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宜諾斯艾利斯地標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有許多地標,其中有一些具有相當的歷史和藝術意義。

紀念碑

編輯

西班牙紀念碑

編輯
 
西班牙紀念碑

西班牙紀念碑(Monumento De los Españoles)位於帕勒莫區,1910年由西班牙社區提議為五月革命一百周年而建。這個巨大的作品高24.5米,由西班牙雕塑家阿古斯提·克羅爾·蘇比拉特斯(Agustí Querol Subirats)用卡拉拉大理石和黃銅創作。1916年3月,阿斯圖里亞斯王子號遠洋班輪從巴塞隆拿出發後,在距離里約熱內盧90英里處失事,運送的雕塑消失在海洋深處。次年,又為海難事故損失的藝術品製作複製品。最後,1927年5月25日,阿馬爾菲伯爵以阿方索十三世的名義,向馬爾塞洛·托爾夸托·德·阿爾維亞爾總統進行象徵性交貨[1]

曼努爾·貝爾格拉諾雕像

編輯
 
曼努爾·貝爾格拉諾雕像

五月廣場,大型花崗岩基座上,有阿根廷歷史上最偉大的英雄之一,曼努爾·貝爾格拉諾將軍(1770年至1820年)高舉阿根廷國旗的青銅騎馬雕像。它立於1873年,是法國雕塑家阿爾伯特-歐內斯特·卡里爾-貝勒斯(Albert-Ernest Carrier-Belleuse)和阿根廷雕塑家曼努爾·德·聖塔科洛馬(Manuel de Santa Coloma)的作品,資金由公眾籌集[2]

兩屆議會紀念碑

編輯
 
兩屆議會紀念碑

兩屆議會紀念碑(Monumento de los dos Congresos)位於蒙特塞拉特區的國會廣場,用南錫的石料創作。紀念碑由比利時建築師尤金·德休克(Eugène D'Huicque,1877-1955)設計,青銅雕像是比利時藝術家儒勒·拉蓋(Jules Lagae,1862-1931)的作品。它是在布魯塞爾創作,1909年完成,於1914年7月9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開幕[3]

兩屆議會紀念碑為慶祝1816年獨立宣言發表一百周年而建。中央的人物代表共和國在前進,有蛇的面孔,兩側的人物代表1813年大會和1816年國會。還有其他的動物作為國家象徵,尤其是馬和禿鷹[4]

哥倫比亞廣場桅杆

編輯
 
哥倫比亞廣場桅杆

軍營英語Barracas, Buenos Aires區的哥倫比亞廣場的中心,桅杆和黃銅群雕是由雕塑家胡里奧·C·維爾戈提尼(Julio C. Vergottini)創作。黃銅群雕是在哥倫比亞鑄造,在1940年由波哥大政府捐贈給布宜諾斯艾利斯[5]

埃斯特拉達紀念碑

編輯
 
埃斯特拉達紀念碑

洛里亞廣場的紀念碑,是獻給19世紀後期的羅馬天主教公共知識分子領袖,歷史學家、記者和政治家荷西·曼努爾·埃斯特拉達(1842-1894)。1937年,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委託雕塑家海克特·羅查(1893-?)創作埃斯特拉達雕塑,1947年11月11日揭幕。羅恰還在曼努爾·貝爾格拉諾廣場創作了曼努爾·貝爾格拉諾將軍塑像,於1961年落成,以及哥連慕·羅森紀念碑(介紹見下文)。[6]

加里波第紀念碑

編輯
 
加里波第紀念碑

加里波第紀念碑是意大利政治和軍事人物朱塞佩·加里波第(1807-1882)的騎馬雕像,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帕勒莫區的意大利廣場

加里波第在二十多歲時加入了意大利愛國組織燒炭黨,起義失敗後逃離意大利,然後參與烏拉圭獨立運動,在烏拉圭內戰中領導意大利軍團,此後返回意大利領導意大利統一運動。由於他在南美洲歐洲的軍事成就,被稱為「兩個世界的英雄」[7]

該市的意大利居民捐贈了這座紀念碑,由意大利雕塑家尤金尼奧·馬卡尼亞尼(Eugenio Maccagnani)建造,是意大利布雷西亞加里波第紀念碑的複本,於1904年6月19日揭幕。

胡安·拉瓦列紀念碑

編輯
 
拉瓦列紀念碑

這座紀念碑是雕塑家佩德羅·科斯塔的作品,位於圖庫曼大街上的一個圓環。它是用大理石和砂岩砌築。它有一個基座和一根柱子,上面是雕像。

胡安·拉瓦列參加了1813年圍攻蒙特維多,然後繼續參加西班牙省各繼承國之間的鬥爭,因作戰勇敢而穩步上升。在1827年2月,他擊敗了總督的軍隊,在戰場上自稱將軍。拉瓦列組織了1828年12月一神論者革命,此後他被選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省長。他決定處死前總督曼努爾·多雷戈,引發了內戰。與胡安·曼努爾·德·羅薩斯簽訂條約後,1839年退休到今烏拉圭,獲得流亡者的支持,反對羅薩斯政府。他到達恩特雷里奧斯省並向布宜諾斯艾利斯進軍,以推翻羅薩斯。但是,他沒有成功,並於1841年意外遭槍殺死亡。

有一個「奇怪的巧合」,胡安·拉瓦列紀念碑豎立在前總督的女兒費利西亞·多雷戈官邸之前[8]

馬里亞諾·莫雷諾紀念碑

編輯
 
馬里亞諾·莫雷諾紀念碑

馬里亞諾·莫雷諾紀念碑位於馬里亞諾·莫雷諾廣場,1910年10月1日揭幕。這座雕像是由米格爾·布萊·法布雷加斯(1866年至1936年)創作。[9]

馬里亞諾·莫雷諾(1778年至1811年)是一位律師,記者,政治家,五月革命中的關鍵人物,導致阿根廷宣佈從西班牙獨立。在第一次議會上,莫雷諾取代了西班牙總督。他鎮壓了哥多華省起義,並組織解放秘魯的遠征。

莫雷諾創辦了阿根廷第一份報紙《布宜諾斯艾利斯消息報》。1809年,他出版了Representación de los hacendados y labradores一書,總結他的重農主義經濟學思想。

五月金字塔

編輯
 
五月金字塔

五月金字塔(Pirámide de Mayo)位於五月廣場的中心,是布宜諾斯艾利斯最古老的國家紀念碑,於1811年為慶祝五月革命一周年而建,總高18.76米。頂部的人像代表自由,是法國雕塑家約瑟夫·杜布爾迪厄(Joseph Dubourdieu)的作品。

巴托洛梅·米特雷紀念碑

編輯

巴托洛梅·米特雷紀念碑位於米特雷廣場,由意大利雕塑家路易斯·卡蘭德拉(Luis Calandra),大衛和魯維諾創作。這是一個氣勢宏偉的白色卡拉拉大理石作品,從高處俯視着廣場[10]

巴托洛梅·米特雷(1821年至1906年)是一位政治家,軍事人物和作家。他是阿根廷總統(1862—1868)。作為一個自由主義者,他反對胡安·曼努爾·德·羅薩斯,被迫流亡國外,在烏拉圭玻利維亞秘魯智利擔任一名軍人和記者。羅薩斯失敗後,米特雷回到阿根廷。他領導布宜諾斯艾利斯對聯邦制度的反抗,在省政府擔任重要職務。

米特雷還是南美洲的主要報紙之一 La Nación 的創始人。他寫詩歌和小說(索萊達:原著小說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還將但丁的《神曲》翻譯為西班牙文。

女人橋

編輯
 
女人橋

女人橋(Puente de la Mujer),位於波多馬德羅區,是一座步行橋,在2001年揭幕。它是由華倫西亞建築師和工程師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設計。這座橋長160米,寬6米,有一個39米的金屬桅杆。當有船需要通過時,這座橋會擺動到一邊。這座橋在西班牙建造,然後分裝運往布宜諾斯艾利斯。在藝術上,作者表示這個作品代表一對跳探戈舞的夫婦,白色桅杆代表男人,曲線輪廓代表女人[11]

涅瑞伊得斯噴泉

編輯
 
涅瑞伊得斯噴泉

涅瑞伊得斯噴泉,由蘿拉·莫拉(1866年至1936年)創作於1903年。這個感性和色情的雕塑在市議會遇到難題,被迫移動過許多地點。

蘿拉·莫拉是一個在藝術領域叛逆而前衛的女子。在20多歲,她開始畫肖像,但很快改為從事雕刻大理石花崗岩。她在故鄉學習藝術,然後去羅馬,在那裏創作了她最偉大的藝術作品,其中的一些是應阿根廷政府的要求而作。在1900年,她負責為圖庫曼歷史博物館(1816年發表阿根廷獨立宣言的地點)創作兩幅浮雕。[12]

布宜諾斯艾利斯方尖碑

編輯
 
布宜諾斯艾利斯方尖碑

布宜諾斯艾利斯方尖碑(西班牙語:Obelisco de Buenos Aires)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心臟,是該市的標誌性景觀。

布宜諾斯艾利斯方尖碑建於1936年5月,為紀念該市建立400周年而建。它位於共和國廣場的中心,七月九日大道和科連特斯大道的交匯處,是阿根廷國旗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第一次升起的地點。它的總高度為67米,基地面積為49平方米。它是由建築師阿爾貝托·普雷維什設計,建築僅僅用了四周時間。

布宜諾斯艾利斯方尖碑是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和其他活動的場地。傳統上,球迷來此慶祝他們喜歡的球隊獲勝,特別是在阿根廷國家足球隊獲勝時,豐富多彩的活動,引來媒體報道。

哥連慕·羅森紀念碑

編輯
 
哥連慕·羅森紀念碑

哥連慕·羅森紀念碑是由海克特·羅查創作的另一件青銅雕塑。大理石基座上有代表理性和科學的人物。

在右側羅馬裝束的剛健人物象徵辯才,而左邊坐着的人物代表知識。前面的銘文是Laus - Virtus - 1821-1890[13]

哥連慕·羅森(1821年至1890年)是一位醫生,和19世紀阿根廷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家之一。1853年,他因為反對事實上的聖胡安總督納薩里奧·貝納維德斯(Nazario Benavidez)被判處入獄,次年他成為巴拉那國會議員,從1862年他在巴托洛梅·米特雷政府中擔任內政部長。

作為內政部長,1862年他結識了洛夫·瓊斯-路易斯·瓊斯,他們前往巴塔哥尼亞調查是否有適合的地點建立威爾斯人居留地。羅森與他們達成了協議,因此在次年建立了丘布特河谷居留地。丘布特省省會羅森就是以他命名[14]

胡利奧·阿根提諾·羅卡紀念碑

編輯

胡利奧·阿根提諾·羅卡紀念碑在1941年10月19號揭幕,位於胡利奧·阿根提諾·羅卡大道和秘魯街交匯處的里卡多坦圖里小廣場。它有一個大理石基座,有兩個氣宇軒昂的人物,祖國和工作,一個花崗岩基座,上面是一尊黃銅騎馬雕像,是烏拉圭雕塑家荷西·索里拉(José Zorrilla)的作品。雖然有圍牆,但最近紀念碑已被塗鴉污損。[15]

胡利奧·阿根提諾·羅卡(1843-1914)是一位陸軍將軍,在1880年至1886年,以及從1898年至1904年,曾兩度擔任阿根廷總統。在軍隊期間,他要求採取無情的措施,來制服或摧毀潘帕斯草原的印地安人,由於這些成就,導致他第一次當選總統。[16]

胡安·曼努爾·德·羅薩斯紀念碑

編輯

在帕勒莫區,有從1829年至1852年阿根廷的統治者胡安·曼努爾·德·羅薩斯(1793年至1877年)的紀念碑,被高高的圍牆所包圍。

羅薩斯是拉丁美洲第一個考迪略主義獨裁統治者,統一了阿根廷,建立了一個有效率的政府,並促進了經濟。他的統治充滿暴力,殺死他的對手和任何不支持他的人。他在1852年被推翻,流亡英國,在那裏度過餘生。

聖馬丁將軍紀念碑

編輯
 
聖馬丁將軍

阿根廷民族英雄荷西·德·聖馬丁將軍(1878至50年)是南美洲南部獨立運動的頭號領袖,他的紀念碑位於聖馬丁廣場,由路易·約瑟夫·道馬斯創作於1862年。

官方建築

編輯

卡比爾多

編輯
 
布宜諾斯艾利斯卡比爾多

在殖民地時期,卡比爾多大樓是拉布拉他總督轄區的總督府。原建築完成於1610年,但很快就認為太小,必須擴建。多年來它發生了許多變化。1940年,馬里奧·布斯基亞佐(Mario Buschiazzo)利用各種原始檔案,恢復了這座建築的殖民地特色。

目前,卡比爾多開設卡比爾多和五月革命國立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l Cabildo y la Revolución de Mayo),展出18世紀的繪畫,手工藝品,服裝和珠寶。

玫瑰宮

編輯
 
玫瑰宮

玫瑰宮(西班牙語:Casa Rosada)是阿根廷政府行政部門的正式駐地,位於五月廣場的東端,這是一個巨大的廣場,自1580年布宜諾斯艾利斯建城時,周邊就環繞着許多該市和阿根廷最重要的政治機構。該地點原先位於拉布拉他河河畔,是奧地利的胡安·巴爾薩塔城堡所在地,由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創建者胡安·德·加雷於1594年下令建造。1713年改建為磚石結構,加築炮台,使該地成為殖民政府的行政指揮中心。

獨立後,總統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於1825年在入口處修建了一個新古典主義的門廊,1857年,胡斯托·荷西·德·烏爾基薩總統下令拆毀炮台,以便修建新的海關大樓,由阿根廷英裔建築師愛德華·泰勒指導。從1859年到1890年代,這座意大利風格的建築是布宜諾斯艾利斯最大的建築物[17]

主教座堂

編輯
 
布宜諾斯艾利斯主教座堂的立面

布宜諾斯艾利斯主教座堂(西班牙語:Catedral Metropolitana de Buenos Aires)是天主教布宜諾斯艾利斯總教區的中心,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中心的五月廣場,聖馬丁街和里瓦達維亞街轉角。

布宜諾斯艾利斯主教座堂在16世紀初建時頗為簡陋,因此後來曾多次重建。目前的建築是多種建築風格的混合,有18世紀的中央走道和圓頂,以及19世紀的新古典主義立面,沒有鐘樓。內部保留了18世紀珍貴的雕塑和祭台裝飾,以及豐富的新文藝復興和新巴洛克裝飾。[18]

費爾南德斯·布蘭科西班牙藝術博物館

編輯

費爾南德斯·布蘭科西班牙藝術博物館(Museo de Arte Hispano Fernández Blanco)位於雷提羅區一座建於1920年代的新殖民主義風格建築內,建築師馬丁·諾爾。1936年,布宜諾斯艾利斯市議會購買了這座房屋,及其藝術收藏品,一年後作為殖民地藝術博物館開放。1943年,伊薩克·費爾南德斯·布蘭科將其收藏品捐獻給博物館,該博物館於1947年改為今天的名稱。

費爾南德斯·布蘭科的遺產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拉丁美洲藝術品之一,包括來自秘魯和拉布拉他河的銀器;秘魯和庫斯科繪畫;耶穌會和基多肖像,巴西家具和裝飾藝術[19]

阿根廷國民議會宮

編輯
 
阿根廷國民議會宮

阿根廷國民議會宮(西班牙語:Palacio del Congreso de la Nación Argentina)大廈是阿根廷政府立法機構的駐地。它位於五月大道盡頭,另一端是玫瑰宮。這座建築由意大利建築師維托里奧·梅諾(Vittorio Meano)設計,興建於1898年到1906年,稍後由胡里奧·多馬爾(Julio Dormal)完成。隨着時間的推移,發現這座建築規模太小,在1974年修建附樓,作為議員辦公室。

國民議會大廈的前方,是國會廣場和另外兩個廣場,面積合計達3公頃,這裏受到遊客以及示威者的青睞。

阿根廷國家圖書館

編輯
 
阿根廷國家圖書館,1961年由克洛林多·特斯塔、Francisco Bullrich 和 Alicia Cazzaniga設計

阿根廷國家圖書館(西班牙語:Biblioteca Nacional de la República Argentina)是阿根廷最大的圖書館,也是美洲最重要的圖書館之一。它位於雷科萊塔。

最初名為布宜諾斯艾利斯公共圖書館,根據五月革命第一屆政府的法令,成立於1810年9月,1884年成為全國唯一的國家圖書館,並正式更名為阿根廷國家圖書館。它的第一個總部,位於莫雷諾街和秘魯街轉角,屬於耶穌會的一座18世紀建築內[20]

聖馬丁宮

編輯

聖馬丁宮(西班牙語:Palacio San Martín)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中心的聖馬丁廣場。這裏從前是安喬雷納宮,1936年,阿根廷政府得到這座建築,改為外交部總部。目前作為該部的禮儀司。

這座宮殿擁有許多20世紀阿根廷和美洲藝術家的作品,例如安東尼奧·貝爾尼、巴勃羅·庫拉特拉·馬內斯、利諾·埃尼亞·斯皮林伯格和羅貝托·馬塔。

其他建築

編輯

釣魚俱樂部

編輯
 
釣魚俱樂部

釣魚俱樂部(Club de Pescadores)坐落在拉布拉他河岸邊的科斯塔內拉(Costanera)北大道。

在1926年,計劃興建一座碼頭,上面的建築用作舉辦社會活動的俱樂部。1928年計劃獲得總統批准,1930年碼頭建成。碼頭上的建築今天仍然存在,是由荷西·夸提諾(José N. Quartino)設計,1937年1月16日正式開放,阿根廷總統阿古斯丁·佩德羅·胡斯托到場。

2001年,該建築被宣佈為國家歷史古蹟,成為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地標[21]

莫利諾咖啡館

編輯
 
莫利諾咖啡館

莫利諾咖啡館(Confitería El Molino)是一個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咖啡館,位於卡亞俄大道和里瓦達維亞大道轉角,阿根廷國民議會宮前方。

1915年,一位著名的糕點師卡耶塔諾·布倫納,委託意大利建築師法蘭西斯克·賈諾提(Francisco Gianotti)設計這座建築,將在一樓開設咖啡館。1917年建築完成,是該市最高的建築之一,有一個角塔,內部用電燈彩色玻璃窗和風車帆照明。莫利諾咖啡館和格梅斯畫廊(Galería Güemes)是賈諾提最偉大的兩件作品,也是布宜諾斯艾利斯新藝術運動風格建築最重要的代表。多年來,莫利諾咖啡館是富人和名人喜愛的聚會場所。咖啡廳於1997年2月23日關閉,因為需要修復,現在很少開放。

1997年,莫利諾咖啡館被列為國家歷史古蹟。

太平洋拱廊

編輯
 
太平洋拱廊的壁畫

太平洋拱廊是一個購物商場,坐落在佛羅里達街與哥多華大道交界處,由建築師埃米利奧·阿格雷爾(Emilio Agrelo)和羅蘭·勒瓦赫(Roland Le Vacher)設計於1889年。當時開設「阿根廷的樂蓬馬歇」商店,模仿巴黎的樂蓬馬歇百貨公司

1945年,建築師荷西·阿斯蘭和赫克托·埃茲庫拉改建該建築,將辦公室與建築物的其餘部分隔開,興建一個大型的中央穹頂,裝飾有12幅壁畫

在荒廢多年後,該建築在1990年重新開放,名為太平洋拱廊(Galerías Pacífico)。穹頂上又增加了四幅壁畫。除了開設商場外,這座建築內還設有博爾赫斯文化中心和胡里奧·波卡舞蹈工作室[22]

卡瓦納大廈

編輯
 
卡瓦納大廈與聖馬丁廣場的藍花楹

卡瓦納大廈(西班牙語:Edificio Kavanagh)位於雷提羅區的佛羅里達街1065號,俯瞰聖馬丁廣場。它建於20世紀30年代,理性主義風格,由建築師格雷戈里奧·桑切斯、埃內斯托·拉各斯和路易斯·瑪麗亞·德·拉·托雷設計,1936年完成。該建築的特徵是收縮的線條、很少外部裝飾以及巨大的稜柱形體量。1999年被列為國家歷史古蹟,[23] 是布宜諾斯艾利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建築傑作之一。它高達120米,至今仍然影響着該市現代的天際線。1939年它獲得美國建築師學會獎。[24]

巴羅洛宮

編輯
 
巴羅洛宮

巴羅洛宮(Palacio Barolo)是一座22層辦公樓,位於五月大道1370號。意大利建築馬里奧·帕蘭提(Mario Palanti)受僱主路易斯·巴羅洛之託,設計這座建築,巴羅洛是一位意大利移民,於1890年抵達阿根廷,經營針織面料致富。其設計為折衷主義風格,與烏拉圭蒙特維多薩爾沃宮同時設計。巴羅洛宮是按照但丁的神曲設計,因為建築師相當欽佩但丁

當它在1923年完成時,不僅是該市,而且是整個南美洲最高的建築。直到1935年,卡瓦納大廈接手全市最高建築物的稱號。在樓頂的燈塔,可以看到烏拉圭蒙特維多所有的道路。[25]

哥倫布劇院

編輯

哥倫布劇院(Teatro Colón)開業於1908年,是世界上主要的歌劇院之一。

目前的馬蹄形劇院,興建20年之久,於1908年開業。有2487個座位(略多於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舞台寬20米,高15米,深20米[26]。它被認為是世界上音響效果最佳的五個歌劇院之一。

該劇院位於市中心,四周分別是極寬的七月九日大道(技術上是塞里托街)、自由街(正門)、托斯卡尼尼街和圖庫曼街[27]。這個地點曾經是布宜諾斯艾利斯西部鐵路的公園廣場車站[28]

參考文獻

編輯
  1. ^ "Monumento de los Españole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2-03.
  2. ^ "Monumento al General Manuel Belgran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onozca Buenos Aires. Retrieved 31 January 2009.
  3. ^ "OBRAS Y MONUMENTOS SOBRE LAS PLAZAS DEL CONGRESO"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10-04. Centro Argentino de Ingenieros. Retrieved 31 January 2009.
  4. ^ "Monuments sur la Plaza des los Dos Congreso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ourism Buenos Aires. Retrieved 31 January 2009.
  5. ^ "BARRACAS: LUGARES DE INTER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tertournet. Retrieved 31 January 2009
  6. ^ "Belgrano"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4-10.
  7. ^ Garibaldi, Giuseppe (1807-18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9). 
  8. ^ "Plaza General Lavall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7-04.
  9. ^ "OBRAS Y MONUMENTOS SOBRE LAS PLAZAS DEL CONGRESO"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10-04.
  10. ^ "Monumento a Bartolomé Mitre". [2011-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11. ^ "Puente de la Mujer"[永久失效連結]
  12. ^ Practicosas.com.ar "Lola Mora"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5-10-28.
  13. ^ "Guillermo Rawson"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5-31. Ministerio de Cultura. Retrieved 31 January 2009.
  14. ^ "Guillermo Raws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ind A Grave. Retrieved 31 January 2009.
  15. ^ "Piden la limpieza y restauración del Monumento de Julio Argentino Roca"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12-22. Argentina IndyMedia. Retrieved 31 January 2009.
  16. ^ Tenenbaum, Barbara A.; In Chief, ed. Encyclopedia of Latin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New York: Scribner. 1996. ISBN 9780684192536. 
  17. ^ "Museum of the Casa Rosada: history" (西班牙文)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3-02.
  18. ^ Official site of the Archbishop of Buenos Aire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5-12. (西班牙文)
  19. ^ "Museo de Arte Hispano Fernández Blanco"[永久失效連結]
  20. ^ Biblioteca Nacional de la Republica Argentina. Antecedentes Histórico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10-03. (西班牙文)
  21. ^ Official Website of Club de Pescadore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2-27.
  22. ^ Official website of Galerías Pacífic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西班牙文)
  23. ^ 'El Kavanagh, entre los protegido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larín, 1999-04-23 (西班牙文)
  24. ^ Edificio Kavanagh[永久失效連結]
  25. ^ Palacio Barolo Websit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3-02.
  26. ^ Official site of the Teatro Colon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5-13.
  27. ^ History of the Colón Theatr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5-17.
  28. ^ Informations & pictures about Teatro colón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