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駐蒙古部隊
蘇軍駐蒙古部隊是不同歷史時期進駐蒙古的蘇軍的總稱。歷史上,蘇軍3次在蒙古人民共和國和其前身大蒙古國駐軍。
蘇軍駐蒙古部隊 | |
---|---|
Советские войска в Монголии | |
存在時期 | 1921-1925 1937-1946 1967-1992 |
效忠於 | 工農紅軍 (1921-1925; 1937-1946) 蘇聯武裝力量 (1967-1992) |
參與戰役 | 蘇俄出兵外蒙 鎮壓蒙古武裝起義 哈勒欣河戰役 日蘇戰爭 冷戰 (中蘇分裂) |
1921年至1925年第一次進駐
編輯1921年2月3日,沙俄白軍驅散北洋政府在外蒙古的駐軍,控制了外蒙古。1921年5月至8月,蘇俄內戰中的蘇俄工農紅軍出兵外蒙古消滅了白軍。1921年7月8日,由鮑道領導的「人民政府」遷入庫倫,宣告政權轉到了革命者手中,只在君主立憲制的範圍內形式上保留了博克多汗的地位。蘇赫巴托成為軍事部長,博克多汗的權力有限,成為象徵性的元首。即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1921年11月5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和蒙古人民政府關於建立俄蒙友好關係的協定》(簡稱《俄蒙修好條約》)在莫斯科簽字。1924年11月26日,博克多汗去世後不久,蒙古人民黨宣布廢除君主立憲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首都庫倫更名為烏蘭巴托。1925年3月,蘇聯從蒙古撤軍。
1937年至1946年第二次進駐
編輯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滿洲事變,全面佔領東北四省,1932年成立聽命日本的滿洲國。蘇聯遠東地區與蒙古人民共和國面臨日本的戰爭入侵威脅,於1932年9月15日與日本簽署《日滿議定書》。該協定第二條規定:「滿洲國及日本國確認對於締約國一方之領土,及治安之一切之威脅,同時亦為對於締約國他方之安寧及存立之威脅,相約兩國協同當防衛國家之任,為此所要之日本國軍駐紮於滿洲國內。」以該議定書為基礎,日滿軍事協定委員會制定了《日滿守勢軍事協定案》,規定當一方或雙方遭到第三國侵略時,兩國軍隊將在日本國軍事指揮官的統一指揮下行動。1932年起,日軍開始以四年計劃旨在充實駐滿洲兵力、改善裝備等應急的軍備建設。[1]
1932年,蒙古爆發武裝起義,蘇聯派兵鎮壓了此次起義。蘇軍從1933年春開始在遠東地區構築堅固的邊境陣地,並開始增兵。1934年6月,遠東蘇軍有11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650輛坦克、500架飛機,總兵力約23萬就;日軍駐滿兵力只有3個師、1個機械化旅、騎兵集團、3個獨立守備隊、約80架飛機,兵力約5萬人,加上日軍駐朝兵力,也不及遠東蘇軍的十分之三。日本陸軍參謀本部認為,在與蘇軍遠東兵力的對比上,駐滿洲和朝鮮的兵力至少要始終保持相當於蘇軍的十分之八,並儘早將航空兵力增強到相當干蘇軍十分之八的水平;以此為目標,迅速擴充軍備。[1]1935年初,關東軍在滿洲國西北地區(呼倫貝爾)的軍事部署基本就緒,關東軍直屬騎兵集團下轄騎兵第1旅團、騎兵第4旅團,由笠井中將指揮,不斷在滿蒙邊界製造軍事挑釁摩擦,試探蒙古人民共和國軍事實力和政治態度。1935年1月,蒙滿雙方爭奪哈拉哈廟的所有權,發生武裝衝突,日軍出動駐海拉爾的騎兵部隊,未經交火就占領了哈爾哈廟,日本將這次武裝衝突稱為「哈爾哈廟戰鬥」。1935年5月,蘇聯機械化第11軍從列寧格勒軍區調防外貝加爾軍區。
1935年日蒙之間發生了176次邊境軍事衝突。經日蘇交涉,滿蒙雙方在1935年6月至1937年9月在滿洲里召開「滿蒙國境會議」,解決雙方邊界線問題,史稱「滿洲里會議」。滿洲國代表團正式成員共4人,首席代表為興安北省省長凌陞,還有興安北警備軍司令官為烏爾金少將,滿洲國軍政部部員齋藤正銳陸軍少佐(實際是關東軍駐海拉爾特務機關長),滿洲國外交部政務司長神吉正一。但由於騎兵兵種單一,加上重武器不足,難以勝任對蒙古的威懾挑釁目的。關東軍於1936年2月由駐公主嶺的獨立混成第1旅團抽調摩托化歩兵1個大隊、山砲1個小隊、戰車1個中隊(輕裝甲車9輛)組成一個特遣支隊,支隊長澀谷安秋大佐,進駐海拉爾,暫配屬於騎兵集團長笠井中將指揮,松村黃次郎中佐指揮的海拉爾陸航戰鬥機部隊擔任空中支援。1936年3月12日簽訂了為期10年的《蘇蒙互助議定書》,取代了1934年的協定。該議定書內容為[2]: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和蒙古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以本議定書的形式正式確定自1934年11月27日以來它們之間存在的一項協議,規定通過一切措施相互支持以防止和防止軍事攻擊,以及在某些第三方攻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或蒙古人民共和國時相互提供援助和支持——為此我們簽署了本議定書。
第一條 如果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或蒙古人民共和國領土受到第三國的進攻威脅,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國政府約定立即就此情勢進行協商,並採取一切可能需要的措施來保衛其領土的安全。
第二條。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和蒙古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諾,如果締約一方遭受軍事攻擊時,應互相給予各方面的援助,包括軍事援助在內。
第三條。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和蒙古人民共和國政府認為,為履行第一條規定的義務,一方的軍隊在另一方領土上經相互協商同意是理所當然的。或將在超過需要量後立即從各自領土撤出,就像1925年蘇聯軍隊從蒙古人民共和國領土撤出一樣。
1936年3月29日《蘇蒙互助議定書》對外公布。1936年3月30日,日本關東軍渋谷支隊1500人乘汽車50輛、裝甲車12輛、坦克4輛,從貝爾湖西岸阿薩爾廟地區入侵蒙古境內阿達格多蘭地區,蒙軍騎兵300騎,摩托化歩兵1個連,裝甲車約10輛(裝備45mm砲)擊潰日滿軍,日軍裝甲車全部被擊毀,指揮軽裝甲車隊的平本鈴雄少尉戰歿,澀谷率部撤回海拉爾重新整頓(阿達格多蘭事件。1936年4月日本參謀本部發布的命令(「臨命第323號」),廢除了關東軍司令官對「滿洲國」邊境地區實施軍事行動須向參謀本部總長實行事前報告的規定,允許其在認為必要的情況下,在滿洲國全境範圍內隨時隨地調動和使用兵力。1936年5月,日蒙雙方交換了阿達格多蘭事件中各自俘獲的12名戰俘以及收斂的對方屍體。1936年8月7日,日本首相、外相、陸相、海相和藏相組成的日本最高軍政聯席會議-五相會議,通過《國策基準》:[3]
陸軍軍備,以對抗蘇聯遠東所能使用的兵力為目標,特別應充實在滿洲與朝鮮的兵力,使在開戰初期即能對其遠東兵力加以一擊。
1935年12月,蘇聯在蘇蒙邊境蘇方一側駐紮機械化部隊及騎兵等快速部隊,準備在蒙古受到武裝攻擊時可以快速反應。主要從駐紮在外貝加爾的蘇聯機械化第11軍抽調部隊和裝備。從機械化第11軍機械化第6旅抽調一個步槍機槍營、一個炮兵連和一個偵察連,從機械化第11軍機械化第32旅抽調坦克第3營,於1936年1月組建了摩托化裝甲團開赴蒙古境內。1936年10月裝甲團人員留下裝備物資歸建。第11機械化軍訓練的人員啟程前往蒙古接替。根據外貝加爾軍區1937年8月16日第48593號指令,蘇聯機械化第11軍機械化第32旅更名為特種機械化旅,編入剛組建的步兵第57特別軍。機械化特遣隊歷時三個星期,從烏蘭烏德車站行軍到溫都爾汗;9月14日,該旅全部抵達蒙古境內的溫都爾汗。與此同時,1937年8月29日,蘇聯機械化第11軍一個獨立通信營被派往蒙古。與蒙古共同建設防禦工程。
1938年7月日本陸軍第二十三師團從日本進駐海拉爾,原駐呼倫貝爾的關東軍直屬騎兵集團調往蒙疆參加對華戰爭。1938年7月30日,日、俄兩軍在滿、蘇、朝交界的張鼓峰便因為邊界糾紛發生武裝衝突,結果十日後的8月10日雙方議和,簽訂停戰協定。1938年10月,蘇聯紅軍第57特別軍進駐蒙古境內,加強了對蒙古東部和南部地區的防禦。1939年4月,關東軍第一課作戰參謀辻政信少佐《滿蘇國境糾紛處理綱要》,經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大將的許可後,作為關東軍第1488號作戰命令,於4月25日向聯隊級以上軍官直接傳達該綱要的實施命令。該綱要的基本方針規定,「對滿蘇國境之蘇軍非法行為,經周密準備予以徹底膺懲,使其懾服,粉碎其野心」,必要時可暫時進入蘇聯領土。該綱要第四條還明確指出「在國境線不明確的地區,防衛司令官有權自主地進行國境線認定」。1939年5月至9月,在蒙古人民共和國與滿洲國國境爆發了戰役級別的大兵團機械化會戰—諾門罕戰役。1939年5月25日,獨立步兵第57軍參加第一次交戰的有5,544人,其中包括指揮官523人和初級指揮官996人。蘇蒙聯軍付出重大傷亡代價,殲滅了侵入的關東軍第二十三師團主力及滿洲國軍、興安軍。震懾了關東軍,使得滿洲國與蘇聯、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邊境保持了和平狀態,直至1945年蘇聯廢除《日蘇中立條約》。
1940年6月21日根據蘇聯國防人民委員的命令,在外貝加爾軍區第1集群的基礎上組建為蘇聯第17集團軍,駐蒙古人民共和國:
- 摩托化步兵第36師:駐賽音山達,轄摩托化步兵第24、第76、第149團。其中摩步第76、第149團駐扎門烏德。
- 摩托化步兵第57師:駐塔木察格布拉克,轄摩托化步兵第80、第127、第293團。
- 坦克第61師
- 4個航空兵師(2個殲擊航空兵師,1個轟炸航空兵師,混成航空兵第84師)
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戰勝德國後,開始加緊準備對日戰爭。1945年5月1日,蘇聯第39集團軍編入大本營預備隊。1945年6月至7月,蘇聯大本營從歐洲戰場調來第39集團軍、第53集團軍,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並以步兵第85軍軍機關組建了蘇蒙騎兵機械化集群。6月20日部署到蒙古人民共和國戰役集結地域,編入外貝加爾方面軍序列。外貝加爾方面軍除第39集團軍部署在海拉爾-滿洲里的中蘇邊境當面外,其餘均部署於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進攻地域為齊齊哈爾-新京(長春)-安東(丹東)一線以西地域。
1967年至1992年第三次進駐
編輯根據蘇聯獲取到的情報,1960年代後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北京軍區、內蒙古軍區部署了15個合成軍、加上守備師、獨立師、坦克師共計部署了80個作戰師,超過4300輛坦克和10 000門火炮和火箭炮;在中蘇邊境、中蒙邊境組建了分別隸屬於瀋陽軍區、內蒙古軍區領導指揮的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前者有6個師69個團2400餘個連隊近60萬人;後者有6個師41個團(包括2個工業團)、4個相當於團級的工礦企業,職工10.1萬人,其中知識青年7.55萬人。兩個生產建設兵團都是普遍實施軍訓,全員編組為民兵,並有專職的武裝連隊,是解放軍作戰的可靠的戰勤支援與兵員來源。
而當面的遠東軍區特別是外貝加爾軍區虛弱無比。外貝加爾軍區一直被視為後方,並根據剩餘原則供應。邊界上的防禦工事和防線是在二戰前規劃並建造和裝備的,當時由工程兵上校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維奇·卡爾比雪夫負責建造。赫魯曉夫時代著名的「解除武裝問題的解決方案」並沒有繞過地區,在軍隊裁員期間,即使遠東外貝加爾這些小規模的部隊也進行了體面的「裁員」(不用說,這些措施是單方面進行的)。摩步團縮編為營,炮兵師與3個坦克師(第13、第111和第5近衛)被解散,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調往歐洲地區。因此,該地區最高編制只有「陸軍軍」。在此之前,1964年軍區空軍縮編為軍區司令部下屬的航空處。蘇聯總參謀部作戰部與情報部專家的說法,如果發生全面敵對行動,中國軍隊能在幾天之內,以15-20公里/小時的速度前進,每天最多可達200-250公里。草原地形對中國有利 - 稀樹叢林和少量河流和其他自然障礙使得突破邊界後可以向任何方向發展進攻。蘇聯黨和政府、蘇聯國防部認為需要迅速而果斷的補救行動。在沒有太多宣傳的情況下,採取了許多措施來恢復與陷入危境的與鄰國接壤的地區的防禦。
1967年夏天,蘇軍開始從歐洲調防遠東軍區與外貝加爾軍區,主要是坦克和摩步部隊。近衛坦克第21師從波羅的海沿岸軍區調遠東軍區,近衛坦克第2師從列寧格勒軍區調到外貝加爾軍區。近衛第5、第32、第66、第49、第111坦克師也調到外貝加爾軍區。與中國接壤的遠東與外貝加爾軍區有7個坦克師(含1個訓練師),每個師編制坦克330多輛。根據1967年7月22日蘇聯國防部的命令,向外貝加爾軍區調入20個航空兵團,組建了空軍第23集團軍。轟炸機和殲擊轟炸機的空中優勢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地面部隊的數量劣勢,因為在「外貝加爾的野生草原」上地面裝備人員很容易成為空軍的獵物。[4]
外貝加爾軍區在本國領土上部署為:
- 蘇聯第36集團軍(3個師和4個築壘地域)部署在赤塔州在與中國接壤的邊界沿線。集團軍司令部駐赤塔。在阿穆爾窄地的莫戈恰還有獨立空降突擊第11旅。在相鄰不遠的扎維京斯克還部署了遠東軍區的獨立空降突擊第13旅。
- 蘇聯第29集團軍(5個師),部署布里亞特蒙古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和伊爾庫茨克州。集團軍司令部駐烏蘭烏德。
- 諸兵種合成獨立第48軍(48-й Гвардейский общевойсковой армейский корпус),由「榮獲紅旗勳章的布達佩斯頓河哥薩克近衛第5坦克師」 (5-я Гвардейская танковая Будапештская Краснознамённая Донская казачья дивизия) 改編。轄2個坦克旅、2個機械化旅、獨立空降突擊第1319團(轄2個空降突擊營),獨立直升機第373團(米-24攻擊直升機大隊、米-8突擊直升機大隊、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大隊各一個各有20架直升機),部署在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的布里亞特蒙古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恰克圖。
- 蘇聯第39集團軍(5個師,包括兩個坦克師)部署在蒙古人民共和國。軍區空軍主力兩個師(殲擊機和殲擊轟炸機)也部署在蒙古。
- 雅庫茨克(一個獨立建築工程團)
- 季克西(一個空中遠征特種部隊)
早在1963年7月,蘇蒙簽訂《關於蘇聯幫助蒙古加強南部邊界的防務協定》。1966年1月15日勃列日涅夫在烏蘭巴托簽訂《蘇蒙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同年2月25日生效,有效期20年。1986年1月,條約按規定又順延10年。條約由序言和10條正文組成。主要內容是:雙方重申將繼續發展兩國間的全面合作關係;雙方將根據不斷加強「社會主義大家庭」防禦力量的任務在保障兩國防禦能力方面相互提供援助,並就一切重大國際問題進行協商,共同採取包括軍事措施在內的一切必要措施,以保證兩國的安全、獨立和領土完整;雙方將為「制止和消除帝國主義」在亞洲地區「進行侵略的任何威脅而共同行動」。條約第五條規定:「締約雙方將在保證對方的防禦力量方面互相提供援助,締約雙方為保證兩國的安全、獨立和領土完整,可共同採取包括軍事措施在內的一切必要措施。」
1970年5月12日,蘇軍進駐蒙古人民共和國部隊編為蘇聯第39集團軍(歷史上第三次組建),司令部由外貝加爾軍區組建,設在烏蘭巴托市東北的烏蘭花,下轄3個摩托化步兵師、2個坦克師,超過5萬人,1816輛坦克,2531輛裝甲車,1461門火炮[5]。蘇聯軍隊還在蒙古境內構築軍事基地,建造軍事設施,積極進行戰備。駐蒙空軍部隊編為航空兵第10集團軍,有兩個殲擊轟炸航空兵師、三個直升機團和一個運輸機團,飛機190架,直升機130架,以團為單位分別部署在新修的烏蘭巴托、巴彥、喬依爾、喬巴山、賽音山達等大型機場,另有三個野戰機場。駐蒙的國土防空軍部隊編為近衛防空第16師,有3個防空導彈旅,3個雷達團。近衛坦克第2師從列寧格勒軍區調來。1974年,坦克第51師從北高加索軍區調防布爾干。[6]
1987年1月11日,蘇聯宣布駐蒙蘇軍一個摩托化步兵師和幾支獨立部隊開始撤出蒙古。1986年7月28日的時候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海參崴發表講話,此次講話涉及到了蘇聯從蒙古人民共和國撤軍的問題。1987年5月正式開始從蒙古撤軍。1989年2月4日,蘇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在北京簽署《中蘇減少邊境部隊人數的協定》[7]。1989年5月15日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訪華,與中國政府達成協議將在1990年完成從蒙古撤出5萬駐軍的75%。1989年5月開始大撤軍。1990年3月,蘇蒙政府達成協議,宣布於1992年底撤出全部駐蒙蘇軍。1990年和1991年分別執行了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撤軍計劃,到1992年9月15日撤出全部駐蒙部隊[8][9]。蘇聯第39集團軍裁撤。
- 蘇聯第39集團軍司令
- 1970年5月12日 — 費多·菲利波維奇·克里夫達中將
- 1974年4月19日 — 喬治·謝苗諾維奇·彼得羅夫斯基少將(1977年2月中將)
- 1978年1月 — 阿納托利·德米特里耶維奇·福明少將
- 1979年9月 —馬特維·普羅科佩耶維奇·布爾拉科夫中將
- 1983年6月 — Ю·И·莫莫托夫少將(1984年2月中將)
- 1985年11月5日 — В·Т·舍夫佐夫中將
- 1988年2月-1989年12月 — 列昂尼德·謝爾蓋耶維奇·馬約羅夫少將(1988年10月中將)
最強大的重兵集團集中在蒙古境內。除了第39集團軍和空軍集團軍外,還有一個近衛防空導彈第16師,一個單獨的障礙和反障礙工兵旅(十個營),一個獨立通信旅, 一個防空導彈技術基地和其他一些部隊。蒙古境內共有軍區人員10萬餘人。
就規模和作戰潛力而言,第二大重兵集團部署在赤塔州。除了第36集團軍外,還有兩個訓練師,一個戰術彈道導彈旅,一個通信旅,一個獨立工兵團、防空第33師和一個遠程炮兵旅,一個殲擊轟炸機師、兩個獨立的偵察航空團、直升機團和一個獨立空降突擊旅(六個獨立的營和兩個直升機團)。1986年2月2日駐外蒙古的近衛防空第16師與駐外貝加爾的防空第33師合編組建近衛第50防空軍(後貝加爾防空區)。
第29集團軍可以說是第二梯隊,駐紮在第39集團軍的後方。作為蘇聯重要的軍事工業城市,1960年4月組建伊爾庫茨克防空分區,1980年4月改編為防空第39軍,1988年2月縮編為防空第94師。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森松俊夫著,黃金鵬譯 《日軍大本營》,軍事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ISBN:5291·027
- ^ 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關東軍〈1〉對蘇戰備諾門罕事件》,朝雲新聞社,1969年版
- ^ 日本歷史學會:《太平洋戰爭史》。商務印書館中譯本1959年版,第1卷第226頁。
- ^ Последние бронепоезда Советской Армии. [2010-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2).
- ^ V.I. Feskov et al 2013, 575
- ^ 存档副本. [2021-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 ^ 記者周象光、方榮萱:「田曾佩副外長在記者招待會上說 消除中蘇關係三障礙獲實質性進展 蘇外長宣布戈爾巴喬夫五月中旬訪華」,《人民日報》1989年2月5日頭版。
- ^ «Kommersant» № 97 (3181) of 31 May 2005
- ^ Alicia Campi. Mongolia in Northeast Asia—The New Realities. The Mongo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2 November 2015 [18 October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