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基开山宫

臺灣臺南中西區主祀保生大帝與隋朝將領陳稜的廟宇

22°59′39.9″N 120°12′1.18″E / 22.994417°N 120.2003278°E / 22.994417; 120.2003278

开基开山宫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台南市中西区民生路一段156巷6号
宗教台湾民间信仰
主神保生大帝
建立时间明郑永历年间(1661年-1683年)或之前[1][2]
地图
地图
正殿众神

六兴境新街开基开山宫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主祀保生大帝,还供奉隋炀帝派去流求的虎贲中郎将陈棱[1][2]。开山宫的前身,据说为供奉陈棱的将军祠[1][2]。此外有学者林衡道杨云萍等人认为开山宫可能是台湾首座保生大帝庙[注 1][2]

沿革

编辑

立庙由来

编辑
 
隋朝虎贲中郎将陈棱牌位

隋书》记载陈棱曾攻打流求,有人认为即是台湾,且陈棱当初便是从开山宫前登陆[2]。隋朝灭亡后,据说有隋朝遗民与陈棱旧属一起渡海来到台湾,而后因感念陈棱,遂奉他为“开山圣王”,建将军祠[2]。而后在荷兰时期来台汉人日多,为求神明保佑乃迎奉白礁慈济宫保生大帝来台,祀于将军祠[2]。然而此种说法并未在清朝时的文献中见到[2]。而据说在明郑时期,因为该庙是“开台首祠”,庙名遂改为“开山宫”[2]

此外连横〈开山宫记〉则写说开山宫是郑成功所建,祀奉陈棱,故庙名“开山”[3]。且写说是后人不察,误以为主祀吴真人,后来更把庙名误记为开仙宫[注 2][3]。但根据《台南州祠庙名鉴》(1933年)的记载,在祭神一栏中并未提到有供奉陈棱[4]

而考察文献,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台湾县志》已有“开山宫”之记载[注 3],故可知开山宫在此前已存在[注 4][1]。又《重修台湾县志‧卷六》则写说“吴真人庙在西定坊新街。伪时建。”[5]

发展

编辑
 
同治七年古香炉

开山宫在乾隆五年(1740年)时,由候选同知王绍堂等人重修[5][1][2]。乾隆六十年(1795年),武举人张文亚等人再次重修[6][1][2]。而后在道光廿六年(1846年)吴振宏等人倡修,到了同治七年(1868年)董事林天理、林廷爵、欧阳庸等人与外新街王用宾等人重修[1][2]。而在光绪九年(1883年),开山宫因大雨而毁,当地仕绅欧阳腾、许如璧、徐光樟、叶登科等人乃集资重建[4][1][2]。重建后的开山宫规模颇大,左右偏殿涵盖到今民生路上[2]

日治时期的1943年,为了开凿防空洞而拆除庙宇[1]。二次大战后,1948年当地人士苏料明、蔡清涂、吴添稠、黄火炎、方金水、王阿智等人利用旧建材简易重建[1]。1987年由主委蔡金龙发起重建,1996年落成建醮[1]

建筑与祀神

编辑

开山宫规模不大,由拜亭、正殿、后殿所组成[7]。正殿主祀保生大帝与陈棱,两侧墙上有三十六官将,且与一般庙宇多用彩绘不同,开山宫的三十六官将均为立体神像[7]。后殿则供奉观音菩萨、注生娘娘与福德正神[7]

交谊境

编辑

四安境牛磨后神兴宫四安境顶太子沙淘宫全台西来庵六兴境保西宫祀典武庙六兴境帆寮慈荫亭

注释

编辑
  1. ^ 其他认为可能是全台首座保生大帝庙者,尚有学甲慈济宫新化保生大帝宫洲仔尾保宁宫澎湖马公五德威灵宫等庙宇[2]
  2. ^ 台南州祠庙名鉴》便将庙名写作“开仙宫”[4]
  3. ^ 《台湾县志》:“开山宫祀吴真人。一在新街,曰开山宫。一在北线尾,曰大道公庙。”
  4. ^ 台南州祠庙名鉴》则写说“开仙宫”创立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谢奇峰. 《臺南府城聯境組織研究》.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12: 页244. ISBN 978-986-03-9413-9.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周茂钦. 《臺南大道公信仰研究》.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12: 页111-114. ISBN 978-986-03-9418-4. 
  3. ^ 3.0 3.1 连横. 〈開山宮記〉. 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联合目录. [2016-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3). 
  4. ^ 4.0 4.1 4.2 4.3 相良吉哉. 《臺南州祠廟名鑑》 嘉邑城隍庙2002年3月再版. 台南市锦町二丁目七七番地: 台湾日日新报社台南支局. 1933-08-18: 9、10页 (日语). 
  5. ^ 5.0 5.1 重修台湾县志‧卷六》
  6. ^ 续修台湾县志‧卷五》
  7. ^ 7.0 7.1 7.2 傅朝卿. 《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 台南市: 台湾建筑与文化资产出版社. 2001-11: 115页. ISBN 957-3088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