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10月25日) |
徽州舊稱歙州、新安,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行政區,於宋宣和三年(1121年)由歙州改名而來,下轄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六縣,治所在歙縣。元升為「徽州路」,明清為「徽州府」。1987年徽州地區改名為地級黃山市,徽州行署同時改為黃山市政府。繼民國38年婺源縣改隸江西省後,重要屬縣績溪縣改隸宣城地區。目前徽州雖然已不是行政區劃,但因歷史原因和六縣間相近的文化認同,有部分人士希望恢復徽州的行政地位[1]。
徽州 徽 | |
---|---|
地級市 | |
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屯溪老街] | |
坐標:29°52′11″N 118°25′19″E / 29.8697°N 118.4219°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游 | 錢塘江上游 |
設立 | 漢建安十三年208年 |
語源 | 宋徽宗宣和十三年,平方臘起義,改歙為徽。 |
政府駐地 | 今屯溪區,古為歙縣徽城鎮 |
下級行政區 | 一市三區、一府六縣 |
語言 | |
• 方言 | 徽語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氣候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舊稱 | 歙州、新安 |
現在「徽州」一詞除了指「徽州區」外,更多指的是具有共同歷史、文化和語言,歷史上長期由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所轄的歙縣、績溪、休甯、祁門、黟縣和婺源六縣區域。
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餘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徽州文化也成為中外學者重點研究的中華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包含以徽劇、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築、徽派盆景等文化藝術形式。在原徽州區域內,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擁有兩處世界遺產,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三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一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處世界地質公園,二處國家地質公園,三處國家森林公園和十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處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徽州的內涵
編輯關於徽州這兩個字,從地名角度去解析,存在三種含義。
- 第一種指的是1987年建立地級黃山市以後劃歙縣地新成立的縣級市轄區徽州區,但此名稱僅僅停留在行政層面,在民間多以徽州區政府駐地岩寺鎮稱之(即使在徽州區當地居民心中和口中亦是如此)。
- 第二種指的是作為明清時期徽州府轄境的含義,這個是標準意義上的徽州,不存在任何質疑和困惑,最嚴謹的含義。以明清而計,徽州府轄境為今地級黃山市(黟縣北部柯村鄉、美溪鄉和宏潭鄉除外、祁門縣安淩鎮除外、黃山區僅限南部湯口鎮)、績溪縣全境、婺源縣全境。
府縣 | 治所 | 今轄境 | 隸屬關係 |
---|---|---|---|
徽州府 | 今歙縣徽城鎮 | 二級政區。徽城鎮自唐武德四年(622年)始成為州治 | |
歙縣 | 今歙縣徽城鎮,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前府縣同治 | 今歙縣、徽州區、黃山區湯口鎮和黃山風景區,及今績溪縣的坦頭、大源、金坑和溪頭鄉部分鄉村,今屯溪區屯光鎮篁墩村、休寧縣璜尖鄉、浙江淳安縣中洲鎮紮源村 | 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221年)置,屬鄣郡,本州首縣 |
休寧縣 | 今休寧海陽鎮 | 今休寧縣(璜尖鄉、板橋鄉和花橋鄉除外)、屯溪區(屯光鎮篁墩村除外) | 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分歙縣西鄉地置縣,隸本州 |
黟縣 | 今黟縣碧陽鎮 | 今黟縣(黃山山脈以北的柯村鄉、美溪鄉和宏潭鄉除外) | 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221年)置,屬鄣郡,隸本州 |
績溪縣 | 今績溪華陽鎮 | 今績溪縣(坦頭、大源、金坑和溪頭鄉部分鄉村除外) | 唐永泰二年(766年)析歙縣華陽鎮置,隸本州 |
婺源縣 | 今婺源紫陽鎮 | 今婺源縣(含休寧縣板橋鄉和花橋鄉) | 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析休寧縣回玉鄉和鄰縣樂平的懷金鄉置,隸本州 |
祁門縣 | 今祁門祁山鎮 | 今祁門縣(西北部安淩鎮除外) | 唐武德五年(622年),析黟縣和饒州鄱陽二縣各一部置,隸本州 |
- 第三種則聯繫了當今時代發展和行政區劃隸屬關係,簡言之,不僅僅包含最為嚴謹的徽州府含義(即第二種),還包括了1949年之後就劃屬徽州專區(地區)管轄的原安徽省太平縣,太平縣在1983年合併歙縣黃山鄉(今湯口鎮)、石台縣廣陽鄉(今廣陽鎮)及黃山風景區管理局(今黃山風景區管委會)三者成立了以原太平縣城甘塘鎮為中心的縣級黃山市,到了1987年成立地級黃山市時,縣級黃山市降為黃山市黃山區。故而第三種含義應當指地級黃山市、績溪縣、江西婺源縣。
歷史
編輯徽州屬《禹貢》「揚州」之地。春秋時屬吳國,句踐滅吳後屬越國。戰國後期屬於楚國。秦漢時置歙縣、黝縣,屬會稽郡。南朝時設置新安郡[需要消歧義],隋朝改歙州,治所在歙縣。宋宣和三年(1121年),在平定方臘之亂後,將歙州改名為「徽州」,屬於江南東路。元升為「徽州路」。明清為「徽州府」,治所仍在歙縣,下轄歙縣、黟縣、休甯、祁門、績溪、婺源六縣。康熙六年(1667年)將江南省分為安徽省和江蘇省,徽州府屬安徽。
1912年,民國廢府,各縣由省直轄,「徽州」不再作為行政區劃名稱。1934年,婺源縣劃歸江西省,1947年劃回安徽,1949年仍劃歸江西。
1949年設徽州專區,專署駐屯溪,轄屯溪市及歙縣、旌德、績溪、休甯、祁門、黟縣6縣。其後轄境屢有變動。1970年改稱徽州地區。1987年11月27日,撤銷徽州地區,設立地級黃山市,原縣級黃山市改為黃山區,並設立黃山市徽州區,以歙縣、休寧縣各一部分為其行政區域。
地理
編輯徽州地區位於皖南山區,群山環抱,北面是黃山,東南是天目山,其它著名山峰有歙縣東北部的清涼峰(海拔1787米),祁門縣境內的牯牛降(海拔1728米),位於婺源與休寧交界處的大鄣山(海拔1629.8米)、婺源西南部的鳳遊山(海拔675米)、休甯西北部的白岳齊雲山(海拔585米)等。錢塘江的上游新安江發源於休寧,直通杭州。
文化
編輯徽州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在建築、雕刻、繪畫、篆刻、盆景、編織、書版、理學、醫學等諸多領域取得重要成就。
自南唐及兩宋以來,徽州商人就在中國的貿易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被稱作「徽商」。明清時期,徽商更是遍及全中國,並有「無徽不成鎮」之說。獲得巨額財富的徽商們積極資助故里的文化、教育和建設事業,形成了徽州「官商學一體」的發展體系。
- 中國「文房四寶」中的徽墨、歙硯、汪筆、澄心堂紙均出於此。
- 國粹京劇,是起源於徽州的地方劇種——徽劇。
- 徽菜——中國八大菜系之一
- 新安畫派
- 新安醫學
- 宋明理學
- 徽派建築:徽州各鎮鄉村均遍佈有大量歷史街巷和古代建築,其中民居、祠堂、牌坊被稱作為徽州建築三絕。徽州的民居選址注重風水,裝飾精美且富有文化氣息,代表性的有黟縣宏村、西遞(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徽州區的潛口和呈坎村等。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各具特色,最著名的有棠樾石牌坊群、許國石坊、羅東舒祠等,規模宏偉、雕樑畫棟,均屬國家級文物。
徽語
編輯徽語,亦稱徽州話,是分佈在徽州地區(新安江流域及周邊以古徽州府為核心的區域)的一種漢語分支。傳統的觀點[來源請求]認為徽州話是一種吳語方言,但是由於徽語並無濁音,而濁音是吳語的重要特徵之一,故徽語從吳語中獨立出來,被認爲是與吳語、粵語、贛語等地位平等的漢語分支。和吳語一樣,古徽州話保留了很多的古音因素,大大區別於北方的官話方言,且有豐富的連續變調。
徽州話的代表音是歙縣話,但是由於行政中心的變遷,歙縣話的地位逐漸被屯溪話所取代。徽語方言內部差異較大,所謂「六邑之語不能相通」。徽語可以大致分為五個片區,即績歙片、休黟片、祁德片、嚴州片和旌占片。徽語的使用人口大約400多萬。
新安理學
編輯新安理學是程朱理學的正宗流派,這是因為程朱理學的創始人及主要貢獻人程顥、程頤及朱熹的籍貫都是徽州篁墩村。新安理學的核心是「倫理綱常」,並積極倡導「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天理為義,人慾為利」、「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理不計其功」以及「修內政","攘夷狄"」的思想,對徽州的經濟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歷代名人
編輯古代徽州文風鼎盛,人文薈萃。書院、社學林立,自唐代以來所出進士有2081人,其中徽州所轄休寧縣為中國狀元第一大縣。徽州地區曾經湧現過多位文化界的傑出人士,如作家張潮、汪道昆、章衣萍,語言學家戴東原,畫家漸江和尚、黃賓虹和教育家陶行知等。徽州地區也湧現出一些黨和國家領導人,如前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祖籍績溪縣)和江澤民(祖籍婺源縣)等。
宗族姓氏
編輯新安十五姓
編輯- 程姓:槐塘程氏、岑山渡程氏、
- 汪姓:潛口汪氏、稠墅汪氏、叢睦坊汪氏、岩鎮汪氏
- 吳姓:西溪南吳氏、岩鎮吳氏
- 黃姓:潭渡黃氏
- 胡姓
- 王姓:岩鎮王氏
- 李姓:溪南李氏
- 方姓:岩鎮方氏、羅田方氏
- 洪姓:桂林洪氏
- 余姓
- 鮑姓:棠樾鮑氏
- 戴姓
- 曹姓:雄村曹氏
- 江姓:江村江氏
- 孫姓
徽州八大姓
編輯指「新安十五姓」中的前八姓:
其他
編輯- 呈坎羅氏
- 槐塘唐氏
參考文獻
編輯- ^ 著名作家李辉合肥呼吁“复名徽州” 黄山首任市长当场响应. 人民網. [2016-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外部連結
編輯- 臼井佐知子:〈徽州汪氏家族的遷徙與商業活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臼井佐知子:〈徽州汪氏家族的遷徙與商業活動(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夫馬進:〈試論明末徽州府的絲絹分擔紛爭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熊遠報:〈在互酬與儲蓄之間——傳統徽州「錢會」的社會經濟學解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岸本美緒:〈貴州山林契約文書與徽州山林契約文書比較研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中島樂章:〈清代徽州的山林經營、紛爭及宗族形成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徽州棠樾牌坊群
- 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