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臺灣國中教育

由S099001在話題條目需要更新上作出的最新留言:3 年前
已撤銷的典範條目臺灣國中教育曾屬典範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新條目推薦同行評審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1年8月30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2011年9月12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2017年4月23日典範條目重審撤銷
2017年5月24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1年7月13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同行評審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典範條目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台灣專題 (獲評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台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台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教育專題 (獲評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教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教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乙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本投票已通過且已獲存檔
      • (+)支持《 中壇霸主 》 (留言) 2011年7月3日 (日) 07:53 (UTC)回覆
      • (!)意見,感謝兩位的支持,但其實我條目只寫到一半......燈火闌珊處 (留言) 2011年7月3日 (日) 08:54 (UTC)回覆
      • (+)支持--Shibo77 2011年7月3日 (日) 13:51 (UTC)回覆
      • (!)意見,「中學」應包括「國中」與「高中」,「國中」或「高中」都不等於「中學」,第一句就有問題。可引《憲法》條文。台灣通常用「水準」一詞。連結條目用「明鄭時期」應該是因為還包括關於鄭芝龍的敘述與復明動機的前因後果。但明朝亡於1644, 鄭成功與荷蘭簽和約時,南明也差不多亡了。本條目與「明」無關,逕稱「鄭氏王朝」即可。日治後期與民國時期應補上,另如:跟小/大學教育有何不同、以前的高中聯考、或依然存在的一二三四類組等。 —WildCursive (留言) 2011年7月3日 (日) 17:00 (UTC)回覆
        • (:)回應,這個條目我確實只寫到一半,後面至少還有20個章節沒寫,身為主編者,坦白說,我不樂見這個條目在這時就提DYKC。關於其它的問題,(1)國中和高中在台灣並不屬於同一體系,前者是「國民教育」,歸國教司管;後者是「中等教育」,歸中等教育司管,而且專指高中職教育。當然你說中學不只指國中是有道理的,因為在其它國家,Secondary Education一般指的是第7學年至第10學年間,我會再進行文獻查證,證明在台灣中學指的是國中和高中。(2)不確定「水準」是在說哪一句,不過關於文字修飾歡迎盡量提出。(3)明鄭時期是追隨慣例,原條目命名如此,閣下可以去動議修改明鄭時期的條目名稱,只要有改,我就會跟進。其它的問題都出於我還沒寫完,寫完再說。感謝你的建議,順祝編安。燈火闌珊處 (留言) 2011年7月3日 (日) 17:20 (UTC)回覆
          • (:)回應,OK,找到文獻了,條目已經移動完成。(教育部,台灣的最高教育主管單位,居然連這種事都沒有寫清楚,我查到的都是學術論文……)燈火闌珊處 (留言) 2011年7月3日 (日) 17:35 (UTC)回覆
            • (!)意見,即使不管國外,在台灣,「國民中學」與「高級中學」都是「中學」。(另有技職司管高職!) 不是改別的條目名稱,因為那是有道理的,但你可以呈現為鄭氏王朝。 rather than 水平。WildCursive (留言) 2011年7月3日 (日) 18:07 (UTC)回覆
              • (:)回應,如果要寫「台灣中學教育」就得包含國中和高中在內,但我能力有限,目前只想也只能寫「台灣國中教育」,而且也只有收集這個題目的參考資料。鄭氏的部份,你說得當然有道理,但寫條目講求來源,如果我得要照這樣寫而不沿用原條目的用法,就必須要有文獻佐證,如果你能給我一篇論文指出應該要這樣寫,那我就連原條目都一起移動,當然也會改這個用法。燈火闌珊處 (留言) 2011年7月3日 (日) 18:15 (UTC)回覆
                • (!)意見,該條目的標題用法沒問題!「明鄭時期」是一個時間的概念,你要表達的是一個主體,該條目第一段已表明史稱「鄭氏王朝」等!指涉在台政治實體時,「鄭氏王朝」比「明鄭政權」更通用,Google可知!而鄭成功攻台前在福建浙江等地十幾年的經略是更早的「明鄭政權」,其意混淆而不只台灣!用「鄭氏王朝」也可避免兩個同音字「ㄓㄥˋ」擺在一起!
                  WildCursive (留言) 2011年7月4日 (一) 00:43 (UTC)回覆
                  • (:)回應,在回應以前,首先我想說:請你不要那麼激動好不好?  囧rz……,這只是普通的學術討論,放~輕~鬆。同音字在我看來不是什麼大問題,重點是表達的方式有沒有絕對的問題。而在我看來,既然「鄭氏政權」和「明鄭政權」表達的是同一個政權,而且也沒有讀者會搞混,那使用任何一個並不會有什麼差異。這種用詞的問題,甚至已經不屬於學術的範疇了。當然啦,既然大哥你那麼堅持,等會我寫好下一段的內容時會一起修一下,這樣有沒有好一點?放輕鬆,沒有人在和你吵架,永遠記得善意推定原則,每個人都是在為這個計劃而努力。我知道你學政治學的,大概很習慣「有人提異議 = 來吵架的」這回事,但我只是個百科全書的編輯,只要你能拿出文獻說服我,那我就聳聳肩,因為我不是政客,也不是科學家。燈火闌珊處 (留言) 2011年7月4日 (一) 07:58 (UTC)回覆
                    •   囧rz……哈哈,有激動嗎?我習慣持續把要表達意見講清楚,也常用標點符號強化語氣...可在這裏,我完全沒生氣啊!(這條目的性質跟編者都沒什麼好讓我吵的!)「明鄭政權」早在大陸閩浙就建立了,而且十幾年跟台灣無關,但「鄭氏王朝」只可能指在台灣的。所以,從完整的時空來看,「明鄭政權」和「鄭氏王朝」所表達指涉的不太一樣(當然,大家不會注意這小事)。其實,你也可以推定我是善意的,不是嗎?否則何必留言呢!(和你想的剛好相反,學法政的會提異議,也很習慣被提異議!)WildCursive (留言) 2011年7月4日 (一) 08:35 (UTC)回覆
      • (-)反對,條目內容不全面,內容只有台灣日治時期和以前的歷史,沒有提及現況。--春卷柯南夫子DC9 ( 夫子茶寮 (茶聚) | 土木記 | 功名記 )2011年7月5日 (二) 11:26 (UTC)回覆
      • (+)支持--Alexchris (留言) 2011年7月7日 (四) 01:57 (UTC)回覆
      • (+)支持Iflwlou [ M {  2011年7月7日 (四) 16:32 (UTC)回覆
      • (+)支持--堯玉 (留言) 2011年7月8日 (五) 03:27 (UTC)回覆

    同行評審

    編輯

    台灣國中教育

    編輯
     
    台灣國中教育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其他以往記錄請參見條目的討論頁
    說明:除了「戰後至今」的章節外,其餘內容大致上已撰寫完畢,目標是特色條目,希望各位能提供一些編輯建議,或是有哪個部份應該寫卻沒寫到的也歡迎提出。—燈火闌珊處 (留言) 2011年7月29日 (五) 12:20 (UTC)回覆
    評審期︰2011年7月29日 12:20 (UTC) 至2011年8月29日 12:20 (UTC)

    內容與遣詞

    編輯
    包括條目內的學術成份遣詞造句翻譯精確性行話術語完成度連貫性等與條目內容有關的要點
    • (!)意見:以下是在下的一些拙見
      • 為什麼條目名稱為「台灣國中教育」,但是開頭卻是將「國民中學」這詞粗體?雖然國民中學的條目是重定向自此,但在下認為或許可以稍微修改一下文句。
      • 如果可以的話(因為這樣修改處會很多)是否能將包括民國XX年、康熙XX年、明治XX年、大正XX年、昭和XX年全部統一成西元紀年,以同樣是特色條目的相比包括「香港教育史」、「台灣歷史」、「台灣日治時期」、「台北歷史」等等大多也是以西元為主要年代單位。
      • 同樣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在包括「教師」、「課程」等段落(我不確定有哪些可以添加),比照「教科書」的方式增加一些歷史演變的過程。
      • 大致上的意見就是這些 -- KOKUYO (留言) 2011年8月6日 (六) 14:50 (UTC)回覆
      • (:)回應
        • 因為這樣寫起來比較順。其實沒有嚴格要求標題和序節開頭標粗體的字要一樣,意思一樣就行了。
        • 這是因為歷史文獻通常使用年號記年,不過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台灣教育史的文獻都用民國紀年,這點在學術界還滿統一的。除此之外,也因為台灣的學年就是採用民國紀年,同時也是教育統計的年度單位,所以才這樣沿用,方便閱讀。
        • 因為教育史已經有專門的章節了,這些章節我希望寫現況。當然目前教育史還沒完成,我會注意補充這些部份。
        • 回覆如上,感謝您的建議。燈火闌珊處 (留言) 2011年8月6日 (六) 15:20 (UTC)回覆

    格式與排版

    編輯
    包括維基化專題格式錯別字標點符號列表章節排版序言)等資訊


    參考與觀點

    編輯
    包括是否有參考文獻可供查證)、中立觀點未發表的原創腳註地域中心以及其他方針與指引等



    為什麼國中只有講基測

    編輯

    我對台灣國中教育感到納悶,論時間是從日治時期開始談,可是時代來到中華民國政府搬遷來台,一直到現在,為什麼考試只講基測,過去以往的考試體制都與國中無關嗎?我想告訴寫這個文章的人說,寫文章可別只活在當下,既然談教育,就沒有什麼好切割。-220.131.141.229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18:28 (UTC)回覆

    國中修業期滿後,畢業生可自由選擇繼續升學或投入職場。如果要升學,就必須參加每年5月和7月舉行的基本學力測驗,依考試分數申請高級中學或高級職業學校[6]。

    這句話就有問題,難道說,從開辦國中教育以來至今,都是一直採用基測嗎?-220.131.141.229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18:33 (UTC)回覆

    除此之外,糾察隊跟導護生都沒有講,我到現在都還能看到放學有糾察隊在路口管制,以及校外教學也沒有,而且國中生補習現象也是突顯出社會現象,這裏也沒有講,這全都與國中教育以及國中生的生活是息息相關,感覺寫台灣國中教育文章的人似乎脫節了。—220.131.141.229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19:02 (UTC)回覆
    因為那段是在寫「現況」,未來十二年國教實際實施後這段還會更新。小的才疏學淺,沒本事能「切割」什麼,純粹是因為資料比較難找罷了,現已更新聯招的部分。其它的部份等我找到文獻就會補充上去,總之感謝閣下的建議。燈火闌珊處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23:47 (UTC)回覆
    另外,既然是「台灣國中教育」,寫的當然就是「學校教育」,「補習」的確是國中生生活的一環,但不在學校體制內,這個條目可以提,也可以不提。總之這部份我之後會補充,但不會有太多着墨。燈火闌珊處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23:56 (UTC)回覆
    好,目前你的問題都已補充完成。另外你的意見前後矛盾,「別只活在當下」、「與生活脫節」。事實上我無法跟蹤一個國中生,把對方的日常生活一筆一筆記錄下來,越生活化的內容,文獻就越難找。而且是否真的有必要去寫?本條目只是個「概述類條目」,雖然力求深入,但無法過於專精。事實上,我覺得現在的內容已經很可觀了,即使我寫得出國中交通服務隊、校外教學和國中生補習狀況的資料,也會另開一個條目,而不會寫在這個條目裏。總之我已經補充完了,如果還有意見,歡迎提出。燈火闌珊處 (留言) 2011年9月5日 (一) 00:48 (UTC)回覆

    2013年4月17日更新

    編輯
    • 更新數據:更新本條目各項統計資料。
    • 內容:
      • 也許該定義一下什麼是「校園問題」比較好。我當初只寫和學生有直接相關的,例如體罰、霸凌、性犯罪、中輟、青少年犯罪等等。大人(例如校長)的貪污舞弊(營養午餐弊案)到底可不可以算是校園問題?
      • 課後輔導:我覺得同樣的東西寫一次就好,所以刪掉一點東西。
      • 宗教教育:不錯的主題,我還在想要怎麼融入這個條目;但我覺得現在這種「舉例式」的寫法是不太恰當的。這個條目是概論性質,不是列表用的。
      • 兩性交往:根本不能算是校園問題吧......而且還帶有異性戀式的思維。真的要在這個條目寫這個,就要把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也納進來,而不是只有「兩性」。但重點是,「國中生的戀愛交往」算不算校園問題,我覺得是可議的。我覺得不是。不過,「援助交際」的問題倒是可以討論,但現有內容太少了。燈火闌珊處留言2013年4月17日 (三) 08:12 (UTC)回覆

    疑問

    編輯

    「概況」章節:「三十九學年度時台灣只有66所中學」。指的是初中還是初中和高中?--黃居士 (留言 公開 私底下 | 參與專題2014年2月2日 (日) 08:19 (UTC)回覆

    還是國中(也就是初中)?--黃居士 (留言 公開 私底下 | 參與專題2014年2月2日 (日) 08:24 (UTC)回覆

    圖片附註的問題

    編輯

    圖片附註有很多陳述沒有來源佐證,比如「國中老師上課通常用講義」之類。建議要麼單純描述圖片,比如只描述「圖為國中老師使用的講義」;要麼就找來源佐證。- I am Davidzdh. 2015年4月7日 (二) 11:54 (UTC)回覆

    講那麼多二二八幹啥?

    編輯

    這是政治版嗎?談國中教育,插入一大段二二八是啥用意?根本與主題無關。無聲留言2017年1月12日 (四) 13:18 (UTC)回覆

    特色條目重審

    編輯
    臺灣國中教育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教育,提名人:- 執行編輯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4月9日 (日) 20:37 (UTC)回覆
    投票期:2017年4月9日 (日) 20:37 (UTC) 至 2017年4月23日 (日) 20:37 (UTC)
    •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提名人票。內容缺乏來源:
    1. 「臺灣在2009年會計年度時的總教育經費有8,023億元,佔國內生產毛額的5.83%。」;
    2. 「當時的孔廟也是官學所在地,是當時臺灣的最高學府。康熙22年(1683年),施琅佔領臺灣後建立第一所義學,康熙43年(1704年)設立第一所書院。此後直到光緒21年(1895年)乙未割臺為止,清領臺灣有各式以八股文教育為主的儒學、書院、義學、蕃學和民營書房,這些學校和明鄭時的官學比較接近,尚未進入現代教育體系。」;
    3. 「另外,《臺灣公立中學校規則》、《臺灣公立高等女學校規則》也陸續頒佈,使臺灣的中學校數目大幅增加。」;
    4. 「教改成為「政策亂象」的代名詞。」;
    5. 「在實際實施前,十二年國教政策仍充滿討論的空間。」;
    6. 「同樣地,家長和學校校長也可以組成利益或職業團體,和教師團體三方合作或制衡,在教育議題上發聲。」;
    7. 「因此國中生需要家庭、學校與社會共同給予輔導支持,以度過這段心理狂飆的時期。」;
    8. 「學生人數變少表示學校將面臨轉型,甚至裁併的處境,連帶加重師資過剩的問題。」;
    9. 「教師在性別議題上,仍然扮演重要的一角。」;
    10. 「民國57年(1968年),臺灣面臨首波教育改革,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的國中制服和之前大致上沒有改變,但各校可增減配件(如夾克)。1980年代後,社會風氣趨向自由,開放制服的呼聲四起,因此在民國73年(1984年)授權各校自行規定及設計制服樣式,因而使制服的樣式有改變,出現各式、各色的襯衫與褲子、裙子。」;
    11. 「輔導室內應設置個別諮商室和團體輔導室,以應業務之需。」;
    12. 「藉由拉近關係,取得學生的信任,從而達到諮商的目的。」;
    13. 「然而校方強迫參加及教新進度的情況時有所聞,有時連家長都會不滿(許多重視成績的家長及學生,寧願把時間留給教學能力較佳的補習班)。而學校為了提升升學率違法開設的加強班,則於週一至週五的「第9節課」及「第10節課」運作,週六週日及寒暑假亦有排定課程。」;
    14. 「此外彈性學習節數(自習課),班級可利用來閱讀、寫作業、考試、活動等。因該節教務處並不安排任課教師,因此班級導師多以奉獻的精神,在無鐘點費的情況下義務指導班級,亦有部分導師會趁此時間教授自己所教的科目以趕進度。」;
    15. 「解嚴後的臺灣社會風氣自由,各種團體都可以就教育議題發聲,遊說教育部採納自己的看法,形成多元教育、多元選擇的現象。」;
    16. 「臺灣一共有72所國中是原住民重點學校,以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花蓮縣和宜蘭縣等原住民聚居地區最多。」;
    17. 「每個班級應指派一名導師,學校總班級數在15班以下者設輔導教師1人,16班以上者每15班增置一名輔導教師。」;
    18. 「經費來源主要為政府補助,但也可以接受捐贈,只是必須在法令規範下進行。」;
    19. 「以受理警政機關來說,新北市(1,878人)受理最多少年嫌疑犯案件,其次是高雄市(1,211人)和臺北市(1,136人)。」。

    執行編輯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4月9日 (日) 20:37 (UTC)回覆


    7支持,1反對:未達標準--Z7504留言2017年4月24日 (一) 02:21 (UTC)回覆

    同行評審(第二次)

    編輯
    臺灣國中教育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評審期:2017年4月24日 (一) 02:36 (UTC) 至 2017年5月24日 (三) 02:36 (UTC)

    預計在30日後重提特色條目評選,請各位不吝指教。目前除了重寫導言、擴充「營養午餐弊案」章節外,沒有其它寫作計劃。—燈火闌珊處留言2017年4月24日 (一) 02:36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臺灣國中教育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20日 (五) 18:03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臺灣國中教育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8月2日 (四) 17:43 (UTC)回覆

    條目需要更新

    編輯

    現行課程綱要為108課綱(十二年國民基礎教育),已非九年一貫課程。--S099001留言2021年5月20日 (四) 04:41 (UTC)回覆

    返回 "臺灣國中教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