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协会
中国文艺协会,简称文协。是中华民国的文艺团体。在台湾文学史上,该协会与“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中国妇女写作协会”、“中国青年写作协会”等文艺团体齐名。由张道藩、陈纪滢、王平陵、尹雪曼,以及王蓝等人发起,当时获得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张其昀、教育部部长程天放、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主任蒋经国、台湾省政府教育厅厅长陈雪屏等的支持赞助,及文化界、新闻界的协力筹备,1950年5月4日在台北市中山堂召开草创成立大会。该协会长期配合中华民国政府“反攻大陆”的政策,与其他亲官方的民间文艺团体协力执行官方的文化政策。
成立时间 | 1950年 |
---|---|
创始人 | 张道藩、陈纪滢、王平陵、尹雪曼、王蓝 |
类型 | 非政府组织 |
地址 | |
服务地区 | 台湾、华人地区 |
重要人物 | 王吉隆(理事长/召集人) |
目标 |
|
成立宗旨
编辑民国39年5月4日,中国文艺协会首次在台北中山堂召开大会,由张道藩、陈纪滢等人发起。该大会表示中国大陆的一连串政治运动下,文学的自由地位陷于危险,势必要开启一场华人的启蒙运动以保障文学环境,过去的五四运动尤其值得效法,其民主、平等、自由和法治等核心价值,对当代社会深具指标性的意义。当时文协曾邀请胡适发表演说,胡适提倡人人秉持良心、智识,自由地从事创作,称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昭示一种重生再造的清新力量。胡适曾在大会演讲中说道:
“ | “三十几年前的五四,与文艺有什么关系? 今天早上我也谈到,我说我们在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年前──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 那时候,有许多的名辞,有人叫做“文学革命”,也叫做“新文化思想运动”,也叫做“新思潮运动”。 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在历史上──把四十多年来的运动,叫它做“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 Renaissance这个名词(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 更生运动再生运动......各位,我们今天在这个自由世界,要充分用我们创作的自由,我们做点东西——有价值的东西,给世界人士看看。 我们是自由世界的自由创作者!”[1] | ” |
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后,几乎网罗当时文坛所有活跃的作家及艺术家,会员及会务成长迅速,从成立时会员才150余人,发展到1960年止已有会员1290人[2]。 文协堪称1950年代组织最完整、活动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文艺团体,其每年所颁予嘉奖之中国文艺奖章也成为台湾当时最高之文学荣誉。又因时代背景影响,该会在会章的第二条有明显的反共复国色彩,该条提到:“本会以团结全国文艺界人士,研究文艺理论,从事文艺创作,展开文艺运动,发展文艺事业,实践三民主义文化建设,完成反共抗俄复国建国任务,促进世界和平为宗旨。”
会务活动
编辑一、颁授文艺奖章:激励文艺人才:民国49年(1960年)开始订定“文协奖章赠予章程”,颁授“中国文艺奖章”,迄今已历35届,先后有文学作家、画家、摄影家、戏剧家、舞蹈家等超过五百人获得该项荣誉。近年为了表扬文坛先进、树立楷模,特又颁“荣誉文艺奖章”,自民国70年(1981年)起迄今已有翟君石、王静芝、赵琦彬、黄友棣、何叔宝、郎静山、苏雪林、黄君璧等七十余人获奖[3]。
二、加强海外文艺交流,促进国民外交。
三、团结文艺人才,发挥文艺力量。
四、培养新进作家,加强文艺扎根。
五、出版文艺刊物,加强服务工作。
六、举办各项文艺活动,促进文艺发展。
该会除了透过自身的力量培育文艺人才、举办文艺活动,也善于跟国内大众传播媒体合作。该会重要成员陈纪滢在《中国文艺协会创立三十周年纪念文集》里写道:“那个时间(指1950至60年),文协不止多方面培育文艺人才,并且利用大众传播工具扩大文艺效果,如‘广播电台’。几乎有十年之久,文协同仁参加各个电台不同文艺节目。如中广、中央广播电台、空军、军中、正声、幼狮、教育、复兴及其他公民营电台,每周无不有文协所安排的各种文艺节目。”然而,上述的盛况并没有延续很久。
重要成员
编辑早期的重要成员有:张道藩、陈纪滢、王平陵、赵友培、王蓝、尹雪曼、李辰冬、梁又铭、王梦鸥、林适存、公孙嬿、梁容若、徐锺珮、郭嗣汾、郭衣洞、锺雷、虞君质、谢冰莹、苏雪林、耿修业、孙陵、赵友培、王鼎钧等人。以中国国民党的党员为主,也以外省作家为协会的主要成员。
该协会的发展
编辑中国文艺协会之前身为1949年“副刊编者联谊会”,由当时各报社副刊编辑者所创立,以“反共抗俄”为主要宗旨,后为了配合政府政策,方便政府宣传文艺政令,才改名为“中国文艺协会”。中国文艺协会也是1950年带最具有规模、影响力的文艺团体,国民党的文艺政策不少是透过该会的执行而实现,著名的案例有以下几项:
1953年,该会成员为蒋介石总统完成的〈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一文举办多场座谈会,并且发表文章公开呼应蒋介石的文艺主张,最有名的,就是张道藩的〈三民主义文艺论〉。
1954年,该会成员以陈纪滢、王平陵、陈雪屏、任卓宣、苏雪林、王集丛等人为首,组织“文化清洁运动专门研究小组”,与当时其他亲官方的民间文艺团体合力,发动“文化清洁运动”,对当时所谓的黄色、黑色、红色等文学刊物进行挞伐,并且呼吁政府查禁这些刊物,以及建立更严密的书刊审查制度。
此外,该会在1951年曾经响应当时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蒋经国提出的“文艺到军中去”运动。参加这场运动的作家有:何志浩、王书川、王文漪、王蓝、宋膺、冯放民等人,他们提倡“军中革命文艺”的推广运动。
研究台湾文学的学者陈芳明,在《台湾新文学史》一书提到:1950年代,国民党常常由党内的核心组织下达决策,然后透过中国文艺协会等民间团体的配合与支持,让每次的文化运动与文艺活动都能获致预期的政治效果。除了陈芳明指陈协会亲官方以外,另一位台湾文学研究者古继堂,撰写“中国文艺协会”这个词条时,也写道:“文协表面上是民间组织,实际上是‘不失官方色彩,主导文坛风潮’的官方文化工具。发起人张道藩、陈纪滢均为国民党政府的立法委员。文协网罗了大陆去台的所有官方作家及报刊编辑。”寥寥几句道破这个协会的准官方性格[4]。
该会的组织,早期有17个委员会,有:小说创作研究、诗歌创作研究、散文创作研究、音乐、美术、话剧、电影、戏曲、舞蹈、摄影、文艺论评、文艺教育、民俗文艺、新闻文艺、广播文艺、国外文艺工作、大陆文艺工作等委员会。当中的“民俗文艺委员会”在1955年成立,表扬与联系台籍作家、本省民俗文艺作家及工作者是其工作之一。
初期,中国文艺协会大力网罗随国民政府来台的作家,使文协规模不断扩大,会员人数增加至1500人,这些会员均在文坛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使文协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后来随着1987年政府宣布解严后,文协不再以“反共抗俄”为目的,改以推广文艺与教育为宗旨,在现今文坛仍有不少的影响力。在推广文艺与教育的活动方面,比较著名的是:1991年7月,该协会第26届理监事会产生,在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的支持之下,积极推展会务,先后举办“当前小说发展”、“当前新诗、散文发展”、“当前文艺论评发表”三场研讨会,以及“当前文艺社团工作发展研讨会联谊活动”。这些研讨会,与会的学者、文艺团体负责人及艺文工作者众多,朱炎、吕正惠、何寄澎、季季、马森、张曼娟、李瑞腾等知名作家、学者曾经参与讨论[5]。
出版品
编辑该协会历来的出版品有下列几项:
- “海天集”,1954年。
- “耕耘四年:中国文艺协会概况”,1954年。
- “自由中国文艺创作集”,1954年。
- “自由中国文艺创作集”,1956年。
- “井与灯”,1959年。
- 《文协十年》民国49年5月4日
- “文艺生活”,1960年。
- “海与天”,1961年。
- “中国文艺复兴运动”,1961年。
- “五十年来的国剧”,1962年。
- “中国作家小说”,1963年。
- “作家作品工作”,1964年。
- “黄埔颂”,1966年。
- “伟大的国父”,1966年。
- “伟大的领袖”,1966年。
- “伟大的中华”,1966年。
- “中流”,1969年。
- “自由中国文艺创作集”,1976年。
- “中兴中流合刊”,1978年。
- “文艺天地”,1984年。
- “中国文艺协会东南亚文艺访问团创作选集”,1987年。
- “文艺论评精华”,1993年。
- “中华民国八十二年文艺节庆祝大会第卅四届文艺奖章颁奖典礼八十二年荣誉文艺奖章颁奖典礼”,1993年。
- “中华民国八十八年文艺节庆祝大会八十八年荣誉文艺奖章第四十届文艺奖章颁奖典礼”,1999年。
- “中国文艺协会五十周年美术展 : 文艺奖章得奖人暨当代名家捐赠作品义卖专集”,2000年。
- “晚晴篇”,2005年。
- “阿兵歌传奇”,2006年。
- “中华民国九十六年文艺节庆祝大会九六年荣誉文艺奖章颁奖典礼第四十八届文艺奖章颁奖典礼”,2007年。
- “世纪初艺术.2009年:海峡两岸绘画联展专辑”,2009年。
- “鹤山21世纪国际论坛. 2010 : 世纪之新.赤子之心”(英文名称:Crane Summit 21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Forum : Birth of A Century, Heart of Innocence),2010年。
相关知识
编辑- 1950年代与该协会同样活跃的重要文学团体,有:直属于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简称:救国团)的“中国青年写作协会”、属于中国国民党台湾省党部的“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后来更名为“中国妇女写作协会”)、协会成员张道藩主导的“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
- 1950年代重要的报纸,如《中央日报》、《中华日报》、《台湾新生报》、《扫荡报》、《公论报》、《自立晚报》等,其副刊大量刊载反共文学作品与相关论述。
- 1950年代与该协会的机关杂志《文艺创作》,同样重要的反共文学杂志有:
- 《宝岛文艺》月刊:由宝岛文化出版社发行。
- 《畅流》半月刊:由畅流半月刊社发行。
- 《半月文艺》半月刊:由半月文艺社发行。
- 《自由青年》旬刊:由自由青年社发行。
- 《军中文摘》月刊:由国防部新中国出版社发行。
- 《野风》半月刊:由野风杂志社发行。
- 《火炬》半月刊:由火炬杂志社发行。
- 《文坛》月刊:由文坛社发行。
- 《海岛文艺》月刊:由海岛文化出版社发行。
- 《晨光》月刊:由晨光杂志社发行。
- 《文艺月报》月刊:由中国新闻出版公司发行。
- 《军中文艺》月刊:由国防部新中国出版社发行。
- 《幼狮文艺》月刊:由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发行。
- 《中华文艺》月刊:由中华文艺月刊社发行。
- 《新新文艺》月刊:由新新文艺社发行。
- 《海风》月刊:由海风月刊社发行。
- 《革命文艺》月刊:由国防部新中国出版社发行。
相关研究、相关记录
编辑记录性质的影音资料、回忆文章
编辑- 1954年5月1日推出的第37期《文艺创作》是“纪念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四周年文艺评论专号”,当中收录张道藩、虞君质、邓绥宁、梁宗之、赵友培、王集丛、黄公伟、葛贤宁、齐如山、雨初、黄君璧、陈定山、张有为、郎静山、何志浩等人的文章,虽是纪念性质的文章,不过当中有针对近来台湾的文学、戏剧、美术、音乐、摄影、漫画、民族舞蹈等发展状况的评论。
其他还有:
- 〈社论:贺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十周年 〉,1960年8月《中国语文》。
- 崔百城,〈中国文艺协会中部分会十届年会纪盛〉,1969年7月7日《中国一周》。
- 王璞(台湾)拍摄,“中国文艺协会五十周年庆”,1999年5月出版。DVD。
- 刘威志,〈朱桥逸事--访中国文艺协会秘书罗明河 〉,2004年4月《幼狮文艺》。
- 王慈忆,〈没有围墙的文学教育--中国文艺协会小说研究组 〉,2009年3月《文讯》。
- 2010年5月《文讯》“文协一甲子”专辑里,集结张放、张腾蛟、周志刚等人的回忆文字。
相关研究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台湾历史辞典[永久失效链接]
- 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联经出版社,2011年10月初版,第269~270页关于“中国文艺协会”的叙述。
- 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联经出版社,2011年10月初版,第280~282页关于“文艺创作”的叙述,以及“五〇年代反共文学主要杂志”的表格资料。
- ^ 胡适民国47年5月4日在台北中国文艺协会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I8ANSdE_PA
- ^ 台湾文学网,https://tln.nmtl.gov.tw/ch/m2/nmtl_w1_m2_c_6.aspx?Sid=24&k=%E9%99%B3%E7%B4%80%E7%80%8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文建会/编,《全国性文艺团体汇编》,1995年6月出版。第3页~第4页“中国文艺协会”词条内容引用
- ^ 引用古继堂所撰写的“中国文艺协会”词条内容。天津人民出版社、百川书局出版部/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繁体版),台北市:百川书局印行,1993年6月,第882页。
- ^ 中国文艺协会/编、著,〈文艺精论经纬─举办小说、新诗、散文、文艺论评研讨会论文集锦〉,《文艺评论精华》,台北市:中国文艺协会出版,1992年,第7页~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