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拔高比报告
香港1948年的長遠規劃報告
《亚拔高比报告》(英语:Abercrombie Report 1948),即《初步规划报告书》(Hong Kong Preliminary Planning Report),是一份由英国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规划专家帕特里克·阿伯克龙比爵士于1948年所构建的香港发展城市蓝图。
这报告对于香港的住房到交通,市区到乡郊,经济发展以至政府决策的方面都有详尽分析和建议。这份报告亦提出香港必须发展新市镇的建议[1]。
历史
编辑香港战前的城市发展缺乏全面规划,许多工程都只为解决燃眉之急,而没有长远周全的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派出负责策划伦敦近郊新市镇的规划师阿伯克龙比来港,研究香港市区和海港的未来发展方向,定出长远的规划原则[2]。
报告内容
编辑报告把香港对外定位为东南亚的贸易港,而内部亦要解决人口挤逼的问题,从而提出三大重点:
- 改善城市内部及对外的交通配套
- 开拓市郊,扩充城市空间以解决人口增长引发的问题
- 完善城市规划的法例和机制
报告建议
编辑维港两岸的交通配套
编辑阿伯克龙比参考1941年大卫·奥云(David Owen)的海港规划,包括维港两岸的码头及配套。其中较前瞻性的是兴建海底隧道,不过当时方案是从尖沙咀来往中环,跟最终1972年落成的红磡海底隧道(九龙红磡湾来往港岛铜锣湾)不同。另外亦建议铁路系统考虑九龙半岛以西经油麻地一带,取代九龙塘至尖沙咀一段。码头则主要连系报告提到会发展的工商业区。
新市镇及卫星城市
编辑行业地区分布
编辑- 住宅区(Residential Zone):10个新发展区
- 轻工业区(Light Industrial Zone):长沙湾、油麻地
- 重工业区(Heavy Industrial Zone):荔枝角、观塘、铜锣湾、鲗鱼涌、太古
- 厌恶性行业(Offensive Trade Zone):西环、长沙湾
- 轻重工业区(Light and Heavy Industrial Zone):大角咀、旺角、红磡、马头角、西环、东角、北角、筲箕湾
- 政治(Government)和商业(Commercial)中心:中环
新发展区
编辑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各有划出发展住宅的地区,但主要集中在新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