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E·凯利
大卫·E·凯利(David Edward Kelley,1958年4月29日—)是美国电视编剧及制作人,他制作了《小城风云》(Picket Fences)、《医门英杰》、《律师本色》、《艾莉的异想世界》、《高校风云》、《波士顿法律》和《律政俏师太》等电视剧以及多部电影。他是迄今唯一一个所编写的剧本有在美国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三大电视网都上映的编剧。
大卫·E·凯利 David E. Kelley | |
---|---|
出生 | 美国缅因州沃特维尔 | 1956年4月4日
国籍 | 美国 |
职业 | 电视制片人、编剧和律师 |
配偶 | 米雪·菲花 |
早年生活
编辑大卫·E·凯利出生于美国缅因州沃特维尔市,后搬往马萨诸塞州的米德尔塞克斯县上的贝尔蒙特镇(Belmont),并在就读于当地的贝尔蒙特学校(Belmont Hill School)。他是曾任职波士顿大学男子冰球队和新英格兰捕鲸船职业冰球队的传奇教练杰克·凯利的儿子。[1] 因为父亲的影响,大卫·E·凯利曾经在他父亲任教练的捕鲸船队的青训营接受过专业的冰球训练。[2] 而在普林斯顿大学求学期间,大卫·E·凯利曾担任该大学校冰球队的队长,直至1979年从该校政治学系毕业。[3]
还是普林斯顿大学新生的时候,大卫·E·凯利就展现出来他古怪的创意,他曾经以诗歌的形式提交了一份关于“约翰·肯尼迪杀害卡斯特罗”的政治论文。[4] 而在他毕业的时候,他以权利法案为蓝本创作了一部戏剧。“我为每一条修正案都创造出一个对应的角色,”凯利说,“第一修正案是一个永远不会闭嘴的大嘴巴,第二修正案是一个只会谈论他枪支收集品的家伙。而第十修正案则是一个各州没有决定他就必须放弃的人,可以说毫无自尊。” [3] 在普林士顿大学就读期间,大卫·E·凯利也是普林士顿大学三角俱乐部(Princeton Triangle Club)的成员之一。[5]
在波士顿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期间,大卫·E·凯利创作了戏剧《律师富丽秀》(Legal Follies),[6] 这部喜剧作品迄今仍会被波士顿大学的法学学生们一年一度地表演下去。毕业之后,戴维德在波士顿一所律师行里开始了他的律师生涯,他起初是负责不动产案件及轻微刑事案件。1983年,出于个人的爱好,戴维德开始创作一部法律惊悚片的剧本。后来这个剧本的部分情节在1986年改编成电影《不假思索》(From the Hip),并于1987年由贾德·尼尔森(Judd Nelson)主演。[7]
电视作品
编辑洛城法网(1986年 - 1994年)
编辑1986年,史蒂芬·布奇柯(Steven Bochco)想为他在全国广播公司制作的律政剧《洛城法网》寻找一名具有法律从业背景的剧本执笔。他的经纪人将大卫·E·凯利创作的电影剧本《不假思索》(From the Hip)给他甄选,而史蒂芬·布奇柯最终选择了大卫·E·凯利作为本剧的剧本执笔和剧本编辑。
在第一年,大卫·E·凯利打算保留了他在波士顿一家对冲基金律师楼的工作。但是随着创作内容的增加,他不得不放弃了他的律师工作。在第二年,大卫·E·凯利便升职成为本剧的执行剧本编辑和联合制片人。而在1989年,由于史蒂芬·布奇柯辞去本剧制片人工作,大卫·E·凯利最终成为本剧的执行制片人。[7] 在担任执行制片人期间,大卫·E·凯利因为本剧获得两个艾美奖最佳剧情类剧本奖,同时本剧也连续两个年度获得艾美奖最佳剧情类剧集奖。[8]
在前五季,大卫·E·凯利参与了本剧的大量情节创作,几乎三分之二的故事内容是由他撰写和或联合撰写。而在1991年第五季完结之后,因为大卫·E·凯利的离开,本剧的收视率开始下滑。一篇刊登在《纽约日报》(Newsday)的电视评论认为,“《洛城法网》的成败关键就是大卫·E·凯利。”[9]
第六季播出中间,史蒂芬·布奇柯与大卫·E·凯利以创意顾问的身份回归本剧,试图挽救本剧日益下滑的剧本质量。[10]
小城风云(1992年 - 1996年)
编辑1992年,在大卫·E·凯利与自己的导师史蒂芬·布奇柯担任《天才小医生》(Doogie Howser, M.D.)的联合创意之后,他组建了自己的公司大卫·E·凯利制作公司(David E Kelley Productions),并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达成制作三部剧集的交易。[11]
同年,受到电视剧《双峰》和《北国风云》(Northern Exposure)的影响,大卫·E·凯利制作公司推出了它的第一部作品,《小城风云》(Picket Fences)。[12] 《小城风云》讲述的是一个位于威斯康星州的虚构的古怪小镇罗马镇镇警察局的故事。在本剧集的起初三年里,大卫·E·凯利完成了绝大部分剧本的创作。[13] 这部戏广受好评却没有太高的收视率。[14] 在第四年,《小城风云》因为第一季和第二季的杰出表现,连续两年获得艾美奖最佳剧情类剧集奖。[8]
1995年,《小城风云》的第四季也是最后一季,大卫·E·凯利只创作了两集故事。该剧演员之一的霍莉·玛丽·库姆斯(Holly Marie Combs)说:“大概有不少于10个剧作家加入到创作团队来,试图取代大卫·E·凯利的位置,但是剧本质量却没有任何起色。”[15]
医门英杰(1994年 - 2000年)
编辑虽然大卫·E·凯利并无打算同时制作两部剧集的计划,但是迫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压力,[16] 大卫·E·凯利还是在1994年推出了由曼迪·帕汀金(Mandy Patinkin)和亚当·阿金(Adam Arkin)主演的医务剧《医门英杰》。[17]
在《医门英杰》播出的档期里,全国广播公司也推出了一部名叫《仁心仁术》的医务剧,并最终《仁心仁术》在收视率上击败了《医门英杰》。[18] 与《仁心仁术》相比较,《医门英杰》讲述的是“一群高薪医生利用高科技器具和高价药物救治病患的故事”。[19] 在《医门英杰》播映的六年当中,它总共赢得了七个艾美奖,[8] 并得到了评论界的普遍赞誉,但是收视率却只是中流而已。[20]
原本大卫·E·凯利计划是为《医门英杰》完成前面的部分剧本之后就恢复为《小城风云》创作剧本,但是最后他不得不将两部剧的大部分创作任务承担过来,期间他创作了超过40集的故事剧本。1995年,大卫·E·凯利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公司的经营上,他暂停了剧本的日常创作,而将剧本的写作任务交由公司的其他人负责。[21]
在第五季即将完结的时候,为了挽救该剧被取消预订的命运,大卫·E·凯利再度回到本剧的制作团队。他解雇了大部分在离开后新增的演员,同时曼迪·帕汀金重回本剧,而大卫·E·凯利也再度担纲本剧的执笔。[22]
律师本色(1997年 - 2004年)
编辑1995年,大卫·E·凯利制作公司分别与美国广播公司、福克斯广播公司签署一个五年的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大卫·E·凯利制作公司将分别为两家电视网制作两部系列剧。如果其中一家公司放弃其中的某个剧集,另一家公司将可以优先获得该剧。凯利拥有完全的创意监督权限。[23] 福克斯电视公司的《艾莉的异想世界》和美国广播公司的《律师本色》就是来自这一协议。[24]
《律师本色》是作为美国广播公司1996至1997年度的春季新剧(Midseason Replacement)上映的,这是凯利再度尝试法律剧,不过这次剧集的描写对象是一个并不怎么出色的小事务所。[14] 虽然得到了评论界的好评并得到了两次艾美奖,《律师本色》的收视率在起初并不理想,但是最终本剧攀升到了全美收视率的前十。[25] 《纽约时报》认为本剧“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生活中,野心与自省之间的无休止争斗”。[26]
《律师本色》第一季的全职剧本执笔还包括大卫·肖尔(Daivd Shore),他后来成为《豪斯医生》的编剧。《律师本色》的编剧团队还包括:斯蒂芬·加汉(Stephen Gaghan),后来因为《毒品网络》而获得奥斯卡奖;迈克尔·佩里(Michael Perry),后成为《神秘之河》编剧;艾迪·瑞德里奇(Ed Redlich),后成为《不能忘记》(Unforgettable)的联合创意。后来《律师本色》的编剧团队增加至10人,其中绝大部分拥有法学的相关学位。[27]
到了第五季,凯利基本上不再参与剧本的创作,他只负责剧本最后的定稿。同时,他也不再全程跟进本剧的拍摄现场。[28]
2003年,因为本剧低迷的收视率,美国广播公司减少了本剧第八季一半的预算,同时打算在本季完结该剧。因此凯利不得不解雇了大部分的演员,并请来占士·史派德饰演剧中阿伦·肖尔一角。[29] 《纽约时报》形容阿伦·肖尔这个角色是“一个好色、古怪的反垄断律师,同时他又有一点点漠视伦理道德”。[30] 在《律师本色》完结之后,凯利将这个新角色带至他的新剧《波士顿法律》。
艾莉的异想世界(1997年 - 2002年)
编辑当《艾莉的异想世界》于1997年在福克斯广播公司电视网播出的时候,大卫·E·凯利手头上还同时负责《医门英杰》和《律师本色》的制作,虽然当时凯利已经没有积极参与《医门英杰》的剧本创作了。[22] 主角艾莉是一个年轻、充满魅力、冲动的、受过哈佛大学教育的律师,纽约时报记者形容她“时尚、性感、聪明,却又自以为是、受过情感创伤”。[31] 与《律师本色》里那群充满理想主义的律师不同的是,艾莉只是为了钱而工作。[32]
纽约时报认为该剧独特地展示了“品德与讽刺”。[26] 该剧持续了五季,赢得了七个艾美奖奖杯,其中第二季还获得了艾美奖最佳喜剧类剧集奖。《艾莉的异想世界》得到了大部分的积极评价,但其中对女性的塑造遭致了大量的抨击,有许多专栏作者认为艾莉这个角色是一个极大倒退。[33]
与《律师本色》的做法一样,大卫·E·凯利只执笔完成了第一季的全部剧本,而该剧后续的大部分剧本则由他选定的其他作者来完成。[27]
高校风云(2000年 - 2004年)
编辑2000年,大卫·E·凯利与20世紀福斯电视公司达成了一项合作。[34] 根据这份长达六年的合作协议,大卫·E·凯利凭借超过4000万美元的年薪一跃成为全美收入最高的制作人,而这份协议仅仅是依靠对方对他项目的第一印象。[35]
《高校风云》讲述的一群波士顿市高中教职员工的生活故事。算是同档期的《艾莉的异想世界》和《律师本色》,大卫·E·凯利在2000年至少执笔创作或监督创作了67集的故事剧本。[25]
该剧在起初被认为是一部剧情比较稳重的剧集,但是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热烈反响。在上个播出季里,大卫·E·凯利表现得并不理想。他不得不结束了《私家侦探》(Snoops)短暂的创作,这是他第一次尝试授权他人进行创作。同时《艾莉的异想世界》的处境喜剧版《艾莉》的创作实验也以失败宣告结束。《沃斯堡星讯报》(Fort Worth Star-Telegram)的电视评论认为,通过这些失败和缺点,大卫·E·凯利在《高校风云》中已经失去了他以往在创作中点石成金的本领。[36] 最终本剧持续了四季,而且没有收获一座艾美奖奖杯。
波士顿法律(2004年 - 2008年)
编辑在《私家侦探》(Snoops)失败之后,大卫·E·凯利接连失败了好几个电视节目:2002年的《女生俱乐部》(girls club)、2003年的《新罕布什尔州的波兰兄弟》(The Brotherhood of Poland, New Hampshire)和2005年的真人秀《律师楼》(The Law Firm)。在此期间,凯利依旧担任《高校风云》《律师本色》的剧本监督。
2004年,《波士顿法律》在美国广播公司电视网的播出给了凯利的公司继续维持下去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波士顿法律》是《律师本色》的衍生剧,讲述了由占士·史派德所饰演阿伦·肖尔在离开原来的律师楼,加盟科瑞恩·普尔·斯米特律师楼之后的故事。同时该剧也邀请了资深电视演员坎迪斯·伯根和威廉·夏特纳担任主角。尽管本剧在收视率上并不理想(第一季全年收视排行第27名,[37] 第二季为第46名[38] ),但是并不妨碍本剧成为“艾美奖宠儿”。在本剧长达五年的播出中,共获得25次提名并赢得7座艾美奖奖杯。2005年,该剧甚至赢得了一向只重视时政评论节目的皮博迪奖。
2007年,作为美国热门综艺节目《与星共舞》(Dancing with the Stars)后接档播出的《波士顿法律》,在晚间十点时段的时段上,一举击败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的同档剧集。[39]
2008年,《波士顿法律》第五季中,大卫·E·凯利负责了大部分的剧本创作。第五季只有13集内容,从而本系列剧集总长度达到101集。长达两小时的大结局为第五季总共吸引了1100万观众观看,但是未能超越第一季1500万的收视人数。凯利认为是美国广播公司的态度最终毁掉了本剧,他对《电视指南》抱怨美国广播公司对待《波士顿法律》就像“私生子”一般。《波士顿法律》在五季的播出中,总共被移动到四个不同的时段播出,每一次播出时间的改变都造成了本剧收视率的下滑。在第五季的倒数第二集,凯利公然借由故事剧情对AC尼尔森收视调查的合理性进行质疑,同时也抨击各大电视网的电视制作政策。[40] [41]
2007年,凭借本剧大卫·E·凯利成为“关注死刑”,一个倡议废除死刑的民间机构所组织的艺术奖项评选委员会的评审。在2000年,他也凭借《律师本色》担任过同样的工作。[42]
2007年 - 现在
编辑2007年秋季,大卫·E·凯利在福克斯广播公司电视网推出了新剧《婚礼钟声》(The Wedding Bells),但在播出7集之后便宣告结束。此后,凯利在美国广播公司参与改编英国广播公司的剧集《火星生活》(Life on Mars)和改编约瑟夫·沃姆巴甫(Joseph Wambaugh)的《好莱坞车站》(Hollywood Station)。但随后他便将这些工作转交给其他创作团队了。[43][44]
2008年5月,凯利与华纳兄弟电视公司签署协议,[45] 完成一部由漫画改编的律政剧剧本《疯狂律师》(Legally Mad)。但是全国广播公司最终没有投拍该剧,最后支付了200万美金用于支付剧本改编报酬。[46]
2011年,凯利创作了剧本《律政俏师太》并邀请凯西·贝兹主演,该剧将在全国广播公司电视网上播送。[47] [48] 同年,凯利还将与华纳兄弟电视合作新剧《神奇的女人》(Wonder Woman)。[49]
创作风格
编辑写作习惯
编辑大卫·E·凯利在最初创作剧本的时候,通常都是孤军奋战,因为这样他比喻他人合作创作要反而容易轻松地完成剧本创作。[4] 正因为这样,凯利饱受批评。一名《小城风云》的剧本执笔在电视节目里说:“我生命中最无聊的事情莫过于,我为某个场景写好了剧本,而凯利却将一切推翻重写,或者将你的场景完全删减掉。你完全不能因此学到些什么。他应该知道,一个写作团队是每家电视网必不可少的配备。”[50]
在后来的日子里,凯利变得温和起来,他开始习惯将团队的创意引入到剧本的写作当中来,同时也开始让团队中的其他人接手剧本的创作。[27] 凯利认为他的这种变化是自然而然的。
“ | 在剧集的最初阶段,你必须承担绝大多数的剧本写作任务。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你可以将这些事情授权给团队中的其他人去做。你只需要将你的创意和情节告诉他们,接下来就是希望他们能很好地写出来。当然,更幸运的是,当他们走进你的房间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创意以及如何去实现这些创意的方法。[27] | ” |
故事要素
编辑大卫·E·凯利所撰写的故事剧本中,一集故事里往往包含多条故事线。在具体的某一集故事中,中间可能包含本集故事的次要线索,也可能包含前几集故事中已出现的情节线索,更可能包含后续故事中将要出现的情节,甚至部分线索将会贯穿整个故事。观众无法确认,本集故事中一个看似简单的线索会不会在日后变成一个重要的情节。[51]
凯利会将时下的社会时政热点融入到故事当中,例如在《波士顿法律》中,大卫·E·凯利就讽刺烟草公司和枪械公司是协助自杀的帮凶。[52] 另外凯利也会通过塑造角色的人际关系或人物性格来阐述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例如:女权主义、性别歧视和离婚等。[53] 但是他努力用最简单的答案来解决这些道德和伦理问题,[13] 这样就避免了观众因为看不到大团圆结局而失望的结果。[54] 他说:
“ | 你必须尊重你和观众的关系,他们坐下来看你的剧集,是因为他们想从中找到快乐。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招惹他们或挑战他们,但是你必须掌握好一个适度的平衡。[21] | ” |
凯利还会在一些尚未明确的问题上清晰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借此挑战观众既有的观念。例如在《艾莉的异想世界》中,一名女员工因为发现其他漂亮女性更容易被提拔而起诉公司性骚扰。而这是一个相当模糊的社会和法律议题。[4]
凯利通常会利用幽默和超现实的手法来荒诞地解决这些问题,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做法:
“ | 通常我们会炮制一些有趣的开端来吸引观众,让他们觉得非常有趣。而一旦他们坐下来观看的时候,他们将会发现我们为他们揭示了一些严重的事情,这会让他们思考为什么。[55] | ” |
同样也是在《艾莉的异想世界》中,凯利会通过艾莉的内心独白和梦中幻想的角色来进行对话,通过一种滑稽却真诚的对话,来探讨角色内心深处的问题。[56] [57] [58]
情节交叉
编辑大卫·E·凯利会经常让他不同剧集中的角色互相客串角色。例如他就经常安排在美国广播公司播出的《艾莉的异想世界》中的角色和在福克斯广播公司播出的《律师本色》中的角色互相客串,即便这两部戏的风格并不一致。[59] 这样的做法让《律师本色》后续的收视率有所提高。[25]
在《高校风云》、《艾莉的异想世界》和《波士顿法律》三部戏中,也有互相客串角色的事情发生。此后在他所制作的剧集中,互相客串也是非常常见的。[59]
最成功的剧情交叉莫过于凯利制作的《小城风云》与克里斯·卡特制作的《X档案》,两部戏都是在周五播出,只是分属不同的电视台。这样的做法是希望观众在看完其中一部戏之后,会换台去看另一部戏。起初拥有《小城风云》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对此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同意以一个比较模糊的剧情设置来完成两剧的交叉。
演员阵容
编辑大卫·E·凯利的剧中往往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重要角色,在他的剧里,演员就仿佛走马观花一般地出现、消失。甚至在《艾莉的异想世界》里,一些重要角色往往出现不了几个镜头,乃至就这样消失了。凯利习惯性地将他的精力用于创造新角色,甚至以此来取代剧中原本的角色。例如在《律师本色》第八季里,新角色阿伦·肖尔就完全控制了这一季故事的走向。几个极端但相似的例子证明,凯利很容易就让一些角色莫名其妙地从剧中消失,对此他在剧中做任何解释或者就是语焉不详。《艾莉的异想世界》、《高校风云》和《律师本色》收视率就因此导致过骤然降低。
大卫·E·凯利还有个习惯就是让他不同剧中的演员互相去对方的剧里客串一个角色,例如:安东尼·希尔德(Anthony Heald)和雷内·奥柏戎诺瓦都曾经在《律师本色》中演出法官角色,而随后安东尼·希尔德却在《高校风云》里饰演了一名副校长,而雷内·奥柏戎诺瓦则在《波士顿法律》中饰演了一名律师楼合伙人;同样的《小城风云》里的演员凯西·贝兹和贾斯汀·申科洛也都在《高校风云》饰演了不同的角色。此外,凡是在凯利前面的剧中有担任主角或重要角色的演员,都在《波士顿法律》中有过客串演出。
相关评论
编辑司法界
编辑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律师本色》在对司法的描写上,要比《艾莉的异想世界》和《洛城法网》要准确得许多。一个重要的司法实践策略便是,有时真相的代价比真相本身更重要。一律师说:“(《律师本色》)中关于辩护战术和促使对方律师犯错的做法是真的。”而法官则是一些矛盾综合体,他们并不那么完美,有时还有情绪问题。同时也揭示了辩护律师的性格是可以影响一个案件的判决。[60] 《综艺》杂志的记者斯图亚特·李维(Stuart Levine)问:“(《律师本色》)不担心将所有律师楼的客户都描写成社会的渣滓么?”[14] 凯利回答道:
“ | 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很多人都会去责问辩护律师,‘你们怎么能这样做?’你们怎么可以天天为一群看上去也许有罪的人辩护呢?也许他们并不那么无辜呢?[14] | ” |
司法界还有不少人认为凯利的剧本非常不切实际,律师们抱怨道:
- 抛开对方律师,己方律师与法官的单方面会谈是不可能发生的。
- 法官是不会允许律师骚扰或攻击证人的。
- 过分夸大了原告或公诉人的行为不当。
- 开庭前的陪审团成员挑选从没有在剧中出现或提及过。
- 许多案件其实连上庭的机会都没有。[60]
妇女界
编辑在《艾莉的异想世界》第一季播映的时候,许多女性观众表示非常喜欢主角的性格。《华盛顿邮报》撰稿人夏侬·威克斯曼(Sharon Waxman)称赞大卫·E·凯利具有对两性天性的敏锐观察力。她引用黛恩·坎农(Dyan Cannon)的话说:“男人无法理解女人为什么拥有那么多隐藏自己情绪的方法。”[4] 一名《纽约时报》撰稿人则认为这个角色树立了一个电视强势女性的形象,[61] 在外表强硬的掩饰下,她内心的焦躁与怯弱。[58]
但是很快,媒体上出现了大量关于《艾莉的异想世界》的争议性。《时代周刊》在制作一个关于女权主义衰落的专题时,将剧中女主角作为女权主义英雄之一登上了杂志封面。[62] 在文中,吉安娜·贝纳凡特(Ginia Bellafante)将艾莉视为一个现代女权主义样本用来证明“现代女权主义者已经变得有点傻了”。[63] 对此论点,作者艾莉卡·钟(Erica Jong)认为《时代周刊》的专栏作家们仅仅从一部流行文化作品就得出女权主义在衰落的观点是片面的,她认为他们忽略了在现实中,女权主义取得的长足进步。[64]
互联网杂志Salon.com撰稿人乔伊斯·米尔曼(Joyce Millman)认为《艾莉的异想世界》根本就不是什么“女性剧集”,它反映的不是女性的想法,事实上,它反映的是男人的一些幻想罢了。她认为凯利对他笔下的女性角色一贯就很“残忍”,这从《洛城法网》就开始了。在凯利的剧集中,仅仅只有《律师本色》的描写稍微积极一点。[52]
但是不管怎么说,《艾莉的异想世界》在18岁到34岁的女性收视群体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莫琳·多德(Maureen Dowd)引用两名职业女性的话说,她们喜欢艾莉是因为她们对跟她们相似的角色非常喜爱,甚至是有一点痴迷。多德还引用《法网游龙》(Law & Order)执行制片人迪克·沃尔夫(Dick Wolf)的话说,“当你将一个富有魅力的女性放到一个真正的成人的工作环境里,你会有一种‘如愿以偿’的感觉。”[65]
教育界
编辑塞缪尔·G·弗里曼(Samuel G. Freedman),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在《纽约时报》上撰文称赞大卫·E·凯利的剧集《高校风云》在反映和试图改变(尤其是在大城市中的)公众舆论对公共教育的一些既有观点:人满为患、资金短缺等。弗里曼认为《高校风云》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很好地反映了公共教育中的教职员工以及通常对他们反感的学生族群,在面对教育界的官僚主义的时候,不得不联手斗争的事情。同时弗里曼也批评凯利为了迎合公众对教师和学生的刻板形象,故意不展示一些成功的教学方法。[66]
医学界
编辑在《纽约时报》上,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理学教授亚瑟·卡普兰博士(Arthur Caplan)认为像《医门英杰》这样的医务剧为一些医学伦理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例如:谁应该接受肝脏移植手术?或者病患是不是有权利要求安乐死?不过其中也有一个关于费用的问题,“人们究竟应该如何支付呢?”[67] 但同时本剧也存在一种对医疗管理上的片面意见,例如过于恶魔化美国健保中心(HMO),而却将医生描写成为了治疗病患完全不顾自身或医院财务负担。[68]
宗教界
编辑从开始创作开始,大卫·E·凯利就有涉及到宗教问题,包括:基督教、犹太教、天主教、山达基教及其他宗教。[12] 随着罗马天主教会性侵儿童案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媒体广泛的报导,凯利也在他的剧本中涉及这些问题。例如在《律师本色》中的角色,鲍比·唐纳德(Bobby Donnell),他是个天主教教徒,但是由于在教堂被神父性侵犯之后而变得与人疏离。但是全美天主教联盟并没有就此发表评论,[69] 但是他们抱怨凯利剧中的反天主教内容是源自他个人的偏见。[70] [71] [72]
电影作品
编辑大卫·E·凯利除了处女作《不假思索》(From the Hip)得到较差评价之外,[73] 其余三部作品在评论家和观众眼中还算表现不错。
1996年,大卫·E·凯利创作了爱情电影《夜未眠生死恋》(To Gillian on Her 37th Birthday),他的妻子米雪·菲花是本片的联合主演。该片在票房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74]
1999年,大卫·E·凯利推出了两部电影。《史前巨鳄》(Lake Placid)是一部杂糅悬疑、恐怖和喜剧元素的电影。而另外一部电影《决战阿拉斯加》则讲述了一只虚构的小镇冰球队与国家冰球联盟中的纽约游骑兵队对战的故事。
个人生活
编辑1993年11月,大卫·E·凯利与女演员米雪·菲花结婚。他们共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克劳迪娅·罗丝(Claudia Rose)生于1993年3月;二儿子约翰·亨利(John Henry)出生于1994年8月。
最为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卫·E·凯利在晚间和周末的时候是不工作的。[4][75] 由于大卫·E·凯利的处事方式,很多人认为他是一名天主教教徒,而他实际上则是一名新教教徒。[76]
作品大全
编辑电影作品列表
编辑年份 | 作品名称 | 作品原名 | 担纲职务 |
---|---|---|---|
1987年 | 不假思索 | From the Hip | 原著作家 |
1996年 | 夜未眠生死恋 | To Gillian on Her 37th Birthday | 编剧、制片 |
1999年 | 决战阿拉斯加 | Mystery, Alaska | 联合编剧、制片 |
史前巨鳄 | Lake Placid | 编剧、制片 |
电视作品列表
编辑年份 | 作品 | 电视网 | 担纲职务 | 状态 |
---|---|---|---|---|
1986年-1992年 | 洛城法网 | NBC | 编剧(1986-1992)、故事(1986-1988) 联合制作(1988)、监制(1988-1989)、执行制作(1989-1991) 编审(1986-1987)、执行编审(1987-1988)、执行顾问(1991-1992) |
1992年退出制作 1994年完结 |
1989年-1993年 | 天才小医生 | ABC | 开创(1989-1993)、编剧(1989) 监制(1989) 创意顾问(1989-1992) |
1993年完结 |
1992年-1996年 | 小城风云 | CBS | 开创(1992-1996)、编剧(1992-1994) 执行制作(1992-1995) 执行顾问(1995-1996) |
1996年完结 |
1994年-2000年 | 医门英杰 | 开创(1994-2000)、编剧(1994-2000)、故事(1995) 执行制作(1994-1995)、制作顾问(1999-2000) 执行顾问(1995-1999) |
2000年完结 | |
1997年-2004年 | 律师本色 | ABC | 开创(1997-2004)、编剧(1997-2004)、故事(1997-2003) 执行制作(1997-2004) |
2004年完结 |
1997年-2002年 | 艾莉的异想世界 | FOX | 开创(1997-2002)、编剧(1997-2002)、故事(1998-2002) 执行制作(1997-2002) |
2002年完结 |
1999年-2000年 | 艾莉 | 《艾莉的异想世界》半小时喜剧版 | 第10集后被取消播出 | |
私家侦探 | ABC | 开创(1999-2000)、编剧(1999-2000) 执行制作(1999-2000) |
第10集后被取消播出[77] | |
2000年-2004年 | 高校风云 | FOX | 开创(2000-2004)、编剧(2000-2003)、故事(2001) 执行制作(2000-2002) 执行顾问(2002-2004) |
2004年完结[78] |
2002 | 女生俱乐部 | 开创(2002)、编剧(2002) 执行制作(2002) |
第2集后被取消播出 | |
2003年 | 新罕布什尔州的波兰兄弟 | CBS | 开创(2003)、编剧(2003) 执行制作(2003) |
第5集后被取消播出 |
2004年-2008年 | 波士顿法律 | ABC | 开创(2004-2008)、编剧(2004-2008)、故事(2004-2008) 执行制作(2004-2008) |
2008年完结 |
2005年 | 律师楼 | NBC Bravo |
开创(2005)、编剧(2005) 执行制作(2005) |
第2集后取消播出[79] |
2007年 | 婚礼钟声 | FOX | 开创(2007)、编剧(2007) 执行制作(2007) |
第7集后取消播出[80] |
2010年 | 疯狂律师(Legally Mad) | NBC | 开创(2010)、编剧(2010) 执行制作(2010) |
未获电视台订购[81] |
2011年 | 神奇女侠 | 开创(2011)、编剧(2011) 执行制作(2011) |
未获系列预订之试播集 | |
2011年-2012年 | 律政俏师太 | 开创(2011-2012)、编剧(2011-2012)、故事(2012) 执行制作(2011-2012) |
第二季后取消 | |
2013年 | 审判医者 | TNT | 开创(2013)、编剧(2013) 执行制作(2013) |
第一季后被取消 |
2013年-2014年 | 疯狂广告人 | CBS | 开创(2013-2014)、编剧(2013-2014) 执行制作(2013-2014) |
第一季后被取消 |
2016年-至今 | 律政巨人 | Amazon | 开创(2016-)、编剧(2016-) 执行制作(2016-) |
|
2017年 | 美丽心计 | HBO | 开创(2017)、编剧(2017) 执行制作(2017) |
迷你剧集 |
2017年-至今 | 奔驰先生 | Audience | 开创(2017)、编剧(2017) 执行制作(2017) |
|
2020年 | 还原人生 | HBO | 开创(2020)、编剧(2020) 执行制作(2020) |
迷你剧集 |
奖项大全
编辑艾美奖及提名
编辑提名年份 | 提名剧集 | 提名奖项 | 最终结果 | 备注 |
1988年 | 洛城法网 | 最佳剧情类剧集 | 提名 | 与史蒂芬·布奇柯、特里·路易斯·费舍尔、菲利普·高尔德法伯、斯科特·戈德斯坦、格利高里·赫里特、里克·华莱士共享。 |
洛城法网 | 最佳剧情类剧本 | 提名 | 与特里·路易斯·费舍尔共共享。 | |
1989年 | 洛城法网 | 最佳剧情类剧集 | 获奖 | 与史蒂芬·布奇柯、威廉·芬克斯坦、米歇尔·嘉丽、菲利普·高尔德法伯、斯科特·戈德斯坦、朱迪斯·派克、里克·华莱士、艾利斯·威斯特共享。 |
洛城法网 | 最佳剧情类剧本 | 提名 | ||
1990年 | 洛城法网 | 最佳剧情类剧集 | 获奖 | 与罗拔·布里奇、威廉·芬克斯坦、艾洛迪·基恩、麦尔克·罗宾、里克·华莱士、艾利斯·威斯特共享。 |
洛城法网 | 最佳剧情类剧本 | 获奖 | 因为《Bang...Zoom...Zap》集获奖。 | |
洛城法网 | 最佳剧情类剧本 | 提名 | 因为《Blood Sweat & Fears》集获奖,与联合执笔威廉·芬克斯坦共享。 | |
1991年 | 洛城法网 | 最佳剧情类剧集 | 获奖 | 与里克·华莱士、帕特丽霞·格林、约翰·希尔、罗拔·布里奇、占士·哈特、艾洛迪·基恩、阿兰·伯伦纳、艾利斯·威斯特共享。 |
洛城法网 | 最佳剧情类剧本 | 获奖 | 因为《On The Toad Again》集获奖。 | |
洛城法网 | 最佳剧情类剧本 | 提名 | 因为《Mutinies On The Banzai》集获奖,与联合执笔阿兰·伯伦纳和帕特丽霞·格林共享。 | |
1993年 | 小城风云 | 最佳剧情类剧集 | 获奖 | 与罗拔·布里奇、马克·佩里、强纳森·波特尔、麦克尔·布里斯曼、艾利斯·威斯特共享。 |
1994年 | 小城风云 | 最佳剧情类剧集 | 获奖 | 与罗拔·布里奇、安·多纳赫、杰弗里·奈泽、杰克·菲尔布里克、强纳森·波特尔、麦克尔·布里斯曼、艾利斯·威斯特共享。 |
1995年 | 医门英杰 | 最佳剧情类剧集 | 提名 | 与麦克尔·布雷弗曼、丹尼斯·库珀、罗伯·科恩、麦克尔·丁纳、占士·哈特、约翰·赫斯、麦克尔·布里斯曼、约翰·廷克共享。 |
1996年 | 医门英杰 | 最佳剧情类剧集 | 提名 | 与凯文·阿卡迪亚、罗伯·科恩、麦克尔·丁纳、比尔·迪里亚、帕特丽霞·格林、占士·哈特、约翰·赫斯、约翰·廷克共享。 |
1998年 | 律师本色 | 最佳剧情类剧集 | 获奖 | 与鲍勃·布里奇、杰弗里·克莱默、克莉丝汀娜·姆瑟里、强纳森·波特尔、艾迪·瑞德里奇、盖里·斯特兰奇斯、帕梅拉·温斯尼共享。 |
艾莉的异想世界 | 最佳喜剧类剧集 | 提名 | 与杰弗里·克莱默、麦克·里斯托、强纳森·波特尔、史提夫·罗宾、帕梅拉·温斯尼共享。 | |
艾莉的异想世界 | 最佳喜剧类剧本 | 提名 | ||
律师本色 | 最佳剧情类剧本 | 提名 | 因为《Betrayal》集获奖。 | |
1999年 | 律师本色 | 最佳剧情类剧集 | 获奖 | 与鲍勃·布里奇、杰弗里·克莱默、克莉丝汀娜·姆瑟里、盖里·斯特兰奇斯、帕梅拉·温斯尼共享。 |
艾莉的异想世界 | 最佳喜剧类剧集 | 获奖 | 与彼得·布瑞尔、杰弗里·克莱默、麦克·里斯托、强纳森·波特尔、史提夫·罗宾、帕梅拉·温斯尼共享。 | |
艾莉的异想世界 | 最佳喜剧类剧本 | 提名 | ||
2000年 | 律师本色 | 最佳剧情类剧集 | 提名 | 与鲍勃·布里奇、杰弗里·克莱默、克莉丝汀娜·姆瑟里、盖里·斯特兰奇斯、帕梅拉·温斯尼共享。 |
2007年 | 波士顿法律 | 最佳剧情类剧集 | 提名 | |
2008年 | 波士顿法律 | 最佳剧情类剧集 | 提名 |
备注
编辑- 相关信息来自艾美奖在线数据库。[8]
- 部分因最佳剧本而联合提名的名单恕不一一列举。
- 1999年,大卫·E·凯利成为艾美奖史上第一个同时荣膺最佳剧情类剧集(《律师本色》)和最佳喜剧类剧集(《艾莉的异想世界》)的制作人。[82]
凯利剧集中的最佳男、女演员名单
编辑以下演员因出演大卫·E·凯利所制作的剧集而荣膺艾美奖最佳男、女演员(包括剧情类最佳男女主角、配角和喜剧类最佳男女主角、配角)。
- 彼得·麦克尼柯尔(Peter MacNicol)
- 特蕾西·厄尔曼(Tracey Ullman)
- 莎朗·史东
- 威廉·夏特纳
- 占士·史派德
- 阿尔法·沃德(Alfre Woodard)
- 查理斯·达顿(Charles S. Dutton)
- 麦克尔·艾伯森(Michael Emerson)
- 占士·惠特摩(James Whitmore)
- 比·理查兹(Beah Richards)
- 爱德华·赫曼(Edward Herrmann)
- 麦克尔·巴达鲁库(Michael Badalucco)
- 霍兰德·泰勒(Holland Taylor)
- 约翰·拉罗奎特(John Larroquette)
- 卡曼琳·曼海姆(Camryn Manheim)
- 克莉丝汀·拉廷(Christine Lahti)
- 赫克托·艾里仲杜(Héctor Elizondo)
- 曼迪·帕汀金(Mandy Patinkin)
- 凯西·贝茨(Kathy Baker)
- 雷·沃尔斯顿(Ray Walston)
- 保罗·温菲尔德
- 理查德·基利(Richard Kiley)
- 菲利普·芬克尔(Fyvush Finkel)
- 蕾·泰勒-杨(Leigh Taylor-Young)
- 汤姆·斯克里特(Tom Skerritt)
- 理查德·戴萨特(Richard Dysart)
- 吉米·史米兹(Jimmy Smits)
- 拉里·德雷克(Larry Drake)
皮博迪奖
编辑获奖年份 | 获奖剧名 | 制作机构 |
1998年 | 律师本色 | 美国广播公司和大卫·E·凯利制作公司 |
艾莉的异想世界 | 福克斯广播公司和大卫·E·凯利制作公司 | |
2002年 | 高校风云 | 20世紀福斯电视公司(大卫·E·凯利制作公司为协拍方) |
2005年 | 波士顿法律 | 20世紀福斯电视公司(大卫·E·凯利制作公司为协拍方) |
相关传记
编辑- Ed. Lynn Spigel,Jan Olsson. Television after TV: Essays on a Medium in Transition. 美国: 杜克大学出版社. 2004年. ISBN 978-0822333937 (英语).
- Richard E. Caves. Switching Channels: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in TV Broadcasting. 美国: 哈佛大学出版社. 2005年. ISBN 978-0674018785 (英语).
- John Ellis. Seeing Things: Television in the Age of Uncertainty. 英国: I. B. Tauris. 2000年. ISBN 978-1860641251 (英语).
- Josh Levine. David E. Kelley: The Man Behind Ally McBeal. 加拿大: ECW Press. 1999年. ISBN 978-1550223729 (英语).
- Peter B. Orlik. Electronic Media Criticism: Applied Perspectives. 美国: LEA, Inc. 2000年. ISBN 978-0805836417 (英语).
- Ken Tucker. Kissing Bill O'Reilly, Roasting Miss Piggy: 100 Things to Love And Hate About TV. 英国: St. Martin's Press. 2005年. ISBN 978-0312330576 (英语).
参考文献
编辑- ^ 凯利的父亲捷克·凯利在1962至1972赛季执教于波士顿大学冰球队,1972至1973赛季执教于新英格兰捕鲸船职业冰球队。存档副本. [2016-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4).
- ^ Willes, Ed. The Rebel League: The Short and Unruly Life of the World Hockey Association. Toronto: McClelland & Stewart, 2004.
- ^ 3.0 3.1 Carter, Bill. The Unintended Career Of TV's Prolific Writer; From Real Law Office to Two Fictional Ones.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 1998 [2008-03-26].
- ^ 4.0 4.1 4.2 4.3 4.4 Waxman, Sharon. America Follows His Script. 华盛顿邮报. 1998-02-22: G.01 [201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1).
- ^ La Gorce, Tammy. From Trenton to Piscataway, a Virtual Tour of the State for Laughs.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8, 2007 [2007-11-18].
- ^ 存档副本. [2017-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5).
- ^ 7.0 7.1 Carter, Bill. He's a Lawyer. He's a Writer. But Can He Type?. 纽约时报. 1990-02-07 [2008-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27).
- ^ 8.0 8.1 8.2 8.3 Advanced Primetime Awards Search. [2007-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15).
- ^ Levine, David E. Kelley: The Man Behind Ally McBeal. p. 24
- ^ Carter, Bill. 'L.A. Law,' to Halt Slide, Reaches Back to Bochco. 纽约时报. 1992-01-30 [2008-03-26].
- ^ Levine, David E. Kelley: The Man Behind Ally McBeal. p. 28
- ^ 12.0 12.1 Levine, David E. Kelley: The Man Behind Ally McBeal. p. 27
- ^ 13.0 13.1 Levine, David E. Kelley: The Man Behind Ally McBeal. p. 31
- ^ 14.0 14.1 14.2 14.3 Levine, Stuart. Kelley acts as judge, jury for series quality. 综艺. May 3, 2001 [200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30).
- ^ Urankar, Stan. Outside those "Picket Fences". Sun News Ohio. July 10, 1997 [2007-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2).
- ^ Levine, David E. Kelley: The Man Behind Ally McBeal. p. 35
- ^ O'Connor, John J. Doctor Shows for the High-Tech 90's. 纽约时报. September 19, 1994 [2007-04-08].
- ^ 在同期播映的六季故事中,《仁心仁术》排名进入了收视率前四,而《医门英杰》的最高排名也不过是第23名而已。[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O'Connor, John J. The Operation Was a Success: 'E.R.' Lives. 纽约时报. 1999-10-23 [2007-04-08].
- ^ Levine, David E. Kelley: The Man Behind Ally McBeal. p. 37
- ^ 21.0 21.1 Coe, Steve. The dramatic license of David Kelley.. 广播与电视. June 12, 1995.
- ^ 22.0 22.1 Carter, Bill. Calling Dr. Geiger. 纽约时报. 1999-05-23 [2008-03-26].
- ^ Caves, Switching Channels: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in TV Broadcasting. p. 26
- ^ 另外两个剧是福克斯广播公司的艾莉,这是艾莉的异想世界的处境喜剧版;和美国广播公司的私家侦探。
- ^ 25.0 25.1 25.2 Kissel, Rick. 'Practice's' good legal standing. 综艺. 2001-05-03 [200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09).
- ^ 26.0 26.1 James, Caryn. Ally McBeal Teams Up With Less Flitty Lawyers. 纽约时报. 1998-04-27 [2007-04-02].
- ^ 27.0 27.1 27.2 27.3 Levine, Stuart. As former lawyers, writers on same page. 综艺. 2001-05-03 [200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30).
- ^ Wethington, Jessica. Script-to-b'cast a race vs. deadline. 综艺. 2001-05-03 [200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5).
- ^ Kelley Defends The Practice. 电视指南. 2003-09-17 [2007-04-06].
- ^ Stanley, Allesendra. Same Old Law Firm, New Snake. 纽约时报. 2003-09-27 [2007-04-02].
- ^ Kimberly, Stevens. NOTICED; Ally, the Talk Around the Water Cooler. 纽约时报. 1997-11-23 [2008-03-26].
- ^ Levine, David E. Kelley: The Man Behind Ally McBeal. p. 8
- ^ Levine, David E. Kelley: The Man Behind Ally McBeal. pp. 62-63
- ^ Carter, Bill. TV NOTES. 纽约时报. 2000-01-12 [2008-03-26].
- ^ Flint, Joe. News Corp. May Make David Kelley Highest-Paid Producer in TV History. 华尔街日报. 2000-01-12 [2007-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 ^ Perkins, Ken Parish. Prolific writer/producer David E. Kelley can't seem to sustain hits. 奈特·里德通讯社 . 2000-12-13 [2007-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6).
- ^ 2004-05 Final audience and ratings figures. 好莱坞报导. 2005-05-27 [201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6).
- ^ 2005-06 primetime wrap. 好莱坞报导. 2006-05-26 [201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29).
- ^ 'House' Finale Wins Tuesday for FOX. zap2it.com. 2007-05-30 [2007-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2).
- ^ Porter, Rick. 'Boston Legal' Bowing Out. Zap2it. 2008-05-13 [2008-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
- ^ Martin, Ed. Why Boston Legal is One of Broadcast's Best. 赫芬顿邮报. 2008-05-23 [2008-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9).
- ^ Boston Legal. 'Justice in the Arts Award for David E. Kelley. 波士顿法律. April 13, 2007 [201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 ^ Steinberg, Jacques; Eliott, Stuart. ABC Fall Roster Is Heavy on the Already Proven. 纽约时报. 2008-05-13 [2008-10-08].
- ^ Stack, Tim. David E. Kelley makes a big comeback. 娱乐周刊. November 17, 2006 [2007-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8).
- ^ Andreeva, Nellie. David E. Kelley leaving studio after 22 years. Reuters. 2008-05-28 [2008-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4).
- ^ 存档副本. [201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5).
- ^ 存档副本. [2010-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4).Will New Shows From J.J. Abrams, David E. Kelley and Jerry Bruckheimer Save NBC?. 2009-01-11.
- ^ 存档副本. [201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2).
- ^ NBC rejects 'Wonder Wom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娱乐周刊 2011-05-12
- ^ Tucker, Kissing Bill O'Reilly, Roasting Miss Piggy: 100 Things to Love And Hate About TV. p. 4
- ^ Ellis, Seeing Things: Television in an Age of Uncertainty p 123
- ^ 52.0 52.1 Millman, Joyce. Kelleyvision. Salon.com. 1999-09-20 [200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02).
- ^ McNiff, Eamon; Cuomo, Chris. David E. Kelley Likes Stirring the Pot. ABC新闻. 2006-11-03 [2007-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 ^ Orlik, Electronic Media Criticism: : Applied Perspectives, p. 125
- ^ Levine, David E Kelley: The Man Behind Ally McBeal. p. 31
- ^ Levine, David E Kelley: The Man Behind Ally McBeal. pp. 60-61
- ^ Carter, Bill. Looks Like a Hit. 纽约时报. 1997-09-10 [2007-04-09].
- ^ 58.0 58.1 Jefferson, Margo. You Want to Slap Ally McBeal, but Do You Like Her?. 纽约时报. 1998-05-18 [2007-04-10].
- ^ 59.0 59.1 Caldwell, Television After TV: Essays on a Medium in Transition, p. 64
- ^ 60.0 60.1 Speier, Michael. Attorneys quick to offer reality check. 综艺. 2001-05-03 [200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4).
- ^ Sterngold, James. Strong Women in TV? They'd Sure Better Be; Progress, but Slowly, on Camera and Off. 纽约时报. 1997-12-189 [2008-03-26].
- ^ Time Magazine cover. Time cover of June 29, 1998. 时代周刊. 1998-06-29 [2007-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6).
- ^ Bellafante, Ginia. It's All About Me!. 时代周刊. 1998-06-29 [2007-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4).
- ^ Jong, Erica. Ally McBeal and Time Magazine Can't Keep the Good Women Down. 纽约观察家. 1998-07-13: 19 [2011-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25).
- ^ Dowd, Maureen. Liberties; She-TV, Me-TV. 纽约时报. 1998-07-22 [2008-03-26].
- ^ Freedman, Samuel G. A Report Card for 'Boston Public': A's and F's. 纽约时报. 2000-12-17 [2008-03-26].
- ^ Dreifus, Claudia. Who gets the liver transplant? Which one's the mother? When do you lie? (And those are the easy ones). 纽约时报. 1996-12-15 [2007-04-08].
- ^ Bilger, Burkhard. TV's Powerful Doctor Shows vs. the H.M.O.. 纽约时报. 1996-12-22 [2007-04-08].
- ^ Carter, Bill. A Catholic Writer Brings His Anger to 'The Practice'. 纽约时报. 2002-11-07 [2008-03-26].
- ^ de Moraes, Lisa. `Ally' Oops: Catholic League Says Fox Has Apologized for This Week's Episode. 华盛顿邮报. 1998-11-06: D.07 [2011-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4).
- ^ David E. Kelley Lashes Out Again. 全美天主教联盟. 2002-12-03 [2007-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03).
- ^ Hollywood and ACLU vs. Catholicism. 全美天主教联盟. 2006-02-14 [2007-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23).
- ^ Levine, David E. Kelley: The Man Behind Ally McBeal. p. 23
- ^ Levine, David E. Kelley: The Man Behind Ally McBeal. p. 41
- ^ Levine, David E. Kelley: The Man Behind Ally McBeal. p. 34
- ^ Corrections. 纽约时报. November 25, 2002 [2007-04-10].
- ^ 第11集到第13集仅仅在美国本土以外的电视台播出过。
- ^ 最后两集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旗下USA电视台同步播出。
- ^ 余下的内容转至美国精彩电视台播出。
- ^ 'Bells' stop ringing after seven episodes. CNN. 2007-04-03 [2007-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7).
- ^ Michael Schneider. NBC passing on 'Legally Mad'. 综艺杂志. 2009-05-11 [201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16).
- ^ Stevens, Dana. The Kelley Curse. Slate.com. October 1, 2001 [2007-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12).
- ^ The Peabody Awards winner's search. [2007-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