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颱風尼伯特 (2016年)
由InternetArchiveBot在話題外部連結已修改上作出的最新留言:6 年前
颱風尼伯特 (2016年)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 ||||||||||||||||||||||
颱風尼伯特 (2016年)曾獲提名典範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列表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 ||||||||||||||||||||||
|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優良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此條目為第十四次動員令大動員令的作品之一,是一篇達標條目。 |
本條目的每日瀏覽量 |
氣壓記錄
編輯敘述中應將台灣大學外海浮標測得的897hPa記錄寫入,這也是這個颱風實測的重要資料,資料來源很多 [1]
尼伯特颱風的897是二次巔峰後浮標測出的 , 推估一次巔峰針眼時期有880hPa左右.
看過很多颱風實測. 尼伯特很可能是1951年以來西太區首颱最強的,甚至比2000年紅外線圖顯示的丹瑞更強.
對香港影響
編輯請大家幫忙美化風對香港所造成的影響. RIGHTXD(留言) 2016年7月9日 (六) 13:52 (UTC)
- 沒甚麼好「美化」。已經重寫。——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 2016年7月9日 (六) 13:54 (UTC)
新條目推薦討論
- 2016年哪一個熱帶氣旋是自1998年以來最晚出現的西北太平洋全年首個獲命名風暴,兼且持續爆發增強,以該海域60年來最強首颱的姿態橫掃臺灣?
- 颱風尼伯特 (2016年)條目由Weather Synchronize(討論 | 貢獻)提名,其作者為Karta0800900(討論 | 貢獻),屬於「Meteorology」類型,提名於2016年7月11日 02:59 (UTC)。
- (+)支持:提名人票。大半年後首個「新鮮出爐」的西北太平洋命名熱帶氣旋原創條目,和去年多個熱帶氣旋條目一樣,採取較細緻的寫作手法,令內容更詳盡、豐富,希望可獲得各位支持。當然若有臺灣和中國大陸編者幫忙擴充臺灣和中國大陸章節,補上災情等資料,條目質素就能更上一層樓了。——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 2016年7月11日 (一) 02:59 (UTC)
- (+)支持,條目符合標準,貼近時事動態,倍感親切。--Will629(留言) 2016年7月11日 (一) 03:16 (UTC)
- (+)支持,符合標準。-- Ohnogo☎ 2016年7月11日 (一) 04:57 (UTC)
- (+)支持,符合標準。--沉迷酒色的人(留言)2016年7月11日 (一) 14:36 (UTC)
- (+)支持,合格。--Shwangtianyuan 有事,請找我說話! 2016年7月12日 (二) 02:17 (UTC)
- (+)支持:符合標準。--B2322858(留言) 2016年7月12日 (二) 14:39 (UTC)
- (+)支持,條目符合標準。--Joeinwiki(留言) 2016年7月13日 (三) 01:45 (UTC)
- 非常感謝各位投下贊成票,小弟一定會繼續與大家一同努力提升西北太平洋風暴條目的質素。此條目亦已呈交到第14次動員令,並獲評為達標條目。——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 2016年7月15日 (五) 00:48 (UTC)
優良條目評選
編輯颱風尼伯特 (2016年)(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太平洋熱帶氣旋,提名人: Karta0800900 留言 2016年8月26日 (五) 02:48 (UTC)
- 投票期:2016年8月26日 (五) 02:48 (UTC) 至 2016年9月2日 (五) 02:48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來源充足,可供查證。— Karta0800900 留言 2016年8月26日 (五) 02:48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詳盡而深入,符合優良條目6大標準。這是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原創條目,是氣象愛好者們的心血,值得支持,在此也感謝閣下補上Best Track等資料。只是小弟不認為有需要改用{{Infobox Hurricane}},一來對排版根本沒改善之餘,還要把路徑圖改到「發展過程」顯示,其他部門的資料更要無謂地分拆到「影響」章節,二來西北太平洋向來都不叫「颶風」。「發展過程」內不必加上「(JTWC)」之類,這些應在相應條目才加,而該章節內的「99W」、「02W」也不必粗體;「外部連結」那裏顯示首頁其實沒意思,不過小弟一直忘了去搞⋯⋯最後一點是菲律賓章節其實還沒寫好,今日稍後小弟一次過解決吧。——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 2016年8月26日 (五) 03:24 (UTC)
- 整個條目都沒有稱之為「颶風」,至於條目編撰是參照颱風納莉 (2001年)、颱風查特安來做為典範楷模編撰。 Karta0800900 留言 2016年8月26日 (五) 04:11 (UTC)
- 颱風查特安可沒有這條目那樣拖泥帶水的。--Antigng(留言) 2016年8月26日 (五) 04:15 (UTC)
- 我覺得還好吧-- 晴空·和岩 討論頁·反互煮·協作計劃 2016年8月26日 (五) 04:38 (UTC)
- 颱風查特安可沒有這條目那樣拖泥帶水的。--Antigng(留言) 2016年8月26日 (五) 04:15 (UTC)
- 整個條目都沒有稱之為「颶風」,至於條目編撰是參照颱風納莉 (2001年)、颱風查特安來做為典範楷模編撰。 Karta0800900 留言 2016年8月26日 (五) 04:11 (UTC)
- 我差點以為又是翻譯外文的,沒想到居然是原創-- 晴空·和岩 討論頁·反互煮·協作計劃 2016年8月26日 (五) 03:42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詳盡而深入,支持原創颱風條目。--#Carrotkit 2016年8月26日 (五) 03:45 (UTC)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大量隱藏內容,明顯不符合格式手冊。--Antigng(留言) 2016年8月26日 (五) 03:47 (UTC)
- (※)注意:只需略寫的菲律賓章節已經寫好,「發展過程」也補上了部份JTWC「Prognostic Reasoning」的來源;外部連結也改為模仿2013天兔的顯示方式,並修正部份資料;原先作預留位置用的隱藏內容大多已剷除。惟一棘手的問題會是應當詳寫的中國大陸章節,要補充較多內容和來源,才能做到整個條目詳略得宜⋯⋯——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 2016年8月26日 (五) 08:10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充足,難得一見的颱風參與者。--沉迷酒色的人(留言) 2016年8月26日 (五) 09:38 (UTC)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符合優良條目要求。-- 天秤P 留言 2016年8月26日 (五) 10:19 (UTC)-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充足,參注完備。--B2322858(留言) 2016年8月26日 (五) 22:44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文齊全、參註足以查證。--Farry104uck(留言) 2015年8月28日(日) 05:43 (UTC)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不當粗體,大量隱藏內容。--Fxqf(留言) 2016年8月28日 (日) 14:06 (UTC)
- (?)疑問:請問條目哪裏還有不當粗體?先前於「發展過程」出現的「99W」、「02W」、「1601」被加粗等都已被取消粗體了,是否條目開首的「1601」、「02W」都要取消粗體才對?——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 2016年8月28日 (日) 15:11 (UTC)
- @Weather Synchronize:導論部分「颱風尼伯特(英語:Typhoon Nepartak,國際編號:1601,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2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Butchoy)」,維基百科的國際慣例是外語名稱不加粗,且拋開這個你不知道的國際慣例。就說你這個格式,前面幾個名稱都加粗了,butchoy為什麼不加粗,格式不統一。--Fxqf(留言) 2016年8月30日 (二) 23:51 (UTC)
- (?)疑問:請問條目哪裏還有不當粗體?先前於「發展過程」出現的「99W」、「02W」、「1601」被加粗等都已被取消粗體了,是否條目開首的「1601」、「02W」都要取消粗體才對?——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 2016年8月28日 (日) 15:11 (UTC)
- (※)注意:部分段落似乎並無來源-- 晴空·和岩 討論頁·反互煮·協作計劃 2016年8月28日 (日) 14:39 (UTC)
- (!)意見:各項比較一段沒有來源,也不用加粗,影響一段的「臺灣颱風風速紀錄」的一堆半形括號也修一修吧。改了yesGA。--미사카❀ζ무슨 일이죠✆ 2016年8月30日 (一) 17:51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大量隱藏內容,章節標題中過度使用旗幟。「廣東」「日本」等章節沒有來源,「中國大陸」來源不足以支持內容。--#young[talk] 2016年8月30日 (二) 06:08 (UTC)
- 感謝閣下指出,「日本」那段剛剛補了一個來源,稍後再看看有沒有更多;至於「中國大陸」也是能找多少就多少(討厭的資訊封鎖⋯⋯),「廣東」章節再找不到來源的話,小弟傾向乾脆剷掉,反正影響甚微。其實我是認同不應再於風暴條目使用國旗/區旗模板,用那些模板是方便編者但害了條目,可惜想棄用時遭到反對⋯⋯——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 2016年8月30日 (二) 06:44 (UTC)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我以前已經說過這樣的問題,這一年多以來熱心貢獻幾位西太平洋熱帶氣旋條目的編輯提DYK或者GA時也有過別的編輯提過類似意見,總體來看,我覺得並沒有什麼效果,總而言之就是西太平洋地位特殊,其他洋面熱帶氣旋的條目沒有參考價值。對於這種不聽的情況通常來說我也不會再給什麼建議,但既然主編邀請,我就再說一遍自己的意見,也算立此存照吧。避免花俏華麗,減少不必要的圖片(國旗)、內鏈和表格。條目其實就是文章,文章應該以文字為主。很多初來者、甚至編輯過相當長時間的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圖片的「合理使用」規則那麼嚴格,覺得條目中加多幾張圖片點綴看着才舒服。的確,大段大段的文字中插入幾張圖片,可以讓整個文章的觀感更佳,但是圖片無論如何都只是也只能是文字的附屬,是在文字介紹已及時再補上臨門一腳。誠然,一張好圖勝過千言萬語,但這只是針對這張圖片而言,在條目中絕非如此,再美觀的圖片都只能用來為文字服務,只有文字中有明確介紹的圖片才能放進條目,並且一定要做到即便沒有圖片,也不會導致讀者無法理解條目中的任何內容。表格、國旗實際上都是如此,請各位編者捫心自問,使用 美國來表示美國,和直接用「美國」兩字來表示美國相比,到底有什麼優點,難道讀者會看到文字沒有看到國旗,然後就不知道這說的就是位於北美洲的那個國家嗎?再看看格式手冊中的各種規定,比如上面User:SSYoung已經列出的部分,又比如避免過度連結,這到底又是為了什麼呢?為什麼要避免過度連結?我在台灣、中華民國、美國每次出現都加個內鏈進去又有什麼關係?內部連結的作用是什麼?百科全書是用來幹什麼的?是為了顯示書中的條目多麼豐富,還是讓讀者清晰明了地知道相關知識?如果一篇文章把某個很常見、基本上沒有念過多少書的讀者都知道是個什麼東西的辭彙連結幾十遍,那麼這樣的內鏈到底起什麼作用?讀者每次看到台灣、中華民國、美國這樣的內鏈,都會想要去點開一下嗎?各種國旗、連結、五顏六色的表格、「信號」、「風球」,除了轉移讀者注意力之外到底有什麼意義?更何況閱讀百科全書的讀者中完全有可能有色盲、色弱人士。再者,我也想請大家考慮:為什麼同樣一個模板,英語版本會做成en:Template:National_Basketball_Association,漢語版本就要做成Template:NBA這樣,難道只是審美觀念不同而已?所有的隱藏內容,如果讀者有興趣看並且全部展開,條目會變成什麼樣子?熱帶氣旋信號使用紀錄為什麼不能用文字概括,寫成像防災措施之類的段落?影響一節的那些圖片,到底把整個文字排版擠成了什麼樣?「直撲」這樣DRAMATIC的詞到底是更適合吸引眼球還是更適合百科全書?此外發展過程章節過份詳細,應該大幅精簡,寫得很詳細並不一定就是優點,要更善於概括才適合百科全書。真的明白取捨的時候,就會發現「臺灣颱風風速紀錄(點擊顯示)」這樣的表格內容完全只是在堆積數據。--7(留言) 2016年8月30日 (二) 08:39 (UTC)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大量內容被隱藏,過度使用旗幟,部分段落內容不夠充足且缺乏來源。--蟲蟲超能研究所→實驗志願者報名入口 2016年8月30日 (二) 09:25 (UTC)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旗幟、圖表問題,雖然屬較近期的,但應先解決多餘問題後再提GA。百科中的圖與解說重要,但其「主要」的是可以使讀者讀的通的語句。-Z7504(留言) 2016年8月30日 (二) 09:48 (UTC)
- (※)注意:那些隱藏內容幾乎全剷了,「台灣颱風風速紀錄」在此條目沒顯示價值,只寫破紀錄已足夠;惟一保留的是台灣實測風力圖,但都只保留持續風速,因為陣風一樣沒價值,持續風速才是衡量標準(我對某些風暴條目的「澳門」章節都一樣刪去陣風);國旗模板也換回文字。希望提名人別怪我先斬後奏或太狠手⋯⋯——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 2016年8月30日 (二) 17:08 (UTC)
- 6支持,6反對:未達標準--Z7504(留言) 2016年9月2日 (五) 02:49 (UTC)
優良條目評選(第二次)
編輯颱風尼伯特 (2016年)(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提名人:—以上有簽名的留言由R96340(對話)加入。 2017年3月21日 (二) 03:23 (UTC)
--Antigng(留言) 2017年3月23日 (四) 15:24 (UTC)
- 投票期:2017年3月21日 (二) 03:23 (UTC) 至 2017年3月28日 (二) 03:23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參考上一次優良條目評選所給出的建議,刪除多餘的內部連結並調整用詞,在此重新提出評選。——以上有簽名的留言由R96340(對話)加入。 2017年3月21日 (二) 03:23 (UTC)
- (?)疑問:為什麼熱帶氣旋信號使用紀錄要隱藏呢,跟其他熱帶氣旋的條目一樣不隱藏更方便讀者閱讀吧?--Super 122 2017年3月21日 (二) 05:47 (UTC)
- 因為太多了,我猜(其實不知道為什麼)。要是有辦法把儲存格高度縮小的話,把地區的標題刪除、三個單位的信號合併成一個表單後,再解除隱藏看起來就會比較簡潔。—以上有簽名的留言由R96340(對話)加入。 2017年3月21日 (二) 06:03 (UTC)
- 將其合併並顯示了。—以上有簽名的留言由R96340(對話)加入。 2017年3月22日 (三) 02:40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來源充足,備註詳細。--Super 122 2017年3月22日 (三) 14:02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全面,來源可靠。-- 晴空·和岩 ✎留言板·渥太華歷史的編寫 2017年3月21日 (二) 12:59 (UTC)
- 先前的版本中有大量如「東台灣」、「花蓮縣」、「臺東縣」這一類的連結、也不斷出現像是「直撲」、「長驅直入」這種聳動的用詞。原則上來說只有期待讀者會點進去的連結才應該做,而用詞不當則會使作為百科內容看起來像新聞稿一樣,所以請多加思考。—以上有簽名的留言由R96340(對話)加入。 2017年3月21日 (二) 14:01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同意,但希望可以找加入這些內容的維基人。--Morgan Siu(留言) 2017年3月22日 (三) 14:20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精彩豐富,讀來有如身歷其境!!--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3月22日 (三) 13:08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豐富,符合標準。中文維基百科助理編輯天蓬大元帥※我愛維基 2017年3月22日 (三) 23:45 (UTC)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下表為颱風尼伯特、莫蘭蒂、暹芭、海馬和納坦之強度比較:」,有沒有可靠來源這麼比較?如果沒有,那麼把幾個颱風放在一起就屬於WP:SYN。--Antigng(留言) 2017年3月23日 (四) 13:15 (UTC)
- 這個是同一年份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五級颱風的強度比較。已加以說明。—以上有簽名的留言由R96340(對話)加入。 2017年3月23日 (四) 14:59 (UTC)
- 不是您有沒有加說明的問題,是有沒有可靠來源把這五個颱風放在一起比較它們的強度的問題。--Antigng(留言) 2017年3月23日 (四) 15:02 (UTC)
- 您是否指比較的必要性有無可靠來源支持?若是指必要性,由於並不存在可靠來源支持,稍後將此段落撤下。—以上有簽名的留言由R96340(對話)加入。 2017年3月23日 (四) 15:08 (UTC)
- 您是否指比較的必要性有無可靠來源支持?若是指必要性,由於並不存在可靠來源支持,稍後將此段落撤下。—以上有簽名的留言由R96340(對話)加入。 2017年3月23日 (四) 15:08 (UTC)
- 不是您有沒有加說明的問題,是有沒有可靠來源把這五個颱風放在一起比較它們的強度的問題。--Antigng(留言) 2017年3月23日 (四) 15:02 (UTC)
- 這個是同一年份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五級颱風的強度比較。已加以說明。—以上有簽名的留言由R96340(對話)加入。 2017年3月23日 (四) 14:59 (UTC)
“ | 「因為A和B,所以C」只有在可靠來源也發表了與C相同的主張,且C主張與條目主題相關時才能出現。 | ” |
——WP:非原創研究 |
- 「因為五個熱帶氣旋都是同年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五級颱風,所以需要進行比較」沒有可靠來源支持,將之撤下。—以上有簽名的留言由R96340(對話)加入。 2017年3月23日 (四) 15:30 (UTC)
- 好,第一個問題解決了。感謝您的參與。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問題,即「大量段落沒有參考文獻」。--Antigng(留言) 2017年3月23日 (四) 15:36 (UTC)
- 應該感謝您的建議。是否能明確指出哪幾個段落?—以上有簽名的留言由R96340(對話)加入。 2017年3月24日 (五) 02:46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完整、參注完備--B2322858(留言) 2017年3月23日 (四) 22:17 (UTC)
- 7支持,1反對:符合標準--KP(留言) 2017年3月28日 (二) 04:23 (UTC)
特色條目評選
編輯颱風尼伯特 (2016年)(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meteorology,提名人:Morgan Siu(留言) 2017年3月29日 (三) 07:37 (UTC)
- 投票期:2017年3月29日 (三) 07:37 (UTC) 至 2017年4月12日 (三) 07:37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提名人票。內容全面—Morgan Siu(留言) 2017年3月29日 (三) 07:37 (UTC)
- (~)補充與提名人在我的討論頁上的討論內容—以上有簽名的留言由R96340(對話)加入。 2017年3月30日 (四) 06:36 (UTC)
- 擱置:問題太多,短時間內不能解決。--Morgan Siu(留言) 2017年3月31日 (五) 03:55 (UTC)
- 提名人撤回。—Morgan Siu(留言) 2017年3月31日 (五) 03:55 (UTC)
- 不合要求(1支持):提名人請求撤銷提名,故未達標準--Z7504(留言) 2017年3月31日 (五) 04:03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颱風尼伯特 (2016年)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emic.gov.tw/Content.aspx?ID=22&MenuID=642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712064608/http://www.emic.gov.tw/Content.aspx?ID=22&MenuID=642
- 向 http://cwb.gov.tw/V7/knowledge/encyclopedia/ty007.htm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104015435/https://www.cwb.gov.tw/V7/knowledge/encyclopedia/ty007.htm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