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湖
观音湖,是台湾的一座湖泊,位于高雄市仁武区,拦截后劲溪支流狮龙溪溪水而形成的半人工湖,为仁武地区重要的灌溉水源之一,目前由台糖公司经营管理,并转型为观光用途[1][2]。
观音湖水库 | |
---|---|
官方名称 | 观音湖 |
国家 | 中华民国 |
位置 | 高雄市仁武区 |
坐标 | 22°42′35″N 120°22′10″E / 22.70972°N 120.36944°E |
现状 | 运作中 |
始建 | 1916年(大正五年) |
启用 | 1920年(大正九年) |
所有者 | 台糖公司 |
运营方 | 台糖公司高雄区处农场课 |
水坝和溢洪道 | |
水坝类型 | 土石坝 |
横跨 | 后劲溪支流狮龙溪 |
高度 | 6米(20英尺) |
长度 | 600米(2,000英尺) |
坝基宽度 | 3.6米(12英尺) |
坝体积 | 10,340 m3(365,000 cu ft) |
溢洪道 | 自由溢流式 |
溢洪道类型 | Gated overflow, service |
水库 | |
形成 | 观音湖水库 |
总容量 | 648,750 m3(22,910,000 cu ft) |
有效容量 | 443,000 m3(15,600,000 cu ft) |
集水面积 | 0.51 平方公里 |
表面积 | 17.6 公顷 |
正常水位 | 39.33米(129.0英尺) |
观音湖 | |
---|---|
位置 | 高雄市仁武区 |
类型 | 人工湖 |
主要流入 | 后劲溪支流狮龙溪 |
集水面积 | 0.51 平方公里 |
所在国家 | 中华民国 |
管理机构 | 台糖公司 |
建造 | 1916年大正五年) | (
首次蓄水 | 1920年 | (大正九年)
表面积 | 17.6 公顷 |
水体体积 | 44.3万 立方公尺 |
表面海拔 | 39.3 公尺 |
定居点 | 高雄市 |
位置 | |
沿革
编辑观音湖原址于台湾清治时期是“仁武庄埤”,位于仁武庄,原是一座天然湖泊,于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由闽浙总督所建,故称“总督埤”[1][3],是曹公圳附属埤塘之一。日治时期台湾制糖株式会社成立,于当地设立仁武农场,为了提供仁武农场蔗园灌溉用水,于是在1916年(大正5年)开始兴建观音湖水库,1920年完工。1969年(民国58年)1月20日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前往附近的观音山欣赏湖光山色,遂命名为“观音湖”[1][3]。
水库
编辑观音湖水库主要功能为提供仁武农场蔗园灌溉,雨季来临时发挥蓄水与防洪功能,灌溉面积约 252 公顷,原本隶属于台湾糖业公司旗山糖厂,属于离槽水库,水源来自于后劲溪支流狮龙溪,集水区面积约0.51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标高39.33 公尺,平时湖面面积为17.6公顷,满水位面积21公顷[4]。坝型为土石坝,坝顶标高40.9 公尺,坝身高度 6 公尺,坝顶长度600 公尺[4]。观音湖分为内外两湖,外湖较浅内湖较深,湖岸绿意盎然,景色宜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