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会 (台湾)
新民会受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影响成立于1920年1月11日,是台湾日治时期由在日台湾留学生于1919年开始组织的第一个政治运动团体。其目的在于从事政治社会改革运动,以增进台湾同胞幸福。前身为1918年(大正7年)末组成的“启发会”,为扩大并强化组织,以旅日台湾留学生蔡式谷、林呈禄、吴三连等人为核心[1],加上部分旅日台湾士绅,使启发会改组成为“新民会”。会长为林献堂、副会长为蔡惠如,而会员中较为活跃的有彭华英、蔡培火、王敏川、林呈禄等。在新民会成立大会上,并订定3个决议目标,分别为“为增进台湾同胞之幸福,开始政治改革运动”、“为扩大宣传,发行机关杂志”、“寻求与中国同志接触之途径”,第一项的落实工作就是“六三法撤废运动”的推动。[2]第二项的落实则为发行机关报《台湾青年》月刊,而成员蔡惠如、彭华英、林呈禄也曾与中国政治人物往来,执行了第三项。同年,参加新民会的留学生亦成立“台湾青年会”[1],后改称“东京台湾青年会”,而新民会的对外公开活动,都以东京台湾青年会的名义举办[3]。到了1927年(昭和2年),新民会多数重要干部多已离散,于是将会长制改为理事会制,推举士绅杨肇嘉为常务理事。[4]
1925年,从苏联回到日本进入日本大学的台湾青年许乃昌,成为东京台湾青年会的左倾学生中坚与杨逵、高天成、杨云萍等一同研读马克思主义,后更进一步成立社会科学研究部,为日本共产党之外围组织,1928年1月台湾共产党成立之后,4月由陈来旺在东京成立台共东京特别支部,逐步争取台湾在东京的留学生加入,至1929年2月,右派干部已完全被排除,完全改造为左翼团体,[2]并成为台共附随组织,1929年4月16日,警视厅展开第三次大检举,从日共党人中搜到台共党人名单,以此查获台湾岛内解放战线,受到日本警方严密监控,虽有推动更生运动,但组织活动至1930年代之后日趋隐没沉寂了。[5][4]
相关词条
编辑“新民会”
编辑- 机关刊物:台湾青年。
- “新民会”的重要成员:蔡式谷、林呈禄、吴三连、蔡惠如、彭华英、蔡培火、王敏川、黄呈聪、杨肇嘉等人。[1]
- 致力推动的主要活动:六三法撤废运动、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
- 参加新民会的留学生后来成立“台湾青年会”,后来改称“东京台湾青年会”。[4]
- 曾赞助该刊的人士:蔡惠如、辜显荣、林熊征、颜云年等人士。
- 社址:东京府东京市麹町区饭田町。
- 编辑群:彭华英、王敏川、林呈禄、蔡惠如、蔡培火等人士。
- 大正11年(西元1922年;民国11年)4月1日改名,名为“台湾”。
- 致力推动的活动: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
- 该会后来引发以下的事件:治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