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勒塔(19世紀?—1920年4月),又譯帕拉圖巴埒塔蒙古族新疆庫爾喀喇烏蘇(今烏蘇市四棵樹鎮)人,清末蒙古王公民初軍事將領。東路舊土爾扈特右旗畢錫勒圖郡王。

生平 編輯

帕勒塔是第六代東路舊土爾扈特右旗畢錫勒圖郡王巴雅爾之子,後襲爵為郡王。帕勒塔年少時曾經到北京就學。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他留學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他於宣統三年(1911年)任阿爾泰辦事大臣[1]

辛亥革命後,帕勒塔贊同革命、擁戴共和,北洋政府將他由郡王晉封親王。民國元年(1912年)5月,帕勒塔出任民國政府改設的阿爾泰辦事長官,並督辦西北防守。為收復被外蒙古攻佔的科布多,民國元年(1912年)10月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下令,由帕勒塔負責指揮軍隊收復科布多。民國二年(1913年)1月,大總統袁世凱稱讚帕勒塔「首贊共和,勛勤同著」、「統率軍隊,力轉邊局」,授帕勒塔陸軍上將軍銜,並授二等嘉禾章[1]

民國三年(1914年),帕勒塔因患哮喘而辭職,到北京治病。民國四年(1915年)袁世凱稱帝,帕勒塔代表東路舊土爾扈特表示擁護。 [1]

民國九年(1920年),帕勒塔在北京病逝。 [1]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