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线桥通济宫
铁线桥堡通济宫位于台湾台南市新营区铁线桥,分为新庙与旧庙,其中旧庙于民国八十七年(1998年)2月13日被列为古迹[2]。该庙主祀妈祖,信徒分布最广时辖境分为东西堡,共二十六庄社[注 1][4]。由于该庙位于庄中,附近皆为住家而腹地狭小,故在1991年11月时兴建新庙[4],于1995年仲秋落成[1]。新庙落成后,庙中诸神大多移祀至新庙,但仍留三尊妈祖等神像于旧庙供奉[1]。
铁线桥堡通济宫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台南市新营区五兴里铁线桥107-1号 |
宗教 | 台湾民间信仰 |
主神 | 天上圣母 |
例祭 | 农历三月廿三、农历七月十八 |
建筑详情 | |
本殿构造 | 重檐歇山 |
建立时间 | 民国八十四年(1995年)[1] |
铁线桥通济宫 | |
---|---|
位置 | 台湾台南市新营区五兴里铁线桥40号 |
建成时间 | 清朝康熙中叶 |
官方名称 | 铁线桥通济宫 |
类型 | 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寺庙 |
详细登录资料 |
沿革
编辑该庙约创设于清治时期的康熙中叶,神像为当地先民来台时从福建湄洲迎来,以保佑航程平安,但具体的建庙时间则不详[1]。建庙之后,在清嘉庆二年时由当地士绅刘得昌首捐银九十六圆重修庙貌,并添置香田来维持庙宇运作[1]。而在日治时期的大正元年(1912年)时,该庙亦重修过,当时庙貌已与今貌大同小异[1]。
然而在日昭和六年(1931年)的冬至时,庙宇前殿毁于地震,但因为经济困难只好搭建简陋前殿来应急[1]。而在八年后的皇民化运动期间,仅存的后殿又于该年农历六月被以“妨碍交通”之名义遭到拆毁,神像则要被带到新营郡役所火化升天[1][4]。而为了保护神像,“大妈”被藏于庄民杨耀辉家中,但两尊“东西妈”因为高近五尺而无法藏匿,被送到了郡役所,不过据说火化之时因为“东西妈”脸上流汗,而令郡守感到惊讶,差人叫庄民迎回神像[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农历十二月时管理人苏新助提议重建庙宇,并成立筹建委员会,聘台南府城“鬃师”叶鬃主其事,择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农历二月动工[1]。而由于物价波动激烈,所以在建材方面大量使用被拆毁的旧庙建材,此外因为木材多腐朽而得稍加切割,故此次重建的庙宇小于拆毁前的规模[1]。该庙于动工当年的7月13日(农历六月十八日)入庙安座,将原先分祀民宅中的众神迎回,后来受到7月20日的币制改革影响,工程提前于该年10月(农历九月)左右完工,于1950年1月15日(农历十一月廿七日)暂行落成典礼,之后则是在1959年4月30日(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时举行正式的入庙大典,并进行“三献科”普渡和筹组往台南大天后宫进香请火的进香团[1]。
由于通济宫位在庄头中心,腹地有限,又历经1963年的东山大地震、1975年的八一七水灾与1981年的九三水灾,故有另建新庙之议[1]。最后在1991年于庄郊西北侧动工建庙,于1995年仲秋完工。完工之后神像大多移到新庙供奉,旧庙留下三尊妈祖、地藏菩萨、注生娘娘与后来增祀的田都元帅神像,另外还有旧香炉、签筒等神器和两座古碑[1]。
建筑
编辑通济宫旧庙为二进三开间建筑,在中轴线上依次是庙埕、三川殿与正殿,而在正殿与三川殿间则设有天井与过水廊,屋顶则为硬山式[6]。屋顶上的剪黏与正殿对看堵为叶鬃之作,而庙中彩绘则为学甲李摘之作[6]。
文物
编辑神像
编辑新庙主要的旧妈祖神像共五尊,应皆为清代神像,分别是大妈、二妈、三妈与东西妈,大妈、二妈、三妈为创庙时的神像,而由于铁线桥居民认为“三妈上兴”,故多迎请三妈问事[7]。东西妈是“东妈”与“西妈”的合称,为软身神像,之所以有东西之分则是因其出巡范围不同,东妈主巡昔日铁线桥堡位在急水溪以东的“东堡”,西妈则主巡昔日铁线桥堡位在急水溪以西的“西堡”[7]。
而除了妈祖之外,庙中还供奉有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注生娘娘、伽蓝尊王、李府千岁、池府千岁、朱府千岁、范府千岁、中坛元帅、千里眼、顺风耳、宫娥、田都元帅(宋江爷)等神像[7][4]。
旧庙殿内则供奉三尊妈祖,两旁供奉地藏王菩萨及注生娘娘,此外尚有供奉后来增祀的田都元帅与中坛元帅[7]。
碑匾
编辑- “泽周海峤”匾: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柳营刘家二房七世刘达元(圭璋)与铁线桥堡内诸庄同献之木匾[8]。
- “神光海岛”匾:光绪十九年(1893年)由辖境“众弟子”所献[8]。
- “克配彼天”匾: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由“铁线桥诸堡内众弟子”所献[8]。
- 重修基金喜献金记录匾:记录1949年重修时诸庄捐献金额与月份,并记有兴庙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8]。
- 再重脩铁线桥碑记:立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八月[8]。
- 通济宫置租立业碑记(通济宫香灯碑):立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二月[8]。
- 南无阿弥陀佛碑:原立于急水溪畔,为1940年左右急水溪溃堤时,传说庙中范府千岁敕令“南无阿弥陀佛”在此镇溪祭水而立的石敢当。但1992年急水溪崩堤后急抢救放至新庙仓库,1995年新庙寄火后则移到地藏王殿旁[8]。
注释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黄文博. 《鐵線橋通濟宮》. 台南县新营市: 台南县政府. 2003: 26-37页. ISBN 957-01-2910-7.
- ^ 鐵線橋通濟宮.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 ^ 3.0 3.1 黄明惠、黄明雅. 《南瀛聚落誌》. 台南县新营市: 台南县政府. 1994: 36页. ISBN 957-01-0251-9.
- ^ 4.0 4.1 4.2 4.3 凃顺从. 《南瀛古廟誌》. 台南县新营市: 台南县政府. 1994: 178-193页. ISBN 957-00-3357-6.
- ^ 通濟宮小檔案. 自由电子报. [2011-03-05] (中文(台湾)).
- ^ 6.0 6.1 《铁线桥通济宫》,38-47页
- ^ 7.0 7.1 7.2 7.3 《铁线桥通济宫》,239-256页
- ^ 8.0 8.1 8.2 8.3 8.4 8.5 8.6 《铁线桥通济宫》,223-2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