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Aizag/工作区5
巴格拉基昂行动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苏战争的一部分 | |||||||
巴格拉基昂行动中于受到重创的德军第9集团军于博布鲁伊斯克遗留的大量辎重车辆。 | |||||||
| |||||||
参战方 | |||||||
纳粹德国 | 苏联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恩斯特·布施 瓦尔特·莫德尔 汉斯·约旦 乔尔格-汉斯·莱因哈特 瓦尔特·魏斯 库尔特·冯·蒂佩尔斯基希 |
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 格奥尔吉·朱可夫 霍夫汉内斯·巴格拉米扬 伊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 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 马特维·扎哈罗夫 | ||||||
兵力 | |||||||
800,000人[1] 553辆坦克与突击炮[1] 831架飞机[1] |
2,331,000人[2] 4,07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 24,363门火炮[2] 5,327架飞机[2] | ||||||
伤亡与损失 | |||||||
450,000人死伤或被俘[3] 1,000辆装甲战斗车辆 |
178,507人死亡或失踪[3] 587,308人受伤[3] 2,957辆坦克与自行火炮[3] |
巴格拉基昂行动(俄语:Oперация Багратион,德语:Operation Bag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由苏军1944年夏季攻势中对白俄罗斯地区实施战略性进攻的代号,取自于1812年拿破仑战争中战死的俄国将军彼得·伊万诺维奇·巴格拉季昂[4][5]。
此战于1944年6月22日展开,苏联以4个方面军打击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使其共25至28个师被包围与摧毁,收复了白俄罗斯全境、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东北部的大部分领土,最终于1944年8月底因后勤到达极限而止于维斯瓦河西岸,为下一次进攻战役“维斯瓦河-奥得河攻势”创造了条件[6]。此战被认为是德军在二战中最惨重、代价最高昂的败战[7],保罗·卡雷尔称其为“中央集团军群的坎尼”[8]。同时也是苏军在整场战争中最巨大的胜利[9],此战被视作苏军“大纵深作战”理论的经典案例,被喻为“苏联版的闪击战”[10]。
“巴格拉基昂行动”不仅使德国承受巨大的军事失败,还对政治发展产生了长期的影响。至此,纳粹德国的最终失败已不可避免,原先国防军曾试图与苏军谈判和平的希望也破灭。苏军的胜利也鼓舞了德占波兰下的反抗组织——“波兰家乡军”,进而在行动期间展开起义,以期驱逐德国占领军和抢在苏军攻占前解放波兰;同时也因为“巴格拉基昂行动”与西线盟军登陆的军事灾难,刺激了德国内部的反纳粹势力急于发动政变[11]。此外,此战中苏军也首次解放德军集中营和灭绝营,使国际社会获悉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的情况。
背景
编辑苏军:策划1944年夏季攻势
编辑选择战略目标
编辑自1943年夏季库尔斯克会战后,德军失去战略主动权,苏军接连发动大规模攻势,收复大量领土。1943至1944年冬季,苏军通过诺夫哥罗德-卢加进攻战役将德国北方集团军群逐出列宁格勒一带,解除其封锁,而隶属该集团军群的第16与第18集团军在险遭围歼的情况下退至“黑豹阵地”;南部,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自库尔斯克后接连历经苏军下第聂伯河攻势、第聂伯河-喀尔巴阡山脉攻势、克里米亚攻势等大规模秋季攻势而损失惨重,其与中央集团军群连结的枢纽城市科韦利险些被苏军突破、将南方集团军群与德军另外两支集团军群分割,直到4月雨季到来使战事停歇。在南北两战线接连重创德军的情况下,苏军同样对位居中部的中央集团军群展开大规模正面进攻,然而尽管投入大批部队,还曾四度收复白俄罗斯主要城市奥尔沙,但因计划多变、执行凌乱,德军仍透过反复抽调部队屡次击退突入防线的苏军,化解其攻势、维持住防线[12][13][14]。
根据1943年11月底英美苏同盟国领袖举行的德黑兰会议,英美盟军确定将于1944年5月1日于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认为届时纳粹德国即会崩溃,战争将在1944年夏季结束[15],而英美绝不会乐于见到苏联占领东欧,因此能在期间苏军能占领多少土地至关重要,特别是将势力范围向西尽可能地推进,使日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可能对苏联发动的入侵战争将从更远处发起、令其力量在到达苏联首都前消耗殆尽,这对苏联国家安全有举足轻重的意义[16][15]。1944年4月,苏联国防委员会和总参谋部开始研究夏季攻势的计划,由于其紧握战略主动权与已形成有利的力量对比,苏军有很大的选择自由[17],且苏军记取战争初期的各战线同时发动战略攻势而失败的教训,采取透过4到5个方面军实施顺序性的进攻战役、构筑一次强大的打击的方式,苏军最高统帅部于4月15日提出各方案如下:[18][19][20][7][21][22]
- 一,延续乌克兰方面的胜利,继续往南部进攻,进入巴尔干半岛,可逼使德国的轴心国盟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退出战争,也能抢在西方盟国进驻前占领巴尔干半岛大部。不过此举将使苏军主力过度拉伸,半岛险峻的地形加之遥远的距离将使南下部队与中央分离,侧翼将受到德军的威胁,且苏军当时全部的六支坦克集团军都集结于南部,已长期与德军主力的装甲部队交战,急需整补。最后,如果战争正如预期的于1944年夏天结束,届时苏联本土还有大片国土尚处于敌军控制之下。总体而言,巴尔干方面总体来说仍属次要战线。
- 二、自乌克兰发起向西北方的一次大规模突击,沿科韦利—华沙—但泽方向穿越波兰、东普鲁士,直至波罗的海,以此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与北方集团军群合围,然而本案目标过于宏大,特别是在指挥、控制和后勤方面已超过苏军的极限,且有利于德军将装甲部队预备队集中应付,而非苏军早先多路同时进攻、使德军预备队长途奔袭、疲于应付的成功经验,且即使苏军成功包围德军,其军力仍足以对苏军侧翼形成威胁,亦能以潜艇继续控制波罗的海。
- 三,选择北方作为夏季攻势主战场,迫使芬兰退出战争、重新占领波罗的海国家,然而在当前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采取此一方案能获取的回报难与其成本相匹配,当前列宁格勒已解除围困,芬兰仅能牵制苏军部分力量,其军队最多只能构成骚扰,至于波罗的海国家本身价值有限,德军可能依托当地坚强防御长期抵抗,且即使最终胜利,其战略进展也将止于波罗的海沿岸。
- 四,选择对中央地区,即中央集团军群作为夏季攻势的主要打击目标,后者为德军仍保持完好建制的少数野战单位,其位置过于向前突出,易受苏军集中兵力多方面打击,且迄今莫斯科仍处于受自该集团军群控制区机场起飞的轰炸机威胁之下(距离仅470公里)。苏军若打击该集团军群,不仅将收复其本国最后被德军所占领的领土,将一路穿过普里皮亚季沼泽北部,直扑东普鲁士或波兰中部,得以在最短的直线距离布署日后对柏林的进攻,而正占领俄罗斯西北部的北方集团军群也将被包围。
苏军最高统帅部反复权衡各案利弊,特别是检讨西方面军在春冬两季攻势的失败原因,被认为是并非德军阵地守备坚强,而是苏军组织进攻方面的缺失,最终基于轰炸机航程(距莫斯科仅470公里)以及对乌克兰第1方面军北翼的威胁、牵制大量苏军部队等理由而采取第四案[23],斯大林与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4月12日决定优先消灭白俄罗斯的德军部队[21]。
布署
编辑4月底,苏军总参谋部完成夏季计划的纲要,其战役构想是歼灭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使德军防线出现战略缺口,此项目标因白俄罗斯遍布森林与沼泽——有助德军潜逃与拖慢自军的进攻速度、无法透过类似于斯大林格勒战役或科尔逊-契尔卡塞攻势那样的大型包围歼灭战实现,但由于德军的布署兵力集中且靠近前线的要塞地带,使其容易受到炮火的集中打击和战术包围[24]。因此苏军战役计划制定者认为关键是实施同时在多数地带击溃德军,使其无法有序撤退到纵深阵地和维持防线的完整性[24],并大致制定两个主要目标:一、在7月15日之前抵达北至莫洛杰奇诺、南至斯托尔布齐一线,前进250到300公里;二、8月15日前抵达从陶格夫匹尔斯—格罗德诺一线,即51天内需推进500到600公里[25]。5月中旬,总参谋部完成白俄罗斯攻势方面的详细规划,同月20日副参谋长阿列克谢·因诺肯季耶维奇·安东诺夫提交行动纲要至最高统帅部,而斯大林给予白俄罗斯战役“巴格拉季昂”代号,以纪念1812年战争期间于博罗金诺战役重伤阵亡、与其同为格鲁吉亚出身的俄国将军彼得·伊万诺维奇·巴格拉季昂[4]。5月22至23日,最高统帅部对计划进行全面讨论[26],经斯大林正式批准后,“巴格拉季昂”于5月31日发往各方面军[27]。最终各行动、时间、目标制定依序如下:[28]
- 一、6月10日至8月9日,列宁格勒方面军将以芬军占领的维堡为目标展开进攻,随后卡累利阿方面军对斯维尔斯克—彼得罗扎瓦尔兹克实施辅助性进攻,而当后者行动开始时将立即实施白俄罗斯方面的主攻势,以达成突然性。
- 二、6月19日至8月29日,歼灭白俄罗斯的中央集团军群,将德军战略防线撕裂缺口,并迫使其调集预备兵力增援,苏军预计其将取自最近处的波兰南部,因此将随之发起对预备队集结区的打击。
- 三、7月13日至8月29日,对利沃夫方向的德国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实施突击,即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势。
- 四、7月18日至8月2日:卢布林–布列斯特攻势,打击波兰中部与东部之德军。
- 五、8月20日至9月7日,实施雅西-基什尼奥夫攻势,南下进攻罗马尼亚[29]。
苏军集结四支方面军投入白俄罗斯方面,将对奥尔沙—明斯克和博布鲁伊斯克—明斯克两条轴线同时达成迅速突破,预计首先将歼灭中央集团军群两翼部队、渡过别列津纳河[24],7月8日前抵达波洛茨克—列佩利以西—鲍里索夫—别列津诺—博布鲁伊斯克—格卢斯克一线[24],7月15日前将抵至德鲁亚—莫洛杰奇诺—斯托尔布齐—日托科维奇一线[24],至8月中预计还将更进一步推至德文斯克—维尔纽斯—格罗德诺—布列斯特—卢布林一线[24]。苏军战线北面将发起主攻,包括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司令员霍夫汉内斯·巴格拉米扬大将)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员伊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上将),目标为维捷布斯克一带的德军第3装甲集团军[27]。南部则为次要进攻,有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司令员马特维·扎哈罗夫上将)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部队(司令员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大将),前者主要打击莫吉廖夫地区的德军第4集团军,后者则为博布鲁伊斯克的德军第9集团军[27]。在进展顺利时,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员伊万·科涅夫元帅)与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左翼部队将分别发起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势与卢布林–布列斯特攻势[30]。由于行动的复杂性,苏军总参谋部派遣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与格奥尔基·朱可夫两位元帅分别担任南北两方面军群的协调员,与方面军司令员合作、监督计划的制定与实施[31]。
苏军共有166个师投入“巴格拉基昂行动”,其中124个师(包括6个骑兵师)参与初期的进攻,编为13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4个航空集团军、7个坦克与机械化军、4个骑兵军和数十个独立旅和独立团[24],加上后续增援的部队,其总兵力至233.2万人(约半数为作战士兵,占苏军野战部队总兵力三分之一),火炮、迫击炮和火箭炮则约有2.44万门、4,070辆坦克与自行火炮(约占苏军40至50%[32])[33],空军则投入超过6,000架飞机,每支方面军都有一个直属航空集团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有两个)提供空中支援,另外还有1000架远程航空兵的飞机自南俄基地起飞支援本次攻势[32]。在初期参与进攻的师中有97个将打击德军防线、制造六个突破区域,这些区域苏军将集结65%的兵力、63%的火炮和迫击炮、76%的坦克和突击炮、73%的飞机,由于兵力高度集中,苏军将于突破区域对德军形成人员将3比1、火炮8比1、坦克与突击炮10比1、飞机4比1的全面优势,而这些在战术上则将转化为10比1的优势[32]。
欺骗措施
编辑基于保密,计划全案仅五人得知,所有电话与电报皆受严格管制、密令皆以手书、各部队通讯关闭大功率无线电台,仅使用低功率设备,且禁止于前线20至30哩范围内使用[34]
德军:目标错判与凌乱的防御策略
编辑军事地理、游击队活动与镇压行动
编辑战斗序列
编辑战斗进程
编辑初期攻击
编辑第一阶段:战术突破(6月22日至28日)
编辑维捷布斯克-奥尔沙
编辑莫吉廖夫
编辑博布鲁伊斯克
编辑第二阶段:苏军包围与击溃德军主力(6月29日至7月4日)
编辑波洛茨克
编辑明斯克
编辑斯卢茨克-巴拉诺维奇
编辑第三阶段:追击(7月5日至7月16日)
编辑斯奥莱
编辑维尔纽斯
编辑比亚维斯托克-奥索维茨
编辑卢布林-布列斯特
编辑后续行动
编辑普斯科夫-奥斯特罗瓦
编辑利沃夫-桑多梅日
编辑华沙
编辑结果
编辑伤亡损失、军事与历史意义
编辑苏联境内的纳粹大屠杀结束
编辑间接促成反纳粹政变
编辑德军战俘莫斯科游行
编辑纪念
编辑相关条目
编辑注解
编辑注脚
编辑- ^ 1.0 1.1 1.2 Zaloga(1997年),第22-27页
- ^ 2.0 2.1 2.2 2.3 Zaloga(1997年),第27-34页
- ^ 3.0 3.1 3.2 3.3 格兰斯 & 豪斯(2012年),第255页
- ^ 4.0 4.1 埃里克森(2016年),第225页
- ^ Overy(2000年),第249页
- ^ Watt(2008年),第699-700页
- ^ 7.0 7.1 Zaloga(2007年),第7页
- ^ Mitcham(2007年),第4页
- ^ English(1991年),第4页
- ^ Dunn(2000年),第2页
- ^ Heinemann(2021年),第213页
- ^ 奇蒂诺(2020年),第160-161页
- ^ 格兰斯 & 豪斯(2012年),第220-230页
- ^ Mitcham(2007年),第8页
- ^ 15.0 15.1 Dunn(2008年),第18-19页
- ^ 迪克(2019年),第84-85页
- ^ 迪克(2019年),第83页
- ^ 迪克(2019年),第84页
- ^ 格兰斯 & 豪斯(2012年),第231-232页
- ^ 埃里克森(2016年),第221-222页
- ^ 21.0 21.1 Adair(2000年),第49-51页
- ^ Dunn(2008年),第18-20页
- ^ Dunn(2008年),第20页
-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迪克(2019年),第91页
- ^ Dunn(2000年),第20页
- ^ 格兰斯 & 豪斯(2012年),第235页
- ^ 27.0 27.1 27.2 Adair(2000年),第53页
- ^ Adair(2000年),第52-53页
- ^ 格兰斯 & 豪斯(2012年),第232页
- ^ 迪克(2019年),第109页
- ^ Adair(2000年),第52页
- ^ 32.0 32.1 32.2 Connor(1987年),第16页
- ^ 迪克(2019年),第93页
- ^ 埃里克森(2016年),第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