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安·基頓Diane Keaton,1946年1月5日),美國電影演員導演製作人,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基頓從舞台上開始她的演藝生涯,1970年初次登上銀幕。她的第一個主要角色是1972年電影《教父1》中的凱·亞當斯英語Kay Adams-Corleone。之後她和導演及聯合主演伍迪·艾倫一起合作了《呆頭鵝》(Play It Again, Sam)、《傻瓜大鬧科學城》和《愛與死》(Love and Death),從而確定了她喜劇演員的風格。她的下一部影片《安妮·霍爾》使她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黛安·基頓
女演員
本名黛安·霍爾
Diane Hall
英文名
Diane Keaton
國籍 美國
出生 (1946-01-05) 1946年1月5日78歲)
職業電影演員導演製作人
父母傑克·霍爾 (1921年—1990年)
多蘿西·基頓 (1921年—2008年)
獎項
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
1977年 《安妮·霍爾
AFI電影獎
AFI終身成就獎
2017年
英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女主角
1977年 《安妮·霍爾
金球獎
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
1977年 《安妮·霍爾
2003年 《愛是妥協

喜劇獲得成功後,基頓決定嘗試其它不同類型的角色。她在《赤色分子》和《馬文的房間》裡的出色表演使她榮獲兩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她出演的高票房的電影還包括《新岳父大人》、《大老婆俱樂部》和《愛是妥協》。她的電影在北美市場總計票房收入達11美元[1]

基頓多才多藝,除了銀幕表演以外,她還是攝影師不動產投資商和歌手

早期生活和教育

編輯

黛安·基頓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原名黛安·霍爾,是傑克·霍爾和多蘿西·基頓四個孩子中的長女。[2]父親傑克是一個土木工程師,愛爾蘭裔美國人,天主教徒;而母親多蘿西是一個業餘攝影師,信奉衛理宗。基頓跟隨她母親成為一個衛理宗教徒。在目睹母親獲得一項面向家庭主婦舉辦的「洛杉磯夫人」活動勝利後,她決心將來成為一個演員。[3]凱瑟琳·赫本是她崇拜的對象,她很喜歡赫本演繹的堅定而獨立銀幕女性,也影響她走上演藝之路。[4]

1964年,基頓從聖安娜高中畢業,在學校學習期間,她參加了聲樂和表演俱樂部,並主演了學校話劇《欲望號街車》的女主角布蘭奇·杜波依斯。畢業後,她進入聖安娜學院深造,之後在橙色海岸學院學習表演,一年後她就離開學校,開始了在曼哈頓的演藝生涯。[5]在加入演員平等協會的時候,她將自己的姓改為她母親的婚前姓名基頓。[6]她還曾在夜總會兼職做歌手表演,不過持續時間不長。[7]後來,她出演的電影《安妮·霍爾》和《歲月流聲》(Radio Days)中也有在夜總會表演的鏡頭。

基頓開始在紐約奈伯福特劇院(Neighborhood Playhouse)系統學習邁斯勒表演技巧,這是由表演指導桑福德·邁斯勒創造的一套系統的表演方法,流行於1920年代。和她一起合作《愛是妥協》的傑克·尼科爾森如此評價她,「在電影開拍之前,她已經完全理解並背熟了劇本,據我所知,沒有別的演員能做到這點。」[8]

1968年,基頓成為百老匯音樂劇《頭髮》(Hair)的替角。[9]儘管劇本沒有要求演員裸體,當所有其它演員都裸體表演時,基頓卻拒絕脫去衣服,她也因此遭到了別人指責。(那些裸體表演的演員得到了50美金的特別補助。)[3][10]在《頭髮》劇組表演了9個月以後,她參加了伍迪·艾倫製作的戲劇《呆頭鵝》的選角,雖然由於身高原因差點落選(基頓身高為1.73米,比艾倫高5厘米),最終她贏得了該角色。[2]

演藝生涯

編輯

1970年代

編輯

基頓因在《呆頭鵝》的表演而獲得托尼獎的提名,之後她參加了電影《愛情遊戲》(Lovers and Other Strangers)的拍攝,也是她的電影處女作。接下來又相繼客串出演《夜間畫廊》(Night Gallery)等電視劇。

1972年,在弗朗西斯·科波拉執導的經典幫派電影教父1》中,基頓飾演邁克爾·柯里昂(由艾爾·帕西諾扮演)的女友凱·亞當斯,這個角色對於基頓來說是突破性的。科波拉在觀看了基頓在《愛情遊戲》中的表演而邀請她出演《教父1》,他相信基頓能演出亞當斯古怪的性格。[11]基頓說那個時期她在電影界被評價為「怪癖的女演員」(the kooky actress)[3]。她在片中鬆弛的表演來自她自己的生活經驗,她自己戲稱在戲劇內外她都是「生活在男人世界的女人」[3]。《教父》獲得了空前的讚譽和商業成功,並摘得1972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兩年後,她再度出演《教父2》中的同一角色。起初,她很勉強地接受了這個角色,「起初,我不願意再次扮演教父續集的凱,當我讀了劇本之後,發現角色比上一部電影更真實重要。」[5]在續集中她的角色有了較大變化,比以前更痛恨她丈夫所幹的事情。儘管如此,輿論普遍認為她扮演的角色在電影中無足輕重。《時代雜誌》認為她在《教父1》的表演很不顯眼,在《教父2》中也是毫無生機的。[12]

1970年代,基頓其它有名的電影幾乎都和伍迪·艾倫相關,基頓出演了艾倫製作導演的一系列喜劇電影如《傻瓜大鬧科學城》、《愛與死》、《我心深處》(Interiors)、《曼哈頓》(Manhattan)和赫伯特·羅斯導演的電影版《呆頭鵝》。

1977年,基頓和艾倫一起主演羅曼喜劇《安妮·霍爾》,在片中飾演安妮·霍爾,也是她一生中最著名的角色之一。該片由艾倫編劇並導演,當時兩人是情人關係,因此影片也被認為是艾倫和基頓的自傳。艾倫筆下的安妮·霍爾和基頓也有關聯,安妮是基頓的妮稱,而霍爾是基頓原來的姓。很多基頓特有的怪癖和她喜歡自嘲的幽默感也被艾倫加入到角色中。(導演南茜·邁耶斯曾經評價黛安是世界上最喜歡自嘲的人。[13])基頓自己也認為艾倫描寫的這個角色是自己的「理想版」。[14]兩人飾演一對生活在紐約的戀人,偶然相識又分手,片子最突出的是濃郁的生活氣息,既有人生藝術的感悟,又有深奧的哲理。[15]該片獲得了藝術上和商業上雙重成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基頓也憑藉在該片中的出色表演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基頓在《安妮·霍爾》中穿着古怪的服裝,主要是男子服裝,包括領帶、馬甲、寬鬆褲和淺頂軟呢男帽。其中電影中的大部分衣服就是基頓自己的,在該電影拍攝之前她就形成這種男子氣的穿衣風格很多年了。[5][16]在電影發行後,男子服裝成為女士的流行服飾。[17]她很快因喜好穿男裝而出名,《舊金山紀事報》評論「總是能輕易在人群中找到她,在帕薩迪納市90華氏度的溫度下穿高領毛衣的唯一女子。」[18]2003年,基頓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時戴着男子的圓頂硬禮帽和男子晚禮服。她經常被時裝設計師理查德·布蘭克威爾先生列入他自己的年度最差着裝女士名單。

1977年9月26日,著名人像攝影師道格拉斯·柯克蘭為基頓拍攝的照片登上了《時代雜誌》的封面,並被譽為是目前電影界最好的女演員。[12]同年,她開始不再拍攝擅長的喜劇類電影而轉向劇情類電影。根據裘迪絲·勞斯納小說改編的電影《尋找顧巴先生》(Looking for Mr. Goodbar)是她的轉型之作。在電影中她飾演一個過着雙重生活的女子,白天是天主教的聾兒學校老師,晚上則出沒於夜總會,享受靡爛的性生活。在得知這個角色是歷史上的一個心理學案例後,基頓對這個角色產生了興趣。[19]

在表演之外,基頓還表示「這輩子我還想成為一個歌手」。1971年音樂劇《頭髮》的原聲大碟是她的第一張唱片。1977年,她開始錄製她的獨唱專輯,但是從來沒有發行過。[2]

1980年代

編輯
 
黛安、沃倫·比蒂美國第一夫人南希·里根白宮,12月 1981

1979年電影《曼哈頓》攝製完成後,基頓和艾倫長時間的合作也告一段落,直到1993年他們才再度合作。1978年,基頓愛上了沃倫·比蒂,兩年後,比蒂邀請基頓出演他的新片《赤色分子》,飾演路易絲·波南特,波南特是一個壓抑的家庭主婦,1917年離開丈夫和激進記者約翰·里德一起工作,後來兩人赴俄羅斯採訪,記錄了俄羅斯內戰。《紐約時報》評價基頓,「她就是路易絲·波南特—美麗、自私、風趣而壓抑。這是她迄今以來演繹得最好的角色。」[20]基頓也因此片獲得她的第二次奧斯卡提名。

比蒂是在觀看了《安妮·霍爾》後,認為基頓自然流露的緊張和局促不安正是波南特這個角色需要的。從1977年《赤色分子》籌備以來,影片的製作一拖再拖,以至於基頓認為這部影片永遠不會完成而決定離開劇組。1981年,影片終於完成。2006年接受《浮華世界》雜誌採訪的時候,基頓形容她在該片的角色「就是一個普通人,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我知道那個角色看起來是處在危險的境地。」助理導演西蒙·拉爾夫則評價路易絲·波南特是基頓所扮演的最難的角色之一,當時「她幾乎崩潰」。[21]

1984年,《女鼓手》(The Little Drummer Girl)是基頓第一次涉足恐怖電影,該片在商業上慘敗,評論界認為最大的原因是選角失誤。《新共和周刊》撰文,「該片最重要的角色,是由黛安·基頓扮演的,因為她,影片變得支離破碎。她演得那麼拙劣,那麼偏離角色。」[22]兩年後,基頓和傑西卡·蘭格希茜·斯派塞克一起主演《心靈的罪惡》(Crimes of the Heart),該劇本改編自貝思·亨利獲得普利策獎的作品,上映後表現平平。1987年,她首次出演商業電影《嬰兒炸彈》(Baby Boom),由南茜·邁耶斯編劇並製片。基頓在影片中扮演一個曼哈頓的職業婦女,突然需要照顧一個孩子,從而引發笑料。同年,她在艾倫的電影《歲月流聲》中客串了一個夜總會歌手。1988年的《好母親》(The Good Mother)是基頓的一個敗筆,票房受挫,她自己形容該片是「一個巨大的失敗」[23],而評論家也把該片批評得一文不值,《華盛頓郵報》評論:「她的表演退步了-她努力讓觀眾去接受一個她自己都不信服的角色。」[24]

1987年,基頓編劇並導演了她的第一部故事片,片名為《天堂》(Heaven),是一部講述晚年的記錄影片。該片褒貶不一。接下來的4年中,基頓又導演了一部描寫比琳達·卡萊爾等藝術家的音樂片、兩部由帕特麗夏·阿奎特主演的電視電影和系列劇《中國海灘》(China Beach)和《雙峰》(Twin Peaks)中的劇集。

1990年代

編輯

1990年代,基頓是好萊塢最受歡迎和多才多藝的女演員之一。她步入中年,開始轉向成熟女性角色,經常扮演中產階級家庭的家長。她很小心地選擇劇本,避免自己成為類型演員。她說:「當你演了一個受歡迎的角色後,你會收到大量類似的角色的劇本...我嘗試跳出那些普通的角色,演繹一些不同的東西。」[25]

她參與了影片《檸檬姐妹》(The Lemon Sisters)的製作,片子完成後被擱置了一年。1991年,她和史蒂夫·馬丁聯袂主演了喜劇《新岳父大人》。由於《好母親》的票房失利,她還差點不能出演《新岳父大人》,因為兩部影片都是華特迪士尼影片製作的。[23]《新岳父大人》是基頓經歷了4年票房低潮後的再度成功。

接下來的四年,基頓繼續她的成功。《舊金山調查者》等媒體再度將基頓和凱瑟琳·赫本相提並論:「1970年代她演繹的角色都有她自己的影子,緊張而不自信,如今的她像凱瑟琳·赫本那樣,富有母性的光輝,她是一個偉大而聰明的女演員,她不需要靠頑固和急躁來爭取男女平等。」[26]

1990年,基頓在《教父3》中再度出演凱·亞當斯。劇情背景設置為《教父2》21年後,凱成為邁克爾·柯里昂的前妻。輿論界再次認為基頓的角色在片中無足輕重。《華盛頓郵報》評論道:「雖然基頓為角色傾注了心血,但是在片中除了譴責邁克爾以前的罪行之外沒有別的作用。」[27]1993年,基頓出演《曼哈頓神秘謀殺案》(Manhattan Murder Mystery),也是她和艾倫自1979年以來再度合作。這個角色原定米婭·法羅出演,但是法羅在和艾倫分手後退出了劇組。

1995年,基頓導演了《真情赤子心》(Unstrung Heroes),也是她導演的第一部在影院上映的故事片。故事根據弗朗茲·利茲的回憶錄改編,講述一個名叫內森·瓦特的男孩的母親患了癌症,而父親逐漸疏遠他們,男孩被送到兩個古怪的舅舅身邊。基頓將故事的背景從小說中的紐約搬到了自己的家鄉加州南部。雖然這部影片只是小範圍發行,並且票房收入一般,但是影片和導演受到評論界的好評。[28]

這個時期,基頓最成功的影片莫過於《大老婆俱樂部》,她和戈爾迪·霍恩貝蒂·米勒攜手演繹了三個「大老婆」:中年婦女,丈夫因為喜新厭舊與她們離婚。基頓宣稱這部影片的拍攝「挽救了她的生活」。[29]該片在北美市場票房收入高達1.05億美金[30],並且受到中年婦女的熱捧[31]。基頓和她的同伴的表演也受到了肯定,《舊金山調查者》認為「基頓可能是當今最好的喜劇女演員」。[32]

1996年,基頓還主演了影片《馬文的房間》,在片中扮演一個患白血病的女性,梅麗·史翠普飾演她感情疏遠的姐姐。基頓也獲得了她的第三次奧斯卡獎提名。雖然評論不錯,但是影片沒有大範圍公映,可能也是基頓最終沒有獲得奧斯卡獎的原因。基頓認為扮演該片最大的難度在於理解一個得了絕症的人的心理狀態。[3]

2000年代

編輯

2000年,基頓的第一部影片是和梅格·瑞安麗莎·庫卓一起主演的《來電傳情》(Hanging Up),基頓還擔任了該片的導演。儘管在1996年的一次採訪時她曾經宣稱不再導演自己主演的影片,「作為導演,就會有不同的目標。當我表演的時候就不會考慮導演的工作。」[23]影片講述了三姐妹和她們年邁的父親一起生活的趣事。片子反響一般,在北美票房收入為3600萬美金。[33]

2001年,基頓和沃倫·比蒂再度攜手出演新片《城裡城外》(Town & Country),評論和票房雙雙失利。影片預算為9千萬美金,而北美票房只有7百萬美金。[34]滾石雜誌》評論:「《城裡城外》比訃告還不值得評論...毀壞了演員的名譽,包括沃倫·比蒂和黛安·基頓。」[35]2001年和2002年,基頓參演了四部低成本的電視電影。

2003年,影片《愛是妥協》成為基頓一個新的高峰。該片由南茜·邁耶斯執導,男主角為傑克·尼克遜。尼克遜和基頓當時分別是66歲和57歲,擔當了這部浪漫喜劇的主演。二十世紀福斯影片公司認為主演的年紀太大,而不願意投資該影片。基頓在接受《婦女家庭雜誌》的採訪時說;「像我和傑克年齡的人愛得更深,更充滿熱情,因為他們已經經歷了太多。他們有很多的激情和希望,為什麼他們不能戀愛?為什麼電影不能表現這些?」[36]在片中,基頓扮演一個中年女子,愛上了她女兒的老男友。該片在北美票房收入為1.25億美金。[37]美國著名影評人羅傑·埃伯特撰文寫道:「尼克遜和基頓給他們的角色帶入了自己的感受、知識和幽默,這是我們從未希望能在銀幕上看到的。」[38]該片為基頓帶來了第四個奧斯卡提名。

2005年,基頓和莎拉·潔西卡·帕克一起出演喜劇《斯通家族》(The Family Stone)。2007年,她和曼迪·摩爾一起主演的《愛得過火》(Because I Said So)上映。 同時,基頓還作為製片人製作了一系列電影和連續劇,如福克斯廣播公司系列劇《新豪門恩怨》(Pasadena)。她還製作了格斯·范·桑特導演的關於校園槍殺案的電影《大象》(Elephant)。基頓製作該影片的原因是:「我覺得這是我作為一個成人的責任,去理解年輕人怎麼了。」[39]

除了電影外,基頓還在攝影方面顯示了強烈的興趣。作為一個收藏家,她接受《浮華世界》雜誌採訪的時候說:「我已經收集了大量的圖片-電影中的接吻照片。我喜歡生動的東西。」[19]她還舉辦過一些她自己拍攝的作品展覽,並且作為編輯出版了一系列攝影書籍。 基頓還是一個不動產投資商,她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買入房產,在重新設計裝修後出售。2003年,麥當娜花費650萬美金向基頓購買了貝佛利山的一座宅第。[40]

2007年,基頓獲得林肯中心電影協會的表彰。[41]

2008年,基頓與皇后·拉蒂法凱蒂·荷姆斯合演《有錢真好》。

2010年代

編輯

2010年,基頓和夏里遜·福麗素·麥雅當絲一起主演喜劇電影《晨間新聞》(Morning Glory),扮演一位在虛構節目《晨光第一笑》的資深電視主持人

個人生活

編輯

愛情和孩子

編輯

1970年代,基頓和導演伍迪·艾倫共譜了一段著名的羅曼史。他們相識於《呆頭鵝》的試戲,直到一次深夜排練後的晚餐才互相開始了解。艾倫說基頓的幽默感吸引了他。他們很快同居,但是1972年關係轉淡。1971年到1993年,他們一起合作了8部影片。1979年,基頓開始和《赤色分子》男主角沃倫·比蒂約會。[9]在影片拍攝結束後,他們的關係也到了盡頭。分手的主要原因是影片製作過程中太多的壓力、分歧,以及不斷出現的財務和檔期問題。[21]基頓與艾倫和比蒂一直保持着聯繫,但是稱艾倫是她最好的朋友之一。[14]在《教父》系列的攝製過程中,基頓和艾爾·帕西諾也傳出戀情。時斷時續的關係在《教父3》完成後也畫上了句號。基頓如此評價他們的關係:「艾爾是最使人愉快的人...對我來說,他有一張最漂亮的臉孔。我認為沃倫十分英俊,而艾爾則迷人得致命。」[42]

黛安·基頓於1996年收養了女孩德克斯特(Dexter),2001年又收養了男孩杜克(Duke)。

她和男演員邁克爾·基頓沒有血緣關係。和黛安一樣,邁克爾也是修改了自己的姓而不至於和另一位著名的男演員邁克爾·道格拉斯相混淆。

宗教信仰

編輯

1987年,在《天堂》的紀錄片裡,基頓說,「我從小就信仰宗教...我對宗教感興趣是因為我希望能去天堂。」但是她同時又覺得自己是不可知論者[19]

伍迪·艾倫說,「她相信上帝,但是她同時相信收音機工作的原理是有小人在裡面。」[43]

獎項和提名

編輯

奧斯卡

編輯

獲獎:

提名:

  • 1981年:最佳女主角獎 《赤色分子》(Reds
  • 1996年:最佳女主角獎 《馬文的房間》(Marvin's Room
  • 2003年:最佳女主角獎 《愛是妥協》(Something's Gotta Give

英國電影學院獎

編輯

獲獎:

  • 1977年:最佳女主角獎《安妮·霍爾》(Annie Hall

提名:

  • 1979年:最佳女主角獎 《曼哈頓》(Manhattan
  • 1981年:最佳女主角獎 《赤色分子》(Reds

艾美獎

編輯

提名:

  • 1995年:連續短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 《最後的飛行》(Amelia Earhart: The Final Flight

金球獎

編輯

獲獎:

  • 1978年:最佳女主角獎-喜劇與音樂劇類 《安妮·霍爾》(Annie Hall
  • 2004年:最佳女主角獎-喜劇與音樂劇類 《愛是妥協》(Something's Gotta Give

提名:

  • 1978年:最佳女主角獎-劇情類 《尋找顧巴先生》(Looking for Mr. Goodbar
  • 1982年:最佳女主角獎-劇情類 《赤色分子》(Reds
  • 1983年:最佳女主角獎-劇情類 《月落婦人心》(Shoot the Moon
  • 1985年:最佳女主角獎-劇情類 《鐵窗外的春天》(Mrs. Soffe
  • 1988年:最佳女主角獎-喜劇與音樂劇類 《嬰兒炸彈》(Baby Boom
  • 1994年:最佳女主角獎-喜劇與音樂劇類 《曼哈頓神秘謀殺案》(Manhattan Murder Mystery
  • 1995年:最佳女主角獎-連續短劇與電視電影 《阿梅莉亞·埃爾哈特:最後一次飛行》(Amelia Earhart: The Final Flight

參考資料及註釋

編輯
  1. ^ 黛安·基頓票房數據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7年7月18日查閱。
  2. ^ 2.0 2.1 2.2 《黛安·基頓:下一個赫本》(Diane Keaton: The Next Hepburn),《滾石雜誌》,1977年6月30日。
  3. ^ 3.0 3.1 3.2 3.3 3.4 《黛安·基頓訪談》(Diane Keaton interview)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Fresh Air from WHYY電台1997年1月1日首次廣播,2007年7月18日查閱。
  4. ^ Nancy Griffin,《美國原創》(American Original),《More雜誌》,2004年3月發行。
  5. ^ 5.0 5.1 5.2 《黛安·基頓採訪》Diane Keaton: A Nervous Wreck on the Verge of a Breakthroug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7年7月18日查閱。
  6. ^ Dominic Dunne,《Hide and Seek with Diane Keaton》,《名利場》,1985年2月出版。
  7. ^ Terry Keefe, 《再次愛上黛安·基頓》(Falling in love again with Diane Keaton),《威尼斯雜誌》,2004年1月出版,2007年7月18日查閱。
  8. ^ 《傑克·尼科爾森受邀採訪浪漫喜劇"愛是妥協"》(Jack Nicholson Falls Hard for the Romantic Comedy, "Something's Gotta Giv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3年12月採訪,2007年7月19日查閱。
  9. ^ 9.0 9.1 《黛安·基頓生平介紹》(Diane Keaton biograph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All Movie Guide,2007年7月19日查閱。
  10. ^ 《黛安·基顿:归来的孩子》(Diane Keaton: The Comeback Kid),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004年5月3日访问,2007年7月19日查阅。. [2007年7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23日). 
  11. ^ 銀幕背後:《教父》DVD附贈拍攝花絮。(Behind the Scenes: A Look Inside. Featurette from The Godfather DVD bonus features.)
  12. ^ 12.0 12.1 "Love, Death and La - De - Dah",《時代雜誌》,1977年9月26日出版。
  13. ^ Sean Smith,《甜心黛安》(Sweet on Diane),《新聞周刊》,2003年12月。
  14. ^ 14.0 14.1 《對話黛安·基頓》(Q&A: Diane Keat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2004年2月18日出版,2007年7月19日查閱。
  15. ^ 《安妮·霍爾》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網易影視頻道,2007年7月19日查閱。
  16. ^ Tim Dirks,《安妮·霍爾》(Annie Hal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7年7月19日查閱。
  17. ^ 《Signature Threads》(一篇綜述電影服裝的文章)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AMCTV,2007年7月19日查閱。
  18. ^ Hugh Hart,《評論黛安·基頓》(Let's talk - Diane Keat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舊金山紀事報》,2005年12月11日發行,2007年7月19日查閱。
  19. ^ 19.0 19.1 19.2 Joan Juliet Buck,《走近黛安·基頓》(Inside Diane Keaton),《名利場》,1987年3月,2007年7月19日查閱。
  20. ^ Vincent Canby,《"赤色分子"和黛安·基頓》(Beatty's Reds with Diane Keat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紐約時報》,1981年12月4日,2007年7月20日查閱。
  21. ^ 21.0 21.1 《"赤色分子"製作過程》(The Making of Reds),《浮華世界》,2006年3月出版。
  22. ^ Stanley Kauffmann,《女鼓手》(The Little Drummer Girl),《新共和周刊》191期,1984年11月5日出版
  23. ^ 23.0 23.1 23.2 Henri Behar, 《黛安·基頓在"大老婆俱樂部"》(Diane Keaton on The First Wives Club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Film Scouts interviews,於1996年12月22日採訪,2007年7月20日查閱。
  24. ^ Hal Hinson,《好母親》(The Good Moth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華盛頓郵報》,1988年11月4日發行,2007年7月20日查閱。
  25. ^ 《採訪電影演員黛安·基頓》(Interview with film actress Diane Keat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印第安電視台,2003年10月10日訪問,2007年7月20日查閱。
  26. ^ Barbara Shulgasser,《新岳父大人續集主演在獲成功》(Great 'Bride II' cast carries retread plo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舊金山調查者》,1995年12月8日出版,2007年7月20日查閱。
  27. ^ Hal Hinson,《"教父3"評論》(The Godfather, Part III review)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華盛頓郵報》,1990年12月25日發行,2007年7月20日查閱。
  28. ^ Rotten Tomatoes,《真情赤子心》(Unstrung Hero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7年7月20日查閱。
  29. ^ Brad Stone,《分析黛安》(Defining Diane),《More雜誌》,2001年7/8月發行。
  30. ^ 《大老婆俱樂部》票房數據(Box Office - The First Wives Club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Box Office Mojo,. 2007年7月20日查閱
  31. ^ Elizabeth Gleick,《Hell Hath No Fury》,《時代雜誌》,1996年10月7日發行。
  32. ^ 《大老婆收穫得越來越多》(`Wives' Get Even and Even Mo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舊金山調查者》,1996年9月20日發行,2007年7月20日查閱。
  33. ^ Box 《來電傳情》票房數據(Office Mojo - Hanging U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Box Office Mojo,2007年7月20日查閱。
  34. ^ 《城裡城外》票房數據(Box office - Town & Count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Box Office Mojo,2007年7月20日查閱。
  35. ^ Peter Travers,《城裡城外》(Town & Count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滾石雜誌》,2001年5月9日出版。
  36. ^ Merle Ginsberg,《我一生中做得最明智的事》(Adopting Was the Smartest Thing I've Ever Done),《婦女家庭雜誌》,2004年1月出版。
  37. ^ 《愛是妥協》票房收入(Box Office Mojo - Something's Gotta Giv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7年7月20日查閱。
  38. ^ Roger Ebert,《"愛是妥協"評論》(Something's Gotta Give review)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3年12月12日發表,2007年7月20日查閱。
  39. ^ 黛安·基頓,《"大象"的製作》(Elephant produc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7年7月20日查閱。
  40. ^ 《黛安·基頓的房產投資獲得回報》(Diane Keaton's good homework pays of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ontact Music,2003年5月16日發行,2007年7月20日查閱。
  41. ^ 《向黛安·基頓表示敬意》(GALA TRIBUTE TO DIANE KEAT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7年4月9日發布,2007年7月20日查閱。
  42. ^ 《The Barbara Walters Special》,2004年2月29日出版。
  43. ^ 《無神論者語錄》(Positive Atheism's Big List of Quotati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7年7月20日查閱。

外部連結

編輯
獎項
上一屆:
費·唐娜薇
電視台風雲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1977年
安妮·霍爾
下一屆:
簡·方達
榮歸
上一屆:
露易絲·弗萊徹
飛越瘋人院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獎
1977年
安妮·霍爾
下一屆:
簡·方達
茱莉亞
上一屆:
芭芭拉·史翠珊
一個明星的誕生
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
1978年
安妮·霍爾
瑪莎·梅森
再見女郎
下一屆:
艾倫·伯絲汀
明年此時
瑪吉·史密斯
加州套房
上一屆:
蕾妮·齊薇格
芝加哥
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
2004年
愛是妥協
下一屆:
安妮特·班寧
情迷茱莉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