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陳宇鎮
本頁面曾被多次送交存廢討論。
若要再次提交存廢討論,請先參考下列過往討論記錄: |
編輯請求 2022-12-16
編輯請求已處理
刪除錯誤的本名--2601:646:9A00:C70:9495:5823:863A:4F8A(留言) 2022年12月16日 (五) 19:46 (UTC)
先做到這裡
編輯他去到美國的經歷比較麻煩,因為是會員影片,我等幾天,買個會員再來慢慢補充吧 —— YOintment|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2023年11月1日 (三) 21:13 (UTC)
兩張圖片對比下
編輯這兩張圖片,諸君覺得哪一種更好?原版本的太長了,所以我裁剪了下,放到頁面上大小剛剛好,很合適,以及這張圖片,好像是陳老師來了,他自己開了維基賬號上傳的?[1]
這兩位是同一個人嗎? [2]還有這個 @User:A0913977572,看上去像是同一位 —— YOintment|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2023年11月16日 (四) 13:20 (UTC)
我偶然見這條目有編輯爭執,為免再有編輯爭執,大家可以在這討論完才加入,謝謝。--Cmsth11126a02 (留言) 2023年12月22日 (五) 11:23 (UTC)
關於YouTube來源聽打逐字稿問題
編輯大家好,在陳宇鎮條目,因YOintment似乎不太清楚,可靠來源的定義,以及為什麼不能把YouTube聽打的內容放入,在下已經多次復原,可能因此無法溝通,對方一點也不覺得自己這樣寫條目有問題,或許可能也需要檢視過往其編輯。故來發起討論,麻煩大家幫忙了謝謝。--Mafalda4144(留言) 2023年12月21日 (四) 08:41 (UTC)
- 喔噢?難道你沒有問題嗎?出了問題的那個,八炯採訪的那段,我也刪除了,然後你居然可以為了回退吧「冒險闖關前往韓國留學」還有各種CC 3.0版權的作品全部移除,並且視作侵權,刪得一光二淨,而且按照維基百科規定本身就是一種可靠來源,而且,你說「可能因此無法溝通」拜託,應該是我一直找你溝通吧?你是一直迴避,就是不溝通,就是要回退,自顧自地的回退,什麼都不管,關於版權來源問題,我都已經弄得很清楚了,寫在Wikipedia:當前的破壞,還有,看我過往的編輯,好啊,看啊,這是我的貢獻:愛國行進曲、凱文·麥卡錫、中國抗日戰爭、魯迅、新浪微博、塔山戰役,而且要查的是你的。哪個回退員,管理員,會像你這樣,整個條目刪得一乾二淨,什麼都沒有了,連CC3.0,美國之音的圖片你都可以說是侵權,麻煩大家看看這個用戶他曾經刪了多少CC3.0的圖,還有各種貢獻? —— YOintment|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2023年12月21日 (四) 08:51 (UTC)
- Mafalda4144說的是內容編排問題,YOintment說的版權問題。兩位基本上都是在各說各話,完全不在同一個頻道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2月21日 (四) 09:11 (UTC)
- 同意,我感覺在中維,人與人的交流經常雞同鴨講,甚至還討論得起來。--MilkyDefer 2023年12月21日 (四) 09:49 (UTC)
- M君對Y君的指控包括疑似侵權和來源問題,而Y君只對侵權問題作出了回應。至於相關爭議文段,Wikipedia:可靠來源/常見有爭議來源列表:大紀元「在涉及中國相關議題時可能會非常不可靠」,YouTube「是使用者供應內容,大多數情況下屬於不可靠來源。只有少數情況下,可以查證影片的真實性時可以作為第一手來源」。WP:一手來源:「已發表且可靠的第一手來源(如由大學出版社或主流報紙發表)可能可以使用於維基百科,但應小心謹慎,以避免濫用」。另外雖然美國之音的影片開放版權,陳受訪時的言論可沒開放版權。我不能理解在谷歌搜新聞一搜好幾個可靠來源的情況下為何要用不可靠來源和濫用一手來源。當然原則上只需要清理不可靠來源和一手來源及相關文段,雖然用可靠來源撰寫的仍需要修改,但似應改寫而非全刪。--🎋竹生🎍 2023年12月21日 (四) 13:57 (UTC)
- (~)補充:關於來源問題,可以另外參考採用在線或者作者自行發表的來源章節內容描述,另外您的問題與維基百科:可靠來源/布告板/存檔1#生者本人接受專訪,並以YouTube平臺為載體被紀錄與傳播的影片有些相似,您也許可以獲取一些資訊,總之,YouTube是被社群定義為「通常不可靠來源」,除非屬特殊情況,否則不應使用,也不應將其用於有關在世人物的資訊。即使在來源可能有效的情況下,一般更好的做法是尋找更可靠的來源。如果找不到更可靠的來源,則可能表明相關資訊並不準確。--薏仁將🍀 2023年12月22日 (五) 06:36 (UTC)
- 感謝您的貢獻,但想請問這樣的過度細節是有必要的嗎?光是大量引用YT的來源以及將生者在影片內說的話一段段的貼出來,這樣的編輯是為什麼呢?更不用說這樣點進生者的影片,就是在幫他製造流量了。--Mafalda4144(留言) 2023年12月23日 (六) 05:30 (UTC)
- @Mafalda4144君,這一點在WP:第一手來源有相關提示,引述第一手來源做為主要參考,仍需援引第二手或者第三手來源做為支撐,以便於查證用途,另外在遍尋不著更可靠的來源之下第一手來源僅能限用於「描述性斷言」,在此情況下其斷言必須由一名理性且受過教育的非專業人士能夠加以驗證;所以不建議這類第一手來源「過度濫用」,至於過於細節龐雜的資訊,則可依照維基百科不是未經篩選的資料蒐集處章節內容描述由用戶客觀判斷,清理維護之。--薏仁將🍀 2023年12月23日 (六) 08:18 (UTC)
- @薏仁將君,您前面留言裡面引用的「描述性斷言」輔助說明頁原文應該是「除非此說法有一批具公信力且知名的擁護者」,您卻描述為「在此情況下其斷言必須由一名理性且受過教育的非專業人士能夠加以驗證」,而相關說明頁並沒有類似描述,兩者的含義相同嗎?您是只說給Mafalda4144君嗎?還是也同樣說給其他討論者?個人對此不太理解您想表達的意思。因此在這裡給您留言,希望您能解釋下,謝謝。--Kenny023(留言) 2023年12月23日 (六) 22:10 (UTC)
- @Kenny023君,您所提及的「除非此說法有一批具公信力且知名的擁護者」這一段,是在「迥異性斷言」那個定義段落內,不是在「描述性斷言」裡面,至於「在此情況下其斷言必須由一名理性且受過教育的非專業人士能夠加以驗證」這是在WP:第一手來源裡面的定義條件:「對第一手來源的任何解釋都需要可靠的第二手來源的相同解釋加以支援。如果沒有第二手來源,第一手來源只能用於描述性斷言,這樣的斷言應使得一名理性且受過教育的非專業人士能夠加以驗證。」,請注意粗體字的部分,由於該敘述並未交代何謂「描述性斷言」,故必須從描述性斷言、批判性斷言與迴異斷言這個輔助說明頁面再額外拉出來合併說明,您所誤解的「除非此說法有一批具公信力且知名的擁護者,否則如此斷言是絕不可能出現在任何條目內。維基學院可能是較為適合存放這些迴異斷言的地方。」,這是針對迥異性斷言而並非是描述性斷言,尚請您再閱讀一次看看,謝謝。
- 至於我那則回文是給誰看?理論上我認為Mafalda4144君是針對我前一則回應做出回覆,所以基本上那則也是給他看,但是其實不限於是他,另外一位當事者或者參與討論的用戶都會看得到,以上說明。--薏仁將🍀 2023年12月23日 (六) 23:22 (UTC)
- 感謝您的貢獻,但想請問這樣的過度細節是有必要的嗎?光是大量引用YT的來源以及將生者在影片內說的話一段段的貼出來,這樣的編輯是為什麼呢?更不用說這樣點進生者的影片,就是在幫他製造流量了。--Mafalda4144(留言) 2023年12月23日 (六) 05:30 (UTC)
- (~)補充:關於來源問題,可以另外參考採用在線或者作者自行發表的來源章節內容描述,另外您的問題與維基百科:可靠來源/布告板/存檔1#生者本人接受專訪,並以YouTube平臺為載體被紀錄與傳播的影片有些相似,您也許可以獲取一些資訊,總之,YouTube是被社群定義為「通常不可靠來源」,除非屬特殊情況,否則不應使用,也不應將其用於有關在世人物的資訊。即使在來源可能有效的情況下,一般更好的做法是尋找更可靠的來源。如果找不到更可靠的來源,則可能表明相關資訊並不準確。--薏仁將🍀 2023年12月22日 (五) 06:36 (UTC)
- Mafalda4144說的是內容編排問題,YOintment說的版權問題。兩位基本上都是在各說各話,完全不在同一個頻道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2月21日 (四) 09:11 (UTC)
@Mafalda4144 已經遭到了封禁
編輯已經被封禁了,那麼就證明了他的說法是不對的了,所以恢復到以前的版本--職特(留言) 2024年2月9日 (五) 03:43 (UTC)
- 這裡轉發下@LuciferianThomas:閣下在條目編輯摘要中的留言special:diff/80848909「用戶非因此處爭議被封鎖,且生者傳記不應用一手來源的說法是方針要求而非其個人意見,既然其聲明不具擾亂性,撤銷其此處的編輯顯然不合理」。--Kenny023(留言) 2024年2月9日 (五) 09:51 (UTC)
關於Infobox內容
編輯請問@LoveTW&CN您在Special:Diff/85094586、Special:Diff/85094627所指「最新中文維基指引」為何?就我的閱讀經驗和認知,關於旗幟的使用(詳見WP:FLAG),居住地可以理解,但學校是沒有在掛的。視覺化標記如圖案較文字吸引目光是常識,但強調的效果必須有意義。就格式手冊,我認為現狀已經涉及不適當使用。論意義,一間學校設在哪裡,不盡然代表它與該地法律管轄政權有當然從屬關係,就讀某處的學校不代表該地政權在此人身上留下印記,況且學校招收來自世界各地學生是家常便飯,地域觀點思維實為畫蛇添足。另外,「旗幟集錦」也已經帶給特定欄位過多視覺注意,進而排擠到其他欄位。從您迫切想用Infobox學校參數描述陳宇鎮旅居世界多地的事實,您或許某種程度已經落入「地域主義」的窠臼。目前的狀況像是「出生於中國大陸所以放PRC旗,居住在美國所以放星條旗,欸但是跟韓國、台灣也有關,所以都也放一下」,若真的糾結於因為沒有旗幟而有經歷遺漏,我是建議一律不放。Seanetienne(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16:29 (UTC)
- 維基最新指引確實有建議若出現同個選項存在不同國家地域,最好標示區分,正如前面幾位經驗豐富的維基人所建議的那樣。當然你說的也不完全不對,因為這不是一項強制規定,正如維基指引所說的那樣,是「建議」,因此沒必要那麼追究一個唯一的標準答案。--TWbo1y(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17:25 (UTC)
- 但之前有些頁面將頁面人物所掌握的語言進行國旗標註才是多餘的,因為語言不限定國籍,如同中文在中國、臺灣、新加坡等多國使用。但地點確實建議在開頭以準確的國旗或內部連結做區分,尤其是同板塊多個地點來自不同國家更建議做區隔。建議如前面幾位維基前輩建議的那樣,不必再在此小細節上爭辯,但可以留意語言板塊後續是否被多餘標註國旗,以及留意主要的規範性問題和更多大問題上的錯誤。--TWbo1y(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17:3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