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

概述

巴士香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1]

专营巴士服务

编辑

香港共有四间公司提供私营专利(专营)巴士服务;香港政府对巴士公司有相当程度的规管,包括巴士路线的定价。

九龙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
主要服务范围包括九龙新界区。九巴是全港最大的巴士公司,与龙运巴士为姊妹公司。
龙运巴士有限公司(龙运)
主要服务东涌迪士尼乐园机场来往新界区(将军澳除外)的路线。与九巴为姊妹公司。
城巴有限公司(城巴)
主要服务范围为香港岛,亦包括屯门54区启德新发展区等。除此之外,城巴亦经营非专利巴士路线。城巴是全港服务范围最广的巴士公司。
新大屿山巴士(1973)有限公司(屿巴)
主要服务范围为大屿山。除此之外,屿巴亦经营深圳湾口岸路线。

香港专营巴士线拥有固定路线、收费、服务时间及班次。经营者受政府监管,并豁免缴纳汽油税。市区路线多以双层巴士行走,成为香港特色之一。乘客于上车时需先缴付车资,而所有专营巴士均接受八达通付款。大部分路线由单一公司经营,部分路线(例如海底隧道路线、部份北大屿山路线(R8、S1)等)由多于一间巴士公司联合经营。

政府允许巴士公司进行与巴士有关的商业活动,借此开拓非票价收入来源,例如于巴士车身张贴广告。政府于2001年中进行专营巴士于玻璃窗张贴广告试验计划,并于2005年1月1日正式批准专营巴士车队中50%的车辆在车窗张贴广告。有些专营巴士公司亦在车上播放视听节目,这亦可用作播放广告,借此赚取非票价收入。除增加非车费收入,政府亦鼓励专营巴士公司实行减低经营成本措施,例如在适当情况下外判服务、提高巴士网络运作效率及与姊妺公司共用设施。[2]

专营巴士路线

编辑

非专营巴士服务

编辑
 
一辆接载游客的开篷双层巴士

香港的非专营巴士服务,由不同的私营巴士公司所提供。主要为纾缓市民主要在繁忙时间对专营巴士和专线小巴服务的需求,及在一些专营巴士和专线小巴行走并不符合营运效益的地区提供服务,应付乘客需求。根据运输署公布,截至2021年5月31日,已登记的非专营公共巴士共有7,144辆。[3]

2020年非专营巴士整体使用率约为53.3%。 非专营巴士大致上分开以下类别:

游览服务(A01)
俗称“旅游巴”,主要接载旅客往返旅游地点。
酒店服务(A02)
由酒店开办或与巴士公司联营,接载酒店顾客往返酒店。
学生服务(A03)
俗称“校巴”,由学校开办或与巴士公司联营,接载学生往返学校。
雇员服务(A04)
由个别机构开办或与巴士公司联营,接载员工上下班。
国际乘客服务(A05)
俗称“班车”/“跑狗”接载旅客往返各个口岸/跨境服务。
居民服务(A06)
俗称“邨巴”,主要提供在上下班繁忙时间,作连接新界新市镇及市区的长距离旅程的辅助接驳服务;或由屋苑或其管理公司与巴士公司联营,主要接载乘客由其居住屋苑往返主要交通交汇处。
复合交通服务(A07)
乃一特别类别,虽在法例上有定义,但并未有非专营巴士以此类牌照营运。[4]
合约式出租服务(A08)
俗称“包车”,以合约形式出租,提供巴士服务。
港铁巴士(A10)
港府于八十年代中期决定于新界西北区兴建轻便铁路(今轻铁),为了让这条铁路不用面对其他交通公具的直接竞争,政府同时赋予九铁在该区内有独家经营权,由此九铁巴士亦曾拥有新界西北区的地区专营权。不过,两铁合并下的港铁巴士,则没有继承九铁巴士的专营权,故此港铁巴士属非专营巴士服务,其牌照类别为A10。
港铁接驳巴士(A13)
港铁接驳巴士的前身,即九铁巴士所经营的东铁接驳巴士路线,一直属非专利巴士服务,其牌照类别为A13,并由九龙巴士公司以特许营运港铁公司的巴士车队方式提供服务。
九铁巴士为唯一一间由港府拥有的巴士公司,原因是九铁由香港政府全资拥有,但港府对于港铁则只是大股东;港铁巴士及港铁接驳巴士的非专营巴士牌照均不作公开申请。

公共小型巴士服务

编辑

香港的小巴(公共小型巴士)是载客量为16或19人的空调客运车辆,以作为巴士和铁路的辅助及接驳交通工具。根据现时法例规定,现时香港只可有4,350辆小巴营运。按服务性质可细分为2种:红色公共小巴和绿色专线小巴。

其他指定服务以外的公共小型巴士服务,例如在1980年代中期曾经在香港岛学校区出现的褓姆车服务,都是非法的。

历史

编辑

香港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有公共巴士行走[5],在1920年代,香港有多间巴士公司,包括九龙的九龙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九巴)、启德汽车公司中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中巴),香港岛的香港大酒店香港仔街坊福利会等等。

战前的香港巴士

编辑

1933年6月11日,政府实行地区专利权,香港岛路线由中巴营办,九龙新界路线则由九巴营办。

1941年,日本入侵香港,由于燃料短缺,香港的巴士服务于该段时间曾经一度陷入瘫痪,只有少部份路线服务。战后不少巴士都被旧日本帝国军队破坏或征用,巴士公司惟有使用改装车辆行驶。

香港巴士的黄金岁月

编辑
九巴的丹拿A型为香港首款双层巴士
中华巴士AD4563号佳牌阿拉伯五型巴士,现被保存并曾展示于爱丁堡广场

1949年,九巴把当时新购入的4辆丹拿A型双层巴士派往1号线行走,这4辆巴士成为香港首批双层巴士(其中车牌为4961的巴士更被九巴保留至今,现存于沙田车厂),也为日后双层巴士的普及化打好基础。

1953年9月,九巴在新界各处设置巴士站。

随著香港人口的增长,当时香港2大巴士公司九巴中巴不断从英国购入双层巴士,在1960年,往来荃湾市区与九龙佐敦道码头的16B路线加入双层巴士行走,这线也是新界首条采用双层巴士的路线。1962年,中巴亦购入双层巴士。

可惜好景不常,1967年,香港发生暴动,巴士公司因人手不足的关系被逼暂停营运旗下路线(部分路线在六七暴动后并没有继续行驶)。

新市镇开发,提高巴士重要性

编辑

暴动过后,香港巴士服务在1968年已大致回复正常。同时,香港的两大卫星城市——荃湾观塘亦已发展成熟,有见及此,九巴在1968年5月9日开办往来荃湾市区及观塘的40号线。

可是好景不常,正因暴动时巴士服务瘫痪的关系,结果却让白牌车(即是日后的绿色专线小巴及红色公共小巴)地位提高。

一人控制与过海巴士

编辑
 
九巴车头牌箱两旁投币标贴示意乘客需于前门上车,并须自备辅币缴付车资(摄于1970年代)

过去,除了司机外,香港巴士一般都设有司闸员及售票员,早在1960年代,九巴已淘汰司闸员,并为巴士安装自动闸门。首条实行“一人售票模式”的路线为行走尖沙咀苏屋的2号线。巴士车头及车身前方位置髹上三条橙黄色的线条(俗称“三划黄”)以识别该巴士由2至3名售票员,改为只有1名售票员[6]。1971年,中巴试行一人控制管理办法,乘客上车后需把车费投进钱箱。

1972年8月,香港首条过海隧道——红磡海底隧道通车。九巴中巴开办3条过海隧道巴士路线,它们分别是:

由于当时英国出现巴士车厂工潮,香港巴士出现求过于供的现象,在1972年9月1日前,103号路线是由九巴独自营办。

当时过海巴士的车费为$1,过隧道后为$0.5。而往来荃湾观塘的40号线收费则为全程过海巴士的20%(即$0.2)。

1973年,九巴及中巴自英国引入丹拿珍宝双层巴士,这是香港首款全驾驶舱双层巴士。

豪华巴士、三轴巴士与空调巴士的兴起

编辑

早在1970年代,香港已经有豪华巴士,当时豪华巴士运行于往来机场与市区的200及201号路线,此外巴士公司为鼓励中产阶级使用巴士出入,更开办不少往来大型屋苑与市中心的巴士路线(例如往来美孚新邨与尖沙咀的206号巴士),虽然这些豪华巴士不设空调,但它们有高背椅,相对于当时流行的玻璃纤维座椅,这些高背椅巴士便显得十分豪华。

1980年,九巴引入胜利二型丹尼士祖比伦空调巴士各一辆,但最后却因试验失败而改装为非空调巴士继续服役。

1981年,九巴及中巴分别向英国都城嘉慕巴士厂购入3轴都城嘉慕12米巴士,这是香港3轴巴士的元祖,又是12米巴士的始祖。自此之后,3轴巴士成为香港巴士的最大特色。

1984年,当时以中港直通巴士为主的城巴率先购入12米双层空调巴士,这就是香港首辆后置引擎双层空调巴士,同年,跑马地发生交通意外。

1985年,九巴为取代年事已高的豪华巴士,特地购入丹尼士猎鹰巴士行走豪华巴士路线;同年,地下铁路港岛线通车,结果导致中华巴士载客量大幅减少。

1987年,九巴引入一部都城嘉慕11M空调巴士,由于这部巴士以波箱推动空调机,令波箱过度损耗,最后改装为非空调巴士继续服役。另外九巴亦购入丰田Coaster型24座位空调小巴,主力行走沿途路窄多弯的90号线、290线(调景岭彩虹)及部份豪华巴士路线。

1988年6月,一辆九巴双层空调巴士(利兰奥林比安,AL1,车牌DX2437)以试验形式行走于往来美孚新邨尖沙咀的6号巴士线,自此之后中巴和九巴便开始大量购入双层空调巴士。但首条正式以双层空调巴士为用车的路线并不是6号线,而是往来元朗东及佐敦道码头的68X线,后者于1990年12月开始以双层空调巴士为部份用车。

1989年,东区海底隧道通车,中巴、城巴和九龙巴士分别于1988、1989、1994、1997开办601、603、606、619和671路线,同年,中巴发生工潮。

1991年,大老山隧道通车,香港四家巴士公司开办多条新界东往来东九龙和港岛巴士路线,同年城巴接办原来之12A中断中华巴士在1923年建立以来近70年的垄断局面。

1993年9月1日,中巴其中26条路线的经营权被政府收回,路线改由城巴营运。

城巴于1995年9月1日再取得中巴14条路线的经营权,同年,山顶发生中华巴士脱班事件,事件成为中巴在1998年下半年丧失专利权之导火线。

自1995年起,继九巴购入最后一批富豪奥林比安11M非空调巴士后,各巴士公司已不再购入非空调巴士。

2012年,九巴所有非空调巴士退役,亦象征著非空调巴士时代的结束。

超低地台巴士的普及化及中巴时代的终结

编辑

1996年,城巴购入多辆富豪B6LE超低地台巴士,它们是香港首批超低地台巴士。同年,九巴购入丹尼士飞镖单层超低地台巴士,并将之派往60M(屯门站荃湾站)、88K(显径骏景园)等线行走。

1997年11月17日,九巴购入的首辆丹尼士三叉戟型双层超低地台巴士投入服务。

1997年,九巴和城巴正式引入八达通收费模式,然而中巴拒绝引入;同年,西区海底隧道通车。

1998年2月17日,政府宣布不续发专营权予中华汽车有限公司(中巴),十多条路线将由城巴和九巴接办,其馀所有88条路线则公开招标;同年3月31日,政府宣布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新巴)投得接办该88条路线。9月1日凌晨,中巴专营权正式结束,城巴及新巴顺利接棒,同年5及7月,大榄隧道及新香港国际机场启用。

2003年,新世界第一巴士母公司周大福收购城巴,使香港岛巴士10年的竞争终结。

2003年7月10日,香港一辆行走丽瑶邨天恒邨九龙巴士265M线双层巴士在早上于屯门公路往落马洲方向被货柜车推至桥边,不久即堕下数十米山坡,车长及20名乘客死亡,20名乘客受伤,成为香港史上最多人死亡的车祸。(参见:屯门公路双层巴士堕坡事故

2005年8月,全球首部以同一引擎推动空调系统与驱动系统的双层空调巴士(利兰奥林比安,AL1,车牌DX2437)退役,之后被九巴收藏。

2015年9月,全港首部双层超低地台巴士(丹尼士三叉戟,ATR1,车牌HJ2127)退役,之后被九巴收藏。

欧盟四型巴士

编辑

2006年,九巴引入两部附合欧盟4型废气排放标准的新款特低地台巴士,其生产商来自瑞典的富豪和英国的亚历山大丹尼士。

2007年1月,为配合法例的要求,新创建分别为新巴及城巴订购18部及10部配欧盟4型废气排放标准的巴士(其生产商为亚历山大丹尼士)。九广铁路公司亦宣布购买11辆11.3米Enviro 200 Dart单层巴士(车队编号为901-911),用以取代车龄已接近17年的三菱MK117J单层巴士(车队编号为301-311),并随著两铁合并全数租予港铁公司使用,使港铁成为香港首间使用这款巴士的公共运输机构。同年年中,屿巴购入的5部欧盟4型高地台巴士抵港。

2008年,九巴引入20部来自瑞典的世冠巴士,同年新巴及城巴再引入38部欧盟4型的巴士(其生产商为亚历山大丹尼士)。

2009年,九巴引入30部来自瑞典的世冠巴士,并继续引入英国亚历山大丹尼士及瑞典之富豪巴士。

欧盟五型巴士

编辑

2010年,九巴宣布购入30辆10.4米Enviro 200 Dart单层巴士(车队编号以AAU开头),选用Lazzerini Pratico 2840座椅及EEV标准的康明斯引擎,载客量62人(28座位及34企位)。

2009年,九巴将一部原本符合欧盟4型废气排放标准的新款特低地台巴士改装成一部附合欧盟5型废气排放标准的新款特低地台巴士。

2009年,城巴、九巴引入全港首批Enviro 400空调两轴巴士,九巴于当天随即发出新闻稿宣布该公司“率先”引入Enviro400,并指该车型“结合最先进科技,全面提升环保、安全与车厢布局的欧盟第五代两轴双层空调环保巴士,为香港的巴士发展里程揭开新一页”。城巴于2010年2月8日首航117线,比高调宣传的九巴更早投入服务。

港铁巴士在2011年初订购9辆Enviro 400。截至2012年香港已经有119架Enviro 400。

2009年6月,九巴再订购46辆配备欧盟4型引擎的Enviro 500,因为有20辆转让予同集团的龙运,成为龙运的8411至8430,所以新车数目由46辆减至26辆。巴士的规格与上一批巴士相若,但改用新款路讯通显示器组件(巴士迷俗称底裤),ATEU17起改配Lazzerini座椅及Voith波箱,分配给九巴的首辆已于2010年5月15日付运,并于同年6月中投入服务。

2010年,九巴引入175部符合欧盟五型废气排放标准的富豪低地台巴士。

2012年,九巴加订Enviro 200 Dart单层巴士,新车配置了Hanover发光二极管(LED)橙色电子显示屏、由上海凯伦电子提供的新型自动报站系统,以及Vogelsitze座椅,用来取代将会退役的1996年丹尼士飞镖“易搭巴士”。该批Enviro 200 Dart单层巴士车长10.5米,但改用单门设计。

非空调巴士全面退役

编辑

2012年5月8日,全港最后一批非空调巴士完成历史任务,最后一批九巴非空调巴士有两种型号,包括丹尼士巨龙11米及富豪奥林比安11米,分别于1986年及1994年起引入香港,全盛时期分别有369部及30部。这些非空调巴士(人们称为热狗巴士)曾经是上世纪90年代九巴车队的主力,每天接载不少市民上班上学,见证著香港巴士服务的转变和进步。这些巴士的特点包括红色车顶、奶黄色车身、褐色的座椅、可开关的车窗,司机位的风扇及下层车尾的车窗等。

2012年5月9日,九巴的所有巴士路线全面更改为提供具有空调系统的巴士服务,服役了63年的非空调巴士[7]正式结束服务。

2023年7月1日,新城两巴合并,统一以城巴继续服务。

配额制度

编辑

在《铁路发展策略2000》中,香港政府开始实行“以铁路为骨干”的政策,政策的一部分为订立“专营巴士车辆数目的上限”及“繁忙道路巴士流量限制”,在巴士迷界中存在很大争议[8][9]

图片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香港便覽—交通 (PDF). [2013-10-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8-12-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立法會]]CB(1)180/05-06(04)號文件-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93;][[油價]]變動對公共交通服務的影響(P.1-2) (PDF). [2011-04-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3-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運輸署 - 非專營巴士. www.td.gov.hk. [2021-06-28]. 
  4. ^ 運輸署-非專營巴士介紹. [201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爱港识港从阅读开始 - 巴士见证香港成长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明报,2013年7月16日
  6. ^ 陈志华、李健信. 香港巴士90年. 香港: 香港中华书局. 2011年7月: 第58页. ISBN 9789888104512 (中文). 
  7. ^ 服务63年“热狗巴”驶进历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2年5月7日报导
  8. ^ 運輸署一手炮製的巴士配額限制...... [2012-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今朝俾新巴玩死.. (24/4又發功). [2012-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