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

複雜的社會形態
「文明」發展行程
代表時期 時間階段 大致時間跨度 主要特徵
石器時代 260萬-0.6萬年前 260萬 原始文化工具製造
起步期 260萬-20萬年前 240萬年 舊石器時代早期,直立,脫去體毛,出現石頭工具,開始食肉
發展期 20萬-2萬年前 18萬年 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穿衣、火廣泛使用、使用語言
成熟期 2萬-1萬年前 1萬年 中石器時代,壁畫、雕刻、磨製石器,組合工具
過渡期 1萬-0.6萬年前 4千年 新石器時代農作物栽培
農業時代 公元前4000~公元1763年 5800年 農業文明農業經濟
起步期 公元前4000-前500年 3500年 古代文明青銅時代為主
發展期 公元前500-581年 1081年 古典文明鐵器時代為主
成熟期 公元581-960年 379年 東方文明繁榮、歐洲中世紀
全盛期 公元960—1200年 240年 東方文明鼎盛、歐洲中世紀的發展
衰落期 公元1200-1500年 300年 東方文明衰落、歐洲中世紀的過渡
過渡期 公元1500-1763年 263年 歐洲文明崛起、文藝復興傳播、商業科學革命
工業時代 1763-1970年 207年 工業文明工業經濟
起步期 1763-1870年 110年 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取代手工
發展期 1871~1913年 40年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化飛機汽車出現
成熟期 1914-1945年 30年 歐洲北美汽車普及,家庭機械電器化生產線推動大量生產
過渡期 1946-1970年 20年 第三次產業革命電腦出現
知識時代 1971年~今 知識文明、知識經濟
起步期 1971~1994年 23年 第一次資訊革命個人電腦開始普及
發展期 1994年10月—1996年5月 2年- 第二次資訊革命網絡空間(賽博空間)、互聯網出現並普及
成熟期 1996年6月至今 第四次工業革命生物科技選殖,新型運載工具人工智能智能製造

文明(英語:civilization,詞源於拉丁文「civilis」,意「城市化」和「公民化」,引申為「分工」「合作」),是任何以高度城市群落、社會分層、政府形式和文化符號與通訊系統(如文字與作品)為特徵的複雜社會英語Complex society[1][2][3][4][5][6][7][8]。也就是一種先進的社會文化發展狀態,以及到達這一狀態的過程。其涉及的領域廣泛,包括民族意識、文化技術水準、禮儀規範、宗教思想風俗習慣以及科學知識的發展等等。文明擁有更密集的人口聚集地,並且已經開始劃分社會階級,一般有一個統治精英和中產知識階層加上被統治的城市和農村人口。這些被統治的人群依據分工集中從事農業,採礦,小規模製造以及貿易的行業。文明集中權力,並且將人類對自然的控制力作極大的延伸。[9]

人類學考古學中,文明指有人居住,並且有相當程度的文化與經濟發展的地區,例如兩河文明黃河文明。也可以指文化類似的人群,例如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

文明的產生與結構

編輯

文明是物種生活習性並延展出來的一切衍生物。生物形態、社會形態、環境生態相互交織與碰撞產生出的火花即文明。

文明的出現

編輯

對於文明出現的判定標準,主要是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產生、國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是城市的出現,也就是人群聚集,城市是文明的標誌。現在一般認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達米亞蘇美爾人那裏出現的[來源請求]

社會學家路易斯·亨利·摩爾根將社會演化分為蒙昧(savagery)、野蠻(barbarism)及文明三個階段,以技術發明作為各階段的分界,他認為文明階段的代表性技術發明是標音系統文字,可是也有學者認為此一分界太過狹隘,認為不能單純用文字來介定一個社會文化是否進入文明[10]

文化變遷對於文明的產生有很大的作用。鐵帶來農耕方法的改變,勞動的分化,軍力統治階級等等,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現以及社會階層的出現都是文明產生的重要特徵[來源請求]

傳說

編輯

關於存在史前文明的猜想有許多,但未得到學界公認。然而,留給後代子孫僅是神話,以及災難帶給人類痛苦的教訓。

古代

編輯

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這段時期,被稱作是古代文明時期。

古代文明基本都以河流流域為發源地[11]。不同的時期往往由不同的文明佔據,以地域環境大致分為:

古典時期

編輯

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這段時期,許多文明進入繁盛時期,通常也被稱做古典時期。

  • 拉登文化凱爾特人在公元前6世紀的時候,創造的鐵器文化。
  • 古希臘文明在大約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300年間達到鼎盛,創造了燦爛的古希臘文化。隨着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古典希臘文化被傳到整個地中海地區和中東地區。
  • 古羅馬文明在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間達到輝煌,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帝國。
  • 印度文明最繁盛的時期是公元前三世紀前後的孔雀王朝和公元四世紀前後的笈多王朝
  • 華夏文明在大約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200年間(春秋戰國時代)創造了輝煌的文化。在大約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的漢王朝時期,帝國達到鼎盛。
  • 瑪雅文明的輝煌時期在大約公元前200年到公元800年間,為有文字新石器時代文明。

出現的理論

編輯

關於文明是怎樣出現的,這對於哲學家人類學家來說都是很吸引人的課題,因此也就有了很多的理論來闡述各自的觀點。大部分的觀點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中央集權的出現是文明存在的起點。因而研究中央集權的出現成為了一個焦點。但是所有的理論都還不能解釋所有文明的起源,它只能適用於部分的文明。

環境與社會的限制
這是美國人類學家羅伯特·卡內羅英語Robert L. Carneiro提出的一種理論。認為由於地理環境的影響,例如山脈、海洋對人類的阻隔,才產生了文明。由於人口增長而沒有擴張的餘地,從而開始爭奪稀少的資源。這樣就導致在內部出現了階級,其中由統治者控制稀少的資源。對於外部就有了擴張的需要,這些都需要有一個中央集權的政府來嚴密組織。
灌溉系統(或者稱為水利系統)
卡爾·威特福格爾是這一理論的支持者,提出了最有力的證據。這種理論認為新石器時代的農民認識到洪澇災害雖然會毀壞莊稼,但是也能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因此開始修建水壩。然後用來灌溉農田。隨着規模的不斷擴大,便開始出現了專門負責管理灌溉系統的人。通過這種灌溉系統的集中管理,逐漸發展出最初的統治階層,文明由此產生。但是反對意見認為,當時一些興盛的城市,其灌溉規模很小;如果由國家管理灌溉,考古發掘的資料應該會更多,而實際情況相反。而且文獻中記載,當時的灌溉系統是有神廟管理,而不是政府機構。也有觀點說,灌溉工程是文明發展的結果,而不是起因。
貿易網絡
有種理論認為貿易在文明的發展中起着決定作用。在生態多樣化的地區,要獲得稀少的資源,就需要貿易機構來組織貿易,這樣就需要某種中央集權的形式。但是這種理論對於某些文明是正確的,對於另外一些文明卻不正確。
宗教信仰
這種理論認為宗教信仰對於文明的形成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帶來的問題

編輯

文明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衛生問題。還有傳染病的問題。此外不同文明間的衝突,以及文明內部的鬥爭使戰爭成為了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在文明內部則還有一個階級之間的衝突問題。

參考文獻

編輯
  1. ^ Adams, Robert McCormick. The Evolution of Urban Societ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66: 13 [2021-03-25]. ISBN 97802023659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30). 
  2. ^ Haviland, William et al. 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 Human Challenge. Cengage Learning. 2013: 250 [2021-03-25]. ISBN 978-1285675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3). 
  3. ^ Wright, Ronald. A Short History anthropological.. 2004. ISBN 9780887847066. 
  4. ^ Llobera, Josep. An Invitation to Anthropology. Berghahn Books. 2003: 136–137 [2021-03-25]. ISBN 978157181597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30). 
  5. ^ Fernández-Armesto, Felipe. Civilizations: Culture, Ambi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ure. Simon & Schuster. 2001 [2021-03-25]. ISBN 97807432165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1). 
  6. ^ Boyden, Stephen Vickers. The Biology of Civilisation. UNSW Press. 2004: 7–8 [2021-03-25]. ISBN 97808684076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30). 
  7. ^ Solms-Laubach, Franz. Nietzsche and Early German and Austrian Sociology. Walter de Gruyter. 2007: 115, 117, and 212 [2021-03-25]. ISBN 97831101810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30). 
  8. ^ 1964-, AbdelRahim, Layla. Children's literature, domestication and social foundation : narratives of civilization and wilderness. New York. : 8. ISBN 9780415661102. OCLC 897810261. 
  9. ^ Michael Mann,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vol. 1 pp. 34–41.
  10. ^ 三星堆文化与文明. 哲學中國網.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2013-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 
  11. ^ 在“活动与探究”中学习“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課程教材研究所.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10-09 [2013-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2. ^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和人類學博物館.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第1版.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7年2月: 21. ISBN 978-7-5010-2112-3 (中文). 
  13. ^ 王德昭. 西洋通史.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89 [2013-11-13]. ISBN 95711002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 (中文). 
  14. ^ 奧爾梅克—美洲最古老的文字. 三聯生活週刊. [2013-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1).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