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阁大学士
明清官職
东阁大学士,为明朝、清朝内阁大学士之一,明朝时为正五品衔[1],清朝时为正一品衔。掌管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等职位[2]。办公地址为紫禁城左顺门南庑房[3]东阁。
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除一千余年来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亲统六部[4]。但由于工作分量实在过于庞大,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不得不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一开始大学士并无实权,类似今日的秘书之职[5]。之后明成祖朱棣逐渐倚重内阁,内阁权力遂大[6]。
- 明朝东阁大学士:吴沉、高谷、王文、谢迁、毛纪、吕本、徐阶、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许国、王家屏、赵志皋、张位、陈于陛、沈一贯、沈鲤、朱赓、于慎行、李廷机、叶向高、方从哲、吴道南、史继偕、沈潅、何宗彦、刘一燝、韩爌、朱国祚、孙如游、孙承宗、顾秉谦、朱国祯、朱延禧、魏广微、周如磐、黄立极、丁绍轼、冯铨、施凤来、张瑞图、李国𣚴、来宗道、杨景辰、周道登、钱龙锡、李标、刘鸿训、成敬、成基命、周延儒、何如宠、钱象坤、温体仁、吴宗达、郑以伟、徐光启、钱士升、王应熊、何吾驺、文震孟、张至发、林焊、黄士俊、孔贞运、贺逢圣、刘宇亮、傅冠、薛国观、程国祥、杨嗣昌、方逢年、蔡国用、范复粹、姚明恭、张四知、魏炤乘、谢陞、陈演、蒋德璟、黄景昉、吴甡、魏藻德、李建泰、方岳贡、范景文、邱瑜、史可法
- 清朝东阁大学士:李霨、黄锡衮、熊赐履、尹泰、徐本、张允随、刘统勋、梁诗正、杨应琚、陈宏谋、三宝、英廉、伍弥泰、梁国治、王杰、董诰、苏凌阿、禄康、松筠、托津、富俊、文孚、潘世恩、王鼎、桂良、左宗棠、阎敬铭、恩承、张之万、昆冈、崇礼、孙家鼐、裕德、世续、那桐、鹿传霖、陆润庠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钱, 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10.
- ^ 2.0 2.1 《明史》(卷72):“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礼部尚书邵质为华盖,检讨吴伯宗为武英,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典籍吴沉为东阁。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为之,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二十八年敕谕群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当是时,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启,兼司平驳。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学士。悉罢诸大学士,各设学士一人。又改谨身殿为正心殿,设正心殿学士。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 ^ 黄景昉《馆阁旧事》 皇极门外两庑四十八间,除旷八间外,实四十间。东二十间,实录馆、玉牒馆、起居馆、及东阁..
- ^ 《明太祖实录》卷239:“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 ^ 《明史》(卷172):“中极殿大学士,旧名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旧名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并正五品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曰制,曰册文,曰谕,曰书,曰符,曰令,曰檄,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曰表,曰讲章,曰书状,曰文册,曰揭帖,曰制对,曰露布,曰译,皆审署申覆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凡车驾郊祀、巡幸则扈从。御经筵,则知经筵或同知经筵事。东宫出阁讲读,则领其事,叙其官,而授之职业。冠婚,则充宾赞及纳征等使。修实录、史志诸书,则充总裁官。春秋上丁释奠先师,则摄行祭事。会试充考试官,殿试充读卷官。进士题名,则大学士一人撰文,立石于太学。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颁诏则捧授礼部。会敕则稽其由状以请。宗室请名、请封,诸臣请谥,并拟上。以其授餐大内,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内阁。”
- ^ 《明史》(卷72):“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复置三公、三少。宣德三年,敕太师、英国公张辅,少师、吏部尚书蹇义,少傅、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少保兼太子少傅、户部尚书夏原吉,各辍所领,侍左右,咨访政事。公孤之官,几于专授。逮义、原吉卒,士奇还领阁务。自此以后,公、孤但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而文臣无生加三公者,惟赠乃得之。嘉靖二年加杨廷和太傅,辞不受。其后文臣得加三公惟张居正,万历九年加太傅,十年加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