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嘉蕾·喬韓森
斯嘉麗·英格麗·約翰遜(英語:Scarlett Ingrid Johansson,1984年11月22日—)[1]是一名美國演員和歌手。童星出身,她的銀幕處女作是1994年電影《浪子保鏢》,隨後,她憑藉在《曼妮姐妹》(1996)中的演出獲得了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參演《輕聲細語》(1998)和《黐孖妹》(2001)又帶給她更多好評和名氣。2003年,她開始轉型扮演成年角色,主演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和《迷失東京》兩部影片,她因此贏得兩個金球獎提名,《迷失東京》也為她贏得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
施嘉莉·祖安遜 Scarlett Johansson | |||||||||||||||||||
---|---|---|---|---|---|---|---|---|---|---|---|---|---|---|---|---|---|---|---|
女演員 | |||||||||||||||||||
國籍 | 美國 丹麥 | ||||||||||||||||||
出生 | |||||||||||||||||||
職業 | 演員、歌手 | ||||||||||||||||||
配偶 | 萊恩·雷諾斯 (2008年結婚—2011年結束) 羅曼·達瑞克 (2014年結婚—2017年結束) 科林·約斯特(2020年結婚) | ||||||||||||||||||
兒女 | 1女1子 | ||||||||||||||||||
活躍年代 | 1994年至今 | ||||||||||||||||||
簽名 | |||||||||||||||||||
|
「Scarlett Johansson」的各地常用譯名 | |
---|---|
中國大陸 | 斯嘉麗·約翰遜 |
臺灣 | 史嘉蕾·喬韓森 |
港澳 | 施嘉莉·祖安遜 |
星馬 | 絲佳麗·約翰遜 |
《獻給你的情歌》(2004)和伍迪·艾倫《賽末點》(2005)中的兩個角色使約翰遜兩次獲得金球獎提名。她隨後的作品包括《絕地再生》(2005)、《艷屍案中案》(2006)、《頂尖對決》(2006)、《午夜巴塞羅那》(2008)等。她在《超急情聖》(2013)和《皮囊之下》(2014)中的表演亦獲得很高評價。
自2010年起,約翰遜在漫威電影宇宙中扮演漫威漫畫角色人物黑寡婦[2]。2019年,約翰遜憑著《婚姻故事》的表演入圍金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和英國電影學院獎,並首次獲奧斯卡獎提名,同時其在《兔嘲男孩》的演繹也入選女配角獎,使她成為自2007年的凱特·布蘭琪後,12年來首位在同屆奧斯卡中取得兩項演藝類別提名的演員。
2010年,百老匯復排亞瑟·米勒的作品《橋頭眺望》,約翰遜參演其中,並獲得托尼獎最佳舞台劇女配角。作為歌手的她有兩張專輯作品,《Anywhere I Lay My Head》和《Break Up》。
約翰遜被認為是當代好萊塢的性感象徵,也進入過許多「世界性感女性」的列表,最有名的便是《時尚先生》雜誌在2006和2013年兩度將其列為「當今最性感女性」[3][4][5][6],使她成為唯一一位兩次奪此殊榮的女性。2007年,《花花公子》雜誌也將其列為「最性感名人」[7]。
早年生活
編輯史嘉蕾·喬韓森於 1984年 11 月 22 日出生於紐約市曼哈頓區。[8][9][10] 她的父親 Karsten Olaf Johansson 是一位出身丹麥哥本哈根的建築師。她的祖父 Ejner Johansson 是一位藝術史學者、編劇和電影導演,她的曾祖父則屬於瑞典人。[11][12] 她的母親梅蘭妮·斯隆(Melanie Sloan)出身紐約,曾任電影製片人;她的祖先是居住於波蘭及俄羅斯的德系猶太人,原先姓氏為 Schlamberg[13],喬韓森也因此稱自己是猶太人。[14][15][16] 她有一個同樣從事於演員事業的姐姐 Vanessa、兄長 Adrian,以及小她三分鐘的雙胞胎弟弟 Hunter[17],另外還有一個同父異母兄 Christian,出生於她父親的第一段婚姻。她擁有美國和丹麥雙重國籍。[18][19] 她由 2017 年美國公共廣播電視公司的 Finding Your Roots 節目內容得知,外曾祖父的家族在華沙猶太區的大屠殺期間死亡。[20]
她就讀於曼哈頓格林威治村的41公立學校。[21] 父母在她十三歲時離婚。[22][23] 她與外祖母多蘿西·斯隆(Dorothy Sloan)特別親近,她是一名簿記員和學校教師。他們經常在一起,喬韓森認為多蘿西是她最好的朋友。[24] 她從小就對公眾演藝活動感興趣,經常為她的家人設計歌舞活動。她特別喜歡音樂劇和爵士手(英語:Jazz hands)。[25][26] 她學習踢踏舞,並表示父母支持她的職業選擇。她形容自己的童年非常普通。[27]
童年時,她藉由盯著鏡中自己的模樣練習表演,希望自己就像茱蒂·嘉蘭(英語:Judy Garland)在聖誕歌舞片Meet Me in St. Louis 裏面那樣。[28] 七歲時,當一位經紀人簽下她的弟弟而不是她時,她感到非常沮喪,但她後來還是決定成為一名演員。她就讀於李斯特拉斯堡戲劇學院(英語:Lee Strasberg Theatre and Film Institute)並開始參與於廣告錄影試鏡,但很快就失去興趣,她回憶道「我不想宣傳神奇麵包」。[29] 她將事業重心轉移到電影和戲劇上[30],在外百老匯首次演出於舞台上[31],在該劇目中,她有兩段演出。[30]
演員生涯
編輯早期
編輯幼年時期的喬韓森便表現出了對表演的興趣,她這樣說道[32]:
我一直很喜歡表演……就像有的小孩喜歡學樂器,而我喜歡當大演員。於是就有人建議我母親帶我找找演藝中介。
她母親很早就帶她去各處試鏡[33],從7歲起參與各種商業廣告試鏡,但屢次遭到拒絕[32],並對此失去興趣;她的母親和她開始將目標轉向電影領域[34]。1994年,9歲的她在科幻喜劇電影《浪子保鏢》中首次登上螢幕,飾演約翰·瑞得的女兒[34]。之後她嘗試了幾個小角色:在1995年的電影《正當防衛》中,她扮演肖恩·康納利的女兒,然後參演1996年電影《愛在布魯克林橋》,隨後,在電影《曼妮姐妹》中,她飾演了女孩阿曼達(Amanda),由此獲得了各方贊譽,以及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曾有人如此評論:「(這部電影)逐漸為人們所喜愛,多半是因為史嘉蕾·喬韓森的魅力[35]。」此外,《舊金山紀事報》評論員米克·拉夏爾如此評論她的「平和氣質」:「未來,她將不再是個青春少女,但若仍能保持這份氣質,她就會成為一位重要的女演員[36]。」
1997年於電影《秋》和《小鬼當家3》中飾演一些小角色後,喬韓森因電影《輕聲細語》受到廣泛注目[34],也因此當選芝加哥電影評人協會「最有前途女演員」[37][38]。1999年,她參演《他不笨它是我的心肝寶貝》,同年,她還出現在曼迪·穆爾的單曲《糖》中[39]。2001年她參演科恩兄弟電影《缺席的人》。而同年的《黐孖妹》最終成為她的成名之作,她因此廣獲贊譽[40],有人評論:「她具有與其年齡不相符的敏感和天賦」[41],只可惜這部電影未能取得票房成功[42][43]。之後在2002年,喬韓森在電影《八腳怪》又飾演一個小角色[44]。
轉型
編輯2003年,約翰遜飾演了兩個成人角色,自此不再飾演青少年角色[45]。在索菲亞·科波拉的電影《迷失東京》中,她飾演夏洛蒂(Charlotte),一個懶散、孤單的年輕妻子,並與比爾·莫瑞展開對手戲[46][47]。影評人羅傑·埃伯特稱他很喜歡這部電影,並用「十分漂亮」(wonderful)形容二人的表演[48]。《娛樂周刊》評論約翰遜具有「令人愉悅、平靜的沉着氣質」[49],《紐約時報》寫道:「在她十八歲這年,這位女演員卻演好了一個25歲的女性……約翰遜還不是比爾·莫瑞那樣能力出眾的演員,但是索菲亞·科波拉導演將簡單和好奇心設定為人物性格核心,巧妙地避開了這一問題[50]。」約翰遜因這部影片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和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51][52],還得到幾個影評組織的提名,包括美國廣播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53]和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54]。
十八歲時,約翰遜還在彼得·韋伯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片中飾演葛利葉(Griet)。《今日美國》稱讚道:「她正經歷事業的豐年,奧斯卡獎的評委們應該注意到這一點[55]。」在給《紐約客》的評論中,影評人安東尼·萊恩說道:「讓韋伯的電影鮮活起來的是背景安排中的張力,以及最重要的,約翰遜的出現。她一般不說話,在熒幕上表情近乎平淡,但她卻在等待着某種激情,以此她可以喚來一次特寫,並在鏡頭前怒放。這是她的電影,不是主角弗美爾的,完全不是[56]。」影評人歐文·格雷伯曼為《娛樂周刊》撰文時如此評論她「幾乎無聲的表演」:「在她臉上,恐懼、無辜、好奇和性慾交替出現,互相影響,這是極其戲劇化的[57]。」因為該片,她獲得了金球獎劇情類電影最佳女主角提名[51]和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女主角提名,也被倫敦影評人協會[58]和菲尼克斯影評人協會提名最佳女演員。
2004年6月,約翰遜受邀加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59]。同年,她或配音或參演了五部影片:《海綿寶寶電影版》、《美麗誘惑》、《獻給你的情歌》、《極速A計劃》和《大公司小老闆》。其中《美麗誘惑》,改編自奧斯卡·王爾德的《溫夫人的扇子》,在美國限量發行,卻在票房[60]和口碑[61]上雙雙失敗,影片被《紐約時報》評為「拙劣可笑的好萊塢式熒幕改編」、「極度痛苦地割裂了影片中的英國演員和美國大牌,前者恰如其分地表達了王爾德的意圖,後者卻與王爾德式的英語毫無瓜葛[62]。」少年盜竊片《極速A計劃》飽受批評[63],浪漫愛情喜劇《大公司小老闆》獲得口碑票房雙豐收[64],而黑色風格的南部劇情片《獻給你的情歌》為她贏得了第三個金球獎提名[51]。
2005–2007年
編輯2005年7月,約翰遜與伊旺·麥奎格搭檔出演邁克爾·貝的科幻片《絕地再生》:她一人分飾兩角,莎拉·喬丹(Sarah Jordan)和她的克隆人(Jordan Two Delta)。影片在商業上十分失敗[65][66],評論界也毀譽參半[67][68]。與之相比,她在伍迪·艾倫的電影《賽末點》中的表現卻廣受好評。《紐約時報》說道:「約翰遜和雷·麥耶斯竭力成就了伍迪·艾倫電影長期以來最好的表演,避免了伍迪·艾倫的劇本裡強加的調皮和情感疏離[69]。」由此,約翰遜獲得了她第四個金球獎提名[51],以及一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提名[54]。
她與伍迪·艾倫另一次合作是電影《獨家新聞》,片中她飾演一位女大學生,並與休·傑克曼展開對手戲。影片票房不錯[70],但口碑卻褒貶參半[71][72]。同年,她參演了布賴恩·德帕爾馬的電影《艷屍案中案》,一部拍攝於洛杉磯和保加利亞的黑色電影。約翰遜隨後親口承認她是德帕爾馬的粉絲,雖然自覺「身材上不合適」於片中角色,卻一直渴望在這部影片中與德帕爾馬合作[73]。
隨後,她在克里斯托弗·諾蘭的影片《頂尖對決》中飾演了一個配角,再一次與休·傑克曼合作,此番又加入了英國男星克里斯琴·貝爾。諾蘭認為,約翰遜具有一種「曖昧迷離、遮掩朦朧的氣質」[74],因此他「很渴望」由她飾演那一角色[75]。約翰遜這樣評價諾蘭導演:「我熱愛與他合作,他有着難以置信的專注力和動力,他關注表演的每個細節。」[76]。這部影片也獲得了口碑評論[77]和世界範圍內票房[78] 的雙豐收。洛杉磯時報稱讚該片是一部「成熟的、刺激感官的佳作」[79]。2006年,她還出演了一部短片《若誓言永恆》(When The Deal Goes Down),由貝尼特·米勒執導,片名取自鮑勃·迪倫的同名歌曲,旨在推廣迪倫的新專輯《Modern Times》[80]。
2007年,約翰遜與勞拉·琳尼一道出演了《褓姆日記》。影片票房不盡如人意[81],口碑上更飽受批評[82]。對約翰遜的評論則有好有壞,綜藝雜誌說:「(她)飾演了一個很有魅力女主角。[83]」紐約客雜誌則批評她看上去「除去迷茫,別無他物」,卻「又竭力為表演賦予真實的情感核心[84]。」
2008年至今
編輯2008年,斯嘉麗·約翰遜與娜塔莉·波特曼和埃里克·巴納合作,主演了影片《華麗孽緣》[85],影片毀譽參半[86][87]。影評人彼得·特拉維斯說:「影片發展一路跌跌撞撞,令人沮喪」,但他對兩位女主評價甚高,「但娜塔莉·波特曼和斯嘉麗·約翰遜配合堪稱完美,後者讓我們看到,智力和聰慧才是這些漂亮女孩的真正內核。[88]」
其後,斯嘉麗·約翰遜第三次出現在伍迪·艾倫的影片中,這次是《午夜巴塞羅那》,拍攝於西班牙[89],並與查維爾·巴頓和佩內洛普·克魯茲同場飆戲。該片成為伍迪·艾倫最賣座的電影之一,同時也被許多影片人列為年度十佳[90]。
隨後她參演了弗蘭克·米勒的電影《鬼魂》,扮演了一位蛇蠍美人。影片受到的評論多為負面[91]。
2009年,約翰遜在電影《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中與詹妮弗·康納利、布萊德利·庫珀、德魯·巴里莫爾合作,飾演一位名叫安娜的瑜伽教練。影片在票房上頗為成功[92],唯獨口碑平平[93][94]。
2009年3月,艾米莉·布朗特拒絕邀片後[95],約翰遜與《鋼鐵俠2》簽約,在其中飾演「黑寡婦」一角[96]。影片2010年5月上映[97],取得票房佳績的同時[98],也在評論界廣受好評[99]。2011年,她又參演《我家買了動物園》一片[100],飾演動物管理員凱利一角。該片同樣好評連連[101]。2012年,她在《復仇者聯盟》中再次飾演黑寡婦,影片收穫讚譽[102][103]。
2011年11月,報道稱斯嘉麗·約翰遜正計劃她的導演首秀,影片改編自楚門·柯波帝的《夏日的跨越》,將由劇作家普瑞士坦·斯凱勒編劇[104][105][106],影片計劃於2014年上半年開拍。2012年5月上旬,官方宣布約翰遜將在影片《希區柯克》中扮演珍妮特·利。該片由薩沙·傑瓦西執導,講述希區柯克1960年電影《驚魂記》的幕後故事[107][108]。
2012年,約翰遜參演了約瑟夫·高登-萊維特導演處女作《情聖囧色夫》[109],影片首映於2013年聖丹斯電影節[110],2013年9月起廣泛上映。影片得到不少讚譽[111],斯嘉麗·約翰遜的表演被評論家們特別提及,《今日美國》的評論稱「這是她本人最好的演出之一,這位驕橫跋扈、成天嚼口香糖的女孩十分出彩。[112]」2013年,約翰遜在電影《雲端情人》中頂替了薩曼莎·莫頓[113][114],獻聲為人工智能系統薩曼莎配音[115]。電影口碑良好,約翰遜的配音表演雖不露一面,卻同樣大獲好評[116][117],並憑藉此片獲得了第8屆羅馬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2010年11月,約翰遜參演影片《皮囊之下》,影片改編自米歇爾·法柏的同名小說,由喬納森・格雷澤執導[118]。片中她曾一絲不掛,全裸出鏡[119]。2014年,影片在美國上映,獲得好評[120],約翰遜的表演也得到讚譽[121][122]。
2012年5月2日,第2470位大名被鑲在好萊塢星光大道(Hollywood Walk of Fame)上,對電影產業有所貢獻。
約翰遜在《美國隊長2》中再次飾演黑寡婦[2],並與男星克里斯·埃文斯合作。影片2014年上映後獲得好評[123]。此外,在2014年上映的影片《廚師》中,她與喬恩·費儒、小羅伯特·唐尼和索菲婭·維加拉合作,並飾演莫莉一角。同年,她還主演了呂克·貝松執導的科幻動作片《露西》[124],該片上映後,影評人對約翰森在影片中的表現讚譽有加[125][126][127] 並在電影預算只有四千萬美元下收穫四億五千八萬票房。[128]
2015年,約翰遜與《復仇者聯盟》第一部原班人馬合作,繼續在《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裡扮演黑寡婦[129] ,影片中採用了特寫鏡頭,3位特技替身演員和後期視覺效果來幫助隱藏在拍攝過程懷孕的約翰遜[130]。2016年,喬韓森出演《美國隊長3》,回歸飾演黑寡婦[131]。
2019年,約翰遜憑著《婚姻故事》的表演入圍金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和英國電影學院獎,並首次獲奧斯卡獎提名,同時其在《兔嘲男孩》的演繹也入選女配角獎,使她成為自2007年的凱特·布蘭琪後,12年來首位在同屆奧斯卡中取得兩項演藝類別提名的演員。
戲劇生涯
編輯約翰遜八歲時即完成了戲劇首秀,那是在外百老匯小劇場的一次表演,同台的還有伊桑·霍克[132][133]。2010年1月,約翰遜在百老匯首秀[134],在戲劇《橋頭眺望》中飾演凱瑟琳,劇本由亞瑟·米勒創作,並由喬治·穆舍執導,與她搭檔的則是李佛·薛伯[135]。由於在劇中的表現,她贏得了當年東尼獎最佳舞台劇女配角[136]。但是她的獲獎卻引發評論界和百老匯資深演員強烈反對,他們認為約翰遜不配獲此殊榮[137]。
2013年1月17日,約翰遜參演戲劇《熱鐵皮屋頂上的貓》[138]。她的表演在評論界毀譽參半[139]。《娛樂周刊》的評論稱:「在導演羅布·阿什福德(Rob Ashford)這部慢悠悠的復排劇中,斯嘉麗·約翰遜給她的角色瑪吉(Maggie the Cat)帶來了暴烈的、戰鬥的靈魂……她展現出贏得一切決心——把丈夫誘回身邊、捍衛屬於他們那一份的家庭財產、並保持着一個時而顫抖的南部口音。[140]」但紐約《每日新聞》的評論家喬·迪茲米阿諾維奇(Joe Dziemianowicz)則認為她的表演「驚人的單調」[141]。
音樂生涯
編輯2005年,安德魯·勞埃德·韋伯計劃重排戲劇《音樂之聲》,並考慮讓約翰遜飾演瑪麗亞[142],但該角色最終轉為由新人康妮·費舍爾出演[143]。在2006年5月8日發行的專輯《意外的夢》中,約翰遜獻唱了一首《夏日》,這是一份好萊塢演員們演唱的慈善專輯[144]。此外,在2007年4月,她在科切拉音樂節一個特別的重逢演出上與吉瑟斯和瑪麗琴樂隊同台獻唱[145]。
2007年,約翰遜還在賈斯汀·汀布萊克的MV《[[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中扮演女主,這份MV也在當年8月的MTV音樂錄像帶大獎中被提名年度最佳[146]。2007年中,她在莫里斯錄製專輯,為之工作了一整月。她創作了一首原創歌曲、翻唱了十首湯姆·威茨的作品[147][148],專輯由製作人戴夫·希特克製作,大衛·鮑伊[149]、Yeah Yeah Yeahs[150]和Celebration的樂隊成員為之貢獻伴唱和伴奏[151],於2008年5月20日出版發行,定名為《Anywhere I Lay My Head》[152][153]。這份專輯收到的評論多種多樣[154]。《Spin》雜誌認為:「斯嘉麗·約翰遜的歌唱毫無格外引人入勝之處。[155]」相反也有評論家稱讚:「迷人得令人驚奇」[156]、「一份勇敢的、離經叛道的佳作」[149]和「一份有着鬼魅魔力的優秀專輯」[157]。《新音樂快遞》雜誌將之評為「2008年最佳專輯第23名」[158],在公告牌二百強專輯榜上它則位列126名[159]。對於她的專輯,約翰遜本人說道[160]:
我得到了這次寶貴的錄音機會,並想我能唱出一份或許合乎標準的專輯,因為我不是寫歌的。我是演唱者。
她說她「渴望擁有一片空間,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每個人都可以做他們自己,不必關心別人的窺聽和干涉。[161]」在一次訪談中,她說她從11、12歲起就開始聽湯姆·威茨的歌了[162],談及湯姆·威茨時她曾說道:「他的曲調太美了,聲線也無比別致,我會用自己的方式處理湯姆·威茨的歌曲。[163]」2008年12月,報道稱約翰遜計劃繼續出一張專輯,這張將全都是原創歌曲,她說:「我不想再做翻唱了,我會全心全意做這個原創項目,這是為未來考慮。[164]」
2009年,約翰遜翻唱了傑夫·巴克利的歌曲《最後的道別》,歌曲加入了《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的原聲大碟[165]。2009年9月8日,專輯《Break Up》發行,這是一張由約翰遜和創作型歌手皮特·約恩合作完成的專輯,靈感源於碧姬·芭鐸和塞吉·金斯伯格的二重唱[166]。獨立樂隊Steel Train發布專輯《Terrible Thrills Vol. 1》,包含他們最愛的女歌手翻唱他們樂隊的歌曲。約翰遜翻唱的《子彈》(Bullet)是專輯的第一首曲目[167][168]。2011年,約翰遜為紀錄片《可憐蟲和胡言亂語者》獻唱了一首原聲,《整個一小時》(One Whole Hour)[169][170]。2012年,約翰遜為紀錄片《逐冰之旅》錄製原聲《Before My Time》,這首歌曲也獲得了2013年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提名[171]。
廣告贊助
編輯約翰遜曾出演卡爾文·克雷恩、歐萊雅和路易·威登等品牌的廣告[172],2009年起她還是西班牙芒果服飾的代言人[173]。2009年初,她與兩位意大利設計師現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服飾研究館,隨後宣布成為杜嘉班納新的化妝品分支的代言人[172],2009年7月31日,她以個人身份出現在倫敦的塞爾福里奇百貨商店,宣傳推廣杜嘉班納的新化妝品產品[174]。同年,約翰遜簽約為酩悅香檳的代言人,並多次出現在品牌廣告和商業活動中,由此成為第一個擔任香檳酒莊大使的好萊塢明星[175]。2014年1月,蘇打氣體汽水公司宣布約翰遜成為品牌首位全球大使[176][177]。
性感象徵
編輯2006年3月,斯嘉麗·約翰遜、凱拉·奈特莉和設計師湯姆·福特出現在《名利場》雜誌的封面,兩位女士更是全裸出鏡[178][179]。《美信》雜誌每年發布當年「最火辣100人」,2006年約翰遜位列第6[180],2007年位列第3[181],2008年位列第2[182],2009年位列34[183],2010年位列14[184],2011年位列14[185],2012年位列17[186],2013年位列15[187]。2006年11月,約翰遜被《時尚先生》評為「當今最性感女性」[188]。2007年2月,《花花公子》雜誌將其列為當年「最性感名人」[189]。自2005年起,《男人裝》雜誌更是經常把他列入百位性感女性之中[190]。在《賽末點》的拍攝過程中,伍迪·艾倫評價她「性感逼人」,而他本人則「很難在一個性感逼人、年輕貌美的女士面前顯得格外風趣,因為這位女士比你還更談吐幽默。[191]」2010年,《GQ》雜誌將其評為「年度寶貝」[192]。2011年,《男性健康》雜誌將她評選為「百位史上最惹火女性」第12位[193]。
個人生活
編輯約翰遜本人既慶祝猶太教的光明節,也參加基督教的聖誕節[194],但她自稱是猶太教徒[195][196][197]。
人們常用「ScarJo」這個暱稱稱呼她,但她很不喜歡,認為這個名字「噁心糟糕」[198][199]。2014年5月,她在一份雜誌中稱:「我會把ScarJo這個暱稱跟流行歌手什麼聯繫起來,聽着很俗,而且顯得慵懶輕浮。[200]」
2011年9月14日,FBI宣布其正在調查一樁針對約翰遜手機的網絡入侵案件,這起入侵導致了約翰遜裸照外泄[201][202],約翰遜宣稱,這些照片是事發三年前,她自拍後傳給當時的丈夫萊恩·雷諾斯的[203][204]。經過調查,居住於弗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的克里斯多夫·錢尼(Christopher Chaney)涉嫌網絡入侵,他本人對此供認不諱,並因而面臨監禁,同時檢察官要求其賠付約翰遜66000美元[205]。
戀愛婚姻
編輯2007年起,斯嘉麗·約翰遜開始與加拿大男星萊恩·雷諾斯約會[206],2008年5月,兩人被爆訂婚[207]。2008年9月27日,這對情侶在加拿大托菲諾舉行了一場低調的婚禮[206][208][209],隨後在洛杉磯購置價值280萬美元的居所[210]。但是好景不常,2010年12月14日,兩人宣布和平分手,此前已分居半年[211]。2011年7月,二人正式離婚[212][213]。
2012年11月,約翰遜開始與廣告公司總監、法國人羅曼·達瑞克(Romain Dauriac)約會[214],2013年11月,兩人宣布訂婚[215],2014年9月5日,她的發言人證實喬韓森已產下一女,[216][217]。2017年9月,與羅曼·達瑞克正式離婚[218]。
2017年5月,消息指約翰遜與《周六夜現場》首席聯合編劇科林·約斯特交往[219],兩人於2019年5月訂婚[220],最終於2020年10月確認結婚[221],兩人的兒子於2021年8月出生。[222]
社會行動
編輯慈善工作
編輯2005年,約翰遜成為樂施會的全球大使[223]。2008年3月,在一場eBay慈善拍賣中,一位英國的買主以20000英鎊拍得了與約翰遜的20分鐘約會,他將與約翰遜攜手出席《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的全球首映[224],而這筆款項也將交給樂施會[225]。
2014年1月,約翰遜辭去了樂施會的慈善大使職務[226][227],起因是她代言以色列汽水公司蘇打氣體(SodaStream),而該公司在約旦河西岸的猶太人屯墾區開設了工廠,樂施會聲明反對與剝削屯墾區的猶太企業做生意,認為這侵犯了巴勒斯坦人的利益[228]。約翰遜回應稱,她和樂施會「在抵制、撤資和制裁的反以色列運動上,有着根本性的觀點差異」[229],她辯護說,這家公司致力於「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和平牽線搭橋」[230]。樂施會接受了她的辭職並聲稱:「我們非常感激她的諸多貢獻……她一直幫助我們宣傳自然災害的破壞,並為拯救生命和抗擊貧困而籌款。[231][232]」
政治態度
編輯作為美國公民,約翰遜註冊為獨立選民[233]。在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她支持民主黨選人約翰·克里。當年的結果是小布什獲得連任,她說:「(我很)失望。我覺得相當多的美國人都會失望。[234]」
約翰遜也曾為奧巴馬拉票[235]:2008年1月,她現身愛荷華州,參與競選活動[236];此外還出現在康奈爾學院[237]和卡爾頓學院[238];2008年,約翰遜還參與黑眼豆豆主唱Will.i.am的歌曲《是的,我們能做到》(Yes, We Can)的MV,歌曲靈感便來源於奧巴馬的演講[239]。2012年2月7日,為支持奧巴馬連任,約翰遜和美國時尚界人士安娜·溫特主持了一次籌款活動,並發布了一系列支持奧巴馬的時尚用品,例如印有奧巴馬名字和競選口號的T恤、提包和墜飾[240]。在2012年民主黨全國大會上,她向選民發表演說,呼籲支持奧巴馬連任,也希望年輕選民多多參與[241]。
演出作品
編輯電影
編輯年份 | 片名 | 角色 | 注釋 |
---|---|---|---|
1994 | 《浪子保鏢》 | 勞拉·尼爾森 | |
1995 | 《正當防衛》 | 凱特·阿姆斯特朗 | |
1996 | 《愛在布魯克林橋》 | 艾米麗 | |
《曼妮姐妹》 | 阿曼達 | ||
1997 | 《秋》 | 小女孩 | |
《小鬼當家3》 | 莫莉 | ||
1998 | 《輕聲細語》 | 格蕾絲·馬克萊恩 | |
1999 | 《他不笨它是我的心肝寶貝》 | 凱西 | |
2001 | 《缺席的人》 | 少女貝蒂 | |
《黐孖妹》 | 麗貝卡 | ||
《美國狂想曲》 | 蘇西·桑德爾(15歲) | ||
2002 | 《八腳怪》 | 艾希莉·帕克 | |
2003 | 《迷失東京》 | 夏洛蒂 |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葛利葉 | ||
2004 | 《極速A計劃》 | 弗朗西斯卡·柯蒂斯 | |
《獻給你的情歌》 | 珀西·威爾 | ||
《美麗誘惑》 | 美琪·溫米爾 | ||
《海綿寶寶電影版》 | 明迪 | 配音 | |
《大公司小老闆》 | 亞歷克斯·福爾曼 | ||
2005 | 《絕地再生》 | 莎拉·喬丹和克隆人喬丹·黛兒塔 | |
《賽末點》 | 諾拉·萊斯 | ||
2006 | 《獨家新聞》 | 桑德拉·普蘭斯基 | |
《艷屍案中案》 | 凱瑟琳 | ||
《頂尖對決》 | 奧利威亞 | ||
2007 | 《褓姆日記》 | 安妮 | |
2008 | 《華麗孽緣》 | 瑪麗·波琳 | |
《午夜巴塞羅那》 | 克里斯蒂娜 | ||
《鬼魂》 | 希爾肯 | ||
2009 | 《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 | 安娜·馬克斯 | |
2010 | 《鋼鐵俠2》 | 娜塔莎·羅曼諾夫/黑寡婦 | |
2011 | 《我家買了動物園》 | 凱利·福斯特 | |
2012 | 《復仇者聯盟》 | 娜塔莎·羅曼諾夫/黑寡婦 | |
《希區柯克》 | 珍妮特·利 | ||
2013 | 《情聖囧色夫》 | 芭芭拉 | |
《雲端情人》 | 薩曼莎 | 配音 | |
2014 | 《皮囊之下》 | 勞拉 | |
《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 | 娜塔莎·羅曼諾夫/黑寡婦 | ||
《五星主廚快餐車》 | 莫莉 | ||
《露西》 | 露西 | ||
2015 | 《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 | 娜塔莎·羅曼諾夫/黑寡婦 | |
2016 | 《凱薩萬歲!》 | 狄安娜·莫蘭 | |
《與森林共舞》 | 卡亞 | 配音 | |
《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 | 娜塔莎·羅曼諾夫/黑寡婦 | ||
《歡樂好聲音》 | 豪豬愛希 | 配音 | |
2017 | 《攻殼機動隊》 | 草薙素子(蜜拉·凱莉恩) | |
《女狼嗨到趴》 | 潔絲 | ||
2018 | 《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 | 娜塔莎·羅曼諾夫/黑寡婦 | |
《犬之島》 | 豆蔻 | 配音 | |
2019 | 《驚奇隊長》 | 娜塔莎·羅曼諾夫/黑寡婦 | 片尾彩蛋客串 |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 | |||
《婚姻故事》 | 妮可 | ||
《兔嘲男孩》 | 蘿西·貝茲勒 | ||
2021 | 《黑寡婦》 | 娜塔莎·羅曼諾夫/黑寡婦 | 兼監製 |
《歡樂好聲音2》 | 豪豬愛希 | 配音 | |
2023 | 《小行星城》 | 蜜姬·坎貝爾 | |
《北極星》 | 凱特琳 | ||
2024 | 《飛月情海》 | 凱莉·瓊斯 | |
《變形金剛初始篇》 | 艾麗塔 | 配音 | |
2025 | 《侏羅紀世界:重生》 | 佐拉·貝內特 | 拍攝中 |
待公布 | 《了不起的埃莉諾》 | 導演,首部執導作品,後期製作中 | |
待公布 | 《腓尼基計劃》 | 後期製作中 |
電視
編輯年份 | 名稱 | 角色 | 注釋 |
---|---|---|---|
1995 | 《終極證人》 | 詹娜·哈利韋爾 | 試播集(Pilot) |
2001 | 《場景解剖》 | 她本人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集 |
2004 | 《我家也有大明星》 | 她本人 | 「紐約」一集 |
2005–08 | 《機器雞》 | 為多個角色配音 | 共6集 |
2006–15 | 《周六夜現場》 | 多個角色 | 共6集 |
2014 | 《HitRecord on TV》 | Olivia | "Re: Games"一集 |
2021 | 《漫威影業:創作大本營》 | 她本人 | 《黑寡婦》製作特輯 |
戲劇
編輯年份 | 劇目 | 角色 | 劇院 |
---|---|---|---|
2010 | 《橋頭眺望》 | 凱瑟琳 | 考特劇場 |
2012 | 《熱鐵皮屋頂上的貓》 | 瑪格麗特 | 理查德·羅傑斯劇場 |
音樂作品
編輯專輯
編輯名稱 | 專輯細節 |
---|---|
《Anywhere I Lay My Head》 |
|
《現場專輯》(Live Session)(僅在iTunes發布) |
|
《Break Up》 |
|
電影原聲
編輯年份 | 歌曲 | 原聲 |
---|---|---|
2009 | 《最後的道別》 | 《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 |
2011 | 《整個一小時》 | 《可憐蟲和胡言亂語者》 |
2012 | 《夏日》 | 《感恩時節》 |
2012 | 《Before My Time》 | 《逐冰之旅》 |
2014 | 《The Moon Song》 | 《雲端情人》主題曲 |
2016 | 《Set It All Free》 | 《歡樂好聲音Sing》主題曲 |
2021 |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 《歡樂好聲音2 Sing 2》主題曲 |
其他
編輯年份 | 歌曲 | 演唱者 | 專輯 |
---|---|---|---|
2006 | 《夏日》 | 多人演唱 | 《意外的夢》 |
2010 | 《子彈》(Bullet) | Steel Train | 《Terrible Thrills Vol. 1》 |
2011 | 《I'll Be Home for Christmas》 | 與迪恩・馬丁合唱 | 《My Kind of Christimas》 |
2012 | 《Bonnie & Clyde》 | 露露·金斯堡 | 《From Gainsbourg to Lulu》 |
2012 | 《Coteau Guidry》 | The Lost Bayou Ramblers | 《Mammoth Walt》 |
獲獎情況
編輯電影方面,斯嘉麗·約翰遜兩次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一次獲獎;五次提名金球獎,可惜無一斬獲。此外她還曾獲得多個青少年選擇獎、土星獎等提名。戲劇方面,她曾獲得的最高獎項是托尼獎最佳的女配角。
參考來源
編輯- ^ Scarlett Johansson (1984- ). FilmReference.com.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5).
- ^ 2.0 2.1 Fleming, Mike. Five Actresses Testing For 'Captain America 2′ Role; Black Widow Might Drop By As Well. Deadline.com. 2012-10-02 [2017-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2).
- ^ Scarlett Johansson Esquire's Sexiest Woman Alive 2013 - Business Insider.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Jacob, AJ. Scarlett Johansson Is the Sexist Woman Alive. Esquire. 2006-10-31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CBS News, "Scarlett Johansson named sexiest woman aliv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BS/AP
- ^ 斯嘉丽再度当选全球最性感女性. [2014-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Playboy Names Scarlett Johansson. PopCrunch Celebrity Gossip Blog. 2007-02-19 [2014-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5).
- ^ Scarlett Johanss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November 20,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November 17, 2018).
- ^ Scarlett Johansson: 'La monogamia es antinatural'. EITB. March 28, 2017 [October 6,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6, 2017) (歐洲西班牙語).
- ^ Season 4 Official Trailer. Finding Your Roots. PBS. [September 8,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8, 2017).
- ^ 'I'm not anything like her...'. The Irish Times. April 27, 2012 [April 16,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April 27, 2012).
- ^ Stated on Finding Your Roots, PBS, October 31, 2017.
- ^ Stated on Finding Your Roots, PBS, October 31, 2017.
- ^ Fischer, Paul. Scarlett Johansson The Spirit Interview. Female.com. 2008 [September 19,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7, 2019).
- ^ Scarlett Johansson's a Jew, too. Jewish Telegraphic Agency. March 23, 2008 [March 23,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January 1, 2012).
- ^ Whitington, Paul. Scarlett Johansson: from starlet to sci-fi queen. Irish Independent. April 2, 2017 [May 6,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6, 2018).
- ^ Heller, Corinne. Scarlett Johansson Shows Post-Baby Body, Walks Red Carpet With Twin. E! News. November 19, 2014 [October 9,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19, 2017).
- ^ Rehlin, Gunnar. Scarlett Johansson: Scandinavia is part of my heritage. Scandinavian Traveler. March 4, 2016 [March 3,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3, 2017).
- ^ Quinn, Ben. Mary Stuart reigns again – in Ireland. The Guardian. April 26, 2008 [October 5,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6, 2017).
- ^ Schleier, Curt. Watching 'Finding Your Roots,' family learns they are related to Scarlett Johansson. The Jewish News of Northern California. November 3, 2017 [March 30,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15, 2021).
- ^ Scoopy's Notebook. The Villager 78 (3). June 18, 2008 [July 28,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January 8, 2009).
- ^ Scarlett Johansson: Her Life So Far. Glamour. January 12, 2009 [October 4,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29, 2017).
- ^ Scarlett Johansson's dad collapses. New York Post. February 25, 2011 [October 4,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5, 2017).
- ^ Weiss, Anthony. The Scarlett Grandma. The Forward. April 7, 2006 [October 4,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18, 2006).
- ^ Scarlett Johansson: Actress (1984). Biography.com (A&E Networks). [October 3,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4, 2017).
- ^ Ryzik, Melena. Local favourite.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September 17, 2007 [October 3,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August 31, 2017).
- ^ Scarlett Johansson: Shades of Scarlett. The Independent. May 13, 2005 [October 7,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7, 2017).
[my childhood] was filled with things that I loved to do, and also very normal things: I lived in New York, I have a family life and went to a regular school.
- ^ Bhattacharya, Sanjiv. Scarlett in Bloom. New York. [October 3,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24, 2012).
- ^ Bhattacharya, Sanjiv. Scarlett in Bloom. New York. [October 3,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24, 2012).
- ^ 30.0 30.1 Scarlett Johansson Biography. 人物. [October 3,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7, 2011).
- ^ Isherwood, Charles. Definitely Didn't Get Lost in Translation. The New York Times. May 12, 2010 [March 31,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April 10, 2014).
- ^ 32.0 32.1 Scarlett Johansson: A new Bacall?. The Associated Press. [2014-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1).
- ^ James Kaplan. More Than A Pretty Face. Parade Magazine. 2007-03-11: 6–8.
- ^ 34.0 34.1 34.2 Scarlett Johansson Biography. 人物. [2014-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1).
- ^ Shulgasser, Barbara. Many things to like about "Manny & Lo'.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1996-08-09 [2014-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3).
- ^ Lasalle, Mick. Two Girls, a Condo and One Kidnapped Mom.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1996-08-09 [200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2-25).
- ^ Chicago critics list best films. Chicago Sun-Times. 1999-01-19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9).
- ^ Scarlett Johansson — Awards.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2014-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8).
- ^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Cast: Then & Now. Fox News. 2009-02-06 [2014-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22).
- ^ Scarlett Johansson – 'Ghost World'. Los Angeles Times. [2014-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2).
- ^ Baumgarten, Marjorie. Ghost World. Austin Chronicle. 2001-08-24 [2014-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05).
- ^ Ghost World (2001). Rotten Tomato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 ^ Ghost World. Metacritic. [2009-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4).
- ^ Scarlett Johansson in 'Eight Legged Freaks'. Hollywood.com. [2014-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1).
- ^ Toronto film fest puts on the ritz with promising movie lineup. Utusan Malaysia. 2003-06-09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7).
- ^ Lost in Translation. Metacritic.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12).
- ^ Lost in Translation (2003). Rotten Tomato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3).
- ^ Ebert, Roger. Lost in Translation. Chicago Sun-Times. 2003-09-12 [2014-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04).
- ^ Schwarzbaum, Lisa. Lost in Translation. 娛樂周刊. 2003-09-10 [201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7).
- ^ Mitchell, Elvis. An American in Japan, Making a Connection. New York Times. 2003-09-12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51.0 51.1 51.2 51.3 HFPA - Scarlett Johansson 4 Nominations.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0).
- ^ Globes high on 'Cold Mountain'. CNN. 2003-12-18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3).
- ^ The 9th Critics' Choice Awards Winners and Nominations. Broadcast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4).
- ^ 54.0 54.1 Scarlett Johansson profile. The New York Tim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8).
- ^ Puig, Claudia. This 'Pearl' is of great value. USA Today. 2003-12-11 [2009-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31).
- ^ Lane, Anthony.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The New Yorker. 2003-12-22 [2009-07-29].
- ^ Gleiberman, Owen.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2003).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3-12-03 [201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Crowe Leads Race for London Critics' Awards. Contact Music. 2004-01-05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6).
- ^ Academy Invites 127 to Membership.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04-06-28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11).
- ^ A Good Woman. Box Office Mojo.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A Good Woman. Rotten Tomato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1).
- ^ Holden, Stephen. A Good Woman (2004). The New York Times. 2006-02-03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0).
- ^ The Perfect Score (2004). Rotten Tomato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4).
- ^ In Good Company (2004). Rotten Tomato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4).
- ^ Gray, Brandon. Island Deserted, Chocolate Factory, Wedding Take Cake. Box Office Mojo. 2005-07-25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0).
- ^ The Island (2005). Box Office Mojo.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3).
- ^ The Island (2005). Rotten Tomato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4).
- ^ The Island. Metacritic.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3).
- ^ Scott, A. O. Match Point (2005). The New York Times. 2005-12-28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3).
- ^ Scoop. Box Office Mojo.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7).
- ^ Scoop (2006). Rotten Tomato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5).
- ^ Scoop. Metacritic.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1).
- ^ Murray, Rebecca. Scarlett Johansson Talks About The Black Dahlia. About.com. 2006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3).
- ^ Jacobs, A.J. Scarlett Johansson Is the Sexiest Woman Alive, 2006. Esquire. 2006-10-31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Carle, Chris. Casting The Prestige. IGN. 2006-10-12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3).
- ^ Fischer, Paul. Interview: Scarlett Johansson for "Scoop". Dark Horizons. 2006-07-26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9).
- ^ The Prestige (2006). Rotten Tomato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4).
- ^ The Prestige. Box Office Mojo.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1).
- ^ Turan, Kenneth. The Prestige. 2006-10-20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4).
- ^ Scarlett Johansson Stars in 'When The Deal Goes Down' Film Directed by Bennett Miller Set to New Bob Dylan Song. PR Newswire.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1).
- ^ The Nanny Diaries. Box Office Mojo.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The Nanny Diaries (2007). Rotten Tomato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0).
- ^ Loewenstein, Lael. The Nanny Diaries. Variety. 2007-08-17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Denby, David. Eastern, Western. The New Yorker. 2007-09-03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8).
- ^ Scarlett Johansson Is The Other Boleyn Girl. MovieWeb. 2006-07-17 [2006-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3).
- ^ The Other Boleyn Girl. Metacritic.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4).
- ^ The Other Boleyn Girl (2008).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7).
- ^ Travers, Peter. Other Boleyn Girl. Rolling Stone. 2008-03-28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Stinson, Jeffrey. Hollywood enters the era of Scarlett Johansson. USA Today. 2007-08-22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14).
- ^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Box Office Mojo.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4).
- ^ The Spirit (2008). Rotten Tomato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1).
- ^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Box Office Mojo.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9).
- ^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Metacritic.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24).
- ^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2009). Rotten Tomato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9).
- ^ Fitzmaurice, Sarah. 'I'd rather play James Bond': Emily Blunt on why she turned down lead females roles in Iron Man 2 and Captain America. Daily Mail. 2012-03-06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Medina, Jeremy. Iron Man 2: Scarlett Johansson cast as Black Widow.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9-03-12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8).
- ^ Sperling, Nicole. Iron Man 2 crew returns to Comic-Con as conquering heroes and sets off a whole new buzz bomb.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9-07-26 [2015-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6).
- ^ Iron Man 2. Box Office Mojo.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2).
- ^ Iron Man 2. Rotten Tomato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5).
- ^ 《我家买了动物园》首映 斯嘉丽 马特·达蒙亲密亮相. 國際在線. 2011-12-14 [2014-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We Bought a Zoo. Rotten Tomato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30).
- ^ Marvel's The Avengers (2012). Rotten Tomato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30).
- ^ McClintock, Pamela. Box Office Milestone: 'The Avengers' Becomes No. 3 Pic of All Time With $1.331 Billion.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2-06-20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31).
- ^ Labrecque, Jeff. Scarlett Johansson to direct Capote's 'Summer Crossing'.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1-11-18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5).
- ^ Rothman, Lily. The Story Behind Scarlett Johansson’s Directorial Debut. Time. 2013-05-16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9).
- ^ 斯嘉丽甩裸照风波阴影 事业猛进将执导电影. 東莞時報. 2011-11-21 [2014-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Kroll, Justin. Scarlett Johansson to star in 'Making of Psycho'. Variety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2012-03-01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04).
- ^ Kit, Borys; Belloni, Matthew. Scarlett Johansson Joins 'Making of Psycho' as Janet Leigh.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2-03-01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Davis, Edward. Julianne Moore Joins Joseph Gordon-Levitt's Untitled Directorial Debut Starring Scarlett Johansson. IndieWire. 2012-03-28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Child, Ben. Joseph Gordon-Levitt directorial debut sells for $4m. The Guardian. 2013-01-22 [2013-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6).
- ^ Don Jon. Rotten Tomato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1).
- ^ Puig, Claudia. 'Don Jon' weaves porn and comedy with unexpected charm. USA Today. 2013-09-27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Buchanan, Kyle. Exclusive: Scarlett Johansson Replaced Samantha Morton in Spike Jonze’s New Film, Her. New York. 2013-06-21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2).
- ^ 科幻爱情片《她》突换女主角 斯嘉丽代替萨曼莎. 電影網. 2013-06-24 [2014-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西風. 斯嘉丽提前出局金球奖 配音表演不具资格. 新浪娛樂. 2013-11-28 [2014-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Foundas, Scott. Film Review: ‘Her’. Variety. 2013-10-12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3).
- ^ Corliss, Richard. Spike Jonze’s her: Falling in Love With the IT Girl Read more: Spike Jonze's 'her': Falling in Love With the IT Girl. 時代雜誌. 2013-10-12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9).
- ^ Kit, Borys. Scarlett Johansson to Play Alien Seductress in 'Under the Skin'.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0-11-03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Miller, Julie. Alien Scarlett Johansson Seduces Scottish Men (but Not Early Critics) in Under the Skin, Her Sexy Hitchhiker Movie. Vanity Fair. 2013-09-03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5).
- ^ Under the Skin (2013). Rotten Tomato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4).
- ^ Willman, Chris. Review: Jonathan Glazer's Seductive Girl-Who-Fell-To-Earth Pic 'Under The Skin' Starring Scarlett Johansson. IndieWire. 2014-04-01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7).
- ^ Travers, Peter. Under the Skin. Rolling Stone. 2014-04-03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5).
- ^ Captain America: The Winter Soldier (2014). Rotten Tomatoe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6).
- ^ Siegel, Tatiana. Scarlett Johansson to Star in Luc Besson's Latest Action Movie (Exclusive). HollywoodReporter.com. 2013-04-25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2).
- ^ Lombardi, Ken. "Lucy," "Hercules" both get strength from critics. CBS News. 2014-07-25 [2014-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0).
- ^ Sims, David. Is 'Lucy' Being Criticized as Dumb Because It's About Being Smart?. thewire.com. 2014-07-25 [2014-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5).
- ^ Gettell, Oliver. 'Lucy': 5 reasons the Scarlett Johansson film ruled the box office. Los Angeles Times. 2014-07-22 [2014-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6).
- ^ Lucy (2014). Box Office Mojo. [2014-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 ^ Maresca, Rachel. Scarlett Johansson flaunts curves in new magazine photo shoot, reveals details on 'The Avengers' sequel. The New York Daily News. 2013-09-29 [2013-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9).
- ^ Breznican, Anthony. How 'Avengers: Age of Ultron' will hide Scarlett Johansson's pregnancy.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4-07-18 [2014-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9).
- ^ Arrant, Chris. 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 Directors: Black Widow Will Be Back, More. Newsarama. 2015-01-15 [2015-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9).
- ^ Isherwood, Charles. Definitely Didn’t Get Lost in Translation. New York Times. 2010-05-12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9).
- ^ Scarlett Johansson : People. People.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 ^ 斯嘉丽约翰松百老汇处女秀《桥头眺望》上演. 新華網. 2010-01-25 [2014-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3).
- ^ Scarlett Johansson to Make Her Broadway Debut Opposite Liev Schreiber in A View from the Bridge. Broadway.com. 2009-10-26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27).
- ^ Healy, Patrick. The 64th Annual Tony Awards.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6-14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9).
- ^ Scarlett Johansson Slams Tony Critics: "I Worked My Ass Off". USWEEKLY. [2014-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6).
- ^ Hetrick, Adam. Benjamin Walker, Debra Monk and Ciaran Hinds Will Join Scarlett Johansson in Broadway's Cat on a Hot Tin Roof. Playbill. 2012-09-12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3).
- ^ Grossberg, Josh. Scarlett Johansson in Cat on a Hot Tin Roof: Early Reviews Surface, Critics Not So Hot About Broadway Revival. E! Online. 2013-01-18 [2013-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 ^ Geier, Thom. Cat on a Hot Tin Roof. Entertainment Weekly (New York: Time Inc.). 2013-01-25: 123.
- ^ Dziemianowicz, Joe. Theater review: ‘Cat on a Hot Tin Roof’. The Daily News. 2013-01-16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3).
- ^ Inverne, James. Lloyd Webber Wants Scarlett Johansson for London Sound of Music. Playbill News. 2005-05-09 [2014-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7).
- ^ Price, Karen. I would never mime on stage. 2007-08-17 [2007-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16).
- ^ 斯嘉丽-约翰逊首张个人专辑封面公布. 搜狐娛樂. 2008-04-07 [2014-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Leeds, Jeff. Coachella: Scarlett Johansson Joins Jesus and Mary Chain. The New York Times. 2007-04-28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03).
- ^ Justin Timberlake, Beyonce lead MTV Video Music Awards with 7 nods each. 2007-08-08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9).
- ^ Ryzik, Melena. Local favourit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7-09-17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1).
- ^ Friedman, Roger. Scarlett Johansson Record Deal in the Works. Fox News. 2006-10-16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17).
- ^ 149.0 149.1 Hoskyns, Barney. Scarlett Johansson, Anywhere I Lay My Head. The Observer (London). 2008-05-18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5).
- ^ A Johansson debut. The Boston Globe. 2007-08-07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6).
- ^ Scarlett Johansson: From Actress to Singer. Cleveland Leader. 2007-08-29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8).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
|first1=
缺少|last1=
(幫助) - ^ Kharas, Kev. David Bowie to guest on Scarlett Johansson's Tom Waits covers record. Drowned in Sound. 2008-02-14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Whiteside, Max. Scarlett Johansson to Release Album in May. andPOP. 2008-01-09 [2008-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2).
- ^ Anywhere I Lay My Head by Scarlett Johansson. Metacritic.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25).
- ^ Wood, Mikael. Scarlett Johansson, 'Anywhere I Lay My Head' (ATCO) Bombshell actress coos coyly behind hipster sound sculptor.. Spin. 2008-05-29 [2010-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 ^ Lynskey, Dorian. Scarlett Johansson, Anywhere I Lay My Head. The Guardian (London). 2008-05-16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7).
- ^ Elan, Priya. nme.com Scarlett Johansson — Anywhere I Lay My Head 請檢查
|url=
值 (幫助). NME. UK. 2008-05-02 [2009-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3). - ^ Staff. NME's Top 50 Albums of 2008 – Year-End List. NME. 2008-12-10.
- ^ Anywhere I Lay My Head (2008). Billboard.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Ostroff, Joshua. Scarlett Johansson Down in the Bayou. Exclaim!.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05).
- ^ Petrusich, Amanda. Scarlett Johansson. Pitchfork. 2008-05-12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5).
- ^ Mooallem, Stephen. Scarlett Johansson. Interview Magazine. 2008-11-30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0).
- ^ Jackson, Josh. Scarlett Johansson and David Sitek talk Tom Waits Album. Paste Magazine. 2008-02-13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0).
- ^ Scarlett Johansson Says She'll Record Another Album, Still Has Leonard Cohen on the Brain. MTV. 2008-11-15 [2014-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5).
- ^ Scarlett Johansson Covers Jeff Buckley. Stereogum. 2009-01-27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3).
- ^ Gundersen, Edna. Listen as Yorn, Johansson 'Break Up'. USA Today. 2009-05-12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4).
- ^ David. 斯嘉丽-约翰逊翻唱Steel Train乐队歌曲. 新浪娛樂. 2010-07-23 [2014-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Scarlett Johansson, Tegan And Sara Stump For Steel Train. American Songwriter. 2010-06-04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7).
- ^ J. Ralph Assembles Unbelievable Cast of Legendary Voices for 'Wretches & Jabberers' Out April 5, 2011. Finance.yahoo.com. 2011-02-10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Wretches & Jabberers Soundtrack", by J. Ralph Featuring Various Artists, iTunes web site. Itunes.apple.com. 2011-01-11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Hear 5 Oscar nominees for Best Original Song. CBS News. 2013-01-12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27).
- ^ 172.0 172.1 Scarlett likes it hot: Johansson goes for the Marilyn Monroe look in striking D&G ad. Daily Mail (UK). 2009-01-19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News Bite: Scarlett for Mango, Henry Holland & Alex Wang Q&A, and are all the VS Angels pregnant?. Sassybella.com.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Scarlett Johansson Launches Dolce & Gabbana The Makeup in London. 人物. 2009-07-29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2).
- ^ Scarlett Johannson for MOËT & CHANDON. Senatu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3).
- ^ Israeli firm SodaStream hires Scarlett Johansson as its new face. Haaretz. 2014-01-12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2).
- ^ 林杉, 路西. 好莱坞女星代言饮料引争议 辞任慈善大使. BBC. 2014-01-31 [2014-07-01].
- ^ Table of Contents, March 2006. Vanity Fair. [2010-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8).
- ^ Keith Wagstaff. Scarlett Johansson and Keira Knightley, Vanity Fair. 2012-02-28 [2014-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30).
- ^ 2006 Hot 100 Photos. Maxim.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6).
- ^ 2007 Top 100 Photos. Maxim.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2).
- ^ 2008 Hot 100. Maxim.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5).
- ^ 2009 Hot 100. Maxim.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9).
- ^ 2010 HOT 100 LIST. Maxim. [2015-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4).
- ^ 2011 Hot 100. Maxim.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5).
- ^ 2012 Maxim Hot 100. Maxim.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1).
- ^ Maxim 2013 Hot 100. Maxim.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8).
- ^ Esquire: Scarlett Johansson 'Sexiest'. The Washington Post. 2006-09-29 [2006-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1).
- ^ Iron Man 2: Scarlett Johansson fever strikes again.. The Belfast Telegraph. 2010-04-27 [2014-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30).
- ^ Scarlett Johansson – Fulsome fantasy. 《男人裝》雜誌. [2012-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1).
- ^ Allen Overwhelmed by Johansson's Sexuality. Hollywood.com. 2006-06-27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4).
- ^ GQ's Babe of the Year Is Scarlett Johansson.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6).
- ^ The 100 Hottest Women of All-Time. Men's Health. 2011 [2014-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8).
- ^ Carnevale, Rob. Marvel Avengers Assemble – Scarlett Johansson interview. IndieLondon.co.uk. 2012-05-06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5).
- ^ 'I'm not anything like her...'. The Irish Times. 2012-04-27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7).
Born in New York to a Danish architect father and a Jewish film producer mom, Johansson was exposed to cinema early and often.
- ^ "Hollywood enters the era of Scarlett Johanss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SA Today
- ^ "Scarlett Johansson The Spirit Intervie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email.com
- ^ Barker, Olivia. "Scarlett Johansson escapes the tabloid-gossip zo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SA Today. 2011-12-15
- ^ "Q&A: Scarlett Johanss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BS News. 2013-01-13
- ^ Spero, Jesse. Scarlett Johansson Slams Own Nickname. Yahoo!. 2014-04-08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 ^ Winter, Jana. FBI Investigating Alleged Nude Scarlett Johansson Photo Hack. Fox News. 2011-09-14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3).
- ^ 龍龍. 斯嘉丽-约翰逊裸照网上泄露 FBI介入调查. 新浪娛樂. 2011-09-15 [2014-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Scarlett Johansson on Those Nude Photos She Sent to Ryan Reynolds: "I Know My Best Angles". Vanity Fair. Condé Nast Publications. 2011-11-01 [2011-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5).
- ^ 斯嘉丽 约翰逊证实裸照真实 曾发前夫瑞恩 雷诺兹. 國際在線娛樂. 2011-11-02 [2014-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L.A. Now. Los Angeles Times. [201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5).
- ^ 206.0 206.1 Messer, Lesley. Scarlett Johansson & Ryan Reynolds Step Out in NYC. People. 2007-04-07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18).
- ^ Chiu, Alexis. Scarlett Johansson & Ryan Reynolds Engaged!. People. 2008-05-05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30).
- ^ Hamm, Liza. Just Married! — Secret Weddings, Ryan Reynolds, Scarlett Johansson. 人物. 2008-10-13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The weekend-long bash took place at the rugged-yet-luxurious Clayoquot Wilderness Resort, a remote outpost near the Canadian seaside village of Tofino, B.C. Located on Vancouver Island
- ^ 斯嘉丽-约翰逊:就要如此傲慢地调情. 壹讀. 2013-09-25 [2014-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Scarlett Johansson, Ryan Reynolds Buy $2.8 Million Home. Us Magazine. [2012-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9).
- ^ 斯嘉丽-约翰逊宣布离婚 与瑞安-雷诺兹和平分手. 新京報. 2010-12-16 [2014-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Ryan Reynolds, Scarlett Johansson's Divorce Finalized. Us Weekly.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6).
- ^ 比尼. 斯嘉丽·约翰逊想念前夫 被指渴望与其破镜重圆. 騰訊娛樂. 2011-12-07 [2014-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Eggenberger, Nicole. PICTURES: Scarlett Johansson Kisses French Boyfriend Romain Dauriac. US Weekly. 2012-12-07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5).
- ^ Actress Scarlett Johansson is engaged. CNN. 2013-09-05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1).
- ^ 田穎. “女神”斯嘉丽·约翰逊当妈妈了. 新京報. 2014-09-06 [2014-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2).
- ^ 姜一平. 斯嘉丽·约翰逊喜得一女 性感女神晋升辣妈. 中國網. 2014-09-05 [2014-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8).
- ^ Scarlett Johansson is single again as divorce is finalized. USA Today. 2017-09-13 [2017-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4).
- ^ Sieczkowski, Cavan. Introducing ScarJost: Scarlett Johansson And Colin Jost Go Public. The Huffington Post. 2017-12-01 [2018-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7) (美國英語).
- ^ Mizoguchil, Karen. Scarlett Johansson and SNL's Colin Jost Are Engaged After Two Years of Dating. People. May 19, 2019 [May 20,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0).
- ^ Scarlett Johansson and Colin Jost wed in private ceremony. The Independent. 2020-10-29 [2020-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1).
- ^ VanHoose, Benjamin; Leonard, Elizabeth. Scarlett Johansson and Husband Colin Jost Welcome First Baby Together. People. 2021-08-18 [2021-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8).
- ^ Scarlett Johansson, Oxfam Ambassador. Oxfam International. [2008-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2).
- ^ 斯嘉丽做慈善 拍卖“约会”与其携手出席首映. 新華社. 2008-03-04 [2014-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Fan pays £20,000 to date Scarlett. BBC News. 2008-03-14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3).
- ^ 尹倩雯. 斯嘉丽·约翰逊首度登杂志回应饮品广告争议. 環球網. 2014-02-26 [2014-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Scarlett Johansson Criticised Over SodaStream. Sky.com. 2014-01-24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4).
- ^ Scarlett Johansson’s SodaStream Endorsement Deal Conflicts With Charity Work, Aid Group Says. The New York Times. 2014-01-23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5).
- ^ Scarlett Johansson quits Oxfam role over SodaStream row. BBC. [201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9).
- ^ Jason Gay. 走进斯嘉丽·约翰逊的世界. 華爾街日報. [2014-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Oxfam accepts resignation of Scarlett Johansson (新聞稿). Oxfam International. 2014-01-30 [201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7).
- ^ O'Neil, Brendan. "Three cheers for Scarlett Johansson's stand against the ugly, illiberal Boycott Israel movem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Telegraph, 2014-01-30 [2015-03-26]
- ^ Elsworth, Catherine. Scarlett Johansson supports Barack Obama. The Daily Telegraph (UK). 2008-02-05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7).
- ^ Johansson: Americans disappointed by Bush's re-election. ContactMusic. 2005-08-23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 ^ Strauss, Gary. Primary time for celebs: Star power floods political arena. USA Today. 2008-01-30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4).
- ^ Johnson, Katelyn. Impact of Student Voters Questioned. Daily Trojan. 2008-01-15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1).
- ^ Actress Scarlett Johansson appears. Cornell College. 2008-01-02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7).
- ^ Actress Scarlett Johansson Appears at Carleton for Obama. Carleton News. [2014-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Musicians rock for Barack on Super Tuesday. Reuters. 2008-02-05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 ^ "Obama 'Runway to Win' 2012 Photos: Fashion Line Features Marc Jacobs, Derek La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2-02-08
- ^ Scarlett Johansson DNC speech (text, video). Politico. 2012-09-06 [2015-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延伸閱讀
編輯- Roberts, Chris, Scarlett Johansson - The Illustrated Biography Hardcover, London: Carlton Books, 2007, ISBN 978-1-84442-399-6
外部連結
編輯- 史嘉蕾·喬韓森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 互聯網百老匯資料庫(IBDB)上Scarlett Johansson的資料(英文)
- 在AllMovie上史嘉蕾·喬韓森的頁面(英文)
- People.com的史嘉蕾·喬韓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