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爾塔·庫碧索娃

瑪爾塔·庫碧索娃捷克語Marta Kubišová,1942年11月1日), 捷克女歌手、演員,1960年代捷克樂壇最受歡迎的女歌手之一。[1]她的歌曲《瑪爾塔的祈禱》捷克語Modlitba pro Martu被普遍視為1968年反抗華沙條約組織軍隊占領的民族抵抗運動的象徵,[2]她是1977年《七七憲章》的簽署人之一,也是1989年天鵝絨革命的重要參與者。[3][4]

瑪爾塔•庫碧索娃
Marta Kubišová
2009年的庫碧索娃
女歌手
國籍 捷克
出生 (1942-11-01) 1942年11月1日82歲)
職業歌手演員
語言捷克語
音樂類型流行音樂
演奏樂器鋼琴
代表作品《瑪爾塔的祈禱》、《Hey Jude》
活躍年代1961年-1970年
1989年-2017年
唱片公司Supraphon
簽名
相關團體Golden Kids捷克語Golden Kids

庫碧索娃於1942年出生於捷克布傑約維采,1962年開始在劇院從事演藝工作,1966年起逐漸走紅。1969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歌曲與歌謠》捷克語Songy a balady,並組建流行音樂組合Golden Kids捷克語Golden Kids。1970年初被「正常化」政府誹謗封殺,此後長期淡出公眾視野。1989年天鵝絨革命爆發後重返樂壇,1995年獲得捷克國家榮譽功績勳章英語Medal of Merit (Czech Republic),2017年宣布退休結束演藝生涯。

早年

編輯

1942年11月1日,庫碧索娃出生於捷克布傑約維采,父親是一名心臟病專家,母親是一名家庭主婦,後來在布拉格的采萊特納街賣唱片。1947年起,她開始學鋼琴,1952年,全家搬到了波傑布拉迪。1959年,庫碧索娃高中畢業後想要學醫,但未能被大學的醫學院或其他學院錄取,開始在波傑布拉迪玻璃廠工作,此後三年間一直試圖獲取工廠推薦從而參加醫療面試,但未能如願。[5]

演藝生涯

編輯

在玻璃廠工作期間,庫碧索娃時常在下午茶時間前往附近的寧布爾克參與一個舞蹈管弦樂隊的表演活動。1961年,她報名參加了「尋找天才」(Hledáme nové talenty)比賽中並成功晉級決賽。1962年,受母親啟發,她前往帕爾杜比采的StOp劇院試鏡並成功通過,於是在該劇院表演了一季。[5]1963年,她與好友兼作曲家博胡斯拉夫·翁德拉切克英語Boban Ondráček一同獲得了在皮爾森的阿爾法劇院(divadélka Alfa)的表演工作,一同先後出演了路德維克·阿什肯納齊英語Ludvík Aškenazy執導的《被偷走的月亮》(Ukradený měsíc)與《黑夢》(Černej sen)。1964年6月,她參與了當地第二屆爵士音樂節的開幕式。[6]

名聲漸起

編輯

1964年9月,庫碧索娃移居布拉格,開始在斯瑪切卡街的Rokoko劇院表演,時常與當紅歌手瓦爾德馬·馬圖斯卡英語Waldemar Matuška一同演出,期間獲得了第一首熱門歌曲《新月在外》(Loudá se půlměsíc)。1965年12月,她開始與瓦茨拉夫·內卡日英語Václav Neckář海倫娜·馮德拉奇科娃英語Helena Vondráčková合作,演出了戲劇《等待成名》(Čekání na slávu)。1966年,她出演了揚·涅梅茨導演的電影《殉愛者》(Mučedníci lásky),飾演了一個神秘女孩的角色。[6]

1967年,庫碧索娃首次獲得金夜鶯獎英語Zlatý slavík[1]馬圖斯卡英語Waldemar Matuška合作單曲《為愛沉睡》(Nech tu lásku spát)獲得了布拉迪斯拉發七弦琴音樂節捷克語Bratislavská lyra銅獎,同年出演了電視劇《信件機密》(Listy důvěrné)、音樂電視劇《魯道夫三世之歌》(Píseň pro Rudolfa III)與戲劇《倫納德》(Leonarde, tys nám dal)等。1968年1月,庫碧索娃與內卡日英語Václav Neckář馮德拉奇科娃英語Helena Vondráčková一同前往法國戛納節慶宮MIDEM展覽會期間進行表演。3月,出演戲劇《哲學史》(Filosofská historie),單曲《Cesta》獲得七弦琴音樂節捷克語Bratislavská lyra金獎。4月,應法國音樂製作人布魯諾·科奎特里克斯英語Bruno Coquatrix的邀請前往奧林匹亞音樂廳演出。[7]

布拉格之春後

編輯

1968年8月21日,華約組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爆發,隨後,庫碧索娃演唱的歌曲《瑪爾塔的祈禱》(Modlitba pro Martu)在全國被廣泛傳唱以表抗議,她也公開表達了對推動布拉格之春改革、時任捷共第一書記的亞歷山大·杜布切克的支持。此後的幾個月內,由於捷共內部的改革派仍然掌權,捷伐境內文藝活動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自由。[8]11月1日,庫碧索娃與內卡日英語Václav Neckář馮德拉奇科娃英語Helena Vondráčková合作組建了流行樂隊「Golden Kids捷克語Golden Kids」,年底在尤拉伊·赫茲執導的荒誕音樂劇《跛腳惡魔》(Kulhavý ďábel)里進行了表演。[7]

 
Golden Kids於1969年(左起:馮德拉奇科娃 、內卡日、庫碧索娃)

1969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電視台播出了電視影片《Gramo Hit 68》,影片末尾收錄了《瑪爾塔的祈禱》的MV,Gold Kids三人組再次前往法國戛納參加MIDEM,但由於揚·帕拉赫自焚事件的發生,三人提前回到了布拉格。2月,庫碧索娃第二次獲得金夜鶯獎,她在Karlín劇院與Golden Kids一同演唱了專輯《微魔術馬戲團》(Micro Magic Circus),並與寶麗多唱片簽約,該專輯和庫碧索娃的首張個人黑膠唱片專輯《歌曲與歌謠》(Songy a balady)於同年發行。7月,庫碧索娃參加了斯普利特音樂節英語Split Festival並以單曲《亞特蘭蒂斯》(Atlantis)獲得了銅獎。秋天,庫碧索娃與涅梅茨結婚,他們以《歌曲與歌謠》裡的音樂為藍本一同錄製了電視影片《創造潮流會帶走愛》(Vytváření Proudy lásku odnesou)。[7]

1970年1月,Golden Kids與德國電視二台聯合製作了一部電影《諷刺王儲》(Revue pro následníka trůnu),但這部電影並未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內上映。Golden Kids的最後一次演出於1970年1月27日在俄斯特拉發舉行。2月,庫碧索娃第三次獲得金夜鶯獎,但由於捷共「正常化」帶來的更嚴格的審查制度,她必須秘密接受該獎項。[7]

被封殺

編輯

1970年2月,捷伐的文藝機構Pragokoncert[9]散布了一些由拙劣的剪接技術製作的、疑似庫碧索娃的不雅照片,她隨即失去了所有商業合作,從此無法公開進行任何文藝活動。庫碧索娃以誹謗罪將Pragokoncert告上了法庭,雖然勝訴了,但是她的權益並未得到恢復。2月,Golden Kids因故解散,內卡日英語Václav Neckář馮德拉奇科娃英語Helena Vondráčková決定繼續開展演藝活動,庫碧索娃寫信給他們表示理解與支持。[8]6月,庫碧索娃為唱片公司Supraphon錄製的唱片也遭到廢棄。[7]

個人生活

編輯

被封殺後,庫碧索娃與丈夫涅梅茨移居到了他的家鄉斯拉皮村英語Slapy (Prague-West District),在當地的一家雞肉包裝廠找到了一份工作,丈夫則找到了一份拖拉機司機的工作。1971年,由於前一年的各種事件帶來的心理壓力,庫碧索娃在懷孕八個月時流產,僥倖逃過臨床死亡。1972年,涅梅茨希望重新開始他的導演生涯,因此移民美國,庫碧索娃則選擇留在捷克,於是與他離婚了。[8]

1974年2月,庫碧索娃嫁給了導演揚·莫拉維克(Jan Moravec)。1979年6月1日,她生下了女兒卡特琳娜(Kateřina)。作為庫碧索娃的好友,劇作家、異議人士瓦茨拉夫·哈維爾見證了她的第二次婚禮並擔任了其女兒的教父[8]1978年,庫碧索娃在雅羅斯拉夫·胡特卡英語Jaroslav Hutka的公寓裡錄製了一些民謠歌曲,這些歌被收錄在了瑞典發行的專輯《被禁止的第二文化歌手》(Zakázaní zpěváci druhé kultury)中。1981年,因為丈夫莫拉維克在外偷情,庫碧索娃與他離婚了。[10]1981年至1989年間,庫碧索娃在布拉格的一家住房開發公司擔任後勤職工工作。[11]

七七憲章

編輯

1977年,哈維爾發起了《七七憲章》運動,庫碧索娃位列第一批簽署者之中,並且自願擔任了《七七憲章》的發言人,接受了外國媒體的秘密採訪,但隨後捷克斯洛伐克國家安全局對她監視愈加嚴重。[12]外界認為,可能是庫碧索娃在1960年代的國際名聲讓她沒有像其他簽署者一樣面臨牢獄之災。[3]

1984年,哈維爾推薦庫碧索娃成為地下樂隊宇宙塑膠人的歌手,試鏡很成功,但她隨即收到了秘密警察的威脅。 [13]

天鵝絨革命

編輯

1988年12月10日,在政府的默許下,庫碧索娃應邀出現在了的紀念《世界人權宣言》40周年的示威活動中,並演唱了捷克斯洛伐克國歌,這也是她自1970年來首次公開露面。[11]

1989年11月17日,布拉格爆發了紀念捷克民族反納粹象徵人物簡·奧普萊塔爾英語Jan Opletal的遊行示威,學生團體邀請庫碧索娃參與,但她此時因為女兒的緣故並未應邀。11月20日,庫碧索娃短暫亮相,但由於是在購物回家的途中隨即離場。11月22日,受到時任公民論壇領袖的哈維爾之邀,她在瓦茨拉夫廣場的陽台上現身,演唱了《瑪爾塔的祈禱》與捷克斯洛伐克國歌。接下來的幾天裡,她在瓦茨拉夫廣場和萊特納廣場英語Letná的示威活動中表演。[8][14]

重返樂壇

編輯

1989年10月,庫碧索娃應Ypsilon劇院捷克語Studio Ypsilon之邀,在戲劇《燈下的夜晚》(Večery pod lampou)中演唱了《與Panem的冒險》(Dobrodružství s bohem Panem)。11月16日,她重返錄音室為電影《奇怪的存在》(Zvláštní bytosti)錄製了歌曲。12月,唱片公司Supraphon重新發行了庫碧索娃的專輯《歌曲與歌謠》與一張老歌合輯《燈》(Lampa)。1990年6月2日,庫碧索娃在盧塞爾納宮英語Lucerna Palace舉辦了第一場獨奏音樂演唱會,並被重新正式地頒發了1970年的金夜鶯獎。[14]

庫碧索娃在天鵝絨革命後也短暫涉足了政壇,1990年6月,她以公民論壇黨籍、在西波希米亞選區參與了眾議院的選舉並成功當選,但於同月辭去了職務,並未實際行使職權。[15]

1991年,庫碧索娃參與主持了基督降臨節音樂會,10月,她重返Karlín劇院並在那裡舉辦了音樂會。1992年2月,她參與了捷克電視台的動物保護TV影片《想要我嗎?》(Chcete mě?)的錄製。1993年,她拍攝了個人音樂記錄TV影片《事情發生在秋天》(Stalo se na podzim),導演為前夫莫拉維克,其中採用了她的新專輯《歌曲與心情》(Songy a nálady)中的歌曲。1994年11月,她與內卡日英語Václav Neckář馮德拉奇科娃英語Helena Vondráčková重返Golden Kids樂隊,並開始舉辦Golden Kids系列演唱會。[16]

1995年10月28日,庫碧索娃被時任捷克總統的哈維爾授予了國家獎勵功績勳章英語Medal of Merit (Czech Republic)。1997年,由亞當·格奧爾基耶夫(Adam Georgiev)所寫的庫碧索娃傳記《捕捉太陽》(Chytat slunce)出版了。[16]2000年7月,庫碧索娃前往日本參與製作了NHK記錄片《嘿裘德:成為革命象徵的傑作》(ヘイ・ジュード 革命シンボルになった名曲),該片隨後在東京電視台的黃金時段播出。[17]

2005年,她的第二本傳記書《我想天意如此》(Asi to tak sám Bůh chtěl)出版,由盧博斯·涅恰斯 (Luboš Nečas)撰寫。多年來,庫碧索娃定期在布拉格 Ungelt 劇院的家鄉舞台上準備獨奏音樂會。她還出演了室內音樂劇《Líp se loučí v neděli》 ,並因其表演獲得了塔利亞獎。2005年,她發行了一張新專輯《Vítej, lásko》,歌詞由約翰·施奈德 (John Schneider)創作。同年,她與美籍印度人Dave WHITE Wolf Trezak合作出版了CD專輯《在我的世界裡》(Můj svět)。2008年,超風發行了她的第一張DVD。2011年,瑪格麗塔·西科斯卡·米什丘克 (Małgorzata Sikorska-Miszczuk)根據庫碧索娃生平創作的戲劇在波蘭奧爾什丁國際戲劇節 DEMOLUDY上演。[18]

2017年11月,庫碧索娃在家鄉捷克布傑約維采舉辦了最後一場音樂會,結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19]2018年1月1日,她被授予了斯洛伐克國家獎章白色雙十字勳章英語Order of the White Double Cross斯洛伐克總統安德雷·基斯卡在頒獎詞中說,「她的歌聲已成為人們追求自由的象徵」,同時也表達了對她擔任《七七憲章》發言人的讚許。 [20]

榮譽

編輯

唱片目錄

編輯

Golden Kids

編輯
  • Micro Magic Circus (超風, 1969)
  • Golden Kids 1 (超風, 1970)

個人專輯

編輯
  • Songy a balady (1969, 1990, 1996)
  • Lampa (1990)
  • Někdy si zpívám (1991)
  • Songy a nálady (1993)
  • Řeka vůni (1995)
  • Singly 1 (1996)
  • Bůh ví (1996)
  • Nechte zvony znít (Singly 2) (1997)
  • Dejte mi kousek louky (Singly 3) (1998)
  • Modlitba (Singly 4) (1999)
  • Marta Kubišova v Ungeltu (1999)
  • Tajga Blues (Singly 5) (2000)
  • Já jsem já (2004)
  • Vítej, lásko (2005)
  • Můj svět (2005)
  • Vyznaní (2010)
  • Touha jménem Einodis (2013)
  • Magický hlas rebelky (2014)
  • Soul (2016)

電影和電視

編輯
  • Pátrání po Ester (2005)
  • Kameňák 2 (2004)
  • Zdivočelá země II (2001)
  • Zpověď Ungelt (2000)
  • Noční hovory s matkou (1999)
  • Stalo se na podzim (1994)
  • Hodnota tváře (1992)
  • Zvláštní bytosti (1990)
  • Vražda ing. Čerta (1970)
  • Proudy lásku odnesou (1969) (TV)
  • Bylo čtvrt a bude půl (1968)
  • Kulhavý ďábel (1968)
  • Gramo / Hit 68 (1968) (TV)
  • Náhrdelník melancholie - Sedm písní Marty Kubišové (1968)
  • Jak se krade milión (1967)
  • Píseň pro Rudolfa III. (1967)
  • Mučedníci lásky (1966)
  • Vysílá studio A (1966)
  • Revue v mlze (196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Český Slavík 1967 - výsledky. TV Nova. [2024-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7) (捷克語). 
  2. ^ John Escolme. 革命之歌 Music of a R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BBC. [2024-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7) (英語). 
  3. ^ 3.0 3.1 Bousfield, Jonathan. Power Ballads: Marta Kubišová and the Velvet Revolution. www.straysatellite.com. [2024-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9) (英語). 
  4. ^ Matt Welch. Review: Marta Kubišová Challenged Czechoslovak Communism. 《理性》 (2022年8月/9月刊). [2024-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7) (英語). 
  5. ^ 5.0 5.1 Umělecká a životní dráha (1942–1962) – Marta Kubišová. [2024-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7) (捷克語). 
  6. ^ 6.0 6.1 Umělecká a životní dráha (1963–1966) – Marta Kubišová. [2024-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7) (捷克語). 
  7. ^ 7.0 7.1 7.2 7.3 7.4 Umělecká a životní dráha (1967–1970) – Marta Kubišová. [2024-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7) (捷克語). 
  8. ^ 8.0 8.1 8.2 8.3 8.4 Bousfield, Jonathan. Power Ballads: Marta Kubišová and the Velvet Revolution. Stray Satellite. [2024-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9) (英語). 
  9. ^ Pragokoncert-Historie. [2024-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9) (捷克語). 
  10. ^ Lucie Muller. Osudoví muži Marty Kubišové. Kdo ji podváděl, kdo skončil v exilu a s kým jí to vydrželo dodnes. Proženy. [2024-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5). 
  11. ^ 11.0 11.1 Umělecká a životní dráha (1971–1988) – Marta Kubišová. [2024-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7) (捷克語). 
  12. ^ Hanzel, Vladimír; Müllerová, Alena. Albertov 16:00: Příběhy sametové revoluce. Prague: Nakladatelství Lidové noviny捷克語Nakladatelství Lidové noviny. 2009. ISBN 978-80-7422-002-9 (捷克語). 
  13. ^ Milan, Hlavsa; Pelc, Jan. Bez ohňů je underground. Prague: Maťa. 2001. ISBN 80-7287-020-3 (捷克語). 
  14. ^ 14.0 14.1 Umělecká a životní dráha (1989–1990) – Marta Kubišová. [2024-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7) (捷克語). 
  15. ^ Federální shromáždění, 1990 - 1992, Sněmovna národů, česká část. FS 1990-1992, SN, česká část, jmenný rejstřík, K. [2024-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25) (捷克語). 
  16. ^ 16.0 16.1 Umělecká a životní dráha (1989–1990) – Marta Kubišová. [2024-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7) (捷克語). 
  17. ^ Honza Vedral. Japonci se učí anglicky na příběhu Marty Kubišové. iDNES.cz. [2024-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1) (捷克語). 
  18. ^ Umělecká a životní dráha (2001-dnes) – Marta Kubišová. [2024-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7) (捷克語). 
  19. ^ 19.0 19.1 Petr Kubát. Marta Kubišová se rozloučila v rodných Budějovicích ve skvělé pěvecké formě Zdroj. iDNES.cz. [2024-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2) (捷克語). 
  20. ^ Slováci na výročí vyznamenávali. I Čechy Kubišovou a Pitharta. iDNES.cz. 1 January 2018 [2024-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3) (捷克語). 
  21. ^ Řádem TGM prezident ocenil Halíka, Mašínovou, Kubišovou nebo Sokola. Petr Pavel. Deník N. [2024-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5) (捷克語). 
  22. ^ Marta Kubišová. Mene Tekel, mezinárodní festival. [2024-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2). 
  23. ^ Dámou české kultury je Marta Kubišová. Za rytíře jsou Stránský a Zoubek. ČT24. [2024-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8) (捷克語). 
  24. ^ Nejvyšší ocenění kraje dnes obdrželo devět osobností. K-vysocina.cz. 2021-11-11 [2021-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0). 
  25. ^ Jan Richter. Marta Kubišová, the voice of Prague Spring, receives France’s Legion d’Honneur. Czech Radio. [2024-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