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3年10月11日) |
帖木儿(波斯-阿拉伯文:تیمور,拉丁转写:Tēmōr,1336年4月8日—1405年2月18日),突厥化蒙古人,或译帖木耳,帖木儿汗国的创始埃米尔,为察合台语“铁”之意,出身于蒙古巴鲁剌思氏部落[1][2][3],1362年起事时被打伤,从此跛脚,因此人称跛子帖木儿,另外帖木儿可操流利波斯语、突厥语及蒙古语。因为他娶了东察合台汗国可汗黑的儿火者的女儿为妻,所以又被称为驸马帖木儿。他打败了西亚、南亚和中亚的其他国家,是帖木儿帝国的奠基人。
帖木儿 | |
---|---|
埃米尔 | |
统治 | 1370年4月10日-1405年2月18日(34年314天) |
加冕 | 1370年于巴尔赫 |
前任 | 埃米尔胡赛因 |
继任 | 哈利勒苏丹 |
出生 | 察合台汗国竭石(今乌兹别克斯坦) | 1336年4月9日
逝世 | 1405年2月18日 锡尔河畔讹答剌(今哈萨克斯坦) | (68岁)
安葬 | |
配偶 | 穆尔克·哈努姆 |
王朝 | 帖木儿帝国 |
宗教信仰 | 伊斯兰教 |
帖木儿背景多种族,头盖骨证明帖木儿是蒙古人混血,也是乌兹别克国家民族英雄[4][5]。
他的后代儿子沙哈鲁与孙子乌鲁伯格在1411至1449年统治中亚,成为伊斯兰文化中心[6][7][8],曾孙巴卑尔则南侵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此帝国在1526至1857年统治南亚,约有四个世纪的时间[9][10][11][12][13]。
出身及夺取汗位
编辑帖木儿出生于西察合台汗国渴石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化蒙古人埃米尔巴鲁剌思氏的家庭,是成吉思汗七世的女系驸马。父亲名叫塔剌海,是渴石的一名埃米尔,是巴鲁剌思氏一族。相传其祖先源自成吉思汗的高祖父敦必乃,敦必乃第三子为合出里,合出里生子亦儿占赤,亦儿占赤生子速忽赤臣,速忽赤臣生子忽必来、忽都思、布鲁罕和哈剌察儿那颜,哈剌察儿生子亦连吉儿,亦连吉儿生子不儿赫勒,不儿赫勒生子塔剌海和哈吉,塔剌海就是帖木儿的父亲(哈吉是他叔叔)。也有学者认为成吉思汗世系之说不可信,帖木儿应是突厥人,而非蒙古人[14]。
后人所知的帖木儿的传奇历史,绝大部分来自于其家传的自传。从其出身背景与控制能力来看,至少在帖木儿父辈时,其家族势力已经支配整个渴石地区,并与西察合台王族通婚。1360年,河中地区大势底定,秃忽鲁帖木儿控制了大部分地区,并收帖木儿为参赞。但帖木儿实际上受到西察合台汗国王族两个方面的罗致,他选择投入较为弱小,但与其有姻亲关系的忽辛阵营。因其所处势力较小,这一段时期帖木儿与忽辛可说是一面游击并储备反击的力量,其最为人所熟知的腿伤亦是在此时期受创。
1363年忽辛终于扶持合不勒沙为西察合台可汗。1369年,帖木儿杀死结义兄弟忽辛,控制了西察合台可汗合不勒沙。第二年,帖木儿处死合不勒沙,自称为苏丹,建立了帖木儿帝国。
扩张帝国
编辑首先,恢复西察合台汗国的秩序与疆土之后(也就是征服中亚河中地区),再七次征伐东察合台汗国之后,将其纳入疆土。随后征服东伊朗(1381年)、花剌子模(1387年)。
1393年最终征服西波斯;并在1391年、1394—1395年两次征伐金帐汗国。但由于撒拉伯卡(今伊朗境内)发生异族叛乱,使其一改恢复蒙古帝国光荣之进军方向,将征服目标由蒙古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转向周围各国。帖木儿原来希望恢复蒙古帝国的光荣,因此本来皆以各蒙古汗国为攻击目标。但在之后却发现到蒙古人不是敌人,异族较蒙古人更可能阻碍他的大业。
从此以后,他师法蒙古人的屠杀掠夺策略,屠杀反叛之撒拉伯卡,他之后1394年、1398年征伐德里苏丹国时,也维持同样的策略。最著名一战是与金帐汗国脱脱迷失汗的昆都尔察河谷大战,彻底击败金帐汗国[15]。
与明朝、奥斯曼帝国的关系
编辑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帝国,在同年的北伐之中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并迫使其退居塞北,汉文史籍史称北元,后在明太祖北伐的打击下灭亡。明军在明洪武五年(1372年)将甘肃行中书省纳入明帝国疆域后要求当时中亚各国“进贡”。
1387年起,帖木儿曾多次遣使至明。
1396年,帖木儿扣押各国使节,包括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使节,表示对外宣战,开始第二阶段的征战扩张。1398年征伐印度德里苏丹国的德里;1399年—1402年西征小亚细亚与马木留克王朝和巴格达。
1398年,再次禁锢、扣留明朝特使。
1402年7月20日在安卡拉战役大败奥斯曼帝国,俘其苏丹拜牙(即“闪电”巴耶塞特一世),使其帝国疆域成为从印度德里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的大帝国。他击败当时如日中天、不断扩张中的鄂图曼帝国,间接地缓解了伊斯兰文化对基督宗教文化与整个欧洲的渗透。而从小亚细亚带回的艺术家、工匠与学者,留给撒马尔罕无数无价的传世建筑,使该处在其孙兀鲁伯的经营下,成为了中亚伊斯兰文化的重心。
1404年11月27日率领20万士卒进攻明朝,结果1405年2月18日在进军途中,在讹答剌病死,终结了其辉煌的征战历史[16]。
逝去后的帝国局势
编辑帖木儿有四子,长子贾汉吉尔早逝、次子乌马尔·沙黑阵亡,三子米兰沙在帖木儿逝世后不久也去世了;帖木儿立太孙皮儿·马黑麻,但帖木儿的另一个爱孙哈利勒起兵争位,发生内讧,最终由帖木儿的四子沙哈鲁平定内讧,继位为王。
沙哈鲁一反帖木儿对明朝的的攻击政策转变为与明帝国友好,在永乐十一年(1413年)恢复遣使;同年明成祖派遣中官李达、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子鲁等9人使团出使帖木儿汗国,行报施之礼;使节团的成就之一,就是重新与帖木儿汗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帖木儿帝国也如蒙古帝国般,裂解为多个势力,而且诸子间还经常发生斗争,1449年沙哈鲁长子兀鲁伯被杀后帝国分崩离析,不同地区统治者常年互相杀伐。
帖木儿帝国在1507年被乌兹别克汗国的穆罕默德·昔班尼所灭。1526年,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征服印度德里苏丹国建立了莫卧儿帝国,名义上存在到1857年。
帖木儿的司法制度
编辑民、刑分开
编辑帖木儿将民事、刑事及行政诉愿分开;一部份司法官,专理刑事案件;另一部份则为廉政司法官,专理官吏贪污案件。至于外国使者,与民间往来,则另有礼官负责。如此,帖木儿境内司法,有条不紊,职责之划分,极为清楚[17]:p.160。
案件判决过程
编辑帖木儿汗帐建立之处,法官即就其旁,建立帐幕三座,工作其中。所有在押人犯,以及原被告,皆来此处候审。法官分别案件之性质,听取诉辩后,立下判词,但于执行之前,先呈帖木儿鉴核,候其裁可,再分别执行。法官倘作书面之判词时,先由缮书记写,登过底簿后,再由法官于判决书上盖印。另有一吏,自法官之底簿上,将原文抄于清誊簿上,其判词之尾,亦由法官盖印。清誊簿系为呈帖木儿批阅者。帖木儿于此薄上用过印玺,即为批准。帖木儿用于司法案件之玺,其印文为“公正”一语,文外四边,有小圆圈3个。此间为法官司缮写判词之书记,其职务极为忙碌。[17]:p.160-161
驿站制度
编辑据曾经出使帖木儿帝国的西班牙人克拉维约所说,帖木儿帝国境内有相当完善的驿站制度。帖木儿于其汗国内,遍设驿站,备置马匹,以供换乘。较大之驿站上,常备良马百匹,多至二百匹[17]:p.101。为供给各驿站人员之需用及饲养马匹起见,各驿站旁建有馆舍。帖木儿之使者每至一驿,立刻更换新座骑并继续前进,驿伕伴往下站,将原马领回[17]:p.101。
万一马匹在途中疲乏或倒毙,使者即自路上所遇之骑者借用坐骑,继续前进,绝不中止。按驿站之规定,帖木儿之使者,于路上倘有需用马匹之处,迎面遇有行人,无论地位高低,即属王公贵族、抑或贩夫走卒,只须提出商借之请求,对方必须立时将马出借。不论谁对此种义务皆无推却之馀地。倘有迟疑或竟予拒绝时,即有被斩首之危险。使者于途中借到之马,驰至附近驿站,再更换他骑[17]:p.101。
帖木儿不仅于赴撒马尔罕之大路上施行此项制度,在汗国其他各道上皆行此法。以此,驿站与邮传使者随地可见,其作用在使各地消息灵通,而帖木儿之巡吏昼夜活动于四方[17]:p.101。
对驿使的要求
编辑帖木儿并未限定其驿使昼夜奔驰,只规定每日行程为50程(Fusah,每Fusah约为5公里)。如此已足令其使者,不敢稍怠。故途中坐骑,即使因奔驰过度而猝毙,亦所不惜,因帖木儿所最注重者为迅速[17]:p.101。
帖木儿治军
编辑军队组织
编辑帖木儿军队中,百人为最小单位,置百人长,千人及万人之上,皆置有千人长及万人长。全军置有统帅。遇有战事发生,则征调各级将士,按敌势之强弱,分定征调兵数之多寡。 帖木儿平日将军中马匹及牲畜,分拨与族人饲养。凡负责饲养之人,莫不加意看管。因倘有不周之处,刑罚随至,罪重者且因之被杀。[17]:p.161
军队纪律管理
编辑帖木儿每次出征,军中置有法官多人,随时接受诉状,加以裁判。[17]:p.160
身后
编辑帖木儿沿习蒙古帝国战风,对于不投降者在破城之后大多屠城以畏服各邦,他屡次征伐俄罗斯及黑海北部,使当地人民留下痛苦的记忆。在俄罗斯与东欧地区并流传著一则传说:帖木儿的遗骸若遭移动,将使天下遭遇大战争。
1941年6月19日,帖木儿的尸体从坟墓中被挖出,苏联人类学家米哈伊尔·M·格拉西莫夫和列夫·V·奥沙宁对他的遗体进行了检查。格拉西莫夫从帖木儿的头骨中重建了帖木儿的肖像,发现他的面部特征呈现出“典型的蒙古人种特征”。帖木儿头盖骨的人类学研究表明,他主要属于“南西伯利亚蒙古人种类型(图兰人种)”。帖木儿身高5英尺8英寸(173公分),在他那个时代是很高的。检查证实,帖木儿跛行,右臂因受伤而瘀青。他的右大腿骨与膝盖骨结合在一起,膝关节的构造显示他的腿始终保持弯曲,因此会有明显的跛行。他看起来胸膛宽阔,头发和胡须都是红色的。据称帖木儿的坟墓上刻著这样的话:“当我从死里复活时,世界将会颤抖”。据说,当格拉西莫夫挖掘尸体时,在棺材内发现了额外的铭文,上面写著:
“ | 无论谁打开我的坟墓,都会释放出比我更可怕的入侵者。 | ” |
在格拉西莫夫开始挖掘尸体三天后,1941年6月22日,阿道夫·希特勒入侵了苏联(史称巴巴罗萨行动),苏德战争由此爆发,德军轻易攻入苏联腹地令苏军损失惨重,帖木儿的诅咒于是在苏联境内流传甚广。[18]。1942年11月,就在苏联赢得史达林格勒战役之前,帖木儿被以完整的伊斯兰仪式重新安葬。
世系
编辑- 敦必乃,成吉思汗的高祖父
- 三子合出里
- 子亦儿占赤
- 子速忽赤臣
- 长子忽必来,成吉思汗帐下“四勇”之一
- 次子忽都思
- 三子布鲁罕
- 四子哈剌察儿
- 子亦连吉儿
- 子不儿赫勒
- 长子塔剌海
- 子帖木儿
- 长子贾汉吉尔
- 次子乌马尔·沙黑
- 三子米兰沙
- 哈利勒苏丹
- 穆罕默德·米尔扎
- 卜撒因
- 长子阿赫马德米儿咱
- 次子速檀·阿黑麻
- 长子麻素提
- 次子拜孙哈尔
- 三子阿里
- 三子马合谋
- 四子乌马尔·沙黑·米尔扎二世
- 子巴布尔,莫卧儿帝国创建者
- 子贾罕吉尔·米尔扎二世
- 七子兀鲁伯·米尔扎二世
- 卜撒因
- 四子沙哈鲁
- 长子兀鲁伯
- 次子阿布勒法特·依不喇
- 三子贝孙忽(拜宋豁儿)
- 阿拉·道拉·米尔扎
- 子苏丹·穆罕默德·本·拜宋豁儿
- 子阿布勒-卡西姆·巴布尔·本·拜宋豁儿
- 四子苏玉尔格哈特弥士
- 五子穆罕默德·居其
- 子帖木儿
- 次子哈吉
- 长子塔剌海
- 子不儿赫勒
- 子亦连吉儿
- 子速忽赤臣
- 子亦儿占赤
- 三子合出里
参见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编]
参考文献
编辑- ^ Timur.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Edition. 2011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4).
- ^ Josef W. Meri. Medieval Islamic Civilization. Routledge. 2005: 812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4).
- ^ "Belonging to a minor military family, and of Turkish origin, Timur was born in Transoxiana (present-day Uzbekistan) in the fourteenth century. He rose to prominence in the service of the local Mongol ruler, claimed to be descended from Chingiz-Khan, and defeated all competitors." Massoume Price. Iran's Diverse Peoples: A Reference Sourcebook. ABC-CLIO. 2005: 56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4).
- ^ How The Curse of Timur's Tomb changed the course of World War II. DocumentaryTube. 2015-07-07 [2023-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4) (美国英语).
- ^ Uzbekistan By Sophie Lovell-Hoare, Max Lovell-Hoare · 2013[1]
- ^ David Eugene Smith. History of mathematics. : 289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5).
- ^ Science institutions in Islamic civilis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Turkish and Islamic world. Science in Islamic civilis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a.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7).
- ^ A.J.J. Mekking. The Global Built Environment as a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ies.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09: 121 [2014-04-14]. ISBN 97890872806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5).
- ^ Timur.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Academic Edition. 2007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5).
- ^ ., Quotation: "... Timur first united under his leadership the Turko-Mongol tribes located in the basins of the two rivers." Central Asia, history of Timur.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Edition. 2007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 ^ History of Central Asi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13 December 2008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30).
- ^ "Tīmūr Lang" entry from B.F. Manz. Encyclopaedia of Islam.
- ^ "Tamerlane, c.1336–1405, b. Kesh, near Samarkand. He is also called Timur Leng (Timur the lame). He was the son of a tribal leader, and a maternal descendant of Genghis Khan. He was from a Mongol tribe, Barlos. There were mongol tribes used to live in the area where his father was a leader. Timur spent his early military career in subduing his rivals in what is now Turkistan; by 1369 he firmly controlled the entire area from his capital at Samarkand." Timur 6. Columbia Encyclopedia. 20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30).
- ^ 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北京商务印书馆北京2004年版。
- ^ 钦察汗国(下). 东华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4-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9) (中文).
- ^ 《看世界》2011年第15期 撒马尔罕的王陵[永久失效链接]
-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克拉维约东使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 ^ How The Curse of Timur's Tomb changed the course of World War II. DocumentaryTube. 2015-07-07 [2023-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4) (美国英语).
帖木儿
| ||
---|---|---|
统治者头衔 | ||
新头衔 帖木儿帝国建立
|
帖木儿帝国苏丹 1370年—1405年 |
继任者: 皮儿·马黑麻 及哈利勒苏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