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海战
澎湖海战(另称施琅攻台)为清朝军队消灭明郑割据政权之关键战役,主要战场为澎湖群岛。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在澎湖海域与明郑水军对战,清军先败而后胜,明郑统帅刘国轩集溃勇从澎湖吼门水道逃窜。刘国轩战败消息一出,明郑内部无心抵抗清军,未久延平郡王郑克塽率众薙发降清,南明郑氏政权自此覆亡,结束在台湾22年统治。
澎湖海战 | |||||||||
---|---|---|---|---|---|---|---|---|---|
| |||||||||
参战方 | |||||||||
清朝 | 明郑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施琅 | 刘国轩 | ||||||||
兵力 | |||||||||
24,000 大鸟船70艘、赶缯船103艘、双帆居船65艘,合计238艘[2] |
20,000 大小炮船、鸟船、赶缯船、洋船、双帆等各式军舰约200艘(另一说40~50艘)[3] | ||||||||
伤亡与损失 | |||||||||
329人阵亡 1,800人受伤[4] | 14,000人阵亡 [5] |
战前情势
编辑三藩之乱
编辑三藩之乱时期,入主中原不久的清朝因根基不稳,且与南明各地势力战火不断,因此对割据闽台一方的明郑基本采取和谈为主的策略。康熙六年(1667)清廷曾派总兵孔元章赴台湾招抚。并答应若郑经归顺,可封“八闽王”并继续统领闽台属地,但郑经拒绝。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除去鳌拜开始亲政。随即令刑部尚书纳兰明珠南下福建并作出重大让步,允许郑氏封藩,并可世守台湾。郑经自比朝鲜国王,回称:“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康熙帝覆:“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6],此时康熙帝反对将台湾作为属国,实际上将和谈否决。
康熙十一年(1674年4月21日),清朝靖南王耿精忠起兵反清,隔海邀请郑经西征。郑经渡海后,击败耿精忠、尚之信,占领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和汀州。腹背受敌的耿精忠只好降清。耿精忠降清后,独自面对清朝军队的郑经节节败退,最后退回厦门。康熙十四年(1677年)清朝与郑经展开和谈,清朝康亲王杰书许诺,若郑经从中国沿海的岛屿撤退,就答应比照朝鲜,让东宁成为清朝藩属,并与东宁通商,永无猜嫌。康熙十五年(1678年)清朝将领赖塔给郑经的书信中声称,如果郑军肯退守台湾,则郑氏可永据台湾,与朝鲜、日本地位相同,不必剃发易衣冠、称臣纳贡全凭自愿。但郑经索要海澄为互市,导致谈判破裂[7]。
康熙十六年(1679年)后,在清康亲王的推动之下,清朝承诺郑经,台湾(以澎湖为界)可以援“朝鲜例”、“不薙发”、仅称臣纳贡、两岸开放通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巡抚姚启圣主导最后一次议和,再次表达清朝政府愿意让台湾成为东南沿海的朝鲜,愿意让当时在位的郑克塽效仿朝鲜的箕子,成为大清朝东南沿海的屏障,世守台湾,然而郑克塽未予回应[8]。
提案进攻
编辑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朝恢复福建水师体制。康熙十八年(1679年),任命湖南岳州水师总兵官万正色为福建水师提督。至是年年底,福建水师有战船240艘,官兵28,580名。[9] 康熙十九年(1680年),郑经和清朝战争失利,放弃厦门、金门,退往台湾。 福建总督姚启圣打算趁势进攻台湾,但遭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反对,加上一些大臣支持万正色,康熙帝也顾虑未解决西南吴世璠,决定暂缓进攻[10]。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中风而死。明郑政变,年仅12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王,冯锡范、刘国轩掌握实权,明郑官员向心力开始动摇,傅为霖负责与清朝谈和,甚至愿当内应[11]。姚启圣认为是时候进攻台湾,但万正色反对出兵[12]。姚启圣知道施琅仇视明郑,必能帮助他击败郑军,便向康熙帝推荐施琅。康熙帝不满万正色反战,便同意施琅担任水师提督,万正色调任陆师提督。
施姚争权
编辑按照康熙皇帝规划,应由姚启圣、万正色、巡抚吴兴祚一起商讨作战,施琅却打算排除姚启圣等人的节制,以便能全权进攻台湾,不过康熙帝只同意吴兴祚负责后勤,仍然命令姚启圣和施琅共同出兵[13]。
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初五(1682年6月10日),清军抵达铜山岛,姚启圣和施琅却在争执出兵时机,姚启圣主张利用冬天的北风,施琅主张利用夏天的南风,导致清军无法顺利出兵[14]。 最后康熙帝于十月初六(11月15日)裁定施琅负责前线作战,姚启圣改任后勤作业[15],才让施琅如愿取得统帅权。 十一月初三(12月1日)施琅率领约21,000人,军舰238艘前往兴化平海卫训练军队。
姚启圣军权旁落后,为避免施琅独得战功,转而和明郑谈判。但是施琅主战意志坚决,且负责谈判的刘国轩不接受剃发易服[16],谈判因此破裂。 康熙二十二年五月廿三日(1683年6月17日)康熙帝下令施琅尽速进攻,因此爆发六月(阳历7月)的澎湖海战。
郑军动向
编辑永历三十三年(1679年)起,清朝实施迁界令,严重打击明郑的贸易,粮食补给也出现问题,郑经下令每户人家每个月必须多缴一斗米,将领也必须用自己的俸禄充军[17],仍没办法解除危机。当时英国商馆就如此看待明郑: “台湾王之境况甚不安定,不易抵抗满清人,满清人常施恫赫,国王因其财富被消耗,故每日向人民横征暴敛,亦不能使军队满意。是以我国不惟受敌人(清军)之威胁,亦恐军队(郑军)因缺饷而叛变[18]。”
永历三十四年(1680年)郑经退守台湾后,澎湖成为前线要地,防守却很薄弱。直到十月,施琅抵达厦门以及傅为霖为清军内应事情爆发,刘国轩才前往澎湖强化守备。刘国轩抵达澎湖后,在娘妈宫、风柜尾、四角屿、鸡笼屿筑城;东莳、西莳、内堑、外堑、西屿头、牛心山设置炮台。同时在海边建造矮墙并配置火铳,阻止清军登陆[19]。
永历三十七年(1683年),刘国轩得知施琅准备进攻,便从台湾岛调度乡兵到澎湖,并将商船以及私人用船都改为军舰[20],准备决战。
战争经过
编辑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从铜山岛出发,姚启圣也拨3,000人同施琅出征[21]。十五日(9日)郑军哨船发现清军已到花屿、猫屿一带,赶紧回报刘国轩,当晚清军在八罩岛过夜。
十六日(10日)施琅进攻娘妈宫,以速度快的鸟船当作先锋。刘国轩让林陞、江胜指挥水军;邱辉为先锋[22],自己在娘妈宫港口督战。当时受风势阻扰,清军不敢前进,只有以蓝理为首的7只舰队突入郑军[21]。
施琅再派出第二波鸟船部队,交战不久后开始涨潮,一些清军船只被海水冲向岸边,郑军趁势将舰队分成两翼包围清军[23]。 施琅见状赶紧突入郑军,想解救被围困的船只,却被林陞率军包围。施琅在交战中被火铳射伤右眼,不过没有失明[23]; 林陞也被大炮打断左腿[23]。林陞负伤让郑军失去指挥,施琅借机撤离战场,到西屿附近的海上休息。
施琅于十七日(11日)返回八罩岛,八罩岛地形险恶,船只遇暴风很容易撞上岛边的暗礁,农历六月又是容易发生台风的时节,施琅却很幸运没碰到台风[24]。刘国轩得知清军在八罩岛休息,亲自进攻却被施琅击退[25]。 施琅趁势于十八日(12日)先派战船攻取澎湖港外虎井屿、桶盘屿。[26]
二十二日(16日)早七时,施琅决定发动总攻击,将舰队分成三路进攻,剩下约80艘当后援部队[27],搭配采用以众击寡的“五点梅花阵”,即是五舰结为一队攻东宁的一舰:
- 中路:共有56艘船,分成8队,每队有7艘船。由施琅亲自指挥,作为主力进攻娘妈宫。
- 右路:共有50艘船,由总兵陈蠎等从澎湖港口东侧东莳攻入鸡笼屿、四角屿,之后会合中央部队夹攻郑军。
- 左路:共有50艘船,由总兵董义等从澎湖港口西侧内堑攻入牛心湾,让郑军误判清军要在此地登陆。[28]
天亮前,开始刮起台风。辰时(7时—9时)受台风影响,海上吹起西北风,郑军顺著风势进攻,一时处于优势,清将朱天贵被炮击而死[25]。到了中午,台风受到赤道锋面带的影响[29],海上开始吹南风,风向转变成对清军有利。施琅命令全军反攻,顺著风势发射各种火器,并且以数船围攻郑军一船,郑军全面崩溃,江胜战死、邱辉自焚[30]。共毙伤郑军1,2000人,俘5,000馀人。击毁、缴获战船190馀艘。刘国轩眼见大势已去,率领残馀部队从北面吼门退往台湾,澎湖各岛郑军都向施琅投降。清军阵亡329人,伤1,800馀人。[26][4]
战后结果
编辑施琅战胜后,考虑台湾水道险恶,进军困难[31]。施琅决定暂缓进攻,采取攻心战术,让明郑从内部崩溃。施琅在澎湖禁止杀戮,张榜安民;发布《安抚输诚示》。派原刘国轩副将曾蜚赴台。[26]派人医治受伤战俘,并配给他们衣服、粮食,再将士兵送回台湾[30]。还拉拢郑军将领为内应,防守淡水的何佑首先私通施琅,其他将领也跟进[32]。
郑军战败消息传到台湾,人心开始不安。为了延续政权的生存,有将领提出进攻吕宋岛,得到冯锡范同意[33]。却传出远征军只想抢劫,还打算逃往海外[34],因此刘国轩阻止此计画。六月廿七日(7月21日),宁靖王朱术桂自缢殉国[35][36]。七月十三日(9月3日),施琅率军在台湾登陆。[26] 后来在刘国轩大力主张下,郑克塽于七月十五日(9月5日)向施琅投降[37],并于八月十八日(10月8日)剃发易服[38],明郑正式灭亡。
郑克塽投降后,清廷为了是否把台湾并入版图产生争论,不少大臣认为台湾孤悬海上,治理以及防守花费不小,主张弃守。最后施琅上奏〈恭陈台湾弃留疏〉以台湾战略地位重要,说服清廷将台湾并入版图。
传说
编辑依据《天妃显圣录》记载:施琅进攻澎湖时,抵达八罩岛,岛上缺乏淡水。清军挖开退潮后的沙地,发现有淡水可供饮用。妈祖还告诉清军“二十一日必得澎湖,七月可得台湾。”和郑军决战的日期,清军将士还看到妈祖现身。施琅认为是妈祖庇佑清军战胜,因此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加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39][40][41]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贸易史料,第41页,据英国商馆记录,阳历的战斗日期为6月30日—7月7日
- ^ 靖海纪事,第19页,〈舟师北上疏〉。此战清军兵力还有其他说法: 闽海纪要记载60,000人、军舰600艘;《清史稿·卷一百三十五·兵六》记载20,000人、军舰300艘;贸易史料记载原有军舰400艘,后来增援200艘;靖海志、海纪辑要,第76页记载军舰500艘
- ^ 贸易史料,第41页记载郑军只有40~50艘船。周雪玉 1990,第107页怀疑,施琅虚报郑军兵力以便夸大战绩
- ^ 4.0 4.1 靖海纪事,第36页,〈飞报大捷疏〉
- ^ 靖海纪事,第28,32页,〈飞报大捷疏〉
- ^ 史料选辑,第85页
- ^ 宋贵龙. 〈鄭氏王朝及其對台灣的統治〉 (硕士论文). 高雄市: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 2008年 [2021-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4) (中文(台湾)).
- ^ 苏军玮. 〈歷史的兩岸關係:清朝與明鄭談判研析〉 (PDF). 《展望与探索》. 2007年11月, 第五卷 (第十一期): 第71,82页 [2021-06-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11).
- ^ 任力(1996年),第30页
- ^ 陈正在,《台湾海疆史》,第101页
- ^ 周雪玉(1990年),第65页
- ^ 靖海志,第93页
- ^ 郑氏亡事,第22页
- ^ 周雪玉(1990年),第73-74页
- ^ 郑氏亡事,第24页
- ^ 郑氏亡事,第27页
- ^ 台湾外记,第354-355页
- ^ 贸易史料,第16页
- ^ 周雪玉(1990年),第92-94页
- ^ 靖海纪事,第27页,〈飞报大捷疏〉
- ^ 21.0 21.1 靖海志,第94页
- ^ 卢建荣,《入侵台湾》,页76及页85
- ^ 23.0 23.1 23.2 靖海纪事,第28页,〈飞报大捷疏〉
- ^ 靖海志,第95页
- ^ 25.0 25.1 郑氏始末,第77页
- ^ 26.0 26.1 26.2 26.3 任力 1996,第33页
- ^ 周雪玉(1990年),第99-100页
- ^ 任力(1996年),第32页
- ^ 周明德(1987年),第71-73页
- ^ 30.0 30.1 闽海纪要,第76页
- ^ 靖海纪事,第35页,〈飞报大捷疏〉
- ^ 周雪玉(1990年),第103页
- ^ 台湾外记,第427页
- ^ 闽海纪要,第77页
- ^ 石万寿. 朱術桂. 台北: 台湾大百科全书 - 文化部国家文化资料库. 2009-11-18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 ^ 王礼 主修,陈文达、林中桂、李钦文、张士箱 编纂 ;台湾史料集成编辑委员会 编辑. 《臺灣縣志》 原版约刊行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台北: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远流出版公司. 2005-06-30: 279页. ISBN 986-00-1269-5.
- ^ 靖海纪事,第44页,〈台湾就抚疏〉
- ^ 靖海纪事,第51页,〈舟师抵台湾疏〉
- ^ 天妃显圣录,第12-13页
- ^ 蔡相煇. 媽祖信仰研究. 秀威出版. 2006年10月: 158–164页. ISBN 978-986-6909-08-5.
- ^ 骆芬美. 被誤解的臺灣史: 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时报文化. 2013年2月: 179页. ISBN 978-957-13-5728-7.
书目
编辑- 李元度、许毓良 编:《国朝先正事略》1864年
- 夏琳. 《海紀輯要》. 台湾文献丛刊第22种. 台北市: 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58年 –通过台湾文献丛刊资料库系统.
- 夏琳. 《閩海紀要》. 台湾文献丛刊第11种. 台北市: 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58年 –通过台湾文献丛刊资料库系统.
- 施琅. 《靖海紀事》. 台湾文献丛刊第13种 –通过台湾文献丛刊资料库系统.
- 沈云. 《臺灣鄭氏始末》. 台湾文献丛刊第15种 –通过台湾文献丛刊资料库系统.
- 彭孙贻. 《卷四》. 《靖海志》. 台湾文献丛刊第35种 –通过台湾文献丛刊资料库系统.
- 江日昇. 《臺灣外記》. 台湾文献丛刊第60种 –通过台湾文献丛刊资料库系统.
- 不著撰人. 《天妃顯聖錄》. 台湾文献丛刊第77种 –通过台湾文献丛刊资料库系统.
- 不著撰人. 《清代官書記明臺灣鄭氏亡事》. 台湾文献丛刊第174种 –通过台湾文献丛刊资料库系统.
- 岩生成一 (编). 《十七世紀臺灣英國貿易史料》. 台湾研究丛刊第57种. 由周学普翻译. 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59年. OCLC 609484132.
-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部 (编). 《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 《清代台湾档案史料丛刊》.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3年 [2021-06-30]. OCLC 6459174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8).
- 周雪玉. 《施琅攻台的功與過》. 台原. 1990年. ISBN 978-957-9261-01-2.
- 任力; 吴如嵩. 〈康熙統一台灣的戰略策略及其得失〉. 《明报月刊》. No. 4月号 (香港). 1996年. 原载《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1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卢建荣:《入侵台湾:烽火家国四百年》,麦田 ,1999年,ISBN 978-957-708-916-8
- 陈正在:《台湾海疆史》,杨智文化,2003年,ISBN 978-957-818-480-0
- 周明德. 〈天氣對「澎湖癸亥海戰」之影響〉. 《台湾风物》. 1987年9月, 37 (3期).
- 叶振辉:〈1683年郑清澎湖之役胜败分析〉,《澎湖研究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