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的國際組織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自從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眾多國際組織參與者[1]。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融入國際體系的視角來看,可分為艱難起步階段(1949-1971年)、調整適應階段(1971-1991年)、積極參與階段(1991-2013年)和引領倡導階段(2013年至今)四個階段。[2]
聯合國系統
編輯組織名稱 | 英文縮寫 | 標識 | 總部 | 說明 |
---|---|---|---|---|
聯合國主要機構 | ||||
聯合國大會 | UNGA | 紐約 |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關於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一切合法權利的第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3] | |
國際法院 | ICJ | 海牙 | 自1971年以來中國一直委派高級別法官,包括:倪征仛(1985~1994年)、史久鏞(1994~2010年)、薛捍勤(2010年至今)[4] | |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 UNSC | 紐約 |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代表中國席位,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1989年以來,共參加30項安理會授權的聯合國維和行動。[5] | |
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 ECOSOC | 紐約 | 自1972年以來,中國一直連任經社理事會成員[6],並參與其下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的活動[7]。1979年5月加入ESCAP下設的亞洲再保險公司[8][9]。 | |
聯合國專門機構 | ||||
世界衛生組織 | WHO | 日內瓦 | 1972年第25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第25.1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席位。[10]陳馮富珍在2007年~2017年任總幹事。[11] | |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 UNESCO | 巴黎 | 該組織於1971年10月29日驅逐中華民國代表。1972年10月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該組織活動。[12][13][14] | |
世界氣象組織 | WMO | 日內瓦 | 1972年2月25日該組織驅逐中華民國代表。1973年1月19日姬鵬飛致函該組織秘書長聲明決定承認世界氣象組織公約[15];同時聲明台灣當局批准非法無效[16]。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是地區會員。[17] | |
萬國郵政聯盟 | UPU | 伯爾尼 | 1973年2月7日宣佈加入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和附加議定書;同時聲明中華民國政府簽字、批准非法無效。[18][19] | |
國際海事組織 | IMO | 倫敦 | 1973年3月1日向聯合國秘書長交存國際海事組織公約的接受書;同時聲明中華民國政府的接受、簽字非法無效。中國香港與中國澳門為聯繫會員(英語: Associate Members)[20][21] | |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 FAO | 羅馬 | 1973年4月1日起恢復參加FAO活動,包括參加旗下的亞太漁業委員會(APFC)[22][23][24]。1979年正式參加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活動[25]。屈冬玉在2019年8月至今任FAO總幹事[26]。 | |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 | ICAO | 蒙特利爾 | 1971年11月19日該組織理事會通過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在該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1974年2月15日姬鵬飛通知該組織秘書長決定承認《國際民用航空公約》,並從是日起參加該組織的活動[27][28]。柳芳在2015年~2021年擔任秘書長。[29] | |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 | IFAD | 羅馬 | 1980年1月15日正式加入。[30] |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華盛頓特區 | 1980年4月17日,正式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席位。[31][32][33] | |
世界銀行集團 | WBG | 華盛頓特區 | 1980年5月15日在其下設的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和國際金融公司中恢復席位[34][35][36][37]。1988年4月30日加入其下設的多邊投資擔保機構。[38][39] | |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 WIPO | 日內瓦 | 1980年6月4日加入。2014年7月在北京成立辦事處。[40]WIPO同時設若干觀察員席位,截止2024年,來自中國的社會團體中,博鰲亞洲論壇作為其「國際非政府組織」觀察員[41],另有中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華商標協會及中國專利保護協會作為其「國家非政府組織」觀察員[42]。 | |
國際勞工組織 | ILO | 日內瓦 | 1971年,國際勞工組織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席位。1983年,正式恢復在該組織的活動。[43] | |
聯合國旅遊組織 | 馬德里 | 1983年加入[44]。自2021年1月25日起,中文正式成為聯合國旅遊組織官方語言[45] | ||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 UNIDO | 維也納 | 1985年6月21日加入[46][47]。1994年2月3日加入其建立的國際遺傳工程和生物技術中心。[48][49]李勇曾於2013~2021年間擔任秘書長。 | |
國際電信聯盟 | ITU | 日內瓦 | 1985年9月10日加入。[50][51]趙厚麟曾於2015~2022年間擔任秘書長。旗下3大部門中,中國廣電等20家公司加入ITU-R,阿里巴巴等29家公司加入ITU-T,中國電信等9家公司加入ITU-D。[52] | |
相關組織[53] | ||||
國際原子能機構 | IAEA | 維也納 | 1984年成為正式成員國[54]。2004年加入其下設的核供應國集團[55]。 | |
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籌備委員會 | CTBTO | 維也納 | 1996年11月19日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籌委會首批成員國之一。[56] | |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 | OPCW | 海牙 | 1997年成立,所有《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締約國均自動成為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成員[57]。 | |
國際移民組織 | IOM | 日內瓦 | 2001年6月成為觀察員國,2016年6月30日正式加入。[58] | |
世界貿易組織 | WTO | 日內瓦 | 2001年12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此前,香港特別行政區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均於1995年1月1日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台灣以「台、澎、金、馬單獨關稅區」的名義加入,並於2002年1月1日成為世貿組織成員。[59] |
其他全球性國際組織
編輯組織名稱 | 英文縮寫 | 總部 | 說明 |
---|---|---|---|
國際通信衛星組織 | ITSO | 華盛頓特區 | 1978年8月16日加入,遵守《國際通信衛星組織協定》。[60] |
國際製冷學會 | IIR | 巴黎 | 1978年10月16日加入。[61][62] |
國際海道測量組織 | IHO | 摩納哥 | 1979年5月15日致函摩納哥政府,通知決定承認國際水道測量組織公約;同時聲明台灣當局簽字、接受非法無效。[63]:50[64] |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 | Inmarsat | 倫敦 | 1979年7月16日加入,遵守《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公約》。[65][66] |
國際奧委會 | IOC | 洛桑 | 1979年恢復北京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合法地位,同時規定台北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改稱「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大陸翻譯為「中國台北奧委會」,台灣翻譯為「中華奧會」。[67] |
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 | WFEO | 巴黎 | 1981年中國科協代表中國獲接納為國家會員。[68]龔克曾於2019~2021年間擔任主席。 |
世界海關組織 | WCO | 布魯塞爾 | 1983年7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正式加入WCO[69]。1987年香港海關加入[70]。1993年澳門海關加入。 |
世界能源理事會 | WEC | 倫敦 | 1983年加入。中國香港地區也是該組織的成員。[71] |
各國議會聯盟 | IPU | 日內瓦 | 1984年4月2日加入,遵守《各國議會聯盟章程》[72][7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代表國家出席會議[74]。 |
國際刑警組織 | ICPO | 里昂 | 1984年9月5日加入,遵守《國際刑事警察組織章程與規則》[75][76]。國際刑事警察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設有「香港支局」和「澳門支局」。[77] |
國際法制計量組織 | OIML | 巴黎 | 1985年4月25日成為正式成員國,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代表國家參加OIML各項活動。[78] |
國際統一私法協會 | UNIDROIT | 羅馬 | 1986年1月1日加入。[79][80] |
海牙國際私法會議 | HCCH | 海牙 | 1987年7月3日加入。[81][82] |
國際海底管理局 | ISA | 京斯敦 | |
國際發展法學院 | IDLO | 羅馬 | 1989年5月30日加入。[83][84] |
商品共同基金 | CFC | 阿姆斯特丹 | 1989年6月19日加入。[85][86] |
國際銅研究組織 | ICSG | 里斯本 | 1991年1月21日加入。[87][88] |
國際民防組織 | ICDO | 日內瓦 | 1992年9月3日加入。[89][90] |
國際搜救衛星系統計劃 | COSPAS-SARSAT | 蒙特利爾 | 1992年9月15日加入。[91][92] |
國際展覽局 | BIE | 巴黎 | 1993年5月3日加入。[93][94] |
國際清算銀行 | BIS | 巴塞爾 | 中國人民銀行於1996年9月正式加入。[95] |
國際疫苗研究所 | IVI | 首爾 | 1997年9月1日加入。[96][97] |
桑戈委員會 | 維也納 | 1997年10月16日正式加入,也稱「核出口商委員會」。[98] | |
地球觀測組織 | GEO | 日內瓦 | 2005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創始國之一。[99] |
生物資源
編輯組織名稱 | 英文縮寫 | 總部 | 說明 |
---|---|---|---|
國際捕鯨委員會 | IWC | 劍橋 | 1980年9月24日黃華致函美國國務卿,通知決定加入該組織,並遵守《國際捕鯨公約》,同時聲明台灣當局承認、加入非法無效。1980年10月20日美國國務卿復函確認。[100][101] |
亞洲—太平洋水產養殖中心網 | NACA | 曼谷 | 1990年1月11日加入。[102][103] |
大西洋鮪類保育委員會 | ICCAT | 馬德里 | 1996年10月24日加入。[104][105] |
國際竹藤組織 | INBAR | 北京 | 1997年11月6日成立。[106][107] |
印度洋金槍魚委員會 | IOTC | 維多利亞 | 1998年10月14日加入。[108] |
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 | UPOV | 日內瓦 | 1999年4月23日加入。[109][110] |
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 | CCAMLR | 荷巴特 | 2005年10月19日加入。[111][112] |
中西部太平洋漁業委員會 | WCPFC | 科洛尼亞 | 2004年12月2日加入《中西部太平洋高度洄游魚類種群養護和管理公約》。[113][114] |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 OIE | 巴黎 | 2007年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權利與義務。[115] |
美洲間熱帶金槍魚委員會 | IATTC | 拉霍亞 | 2010年8月27日加入《安提瓜公約》。[116][117] |
南太平洋區域漁業管理組織 | SPRFMO | 惠靈頓 | 2012年8月24日加入《南太平洋公海漁業資源養護和管理公約》。[118] |
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 | NPFC | 東京 | 2014年11月28日加入《北太平洋公海漁業資源養護和管理公約》。[119] |
跨區域組織
編輯組織名稱 | 英文縮寫 | 總部 | 說明 |
---|---|---|---|
鐵路合作組織 | OSJD | 華沙 | 1957年8月18日加入,遵守《鐵路合作組織章程》。[120][121] |
亞洲—太平洋地區電信組織 | APT | 曼谷 | 1977年7月2日加入。[122][123][124] |
亞洲太平洋郵政聯盟 | APPU | 曼谷 | 1982年10月18日加入。[125][126] |
亞非法律協商組織 | AALCO | 新德里 | 1983年加入。[127] |
亞洲和太平洋發展中心 | APDC | 丹佛 | 1983年7月1日加入。[128][129] |
非洲開發銀行 | AfDB | 阿比讓 | 1985年5月8日加入。[130][131] |
亞洲開發銀行 | ADB | 馬尼拉 | 1986年加入。[132] |
亞太經合組織 | APEC | 新加坡[註 1] | 1991年11月,在「一個中國」和「區別主權國家和地區經濟」的原則基礎上,中國、中國台北(也稱中華台北)及中國香港一起正式加入。[133]曾於2001年在上海舉辦第9次峰會,2014年在北京舉辦第22次峰會。 |
北太平洋海洋科學組織 | PICES | 帕特里夏灣 | 1992年3月24日加入。[134][135][136] |
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 | CICA | 阿斯塔納 | 1992年10月5日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亞信創始成員國,2014年在上海舉辦了第四次亞信峰會。 |
美洲開發銀行 | IDB | 華盛頓特區 | 1993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提出加入申請。2008年10月,美開行執董會決定接受中國人民銀行為正式成員。[137] |
亞歐基金會 | ASEF | 新加坡 | 1996年3月第一屆亞歐會議在泰國曼谷召開。1997年2月,亞歐會議的成員國成立了亞歐基金會。[138] |
中亞區域經濟合作 | CAREC | 曼達盧永 | 1996年由亞洲開發銀行發起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成員國。[139] |
二十國集團 | G20 | - | 1999年成立之初為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140]2016年在杭州舉辦第11次領導人峰會。 |
東亞-拉丁美洲合作論壇 | FEALAC | 首爾 | 1999年9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論壇創始成員國。[141] |
中非合作論壇 | FOCAC | - | 2000年10月在北京成立。[142] |
亞洲合作對話 | ACD | 科威特城 | 2002年6月第一次外長非正式會議在泰國舉行,標誌ACD機制正式啟動。[143] |
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 | CASCF | - | 2004年1月30日成立。[144][145] |
金磚國家 | BRICS | - | 2001年BRICs概念被提出。2006年金磚國家外長首次會晤。[146]2015年加入新開發銀行。[147][148] |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 | APSCO | 北京 | 2005年10月28日成立。[149] |
歐亞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組織 | EAG | 莫斯科 | 2011年6月16日杜金富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簽署《歐亞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組織協議》。[150]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 | 14+1 | - | 2012年4月26日在波蘭華沙正式啟動。[151] |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 AIIB | 北京 | 2013年10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倡議籌建。2016年1月開業。[152] |
中國—拉共體論壇 | CCF | - | 2014年7月17日在巴西利亞宣佈成立。2015年1月8日至9日,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標誌着論壇正式啟動。[153] |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 EBRD | 倫敦 | 經若干年談判,2016年1月成為歐開行第67個股東國。[154] |
區域性組織
編輯組織名稱 | 英文縮寫 | 總部 | 說明 |
---|---|---|---|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 | GMS | 1992年由亞洲開發銀行發起成立。[155] | |
東盟地區論壇 | ARF | 1994年7月25日,ARF首屆外長會在泰國曼谷召開。[156] | |
東盟十加三 | APT | 1997年,首次東盟與中日韓(時為9+3,柬埔寨加入東盟後稱10+3)領導人非正式會晤在吉隆坡舉行。[157]2015年加入東盟十加三韓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158] | |
上海合作組織 | SCO | 北京 | 2001年6月15日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創始成員國。[159] |
東亞峰會 | EAS | 2005年12月14日正式啟動。[160] | |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 | CJK[161] | 2008年12月13日,三國首次在10+3框架外舉行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62] | |
瀾湄合作 | LMC[163] | 2015年11月12日,首次外長會在雲南景洪舉行。2016年3月,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在海南三亞舉行。[164] |
非正式成員
編輯組織名稱 | 英文縮寫 | 總部 | 說明 |
---|---|---|---|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禁止核武器組織 | OPANAL | 墨西哥城 | 1973年8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簽署了該議定書,成為觀察員國。[165] |
不結盟運動 | NAM | - | 1992年9月正式成為不結盟運動觀察員國。[166] |
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 | ALADI | 蒙得維的亞 | 1994年6月15日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該協會觀察員。[167] |
湄公河委員會 | MRC | 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湄委會對話夥伴。[168] | |
環印度洋聯盟 | IORA | 埃本 | 2000年1月成為環印聯盟對話夥伴國。[169] |
美洲國家組織 | OAS | 華盛頓特區 | 2004年5月26日接納中國為該組織常駐觀察員國。[170] |
南亞區域合作聯盟 | SAARC | 2006年8月正式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觀察員。[171] | |
太平洋聯盟 | PA[172] | - | 2013年成為觀察員國。[173] |
註釋
編輯- ^ 1993年1月,亞太經合會秘書處在新加坡成立,負責該組織的日常事務性工作。
參考文獻
編輯- ^ UN Yearbook. UN MULTIMEDIA. [202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6) (英語).
- ^ 祁懷高. 新中国70年周边多边外交的历程、特点与挑战 (PDF). 世界經濟與政治. 2019, (6): 43–64 [2021-06-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6-08).
- ^ 中国同联合国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
- ^ All Members.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英語).
- ^ 中国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
- ^ 中国成功高票连任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成员.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16-06-14 [2021-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 ^ 中国同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的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 ^ Council of Members. 亞洲再保險公司.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设立亚洲再保险公司的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中文(簡體)).
- ^ WHA25.1 Representation of China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DF). WHO Iris. 1972-05-10 (英語).
- ^ 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
- ^ China. UNESCO. 2014-11-04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Macao, China. UNESCO. 2014-11-04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中文(簡體)).
- ^ Region II: Asia. 世界氣象組織網站. [20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英語).
- ^ 世界气象组织公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中文(簡體)).
- ^ 中国同世界气象组织的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1).
- ^ China (People's Rep.). 萬國郵政聯盟網站.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万国邮政联盟章程(原译组织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中文(簡體)).
- ^ Member States. www.imo.org.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国际海事组织公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中文(簡體)).
-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5).
- ^ FAO Country Profiles:China. www.fao.org.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章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中文(簡體)).
- ^ 世界粮食计划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5).
- ^ 【专题报道】完整履历和强大国家后盾发挥作用——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当选粮农组织总干事. 聯合國新聞. 2019-06-26 [2019-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1) (中文).
- ^ Member States (PDF).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1) (英語).
- ^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中文(簡體)).
- ^ 中国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 ^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5).
- ^ IMF Members' Quotas and Voting Power, and IMF Board of Governors. www.imf.org.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8) (英語).
- ^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中文(簡體)).
-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中國服務貿易指南網. [2021-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中文(簡體)).
- ^ Member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World Bank.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4) (英語).
- ^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中文(簡體)).
- ^ 国际开发协会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中文(簡體)).
- ^ 国际金融公司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中文(簡體)).
- ^ Member Countries | 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 | World Bank Group. 多邊投資擔保機構.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6) (英語).
- ^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1) (中文(簡體)).
- ^ 中国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8).
- ^ Accredited Observers -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WIPO.
- ^ Accredited Observers - 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WIPO.
- ^ 中国同国际劳工组织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
- ^ 中国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0).
- ^ 中文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 [2021-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 ^ Member States List | UNIDO. www.unido.org.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1) (英語).
-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章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中文(簡體)).
- ^ Countries. www.icgeb.org. 2018-08-30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中文(簡體)).
- ^ List of Member States. www.itu.int.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4) (英語).
- ^ 国际电信公约(1982).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中文(簡體)).
- ^ Sector Members. ITU.
- ^ 联合国系统 (PDF). 聯合國. 聯合國全球傳播部. 2019-07 [2021-06-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18).
- ^ 国际原子能机构.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 ^ 核供应国集团.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 ^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筹备委员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 ^ OPCW Member States. Opcw.org. [2013-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9).
- ^ 中国同国际移民组织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8).
- ^ 中国同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8).
- ^ 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中文(簡體)).
- ^ List of Member Countries. iifiir.org.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国际制冷学会的国际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中文(簡體)).
- ^ P5YEARBOOK_ANNUAIRE (PDF). iho.int. [2021-03-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6-09) (英語).
- ^ 国际水道测量组织公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中文(簡體)).
- ^ LIST OF PARTIES TO THE CONVEN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MOBILE SATELLITE ORGANIZATION (PDF). imso.org.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2-03) (英語).
- ^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公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中文(簡體)).
- ^ 中国同国际奥委会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8).
- ^ 中国科协被接纳为世界工程师组织联合会的国家会员. 知網閱讀.
- ^ 中国海关与世界海关组织.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2021-06-07].[失效連結]
- ^ 各地海關合作. 香港海關. [2021-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5).
- ^ 中国同世界能源理事会的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
- ^ China | Inter-Parliamentary Union. www.ipu.org.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各国议会联盟章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中文(簡體)).
- ^ 背景资料:世界议长大会-中国人大网. [2020-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0).
- ^ China. www.interpol.int.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国际刑事警察组织章程与规则.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中文(簡體)).
- ^ 中国同国际刑事警察组织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8).
- ^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20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 ^ Membership. www.unidroit.org.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3) (英語).
- ^ 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章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中文(簡體)).
- ^ HCCH | HCCH Members. www.hcch.net.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英語).
- ^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章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中文(簡體)).
- ^ Member Parties. www.idlo.int. 2019-10-30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建立国际发展法学院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中文(簡體)).
- ^ Member States – Common Fund for Commodities. www.common-fund.org.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美國英語).
- ^ 建立商品共同基金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中文(簡體)).
- ^ Members & Observers. www.icsg.org.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4) (英語).
- ^ 国际铜研究组织职权范围.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中文(簡體)).
- ^ Member states. icdo.org. [2021-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国际民防组织章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中文(簡體)).
- ^ Participants - International COSPAS-SARSAT. cospas-sarsat.int.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国际搜救卫星COSPAS-SARSAT系统计划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中文(簡體)).
- ^ China. www.bie-paris.org.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国际展览会公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中文(簡體)).
- ^ 中国同国际清算银行的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
- ^ State Parties and Signatories – IVI. www.ivi.int. [2021-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英語).
- ^ 关于建立国际疫苗研究所的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中文(簡體)).
- ^ 桑戈委员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 ^ 中国同地球观测组织的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
- ^ Membership. iwc.int.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1) (英語).
- ^ 国际捕鲸公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中文(簡體)).
- ^ NACA Governing Council. enaca.org.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亚洲—太平洋水产养殖中心网协议.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中文(簡體)).
- ^ Contracting Parties. www.iccat.int. [2021-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英語).
- ^ 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公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中文(簡體)).
- ^ China-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Bamboo and Rattan Membership- INBAR. www.inbar.int. [2021-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2) (英語).
- ^ 成立国际竹藤组织的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2) (中文(簡體)).
- ^ 建立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中文(簡體)).
- ^ MEMB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PDF). www.upov.int.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2-06) (英語).
- ^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78年文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中文(簡體)).
- ^ Members | CCAMLR. www.ccamlr.org.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1) (英語).
- ^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中文(簡體)).
- ^ About WCPFC | WCPFC. www.wcpfc.int. [2021-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3) (英語).
- ^ 中西部太平洋高度洄游鱼类种群养护和管理公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中文(簡體)).
- ^ 中国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
- ^ Inter-American-Tropical-Tuna-Commission. www.iattc.org. [2021-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英語).
- ^ 关于加强美利坚合众国与哥斯达黎加共和国1949年公约设立的美洲间热带金枪鱼委员会的公约(“安提瓜公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中文(簡體)).
- ^ 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 ^ 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 ^ 铁组成员. zh.osjd.org.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中文(簡體)).
- ^ 铁路合作组织章程(1956).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中文(簡體)).
- ^ APT Members | Asia-Pacific Telecommunity. www.apt.int.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APT Associate Members | Asia-Pacific Telecommunity. www.apt.int.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亚洲—太平洋地区电信组织章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中文(簡體)).
- ^ China | APPU Asian-Pacific Postal Union. www.appu-bureau.org.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亚洲太平洋邮政公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中文(簡體)).
- ^ MEMBER STATES. Asian African Legal Consultative Organization (英語).
- ^ 11. Charter of the Asian and Pacific Development Centre. treaties.un.org.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亚洲和太平洋发展中心章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中文(簡體)).
- ^ China. www.afdb.org. 2019-04-01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英語).
- ^ 建立非洲开发基金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中文(簡體)).
- ^ About ADB. Asian Development Bank.
- ^ 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0).
- ^ FAO Fisheries & Aquaculture - Country Profile. www.fao.org. [2021-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英語).
- ^ About Us - PICES - North Pacific Marine Science Organization. meetings.pices.int.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3) (英語).
- ^ 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公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中文(簡體)).
- ^ 中国同美洲开发银行的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8).
- ^ 中国同亚欧会议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
- ^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 ^ 中国同二十国集团的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
- ^ 中国同东亚-拉美合作论坛的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9).
- ^ 中非合作论坛.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 ^ 亚洲合作对话.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 ^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 ^ China-Arab States Cooperation Forum Holds Ninth Ministerial Conferenc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20-07-06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1).
- ^ 金砖国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
- ^ 成立新开发银行的协议.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 ^ Members. New Development Bank. [2021-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4) (美國英語).
- ^ Asia-Pacific Space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20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0).
- ^ 欧亚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组织协议.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 ^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 ^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
- ^ 中国—拉共体论坛.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5).
- ^ China: EBRD shareholder profile. ebrd.com.
- ^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 ^ 东盟地区论坛.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 ^ 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 ^ 设立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协议.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約數據庫. [2021-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 ^ 上海合作组织.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6).
- ^ 东亚峰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 ^ Andrew I. Yeo. China-Japan-Korea Trilateral Cooperation. Georgetow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17, 18 (2): 69–76 [2021-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0).
- ^ 中日韩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 ^ About LMC. Lancang-Mekong Cooperation. [2021-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 ^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 ^ 中国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禁止核武器组织的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 ^ 中国同不结盟运动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
- ^ 中国同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的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8).
- ^ 湄公河委员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 ^ 中国同环印度洋联盟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8).
- ^ Profile China. OAS.
- ^ 中国参与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情况.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1).
- ^ The Pacific Alliance commemorated its 10th Anniversary with a Presidential Panel. Alianza del Pacífico. 2021-05-03 [2021-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0).
- ^ 中国同太平洋联盟的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