪奥国际机场。
山口洋国际机场首阶段预计将在2022年落成启用,馀下建设于2023年完工。
山口洋国际机场虽然现已完成开幕典礼,并邀请佐科威总统前往现场参与视察。直至2024年11月,山口洋机场仍未公布最新的航班资讯,令各大民众极为失望。皆因从山口洋市区到最接近的坤甸机场亦需4至5小时,大家都煎熬的等待机场的诞生,感叹每次回乡或出城都必须长途跋涉坐车才能乘坐飞机。
姊妹城市
编辑著名人物
编辑- Morgan Oey(印尼演员、歌手和模特儿)
- Ghea Indrawari(印尼女歌手、网红)
- 黄少凡(山口洋前市长)
- 黄汉山(西加里曼丹省前任副省长)
- Bakmi Loncat(印尼雅加达腌面餐馆东主、Facebook网红)
- 张伟强(台湾网路服饰品牌lativ 米格国际创办人)
- Johnny Andrean(J. CO甜甜圈创办人)
- Obeng Akian(山口洋网红直播主,著名婚宴司仪兼歌手)
- Jeff Hian(山口洋著名网路歌手)
- Phin On Sui(山口洋网红直播主,Bekasi电话配件店店主)
- Lo Pai To(山口洋网红直播主)
- 施苏姗(台湾千层蛋糕网店店主,人称lapis姨)
- Sopy Sopy(台湾桃园印尼杂货店店主,山口洋客家网红)
- 黄锦陵(山口洋华文补习所校长)
- 张猷信(川剧变脸艺术家,植栽工作者,魔术师,网红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