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達尼號殘骸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2年7月17日) |
英國皇家郵輪鐵達尼號殘骸位於紐芬蘭東南偏南約600公里(370哩)處,水深約3.81公里(2.37哩)。殘骸斷成兩段,相距約600米。船首儲存相對完好,儘管於沉沒時撞擊海床,且經過了多年腐蝕,但很多內飾依然儲存至今。相比之下,船尾部分則已經完全毀壞。成百上千的殘骸碎片分佈在周圍。遇難者的遺體理應分佈在這一區域,但是現在已經被海洋生物分解。
英國皇家郵輪鐵達尼號殘骸 | |
---|---|
事件 | 英國皇家郵輪鐵達尼號沉沒事故 |
原因 | 在由南安普頓至紐約市的航行中撞上一座冰山 |
位置 | 紐芬蘭東南偏南370哩(600公里) , 北大西洋上 |
營運商 | 白星航運(現已併入卡納德郵輪) |
鐵達尼號於1912年首次航行就與冰山相撞並且沉沒。沉船的殘骸直到1985年才被發現。許多探險者於此前嘗試使用聲納掃描海床,以期可以找到它的位置,但都未能成。沉船最終被美法聯合探險隊發現。其殘骸自發現以來便飽受關注,經歷了無數次探索,其中包括一些具有爭議的打撈行動。如今數千件物品已完成打撈及展出。
在鐵達尼號沉沒之後的許多年裏,很多人提出了許多難以實施、代價昂貴且通常並不可行的打撈計劃,包括向殘骸內填乒乓球,注射180,000噸的凡士林,或使用五十萬噸的液態氮把殘骸凍成冰山,使其漂浮回到水面,但由於其殘骸過於脆弱而無法打撈。現其受到教科文組織公約保護。
打撈鐵達尼號
編輯鐵達尼號於1912年4月15日沉沒,儘管它沉沒的確切位置在當時並不確定,但是仍然有人提出要立刻打撈。一些在海難中損失了家庭成員的富裕家族(包括古根海姆、阿斯特、懷德納家族)一起僱傭了打撈公司來打撈鐵達尼號[1]。但因為潛水員無法應付接近6,000磅力每平方吋(41,000千帕斯卡)的壓力而無法到達足夠的深度,很快就放棄了這個計劃。當時潛艇技術的匱乏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也擱置了這個專案[2]。打撈公司曾經考慮把炸藥沉到殘骸里,以此來把屍體震出沉船,使其浮到海面;但因為一些海洋學家認為巨大的壓力差會讓屍體變成凝膠而放棄了計劃[3]。(事實上這是不正確的。1987年才發現的鯨落現象證明,像這種充滿水的屍體可以沉到水底,並基本上保持完好無損。海底的高壓力和低溫會阻止在分解過程中形成氣體,防止鐵達尼號遇難者的遺體回到水面。)[4]
在之後許多年中,各界提出眾多搜尋鐵達尼號的提議。然而,由於技術限制、資金缺乏,很多時候也因對沉船處的物理狀況了解不足,最終無一不以失敗而告終。1914年3月,一位來自於丹佛的建築師查理斯·史密斯(英語:Charles Smith)建議,將一艘潛水艇與一塊可以輕易被沉船鋼製船體吸引的電磁鐵連接,發現了沉船的確切位置後,再從一個駁船平台上放下更多電磁鐵,從而將鐵達尼號吊起至水面。[5]其花費大約150萬美元(約合今35,451,827英鎊),且十分不切實際,所以無法付諸於實踐。而另外有一項提議內容則為使用電磁鐵將氣球吸附在鐵達尼號的船體上,如果被吸引的氣球數量足夠,船體會慢慢地漂浮到水面。同樣,該主意也只是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6]
20世紀60至70年代的搜尋計劃
編輯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 一位來自英國鮑爾多克的制襪工道格拉斯·伍利( 英語:Douglas Woolley )提出了一項計劃,先通過深海探測器(就像曾於1960年用來到達馬里亞納海溝底部的里雅斯特深海探測器)搜尋鐵達尼號,再給能連接在船體上的尼龍氣球充氣,從而使沉船浮起到水面[7]。他聲稱其目的是「將沉船運送至利物浦,並改造成一座漂浮博物館」[8], 並成立了鐵達尼號打撈公司(The Titanic Salvage Company)來管理這項計劃,一群來自西柏林的商人則成立了「鐵達尼號寶庫」(Titanic–Tresor)來提供資金支援。[7] 然而,他的支持者們發現,給氣球充氣這一問題就無法解決,於是他們分崩離析。計算表明,克服水壓並產生足夠的氣體需要十年的時間。[9]
在20世紀70年代,有許多大膽但卻同樣不切實際的計劃推出。一項計劃是將180,000噸熔融蠟(或者凡士林)傾倒入鐵達尼號中,來使其升至海面。[10] 另外一項計劃則是以乒乓球填充鐵達尼號,但是這樣做忽視了一個事實,即這些球遠未達到沉船的深度就會被水壓擠得粉碎。[11]另一種相似的方法則是使用一種可以承受如此水壓的Benthos玻璃微珠[a],但是足夠數量的玻璃微珠花費將高達2.38億美元,故而放棄了。[10]一位來自英國沃爾索爾的失業運輸承包商亞瑟·希基( Arthur Hickey )則提出將鐵達尼號凍在冰山中,先將沉船周圍的海水冷凍起來,從而將船體包裹在浮冰中,由於其密度比液態水小,它就可以漂浮到海面上,再拖到海岸。但根據英國氧氣集團(The BOC Group)的計算,這樣做需要向海床中傾倒50萬噸的液氮。[12]在克萊夫·卡斯勒(Clive Cussler)1976年發表的驚悚小說《鐵達尼郵船重見天日》(或譯《拯救鐵達尼號》)中,德克皮特(Dirk Pitt)在修復了鐵達尼號船體上的大洞後,向其中灌滿了壓縮空氣,成功地使其「像現代潛艇一樣從海中跳了出來」,這幕景象在後來的的同名電影海報中得以描繪。然而這只是使用55呎(17米)大的鐵達尼號模型,在電影中營造的一個藝術上的亮點,[13]實際並不可行。[14]當這部作品成書之時,人們還認為,鐵達尼號是完整地沉下去的。
活士霍爾海洋研究所的羅伯·巴拉德一直對尋找鐵達尼號充滿興趣。儘管早期與可能支持者進行的談判未能成功,但是更多富有同情心的支持者加入到巴拉德的隊伍中,並成立海音國際有限公司(Seasonics International Ltd.)以搜尋和探索鐵達尼號。1977年10月,在美國鋁業公司的深海搜救船海探號(Seaprobe)的協助下,他第一次嘗試搜尋船隻。這艘船實際上是一艘鑽探管道末端附有聲吶裝置和攝像放像機的鑽探船,它可以憑藉一隻遙控機械臂使物體自海床升起[15]。在向海底送下了3,000呎(910米)深的管道和價值600,000美元的電子裝置之後,鑽探管道破裂,這次探索以失敗而告終[15]。
1978年,華特迪士尼公司與《國家地理》雜誌曾考慮成立一個聯合探險隊,使用鋁合金潛艇鋁船號(Aluminaut)來尋找鐵達尼號,但是該計劃卻因資金問題而被放棄[7]。
第二年,在潛水員與水下拍攝專家的參與下,英國億萬富翁,金融家與大亨占士·戈德史密斯( 英語:James Goldsmith )先生成立了海航與鐵達尼號搜救有限公司(Seawise & Titanic Salvage Ltd.)。他的目的是通過對尋找鐵達尼號的宣傳,來推廣他新創辦的雜誌《NOW!》。1980年,一項前往北冰洋的搜尋計劃被提上日程,但卻由於資金困難而取消。[7]一年後,戈德史密斯受到多件事情牽連,雜誌《NOW!》遭到擱置,他蒙受了巨大損失。[16]
一位來自於佛羅里達州科勒爾蓋布林斯的電器維修工弗蘭德·科勒(英語:Fred Koehler)出售了他的電器商店,來為一艘雙人深海潛水艇 Seacopter號的完成籌集資金。他計劃潛入鐵達尼號中,進入船艙並尋找傳說在保險箱中的鑽石。然而,他未能給自己計劃的探險尋求到資金支援。[17]另一項計劃則是在半潛式平台安裝起重機,並固定在兩個水密超大油輪上 ,這樣可以用絞盤使沉船離開海底,並把它載至海岸。援引一位支持者的話說:「只要有充足的時間,資金與人力,你可以做到任何事,例如中國的萬里長城。」但是時間,資金,人力並非唾手可得,這項提議也並未較先前那些更進一步。[18]
傑克·格里姆的探險 , 1980–1983年
編輯1980年7月17日,一項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石油工人傑克·格里姆( 英語:Jack Grimm)贊助的探險,自佛羅里達州埃弗格雷斯港的「H.J.W. Fay」號科考船上出發。格林在先前贊助了尋找諾亞方舟,尼斯湖水怪,大腳怪,以及在偽科學空心地球假說中預言的北極大洞的探險行動。
他通過向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所捐獻$330,000供其購買寬掃描聲吶,來向哥倫比亞大學尋求科學支援,作為五年期限器材使用及技術人員支援的交換條件。而哥倫比亞大學的威廉·B·萊恩博士(William B. Ryan)及加利福尼亞州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弗萊德·斯匹斯博士(Fred Spiess)則作為顧問加入到探險中。[19]格里姆還向他們介紹了一位新的顧問——一隻叫做「泰坦」的猴子,受訓用地圖找點以推測鐵達尼號位置。兩位博士因此差點留在岸上。他們發出了最後通牒:「我們和這隻猴子只能留下一個。」格里姆雖然更偏向於猴子,但還是接受將其留下而與科學家們一起前往。[20]
不幸的是,1980年七八月份持續的惡劣天氣,使得對鐵達尼號進行的三周的調查最終毫無結果。技術限制又加重了這個問題。此次遠征使用的Sea MARC聲納解像度相對較低,並且是未經測試的嶄新器材。部署了僅僅36小時後,它就在一次急轉中因尾線被扯斷而差點遺失,對於搜尋鐵達尼號船體至關重要的磁強計亦告損壞。雖然如此,它也搜尋了500平方海里的海域,並辨識出了14個可能的目標。[20]
1981年6月格里姆偕同斯匹斯及萊恩登上Gvre號科考船,發起了第二次探險。為了增加他們發現鐵達尼號殘骸的機會,小隊僱用了一件能力更強的聲納設施Scripps Deep Tow號。雖然這次天氣同樣惡劣,但是14個目標全部成功探查。結果發現都只是自然特徵。在探險的第二天,一個看起來像是螺旋槳的物件被發現。[21]於是格里姆在返回波士頓後宣稱鐵達尼號已被發現,但是兩位科學家拒絕對其進行認可。[22]
1983年7月,格里姆和萊恩第三次登上科考船Robert D. Conrad號,再次前往察看那隻螺旋槳。但這次什麼都沒有發現,極端惡劣的天氣也使探險早早告終。後來顯示, Sea MARC 經過了鐵達尼號,卻沒有發現它,而Deep Tow號則在距殘骸1.5哩(2.4公里)處與其擦肩而過。[23]
發現鐵達尼號
編輯D·米高·哈里斯(D. Michael Harris)和傑克·格林都未能成功找到鐵達尼號,但是他們的探險隊成功對船隻沉沒地區的進行了極為詳盡的測繪。[22]顯而易見的是,鐵達尼號於求救訊號中給出的位置並不準確,這成為探險的主要困難之一,因為其使得本來就不小的搜救區域進一步擴大。儘管羅伯·巴拉德於1977年的探險以失敗而告終,但他並未放棄希望,並設計了新的技術以及搜尋策略來解決問題。這項新技術是一個名為亞果/傑森(Argo / Jason)的系統。 它由拖在船後方、並搭載聲納及攝像放像機的亞果遙控深潛器,以及系在其上的傑森機械人組成,該機械人可以在海底漫遊,近距離採集圖像及樣品。來自系統的圖像傳回拖船上的控制室,使得他們可以即時接收。儘管該系統設計作為科學之用,但它在軍事應用上也起到重要作用,美國海軍同意贊助該系統的研發,[24]但條件是將其用於為海軍執行大量老舊的程式。[25]
美軍委託巴拉德和他的團隊每年執行持續一個月的探險,為期四年,來使亞果/傑森系統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26] 並同意了巴拉德的計劃,在海軍任務完成之後,可以使用它一段時間來搜尋鐵達尼號,該搜尋也為測試亞果/傑森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機會。1984年,美國海軍派遣巴拉德及Argo前往測繪於北冰洋9,800呎(3,000米)深處失蹤的長尾鯊號及蠍子號核子潛艇的殘骸。[27]這次探險在發現潛艇之餘,還取得了一個重大發現。在長尾鯊號和蠍子號沉沒後,碎片飄灑到了廣闊的海底,並隨水流分離開來,較小的碎片漂到遠離沉船點的地方。這片「碎片地帶」遠比殘骸本身廣闊。透過追隨這些像彗星一樣散落的碎片,就可以找得到主要的殘骸。[28]
1985年,第二次測繪蠍子號的遠征成行。在探險之末只餘下12天來搜尋鐵達尼號。[27]鑑於哈里斯與格林努力了40多天仍未能成功,巴拉德決定尋求更多協助。[22]他聯絡了先前曾與活士霍爾合作的法國國家海洋機構,IFREMER。該機構恰好研製了出SAR號高解像度旁側掃描聲納,並同意派遣科考船「Le Suroît」西南風號前往,以調查據信為鐵達尼號所在的海床。其想法是由法國人使用聲納搜尋目標,之後再由美國人使用亞果檢視目標,以期證實那裏是否真的是殘骸。[29]自1985年6月5日至8月12日,法國探險隊花費了五周時間在150-平方哩(390-平方公里)的目標海域內來回航行,以檢視海底的碎片。他們曾在距鐵達尼號幾百碼的地方通過,不過當時沒有發現殘骸。[30]
巴拉德意識到使用聲納尋找殘骸難以成功,便採用了新的策略,他借鑑調查蠍子號與長尾鯊號的經驗,改為搜尋碎片地帶。他使用了Argo的攝像放像機而非聲納,[31]因為聲納無法分辨人造碎片與天然物體,攝像放像機卻可以。但是以碎片地帶作為目標也將使得搜尋範圍遠遠增大,擴充至1哩(1.6 km)甚至更遠,而鐵達尼號船體只有90呎(27米)寬。[32] 這次搜尋要求亞果在海床上方24小時來回拖動,科考船「Knorr」上的觀察人員輪班觀察攝像放像機的圖片,尋找任何殘骸的跡象。[33]在一星期毫無結果的搜尋之後,1985年9月1日,星期日上午12時48分,一些碎片映在Knorr的螢幕上,並辨認出碎片之一是部件鍋爐,和1911年鐵達尼號鍋爐房的圖片完全相同。[34]第二天,發現殘骸主體。亞果發回了鐵達尼號自沉沒73年以來的第一幅圖像。[35]該發現登上了全世界的頭條。[36]
後續探險
編輯1986–1998年
編輯在發現鐵達尼號殘骸位置後,巴拉德於1986年6月登上亞特蘭蒂斯II號研究船,返回到了鐵達尼號。自鐵達尼號沉沒後,現在人們第一次可以搭乘阿爾文號深潛器回到鐵達尼號,遙控潛水器小積遜號使得探險者們能夠探測殘骸內部。而另外一個系統,ANGUS則用來對碎片地帶進行拍照調研。[37]小積遜號走下被毀的主樓梯,一直到達了B層甲板,並拍攝了儲存完好的內部裝飾,包括一些仍掛在天花板上的枝形吊燈。[38]
1987年6月25日至9月10日間,IFREMER及一個包括喬治·塔洛克,G·米高·哈里斯, D·米高·哈里斯以及拉爾夫·懷特等美國投資者在內的財團發起了一項探險活動,使用鸚鵡螺號潛水器進行了32次下潛。而頗具爭議的是,他們打撈並帶走了超過1,800件物品。[39]美俄加於1987年使用研究船克爾德什院士號及其附帶的兩艘和平號潛艇進行了聯合探險。 在史蒂芬·洛,IMAX、CBS、《國家地理》雜誌及其他人等贊助下,這支由130位科學家及工程師組成的隊伍在這次探險中進行了廣泛的研究。MIR 進行了17次下潛,在海底時間逾140小時,在40,000呎(12,000米)深處拍攝了IMAX影片。這些素材後於1995年用於紀錄片《鐵達尼號 (1992年電影)》中,隨後由里安納·尼姆講述的重製版在美國以DVD形式發行。[40][41]
IFREMER和皇家郵輪鐵達尼號有限公司作為1987年探險活動贊助商的繼任者,1993年6月隨着鸚鵡螺號與深潛器羅賓號返回到殘骸處。在15天的時間裏,鸚鵡螺號的潛水活動持續了8到12個小時。[42]在探險過程中,另有800件物品被發現,包括一個2噸重的往復式發動機一個救生艇吊艇柱以及一個來自於前煙囪的汽笛。[43]
在1993年、1994年、1996年、1998和2000年,皇家郵輪鐵達尼號有限公司進行了一系列下潛,僅在前兩次探險中就有超過4,000件物品被發現。[44]1996年的探險爭議性地試圖打撈鐵達尼的一截船身,其是外部船體的一部分,包括原來C層上兩個頭等艙的部分牆壁,並一直延伸到D層。總重20噸,尺寸為15乘25呎(4.6乘7.6米),含四個舷窗,其中有三個玻璃仍在。[45]這一段船體或因沉沒或因受到海床的衝擊而鬆動。[46]這次打撈行動中使用了由柴油填充的漂浮包,並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一種娛樂活動,有兩艘遊船陪着探險隊前往殘骸地點。乘客們得以以5000美元每人的價格,來獲得在船艙內的電視螢幕上觀看打撈的機會,同時享受着豪華住宿、拉斯維加斯風格表演以及船上的賭場豪博。許多名人被邀請來活躍氣氛,包括布特·雷諾茨、黛比·雷諾斯以及巴茲·奧爾德林,並在岸上對貴賓安排了「盛大接待」,船體將在那展示。然而,惡劣的天氣導致支撐這些袋子的繩子斷裂,打撈就此災難性地結束。在繩子斷裂之時,這截船體已經被抬升至距海面僅僅不到200呎(61米)的位置。它向下俯衝了12,000呎(3,700米),[47]嵌入到海底。儘管這一嘗試作為一種賺錢的宣傳噱頭,遭到了海洋考古學家、科學家和歷史學家的強烈批評,但他們在1998年成功地進行了第二次嘗試,打撈起了這段船體。這一所謂的「大件」是在新墨西哥州聖塔非的一個實驗室里儲存了兩年,然後在拉斯維加斯的盧克索酒店和賭場展出。[48]
1995年,加拿大導演占士·金馬倫租下了克爾德什院士號和和平號,對鐵達尼號進行了12次下潛。所拍攝的鏡頭也成為其1997年轟動性的電影《鐵達尼號》中的重要元素。[49]在1985年殘骸的發現,以及國家地理關於巴拉德1986年探險紀錄片的啟發下,金馬倫於1987年寫了一個大綱,並最終成為了電影《鐵達尼號》:「將現今潛水器拍攝的鏡頭與倖存者的記憶交織在一起,來構造故事,重現沉船之夜的場景。展現了對處於壓力之下人類價值觀的考驗。」[50]金馬倫的探險隊並未從船上打撈任何東西。
2000年至今
編輯2000年,皇家郵輪鐵達尼號有限公司進行的探險活動實施了28次下潛,發現了超過800件物品,包括船上的引擎電報,香水瓶以及水密門齒輪。[51]2001年,美國夫婦大衛·雷波維茨和金伯利·米勒[52]刻意模仿占士·金馬倫1997年拍攝電影中的著名場景,登上曾經到達過鐵達尼號船首的潛水器結婚,引發人們的爭議。這場婚禮本質上是一個宣傳噱頭,其由英國公司「海下探索」(SubSea Explorer)贊助,萊博維茨贏得了該公司提供的一次免費下潛到鐵達尼號的機會。他被告知其未婚妻也可以一起前來——但前提是她得同意在旅途中結婚。[53]這家公司還帶來了菲利普·利特爾約翰,他是鐵達尼號上倖存船員的孫子,他成為鐵達尼號乘員親屬中第一個去參觀沉船的人。[54]金馬倫也於2001年返回到鐵達尼號來拍攝華特迪士尼影片的3D電影,深淵幽靈。[54]
在2003年與2004年,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對鐵達尼號進行了兩次探索。第一次自2003年6月22日至7月2日,在兩天內實施了四次潛水,主要目的是評估沉船位置的現狀,以及進行科學觀察以支援正在進行的研究。先前受到探險者較少關注的船尾部分是這次分析的重點目標。鐵達尼號上的微生物菌落也是調查的重點。[55]2004年5月27日至6月12日進行了第二次探險,羅伯·巴拉德在發現鐵達尼號近20年後再次回歸。探險隊花了11天探索殘骸,使用了影片和立體圖像進行高解像度進行測繪。[56]
2005年則有兩次探險,為了拍攝影片《鐵達尼號最後解密》,占士·金馬倫最後兩次回到這裏。另一支探險隊搜尋了之前未找到的殘骸碎片,這成為紀錄片《鐵達尼號的最後時刻:遺失的碎片》的素材。
皇家郵輪鐵達尼號有限公司分別於2004年[57]和2010年,即第一張完整的碎片區域地圖繪製出來的時候,對鐵達尼號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索。兩艘自主水下載具(一種魚雷形狀的機械人),反覆地在尺寸3乘5哩(4.8乘8.0公里)的碎片地帶穿行,進行聲納掃描,並拍攝了超過130,000幅高解像度圖像。這使得碎片地帶的詳細圖象被第一次創造出來,為科學家們了解船隻沉沒時的力學情況提供了更為清晰的視角。但這次探險遇到了困難,颶風多次經過沉船位置,還將Remora號機械人席捲至一片殘骸之中。同年,人們發現了居住在鐵達尼號鏽跡上的一種新細菌,鐵達尼鹽單胞菌。[58]
遊客和科學家們到訪鐵達尼號的活動仍在持續,截至災難過後的100周年,即2012年4月,共有將近25批次,大約140人在殘骸發現後來此參觀。[59] 在2012年4月14日(鐵達尼號沉沒100周年紀念日),其殘骸受到了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的保護。[60] 同月,羅伯·巴拉德,沉船的發現者,宣佈了一項保護鐵達尼號殘骸的計劃,使用深海機械人為沉船塗抹防污塗料,以使沉船保持在如今的狀態。鐵達尼號沉沒100周年紀念日之際,巴拉德宣揚的計劃被概述成了一個名為《和鮑勃·巴拉德一起拯救鐵達尼號》的文件,其中他談到了如何在沉船上進行塗抹塗料的工作。巴拉德提議使用一種模仿鐵鏽顏色的配色方案,來為鐵達尼號進行機械人清潔和重新噴漆,因為他在1986年到訪鐵達尼號時,雖然其在海床上待了74年之久,船隻上的原始防污塗料仍舊起效。[61]
Ocean Gate公司於2021年夏季進行名為「鐵達尼號勘測探險」(Titanic Survey Expeditions)的商業性深潛遊覽活動。[62]然而,原計劃預定於2019年進行,後來推遲至2021年夏季。
在2019年8月,一支由探險家和科學家組成的團隊使用深潛器「限制因子號」(DSV Limiting Factor)進行載人乘坐潛水首次進入沉船,這是14年來首次有人進入船艙。並在隨後的八天時間內進行了五次潛水。該團隊使用經過特殊改裝的相機以4K解像度首次拍攝沉船,並進行了專門攝影測量法以創建高度精確且逼真的三維模型。[63]潛水影片被用於使用大西洋製作公司製作的紀錄片,名為《回到鐵達尼號》(Back to the Titanic),於2020年在國家地理頻道播出。
2023年5月,Ocean Gate與大西洋製作公司透過深海測繪技術,成功創建了鐵達尼號殘骸的首個全尺寸數碼掃描影像。[64][65][66]
2023年泰坦號潛水器事件
編輯2023年6月18日,OceanGate Expeditions營運的泰坦號(Titan)潛水器在紐芬蘭海岸附近的北大西洋失蹤。這艘潛水器設計可搭載5人,目的是探訪鐵達尼號殘骸。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和其他媒體報導稱,船上共有五名機組成員,包括哈米什·哈丁,潛水器在下水後失去聯繫而失蹤,據信其空氣儲備足夠支撐96小時,當前多個政府機構和深海公司正在提供援助進行救援行動。[67]
6月22日,在搜救行動開展約80個小時後,一架遙控水下探測器(ROV)在距離鐵達尼號殘骸約500米處找一片殘骸區。殘骸中包括潛水器的錐形尾部,共分五大塊散落在海床上。救援隊研判潛水器發生了嚴重的內爆,而深海極強的水壓導致乘員幾乎瞬間死亡。[68][69][70]
船體描述
編輯沉船實體位置距離該船電報員在沉沒前傳送的坐標相當遠。起初傳送的坐標是41°44′N 50°24′W / 41.733°N 50.400°W,距殘骸20.8哩(33.5公里)遠,隨後又傳送了正確的坐標41°46′N 50°14′W / 41.767°N 50.233°W,但是精度只有13.2哩(21.2公里)。鐵達尼號主要分佈在紐芬蘭米斯塔肯角西南370哩(600公里)的兩片區域。船首位於41°43′57″N 49°56′49″W / 41.73250°N 49.94694°W,船尾位於以南大約1,970呎(600米)的41°43′35″N 49°56′54″W / 41.72639°N 49.94833°W處。由亞果發現的標記了沉船位置的鍋爐,[71]在船尾以東大約600呎(180米),41°43′32″N 49°56′49″W / 41.72556°N 49.94694°W處。[72]
鐵達尼號殘骸的兩個主要部分形成鮮明對比,船頭儲存較為完好,船尾已殘破不堪。儘管有14名倖存者作證船在沉沒時分裂開來,官方調查卻打消了這一證詞,並認為該船完好無損。[73] 但是現在證實,鐵達尼號所受到的壓力使其在第二,三煙囪之間發生了斷裂。[74]
船頭
編輯船頭部分長度大約470呎(140米),以大約45°的角度下沉。它與船尾的距離是以其每下降6呎(1.8米)便水平向前滑行1呎(0.30米)所致。[75] 在下沉至海底的過程中,煙囪被捲走,將索具與很長一截船艙一起帶走。同時沿着船的甲板,撕裂了很多吊柱及其他甲板器材。[76] 前桅也被毀壞,掉到港橋區域。駕駛室已經被沖走,可能由於受到前桅撞擊。[74]船頭以大約20節(23哩每小時;37公里每小時)的速度撞擊到了海底,扎入到淤泥中大約60呎(18米)深,一直到錨的底部。撞擊使得船斷成兩截並且使其前甲板起重機的下方向下彎曲了大約10°,前伸縮接頭下方彎曲了大約4°。在船頭撞擊海床時,後邊脆弱的甲板,即船隻斷裂的地方,在它們的上方倒下。[75]前面的艙蓋也被刮掉,落在船頭前幾百呎的地方,可能是由於船頭衝擊海底時水流被推開所致的力。[77]艦橋附近破壞尤為嚴重,就如羅伯·巴拉德所言:「它看起來就像被一隻巨大的拳頭壓扁。」[78]船長宿舍的屋頂和體育館的兩邊都被擠進去,欄杆向外彎曲,支撐甲板的垂直鋼柱彎曲成C形。美國科學及考古作家查理斯·R·佩萊格里諾認為,這是水下衝擊的結果,是船頭撞向海床時,順着船頭的水流造成的。根據佩萊格里諾的假設,當船頭突然停止時,水流的慣性導致了一柱快速移動的水柱,其重量達數千噸,撞擊在殘骸上方。艦橋的附近。佩萊格里諾解釋,船頭的大部分內飾被洶湧的水流和沉船突然停止而引發的猛烈的漩渦沖毀。[79] 船頭與冰山相撞所造成的損害無法被看到,因為它被埋在淤泥里。[80]
內飾
編輯儘管船頭的下降和與海底的碰撞對外部造成了破壞,但部分內飾儲存相當完好。船頭緩慢的水淹速度和相對平緩的下降過程減輕了對內部的破壞。在甲板和E層之間的頭等艙主樓梯成為一個空的垂直洞口,為無人水下載具提供了方便的入口。從鋼製甲板上垂下來密密麻麻的鐵鏽與內部積聚的厚重淤泥混雜在一起,使得在殘骸中難以尋得方向。
客艙侵蝕嚴重,因為它們是用松木等易腐爛的軟木製造的,僅留下一些電線、照明裝置和碎片,間雜些更耐用的東西,如黃銅床架、燈具和大理石台面的盥洗台。門把手、抽屜拉手或推板等木件之所以儲存更為完好,是因為金屬所釋放的電荷會驅走魚及其他有害生物。而由柚木和桃花心木一類的硬木,即大多數家用家具所用的材料,所制器件則更耐腐蝕。乘客艙室里的盥洗室能夠倖免,是因其為鋼製結構。
船首部及尾部僅存完好的公共房間是頭等艙接待室和餐廳,都在D層上。餐廳大部分都因靠近解體處而倒塌,但最前部是可以進入的,長方形的鉛玻璃窗戶、桌子底座和頂燈都被保留了下來。帶有鉛玻璃窗戶的接待室和紅木鑲板仍然完好無損,儘管天花板正在塌陷。地板上有一層厚厚的淤泥。[81][82]F層上的土耳其浴池在2005年發現的時候仍舊完好,藍綠色的瓷磚,木雕,青銅枱燈和鑲嵌的家具得以保留。[83]主樓梯很有可能在沉沒過程中摧毀,但是周圍的頭等艙休息室和升降機入口保留了許多鍍金或水晶的枱燈,橡木木材,以及橡木框架的支柱。[84]
除了乘客區和船員區,如消防員食堂及宿舍以外,「蘇格蘭路」(英語:Scotland Road)E層上的一部分,以及在底層甲板的貨艙也經過探索。2001年,代號深淵幽靈的探險試圖找到威廉·卡特擁有的著名雷諾汽車,但難以區分淤泥和鐵鏽下的貨物。[85]
船尾
編輯船尾部分,長350呎(110米),在沉沒過程中及落在海底時遭到了災難性的破壞。其沉沒時未被完全淹滿,持續增大的水壓造成氣穴破裂,使得船體發生內爆。爆炸聲非常大,有多名倖存者報告稱,船尾沉入海面下大約十秒後傳出爆炸聲。2010年的一次探險中的聲納地圖數據顯示,下沉時船尾像直升機一樣發生旋轉。[86] 在船尾下沉時,舵似乎翻轉了大約30 - 45°的角,導致該部分一路急速盤旋到海底。[87]它可能最先着地,使得大部分的舵都埋在淤泥中,扎入50呎(15米)。[88]甲板各層壓在一起,船殼在破碎的部分受到壓迫而張開。[74]擠壓嚴重到各層甲板的總高度,即堆積在往復式發動機上邊的部分,不足12至15呎(3.7至4.6米)高。單獨每層的高度不超過1呎(30厘米)。[88]
船體表面的大部分似乎在船沉到海底之前就已經脫落。[89]其中一個被認為是來自船上的殘片,從船尾分離出來並掉落在附近。[76]水的力量撕裂了船尾的甲板,並把它折了回去。中心螺旋槳完全被掩埋,而力的影響導致了兩個翼螺旋槳和軸向上彎曲了大約20°。[89]
船尾中部一個大的V形部分,其自龍骨向上穿過一號鍋爐室,一直延伸到第三和第四煙囪的區域,被認為是在船解體時完全破裂的。這是船上最脆弱的部分之一,因為這裏存在兩個大的開放空間——機艙前部和頭等艙船尾主樓梯。該部分的其餘殘片散落在海底距船尾主體130至260呎(40至79米)處。[90]在2010年測繪沉船點的探險中,甲板室的主要殘塊(第三煙囪底部)和第三煙囪的碎片尋獲。這表,破裂部分不是單純解體成許多碎片,而是分成了塊狀,且在第二和第三煙囪之間斷裂,而非第三與第四煙囪之間。一號鍋爐室中5台鍋爐在解體過程中鬆脫,並散落在船尾周圍的碎片區域。專家們認為,如此密集的鍋爐所在區域標示了船在12000呎之上海面的爆炸中心。[91]其餘的鍋爐或許仍在船頭部分。[92]
碎片地帶
編輯鐵達尼號解體的時候,船體上許多物件和殘片散落在海床上。[91]殘骸附近有兩片碎片區域,每個有2,000—2,600呎(610—790米)長,在船頭及船尾的西南方向延伸。[4]它們大約佔據了2平方哩(5.2平方公里)的地方。[93]大多數碎片分佈在鐵達尼號船尾附近。[94]它由數千件來自船內的物品組成,從溢出的大量煤炭,到手提箱、衣服、軟木塞塞住的酒瓶(儘管處於壓力之下,卻仍完好無損)、浴缸、窗戶、盥洗盆、水壺、碗、手鏡和許多其他個人物品。[95]碎片地帶也包括大量船體本身碎片,而自尾部解體的最大的碎片就在附近。[91]
船體現狀及其惡化情況
編輯在鐵達尼號殘骸被發現之前,人們普遍認為它是完整地沉沒的,而且人們相信在12000呎的條件下,這艘船會幾乎完好無損。海水溫度低至1—2 °C(34—36 °F),光照缺乏,與此同時過高的水壓可能導致氧氣和鹽度水平降低,使得生物無法在殘骸上生存。而鐵達尼將會被完整凍結。[96]然而事實卻截然不同,自1912年4月船沉沒以來,其狀況越來越糟。 伴隨着物理、化學和生物的多種反應過程,它逐漸腐爛。[97]殘骸位於海底鐵達尼峽谷中一個起伏的、緩緩傾斜的區域,被西邊界流所席捲。洋流不斷地流過殘骸,沖刷海床,並使得沉積物在船體上逐漸堆積。[80]洋流猛烈而且多變,在船體上逐漸蝕開孔洞。[98]船體受到鹽的腐蝕[97],同時也為電化學腐蝕所影響。[98]
生物是造成腐蝕最嚴重的因素。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海洋深處像是一片沒有生命的荒漠,但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不斷進行的研究發現,海底充滿生機,其生物多樣性可能足以與熱帶雨林相匹敵。[99]在1991年IMAX的探險活動中,科學家們為沉船附近發現生物種類之多感到驚異。共有28個物種被發現,包括長達1碼(約等於1米)的海葵、螃蟹、蝦、海星、以及鼠尾鱈。[80]探險者們還無意間看到了更加龐大的生物。[100]一些生物只在鐵達尼號附近發現過。2001年占士·金馬倫的探險活動中還發現了一種以前未知的海參品種,其顏色為淡紫色,在一側有一排發光的小孔。[101]一個新發現的食鏽菌物種被命名為鐵達尼鹽單胞菌,它會逐漸腐蝕船體。該細菌的發現者Henrietta Mann估測,鐵達尼號大約會在2025年完全分解。[102]加拿大地球物理學家史蒂夫·布拉斯科( 英語:Steve Blasco )對此評價道:「殘骸已經成為廣闊的沙漠中的一片綠洲,一個欣欣向榮的生態系統。」[80] 2016年年中,法國勞厄-朗之萬研究所利用中子輻射成像技術,證明了鐵達尼鹽單胞菌利用四氫嘧啶分子來抵抗細胞膜上的由鹽水引起的滲透壓。[103]諾華斯高沙省哈利法斯都候斯大學的Henrietta Mann和Bhavleen Kaur,西班牙西維爾大學研究人員以及其他一些科學家的研究證實,鐵達尼號的殘骸將在2037年之前不復存在,且沒有可能將其儲存下來。Mann說:「極為不幸的是,因為鐵達尼號在水下2.3哩處,其很難儲存,或者說根本不可能儲存。現在只有影片可以保留這段歷史了。」「它已經待在那裏100年了,但是最終只會在大西洋底部剩下一些鏽跡,別無他物。我想鐵達尼號只餘下15到20年的時間了,我不認為它會存在比這更久。」[104]另一些科學家則估測,自2017年算起,鐵達尼號只能儲存不到14年的時間。[105]
散落在船體附近海底的柔軟有機物質最先消失,它們被魚和甲殼動物迅速吞噬掉。以木頭為食的軟體動物,例如船蛆,大量定居在船的甲板上及內部,並吃掉木製甲板以及家具、鑲板、門、樓梯扶手等木製品。食物消耗殆盡之後,它們就會死亡,遺留下鈣質的管腔。[4]沉船處遇難者遺體的問題經常困擾着探險者。1986年羅伯·巴拉德的探險活動中,在對碎片地帶進行探險時,他們發現了一雙躺在海底的鞋。[106]肉、骨頭,以及衣物已被分解,但是鞋皮革中的鞣質耐住了細菌的侵蝕。使得這雙鞋成為遺體在此停留的唯一標識。[4]巴拉德認為鐵達尼號船體深處或許還有骨骼留存,比如輪機艙或三等艙。但科學家們對此存在爭議,他們估計在1940年代早期,這些屍體就已經完全消失。[107]
在一些情況下,軟體動物和食腐動物不食用有機物。船上或者碎片地帶的一些木製物件沒有被分解掉,尤其是柚木製品,緻密的木材抵禦住了蛀蟲的侵蝕。[108] 主樓梯上的頭等艙接待室依舊完好無損,地板上的殘骸中,家具依然可見。[109]儘管大多數走廊的牆壁都被剝落,但是許多艙室的家具依舊在原來的位置上,在其中一間船艙中,床墊仍在床上,後邊還有一個完好無損的梳妝枱。[110] 羅伯·巴拉德認為,在船體內部或被掩埋在碎片下的區域,食腐動物無法到達,可能仍有人類遺骸。[111] 2001年查理斯·佩萊格里諾下潛至鐵達尼號時,在從碎片地帶找到的一個湯蓋碗底部,發現了一根戴着殘存婚戒的手指骨。[112] 在下一次潛水時,它被送回了海底。[113]
鐵達尼號上居住時間最長的可能是寄居在金屬船體上的細菌和古菌。正如巴拉德所言,它們產生了鐘乳石狀下垂數呎的紅褐色鐵鏽,就像針錐狀的冰柱一樣。被他稱之為「鏽(rusticle)」的結構非常脆弱,一旦被觸碰,就會在一團粒子云中消散。[114] 細菌腐蝕船體中的鐵,將其氧化,只留下廢棄物鐵鏽粉末。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海水影響,它們分泌出一種隨重力作用而流動的酸性粘液,其中攜有鐵氧化物和氫氧化物。這些構成了鐵鏽。[108] 當科學家們對其進行研究時,人們發現它遠比想像的複雜得多,複雜的根系滲透到金屬、內部孔洞、纖維束、氣孔和其他結構中。查理斯·佩萊格里諾評論道,它們看起來更像是「在海綿或苔蘚中發現的組織和動植物王國的其他成員」。[115]根據預測,細菌以每分鐘4.4安士(120克),每小時17英磅(7.7公斤),每天400英磅(180公斤)的速度侵蝕着船體。微生物學家羅伊·科利莫爾估計,現在僅在船首就有大約650噸的鐵鏽[98],而且在200年以內,百分之五十的船體將被分解掉。[97]
自1985年鐵達尼號的殘骸被發現以來,船體周圍的海洋生態系統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1996年探險記錄顯示,蛇尾海星與海參相較於1985年巴拉德探險時期增加了75%,海百合與海鞘已在整片海底紮根。紅磷蝦開始出現,一種不知名的生物在海底的黑色鵝卵石上建造了無數的巢穴。鐵鏽數量大為增加。令人奇怪的是,同一時間尺度上,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了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的殘骸上,它沉於大西洋彼側4,791米(15,719呎)深的海底。在船附近的泥土中發現了數以百計的不同動物物種。鐵達尼號周圍生物的突然爆發可能是從海面掉落的營養物質不斷增加有關,也可能是人類過度捕撈消除了其他本會消耗營養的魚類。[116]
許多科學家,包括羅伯·巴拉德,都擔憂遊客搭乘潛水器造訪及文物打撈會使殘骸被更快分解。自船隻沉沒以來,水下細菌就在蠶食鐵達尼號的鋼鐵,並將其轉化為鐵鏽。但由於遊客造成的額外傷害,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估計,該船的船體和結構可能在未來50年內崩潰掉並散落在海底。[117] 最近幾年來,散步甲板情況已經嚴重惡化,部分原因是潛水器在船上着陸造成的損壞。桅杆幾乎完全損毀,鍾和銅燈都脫落殆盡。其餘損壞還包括船頭的一條裂縫,在那裏曾標有 Titanic 字樣,將船的木輪固定在一起的黃銅遙控傳動裝置一部分已經扭曲不堪,桅杆了望台已完全損壞。[118]1995年占士·金馬倫探險前往拍攝《鐵達尼》的鏡頭時,造成了一些更為嚴重的破壞。探險隊使用的一艘和平號潛水艇與船體相撞,二者都受到損害,潛艇螺旋槳殘片散落在上層建築周圍。船長史密斯的艙室外壁倒塌嚴重,機艙內部暴露無遺。[119]
所有權
編輯1985年,鐵達尼號的發現引發了一場關於沉船本身及其內部和周圍海底貴重物品所有權的爭論。巴拉德和他的隊員並沒有從沉船中打撈出任何物品,因為這樣的行為無異於盜墓。自那時起,他就強烈主張這些東西不應受尋寶者打擾。[120]他說道,深海潛水器的發展「使得這些深海的大金字塔對人類來說不再觸不可及……他即可以像埃及的盜墓者一樣掠奪一番,也可以保護它們,讓其世代與我們相伴。」[121] 然而,在殘骸發現不到兩周後,一家英國保險公司便聲稱殘骸屬於它們,並宣佈了更多打撈的計劃。一名比利時企業家則推出25,000美元一人的鐵達尼號之行。[18]
在巴拉德的呼籲下,北卡羅萊納的國會議員沃爾特·B·瓊斯於1986年在美國眾議院提案了《鐵達尼號海事紀念法案》。該法案呼籲引入嚴格的科學指導方針來規範鐵達尼號的探索和打撈工作,並敦促美國國務卿遊說加拿大、英國和法國通過類似法案。它在眾議院和參議院以壓倒多數獲得通過,並於1986年10月21日由朗奴·列根總統簽署成為法律。[18]然而,由於沉船位於美國水域之外,該法案一直無法生效,該法案於1998年被位於諾福克的美國維珍尼亞東區聯邦地區法院擱置。[122]儘管四國之間在1997年至2000年進行了磋商,[123]但最終達成的《關於皇家郵輪鐵達尼號沉船的協定》僅有美國和英國批准。[124]
訴訟與爭議
編輯在巴拉德發現鐵達尼號殘骸後不久,曾於1980年代早期搜尋鐵達尼號未果的傑克·格里姆宣稱,他擁有殘骸的所屬權,理由是他據稱第一個發現了鐵達尼號。[125] 他宣佈自己打算開始打撈船體。他還說道:「我不能看着它就在那裏躺着,漸漸被海底吸收。況且,打撈一堆扭曲的鋼鐵又會對其造成什麼損害呢?」[121]
1987年,位於康涅狄格州的財團鐵達尼投資公司(Titanic Ventures Inc.)與IFREMER共同發起了一項調查和打撈行動。[39] 這次行動引發了強烈的抗議,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它對沉船造成了破壞。當從桅杆上拉下瞭望台的時候,瞭望台發生了坍塌。Eva Hart,一位鐵達尼號倖存者,直言不諱地譴責了這種如同對集體墳墓進行劫掠的行為:「把這些東西從一個巨大的海洋墳墓里拿出來,僅僅是為了賺取幾千英鎊,這表現出了可怕的麻木和貪婪。這座墳墓應當不被打擾。而這些人的行為有如賞金獵人、禿鷲、海盜一般!」[126]
1987年10月28日,一檔由特利·薩瓦拉斯主持的名為《回到鐵達尼號現場》(Return to the Titanic Live)的豪華電視節目在巴黎科學與工業城開播,加重了公眾的憂慮。[126]在直播觀眾面前,一隻發現自海底的手提箱被打開,展示出許多明顯屬於理查德·L·貝克威思的私人物品,他來自於紐約,在事故中倖存了下來。另外一隻保險箱也被打開,裏邊有一些紀念品和潮濕的鈔票。一位評論人士如此評論這一事件,「毫無憐憫心、缺乏尊嚴和手腕,沾染了媒體事件的所有表面特徵。」[39] 紐約時報的批評家約翰·科里稱這件事是「結合了神聖與世俗,還有一些徹頭徹尾的愚昧。」[127]保羅· 海耶爾評論說,這場節目「就像呈現了一場深海的脫衣舞」,「(沙瓦拉)憔悴不堪,他錯過了幾條線索,還差點被椅子絆倒」。在節目播出後,有人聲稱保險箱是事先打開的,該節目實際上是一場騙局,因此更加爭議不斷。[128]
與此同時,1992年,Marex-Titanic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發起對鐵達尼號的探險活動。該公司是田納西州孟菲斯的國際海上救助公司 Marex International 的子公司,CEO是占士·科勒。1992年,Marex公司起訴鐵達尼投資公司,試圖奪取對文物和沉船的控制權,該公司聲稱後者自1987年探險以來從未沒有返回殘骸,故而已經放棄了所有權。它聲稱,由於一個藥瓶和一些船體碎片是由Marex搜尋到的,所以自己具有優先打撈權。[129]同時Marex派出一艘研究船「海蚌號」前往,進行自主的打撈工作。[130] 然而,Marex的文物被指是1991年俄美加聯合探險隊非法取回的。[129]因此Marex收到臨時禁令,禁止其執行它的計劃。1992年10月,該禁令被永久執行,同時鐵達尼投資公司的打撈聲索得到支援。[131]這一決定後來被上訴法院推翻,但未恢復Marex的索求。[129]即便如此,鐵達尼投資公司對1987年來發現的文物的掌控仍是一個問題,直到1993年,裝置運輸旅遊部海事辦公室(the Office of Maritime Affairs of the Ministry of Equipment, Transportation, and Tourism)的一名法國行政人員授予了該公司文物所有權。[132]
1993年5月,鐵達尼投資公司將其在打撈權和文物所有利出售給了皇家郵輪鐵達尼號公司,一家喬治·塔洛克與阿尼·蓋勒治下的美國第一展覽公司的子公司。[129]必須要經過一段艱苦的法律程式才能使得自己被承認為沉船的唯一打撈者。它的聲明遭到了鐵達尼號先前的保險公司,利物浦與倫敦汽船保賠協會(Liverpool and London Steamship Protection and Indemnity Association)的反對,但最終得以解決。1994年6月7日,美國維珍尼亞東區聯邦地區法院授予其船隻的所有權和打撈權,該裁決宣佈該公司為殘骸的「救助及佔有方」。[133]
近年來訴訟仍持續不斷。 2004年2月12日的一項訴訟中,皇家郵輪鐵達尼公司向美國地區法院提交請求,要求依據打撈物法授予它所有文物(包括船體的一部分)的所有權『或代之為2.25億美元的打撈獎賞。後其雖取消了對1987年發現的文物所有權的申請,但它要求地區法院依照法國行政訴訟結果宣佈,「1987年探險隊得到的文物屬RMST獨立擁有。」聽證會過後,地區法院於2004年7月2日開始受理。其拒絕承認1993年法國的行政訴訟結果,並拒絕了該公司依據海事法而對1993年以來發現物品所有權的索求。[134]
皇家郵輪鐵達尼公司又向美國聯邦第四巡迴上訴法院提起上訴。在其2006年1月31日的判決中,法院明確海事救助法(maritime salvage law)適用於諸如鐵達尼號這樣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沉船,並否認海事發現法(the Maritime Law of Finds)對其適用。法院還裁定,地方法院對1987年的文物缺乏管轄權,因此,法院2004年7月2日的命令中的一部分被復原。換句話說,根據這一裁決,皇家郵輪鐵達尼公司獲得了法國所裁決的物品所有權(價值16.5億美元),並得以繼續打撈和佔有鐵達尼號殘骸。上訴法庭將案件發回地方法院,以確定補償金額,而該公司要求的賠償金額為225萬美元。[135]
2009年3月24日,據透露,自沉船中打撈的5,900件文物將由美國地區法官決定去向。[136]法院隨後於2010年8月12日和2011年8月15日做出了兩項裁決。2009年,法官判決皇家郵輪鐵達尼公司擁有這些文物,同時還決定建立一個監控系統監視該地點將來的活動,以應對殘骸的狀況。[137]2010年8月12日,法官麗貝卡·比奇·史密斯授予皇家郵輪鐵達尼公司這些文物合理的市場價值,但她推遲了對其所有權以及儲存、處置、展覽條件的裁決,直至做出進一步決定。[138]2011年8月15日,史密斯法官授予鐵達尼號公司數千件文物的所有權,這些文物先前未能依照法國法院關於第一批打撈文物的裁決而為公司擁有。但鐵達尼號公司要對這些物品的儲存和處置情況進行詳細的說明。[139]這些文物只能賣給一家遵守諸多條件與限制的公司。[139]皇家郵輪鐵達尼公司可以通過展出這些文物獲利。[139]
皇家郵輪鐵達尼公司曾試圖獲得失事地點的獨家探訪權。1996年,該公司發起一項訴訟,稱其「擁有對鐵達尼號殘骸及沉船地點拍攝所有類型相片的獨家權利」。1998年,它又發起另一項針對英屬處女群島的深海探險公司(Deep Ocean Expeditions)和企業家克里斯·哈弗的訴訟,這家公司旨在以每人3.2萬美元的價格[140](現為6萬美元[141])組織鐵達尼號旅行。1999年3月,美國第四巡迴上訴法院推翻了這一判決,該法院裁定,海事救助法中的專有權利不包括觀看、參觀和拍攝沉船。法院指出,鐵達尼號殘骸位於國際公共水域,而非所有者可以進行限制的私人或管制場所。授予這種權利也會產生反向激勵。因為打撈的目的本是進行打撈作業,將物品放在適當的地方,以便人們對其進行拍照,而這些行為與打撈目標背道而馳。[142]
保護問題
編輯皇家郵輪鐵達尼號公司因其對鐵達尼號的做法而引發了相當大的爭議。殘骸發現之後,形成了兩個對立的陣營:「自然資源保護者(conservationists)」,以皇家郵輪鐵達尼公司的喬治·圖洛克(2004年去世)為首,和「保護主義者(protectionists)」,其中最著名的支持者是羅伯·巴拉德。前者認為應打撈並儲存殘骸周圍的文物,而後者則認為整個區域作為一個集體墓穴,不應被打擾。然而皇家郵輪鐵達尼公司並沒有堅持其宣稱的「不干涉」政策,在打撈大鐘的過程中設法拆除了「鐵達尼號」的瞭望塔。[44]它的前身鐵達尼投資公司與IFREMER達成協定,不會出售任何文物,但會將它們公開展出,並收取入場費。[143]
但是塔洛克的方法實現了其他方式無法達成的結果。1991年,他向一位96歲的倖存者伊迪絲·布朗·海斯曼贈送了發現自海底的她父親的懷錶。他們之間的最後一面在1912年4月15日,當他的妻兒登上14號救生艇時,他向她們揮手告別。她們再也沒有見過他,或許他已隨船一起沉沒。[144]這隻手錶被終生借給海斯曼,當她四年後去世時,它又被皇家郵輪鐵達尼公司收回。[145]另外,碎片地帶發現的一個行李箱中包含三件樂器,一副撲克牌,一本屬於霍華德·奧雲的日記以及一捆來自其女友Pearl Shuttle的信件。[146] 人們最初認為,身為音樂家和職業賭徒奧雲,是用假身份登上這艘船的,雖然他買了一張票,但他並不在乘客記錄中。後來發現他待在岸上,他的箱子是被朋友亨利·蘇特霍爾帶上船的,而亨利也是遇害者之一。[147]由於箱子內部缺氧,使得細菌無法侵蝕紙張而得以留存。很少有其他沉船能夠保留下可讀的紙張。[148]
另一方面,皇家郵輪鐵達尼公司巨額商業化的方法一再引起爭議,許多人認為,打撈鐵達尼號是一種天生不敬的行為。沉船遺址被稱做「墳墓和聖骨匣(tomb and a reliquary)」「1500名亡者的墓碑(gravestone for the 1,500 people who died)」和「神聖之地(hallowed ground)」。[149]鐵達尼歷史學家約翰·伊頓和查理斯·哈斯認為,打撈者不過比「掠奪者和不切實際的打撈專家」好過一點,而其他人則直接把他們描述為「盜墓者」。[150]儘管探險隊的科學及財政領導者無法干涉節目內容,[39]電視節目《回到鐵達尼號現場》仍受到廣泛譴責,被稱作有如馬戲團一樣。[151]另外,該公司出售了大約80,000塊從碎片地帶打撈的煤塊,以資助傳聞中的吊裝船體「大塊」的1700萬美元花費。[44]該公司還試圖繞過與IFREMER簽訂的不出售協定,向新所有者收取25美元擔任監管者的費用,藉此聲稱這些煤塊實際上並沒有被出售。[151]這引起了各方的強烈批評。[44]即便如此,1999年,塔洛克被該公司的股東罷免,並由阿尼·蓋勒取而代之,後者承諾採取更積極的方式實現盈利。而該公司則宣稱它擁有銷售打撈到的黃金,硬幣和貨幣的「絕對權利」。美國的法院下達法院指令,叫停了這種做法,IFREMER終止與其合作並撤回了潛水器,同時威脅其將提起訴訟。[151]
鐵達尼文物展覽
編輯來自鐵達尼號的物品已被展出了許多個年頭,儘管只有一小部分是在1985年殘骸被發現之前展覽的。諾華斯高沙省哈利法斯的大西洋海事博物館擁有由加拿大研究船在海里發現自受害者遺體的木製殘片,一個完整的帆布躺椅以及其他收集品。[152]許多其他博物館,包括英國格林威治的國家航海博物館,修咸頓的海洋城市博物館都有倖存者及遇害者親屬捐贈的物品,其中一些是自受害者遺體打撈出來的。利物浦默西塞德郡海事博物館及麻省春田市印度果園的鐵達尼歷史社團的博物館則有更多捐贈的相關文物。[153]後者收集了諸如百萬富翁約翰·雅各·阿斯特四世之妻瑪德琳·阿斯特所穿夾克這一類物品。在鐵達尼號沉沒之前,船體上的一根鉚釘被帶走,一個從未使用的結冰訊號裝置,餐廳的選單和頭等艙的地毯樣品都被拿走。[154]
皇家郵輪鐵達尼公司在世界各地組織了大型展覽,展出自失事地點打撈的文物。在巴黎及斯堪的納維亞舉行的小型展覽之後,1994 - 1995年,在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舉行了第一次大型文物展。[155]其受到了廣泛歡迎,在為期一年的展覽期間,平均每周吸引2.1萬名遊客。[156]此後,該公司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的盧克索酒店和賭場舉辦了一場鐵達尼號文物大型永久展覽。面積25,000平方呎(2,300平方米)的展廳展覽了1998年打撈的的大件船體,以及行李,鐵達尼號的汽笛,地磚和一瓶未打開的香檳酒等完好物品。[157] 這次展品還包括了一個全尺寸的鐵達尼號主樓梯的複製品和部分散步甲板,甚至還有一個冰山的模型。其還舉辦了一個名為鐵達尼文物展的巡迴展覽,在世界各地各個城市都有展出,參觀人數超過2000萬。該展覽通常為期6至9個月,展出的內容包括船上的文物,原樣再現的船隻,乘客和船員,以及這場災難本身。與華盛頓的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相似,在展覽開始時,參觀者會扮演一位乘客並獲得一份登船證。直到最後,他們才會看到被分配乘客的命運。[158]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Eaton & Haas 1987,第130頁.
- ^ Willmott 2003,第307頁
- ^ Wade 1992,第72頁.
- ^ 4.0 4.1 4.2 4.3 Ballard 1987,第207頁.
- ^ Lord 1987,第226頁.
- ^ Lord 1987,第227頁.
- ^ 7.0 7.1 7.2 7.3 Eaton & Haas 1987,第132頁.
- ^ Eaton & Haas 1994,第302頁.
- ^ Lord 1987,第230–231頁.
- ^ 10.0 10.1 Lord 1987,第231頁.
- ^ Serway & Jewett 2006,第494頁.
- ^ New Scientist & 6 October 1977.
- ^ Suid 1996,第210頁.
- ^ Hicks & Kropf 2002,第194頁.
- ^ 15.0 15.1 Ballard 1987,第38頁.
- ^ Time, 11 May 1981.
- ^ Eaton & Haas 1994,第304頁.
- ^ 18.0 18.1 18.2 Eaton & Haas 1987,第137頁.
- ^ Lord 1987,第232–233頁.
- ^ 20.0 20.1 Ballard 1987,第47頁.
- ^ Ballard 1987,第50頁.
- ^ 22.0 22.1 22.2 Ballard 1987,第51頁.
- ^ Ballard 1987,第49頁.
- ^ Ballard 1987,第53頁.
- ^ Ballard 2008,第100頁.
- ^ Ballard & Hively 2002,第235頁.
- ^ 27.0 27.1 Ballard 2008,第97頁.
- ^ Ballard & Hively 2002,第225頁.
- ^ Ballard & Hively 2002,第239頁.
- ^ Ballard 2008,第98頁.
- ^ Ballard 2008,第101頁.
- ^ Ballard 1987,第66頁.
- ^ Ballard & Hively 2002,第250頁.
- ^ Ballard 1987,第82頁.
- ^ Ballard 1987,第88頁.
- ^ Ballard 1987,第98頁.
- ^ Eaton & Haas 1994,第309頁.
- ^ Lynch 1992,第207頁.
- ^ 39.0 39.1 39.2 39.3 Eaton & Haas 1994,第310頁.
- ^ Eaton & Haas 1994,第312–313頁.
- ^ Lynch 1992,第209頁.
- ^ Eaton & Haas 1994,第314–6頁.
- ^ Eaton & Haas 1994,第324頁.
- ^ 44.0 44.1 44.2 44.3 Butler 1998,第216頁.
- ^ Spignesi 2012,第254頁.
- ^ Spignesi 2012,第277頁.
- ^ Butler 1998,第217–218頁.
- ^ Spignesi 2012,第258頁.
- ^ MacInnis & Cameron 2005,第23頁.
- ^ Parisi 1998,第8頁.
- ^ Timeline for 2000.
- ^ Titanic couple take the plunge. BBC News. 28 July 2001 [2018-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5).
- ^ Spignesi 2012,第239頁.
- ^ 54.0 54.1 Timeline for 2001.
- ^ R.M.S. Titanic Expedition 2003.
- ^ R.M.S. Titanic Expedition 2004.
- ^ Timeline for 2004.
- ^ Canfield & 8 March 2012.
- ^ Symonds & April 2012.
- ^ The wreck of the Titanic now protected by UNESCO. UNESCO. 5 April 2012 [31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4).
- ^ Sides, Hampton. Unseen Titanic. National Geographic. April 2012, 221 (4): 95.
- ^ Titanic Expedition. www.oceangate.com. [2023-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0).
- ^ https://facebook.com/bnonews. First dive to Titanic in 14 years shows wreck is deteriorating. BNO News. 2019-08-22 [2023-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3) (美國英語).
- ^ Titanic: First ever full-sized scans reveal wreck as never seen before. BBC News. 2023-05-17 [2023-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2) (英國英語).
- ^ Hui, Sylvia. First full-size 3D scan of Titanic shows shipwreck in new light. www.timesofisrael.com. [2023-05-21] (美國英語).
- ^ Panella, Mia Jankowicz, Chris. First-ever full 3D scan of the Titanic on the sea bed reveals the ruined ocean liner in incredible detail. Insider. [2023-05-21] (美國英語).
- ^ BBC News. Titanic tour firm 'exploring all options' to save missing crew. BBC News. 19 June 2023 [2023-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9) (英國英語).
- ^ Amos, Jonathan. Titanic sub live updates: Crew of Titan sub believed to be dead, says vessel operator. BBC News.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2) (英國英語).
- ^ Patil, Anushka. The debris found today was "consistent with catastrophic loss of the pressure chamber" in the submersible, Mauger said.. The New York Times. 2023-06-22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3).
- ^ Kesling, Ben; Youssef, Nancy A.; Lubold, Gordon; Paris, Costas. WSJ News Exclusive | Top Secret U.S. Navy System Heard Titan Implosion Days Ago. Wall Street Journal. 2023-06-22 [2023-06-22]. ISSN 0099-96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2) (美國英語).
- ^ Gibson 2012,第240頁.
- ^ Halpern & Weeks 2011,第126–127頁.
- ^ Halpern & Weeks 2011,第126頁.
- ^ 74.0 74.1 74.2 Ballard 1987,第204頁.
- ^ 75.0 75.1 Halpern & Weeks 2011,第127頁.
- ^ 76.0 76.1 Lynch 1992,第205頁.
- ^ Unseen Titanic – Interactive: The Crash Scene. National Geographic. 17 October 2002 [17 August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30).
- ^ Ballard 1987,第206頁.
- ^ Pellegrino 2012,第100–101頁.
- ^ 80.0 80.1 80.2 80.3 Gannon & February 1995.
- ^ Lynch & Marschall 2003,第58頁.
- ^ Marschall 2001,第3頁.
- ^ Parks Stephenson 2005.
- ^ Ballard 1988,第47頁.
- ^ Lynch & Marschall 2005,第119–120頁.
- ^ Full Titanic site mapped for first time. USA Today (Gannett Company). Associated Press. 8 March 2012 [6 April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3).
- ^ Pellegrino 2012,第107頁.
- ^ 88.0 88.1 Pellegrino 2012,第108頁.
- ^ 89.0 89.1 Halpern & Weeks 2011,第128頁.
- ^ Ballard 1987,第202頁.
- ^ 91.0 91.1 91.2 Cohen & 8 March 2012.
- ^ Ballard 1987,第190頁.
- ^ Rubin, 1987 & p65-69.
- ^ Ballard 1987,第150頁.
- ^ Ballard 1987,第203頁.
- ^ Butler 1998,第214頁.
- ^ 97.0 97.1 97.2 Mone & July 2004.
- ^ 98.0 98.1 98.2 Handwerk & 18 August 2010.
- ^ Broad & 17 October 1995.
- ^ Pellegrino 2012,第83頁.
- ^ Pellegrino 2012,第274頁.
- ^ BBC News & 6 December 2010.
- ^ laboratoryequipment.com, September 6, 2016, Extremophile Bacteria’ Will Eat Away Wreck of the Titanic by 2030.. [2018-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 ^ First it was an iceberg, now it's bacteria: Rust-eating species 'will destroy wreck of Titanic within 20 years'. Mail Online. [2017-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3).
- ^ Fox-Skelly, Jasmin. The wreck of the Titanic is being eaten and may soon vanish. [2017-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3).
- ^ Ballard 1987,第192頁.
- ^ Spignesi 2012,第242頁.
- ^ 108.0 108.1 Ballard 1987,第208頁.
- ^ Pellegrino 2012,第84頁.
- ^ Pellegrino 2012,第102頁.
- ^ Spignesi 2012,第240頁.
- ^ Pellegrino 2012,第198頁.
- ^ Pellegrino 2012,第199頁.
- ^ Ballard 1987,第122頁.
- ^ Pellegrino 2012,第200頁.
- ^ Pellegrino 2012,第53–54頁.
- ^ Crosbie & Mortimer 2006,第last page (no page number specified)頁.
- ^ Ballard & December 2004.
- ^ Eaton & Haas 1999,第205頁.
- ^ Lynch 1992,第13頁.
- ^ 121.0 121.1 Eaton & Haas 1987,第148頁.
- ^ For an overall discuss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salvage legal proceedings, see R.M.S. Titanic, Inc. v. Haver, 171 F.3d 943 (4th Cir. Va. 1999), and related opinions.
- ^ Scovazzi 2003,第64頁.
- ^ RMS Titanic International Agreement 29 February 2012.
- ^ Ferguson 4 September 1985.
- ^ 126.0 126.1 Lynch 1992,第208頁.
- ^ Eaton & Haas 1999,第195頁.
- ^ Heyer 1995,第5頁.
- ^ 129.0 129.1 129.2 129.3 Eaton & Haas 1994,第313頁.
- ^ Associated Press ,30 September 1992.
- ^ Taylor,2 October 1992.
- ^ titanic-sec-by-Sec.
- ^ Scovazzi 2003,第65–66頁.
- ^ mlaus org.
- ^ uscourts gov 041933.
- ^ The Express-Times,24 March 2009.
- ^ USA Today,2009-03-24.
- ^ The Virginian-Pilot, 14 August 2010.
- ^ 139.0 139.1 139.2 The Virginian-Pilot, 16 August 2011.
- ^ Scovazzi 2003,第67頁.
- ^ Spignesi 2012,第260頁.
- ^ Scovazzi 2003,第68頁.
- ^ Riding & 16 December 1992.
- ^ Butler 1998,第218頁.
- ^ Jorgensen-Earp 2006,第62頁.
- ^ Pellegrino 2012,第207頁.
- ^ Pellegrino 2012,第209頁.
- ^ Pellegrino 2012,第205頁.
- ^ Jorgensen-Earp 2006,第45頁.
- ^ Jorgensen-Earp 2006,第46頁.
- ^ 151.0 151.1 151.2 Jorgensen-Earp 2006,第48頁.
- ^ Lynch 1992,第178–179頁.
- ^ Ward 2012,第248, 251頁.
- ^ Kelly 27 October 2009.
- ^ Portman 12 November 1994.
- ^ Stearns 17 May 1995.
- ^ Spignesi 2012,第259頁.
- ^ Ward 2012,第252–253頁.
參考書目
編輯- Ballard, Robert D. The Discovery of the Titanic. New York: Warner Books. 1987. ISBN 978-0-446-51385-2.
- Ballard, Robert. Exploring the Titanic. New York: Scholastic. 1988. ISBN 0590419528.
- Ballard, Robert D.; Hively, Will. The Eternal Darkness: A Personal History of Deep-Sea Explor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978-0-691-09554-7.
- Ballard, Robert D. Archaeological Oceanograph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691-12940-2.
- Butler, Daniel Allen. Unsinkable: The Full Story of RMS Titanic. Mechanicsburg, PA: Stackpole Books. 1998. ISBN 978-0-8117-1814-1.
- Crosbie, Duncan; Mortimer, Sheila. Titanic: The Ship of Dreams. New York, NY: Orchard Books. 2006. ISBN 978-0-439-89995-6.
- Eaton, John P.; Haas, Charles A. Titanic: Destination Disaster: The Legends and the Reality. Wellingborough, UK: Patrick Stephens. 1987. ISBN 978-0-85059-868-1.
- Eaton, John P.; Haas, Charles A. Titanic: A Journey Through Time. Sparkford, Somerset: Patrick Stephens. 1999. ISBN 978-1-85260-575-9.
- Eaton, John P.; Haas, Charles A. Titanic: Triumph and Tragedy. Wellingborough, UK: Patrick Stephens. 1994. ISBN 978-1-85260-493-6.
- Estes, James A. Whales, Whaling, and Ocean Ecosystems. Los Angeles,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6. ISBN 978-0-520-24884-7.
- Gibson, Allen. The Unsinkable Titanic: The Triumph Behind A Disaster. Stroud, Glos.: The History Press. 2012. ISBN 978-0-7524-5625-6.
- Halpern, Samuel; Weeks, Charles. Description of the Damage to the Ship. Halpern, Samuel (編). Report into the Loss of the SS Titanic: A Centennial Reappraisal. Stroud, UK: The History Press. 2011. ISBN 978-0-7524-6210-3.
- Heyer, Paul. Titanic Legacy: Disaster as Myth and Event. Westport, CT: Praeger. 1995. ISBN 978-0-275-95352-2.
- Hicks, Brian; Kropf, Schuyler. Raising the Hunley: the remarkable history and recovery of the lost Confederate submarin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2002. ISBN 978-0-345-44771-5.
- Jorgensen-Earp, Cheryl R. Satisfaction of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through Visual Display. Prelli, Lawrence J. (編). Rhetorics of display. Columbia, SC: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2006. ISBN 978-1-57003-619-4.
- Lord, Walter. The Night Lives On.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 ISBN 978-0-670-81452-7.
- Lynch, Don. Titanic: An Illustrated History. New York: Hyperion. 1992. ISBN 978-1-56282-918-6.
- Lynch, Don; Marschall, Ken. Ghosts of the Abyss. New York: Madison Press Books. 2003. ISBN 0306812231.
- MacInnis, Joseph B.; Cameron, James. James Cameron's Aliens of the Deep. Washington, D.C.: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2005. ISBN 978-0-7922-9343-9.
- Parisi, Paula. Titanic and the Making of James Cameron. New York: Newmarket Press. 1998. ISBN 978-1-55704-364-1.
- Pellegrino, Charles. Farewell, Titanic: Her Final Legacy.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2012. ISBN 978-0-470-87387-8.
- Scovazzi, Tullio. The Application of "Salvage Law and Other Rules of Admiralty". Garabello, Roberta; Scovazzi, Tullio (編). The protection of the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before and after the 2001 UNESCO Convention. Leide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2003. ISBN 978-90-411-2203-2.
- Serway, Raymond A.; Jewett, John W. Principles of Physics: A Calculus-Based Text, Volume 1. Belmont, CA: Cengage Learning. 2006. ISBN 978-0-534-49143-7.
- Spignesi, Stephen. The Titanic For Dummies.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2012. ISBN 978-1-118-20651-5.
- Suid, Lawrence H. Sailing on the Silver Screen: Hollywood and the U.S. Navy.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6. ISBN 9781557507877.
- Wade, Wyn Craig. The Titanic: End of a Dream. London: Penguin Books. 1992. ISBN 978-0-14-016691-0.
- Ward, Greg. The Rough Guide to the Titanic. London: Rough Guides Ltd. 2012. ISBN 978-1-4053-8699-9.
Journal and news articles
- Broad, William A. The World's Deep, Cold Sea Floors Harbor a Riotous Diversity of Life. The New York Times. 17 October 1995 [2018-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 Canfield, Clarke. Full Titanic site mapped for 1st time. The Associated Press. 8 March 2012 [9 March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月2日).
- Cohen, Jennie. First Map of Entire Titanic Wreck Site Sheds New Light on Disaster. History.com. 8 March 2012 [8 March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2日).
- Ferguson, Jonathan. Texas oilman says he found Titanic first – 'it's my wreck'. The Toronto Star. 4 September 1985.
- Gannon, Robert. What Really Sank the Titanic. Popular Science. February 1995: 54.
- Kelly, Ray. Titanic salvage raises concerns. The Republican (Springfield, MA). 27 October 2009.
- Little, Crispin T. S. The Prolific Afterlife of Whales. Scientific American. February 2010, 302 (2): 78–84 [2 March 2010]. Bibcode:2010SciAm.302b..78L.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210-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1).
- Mone, Gregory. What's Eating the Titanic?. Popular Science. July 2004: 42.
- Portman, Jamie. U.K. Titanic exhibit an off-season draw. The Toronto Star. 12 November 1994.
- Riding, Alan. 1,800 Objects From the Titanic: Any Claims?. The New York Times. 16 December 1992.
- Stearns, David Patrick. Relics display shows interest in Titanic hasn't sunk. USA Today. 17 May 1995.
- Stephenson, Parks. Titanic Wreck Observations 2005 (報告). Marine Forensic Panel. 20 September 2005.
- Taylor, Joe. Texas Oilman Seeking Titanic Artifacts Loses Case. The Associated Press. 2 October 1992.
- Information, Reed Business. Ariadne. New Scientist. 6 October 1977: 78–84 [5 March 2012].
- Press: Suddenly, Now! Is Never. Time. 11 May 1981 [5 March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13).
- Memphian Seeks Titanic Salvage. The Associated Press. 30 September 1992.
- New species of bacteria found in Titanic 'rusticles'. BBC News. 6 December 2010 [8 March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7).
- Symonds, Matthew. Titanic: The archaeology of an emigrant ship. Current Archaeology. April 2012, (265): 14.
Online publications
- Ballard, Robert D. Why is Titanic Vanishing?. National Geographic. December 2004 [29 Januar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1).
- Handwerk, Brian. Titanic Is Falling Apart. National Geographic. 18 August 2010 [7 March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4).
- Marschall, Ken. James Cameron's Titanic Expedition 2001: What We Saw On and Inside the Wreck. marconigraph.com. December 2001 [13 April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2).
- RMS Titanic International Agreement.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9 February 2012 [9 March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 R.M.S. Titanic Expedition 2003. NOAA. 8 June 2010 [9 March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4).
- R.M.S. Titanic Expedition 2004. NOAA. 27 February 2012 [9 March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2).
- The Titanic Story: Timeline For 2000. Titanic Heritage Trust. [9 March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0月24日).
- The Titanic Story: Timeline For 2001. Titanic Heritage Trust. [9 March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0月24日).
- The Titanic Story: Timeline For 2004. Titanic Heritage Trust. [9 March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0月24日).
延伸閱讀
編輯- Ballard, Robert D. How We Found Titanic. National Geographic. Vol. 168 no. 6. December 1985: 696–719. ISSN 0027-9358. OCLC 643483454.
- Ballard, Robert D. A Long Last Look at Titanic. National Geographic. Vol. 170 no. 6. December 1986: 698–727. ISSN 0027-9358. OCLC 643483454.
- Ballard, Robert D. Epilogue for Titanic. National Geographic. Vol. 172 no. 4. October 1987: 454–463. ISSN 0027-9358. OCLC 64348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