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奈森瑙號大巡洋艦

格奈森瑙號(德語:SMS Gneisenau[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二十世紀初建造的兩艘沙恩霍斯特級大巡洋艦的末艦,以前普魯士軍事改革家、陸軍元帥奧古斯特·奈哈特·馮·格奈森瑙命名。艦隻於1904年在不來梅威悉船廠開始架設龍骨、1906年6月下水。至1908年3月完工,耗資逾1900萬馬克。其主艦炮為八門210毫米炮,最高速度為23.6節,滿載排水量可達12985噸。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船名 格奈森瑙號
艦名出處 奧古斯特·奈哈特·馮·格奈森瑙[1]
鋪設龍骨 1904年12月28日
下水日期 1906年6月14日
入役日期 1908年3月6日
結局 1914年12月8日自沉福克蘭群島海戰
技術數據
船級 沙恩霍斯特級
船型 裝甲巡洋艦大巡洋艦
排水量 12985噸
船長 144.6米
型寬 21.6米
吃水 8.37米
動力輸出 27759匹指示馬力
動力來源 三軸,三台三脹式蒸汽機
船速 23.6節
定員 764人
武器裝備
裝甲

格奈森瑙號於1910年跟隨其姊妹艦沙恩霍斯特號被分配至駐中國青島東亞分艦隊。它們是海軍中將馬克西米連·馮·斯比部隊中的核心。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8月爆發後,這兩艘艦在三艘小巡洋艦和若干煤船的陪同下穿越太平洋,並在避開了眾多被派往攔截它們的協約國海軍部隊後,抵達南美洲南部海岸。1914年11月1日,格奈森瑙號隨東亞分艦隊餘部在科羅內爾海戰中遭遇並擊敗了一支英國分艦隊。這次慘痛的失利促使英國海軍部派出兩艘戰列巡洋艦前往追捕及摧毀施佩的部隊,並於1914年12月8日在福克蘭群島海戰中完成了這項任務。

設計

編輯
 
沙恩霍斯特級艦隻線條畫

格奈森瑙號是作為新增編入艦隊的大巡洋艦而以字母「C」為代號進行訂購,[註 2]並於1904年12月28日在不來梅威悉船廠開始架設龍骨,建造編號為144。它於1906年6月14日下水,隨後展開舾裝工作。在下水儀式上,由時任德國總參謀長陸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主持為艦隻命名並發表演說。[3]其得名於前普魯士陸軍元帥奧古斯特·奈哈特·馮·格奈森瑙,在1815年的滑鐵盧戰役中,他作為布呂歇爾的參謀長,為擊敗拿破崙一世作出了巨大貢獻。格奈森瑙號於1908年3月6日正式竣工,德國政府為此共計斥資1924.3萬馬克[4]該艦原本設計用於公海艦隊[5]但它被證明太弱而無法跟隨戰列艦隊共同作戰;結果它被部署至海外,並在此職能中表現良好。[6]

格奈森瑙號的全長為144.6公尺(474英尺5英寸),有21.6公尺(70英尺10英寸)的舷寬和8.37公尺(27英尺6英寸)的吃水深度。其設計排水量為11,616公噸(11,433長噸),滿載排水量則可達12,985公噸(12,780長噸)。艦隻推進系統由三套立式三脹蒸汽機和十八台燃煤水管鍋爐英語Water-tube boiler提供動力。推進系統在試航時所能達到的最大功率為27,759匹指示馬力(20,700千瓦特),最高速度為23.6(43.7公里每小時)。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為38名軍官和726名水兵。[4]

格奈森瑙號的主艦炮為八門210毫米40倍徑速射炮英語21 cm SK L/40[註 3]其中四門裝配於兩座雙聯裝炮塔上,在艦艛的兩端各有一座,其餘四門則安裝在單翼炮塔上。副炮英語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則由六門架設於MPL型炮廓英語Casemate[註 4]內的150毫米40倍徑速射炮英語15 cm SK L/40 naval gun和十八門廓裝英語Casemate88毫米35倍徑速射炮英語8.8 cm SK L/35 naval gun組成。它還配備有四具450公釐(17.7英寸)浸沒式水下魚雷發射管;分別布設在艦艏、艦艉和兩邊舷側,並提供11枚魚雷。艦隻的水線裝甲帶有150公釐(5.9英寸)厚,炮塔裝甲也有有180公釐(7.1英寸)厚。其甲板厚度從35至60公釐(1.4至2.4英寸)不等,較厚的裝甲用於保護彈藥艙鍋爐艙英語Fire room輪機艙英語Engine room等關鍵部位。[4]

服役歷史

編輯
 
入役後不久的格奈森瑙號

海軍上校弗朗茨·馮·希佩爾是格奈森瑙號的首任艦長;他於艦隻完工的當天接管了指揮權。其任務是領導艦隻開展從1908年3月26日持續至7月中旬的試驗航行英語Shakedown cruise[8]格奈森瑙號於7月12日正式投入艦隊服役,[9]然後啟程駛往亞洲,而希佩爾則離艦並留在基爾指揮第一魚雷艇支艦隊。[8]格奈森瑙號被分配至東亞分艦隊,在那裡它將與一年前便被來到該部隊的姊妹艦沙恩霍斯特號會合。這兩艘大巡洋艦組成了分艦隊的核心,並由沙恩霍斯特號擔任旗艦[4]它們均有精銳的炮手;[10]格奈森瑙號在服役生涯中曾四次贏得「愷薩射術獎(Kaiser-Schießpreis)」:[註 5]其中兩次為1908年和1909年在德國水域、兩次為1910年和1911年在亞洲摘冠,[9]而沙恩霍斯特號也於1913年和1914年兩次獲得亞軍。[11]

1914年6月,東亞分艦隊展開年度夏季巡航;格奈森瑙號與沙恩霍斯特號在日本長崎會合,並在當地獲得了充足的燃煤供應。然後它們向南航行,於7月初抵達土魯克加煤。途中,它們收到了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薩拉熱窩遇刺的消息。[12]7月17日,東亞分艦隊抵達加羅林群島波納佩島。施佩此時得以接觸到德國的廣播網絡,並藉此了解到奧匈帝國已向塞爾維亞宣戰,而俄羅斯正在動員抗擊奧匈帝國——甚至可能包括德國。7月31日,有消息稱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國解除其軍隊的動員令。時任東亞分艦隊司令的海軍中將馬克西米連·馮·斯比遂下令其艦隻備戰。[註 6]至8月2日,德皇威廉二世正式向全德下達對抗俄羅斯及其盟友法國的動員令。[14]

第一次世界大戰

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東亞分艦隊的兵力是由沙恩霍斯特號、格奈森瑙號、埃姆登號紐倫堡號萊比錫號組成。[15]當時,紐倫堡號正從美國西岸返回,萊比錫號剛剛取代了它在當地位置,而埃姆登號則仍在青島。1914年8月6日,格奈森瑙號、沙恩霍斯特號、補給艦泰坦尼亞號和日本煤船富國丸仍在停留在波納佩島;[16]施佩下令召回分布於太平洋各處的小巡洋艦[17]紐倫堡號於同一天歸隊。[16]施佩認為,集結兵力的最佳地點是北馬里亞納群島帕甘島,這是德國在太平洋中部的領地。所有可用的煤船、補給艦和客輪都奉命到那裡與東亞分艦隊會合。[18]8月11日,施佩抵達帕甘島,幾艘補給艦、埃姆登號和輔助巡洋艦埃特爾·腓特烈王子號德語Prinz Eitel Friedrich (Schiff, 1904)也在那裡加入了他的隊伍。[19]

隨着埃姆登號和紐倫堡號的到來,分艦隊的實力得到了加強;這些艦隻隨即將離開太平洋中部,駛向智利。8月13日,埃姆登號艦長、海軍准將卡爾·馮·穆勒英語Karl von Müller說服了施佩將他的艦隻脫離分艦隊,以進行破交戰德語Handelskrieg[20]8月14日,東亞分艦隊餘部離開帕甘島前往馬紹爾群島埃內韋塔克環礁[21]它們於8月20日抵達後再次進行加煤。[22]為了讓德軍最高指揮部知情,施佩於9月8日派遣紐倫堡號至檀香山,通過中立國家發送消息。紐倫堡號帶回了協約國已於8月29日占領德屬薩摩亞的消息。格奈森瑙號及沙恩霍斯特號遂航行至阿皮亞調查情況,但當9月14日抵達時並未發現任何相配的目標。[23]

在9月22日的帕皮提戰役英語Bombardment of Papeete中,格奈森瑙號隨分艦隊餘部對該殖民地實行了炮擊。[24]在此期間,法國炮艇熱心號英語French gunboat Zélée被德艦的火炮所擊沉。然而,由於忌憚港灣內的水雷,施佩並未奪取貯存在當地的煤炭。[25]至10月12日,格奈森瑙號及分艦隊餘部已抵達復活節島。在那裡,從美洲海域駛來的德累斯頓號和萊比錫號也相繼加入了它們的行列。[26]德累斯頓號原本駐紮在加勒比海[15]但自戰爭爆發以來,它已在南大西洋進行了數次通商破壞活動。[27]在復活節島停留了一周後,這些艦隻啟程前往智利大陸。[26]

科羅內爾海戰

編輯

為了對抗南美海岸的德國分艦隊,英國人的資源有限;在海軍少將克里斯托夫·克拉多克英語Christopher Cradock麾下,只有裝甲巡洋艦好望號英語HMS Good Hope (1901)蒙默思號英語HMS Monmouth (1901)輕巡洋艦格拉斯哥號英語HMS Glasgow (1909)以及武裝商船奧特朗托號英語HMS Otranto。這支區艦隊還將得到老舊前無畏艦克諾珀斯號英語HMS Canopus (1897)和裝甲巡洋艦防禦號英語HMS Defence (1907)的加強,但後者直至科羅內爾海戰後才到達。[28]克諾珀斯號奉命拖後駐守,因為克拉多克覺得該艦的緩慢航速可能會妨礙他將德艦引入戰場。[29]

10月26日傍晚,沙恩霍斯特號率分艦隊餘部從智利的馬斯阿富埃拉島啟程,向東進發。施佩從埃特爾·腓特烈王子號獲悉英國輕巡洋艦格拉斯哥號於31日出沒在科羅內爾,因此他決定轉向該港,試圖追獵這艘獨處的艦隻。[29]東亞分艦隊於11月1日下午抵達,但令施佩感到意外的是,除格拉斯哥號外,他還遇到了好望號、蒙默思號和奧特朗托號。而克諾珀斯號則在英國煤船的伴隨下仍然相距約300英里(480公里)。[30]在17:00,格拉斯哥號發現了德國人,克拉多克遂迅速排出一條由好望號領頭,蒙默思號、格拉斯哥號居中,並由奧特朗托號殿後的陣型。施佩決定推遲交戰直至太陽進一步降下,那時英國艦隻的輪廓將會被陽光映襯出來,而他自己的艦隻將得到身後海岸的遮蔽。與此同時,克拉多克意識到奧特朗托號在戰列線中毫無用處,遂遣其離開。[31]

德國艦隻於19:00開始攻擊。[31]在五分鐘的時間內,德國巡洋艦的火炮便嚴重擊損了好望號,它伴隨着彈藥艙的爆炸而被摧毀。蒙默思號試圖向南逃逸;其艦身已猛烈燃燒,艦炮亦陷入沉寂。[32]紐倫堡號則駛近至蒙默思號的近距離平射射程並向對手狂擲炮彈。[33]在20:20之後,格拉斯哥號被迫放棄蒙默思號,轉而向南逃竄並與克諾珀斯號會合。蒙默思號最終於21:18傾覆沉沒。[34]兩艘裝甲巡洋艦的沉沒共造成包括克拉多克在內的逾1600人罹難;德國人的損失則微不足道。然而,德國艦隻至此已經消耗了超過40%的彈藥供應。[31]

福克蘭群島海戰

編輯
 
福克蘭群島海戰中的兵力調遣圖

當失利的消息傳至倫敦後,英國皇家海軍立即組織了一支部隊以期追捕並摧毀東亞分艦隊。為此,更具威力的戰列巡洋艦無敵號不屈號英語HMS Inflexible (1907)從大艦隊中分遣出來,交由海軍中將多夫頓·斯特迪英語Doveton Sturdee指揮。[35]這兩艘艦於11月10日離開德文波特,在前往福克蘭群島的途中,裝甲巡洋艦卡那封號英語HMS Carnarvon康沃爾號英語HMS Cornwall (1902)肯特號英語HMS Kent (1901),輕巡洋艦布里斯托爾號英語HMS Bristol (1910)和格拉斯哥號以及奧特朗托號也加入了它們的行列。由八艘艦組成的部隊於12月7日抵達福克蘭群島,並立即進行加煤。[36]

格奈森瑙號和紐倫堡號是德國陣線上的前兩艘艦,它們於同一天早上接近福克蘭群島,目的是摧毀英國人設在當地的無線電發射機。格奈森瑙號的瞭望員在斯坦利港的內港觀察到了兩艘戰列巡洋艦,而當在岸邊擔任哨艦英語guard ship的克諾珀斯號開始發射12英寸(300公釐)炮時,德國人迅速轉向逃離。[36]它們以22節(41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向東南方向駛去。施佩對陣線進了重新編組,由格奈森瑙號和紐倫堡號領頭,沙恩霍斯特號居中,並以萊比錫號和德累斯頓號殿後。[37]高速的英國戰列巡洋艦立即增壓駛出港口,以追趕航速較慢的東亞分艦隊。[36]

至13:20,英艦趕上了沙恩霍斯特號和其它德國巡洋艦,並在相距14公里(8.7英里)的範圍內開始射擊。[38]施佩意識到自己的裝甲巡洋艦無法擺脫更高速的戰列巡洋艦,遂命令三艘小巡洋艦嘗試脫離,同時他將率領格奈森瑙號和沙恩霍斯特號轉向與英國人交戰。然而,斯特迪也分遣出它的裝甲巡洋艦和輕巡洋艦前往追擊德國的小巡洋艦,戰列巡洋艦則被留下與格奈森瑙號和沙恩霍斯特號對決。[39]其中不屈號負責向格奈森瑙號開火,而無敵號則攻擊沙恩霍斯特號。斯特迪試圖通過向北轉舵兩點來擴大距離,以防止進入施佩的210毫米炮的射程範圍。施佩則通過迅速朝南轉向來抵消對方的調遣,迫使斯特迪也必須向南轉舵。此舉導致對方足夠接近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的150毫米炮的射程;它們的射擊非常精準,迫使英國人暫時撤離。[40]

 
沙恩霍斯特號沉沒而格奈森瑙號仍在戰鬥

在16:04,不屈號觀察到沙恩霍斯特號正迅速向左傾側,並於16:17沉沒。在它沉沒前不久,施佩將最後一個命令傳達至格奈森瑙號:「如果你的發動機仍然完好無損,那就努力逃跑」。然而,由於鍋爐艙受損,其航速降至16節(30公里每小時),於是艦隻只得繼續戰鬥。格奈森瑙號於17:15對無敵號取得最後一次命中。[41]至17:30,該艦已變成了一艘燃燒的殘骸,它嚴重傾向右舷,艦上濃煙滾滾,並最終停了下來。[42]十分鐘後,英國艦隻逼近,格奈森瑙號前桅的旗幟被擊落;斯特迪於17:50下令其艦隻停火。格奈森瑙號的艦長遂命其船員鑿沉艦隻,因為他們已耗盡彈藥,並且發動機也已失效。艦隻緩緩翻滾沉沒,但在此之前,大約200名倖存者得以逃脫。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在39 °F(4 °C)的冰冷海水中很快死亡。[43]其船員中共有598人在交戰中陣亡。[4]萊比錫號和紐倫堡號也相繼沉沒,只有德累斯頓號設法逃脫,但它最終還是被追蹤至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後遭到擊沉。東亞分艦隊的全軍覆沒導致約2200名德國水兵及軍官喪生,其中包括施佩的兩個兒子。[38]

注釋

編輯
腳註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即「陛下之艦」。
  2. ^ 所有德國艦船在訂購時都會被賦予臨時代號;其中新增編入艦隊的使用字母代號,而用於替換舊艦的則使用「(舊艦名)代艦」。[2]
  3. ^ 根據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命名法,該炮的官方名稱為21 cm SK L/40。其中SK(Schnelladekanone)表示「速射炮」,而L/40表示炮管長度,即40倍徑[7]
  4. ^ MPL(Mittel-Pivot-Lafette)表示「中心樞軸炮架」。[7]
  5. ^ 德皇威廉二世為艦隊的年度遠程射擊比賽提供資助,用於表彰各戰列艦及巡洋艦部隊中射術最為精湛的艦隻。
  6. ^ 這意味着所有非必需物品,包括制服、掛毯、家具和其它易燃物品等都要清除。[13]
引用
  1. ^ Rüger,第160頁.
  2. ^ Gröner,第56頁.
  3.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11–212頁.
  4. ^ 4.0 4.1 4.2 4.3 4.4 Gröner,第52頁.
  5. ^ Herwig,第44頁.
  6. ^ Lyon,第142頁.
  7. ^ 7.0 7.1 Grießmer,第177頁.
  8. ^ 8.0 8.1 Philbin,第17頁.
  9. ^ 9.0 9.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12頁.
  10. ^ Hough,第3頁.
  11. ^ Strachan,第35頁.
  12. ^ Hough,第11–12頁.
  13. ^ Hough,第17頁.
  14. ^ Hough,第17–18頁.
  15. ^ 15.0 15.1 Halpern,第66頁.
  16. ^ 16.0 16.1 Halpern,第71頁.
  17. ^ Hough,第1–2頁.
  18. ^ Hough,第3–4頁.
  19. ^ Hough,第5頁.
  20. ^ Herwig,第155–156頁.
  21. ^ Hough,第23頁.
  22. ^ Hough,第33頁.
  23. ^ Strachan,第471頁.
  24. ^ Strachan,第472頁.
  25. ^ Halpern,第89頁.
  26. ^ 26.0 26.1 Hawkins,第34頁.
  27. ^ Hough,第2頁.
  28. ^ Herwig,第156頁.
  29. ^ 29.0 29.1 Halpern,第92頁.
  30. ^ Halpern,第92–93頁.
  31. ^ 31.0 31.1 31.2 Halpern,第93頁.
  32. ^ Potter Fredland & Adams,第205頁.
  33. ^ Herwig,第157頁.
  34. ^ Strachan,第36頁.
  35. ^ Strachan,第41頁.
  36. ^ 36.0 36.1 36.2 Strachan,第47頁.
  37. ^ Bennett,第115頁.
  38. ^ 38.0 38.1 Herwig,第158頁.
  39. ^ Bennett,第117頁.
  40. ^ Bennett,第118頁.
  41. ^ Bennett,第119頁.
  42. ^ Bennett,第119–120頁.
  43. ^ Bennett,第120頁.

參考資料

編輯
在線來源

52°46′0″S 56°3′30″W / 52.76667°S 56.05833°W / -52.76667; -56.0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