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合台語

语言

察合台語,也作察哈台語查加泰語جغتای - Jaĝatāy [dʒaɣatej]; 維吾爾語: چاغاتاي / Chaghatay / Чағатай; 烏茲別克語: ﭼﯩﻐﻪتاي / Chig'atoy / Чиғатой),是中亞地區一種已經消亡的突厥語系語言,被逐漸棄用後,仍作為書面語使用至1920年代。察合台語採用波斯文字(阿拉伯字母)。追尋其源流,實是早在10至12世紀喀喇汗王朝(黑汗)時代,喀什、和田以至中亞烏茲別克一帶已經開始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寫突厥語了。是伊斯蘭化後的突厥語民族共用的文字。[5][6]書面察合台語是現代葛邏祿語支語言的前身,其中包括烏茲別克語維吾爾語[7]烏古斯語支土庫曼語雖然不屬於葛邏祿語支,但數百年來深受其影響。[8] 阿里希爾·納沃伊是最偉大的察合台語文學家之一。[9]

察合台語
چغتای
Čaġatāy
波斯體寫的「察合台」(چغتای)
區域中亞呼羅珊
語言滅亡1921年前後
語系
早期形式
文字波斯字母系統波斯體
官方地位
作為官方語言
語言代碼
ISO 639-2chg
ISO 639-3chg
語言學家列表chg
Glottologchag1247[4]
承德避暑山莊麗正門。左起第二列是用波斯體寫的察合台語روشن اوتراداقی داروازە‬,讀作Rawshan Otturādiqi Darwāza.五種文字從左到右分別爲蒙古文、察合台文、漢文藏文滿文

現代烏茲別克仍在研究察合台語文學,被視為現代烏茲別克語的直系祖先、烏茲別克民族遺產的一部分。

詞源

編輯

察合台汗國(1225–1680s)的「察合台」來自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10]許多使用這種語言的突厥語族群都聲稱自己是察合台汗國的政治後裔。

作為1924年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籌備工作的一部分,察合台語被更名為「古烏茲別克語」,[11][12][7][13][14]Edward A. Allworth認為這「嚴重歪曲了該地區的文學史」,並被用於賦予阿里希爾·納沃伊等文學家以烏孜別克族身份。[15][16]在俄國殖民資料中,也被稱為「Turki」或「撒爾塔人」等。[14]在中國有時被稱為「古維吾爾語」。[17]

歷史

編輯
 
阿富汗赫拉特發現的15世紀晚期察合台文作品

20世紀的察合台研究受民族主義偏見的影響。前察合台地區的獨立共和國一直稱察合台語是自己語言的祖先。因此,古烏茲別克語、古維吾爾語、古韃靼語、古土庫曼語及16世紀阿塞拜疆語中受察合台語影響的層次被分開研究。察合台語本身的某些特點常被忽視,例如從波斯語發展來的複雜句法。

察合台語是一種突厥語,屬突厥語東南部方言,普遍通行於中亞前蒙古帝國察合台汗國領土,曾經與欽察語一樣是中亞商旅之間的通用語言。隨着地區勢力的分化,後來發展成各種方言。當中,維吾爾語烏茲別克語都脫胎自察合台語。後來當俄羅斯控制了中亞地區之後,由於大量俄語人口遷入,使察合台語人口愈來愈少,並在前蘇聯時間消亡。

察合台文一般指15世紀─20世紀初中亞等地突厥語諸民族使用的書面語[7]:143,古察合台文指15世紀─16世紀維吾爾烏茲別克等族文人使用的突厥伊斯蘭文學語言。最著名的是阿里希爾·納沃伊五卷詩》:「正人之憂」、「蕾莉與馬傑農」、「阿塞拜疆的希琳公主」、「七星美圖」、「希臘化的伊斯坎達城堡」,他是使用察合台語的大詩人。各國學者對其使用時期與範圍尚無一致看法。中國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茲別克、塔塔爾等族到20世紀初仍用為書面語。察合台文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有輔助符號

Mehmet Fuat Köprülü將察合台語的演變分為以下階段:[18]

  1. 早期察合台語(13-14世紀)
  2. 前古典察合台語(15世紀上半葉)
  3. 古典察合台語(15世紀下半葉)
  4. 古典察合台語的延續(16世紀)
  5. 衰落(17-19世紀)

第一階段是個過渡階段,其特點是保留了古老的形式;第二階段始於阿里希爾·納沃伊的第一部詩集的出版,代表了察合台語文學的頂峰。[來源請求]

對後世突厥語的影響

編輯

從察合台語演變來的兩種現代語言——烏茲別克語維吾爾語與之距離最相近。烏茲別克人將察合台語視為語言的直系祖先,將文學視作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921年,烏茲別克最初打算將察合台語作為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官方語言,但它顯然太古老,於是被基於烏茲別克語方言的新書面語取代了。

根據《民族語》(Ethnologue)的記錄,阿富汗曾用「察合台」描述土庫曼語的Tekke方言。[19]直到18世紀末,察合台語都仍是中亞大部的主要書面語。[20]雖然察合台語對土庫曼語有一定影響,但後者屬於突厥語系的不同分支(烏古斯語支)。

文學

編輯

多元文化

編輯

波斯化希臘文化

編輯

伊朗文化與蘇菲文學影響

編輯
  • 內扎米《五卷詩》Xámsá
  • 納沃伊《雙言辨》Muhakimátul Luřátáyin

印度文化文學影響

編輯
  • 《卡力萊與迪木乃》Kálilá Wá Dáminá
  • 巴布爾回憶錄》Babur Namá

蒙古與俄羅斯文化

編輯

漢文化

編輯
  • 「喀喇汗與中國愛情故事」包括阿拉伯故事「阿拉丁」與同時受波斯與蒙元帝國影響的意大利歌劇《杜蘭朵公主》Turan-dokht波斯語「圖蘭公主」

15、16世紀

編輯

最著名的察合台詩人阿里希爾·納沃伊撰寫了《兩種語言的比較》(Muhakamat al-Lughatayin)對察合台語和波斯語進行了詳細比較,論證了前者在文學方面的優越性。察合台語有時稱為「納沃伊的語言」,他的名氣可見一斑。在散文作品中,帖木兒傳、莫臥兒帝國建立者巴布爾的《巴布爾回憶錄》都是用察合台語寫的。卡姆蘭·米爾扎的一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有波斯語和察合台語兩版,白拉姆汗的一首也由察合台語寫成。

下面是16世紀察合台文學的典型例子,巴布爾在一篇ruba'i中使用了察合台語。[21]

穆罕默德·昔班尼汗在征服大呼羅珊後不久,於1507年用察合台語寫了一篇名為《Risale-yi maarif-i Shaybāni》的散文,並傳給兒子穆罕默德·帖木兒。[2][22]哲學、宗教學著作《Bahr ul-Khuda》(1508)手稿現藏於倫敦。[23] Ötemish Hajji在花剌子模撰寫了一部名為《Tarikh-i Dost Sultan》的史書。

17、18世紀

編輯

就文學創作而言,17、18世紀可以算是衰落時期,察合台語的地位被波斯語取代。重要的察合台語著作有阿布勒哈茲·巴哈杜爾的《土庫曼世系》和《突厥世系》。他出於功能方面的考慮,表示「我沒有使用一個察合台語、波斯語或阿拉伯語單詞」中描述了對語言與風格的權衡:讓儘量多的讀者理解,而不使用過於華麗的文體,特別是韻文。到18世紀下半葉,土庫曼詩人馬赫圖姆庫里·弗拉基(Magtymguly Pyragy)也將古典察合台語作為一種書面語引入土庫曼文學,並融入了許多土庫曼語特點。[20]

布哈拉汗國蘇布罕·庫里(1680–1702)用中亞突厥語(察合台語)撰寫了醫學著作《蘇布罕·庫里的醫學復興》(Ihya at-tibb Subhani),專於疾病的描述、識別與治療。其中一份手稿存於布達佩斯圖書館。[24]

19、20世紀

編輯

19世紀著名的希瓦汗國文學家有Shermuhammad Munis和侄子Muhammad Riza Agahi。[25]穆罕默德·拉希姆二世也著有一些加扎勒穆薩·賽拉米的《Tārīkh-i amniyya》(1903)及修訂版《Tārīkh-i ḥamīdi》(1908)是關於陝甘回亂的最佳資料來源。[26][27]

代表性文獻

編輯

《先知傳》

編輯
  • Qisasas-i Rabřuzi

《古麗和諾魯茲》

編輯
  • Gůl Wá Náwruz (察哈台愛情經典)

《伊朗王國史》

編輯
  • Áďám Pad-šah-liriniñ Tarixi

《波斯詩歌集》

編輯
  • Diwanni-i Fani

《禽言》

編輯
  • Lisanur Táyir

《雙言辨》

編輯
  • Muhakimátul Luřátáyin

《五卷詩》Xámsá

編輯
  • 《正直人的驚愕》
  • 《萊麗與麥季儂》
  • 《帕爾哈德與希琳》
  • 《七美圖/巴赫拉姆傳》:
    • Sábi-i SáyYar/Bahram Namá
  • 亞歷山大的城堡》:
    • Sádd-i Iskándáriyá(希臘大帝遠征)

《卡力萊與迪木乃》

編輯
  • Kálilá Wá Dáminá(印度動物政治寓言)

《大流士傳》

編輯
  • 波斯王遠征

《布哈喇汗王傳》

編輯
  • Tázkirá-i Buřra Xan

《沙揬不花喇汗王傳》

編輯

《鐵木真傳》(鋼鐵汗王傳)

編輯
  • Činggiz Namá

卡斯米《阿爾斯蘭汗王傳》(獅汗王傳)

編輯
  • Tázkirá-i Arslan Xan (Qasimi)

巴布爾自傳》(虎汗王傳)

編輯
  • Babur-Namá(察哈台大帝遠征)
  • Šaraf adDin "Zapar Namá"(Záfár Namá)

《昔班尼傳》

編輯
  • Salih "Šayboniy Namá"

《樂師傳》

編輯
  • Tarixi-i Musiqiyun

《諸和卓傳》

編輯

《察合台字典》

編輯

《察合台詞目》

編輯

其他相關重要文獻

編輯
  1. Qutadřu Bilig 《福樂智慧
  2. Diwanu Luqátit Turk《突厥語大辭典
  3. Bostan
  4. Gůlstan
  5. Sindbat Namá辛巴達傳?
  6. Xusro wá Širin霍斯魯國王和席琳公主
  7. Máhzunul ásrar
  8. Gůl wá náwruz古麗和諾魯茲
  9. Qahar Diwan
  10. Tawarixi-Áďám
  11. Halati Sáyit Hásán Árdiširi
  12. Máďalisun náfais
  13. Mhzánul áwzan
  14. Diwani Ráhidi
  15. Kitab tánbiyei-tárbiyá
  16. Tawani Qidiri
  17. Diwani Qidiri
  18. Diwani Náfisi波斯詩集
  19. Áxlaq Iámilá
  20. Šárhil qulb
  21. Muhábbát Namá wá Mihnátkam愛苦相依
  22. Diwani Zálili翟黎里詩集
  23. Diwani Nóbiti
  24. Gul wá Bulbul花兒與百靈鳥
  25. Tázkira-i man Záhilla
  26. Íůsf wá Zulájxa玉素甫和祖萊哈(約瑟的愛情試煉)
  27. Farhat wá Širin
  28. Divan Sáburi
  29. Ďami-ul hikmát
  30. Ráwzátus Zohra
  31. Tázkirá-i Buřra Khan布哈喇汗王傳
  32. Sidiq Namá
  33. Pándi Namá
  34. Muhábbát Namá愛情篇
  35. Zůbdátul másail
  36. Durrin nádzat
  37. Řáriblar hikayati
  38. Kitabi Řárib
  39. Šárhi Šikásti Namá
  40. Záfár Namá凱旋傳
  41. Bárq TáĎálli Sábáq MáĎálli
  42. Táďridi Kaššab
  43. Tarihi Áminiya安寧史
  44. Tarihi Hámidi哈米德史
  45. Miň Bir Káčá天方夜譚

正字法

編輯

察合台語是一種書面語,使用波斯字母系統中的一種變體書寫,稱作Kona Yëziq(「舊字體」)。哈薩克字母吉爾吉斯語字母維吾爾語文字烏茲別克語字母都來自這種字體。

獨立 尾部 中部 首部 烏茲別克字母名 烏茲別克拉丁轉寫 哈薩克 柯爾克孜 維吾爾
Hamza ' ∅/й ∅/й ئ
alif А а, О о А а/Ә ә А а ئا
be B b Б б Б б
pe P p П п П п
te T t Т т Т т
se S s С с С с س
jim J j Ж ж Ж ж
chim Ch ch Ш ш Ч ч
hoy-i hutti H h х, ∅ х, ∅ ھ
xe X x Қ қ

(Х х)

К к

(Х х)

dol D d Д д Д д
zol Z z З з З з
re R r Р р Р р
ze Z z З з З з
je (zhe) J j Ж ж Ж ж
sin S s С с С с
shin Sh sh С с

(Ш ш)

Ш ш
sod S s С с С с س
ﺿ dod Z z З з З з ز
to (itqi) T t Т т Т т ت
zo (izgʻi) Z z З з З з ز
ayn ' ∅ (Ғ ғ) ئ
ğayn Gʻ gʻ Ғ ғ Г г
fe F f П п

(Ф ф)

П п/Б*

(Ф ф)

qof Q q Қ қ К к
ک ک kof K k К к Кь кь ك
gof G g Г г Гь гь
نگ/ݣ ـنگ/ـݣ ـنگـ/ـݣـ نگـ/ݣـ nungof Ng ng Ң ң Ң ң ڭ
lam L l Л л Л л
mim M m М м М м
nun N n Н н Н н
vav V v

U u,

Oʻ oʻ

У у

Үү/Ұұ,

Өө/Оо

_б_

Үү/Уу,

Өө/Оо

ۋ

ئۈ/ئۇ، ئۆ/ئو

hoy-i havvaz H h

A a

∅/й (h)

е/а

∅/й

э/а

ھ

ئە/ئا

ye Y y

Е e, I i

Йй, Ии

Іі/Ыы,

Ее

Йй

Ии/Ыы,

Ээ/Ее

ي

ئى، ئې

註釋

編輯

ف، ع، ظ، ط، ض، ص، ژ، ذ، خ، ح، ث، ء 等字母僅用於借詞,不代表任何額外音素。

對於哈薩克語和吉爾吉斯語,括號中的是從塔塔爾語和俄語借用的現代發音,與哈薩克語和吉爾吉斯語的歷史處理不一致。

影響

編輯

很多突厥語正字法都以Kona Yëziq為基礎,如南阿塞拜疆語卡什加語恰哈馬哈勒語呼羅珊突厥語傳統維文艾努語哈拉吉語等。
幾乎所有其他突厥語都有使用Kona Yëziq的歷史,但由於土耳其和蘇聯進行的文字改革,其中許多現在都使用拉丁字母西里爾字母書寫。

清代的主要語言詞典中包括察合台語,如乾隆時期的《御製五體清文鑒》。

語法

編輯

語序

編輯

察合台語的基本語序是SOV,是中心語後置語言(修飾語在中心語之前)。表示方位、事件等的詞的順序一般按重要性排列。

元輔音和諧

編輯

與其他突厥語系語言類似,察合台語有元音和諧(不過直系後裔烏茲別克語已經沒有了)。有8個元音,元音和諧依前後進行。

後元音 a u o ie
前元音 ä ü ö

[i]、[e]為央元音或前央/後央元音,一般在詞形變化時遵循2條規律,會影響後綴形態: 1. [i]、[e]一般按前元音變化。 2. 若詞根包含[q]或[ǧ],則按後元音變化。

輔音和諧比較少見,僅見於屬格後綴等。

複數後綴-لار (-lar/lär)。由於元音和諧,可能出現兩種實際發音:若最後一個元音是後元音([a]、[o]、[u])為-lar,是前元音([ä]、[ö]、[ü])或[i]、[e]為-lär。-lar偶爾會寫作-لر,不過一般來說/-lär/、/-lar/都可以寫-لار。哈薩克語、吉爾吉斯語則是/-ler/、/-lar/。

察合台語有6個格,主格(有時包括賓格)沒有任何標記。

詞綴

اوتون

otun

اوتون

otun

اينك

inäk

اينك

inäk

註釋
主格 -

اوتون

otun

اوتون

otun

柴...

اينك

inäk

اينك

inäk

牛...

主格無標,在句中一般居首。
屬格

-نينک

-niŋ

-نينک

-niŋ

اوتوننينک

otunniŋ

اوتوننينک

otunniŋ

...柴的...

اينكنينک

inäkniŋ

اينكنينک

inäkniŋ

...牛的...

領有物要按第三人稱領屬代詞變形『ى/سى』 (si/i)。
賓格

-نى

-ni

-نى

-ni

اوتوننى

otunni

اوتوننى

otunni

...(那)柴。

اينكنى

inäkni

اينكنى

inäkni

...(那)牛。

賓格只加在「有定」(definite)直接賓語上,所以「一條路」是<yol>,「那條路」是<yolni>。
與格

-غه/كه

-ka/ǧa

-غه/كه

-ka/ǧa

اوتونغه

otunǧa

اوتونغه

otunǧa

...到/給柴...

اينككه

inäkka

اينككه

inäkka

...到/給牛...

注意這個後綴有輔音和諧,有可能不在拼寫中表示出來,所以<inäk> + <ǧa> = <inäkka>但仍寫作<inäkǧa>。若最後一個元音是前元音,則詞綴的元音會據元音和諧變為-ä。
離格

-دين

-din

 

(/dan/dän)

-دين

-din

اوتوندين

otundin

اوتوندين

otundin

...從柴...

اينكدين/اينكتين

inäkdin/inäktin

اينكدين/اينكتين

inäkdin/inäktin

...從牛...

離格標記一般是-دهن 或 -دان (dan/dän),在清音前是-تين (tin)。
方位格

-ده

-da/dä

-ده

-da/dä

اوتونده

otunda

اوتونده

otunda

...在柴(上)...

اينكده

inäk

اينكده

inäk

...在牛(上)...

與離格類似,方位格標記也會發生元音和諧:若末元音為前元音,則後綴元音變為-dä。

代詞

編輯

人稱代詞

編輯

察合台語有7個人稱代詞,其中第二人稱單數有正式與非正式之分,但都不分性。人稱代詞會給動詞加詞綴。

單數 詞綴 複數 詞綴
第一人稱 من män -من -män بيز biz -ميز -miz
第二人稱 سيز siz [非正式] -سيز -siz سيزلار sizlär -سيزلار -sizlär
سن sän [正式] سن -sän
第三人稱 او/اول ul/u - اولار ular -لار -lar

標點

編輯

下面是察合台語文本中常見的標點符號。[28]

符號 名稱 漢語名稱 功能
四點號 表示詩節或段落的始終,是區分詩和散文的重要標誌。可能出現在行的首尾或頁中。
八淚珠輻螺旋星號 用作標題的裝飾,見於標題結尾、詩末等。不常見。
. 句號 表示句末。不過,直到察合台語發展的晚期(俄國產紙料上的手稿)之前,都少見於手稿。
" " 引號 引文周圍加引號,也見於強調特定詞句(罕見)
___ 下劃線 常用紅墨水,見於人名、禱文、標記問題、回答、重要大綱數字之類。
空格 表示詩節的結束。
- 破折號 罕見標點;用於數值範圍(如2–5)
-- 雙破折號 罕見標點;像冒號一樣提示之後的信息,用於目錄
( ) 括號 標記切題或與上下文有關的評論、詞語或短語
: 冒號 極少出現在直接引語之前。也可以標記對話的開始
省略號 多個(一般是3個)點,表示文本的省略或缺失。

參閲

編輯

註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Grenoble, Lenore. Language Policy of the Soviet Un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 143. ISBN 1-4020-1298-5. 
  2. ^ 存档副本. Encyclopedia Iranica. [2023-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0). 例如,Ebn Mohannā(Jamāl-al-Dīn, 8/14 世紀早期,可能在呼羅珊)將其描述為所有突厥語中最純正的(Doerfer,1976,第243頁),金帳汗國(Radloff,1870;庫拉特;Bodrogligeti,1962)和克里米亞(庫拉特)的汗國以及喀山韃靼人(Akhmetgaleeva;Yusupov)在很多時候都用察合台語寫作。 
  3. ^ Ayşe Gül Sertkaya. Şeyhzade Abdurrezak Bahşı. Hazai, György (編). Archivum Ottomanicum 20. 2002: 114–115. 因此,我們可以說Şeyhzade Abdürrezak Bahşı 是15世紀生活在征服者穆罕默德蘇丹及其兒子巴耶濟德-伊-維利宮殿中的一名抄寫員,他用維吾爾文和阿拉伯文以及東突厥斯坦語(察合台語)書寫了穆罕默德二世和巴耶濟德二世寄給東突厥人的信件(bitig)和法令(yarlığ)。 
  4.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編). Chagatai.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5. ^ Chagatai literatur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21-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7). 
  6. ^ Bakker, Peter; Matras, Yaron. Contact Languages. Walter de Gruyter. 2013-06-26: 292 [2023-10-31]. ISBN 9781614513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31). 
  7. ^ 7.0 7.1 7.2 Grenoble, L. A. Language Policy in the Soviet Union.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6-04-11. ISBN 978-0-306-48083-6. 
  8. ^ Vaidyanath, R. The Formation of the Soviet Central Asian Republics: A Study in Soviet Nationalities Policy, 1917–1936.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67: 24. 
  9. ^ Robert McHenry (編). Navā'ī, (Mir) 'Alī Shīr.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8 15th.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563. 1993. 
  10. ^ Vladimir Babak; Demian Vaisman; Aryeh Wasserman. Political Organization in Central Asia and Azerbaijan: Sources and Documents. Routledge. 2004-11-23: 343– [2023-10-31]. ISBN 978-1-135-776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5). 
  11. ^ Schiffman, Harold.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Conflict in Afghanistan and Its Neighbors: The Changing Politics of Language Choice. Brill Academic. 2011: 178–179. ISBN 978-9004201453. 
  12. ^ Scott Newton. Law and the Making of the Soviet World: The Red Demiurge. Routledge. 2014-11-20: 232–. ISBN 978-1-317-92978-9. 
  13. ^ Andrew Dalby. Dictionary of Languages: The Definitive Reference to More Than 400 Languages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665–. ISBN 978-0-231-11568-1. Chagatai Old Uzbek official. 
  14. ^ 14.0 14.1 Paul Bergne. Birth of Tajikistan: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Origins of the Republic. I.B.Tauris. 2007-06-29: 24, 137. ISBN 978-0-85771-091-8. 
  15. ^ Allworth, Edward A. The Modern Uzbeks: From the Four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A Cultural History.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90: 229–230. ISBN 978-0817987329. 
  16. ^ Aramco World Magazine. Arabian American Oil Company. 1985: 27. 
  17. ^ Pengyuan Liu; Qi Su.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14th Workshop, CLSW 2013, Zhengzhou, China, May 10–12, 2013. Revised Selected Papers. Springer. 2013-12-12: 448– [2023-10-31]. ISBN 978-3-642-4518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5). 
  18. ^ János Eckmann. Thomas A. Sebeok , 編. Uralic and Altaic Series 60. Indiana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7. 1966.  |section=被忽略 (幫助)
  19. ^ Turkmen language. Ethnologue. [2023-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1). 
  20. ^ 20.0 20.1 Clark, Larry, Michael Thurman, and David Tyson. "Turkmenistan." Kazakhstan, Kyrgyzstan, Tajikistan, Turkmenistan, and Uzbekistan: Country Studies. p. 318. Comp. Glenn E. Curtis. Washington, D.C.: Division, 1997
  21. ^ Balabanlilar, Lisa. Imperial Identity in the Mughal Empire. Memory and Dynastic Politics in Early Modern South and Central Asia.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5: 42–43. ISBN 978-0-857-72081-8. 
  22. ^ Bodrogligeti A.J.E. Muḥammad Shaybānī Khan’s Apology to the Muslim Clergy // Archivum Ottomanicum. 1994a. Vol. 13. (1993/1994), р.98
  23. ^ A.J.E.Bodrogligeti, "Muhammad Shaybanî’s Bahru’l-huda : An Early Sixteenth Century Didactic Qasida in Chagatay", Ural-Altaische Jahrbücher, vol.54 (1982), p. 1 and n.4
  24. ^ A Turkic Medical Treatise from Islamic Central Asia: A Critical Edition of a Seventeenth-Century Chagatay Work by Subḥān Qulï Khan. Edited,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by László KÁROLY. Brill’s Inner Asian Library. Volume 32. Editors: Michael DROMPP; Devin DEWEESE; Mark C. ELLIOTT. Leiden. 2015
  25. ^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Qahhar, Tahir, and William Dirks. 「Uzbek Literature.」 World Literature Today, vol. 70, no. 3, 1996, pp. 611–618. JSTOR, www.jstor.org/stable/40042097.
  26. ^ МОЛЛА МУСА САЙРАМИ: ТА'РИХ-И АМНИЙ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ulla Musa Sayrami's Tarikh-i amniyya: Preface)], in: "Материалы по истории казахских ханств XV–XVIII веков (Извлечения из персидских и тюркских сочинений)" (Materials for the history of the Kazakh Khanates of the 15–18th cc. (Extracts from Persian and Turkic literary works)), Alma Ata, Nauka Publishers, 1969. (俄語)
  27. ^ Kim, Ho-dong. Holy war in China: the Muslim rebellion and state in Chinese Central Asia, 1864–1877.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xvi [2023-10-31]. ISBN 0-8047-488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5). 
  28. ^ Chaghatay manuscripts transcription handbook. uyghur.ittc.ku.edu. [2021-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2). 

文獻

編輯
  • Eckmann, János, Chagatay Manual. (Indiana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Uralic and Altaic series ; 60). Bloomington, Ind.: Indiana University, 1966. Reprinted edition, Richmond: Curzon Press, 1997, ISBN 0-7007-0860-X, or ISBN 978-0-7007-0860-4.
  • Bodrogligeti, András J. E., A Grammar of Chagatay. (Languages of the World: Materials ; 155). München: LINCOM Europa, 2001. (Repr. 2007), ISBN 3-89586-563-X.
  • Pavet de Courteille, Abel, Dictionnaire Turk-Oriental: Destinée principalement à faciliter la lecture des ouvrages de Bâber, d'Aboul-Gâzi, de Mir Ali-Chir Nevâï, et d'autres ouvrages en langues touraniennes (Eastern Turkish Dictionary: Intended Primarily to Facilitate the Reading of the Works of Babur, Abu'l Ghazi, Mir ʿAli Shir Navaʾi, and Other Works in Turanian Languages). Paris, 1870. Reprinted edition, Amsterdam: Philo Press, 1972, ISBN 90-6022113-3.
  • Erkinov A. 「Persian-Chaghatay Bilingualism in the Intellectual Circles of Central Asia during the 15th-18th Centuries (the case of poetical anthologies, bayāz)」.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ntral Asian Studies. C.H.Woo (ed.). vol.12, 2008, pp. 57–82 [3].
  • Cakan, Varis (2011) "Chagatai Turkish and Its Effects on Central Asian Culture", 大阪大學世界言語研究センター論集. 6 pp. 143–158, Osaka University Knowledge Archive.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