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

非洲西部國家

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英語: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通稱尼日利亞(英語:Nigeria),是西非國家,位於非洲畿內亞灣西岸頂點,鄰國包括西邊的貝寧,北邊的尼日爾,東北方與乍得接壤一小段國界,正東則是喀麥隆。尼日利亞是全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全世界人口第六多的國家,全世界以黑人為主體的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國家[3]。它被列為是未來11國中的一員,亦是英聯邦成員。

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
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英語)
格言:Unity and Faith, Peace and Progress  (英語)
「團結與信仰,和平與進步」
國歌:尼日利亞,我們讚揚你
(英語:Nigeria, We Hail Thee
首都阿布賈
最大城市拉各斯
官方語言英語
宗教
基督教伊斯蘭教
政治體制聯邦制總統制
法律體系英美法系
領導人
• 總統
博拉·蒂努布
成立
• 從英國獨立
1960年10月1日
面積
• 總計
923,768平方公里(第31名
• 水域率
2.4%
人口
• 2021年估計
211,400,708(第7名
• 密度
218/平方公里(第42名
GDPPPP2022年估計
• 總計
12,685.36億美元[1]第25名
• 人均
5,852美元[1]第129名
GDP(國際匯率)2022年估計
• 總計
5,105.88億美元[1]第27名
• 人均
2,355美元[1]第137名
貨幣奈拉NGN
時區UTC+1
行駛方位靠右行駛[2]
電話區號+234
ISO 3166碼NGA
中央銀行尼日利亞中央銀行
人類發展指數0.539(第161名)
堅尼系數35.1(2020年)
最長河流尼日爾河
最大湖泊乍得湖
海岸線853公里
互聯網頂級域.ng
「Nigeria」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國大陸尼日利亞
臺灣奈及利亞
港澳尼日利亞
星馬尼日利亞

尼日利亞的首都原本為西南沿海的海港城市拉各斯,1991年12月遷都至地理位置位居全國國土正中央的阿布賈。尼日利亞是石油輸出國組織中第四大成員。軍事獨裁與不間斷的內戰在該國境內持續了數十年,直到1999年該國頒訂了新憲法之後才開始有轉機。2003年的大選是尼日利亞史上第一次民主大選。2021年,尼日利亞國內生產總值創歷史新高,其經濟規模躍居世界第25位,為非洲最大的經濟體。

當地有悠久的歷史,考古證據表明,該地區人類居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至少公元前9100年。[4]

語源

編輯

尼日利亞這個名字取自貫穿全國的尼日爾河。這個名字於1897年1月8日,由英國記者弗洛拉·肖英語Flora Shaw, Lady Lugard所創造,她後來嫁給了英國殖民地行政官勳爵盧吉。鄰國尼日爾也從同一條河得名。尼日爾這個名字最初僅適用於尼日爾河中游,其起源尚不確定。在19世紀歐洲殖民主義之前,該詞可能是廷巴克圖附近河中游地區居民使用的圖阿雷格人名字egerew n-igerewen的變體。[5][6]

歷史

編輯

殖民地時期

編輯
 
首都阿布賈高級住宅區
 
伊斯蘭信徒

8世紀,乍得湖畔的札加瓦人(Zaghawa)建立加奈姆-博爾努帝國(Kanem-Bornu)。14世紀至16世紀,由桑海帝國統治。1472年,受到葡萄牙的侵略。後荷蘭法國英國等國殖民者相繼侵入,販賣奴隸;1861年英國在拉各斯建立據點後,不斷向內陸擴張;1900年,南、北尼日利亞均淪為英國「保護國」;1914年合併成為英國殖民地「尼日利亞殖民地保護國」。

獨立以後

編輯

1947年,英國批准其憲法,聯邦政府成立。1954年,取得內部自治權。1960年10月1日,宣佈獨立,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1963年10月1日,改為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其後軍事政變多次發生,軍人長期掌權。

1967年5月30日,伊博族奧朱古英語Odumegwu Ojukwu宣佈退出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成立比亞法拉共和國;同年7月,以戈翁為首的聯邦政府出兵鎮壓,內戰爆發;至1970年1月,比亞法拉軍隊戰敗。

1998年6月8日,軍政府首腦阿巴查在自家別墅去世,接任者阿卜杜勒薩拉米·阿布巴卡爾決定還權給民選政府。

1999年2月的總統選舉中,奧盧塞貢·奧巴桑喬當選。[7]

2007年4月21日,舉行總統和國民議會選舉。[8]奧馬魯·亞拉杜瓦當選總統。[9]2010年5月5日奧馬魯·亞拉杜瓦病逝,副總統古德勒克·喬納森繼任總統。

2011年4月16日,古德勒克·喬納森在總統選舉中獲勝,5月29日,在首都阿布賈雄鷹廣場宣誓就職。大選結束後動亂,造成200多人死亡,400多人受傷,幾百人遭逮捕,近4萬人無家可歸。

2012年後開始爆發博科聖地組織動亂,2014年血腥化,政府軍節節敗退失守22座城市,博科聖地伊斯蘭國基地組織互相呼應,形成鐵三角彼此還有資金人員流通。

2015年1月9日,博爾諾州臨近查德湖城鎮巴加在過去的兩天中被博科聖地燒毀,可能已經有超過2000餘名居民被屠殺,上萬名難民已逃離家園。

政治

編輯

該國的聯邦共和制度仿效自美國,總統由全民投票直接選舉產生,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任期四年,最多可以連任一次。總統的職權受到尼日利亞議會的制約,國會分參議院(Senate of Nigeria)和眾議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of Nigeria)。參議院有109個席位,36個州各有三個席位,首都有一個。眾議院按照每州人數的多少選出一定比例的代表,總共360個席位。議員與代表都由民選方式產生。[10]

1998年6月,尼日利亞開放黨禁[11]

人權

編輯

尼日利亞人權受該國1999年現行憲法保護。[12]雖然尼日利亞根據該憲法在人權方面做出了重大改進,但還有需要進一步改進的領域,其中包括[13]博科聖地對戰俘和平民的虐待、政府部隊的殺戮、缺乏社會平等和言論自由問題。人權觀察的2015年世界報告指出,尼日利亞人權在博科聖地加大暴力和政府腐敗之下繼續遭到破壞。[14]

軍事

編輯

尼日利亞軍因長期國家貧困和內戰,雖有近兩億人口但長期武力貧弱,武器老舊,目前空軍只有十架冷戰時代老款戰機,軍力以存在原則為主。實戰能力僅對叛亂游擊隊有一定打擊能力。總兵力約16萬人,陸軍戰鬥部隊有6個師編制。

地理

編輯

地形

編輯

尼日利亞西接貝寧,東臨乍得喀麥隆,北抵尼日爾。南部是畿內亞灣。尼日利亞北部有阿達馬瓦高原曼比拉高原喬斯高原奧布杜高原等,南部主要是尼日爾河下游沖積平原,東南邊境多山,沿海多沙洲沼澤潟湖。主要的河流有尼日爾河貝努埃河[15]。受整體地形北高南低影響,尼日爾河順流南下進入海口三角洲[16]

氣候

編輯

尼日利亞位於熱帶地區,氣候潮濕。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西南部拉各斯受畿內亞暖流影響,自北向南年降水量200-3000毫米。

行政區劃

編輯

尼日利亞全國自1996年10月以來下分36個state)和1個特區,州以下又有774個地方政府[11]。每個州都設有一院制的州民大會(House of Assembly)以及一個民選州長。這些一級行政區劃分別為:

  1. 阿比亞州Abia
  2. 阿達馬瓦州Adamawa
  3. 阿夸伊博姆州Akwa Ibom
  4. 阿南布拉州Anambra
  5. 包奇州Bauchi
  6. 巴耶爾薩州Bayelsa
  7. 貝努埃州Benue
  8. 博爾諾州Borno
  9. 克羅斯河州Cross River
  10. 三角州Delta
  11. 埃邦伊州Ebonyi
  12. 埃多州Edo
  13. 埃基蒂州Ekiti
  14. 埃努古州Enugu
  15. 貢貝州Gombe
  16. 伊莫州Imo
  17. 吉加瓦州Jigawa
  18. 卡杜納州Kaduna
  19. 卡諾州Kano
  20. 卡齊納州Katsina
  21. 凱比州Kebbi
  22. 科吉州Kogi
  23. 夸拉州Kwara
  24. 拉各斯州Lagos
  25. 納薩拉瓦州Nassarawa
  26. 尼日爾州Niger
  27. 奧貢州Ogun
  28. 翁多州Ondo
  29. 奧孫州Osun
  30. 奧約州Oyo
  31. 高原州Plateau
  32. 河流州Rivers
  33. 索科托州Sokoto
  34. 塔拉巴州Taraba
  35. 約貝州Yobe
  36. 扎姆法拉州Zamfara
  37. 聯邦首都特區Federal Capital Territory
 

重要城鎮

編輯
 
尼日利亞地圖

經濟

編輯
 
以28種顏色分類描述此國的產品出口,每種顏色盒代表一類產品
 
海灣城市拉各斯一景
 
尼日利亞軍購買的中國戰鬥機殲七
 
尼日利亞小學

尼日利亞石油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自1970年代以來,石油出口逐漸成為該國最主要的經濟來源。石油出口收入占出口總收入的98%,占國家總收入的83%。在2006年,尼日利亞的國內生產總值列表(國際匯率)達238,920,居非洲第二,僅次於南非(408,074)。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和世界銀行的統計,尼日利亞的GDP按購買力平價算自2005年的1707億美元到2007年的2926億美元,幾乎翻了1倍。而2014年尼日利亞國家標準局統計學家耶米•卡萊表示,尼日利亞的經濟規模已達5090億美元,其經濟規模超過南非躍居世界第26位,成為非洲最大的經濟體。但在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儲備能力方面,該國仍不敵南非。

在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繁榮時期,尼日利亞為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募集資金而積累了外債。在80年代的石油危機中,油價下跌,尼日利亞努力償還其外債但最終還是拖欠了其主要債務的款項,也限定了貸款利息部分的償還。欠款和懲罰性利息累積在未支付的本金上,進一步擴大了債務的規模。

然而,在尼日利亞當局與債權國談判之後,2005年10月尼日利亞與巴黎俱樂部的債權人達成了協議,尼日利亞以大約60%的折扣重新買回他的債務。並用它的部分石油收益支付剩餘的40%,每年拿出至少11.5億美元用於減少貧困項目。尼日利亞在2006年4月創造了歷史:它成為第一個全部償還完巴黎俱樂部貸款的非洲國家(估計有300億美元)。

尼日利亞是世界第12大產油國和第8大石油出口國,石油探明儲量是世界第10位(該國於1971年加入石油輸出國組織)。石油產業在尼日利亞經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佔GDP的40%和政府收入的80%。然而,在尼日爾三角洲(主要石油產區)要求更好的進行資源控制的活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石油的生產,現階段也阻止了該國將全部石油產量用以出口。

尼日利亞的通訊市場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主要新興市場電信運營商(如MTN、Etisalat、Zain和Globacom)都在該國最大和最具利潤的中心地區開展了業務。政府最近也開始發展衛星通訊服務。尼日利亞有顆宇宙衛星,由總部位於阿布賈的尼日利亞國家空間研究與發展局監控運行。

目前美國法國英國國家為其主要石油貿易夥伴。2006年1月9日,中國大陸公司中海油以22.68美元的價格收購尼日利亞130號海上石油開採許可證(OML130)的45%的工作權益,中國大陸將成為該國另一個重要石油貿易夥伴。

尼日利亞被歸類為新興市場,並且正迅速接近中等收入國家的標準,該國有豐富的資源,以及發展良好的金融、法律、通訊和交通行業,還有非洲第2大的證券交易所(尼日利亞證券交易所)。按購買力評價計算,2007年尼日利亞的GDP排在世界的第37位。尼日利亞是美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中最大的貿易夥伴,提供給美國的石油量位於所有國家中的第5位(11%的石油進口)。它也是在世界範圍內與美國貿易的第7大順差國。尼日利亞現在是美國的第50大商品出口市場,是美國的第14大進口商品來源國。美國是該國最大的外國投資者。大多數經濟活動集中在四個主要城市:拉各斯、卡杜那、哈科特港和阿布賈。除了這幾個經濟中心,其他地區的發展正被邊緣化。

以前,尼日利亞經濟發展受到多年的軍政府統治、腐敗和管理不善的困擾,而現如今民主制度的恢復和後來的經濟改革成功的使尼日利亞重新走上正軌,開始發揮其強大的經濟潛力,以達到成為非洲主要經濟體的目標。

該國有高度發達的金融服務,有本地和國外的銀行資產管理公司、證券經紀公司、保險公司和經紀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及投資銀行。

農業是尼日利亞過去賺取外匯的主要行業。尼日利亞在過去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落花生、可可和棕櫚油出口國以及椰子、柑橘類水果、玉米、御谷、木薯、山藥和甘蔗的重要生產國。大約有60%的尼日利亞人從事農業生產,並且該國還有很多未被利用的可耕種土地。

尼日利亞有很多還未被大規模開發的礦物資源,包括天然氣礬土鐵礦、黃金、鐵礦石、石灰石石墨。儘管這些自然資源有很大的儲量,但該國的採掘工業還處於初級階段。

尼日利亞的製造業包括皮革製造和紡織業(集中在卡諾阿貝奧庫塔奧尼查拉各斯),汽車製造(比如法國汽車製造商標誌和英國卡車製造商百福,現在是通用汽車的一個子公司),T恤、塑料製造和食品加工業。

最近這個國家的國內收入相當可觀,使尼日利亞電影瑙萊塢)在當地和國際上得到了銷售,並且在非洲其他國家和部分歐洲地區得到了普遍歡迎。

人口

編輯
 
首都街頭
歷回尼日利亞人口普查
年份人口±%
1952 30,418,025—    
1963 55,670,055+83.0%
1991 88,992,220+59.9%
2006 140,431,790+57.8%
2019 205,134,248+46.1%
1963年:一般相信數據高估。
來源:尼日利亞國立人口委員會

現在尼日利亞人口超過2億1千萬人,居住在南部的基督徒與北部的穆斯林人口幾乎1比1,使得尼日利亞同時為基督教大國及穆斯林大國,育齡婦女人均生育率平均為5.5個小孩,最高為8.6個[17]。據預測,到了2050年左右,尼日利亞將會取代美國,成為人口第3多的國家,超過3億人居住在當地[18]。到了2100年,尼日利亞人口更將達到8億,成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三個國家之一。而全非洲人口到2100年至少將翻三番,達到42億[19]

尼日利亞擁有250多個民族,但最有影響的是豪薩-富拉尼(近八千萬人,佔全國人口的30%)、約魯巴(近四千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5.5%)、伊博(兩千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5.2%)三大民族,1967至1970年間的尼日利亞內戰對三大部族結構產生了深遠影響[20]

語言

編輯
 
尼日利亞、喀麥隆貝寧的語言地圖

尼日利亞的官方語言為英語,此外還有525種本地民族語言,其中有九種已經滅絕。除了英語以外,尼日利亞主要的語言包含豪薩語(英語:Hausa ,超過八千萬名使用者)、約魯巴語(英語:Yoruba ,超過五千萬名使用者)、伊博語(英語:Igbo ,超過三千萬名使用者)、富拉語(英語:Fulfulde ,一千三百萬使用者)等。尼日利亞本地語言中涵括亞非語系尼羅-撒哈拉語系尼日爾-剛果語系三種語系的語言。

其中亞非語系的語言,包含豪薩語主要在該國北部地區被使用。尼日爾-剛果語系的語言主要在該國中部、東部、南部地區被使用。

宗教

編輯

尼日利亞人民主要是南方信奉基督教及北方信奉伊斯蘭教,基督教佔總人口44.21%,伊斯蘭教為52.61%,傳統宗教約3%,北部有些地方已採用伊斯蘭教法

尼日利亞的基督徒有約四分之一為天主教徒,其餘大部分為新教徒,其中尼日利亞聖公會更成為非洲最大的聖公會教省。[21][22]尼日利亞穆斯林大多數是遜尼派無教派穆斯林。其中許多遜尼派穆斯林蘇菲兄弟會的成員。尼日利亞蘇菲派大多追隨卡迪里耶提加尼穆里德教團。此外,尼日利亞還存在少數穆斯林屬什葉派阿赫邁底亞派和馬赫迪派。[23]若按尼日利亞的主要民族來劃分,則北部的豪薩人以穆斯林為主;西部的約魯巴人以穆斯林和基督徒為主,兼有部分傳統宗教的信徒;東部的伊博人和南部的伊爵人主要是基督徒,也有一些傳統宗教的信仰者。[24]

教育

編輯
 
2013年尼日利亞女性識字率
  > 90%
  80–90%
  70–80%
  60–70%
  50–60%
  35–50%
  < 35%

尼日利亞政府提供免費但非義務的教育在學率識字率在不同地區與性別有很大的差異。在2012年至2018年期間,僅80%的尼日利亞兒童完成小學教育,其中81%男性兒童與79%女性兒童完成小學教育。至中學階段,僅70%男性學童與59%女性學童完成中學教育。尼日利亞的國民識字率於2018年為62.02%,比起2008年增加了10.94%。在城市地區的識字率,男性為86.4%,女性為74%,而在鄉村地區,男性識字率為59.5%,女性識字率為35.4%。其中尼日利亞南部基督徒居住的地區,教育程度與識字率皆高於北部穆斯林居住的區域。[25]

名人

編輯

網絡管制

編輯
  • 推特:2021年6月,時任尼日利亞總統穆罕默杜·布哈里的一條推文被推特官方撤下。兩天後,推特被尼日利亞政府以「一些人持續使用該平台進行破壞尼日利亞企業生存的活動」為由禁止,政府指示網絡提供商阻止對推特的訪問。即使有西非經濟共同體法院的施壓,但是截止到2021年7月18日,尼日利亞政府毫不退讓,國內的主要媒體依舊不使用推特[26],普通人利用VPN使用推特會被聯邦檢察官定罪。[27]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1. ^ 1.0 1.1 1.2 1.3 Nigeria.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22 [202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4) (英語). 
  2. ^ 1972年4月2日前靠左行駛 In 1972 Nigeria Switched From Left-Hand To Right-Hand Drive, See WH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Library of Congress –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Country profile: Nigeria (PDF): 9. July 2008 [2011-12-2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5-27). 
  4. ^ McIntosh, Susan Keech, Current directions in west African prehistory. Palo Alto, California: Annual Reviews Inc., 1981. 215–258 p.: ill.
  5. ^ The Arabic name nahr al-anhur is a direct translation of the Tuareg.
  6. ^ Online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Etymonline.com. [2014-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2). 
  7. ^ 尼日利亞概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新華網
  8. ^ 荊晶,李懷林,詳訊:尼日利亞開始總統選舉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新華網
  9. ^ 李懷林,荊晶,簡訊:尼日利亞執政黨候選人當選總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新華網
  10. ^ 存档副本. [202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1). 
  11. ^ 11.0 11.1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 [2020-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12. ^ Amnesty International Nigeria. Nigeria : Human Rights Agenda. Amnesty International Nigeria. 2019 –透過Amnesty. [失效連結]
  13. ^ Bureau of Democracy, Human Rights and Labor. Human Rights Practices for 2012. 2012.
  14. ^ World Report 2015: Nigeria. 人權觀察. 2015 [2023-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8) (英語). 
  15. ^ 周海霞著. 江河湖海大盘点. 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4.04: 110. ISBN 978-7-5534-3799-6. 
  16. ^ 李超編. 地球的血脉 河流与湖泊. 蕪湖: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2.03: 94. ISBN 978-7-81141-433-2. 
  17. ^ 2015年尼日利亚人口达到1.83亿人. [2018-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2). 
  18. ^ 未來世界人口供應商:非洲. [2018-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19. ^ 尼日利亚将超中国成人口最多国家. [2018-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7). 
  20. ^ 尼日利亞「喬斯」在哪裏? 手機南都網,2010年1月24日,於2010年3月9日查閱。
  21. ^ Global Christianity: A Report on th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World's Christian Population (PDF). [2015-02-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7-23). 
  22. ^ The countries with the 10 largest Christian populations and the 10 largest Muslim populations. Pew Research Center. [2020-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美國英語). 
  23. ^ Diversity in Nigerian Islam (PDF). [2014-04-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29). 
  24. ^ Nigeria: a secular or multi religious state - 2. [2014-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6). 
  25. ^ Literacy in Nigeria (SDG Target 4.6). [2021-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7). 
  26. ^ Major Nigerian media houses stay off Twitter, despite ECOWAS Court order. Premium Times Nigeria. 2021-07-15 [2021-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4). 
  27. ^ Nigeria announces talks with Twitter after ban, as Ecowas court bars government crackdown on users. CNN. 2021-06-23 [2021-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3).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6°27′N 3°23′E / 6.450°N 3.383°E / 6.450; 3.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