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
桃花源,出自陶淵明詩《桃花源詩並序》。詩的序《桃花源記》記述一個世俗漁人的奇妙經歷。
桃花源記
編輯寫作背景
編輯本文由晉朝劉宋文人陶淵明作於永初二年(421年),文章描繪了一個沒有戰亂,沒有壓迫,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所嚮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作者的追求與嚮往,也反映出作者對現實的不滿。
文章
編輯原文
編輯“ |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
” |
現代標準漢語解釋
編輯“ |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以捕魚為生的人。有一天,他沿着溪間划船,忘了已經走了多少路。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沿着兩岸生長數百步之遠,其間完全沒參雜其他雜木。草葉鮮嫩,落花繁盛。漁夫感到很驚奇,繼續前往桃花林的盡頭。
桃花林的盡頭是溪間發源的地方,那裏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個小洞口,隱約好像有一點亮光。漁夫於是離開船,從洞口進去。起初很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這裏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其間交錯著雞鳴狗叫。在那裏人們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有如世外之人,老人和小孩都閒適和樂。 桃花源裏的人見到漁夫,感到非常驚訝,詢問漁夫從哪裏來。漁夫詳細地回答了他的問題,有人便邀請漁夫到自己家裏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中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的戰亂,帶領着自己的妻子兒女及鄉鄰們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了,就逐漸與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 桃花源裏的人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國和晉朝了。漁夫把自己所知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村中的人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又各自把漁夫請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食來款待他。漁夫逗留了幾天以後,告辭離開了。這裏的人對漁夫說:「這裏沒有甚麼特別,不必和外人多說。」 漁夫離開桃花源以後,找到了他的船,順着從前的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拜見了太守,說出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太守立即派人跟隨他前往,照着漁人之前做的標記尋找,但最後卻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志向高潔的人,聽說這件事便高興地計劃前往。但尚未實現,不久之後就病死了。此後就再也沒有人探尋桃花源了。 |
” |
桃花源詩
編輯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獨古法,衣裳無新制。童孺縱行歌,班白歡游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現代標準漢語解釋
編輯“ | 秦王朝攪亂了皇天的秩序,賢人就去避世隱居。夏黃公、綺里季去了商山,這些人也就來到桃花源裏。往日的行蹤漸漸湮沒,進來的小路於是荒廢。互相招呼致力農耕,太陽下山便同去休息。桑樹竹林投下陰影,豆子高粱按時種入地裏。春養蠶收得長絲,秋穀成熟不須交王稅。荒山幽徑不便往來,互相聽得雞叫狗吠。祭祀還是遵循古禮,衣裳沒有新的款式。小孩縱情來歌唱,老人歡樂去遊憩。芳草滋長識季暖,樹葉凋落知風厲。雖然沒有備曆書,春夏秋冬自成歲。怡然自得多歡樂,為何要去勞心機!奇蹟隱蔽五百年,一旦敞開境界奇。淳厚輕薄不同源,敞開立即又隱蔽。請問塵世庸俗人,哪知世外如此美?願乘輕風離塵世,遠走高飛尋知己。 | ” |
緣起
編輯《老子·不徙章》中提到的小國寡民,可能是桃花源記的原型之一。
桃花源究在何地抑或存在與否,古今異說紛紜。《通典》卷一百八十三:「朗州今理武陵縣。 春秋、戰國時皆屬楚地。秦昭王置黔中郡。漢高更名武陵郡,後漢、魏至晉皆因之。晉趙廞問潘京云:『貴州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義陵郡,在辰陽縣界,與夷相接,數為所攻,光武時移東出,共議易號。傳曰止戈為武,詩稱高平曰陵。』《武陵記》桃花源,即此地也。」
近人陳寅恪在《桃花源記旁證》中博引《水經注》、《元和郡縣志》等地理著作,認為桃花源記有記實成份,「桃花源之紀實之部分乃依據義熙十四年劉裕率師入關時戴延之等所聞見之材料而作成。」「《桃花源記》寓意之部分乃牽連混合劉驎之入衡山採藥故事,並點綴以『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等成語所作成。」「古今論桃花源者,以蘇氏之言最有通識。洪興祖釋韓昌黎《桃源圖》詩,謂淵明敍桃源初無神仙之說,尚在東坡之後。獨惜子瞻於陶公此文中寓意與紀實二者牽混不清,猶為未達一間。」總結《桃花源記旁證》一文以討論塢堡開端,推論考出「真實之桃源在弘農山谷中,而不在南方之武陵」。
寄意
編輯大部分學者相信,《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對當時的社會不滿,希望追求一個平靜和諧的社會而寫的。
《桃花源》對人類社會有所批判。桃花源中人的生活,與外界並無太大分別,一樣是「往來耕作」,「屋舍儼然」,所不同的是,桃花源居民能和睦相處,「怡然自樂」。桃花源中似乎沒有村社一類的基層組織,又因與世隔絕,外界一切機構組織都無由對之施用權力,人們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狀態中。文章寓意是,外界社會賴以支撐的社會制度,恰恰是人們不能幸福美滿生活的根源,一切政治、制度、機構都是多餘的,乃是破壞和平安寧的根源。[2]
有關作品
編輯繪畫
編輯詩歌
編輯“ | 鄭客西入關,行行未能已。白馬華山君,相逢平原里。璧遺鎬池君,明年祖龍死。秦人相謂曰,吾屬可去矣。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 ” |
“ |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間,更問神仙遂不還。峽裏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遊衍。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常時只記入山深,清溪幾度到雲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 ” |
“ |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礬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 ” |
“ | 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流水盤迴山百轉,生綃數幅垂中堂。武陵太守好事者,題封遠寄南宮下。南宮先生忻得之,波濤入筆驅文辭。文工畫妙各臻極,異境怳惚移於斯。架岩鑿谷開宮室,接屋連牆千萬日。嬴顛劉蹶了不聞,地坼天分非所恤。種桃處處惟開花。川原近遠蒸紅霞。初來猶自念鄉邑,歲久此地還成家。漁舟之子來何所,物色相猜更問語。大蛇中斷喪前王,群馬南渡開新主。聽終辭絕共淒然,自說經今六百年。當時萬事皆眼見,不知幾許猶流傳。爭持酒食來相饋,禮數不同樽俎異。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無夢寐。夜半金雞啁哳鳴,火輪飛出客心驚。人間有累不可住,依然離別難為情。船開棹進一迴顧,萬里蒼蒼煙水暮。世俗寧知偽與真,至今傳者武陵人。 | ” |
“ | 漁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拖綸擲餌信流去,誤入桃源行數里。清源尋盡花綿綿,踏花覓徑至洞前。洞門蒼黑煙霧生,暗行數步逢虛明。俗人毛骨驚仙子,爭來致詞何至此。須臾皆破冰雪顏,笑語委曲問世間,因嗟隱身來種玉,不知人世如風燭。筵羞石髓勸客餐,鐙爇松脂留客宿。雞聲犬聲遙相聞,曉光蔥籠開五雲。漁人振衣起出戶,滿庭無路花紛紛。翻然恐迷鄉縣處,一息不肯桃源住。桃花滿溪水似鏡,塵心如垢洗不去。仙家一出尋無蹤,至今水流山重重。 | ” |
“ | 鹿爲馬,龍爲蛇,鳯皇避羅麟避罥。天下逃難不知數,入海居嵓皆是家。武陵源中深隱人,共將雞犬栽桃花。花開記春不記歳,金椎自刼愽浪沙。亦殊商顏采芝草,唯與少長親胡麻。豈意異時漁者入,各各因問人閒賖。秦已非秦孰爲漢,奚論魏晉如割瓜。英雄滅盡有石闕,智惠屏去無年華。俗骨思歸一相送,愼勿與世言雲霞。出洞沿溪夢寐覺,物景都失同廻槎。心寄草樹欲復徃,山幽水亂尋無涯。 | ” |
“ | 望夷宮中鹿爲馬,秦人半死長城下。避時不獨商山翁,亦有桃源種桃者。此來種桃經幾春,採花食實枝爲薪。兒孫生長與世隔,雖有父子無君臣。漁郞漾舟迷逺近,花間相見因相問。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豈料今爲晉。聞道長安吹戰塵,春風回首一霑巾。重華一去寧復得,天下紛紛經幾秦。 | ” |
衍生文化
編輯建築
編輯- 圓明園四十景中,有一景為「武陵春色」,取材於《桃花源記》[3]。
- 建築大師貝聿銘以桃花源為靈感,將日本美秀美術館前設計在深山之內,美術館之前有一條兩百米長的隧道,令遊客在開車出隧道時有豁然開朗的感覺[4]。
話劇
編輯遊戲
編輯- 《葬花·暗黑桃花源》,2021年電子遊戲,講述一個失意青年誤入「桃花源」的奇妙遭遇。
原型地考證
編輯關於桃花源原型地到底在哪,中國多地都有爭論,出現過雲南省廣南縣壩美村、湖南省桃源縣[6]、江蘇省連雲港市宿城景區的船山、河南省內鄉縣、安徽省黟縣桃花源、江西省山南景區、湖北省十堰市桃花源[7]等30多處地方,甚至不長桃樹的北方某地也宣佈找到了「桃花源」[6]。重慶酉陽桃花源景點的廣告宣傳,還引發湖南常德網友的不滿,兩地網友因此在網絡發生罵戰[8]。
常德市桃源縣說
編輯常德市有成立桃花源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桃花源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在官方網站上表示桃源縣與桃花源記所描寫的境況最符合,當地也流傳與桃花源記載相關的傳說故事[9]。晉代武陵郡所轄地區與今日湖南省常德市轄境吻合。
南陽市夏館鎮說
編輯河南省南陽市文明辦的官方微博表示,桃花源位於南陽內鄉夏館鎮東北8千米處。依據為:《桃花源記》為寓意之文,創作原型是晉代北方戰亂時期,避入山區的難民聚居地[10]。
銅仁市九龍洞說
編輯銅仁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的官方微博表示,武陵主峰、沅江上游的梵淨山地區九龍洞就是《桃花源記》原型。依據為:九龍洞為天然喀斯特地貌,為桃花源人逃離戰亂不知魏晉,提供了現實可能[11]。
衡陽市神仙洞說
編輯衡山縣地方史志辦主任熊仲榮表示,縣誌辦發現衡山縣望峰鄉的神仙洞有可能是桃花源原型地。神仙洞位於祝融峰山腳下一個山谷里,四面環山中間窪地,幾乎呈封閉狀態,村民對祖先了解不詳,幾乎每家門口種有桃樹,地形地貌與陶淵明所記述基本一致。地方史《南嶽總勝集》記載了某道士在祝融峰北發現一個桃花盛開的地方,幾日後卻再尋訪不上的故事,這與《桃花源記》十分相似。歷史學家范子燁認為《桃花源記》裏的漁人是劉子驥,而《晉書》和《搜神後記》也記載劉子驥曾來過衡山[12]。
益陽市黃桑坪說
編輯畢業於武漢大學數學系的安化老人張貽明表示,益陽市達坳村黃桑坪有20處特徵符合「桃花源」描述[6]。黃桑坪狹窄的山坳口與「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相符,翻過山坳口的視覺感受,與「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相符。黃桑坪老村民張忠良表示,前幾年村裏有人家打井,打出了類似灶屋的泥土和樹木燒過後的灰塵[6]。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一易明. 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 北京: 中國旅遊出版社. 2009-01: 126. ISBN 978-7-5032-3522-1.
- ^ 郭少棠. 旅行:跨文化想像.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167.
- ^ 岳, 明樂. 文博会荡漾武陵春色 数字圆明园拟重现四十景. 千龍網. 2011年11月1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5).
- ^ 一, 條. 世上最接近桃花源的地方. 新浪微博. 2017年2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5月29日).
- ^ 諸葛, 漪. 赖声川上剧场3月办主题活动 《暗恋桃花源》30年, 不断被激发出深度. 解放日報. 2016年1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月5日).
- ^ 6.0 6.1 6.2 6.3 范, 亞湘. 男子称找到陶渊明《桃花源记》原型地(图). 長沙晚報. 2011年1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3月5日).
- ^ 王, 煜. 正宗“桃花源”到底在哪里?这两个地方撕起来了. 新京報. 2016年12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3月5日).
- ^ 趙, 幫清. 桃花源原型地究竟在哪 网络争论不休. 重慶晚報. 2016年12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7月9日).
- ^ 區工委, 辦公室. 中国湖南桃花源—世外桃源所在地. 桃花源旅遊管理區官網. 2014年5月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3月5日).
- ^ 文明南陽, 官博. 桃花源位于南阳内乡夏馆镇东北8KM. 2013年7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5月29日).
- ^ 銅仁市, 旅遊發展委員會. 九龙洞:心中的《桃花源记》原型. 新浪微博. 2013年12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5月29日).
- ^ 陳, 鴻飛. 衡山神仙洞疑为桃花源原型地. 湖南日報. 2014年12月1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