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 (中國)
笙是中國的一種自由簧管樂器,屬於八音中的「匏」類,以簧、管共振發聲,為中國吹管樂器裏面,唯一吹、吸皆可發聲的樂器,也是唯一可以吹奏和聲的樂器。[2][3]:12
分類 | 簧管樂器、在八音裏屬匏類[1] |
---|---|
音域 | |
| |
相關樂器 | |
蘆笙、口琴、竽 | |
著名演奏家 | |
參見下方人物一節 |
笙在許多中國古文獻中都有記載,多用於慶典、筵席的伴奏,或於民間合奏中使用。中國文化在東亞的傳播也讓日本、朝鮮分別發展出了雅樂笙和笙簧;隨着20世紀國樂現代化,復鑑於傳統笙不利合奏,笙也經歷大刀闊斧的改革,製造出「現代笙」,並在現代中樂團裏擔綱重要的角色。由於笙音色易與其他樂器混和,在樂團中常負責和聲伴奏,為十分理想的融合劑。[4]:41-43
歷史
編輯笙由中國人發明,歷經千餘年的流傳,散播至東亞各地,18世紀時也經由在華傳教士帶回歐洲,間接促使西方自由簧樂器發展。古中國樂器分類方法「八音」中,笙屬於匏類,亦即古代笙的笙斗是葫蘆所製[5]。
古代傳說,笙由神話人物女媧製造[1][6]。現今中國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和」字;根據中國古代辭典《爾雅》記載,「大的笙叫做『巢』、小的叫做『和』」[7]。最早描繪笙的壁畫可以約繪於西元前1100年[8]。西元前7世紀時,周代詩歌集《詩經》中〈小雅·鹿鳴〉即記載道:「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9]考古界在位處今湖北省之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發現了笙[1];在湖南省的馬王堆漢墓(公元前2世紀)掘墳時也發現了一支26管竽,簧以銅製成。[10]從「濫竽充數」的故事中可知道戰國時期笙已有合奏應用[4],春秋戰國時期是笙的繁盛期,甚至是樂團中的領奏樂器。[11]
從戰國時期到漢朝,文獻中記載有「笙」和「竽」兩種簧管樂器,後人如漢代高誘注《呂氏春秋》時稱竽就是「笙之大者」[12],將之視為同種樂器。當時的笙比較小、簧片數量較少,竽則與之相反。[10]隋、唐時期,竽還存在,但在隋九部樂、唐十部樂中已不用;而笙雖因燕樂興起、彈撥樂(琵琶等)的廣泛使用而逐漸沒落[4],演變為伴奏樂器[11],但在九、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仍有出現。乃至宋代,竽已失傳,在教坊十三部中只留下了笙。[10]
15世紀地理大發現後,中西文化交流漸盛,笙也在此時傳到西方世界。約翰·韋德和耶穌會傳教士錢德明在1740年和1777年抵達中國,將笙傳回歐洲[13][14],並促使西方人發明自己的自由簧樂器——儘管歐洲在一個世紀前就有這種類似於笙的自由簧樂器了[11]。現代西方音樂作曲家(如陳銀淑、克里斯托弗·阿德勒等人)的作曲中已經有運用到笙。[15]
現代改革
編輯笙目前較為廣泛使用的種類「鍵笙」(又稱「改革笙」)是20世紀初以來經改革的新樂器,改善了音色和音量,並擴充了音域範圍。鄭覲文(1872到1935)為了增加笙的音域,將簧管增加到32個,使其和聲更為和諧;接着增大笙斗、笙苗尺寸,改變了笙的音色。[16]後來,如翁鎮發、胡天泉等演奏者也進行了不同的改革。當前主流現代笙「三十六簧笙」是由孫汝桂、楊大明、王慧中等人改制的。[17]
發聲原理
編輯笙的發聲方式為「簧管共振」,簧片在氣流通過後振動,故笙屬於自由簧樂器;氣流的沖擊也使笙苗管內與簧片相同頻率的空氣柱(從笙腳至音窗之間的空氣柱)產生共振發出聲響[4]。笙簧片和空氣柱的頻率有一定的公差值,在此範圍內簧片都可以使笙苗發出聲響,超過則發聲效果不良、甚至無聲可出。
中國笙以及日本雅樂笙的音高多半由簧片頻率決定,空氣柱頻率是固定的,而蘆笙、葫蘆笙、泰國笙、緬甸笙、馬來西亞Sompoton以及葫蘆絲、巴烏等樂器則相反。因此中國笙調音是調整簧片配重「點頭」來改變簧片音高[18][19]。
近現代對笙的改革,有借鑒自蘆笙的擴音管,在音窗外面在多加裝一節金屬反射筒,形成共振以擴大音量的「擴音管」設計[20];也有改以按鍵打開音窗,使其氣流暢通而發出聲音的設計。排笙、抱笙使用的控制方式和其它笙不同,其笙苗不用按孔或按鍵來控制發聲,是像管風琴一樣使用連桿機構控制活塞使氣流進入笙苗來控制其發音。[4]
演奏特色
編輯傳統和聲
編輯笙在傳統樂曲的演奏常會疊加上五度、上八度或下四度和聲,稱之為傳統和聲。[3]:12
演奏技巧
編輯有別於一般吹管樂器,笙吹、吸皆可發音[21],故有不少特殊的演奏技巧。
笙的演奏技巧約可分為氣息類顫音技術、口內技術和手指相關技術,並衍伸出綜合性技術。[22]氣息類氣顫音包括了舌顫音、腹顫音、喉顫音和胸腹式氣顫音,並以末者最為廣泛使用;口內技術包含吐音、花舌、呼舌、舌阻音、鉅氣、頓氣和剁氣,其中呼舌為笙獨有技巧,舌阻音則是「文曲笙」或「現代笙」才能使用的技巧;手指相關技術有指顫音、點頓音奏法、刮奏、捂音等。綜合者則以呼打為代表。[22]
類型
編輯笙大致可以分為歷史可追溯至先秦時期的「傳統笙」和1950年代後陸續被研發出來的「現代加鍵笙」兩大類。
傳統笙和鍵笙代表型——現代笙之間的區別在於其演奏方式。傳統笙多使用按孔笙苗,演奏時需要捧著笙斗,直接按住在笙苗管上的按孔;而鍵笙則以按鍵笙苗為主,演奏時通常手要掐在笙箍下方,利用按鍵控制孔的開閉,惟有少數使用按孔笙苗的特例[a] ;
傳統笙
編輯傳統笙通常指音位序列和持笙手勢沿襲古代者[4]:14。
清末民初時的傳統笙通常為17管笙,笙斗為木製,僅有13到14個笙苗裝有簧片可以發聲(有管無簧稱「啞管」),不過仍可吹奏全音階,如用於江南絲竹中的絲竹笙(17管、13簧)。[23]隨着20世紀中葉中樂的發展,傳統笙被改革以增加音域和音量,如將所有笙苗裝上簧片、增加笙苗數,或將擴音管連接在竹製的笙管上以放大聲音[20]。
傳統笙為移調樂器,吹嘴另一邊最長的笙苗「宮苗」為宮音(C),這一根「宮苗」做成什麼音,該把笙就是什麼調的笙。目前傳統笙主流是D調笙。
現代笙
編輯現代笙特色為音域較寬、半音齊全,適合合奏。鍵笙、排笙形狀貌似「小型可攜式管風琴」[2],抱笙則似放大版的傳統笙。鍵笙可以再分出排笙、抱笙。高音笙通常以鍵笙的型制為主,而中音笙通常使用排笙、低音笙使用抱笙。
鍵笙
編輯鍵笙這個詞即指整把笙都是裝設加鍵笙苗的笙,由笙斗、笙苗、笙箍、笙架、音鍵、擴音管、吹嘴等部件所構成。[4]笙苗的末端——笙腳插進笙斗中,並利用黏於笙腳上的簧片與擴音管共鳴發聲。鍵笙採按鍵閉氣設計,即須按下按鍵方可發聲。[3]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馮海雲稱之為「現代笙」。有些鍵笙還有連動按鍵設計,能演奏更複雜的和聲,或使指法運行更方便,如馮海雲42簧鍵笙。[22]
-
笙苗、笙腳、簧片交接處
-
笙箍
-
吹嘴
張之良、孫汝桂研發了三十六簧加鍵擴音圓笙,笙曲《歡樂的草原》即專門為該款笙設計[4]。「三十六簧加鍵擴音方笙」為目前的主流現代笙,在中樂團中為基本配備[24]。1972年,中央民族樂團的王慧中在楊大明「三十二簧加鍵方笙」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了此款笙,並在1974年由孫汝桂完成擴音管的設計和笙的製作[4],其音域為G3到F♯6。[3]另外亦有三十八簧鍵笙、四十二簧鍵笙等設計。[22]
抱笙
編輯抱笙使用連桿機構及活門,控制風箱中空氣流入笙苗,音色甜美、飽滿。其外型類似一個大型的傳統笙,並在前方[b]或兩側[c]有按鈕型的按鍵,吹奏時演奏者坐於椅上,手伸於抱笙前方或兩側控制位在笙斗上的按鍵。[4]抱笙的金屬擴音管靈感可能來自蘆笙[20]。
排笙
編輯排笙也叫做「台笙」,鑒於抱笙機構複雜、難以學習及維護而改良,保留風箱、音位等設計,但將其展開面成平面,使其易於操作及維護。[25]進入21世紀後,由於笙苗數量不斷增加,傳統排笙的按鍵排列已不敷使用,於是研發了「鍵盤排笙」,風箱機構與排笙無異,差別在於按鍵使用了鋼琴鍵的規則。[4]:33
部分排笙設計有一列獨有的12個黑色按鍵,當按下按鍵時會演奏三個不同八度的同一個音符;如按黑色「C」就會讓C3、C4、C5同時發聲。[4]
名稱 | 音域 |
---|---|
高音笙 | |
中音笙 | |
次中音笙 | |
低音笙 |
相關人物及樂曲
編輯知名吹奏者
編輯較為知名的笙演奏家有胡天泉[26][27]、閻海登[28]等人。
知名笙曲
編輯少有作曲家為笙作曲,故笙曲的譜寫者多同時為演奏家。古代中國也有不少作者佚失的民間樂曲、古曲[4]:37, 38,不過胡天泉、董洪德兩人在1956年創作的笙獨奏曲《鳳凰展翅》普遍被認為是第一首笙獨奏曲[29],笙獨奏曲目的發展,也被視為從1950年代開始發展。現代笙則因為半音齊全、轉調方便等原因,部分獨奏曲係直接移植鋼琴等西洋樂器的曲目[4]:40。傳統笙著名樂曲有《鳳凰展翅》[29]、閻海登《晉調》[28];現代笙則有曹建國《天山的節日》[4]:40、張之良《歡樂的草原》[30]:2等樂曲,亦有作曲家將傳統笙特色應用至現代笙曲目,如關迺忠《孔雀》[30]:75、王慧中《傣鄉風情》[4]:40等。
製造廠家
編輯港澳、馬新沒有製笙廠家,笙主要由中國大陸進口。而在中國大陸著名的笙製作廠家有孫汝貴、趙宏亮、王澤爽[31](精藝樂器廠)、陳伯泉、汪菊英、王俊華等。 近年在台灣也有一些製造笙的工坊發跡,例如旭日東昇、灣笙等等
註釋
編輯參考來源
編輯- ^ 1.0 1.1 1.2 熊澤民. 中國音樂史與名曲譜例. 2005: 5,6. ISBN 9574128202.
- ^ 2.0 2.1 楊忠衡. 傳統樂器大變身─現代笙/神乎其技的吳巍. 新新聞. 2008-12-31 [2017-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1).
- ^ 3.0 3.1 3.2 3.3 胡峻賢. 笙教程. 現代民族管絃樂五線譜演奏法 初版. 原鄉音樂文教事業. 2014. ISBN 978-9869105613.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黃朧逸. 笙應用於民族器樂合奏之研究 (學位論文). 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2014 [2016-12-03].
- ^ 劉昫. 舊唐書·卷29. 維基文庫.
八音之屬,協於八節。匏,瓠也,女媧氏造。列管於匏上,內簧其中,《爾雅》謂之巢。大者曰竽,小者曰和。竽,煦也,立春之音,煦生萬物也。竽管三十六,宮管在左。和管十三,宮管居中。今之竽、笙,並以木代匏而漆之,無復音矣。荊、梁之南,尚存古制云。
- ^ 司馬貞. 三皇本紀. 維基文庫 (中文).
女媧氏亦風姓,虵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無革造,惟作笙簧。
- ^ 尔雅·釋樂. 維基文庫.
- ^ Sheng. 大英百科全書. [2018-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1).
- ^ 詩經. 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鹿鳴. 維基文庫 (中文).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 ^ 10.0 10.1 10.2 八百萬少女的夢. 笙的历史. [2018-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1).
- ^ 11.0 11.1 11.2 传统乐器笙的发展变迁史探析. 原創論文網. 2017-06-21 [2018-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1).
- ^ 呂氏春秋·仲夏紀. 維基文庫.
- ^ THE ACCORDION. [2018-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31) (英語).
- ^ Henry Doktorski. Birth of the Accordion. The Classical Free-Reed, Inc. 1998 [2008-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0) (英語).
- ^ Clements, Andrew. Unsuk Chin: Piano Concerto; Cello Concerto; Šu review – reimagining the concerto form. 2014-08-13 [2017-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1).
- ^ Lau, Frederick. Kai-wing Chow , 編. Beyond the May Fourth Paradigm: In Search of Chinese Modernity. Lexington Books. 2008: 212–215. ISBN 978-0739111222.
- ^ 馮海雲. 现代笙演奏技术概论 (學位論文). 中央音樂學院. 2010 [2017-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9).
- ^ 黃鈺倫. 國樂健康教育--「笙」體的奧秘. 2013-12-11 [2017-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7).
- ^ 王子初. 中國青銅樂鐘的音樂學斷代——鐘磬的音樂考古學斷代之二. 中國音樂學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7, (86-89): 18.
點笙:是指將點頭用小烙針點到簧舌尖上,通過點頭的重量,減少簧舌的振動,使簧片上的音高降低半個音,從而調到正確的音髙。
- ^ 20.0 20.1 20.2 蔡燦煌 (編). 追憶淡忘中的音樂往昔: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中國樂器收藏圖錄. 臺北市: 遠流. 2010: 50–61. ISBN 978-957-32-6655-6.
- ^ 笙及其吹奏技巧. 中華文化天地. [2018-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2).
- ^ 22.0 22.1 22.2 22.3 馮海雲. 現代笙音程與音階基礎教程. 北京: 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2013-01: 1–42. ISBN 978-7-81096-472-2.
- ^ Witzleben, J. Lawrence. "Silk and Bamboo" Music in Shanghai: The Jiangnan Sizhu Instrumental Ensemble Tradition. 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5: 42.
- ^ 林佩祈. 笙在中國音樂中之應用 (學位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 2012.
- ^ 中音笙介绍. yueqixuexi.com. [2018-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1).
- ^ 著名笙演奏家胡天泉. 唐山笙坊. [2017-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4).
- ^ 胡天泉简历. 民樂國際. [2017-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4).
- ^ 28.0 28.1 陳佩怡. 閻海登《晉調》之研究.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 2012 [2017-09-19].
- ^ 29.0 29.1 唐富. 古今論笙. 北方音樂. 2000, (2000年第1期): 29-32.
- ^ 30.0 30.1 沈翎玄. 蘇文慶笙作品之探討 —以《笑傲江湖》、《大地笙歌》為範圍 (學位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中國音樂組. 2013.
- ^ 孟建軍. 精研六律 细调五音——访制笙名家王泽爽. [2018-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5).
延伸閱讀
編輯[編]
相關條目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笙
-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笙
- Cheng.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Chisholm, Hugh (編).
- 絲綢之路項目. 笙——中國吹管樂器.(英文)
- 自由簧樂器在古典音樂裏的歷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Classical Free-Reed, Inc. (英文)
- YouTube 影片:參觀笙演奏專家胡天泉的家-第一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第二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第三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