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士定之戰
喜士定之戰(英語:Battle of Hastings)是英國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諾曼征服中最具決定性的一戰,諾曼軍隊於1066年10月14日在東修適士喜士定附近擊敗英格蘭國王哈羅德二世統帥的守軍,哈羅德二世陣亡。
喜士定之戰 | |||||||
---|---|---|---|---|---|---|---|
諾曼征服英格蘭的一部分 | |||||||
Harold Rex Interfectus Est:「哈羅德王被殺」。貝葉掛毯描繪哈羅德戰死的場景。 | |||||||
| |||||||
參戰方 | |||||||
諾曼第公國 | 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征服者威廉 紅髮阿蘭 威廉·菲茨奧斯本 布洛涅伯爵尤斯塔斯二世 |
哈羅德·戈德溫森 † 戈斯·戈德溫森 † 利奧夫溫·戈德溫森 † | ||||||
兵力 | |||||||
不詳,估計為7,000至12,000人 | 不詳,估計為5,000至13,000人 |
1066年9月29日,諾曼第公爵吉約姆二世(即征服者威廉)希望用他的軍隊取得英格蘭的王位,軍隊出發後在英吉利海峽被颶風延遲,後於英格蘭南岸的村莊佩文西登陸,未遇到抵抗。傳說威廉登上海灘後不小心面朝下摔倒。為了不在軍隊面前出醜,他雙手捧沙站起來喊道:「我現在擁有了英國的土地!」(這個故事與凱撒入侵不列顛的故事相似;也許是威廉的傳記作者為了讓威廉與凱撒有更多的共同點而編造的。)聽到威廉軍隊登陸的消息之後,剛殲滅挪威國王哈拉爾三世的入侵軍隊的英格蘭國王哈羅德二世,急忙召集他所能找到的軍隊,南下禦敵。
哈羅德在喜士定至倫敦的路上佈置了他的軍隊,具體地點是在距喜士定六英里的森拉克山丘。他的後方是安德里達森林,前方是山谷。後來此戰發生地被稱作巴特爾(「Battle」,意即戰鬥,位於今日英國之東修適士郡),以紀念這個事件。
英王的軍隊估計為八千人以上,全部為步兵(英國士兵騎馬到戰鬥地點,但到達之後下馬步戰)。其士兵包括正規兵(通常為土地擁有者),專業戰士包括皇家衛隊,還有一些臨時徵集的農民士兵。他們主要武器有劍,槍和威力強大的丹麥斧,防具有鎖甲和圓盾。前鋒是一排用盾牌結成的盾牆。前鋒之後是正規軍,最後是農民。整個軍隊沿山脊佈陣(陣亡士兵倒下之後,後面的士兵可填補空缺),但是由於英軍剛與挪威人打完斯坦福橋之戰,實際上已經無力再戰鬥。
10月14日早晨,威廉公爵將他的軍隊在英軍陣前展開,諾曼軍隊的軍隊數量與英軍相仿,軍團包括了威廉自己的諾曼軍團,盟軍布列塔尼軍團和法國與佛蘭德軍團,甚至還有來自意大利的諾曼海盜。諾曼貴族們提供給威廉物資,支持入侵英格蘭,以換取在英格蘭的領地和頭銜。普通士兵的軍餉以現金和戰利品支付,還有希望得到英國封地。諾曼軍隊以經典中世紀陣型展開,包括了三個軍團-諾曼軍團在中心,布列塔尼軍團在左翼,法國-佛蘭德軍團在右翼。每個軍團包括了步兵,騎兵和弓兵,並有弩兵。戰鬥開始時弓兵和弩兵站在戰陣的最前列。
傳說威廉的御用吟遊詩人和騎士,愛烏·泰勒佛,請求其主人威廉讓他第一個衝鋒。威廉同意了他的請求,泰勒佛孤身衝向英軍,揮舞着他的劍和騎槍並高唱着古版的《羅蘭之歌》。這個故事最早的描述說一個英軍騎士出陣迎擊,但泰勒佛迅速將其斬首,並用他的頭作為上帝保佑諾曼侵略軍的見證。後來一些12世紀的來源說泰勒佛衝進了英軍陣型,擊斃了一到三名英軍士兵,然後陣亡。
背景
編輯英格蘭的繼承危機
編輯托斯蒂格和哈德拉達的入侵
編輯戰鬥過程
編輯戰鬥由諾曼弓兵和弩兵的齊射開始。但是由於諾曼弓威力不強,諾曼弩兵也未裝備絞盤裝置,所以無法穿透英軍的盾牌,並且大部分弓箭飛到了英軍後方的地上。諾曼軍通常依靠揀敵人射來的箭以維持攻擊,但是英軍由於匆忙行軍,並未帶弓兵迎戰,因此此輪弓箭攻擊未對英軍陣線造成任何傷亡或影響。
接下來諾曼步兵和騎兵進行了衝鋒,由公爵本人和公爵的兩個兄弟巴約的厄德和羅貝爾帶領。在前鋒線上,步兵和騎兵與防守的英軍正面交鋒了,但是由於英軍使用威力強大的丹麥長斧,這一輪攻擊只留下了一堆被砍倒的戰馬和屍體。英軍的盾牆仍然堅不可摧,英軍士兵開始高喊「神聖的十字」和「滾出去,滾出去」。
然後,左翼的布列塔尼軍團與英軍盾牆接觸。由於對英軍威力強大的防守沒有經驗和沒有準備,布列塔尼士兵迅速潰退。英軍的右翼,可能是在英王哈羅德的兄弟的帶領下,衝出了陣型,下山進行追擊。但是在平地上,沒有盾牆的保護的情況下,此部分英軍迅速被諾曼騎兵殺散。
諾曼領主們注意到了英軍士兵喜歡盲目追擊的心理,開始命令諾曼騎兵重複使用「詐敗」戰術。在這一天中,諾曼騎兵在英軍防守陣線前多次進行了攻擊和潰退的表演。每次英軍都會有一部分士兵追擊看起來正在潰敗的敵人,但每次都被諾曼騎兵回頭殲滅。
諾曼軍終於停止了攻擊並重新集結,開始正面全力攻擊英軍盾牆,每次攻擊都讓盾牆弱了一分,並留下了大量的英軍和諾曼軍士兵的屍體。
在這一天快結束時,英軍的防線已經幾乎要崩潰了。諾曼第軍隊的步兵和騎兵的多次衝鋒已經令英軍防線極其薄弱,現在英軍的防線已經充滿了戰鬥力較低的農民軍。但是威廉開始擔心,如果夜晚來臨,那麼他自己同樣疲憊的軍團必須休整,也許必須回到船上,那時他們將成為英國海軍的獵物。為此諾曼軍準備進行孤注一擲的最終衝鋒,威廉命令其弓兵和弩兵再次站到了前列,這次弓兵調整了射擊角度,大部分弓箭落到了後方農民軍的頭頂,造成了大量的傷亡。正當諾曼步兵和騎兵接近時,英王哈羅德被弓箭射中,受到了致命傷。通常認為他的眼睛被一支弓箭穿透。英王哈羅德陣亡了,英國被帶入了血腥的中世紀。
諾曼軍的最後衝鋒衝垮了英軍左翼和右翼的防線,並開始向英軍中心移動。英軍防線開始動搖,盾牆防線已經有多處被諾曼士兵突破。英軍的正規軍,得到了英王已死的消息,開始慢慢從戰場撤退。諾曼軍終於佔領了山頭,並開始追擊英軍逃兵。哈羅德的皇家衛隊「龍旗軍團」和「戰鬥者軍團」戰鬥至了最後一人,在哈羅德屍體周圍形成了一個圓圈。
結果
編輯只有一小部分英軍成功退入了森林,一些諾曼士兵追擊英軍進入了森林,但在黑暗中被伏擊並殲滅。威廉在剛剛佔領的土地上休息了一晚上,然後開始了他的諾曼征服工作。他的軍隊在喜士定進行了約兩個星期的休整,同時等待着英格蘭的領主來向他表示服從。然後當他認識到了沒有人會來表示服從的時候,他開始向倫敦進軍。他的軍隊在十一月由於痢疾而大量減員,威廉本人也病倒了。但是他仍然帶領着他的軍隊向首都進發,他的軍隊分三個縱隊跨越了泰晤士河,威廉聲稱將圍攻倫敦。
在倫敦附近,英格蘭貴族們進行了幾次不成功的抵抗,剩下的英國領主們開始內訌。北方的伯爵愛德溫和莫爾卡,倫敦州長艾瑟格,新英王埃德加二世(為了抵抗諾曼軍,而被推選成為英王,但還未加冕)出城對威廉表示了服從。威廉於聖誕節在西敏寺被加冕為那年的第三個英格蘭國王。
喜士定之戰的遺址興建了一間巴特爾修道院(意即「戰鬥修道院」,真名為聖馬丁修道院),在其高高的聖壇上矗立一個銘牌,標示著哈羅德戰死的地方。巴特爾這個聚居點也沿修道院四周發展,直至現在是一個小集市城鎮。
貝葉掛毯描述了喜士定之戰的前後過程。
喜士定之戰也是一個運用聯合作戰理論的好例子。諾曼弓箭手,騎兵和步兵聯合不讓英軍取得主動權,他們聯合起來,讓同樣裝備的英軍不得不只顧防守並只能執行很少次的戰略行動。
喜士定之戰是歷史上最後一次對英國成功的軍事入侵,自那以後再也沒有人能成功征服英國。古法語成為英國統治階級的語言近300年之久,並影響現代英語的許多詞彙。英法關係從這以後變得相當複雜,因為英國國王同時擁有法國貴族的身份,導致後來英國國王也有權力爭取法國王位,成為後來英法衝突的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Barber, Luke; Sibun, Lucy. The Medieval Hospital of St Nicholas, East Sussex: Excavations 1994. Sussex Archaeological Collections. 2010, 148: 79–110. doi:10.5284/1085944 .
- Barlow, Frank. Edward the Confessor.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 ISBN 0-520-01671-8.
- Barlow, Frank. The Feudal Kingdom of England 1042–1216 Fourth. New York: Longman. 1988. ISBN 0-582-49504-0.
- Bates, David. Normandy Before 1066. London: Longman. 1982. ISBN 0-582-48492-8.
- Bates, David. William the Conqueror. Stroud, UK: Tempus. 2001. ISBN 0-7524-1980-3.
- Battlefields Trust. Battle of Hastings: 14 October 1066. UK Battlefields Resource Centre. [5 Octo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 Bennett, Matthew. Campaigns of the Norman Conquest. Essential Histories. Oxford, UK: Osprey. 2001. ISBN 978-1-84176-228-9.
- Bennett, Matthew; Bradbury, Jim; DeVries, Kelly; Dickie, Iain; Jestice, Phyllis. Fighting Techniques of the Medieval World AD 500–AD 1500: Equipment, Combat Skills and Tactic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6. ISBN 978-0-312-34820-5.
- Carpenter, David. 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The Penguin History of Britain 1066–1284. New York: Penguin. 2004. ISBN 0-14-014824-8.
- Coad, Jonathan. Battle Abbey and Battlefield. English Heritage Guidebooks. London: English Heritage. 2007 [2022-05-25]. ISBN 978-1-905624-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9).
- Coredon, Christopher. A Dictionary of Medieval Terms & Phrases Reprint. Woodbridge, UK: D. S. Brewer. 2007. ISBN 978-1-84384-138-8.
- Crouch, David. The Normans: The History of a Dynasty. London: Hambledon & London. 2007. ISBN 978-1-85285-595-6.
- Douglas, David C. William the Conqueror: The Norman Impact Upon England.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4. OCLC 399137.
- English Heritage. Research on Battle Abbey and Battlefield. [21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7).
- Freeman, Edward A. The History of the Norman Conquest of England: Its Causes and Results III. Oxford, UK: Clarendon Press. 1869. OCLC 186846557.
- Fryde, E. B.; Greenway, D. E.; Porter, S.; Roy, I. Handbook of British Chronology Third revised.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521-56350-X.
- Gravett, Christopher. Hastings 1066: The Fall of Saxon England. Campaign 13. Oxford, UK: Osprey. 1992. ISBN 1-84176-133-8.
- Hallam, Elizabeth M.; Everard, Judith. Capetian France 987–1328 Second. New York: Longman. 2001. ISBN 0-582-40428-2.
- Hare, J. N. Battle Abbey: The Eastern Range and the Excavations of 1978–80. London: English Heritage. 1984: 11 [2022-05-25]. ISBN 97818480213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9) –透過Archaeology Data Service.
- Higham, Nick. The Death of Anglo-Saxon England. Stroud, UK: Sutton. 2000. ISBN 0-7509-2469-1.
- Huscroft, Richard. The Norman Conquest: A New Introduction. New York: Longman. 2009. ISBN 978-1-4058-1155-2.
- Huscroft, Richard. Ruling England 1042–1217. London: Pearson/Longman. 2005. ISBN 0-582-84882-2.
- Lawson, M. K. The Battle of Hastings: 1066. Stroud, UK: Tempus. 2002. ISBN 0-7524-1998-6.
- Livesay, Edwina. Skeleton 180 Shock Dating Result. Sussex Past and Present. 2014, 133: 6.
- Marren, Peter. 1066: The Battles of York, Stamford Bridge & Hastings. Battleground Britain. Barnsley, UK: Leo Cooper. 2004. ISBN 0-85052-953-0.
- Musset, Lucien. The Bayeux Tapestry. 由Rex, Richard翻譯 New. Woodbridge, UK: Boydell Press. 2005. ISBN 1-84383-163-5.
- Nicolle, David. Medieval Warfare Source Book: Warfare in Western Christendom. Dubai: Brockhampton Press. 1999. ISBN 1-86019-889-9.
- Nicolle, David. The Normans. Oxford, UK: Osprey. 1987. ISBN 1-85532-944-1.
- Porter, Roy. Pevensey Castle. London: English Heritage. 2020. ISBN 978-1-910907-41-2.
- Rex, Peter. Harold II: The Doomed Saxon King. Stroud, UK: Tempus. 2005. ISBN 978-0-7394-7185-2.
- Stafford, Pauline. Unification and Conquest: A 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y of England in the Tenth and Eleventh Centuries.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9. ISBN 0-7131-6532-4.
- Stenton, F. M. Anglo-Saxon England Third.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ISBN 978-0-19-280139-5.
- Thomas, Hugh. The Norman Conquest: England after William the Conqueror. Critical Issues in History.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7. ISBN 978-0-7425-3840-5.
- Walker, Ian. Harold the Last Anglo-Saxon King. Gloucestershire, UK: Wrens Park. 2000. ISBN 0-905778-46-4.
- Williams, Ann. Æthelred the Unready: The Ill-Counselled King. London: Hambledon & London. 2003. ISBN 1-85285-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