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博人(Igbo,英語 /ˈb/),又譯伊格博人,是西非奈及利亞主要種族之一。根據2015年的資料,伊博人大約有3200萬人,為奈及利亞國內第三大族,主要分布於奈及利亞東南尼日河河口地區,另有4萬人分佈在喀麥隆。伊博人包括30多個支系:如恩格巴、阿巴賈、阿達、伊卡、奧尼查等。使用伊博語,屬尼日—科爾多凡語系尼日—剛果語族。使用拉丁字母拼寫的文字。原信萬物有靈,崇拜祖先原始宗教,後多改信基督教

伊博人
20世紀初,一位伊博男子的紋面[1]
分佈地區
奈及利亞
語言
宗教信仰
基督教原始宗教
相關族群
伊博族

伊博人原住在奈及利亞中部,13—14世紀開始向東南遷移,逐步排擠埃科伊人和伊比比奧人,成為尼日河三角洲占多數人口的民族。伊博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玉米、木薯和水稻,經濟作物主要有可可、油棕等。石油蘊藏豐富。1950年代以來,由於大量開採石油,使伊博人經濟迅速發展。伊博人文化受埃多族貝寧文化影響較大。英國殖民者入侵後,曾僱傭大批伊博人擔任各地文官。至今伊博人的知識分子仍比較多。由於他們的經濟文化較為發達,對奈及利亞東南部的其他民族影響較大。[2]曾經是奈及利亞最大的種族,但在比夫拉戰爭中損失慘重,大量伊博人遷居國外,在英國和美國等地形成了大型聚居區。

民族分佈、人口與語言

編輯

民族分佈

編輯

伊博人主要分布在奈及利亞東南部、尼日河兩岸。當中埃努古州奈及利亞的36個州之一,是伊博人的故鄉,首府埃努古

伊博人是西非分布密度最高的民族,一平方公里從一百二十到四百人不等。[3]主要人口分布在奈及利亞,另外約有四萬人分布在喀麥隆

人口

編輯

根據2015年的資料,伊博人口大約有三千兩百萬人。[4]

語言

編輯

伊博人主要使用的語言是伊博語,伊博語又譯作伊格博語,屬於尼日-剛果語系的大西洋語支。伊博語起元於公元9世紀,發源於尼日河貝努埃河匯合處,然後擴散到奈及利亞東南部,最後成為西非最廣泛使用的語言之一,以拉丁字母來構字,是一種重視聲調的語言,能夠藉由高低音調,指示意義和語法關係的差異。若要定義一個詞彙的意思時,需考慮到聲調及上下文,一個單詞可能因為聲調及上下文不同而擁有許多意思;此外,成語和諺語在它的語言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若伊博人在使用伊博語時不用成語或諺語,就會被認為是初學者。[5]

中文 英文 伊博語
哈囉!你好嗎? Hello, how are you? Keku ka imelo?
你叫甚麼名字? What is your name? Kedu ahagi?
謝謝你。 Thank you. Ndewo.

聲音系統

編輯

標準的伊博語包括八個元音,三十個輔音和兩個聲調。伊博語只有兩個音節類型:輔音+元音(最常見的音節型)。沒有輔音群和單音音節輔音。[6]

文法

編輯

伊博語的文法結構相對簡單。伊博語的基本語序為:主詞-動詞-受詞(SVO)。此外,介詞多為前置詞。[6]

名詞
編輯

伊博語的名詞型態並不會特別標明性別或數字,因此相對容易。[6]

動詞
編輯

伊博語藉由增加字首和字尾,來表示動詞型態的變化。動詞會與「不可分代詞」連用,大多數動詞的結構由一個動詞+不可分代詞所組成。

  • 時態:過去,現在,未來
  • 狀態:進步,完成,持續,始動詞
  • 是否為否定字由字首判斷[6]

地理環境

編輯

伊博人分布在四個不同的地理區域。低窪三角洲和河岸區在雨季時常被淹沒,土壤非常肥沃。中央帶是一個較高的平原。烏迪-恩蘇卡高原是西非唯一的煤礦區。[7]

地形

編輯

埃努古伊博語為「山頂」的意思,但它位於斷崖邊緣,坐落在克羅斯河流域和貝努埃低谷。[8]

氣候

編輯

埃努古位在奈及利亞東南部,為熱帶雨林區,氣候潮濕,其濕度最高在三月至十一月。對於整個埃努古州的平均溫度為26.7°C(80.1°F)。埃努古從南方的熱帶雨林到北方的大草原,都是伊博人的居處。除了北方大草原區外,伊博人的氣候型態也深受熱帶雨林氣候影響,全年有雨。[9]

 
埃努古奈及利亞東邊的首都

歷史沿革

編輯

起源

編輯

大約公元前2500年在Ibagwa附近所發現的陶器和之後在恩蘇卡發現的伊博人作品有相同之處,起源於在阿南布拉山谷Umueri氏族的傳統。1970年代時,奧韋裡、奧基奎、奧爾呂、奧古、烏迪和奧卡部落決定從語言和文化的證據組成「一個伊博中心地帶」。[10]

尼日王國

編輯
 
目前在大英博物館裡的銅器,在Igbo Ukwu這個城市時9世紀的產物[11]

尼日人在伊博人居住的土地上創造了一個神話,這個神話是存在於伊博人分布的各地區諸多創世神話中的一個。尼日人和阿古萊里人都屬於Umueri氏族,能夠回溯他們的譜繫到宗法王Eri。[12]雖然Eri被Chukwu上帝描述為一個「sky being」,但他的起源尚不清楚。[12][13]他的特徵為最早擁有社會階級的阿南布拉人。歷史學家Elizabeth Allo Isichei說:「尼日人和阿古萊里人都屬於Umueri氏族,是一個都能共同追溯到Eri的伊博群體。」[14]

考古證據顯示,在Igboland的尼日霸權可能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紀[15],而已出土的皇家墓葬可以追溯到至少10世紀。Eri是如神般的尼日創始人,被認為大約在13世紀後遷居到伊博文化相關的地區。[16]他直接緊隨在第一個尼日之王Ìfikuánim後。根據伊博語的口語傳統,他的統治始於1043,[17]但至少有一個以上的歷史學家提出Ìfikuánim的統治時期要晚得許多,他們認為大約在公元1225年。[18]

每個國王都追溯他們的始祖Eric,每個國王都遵從Eric的宗教禮儀。新國王的成年禮(成為Ezenri(尼日的祭司王))過程非常嚴格,遵循由英雄所建立尼日王國的路徑。[19]

尼日王國是一個宗教政體,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在伊博地區的中心腹地發展。[16] 尼日人有七種禁忌,其中包括人(如雙胞胎出生)、動物(如殺或吃蟒蛇)、[20] 對象、時間、行為、言語和地點的禁忌。[21]這些禁忌用於教育和管理海外印度人。這意味著,雖然某些伊博人可能有不同的生活形式,但是所有伊博宗教的信徒都必須遵守信仰的原則,並服從在地球上的代表the Eze Nri.。[21][22]

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和散居

編輯
Edward Wilmot Blyden, Americo-Liberian的教育家, 作家和政治家,是伊博人的後代[23][24]
Paul Robeson 非裔美國演員及作家,他的爸爸是伊博人的後代[25]
Aimé Césaire, Martinique的詩人和政治家,他是伊博人的後代[26]

16到19世紀晚期,發生在跨大西洋的奴隸貿易,年輕人被送走,加上戰爭也增加了對俘虜的使用,對伊博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大多數伊博奴隸在比夫拉灣(也稱為伯尼的海岸線)運出。[27] 這個區域包括現代的奈及利亞東南部,西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地區和北部的部分地區。[28]在該地區的商品和奴隸貿易的主要港口包括奈及利亞的邦尼和卡拉巴爾鎮。大量來自比夫拉灣的奴隸本來是伊博人。[29][30]奴隸通常是由阿羅邦聯綁架或從伊博村莊買奴隸賣給歐洲人。[31] 多數的伊博奴隸都是掃蕩奴隸戰爭或出征的受害者,而且有時發生可憎之事或罪行時,他們總被認為是罪魁之首。[32]在英國殖民者的眼中,伊博奴隸是叛逆的,且為了逃脫奴隸身分,自殺率極高。[33][34][35]不知是甚麼原因,有證據顯示,交易商尋求伊博婦女。[36][37]

與一般大眾的認知相反,歐洲的奴隸販子相當了解各種非洲種族,導致某些族裔群體容易成為種植園主的首選。他們特別喜歡的民族因而相當集中在美洲的某些地區。[38]伊博奴隸被送至殖民地,如牙買加古巴聖多明各巴貝多[39]美國[40]貝里斯[41]千里達及托巴哥[42]等.

伊博文化的元素仍然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例如,在牙買加土語裡,伊博字中"unu"(您),意思是「你」的複數,仍在使用。[43] 「Red Igbo」(或「red eboe」)該術語源自伊博人膚色突變的發病率,但受到東邊奈及利亞的影響,嚴格說起來可能不是伊博語。[44] BIM巴貝多是一個口語術語,在巴貝多普遍被奴役使用,這個詞是從"BEM"衍生的,在伊博語意為「我的地方或是我的人」,但可能有其他來源。[45][46] 原本的貝里斯城在伊博人移民之後改叫伊博城。[47]在美國,伊博奴隸最常到切薩皮克灣殖民地和馬里蘭州弗吉尼亞,在那裡他們構成了非洲人的最大群體。[48][49] 自20世紀後期,強大的就業市場吸引了奈及利亞的移民在馬里蘭州定居,他們主要是使用英語伊博語[50]

殖民地時期

編輯

英國殖民統治的努力下,19世紀奈及利亞的伊博人和尼日河的其他民族接觸,導致了不同的伊博人深化了他們的民族認同。在伊博人共同的決定下,他們懷抱基督教和西方教育。[51][52]由於伊博政府的分化,其中包括英國需要保證酋長任命的集中式及不兼容的間接統治,英國殖民統治被認為上演公開衝突因此大為緊張。在英國殖民統治下,奈及利亞的主要種族和伊博語等多樣性緩慢下降,如豪薩語約魯巴語[53]

在奇努阿·阿切貝的小說「齊諾瓦阿切」描寫到,殖民統治已形塑伊博人的社會。英國統治所帶來的文化,如引入權證酋長為統治者。[54] 基督教傳教士有時會刻意避開伊博文化的源頭,強勢地引進歐洲意識形態進入伊博人的社會和文化。[55] 伊博婦女被徵稅的傳聞引發了1929年的伊博婦女在阿壩的戰爭(也稱為1929年阿壩騷亂),在伊博人的歷史裡,這是唯一一次婦女的大規模反抗。[56]

伊博文化的其他方面也因殖民主義改變,如房屋,教育和宗教。建築的傳統是泥牆和茅草屋頂變成如房屋和屋頂的水泥塊。興建車輛所行駛的道路。許多地方也興建醫院和學校。隨著這些設施的建設,電力和自來水分別裝在20世紀初。有了電,收音機和電視機也逐漸普遍,並已成為大多數伊博人家庭司空見慣的新技術。[57]

奈及利亞比夫拉戰爭

編輯
 
比夫拉(1967–1970)共和國的旗幟,有時被視為伊博族的民族旗幟。

1966年開始,居於北方的穆斯林與伊博人及東北地區的其它民族發生的一系列衝突,於1966年7月29日發動政府廢黜由前軍方領袖所組建的政府,並於1967年剌殺了詹森·阿吉伊-伊龍西。同年內戰各方在加納的阿克拉舉行六方和平談判,但和談失敗[58] 。由於和談失敗導致東奈及利亞地區宣布獨立,於1967年5月30日成產新的比亞法拉共和國[59]楚庫埃梅卡·奧杜梅格伍·奧朱古成為其國家元首[60]。由此奈及利亞陷入內戰之中,戰爭從1967年7月6日持續至1970年1月15日 [59][61] 比亞法拉政權宣布投降為止,東部地區的伊博人遭到屠殺,如1966年反伊博運動中有約1~3萬伊博人被屠殺[62][63]

由於英國政府在奈及利亞屠殺中不光彩的行為,招至部分人士的反對,其中包括讓-保羅·薩特約翰·列儂[64]

2007年7月,比夫拉前領導人發聲,繼續主張比夫拉獨立,「唯一的選擇就是我們應該獨立......我們並不像其他人一樣屬於奈及利亞」。[65]

近代歷史(1970年代至今)

編輯

奈及利亞 - 比夫拉戰爭讓伊博人及伊博地區一蹶不振。戰鬥已經徹底摧毀了許多醫院,學校和家庭。除了損失了自己的積蓄,很多伊博人面臨著來自其他族裔群體和新非伊博聯邦政府的歧視。[66]有些伊博人的次團體,如Ikwerre,從戰後開始與伊博主流社會分離。[67] 在戰後時代,奈及利亞東部的人改變了像伊博語的姓名和地方的名字。例如,Igbuzo鎮被英國化,改稱Ibusa[68]由於歧視,許多伊博人很難找到工作,並在1970年代初期成為奈及利亞最貧困的少數民族之一。[66][69][70]

Igboland公民和奈及利亞政府的情況因之後二十年間的重建和因石油工業在尼日河三角洲地區崛起而有所好轉。這使奈及利亞南部建立了許多新工廠,許多伊博人最終還成為政府的公家人員。[71]但也有許多人工作於私人部門,許多伊博人從事奈及利亞的商業和經濟活動。[72]21世紀初以來,許多奈及利亞伊博人移民到歐洲美洲[73]

社會、家庭與婚姻

編輯

社會

編輯

傳統社會

編輯

伊博人的傳統政治組織是準民主共和的政府體制。在嚴謹的組織下,這體制確保了其公民的平等,而不是一個封建社會制度或是國王凌駕至上的專制制度。[74]這個體制在15世紀最先被葡萄牙帝國見證。[75]除了幾個城鎮,如奧尼沙,它的國王叫做奧比,和像是尼日王國及Arochukwu有牧師,其他伊博地區的地方政府都通過由絕大多數老百姓所領導的共和協商會議完全統治。[74] 通常是由長老理事會支配和管理。[76]

 
20世紀的三個伊博女人[77]

擁有頭銜的人因為其成就和能力被尊重,雖然他們從來無法被尊稱為國王,但這個特殊的頭銜給了他們一些特權。這種執政方式與西非其他國家相去甚遠,只有埃維人和迦納有這個風俗。 Umunna(兄弟制)是維持伊博父系社會的一種形式。Umunna可以被視為是伊博人社會中最重要的支柱。[78][79][80]

數學對於傳統的伊博社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日曆外,銀行體系和戰略性的博弈遊戲叫做'Okwa'。[81]在伊博日曆裡,每週有四天,一個月有7週,每年13個月。在每年的最後一個月中,加入額外的一天。[82][83] 該日曆也是傳統伊博鄉鎮用來判斷市場日的依據。[84] 他們透過調停來解決有關法律的事項,以及金融系統裡貸款和儲蓄的問題。[85]伊博新的一年是從Ọ́nwạ́ M̀bụ́(二月)第三個星期開始,[86]雖然許多伊博地區傳統的新年是從ỌnwạÁgwụ(六月)開始。[87][88]伊博社會裡有一個傳統的表意文字叫Nsibidi,用於秘密會社的儀式,起源於鄰近的Ekoi人。[89]伊博人早在公元9世紀,就已經發現在Ukwu鎮生產的青銅器。[11]

傭工存在於伊博傳統社會的契約中[90][91]在伊博地區的契約服役由奧拉達·艾奎亞諾描述。他在他的文章內說明了成為地區奴隸的條件,並指出了奴隸的伊博Essaka下,和那些在西印度群島的歐洲人保管之間的差異:

……他們的情況與在西印度群島的奴隸是不同的!不同的是,有了我們,他們沒有做比社會上其他人更多的工作……甚至自己的主人……(但他們不被允許……與自由人一起吃東西),其他大概沒有特別的區別……這些奴隸中有些有……在他們之下將其他奴隸當作自己的財產……為自己所用。[91]

尼日海岸是1434年至1807年非洲和歐洲商人之間的接觸的地區。葡萄牙是第一個來到這裡的國家,接者是荷蘭,最後是英國。[92]在此之前與歐洲的接觸,伊博貿易路線延伸最遠到麥加,麥地那和吉達大陸上。[93]

社會階級和社會地位

編輯

以年齡和性別來區分社會階級。他們非常尊重男性和老年人,這反映在孩子們總是需要在第一時間問候長輩。

社會地位不分職業,而是以財富的多寡為重要依據。在伊博社會中的地位會以obgenye或MBI(窮人),dinkpa(小康)和nnukwu madu或ogaranya(富有的)區別開來。[94]

社會組織

編輯

傳統伊博社會的成員的認定方式是基於血緣群體和平行但有互補關係的雙性協會,這對社會的整合來說非常重要。該協會採取多種方式,包括年齡,男子社會團體,女子社會團體和具有聲望的社會團體如Nze或OZO(適用男性)和OMU,Ekwe或Lolo(適用女性)。這些環環相扣的性質防止了在任何一個權威過度集中於任何一個協會。依照年齡區分的群體在兒童期就以非正式的方法建立。伊博人之間的尊重和認可除了在年齡的基礎上之外,也基於傳統稱號的頭銜。在伊博人的社會,個人可透過職稱至少進步五個等級。人們可以用錢買頭銜和學位。頭銜非常昂貴,每一個更高的頭銜比前一個要貴,因此,購買頭銜被肯定是向上流動的手段。[3]

政治組織

編輯

伊博人的基本政治單位是村莊。兩種政治型態在尼日河兩岸區分開來:在尼日河東邊是民主共和制,在德爾塔州和奧尼查及索馬利亞的河流附近的城鎮的是君主立憲制。大多數的村或鄉鎮屬於君主立憲制,有兩個執政者:一男一女。The obi(男性君主)是整個社會的理論之父,和OMU(女性君主)是整個社會的理論之母;前者的職責主要負責男性社會,後者的職責主要負責女性社會。

婦女參與政治(即管理自己的事務,不同於男性政治)。她們透過建立自己的政治組織,能夠領導整個村落及城鎮婦女理事會。正是過去這種組織系統讓伊博婦女和伊比比奧婦女能夠發動反殖民戰爭,也就是在1929年對抗英國的戰爭,被稱為婦女的戰爭(OGU Umurwayi)。

這兩種政治制度的單位都是性別、親緣群體、血統、年齡群體、社會頭銜,占卜等,職業團體之間的政治權威分布是最小的。殖民主義已經對傳統伊博婦女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狀況產生不利影響,導致她們的自主性逐步喪失。[3]

家庭

編輯

伊博人實施的是一夫多妻制,許多伊博男人擁有一個以上的妻子。一個成功的男人會盡可能的娶妻子。這包括提供農田,以幫助婦女及其家屬謀生。在一夫多妻的家庭是由一個男人和他的妻子及他們的孩子所組成。在這樣的組成下,單位是大家庭,包括在一個家庭中所有的兒子和他們的父母,妻子,未婚女兒的。大家庭可以從5到30成員。理想情況下,所有的大家庭成員居住於一個大型的院落。

伊博人的家庭近年來發生了變化。基督教婚姻和公證結婚是重要的沿革。對伊博的職業人來說,核心家庭和擁有自己的住宅是新趨勢。[95]

婚姻

編輯

結婚通常需要經過年輕女子的同意,伊博社會的習慣會介紹女人給男人的家人,也會介紹男方給女方的家人,並且試探新娘的性格,審視女子的家庭背景,並了解新娘的財富地位。[96] 婚姻有時從出生開始就透過兩個家庭的協商安排。[97]

 
新式的伊博婚姻文化

在過去,許多伊博婚姻屬一夫多妻。一夫多妻的家庭是由一個男人和他的妻子們和他們的孩子們所組成。男人有時娶多個妻子是出於經濟原因,如此一來家庭便能有更多的人,例如兒童,以幫助農業生產。[98]因為基督教的關係改變了伊博族這種一夫多妻的習慣。受到西方的影響,伊博人現在傾向一夫一妻制 和創建核心家庭[99]一些西方的婚姻習俗,比如在結婚前後到基督教堂的婚禮,也漸漸影響伊博人的婚姻習俗。[100]

產業與生活

編輯

產業

編輯

主要工作

編輯

傳統伊博人的經濟來源依賴根莖作物的種植。山藥、木薯、芋頭是主要的塊根作物。工作內容依性別而定。男人負責清除灌木,並在婦女和孩子們的幫助下種植山藥。除了山藥的種植外,婦女會被分配到其他的土地,她們會在種植山藥外的空閒土地和山坡上種植其他農作物。

貿易是伊博人傳統社會中一個古老的職業。市場已經成為民生的重要來源。越來越多的伊博人現在所領的薪水屬於勞動工資。發展中的城市、擴大道路建設、新產業、石油勘探正在創造大量就業機會。[101]

商業活動

編輯

伊博人傳統農業的特點是自給自足,主要農產品包括山藥,木薯,芋頭。其他重要的作物包括cocoyams,大蕉,玉米,甜瓜,秋葵,南瓜,辣椒,瓜類和豆類。 主要經濟作物為棕櫚產品。主要出口包括棕櫚油,以及棕櫚仁,為次要出口商品。貿易,當地手工藝品,和僱傭勞動在伊博經濟也是非常重要的。自從奈及利亞在1960年獲得獨立,伊格博中高識字率已經幫助他們獲得工作的公務員和企業家。[3]

貿易

編輯

Ikwo和Ezra在Ogoja每年都有大量的山藥剩餘可以拿來貿易。農村零售市場交易由女性主導。交易是女性在傳統的伊博社會一個重大的社會和經濟功能。女性從事各種經濟活動來賺錢購買他們所需要的必需品。他們做墊子、陶器和編織的布。婦女非常積極地做小額貿易。陶器的製作幾乎都是女性的領域。伊博人也處理棕櫚油和棕櫚仁,是他們用農場庫存過剩的作物交易來的,一般壟斷銷售熟食。他們除了挖礦也賣鹽。[3]

生活

編輯

服裝

編輯

傳統上,伊博的服裝是一些破碎的小布,因為衣服的目的原本只是掩蓋隱私部位,雖然長輩們會穿完整的一套衣服。[102] 從出生到青春期前,孩子們通常是裸體,直至達到青春期狀態(當他們認為身體有部位需要隱瞞的時候),但有時會將裝飾品如珠寶戴在腰上。[103] 傳統婦女將自己的孩子繫在他們的胸前,許多非洲的民族使用"結帶"將小孩繫在胸前。[102]這種方法已經現代化。少女平時戴著圍繞其腰部珠等裝飾品如項鍊和珠子。[102] 男性和女性都穿著皮衣。[102][103] 男士在他們的背部固定了包自己的腰和腿之間的纏腰布,適合酷暑以及農業進行時穿戴。[102][103]

奧拉達·艾奎亞諾所敘述的生活趣事中,艾奎亞諾描述Essaka的伊博社區用香水;

"「我們的主要奢侈品是香水;其中有一種類型是美味清香的氣味木:另一種是與土有關的;會將一小部分扔進火堆裡,讓它擴散一個最強大的氣味,我們把這些木頭磨成粉末,與棕櫚油混用;這款香水男性和女性都適用。"
[104]

隨著殖民主義變得更有影響力,伊博人開始接受他們的著裝習慣。[105]在殖民主義的影響之後,伊博人的「傳統」服飾已經成為了歷史,並且只會在特定的場合出現。現代伊博傳統服飾,對於男人來說,一般是Ishiagu的頂部,也就是類似於穿其他非洲仁川的Dashiki的。 Ishiagu(或Ishi agu)通常是用繡在服裝上的獅子頭圖案,使用的是素色。[106] 它可以搭配著長褲穿,也可與禮儀上衛冕冠軍的帽子做搭配,或與傳統的striped men's hat做結合,被稱為Okpu Agu'。[107]對於女性來說,燈籠袖包含兩個包裝和頭部領帶。[102][105]

烹飪

編輯
 
awaị在伊博文化是指山藥粥[108]

山藥在伊博人的社會中是非常重要的糧食之一。有各種慶祝收成的活動,像是新山藥節,就是慶祝山藥的收成。在慶祝節慶的過程中,整個社會都會吃山藥慶祝,山藥塊莖成為個人成功和財富的標誌。[109]現今,在許多的節慶禮儀中,米已經取代山藥或番薯。其他還有原生作物如木薯、加里、玉米和大蕉等。煮湯或燉煮是伊博人主要的烹調方式,他們會使用蔬菜(像是秋葵,源自伊博語Okwuru)[110]然後會加入魚片、雞肉、牛肉、山羊肉塊。加羅夫飯曾在西非非常盛行和棕櫚酒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傳統酒精飲料。[111][112]

信仰與習俗

編輯

信仰

編輯

宗教

編輯
 
伊博人在洛杉磯的羅馬天主教堂做禮拜

如今,多數的伊博人信仰基督教,但許多人還是信仰他們的傳統或稱原始宗教。在基督徒裡有一半是羅馬天主教徒。[113]有少數的伊博人,要求古猶太商人的子孫娶自己的女人。許多知識分子認為,伊博人是原始的猶太人。這種說法是基於群體遺傳學顯示伊博人具有L1C基因,是原來的夏娃基因L1,L2,L3之一。近年的學者使用民族語言學與古人類的研究得出證明,希伯來文的形成是來自伊博語的輔音。[114]

伊博人的傳統宗教被稱為Odinani。[12]在伊博宗教裡,至高無上的神被稱為Chukwu,意為(「偉大的精神領袖」);Chukwu創造了世界,它的一切與地球上所有的東西都有相關。他們認為,宇宙分為四個複雜的部分:Okike意為(「創造」);Alusi意為超自然的力量或神靈; Mmuo,意為精神;和Uwa,意為世界。[115]

Chukwu是Odinani中地位最高的神,因為他是創造者,所以伊博人相信,一切事物都來自於他[116]而地球上的一切,天堂和其他精神世界都是在他的控制之下。[117]伊博語的語言學研究裡表示Chukwu是伊博語裡「Chi」(靈性的存在)和Ukwu(大尺寸)。[118] 每個人與生俱來就身負精神指導和監護人的原則,「Chi」,每個個體與個人的前途和命運是由Chi決定的。因此,伊博人說,兄弟姐妹可能出自於同一個母親,但這世界上沒有兩個人具有完全相同的Chi,因此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命運。Alusi,根據方言可稱為Aarushi或Arushi,在這個體制中都是次要的神佛,且為Odinani服務.有各式各樣的Alusi,而每個Alusi都有它自己的目標。當不再需要一個獨立的神時,或那個神變得太暴力,它就會被丟棄。[119]

 
在大英博物館裡的伊博式木雕

伊博人的傳統上相信輪迴。人們相信轉生到另一個家庭,他們的一部分靈魂還是活著的。在親戚死之前,據說會給子孫輩的親戚一點他們接下來會投胎的家庭的線索。一旦孩子出生後,就會被認為是另一個轉世的人的跡象。這可以從孩子的行為,體貌特徵和語句使用看出來。占卜師可以檢測這個孩子是什麼人轉世。據說如果一個男性轉世作為一個女性會被認為是一種侮辱。[120]

習俗

編輯

葬禮

編輯

伊博人死亡後,如果是社會上的重要成員的屍體會以坐姿被放在板凳上,並為這位死者穿上最好的衣服。動物可能需要犧牲,且會讓死者噴上香水。[121]通常在24小時死亡時間內埋葬。在21世紀時,家庭的領袖通常埋於其居住的居處內。不同類型的死亡就使用不同類型的墓葬。這通常會以年齡,性別和社會階級來決定。例如,孩子都埋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通常葬在清晨和深夜。一個普通的人會埋在他家的門口,母親會葬在她的出生地:父親會葬在花園或屬於她的農場。[122] 在21世紀時,多數伊博人已經使用在西方國家的埋葬方式,傳統伊博式的墓葬已經很少見。[123]

節慶

編輯

在伊博人的文化中,他們慶祝許多不同類型的節慶。[3]

化妝舞會
編輯

伊博人在各種節日、豐收祭、葬禮、及其他社交聚會會舉行化妝舞會。化裝舞會是豐富多彩的服裝和面具的展現。大部分的服飾與精神元素有關。[124]

在過去,化裝舞會的功能是用來維護和平和秩序。現在,因為奈及利亞的殖民統治,它們用於文化娛樂,但是傳統信仰仍有化裝舞會的習俗。[124]

山藥節
編輯

在山藥節的第一天,伊博人透過創建一個祭壇來孝敬他們的神和祖先。村裡的男子會去農場摘新長出的山藥用來感謝他們所信仰的神。在山藥節的第二天最主要是看年輕男子摔跤。此外,他們從早到晚不斷吃飯,喝酒,聊天。[124]

和平週
編輯

和平週是統一伊博人的一個手段也是和控制他們莊稼的神溝通的方法之一。在和平週時,伊博人會在家裡冥想,以恢復他們內心的平靜。因為心靈的平靜對於農作物的收成是非常重要的。他們認為,若要有一個豐收的季節,必須沒有身體上的不適或心靈上的委屈。[124]

伊博人也慶祝重大的奈及利亞節日像元旦(1月1日),復活節(三月或四月),奈及利亞獨立日(10月1日),聖誕節(12月24日至26日)。[124]

藝術與文學

編輯

表演藝術

編輯
 
Chinua Achebe的Things Fall Apart 也許是描寫伊博文化及傳統生活最有名的一本書。

伊博人會將各種打擊樂器融入其音樂風格中:例如:巫毒鼓,基本上是由黏土罐設計;ekwe,它是由一個中空的木頭所組成;ogene,一個手鈴由鑄造鐵設計而成。其他樂器還有OPI,類似笛子的管樂器,igba和ichaka。[125] 在伊博人的社會中流行的另一種音樂形式是highlife。highlife在西非是一個廣泛流行的音樂流派,由爵士樂和傳統音樂融合而成。現代伊博人的highlife見於作品Dr Sir Warrior,Oliver De Coque,Bright Chimezie和Chief Osita Osadebe都是20世紀最流行的伊博highlife音樂家。[126]

遮蔽型的化妝舞會儀式是在Igboland最常見的藝術風格之一,與傳統伊博人的音樂密切相關。面具是木頭或絲織品所做成,或者是像鐵和植被等材料所構成。[127]面具有多種用途,主要是用在社會模仿、宗教儀式、秘密社團(如Ekpe社會)和公共節日,現在包括聖誕節的慶祝活動。[128] 一些最知名的面具包括Agbogho Mmuo,這是北伊博人的面具形式,代表死者少女的靈魂也象徵著美麗的母親。[127]

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面具包括北伊博人的Ijele。色布上的圖案,代表日常場景中常見的東西,如。這種面具用於榮耀、紀念死去的人,以確保社會的連續性和福祉,並且只能在少數的場合上看到社會上的著名人物的死亡。[127]

伊博人的舞蹈風格非常多元,但或許,伊博人最著名的舞蹈是Atilogwu舞蹈部隊。這些表演雜技包括特技,如高踢腿,從每個單獨樂器所發出的旋律都能對應一個舞者的一個動作。[129]

視覺藝術和建築型態

編輯

有許多方法能夠定義伊博人的藝術型態,[127]伊博人的藝術型態以各種類型的化裝舞會,面具和象徵性的服裝及抽象的動物或藝術概念令人著迷。青銅器的鑄造最早在9世紀時的Igbo Ukwu鎮發現,構成最早在Igboland發現的雕塑。在這裡,最早追溯到西元9世紀,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區分方法和一間禮儀店,同時含有青銅器和精心鑄造的錫青銅。[11]伴隨著這些青銅器的產生是165000顆玻璃珠,而這些起源於埃及威尼斯印度[130]有些流行的伊博藝術風格包括Uli設計。大多數伊博人的雕刻喜歡使用面具,雖然面具的功能會因不同群體而不同。[131]

 
用棕梠葉覆蓋屋頂, 20世紀初期
 
傳統伊博家屋,1967

伊博人的藝術以Uli的建築形態著名。[131]

在奧韋裡MBARI這種型態的建築是指伊博人計劃的避難所。他們安置許多真人大小的畫,像是Alusi(神)和Ala,是大地女神,與其他的雷霆、神佛、水)。[132] 其他雕塑來自官員,工匠,外國人(主要是歐洲),動物(傳說中的生物)和祖先。[132]當MBARI房子在建造時,被認為是極為神聖的過程,因此需要花費數年的時間打造。當在構造新的建築物,舊的就讓它腐爛。[132] 每天所居住的房屋是由泥裸土地板雕刻設計門和茅草屋頂所組成的。有些房子無論是在內部和外部都有精巧的設計。這些設計可能包括伊博女人所設計的Uli art。[133]

在Nsude鎮,Abaja,Igboland北部的伊博人獨特建築文化是Nsude Pyramids。十個金字塔結構建是以粘土/泥所組成。以圓形圖案往上堆,直到它達到了頂級。該建築被認為是神的廟宇,Ala/Uto被認為居住在頂部。一根長棍放在頂部代表神的住所。結構在五個彼此平行的基底被放置了。因為它是以黏土和泥巴建造,因此經過長久的時間,需要定期重建。[134]

文學

編輯

1789年,《奧拉達·艾奎亞諾生活中的有趣故事》發表於英國倫敦,由原奴隸伊博人奧拉達·艾奎亞諾寫的。書中描述的了79個伊博語的單詞。[135] 在書中的第一和第二章,是描寫奧拉達·艾奎亞諾在他的Essaka家鄉伊博人生活的各個方面。[136]雖然本書的出版,是有關伊博人文化的第一本出書[137] 但是在1777年,德國的傳教士 C. G. A. Oldendorp出版了第一本包括任何伊博文化的專書。[135]

但是也許與伊博人傳統生活方式有關最流行和著名的小說,是1959年Chinua Achebe的Things Fall Apart。這本書描寫了在十九世紀末或20世紀初英國殖民統治和基督教傳教士對伊博文化的影響。大多數的內容以Umuofia為背景,其中一個以尼日為背景。[138]

現況

編輯

生存現狀

編輯

近年來,由於奈及利亞發現石油,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變。以前的房子是用泥牆和茅草屋頂構成,現在構建了鐵皮屋頂而且房子也由水泥製造。電力已被引入;電視機和收音機現在是家常便飯。村子裡有自來水,但它沒有連接到家家戶戶。[139]

社會問題

編輯

伊博人從內戰到軍事政變都存在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社會問題。

奈及利亞的犯罪率很高,尤其是在開發程度較高的城市,但近年來,農村也受到影響。犯罪浪潮隨著1980年代的經濟狀況惡化加劇。毒品犯罪也成為一個問題。[140]

著名人士

編輯

演員

編輯
 
切瓦特·艾喬福
 
Blair Underwood
名字 出生 死亡 功績 來源
切瓦特·艾喬福 1974年7月10日 一次金球獎最佳男演員及兩次金球獎最佳男演員提名 [141]
Blair Underwood 1964年8月25日 美國的電視及電影演員,他在2009年曾因為他的角色在"In Treatment"被提名金球獎 [142]

作家

編輯
 
奇努阿·阿切貝
名字 出生 死亡 功績 來源
Chris Abani 1966年12月27日 以他的第一本小說Masters of the Board著名,那本書書描寫了Neo-Nazi佔領奈及利亞 [143]
奇努阿·阿切貝 1930年11月16日 2013年3月21日 小說家,詩人和評論家,他最著名的是曾得過獎的小說"Things Fall Apart" [144]

歌手或音樂家

編輯
名字 出生 功績 來源
Dr. Alban 1957年8月26日 瑞典籍雷鬼歌手
Kele Okereke 1981年10月13日 樂團Bloc Party的主唱 [145]
P-Square 1981年10月18日 雙胞胎兄弟Peter和Paul Okoye組合 [146]

經濟學家

編輯
 
恩戈齊·奧孔約-伊衞拉
名字 出生 死亡 功績 來源
恩戈齊·奧孔約-伊衞拉 1954年6月13日 奈及利亞的外交部長及財政部長,是奈及利亞第一位當上這些職位的女性。她也是前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董事總經理及一次性的候選人。 [147]
Charles Chukwuma Soludo 1960年7月28日 經濟學教授和前州長和奈及利亞中央銀行的董事長
Obiageli Ezekwesili 1963年4月28日 前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副主席和奈及利亞的教育部長,也是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聯合創辦人。

政治人物

編輯
名字 出生 死亡 功績 來源
愛德華·威爾莫特·布萊登 1832年8月3日 1912年2月7日 教育家,作家,外交官,在賴比瑞亞獅子山共和國當政客
Akanu Ibiam 1906年11月29日 1995年12月 醫學傳教士,1960年至1966年成為東部地區的第一個州長。埃努古國際機場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科學家

編輯
 
Philip Emeagwali
名字 出生 死亡 功績 來源
Philip Emeagwali 1954年 電腦工程師,地理學家,因為他的Connection Machine和supercomputer而贏得1989年的Gordon Bell Prize和另一個獎IEEE
Bisi Ezerioha 1972年1月6日 工程師,企業家

運動選手

編輯
美式足球
編輯
 
Nnamdi Asomugha
名字 出生 死亡 功績 來源
Obed Ariri 1956年4月4日 NFL的定位踢球者
Nnamdi Asomugha 1981年7月6日 NFL奧克蘭突擊者隊的防守後衛 [148]
Adimchinobi Echemandu 1980年11月21日 在2004年NFL的選秀以第七輪被克里夫蘭布朗隊選中
足球
編輯
 
米基爾·約翰·奧比
名字 出生 死亡 功績 來源
恩萬科沃·卡努 1976年8月1日 奈及利亞足球聯盟的職業足球前鋒 [149]
米基爾·約翰·奧比 1987年4月22日 2012年曾贏得UEFA Champions LeagueChelsea [150]

宗教人物

編輯
名字 出生 死亡 功績 來源
Agnes Okoh 1905年 1995年 Christ Holy Church International的創立人,這是一間在奈及利亞非洲人的獨立教堂 [151]
William Drew Robeson I 1844年7月27日 1918年5月17日 Paul Robeson的爸爸,在1880-1901年間是紐澤西一間教堂的部長 [15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asden, George Thomas. Among the Ibos of Nigeria: An Account of the Curious & Interesting Habits, Customs & Beliefs of a Little Known African People, by One who Has for Many Years Lived Amongst Them on Close & Intimate Terms. Seeley, Service. 1921: 184. 
  2. ^ 存档副本. [2016-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6). 
  3. ^ 3.0 3.1 3.2 3.3 3.4 3.5 存档副本. [2016-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0). 
  4. ^ Nigeria at CIA World Factbook: "Igbo 18%" out of a population of 177 million (2014 estimate)
  5. ^ 存档副本. [2016-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5). 
  6. ^ 6.0 6.1 6.2 6.3 存档副本. [2016-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1). 
  7. ^ Wright, J. B.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West Africa. Coal: Springer. 1985: 116. ISBN 0-04-556001-3. 
  8. ^ Udo, p. 89.
  9. ^ Udo, p. 67.
  10. ^ Elizabeth, Isichei. A History of the Igbo People. London: Macmillan. 1976. ISBN 0-333-18556-0. ; excerpted in "Cultural Harmony I: Igboland — the World of Man and the World of Spiri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ection 4 of Kalu Ogbaa, ed., Understanding Things Fall Apart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99; ISBN 0-313-30294-4), pp. 83–85.
  11. ^ 11.0 11.1 11.2 Apley, Apley. Igbo-Ukwu (ca. 9th century).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8-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4). 
  12. ^ 12.0 12.1 12.2 Isichei, Elizabeth Allo. A History of African Societies to 187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1997: 512 [2016-03-29]. ISBN 0-521-4559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1). 
  13. ^ Uzukwu, E. Elochukwu. Worship as Body Language. Liturgical Press. 1997: 93 [2016-03-24]. ISBN 0-8146-61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 
  14. ^ Isichei, Elizabeth Allo. A History of African Societies to 187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46 [2008-12-13]. ISBN 0-521-4559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 
  15. ^ Hrbek, Ivan; Fāsī, Muḥammad. Africa from the Seventh to the Eleventh Century. London: Unesco. 1988: 254. ISBN 92-3-101709-8. 
  16. ^ 16.0 16.1 Lovejoy, Paul. Identity in the Shadow of Slavery.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0: 62. ISBN 0-8264-4725-2. 
  17. ^ Onwuejeogwu, M. Angulu. Igbo Civilization: Nri Kingdom & Hegemony. Ethnographica. 1981. ISBN 0-905788-08-7. 
  18. ^ Chambers, Douglas B. Murder at Montpelier: Igbo Africans in Virginia illustrated. Univ. Press of Mississippi. 2005: 33. ISBN 1-57806-706-5. 
  19. ^ Uzukwu, E. Elochukwu. Worship as Body Language. Liturgical Press. 1997: 93. ISBN 0-8146-6151-3. 
  20. ^ Hodder, Ian. The Archaeology of Contextual Meanings illustrated. CUP Archive. 1987: 72 [2016-03-24]. ISBN 0-521-3292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 
  21. ^ 21.0 21.1 Nyang, Sulayman; Olupona, Jacob K. Religious Plurality in Africa: Essays in Honour of John S. Mbiti.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5: 118 [2016-03-24]. ISBN 3-11-01478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 
  22. ^ Hodder, Ian. The Archaeology of Contextual Meanings illustrated. CUP Archive. 1987: 72. ISBN 0-521-32924-8. 
  23. ^ Edward Wilmot Blyden. Microsoft Encarta Online Encyclopedia. [19 Nov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31). 
  24. ^ Edward Wilmot Blyden:- Father of Pan Africanism (August 3, 1832 to February 7, 1912). Awareness Times (Sierra Leone). 2 August 2006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0-25). 
  25. ^ Robeson II, Paul. The Undiscovered Paul Robeson: An Artist’s Journey, 1898–1939 (PDF). Wiley. 2001: 3 [2008-12-27]. ISBN 0-471-24265-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3-06). A dark-skinned man descended from the Ibo tribe of Nigeria, Reverend Robeson was of medium height with broad shoulders, and had an air of surpassing dignity. 
  26. ^ Azuonye, Chukwuma. Igbo Names in the Nominal Roll of Amelié, An Early 19th Century Slave Ship from Martinique: Reconstructions, Interpretations and Inferences. footnot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oston. 1990: 1 [2015-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27. ^ Guo, Rongxing. Territorial Disputes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 Global Handbook. Nova Publishers. 2006: 130 [2016-03-24]. ISBN 1-60021-44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1). 
  28. ^ Bight of Biafra.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2008-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6). 
  29. ^ Chambers, D.B. REJOINDER – The Significance of Igbo in the Bight of Biafra Slave. Routledge, part of the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9-01-23]. 
  30. ^ Bonny.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2008-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9). 
  31. ^ Douglas, Chambers B. Murder at Montpelier: Igbo Africans in Virginia. Univ. Press of Mississippi. 2005: 25 [2016-03-25]. ISBN 1-57806-70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1). 
  32. ^ Talbot, Percy Amaury; Mulhall, H. The physical anthropology of Southern Niger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2: 5. 
  33. ^ Lovejoy, Paul E. Trans-Atlantic Dimensions of Ethnicity in the African Diaspora.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3: 92–93. ISBN 0-8264-4907-7. 
  34. ^ Isichei, Elizabeth Allo. Voices of the Poor in Africa. Boydell & Brewer. 2002: 81. 
  35. ^ Rucker, Walter C. The River Flows on: Black Resistance, Culture, and Identity Formation in Early America. LSU Press. 2006: 52. ISBN 0-8071-3109-1. 
  36. ^ Holloway, Joseph E. Africanisms in American Culture. bottom of 3rd paragraph: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 32 [2008-12-19]. ISBN 0-253-2174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6). 
  37. ^ Philips, John Edward. Writing African History. Boydell & Brewer. 2005: 412 [2016-03-25]. ISBN 1-58046-16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1). 
  38. ^ Berlin, Ira. African Immigration to Colonial America. History Now. [2016-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9). (paragraph 11) Preferences on both side of the Atlantic determined, to a considerable degree, which enslaved Africans went where and when, populating the mainland with unique combinations of African peoples and creating distinctive regional variations in the Americas. 
  39. ^ Morgan, Philip D.; Sean Hawkins. Black Experience and the Empi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82 [2016-03-25]. ISBN 0-19-926029-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6). 
  40. ^ Ethnic Identity in the Diaspora and the Nigerian Hinterland. Toronto, Canada: York university. [2008-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2). As is now widely known, enslaved Africans were often concentrated in specific places in the diaspora...USA (Igbo) 
  41. ^ Appiah, Anthony; Henry Louis Gates. Africana. 1999: 212. ISBN 0-465-00071-1. 
  42. ^ Craton, Michael. Roots and Branches. University of Waterloo Dept. of History. : 125. ISBN 0-08-025367-9. 
  43. ^ McWhorter, John H. Defining Creol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5: 217 [2009-01-10]. ISBN 0-19-516670-1. 
  44. ^ Robotham, Don. Jamaica and Africa (Part II). Gleaner Company. January 13, 2008 [2008-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6). ...It is not possible to declare that the Eastern Nigerian influence in Jamaica – apparent in expressions such as 'red ibo' – is Igbo. 
  45. ^ Allsopp, Richard; Jeannette Allsopp. Dictionary of Caribbean English Usage. Contributor Richard Allsopp. University of the West Indies Press. 2003: 101 [2016-03-25]. ISBN 976-640-14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6). 
  46. ^ Carrington, Sean. A~Z of Barbados Heritage. Macmillan Caribbean Publishers Limited. 2007: 25. ISBN 0-333-92068-6. 
  47. ^ Gibbs, Archibald Robertson. British Honduras: an historical and descriptive account of the colony from its settlement, 1670. S. Low, Marston, Searle & Rivington. 1883. Eboe Town, a section of the town of Belize reserved for that African tribe, was destroyed by fire 
  48. ^ Fischer, David Hackett; Kelly, James C. Bound Away: Virginia and the Westward Movement.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2000: 62 [2016-03-25]. ISBN 0-8139-177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49. ^ Opie, Frederick Douglass. Hog and Hominy: Soul Food from Africa to Americ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18 [2016-03-25]. ISBN 0-231-1463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50. ^ list of languages #25 along with Kru and Yoruba (PDF). U.S. ENGLISH Foundation, Inc. [2009-01-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2-20). 
  51. ^ Ekechi, Felix K. Missionary Enterprise and Rivalry in Igboland, 1857–1914 illustrated. last paragraph on page 146: by Routledge. 1972: 146. ISBN 0-7146-2778-X. 
  52. ^ Chuku, Gloria. Igbo Women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Southeastern Nigeria, 1900–1960: 1900–1960 illustrated. Routledge. 2005: 145 [2016-03-25]. ISBN 0-415-972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6). 
  53. ^ Afigbo, A. E. Groundwork of Igbo history. Lagos: Vista Books. 1992: 522–541. ISBN 978-134-400-8. 
  54. ^ Furniss, Graham; Elizabeth Gunner; Liz Gunner. Power, Marginality and African Oral Litera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67. ISBN 0-521-48061-2. 
  55. ^ Ilogu, Edmund. Christianity and Ibo Culture. Brill Archive. 1974: 63 [2016-03-25]. ISBN 90-04-04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6). 
  56. ^ Sanday, Peggy Reeves. Female Power and Male Dominance: On the Origins of Sexual Inequality illustrated, repri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136 [2016-03-25]. ISBN 0-521-2807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57. ^ Gordon, April A. Nigeria's Diverse Peoples. ABC-CLIO. 2003: 87 [2008-12-19]. ISBN 1-57607-6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58. ^ Fielding, Steven; John W. Young. The Labour Governments 1964–1970: International Polic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3: 197. ISBN 0-7190-4365-4. 
  59. ^ 59.0 59.1 Mathews, Martin P. Nigeria: Current Issues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Nova Publishers. 2002: 38 [2016-03-25]. ISBN 1-59033-31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6). 
  60. ^ Minogue, Martin; Judith Molloy. African Aims & Attitudes: Selected Documents. General C. O. Ojukwu: CUP Archive. 1974: 393 [2016-03-25]. ISBN 0-521-2042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6). 
  61. ^ Bocquené, Henri; Oumarou Ndoudi; Gordeen Gorder. Memoirs of a Mbororo: The Life of Ndudi Umaru, Fulani Nomad of Cameroon. Berghahn Books. 2002: 285 [2016-03-25]. ISBN 1-57181-84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6). 
  62. ^ Diamond, Stanley. The Biafra Secession. Africa Toda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June 1967, 14 (3): 1–2. JSTOR 4184781. doi:10.2307/4184781 (不活躍 2015-01-09). 
  63. ^ Keil, Charles. The Price of Nigerian Victory. Africa Toda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January 1970, 17 (1). JSTOR 4185054. 
  64. ^ John Lennon. 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 Museum. 2007 [2008-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23). September 1, 1969: John Lennon returns his MBE. He says it is to protest the British government's involvement in Biafra, its support of the U.S. in Vietnam and the poor chart performance of his latest single, 'Cold Turkey'. 
  65. ^ Call for Biafra to leave Nigeria. BBC. 6 July 2007 [2008-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7). 
  66. ^ 66.0 66.1 Howard-Hassmann, Rhoda E. Human Rights in Commonwealth Africa. Rowman & Littlefield. 1986: 95 [2008-12-18]. ISBN 0-8476-743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67. ^ Ihemere, Kelechukwu U. A Tri-Generational Study of Language Choice & Shift in Port Harcourt. Universal-Publishers. 2007: 26 [2016-03-25]. ISBN 1-58112-958-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68. ^ Emenanjọ, Nọlue. Auxiliaries in Igbo Syntax: A Comparative Study. Indiana University Linguistics Club. 1985: 64 [2016-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69. ^ Udogu, Emmanuel Ike. Niger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trategies for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Peaceful Coexistence. Africa World Press. 2005: 51 [2008-12-18]. ISBN 1-59221-32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70. ^ Nwachuku, Levi Akalazu. Troubled Journey: Nigeria Since the Civil War.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2004: 59 [2008-12-18]. ISBN 0-7618-27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71. ^ Groundwork of Igbo history. Vista Books, Lagos,. 1992: 161–177. ISBN 978-134-400-8. 
  72. ^ Amadiume, Ifi. The Politics of Memory: Truth, Healing and Social Justice. Zed Books. 2000: 104–106 [2016-03-25]. ISBN 1-85649-84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73. ^ Odi, Amusi. Igbo in Diaspora: The Binding Force of Information (PDF). University of Texas. [2008-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5. 
  74. ^ 74.0 74.1 Furniss, Graham; Elizabeth Gunner; Liz Gunner. Power, Marginality and African Oral Litera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65. ISBN 0-521-48061-2. 
  75. ^ Chigere, Nkem Hyginus M. V. Foreign Missionary Background and Indigenous Evangelization in Igboland illustrated. LIT Verlag Berlin-Hamburg-Münster. 2001: 113. ISBN 3-8258-4964-3. 
  76. ^ Gordon, April A. Nigeria's Diverse Peoples: A Reference Sourcebook illustrated, annotated. ABC-CLIO. 2003: 37. ISBN 1-57607-682-2. 
  77. ^ Basden, George Thomas. Among the Ibos of Nigeria: An Account of the Curious & Interesting Habits, Customs & Beliefs of a Little Known African People, by One who Has for Many Years Lived Amongst Them on Close & Intimate Terms. Seeley, Service. 1921: 96. 
  78. ^ Ilogu, Edmund. Christianity and Ibo culture. Brill Archive. 1974: 11. ISBN 90-04-04021-8. 
  79. ^ Ndukaihe, Vernantius Emeka; Fonk, Peter. Achievement as Value in the Igbo/African Identity: The Ethics. LIT Verlag Berlin-Hamburg-Münster. 2006: 204. ISBN 3-8258-9929-2. 
  80. ^ Agbasiere, Joseph Thérèse. Women in Igbo Life and Thought. Routledge. 2000: 12 [2008-12-19]. ISBN 0-415-22703-8. 
  81. ^ Chambers, Douglas B. Murder at Montpelier: Igbo Africans in Virginia illustrated. Univ. Press of Mississippi. 2005: 183. ISBN 1-57806-706-5. 
  82. ^ Liamputtong, Pranee. Childrearing and Infant Care Issues: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Nova Publishers. 2007: 155. ISBN 1-60021-610-2. 
  83. ^ Holbrook, Jarita C.; R. Thebe Medupe; Johnson O. Urama. African Cultural Astronomy: Current Archaeoastronomy and Ethnoastronomy Research in Africa. Springer, 2007. : 235. ISBN 1-4020-6638-4. 
  84. ^ Holbrook, Jarita C. African Cultural Astronomy: Current Archaeoastronomy and Ethnoastronomy Research in Africa. Springer. 2007: 35 [2008-01-10]. ISBN 1-4020-6638-4. 
  85. ^ Njoku, Onwuka N. Pre-colonial economic history of Nigeria. Ethiope Publishing Corporation, Benin City, Nigeria. 2002. ISBN 978-2979-36-8. 
  86. ^ Onwuejeogwu, M. Angulu. An Igbo civilization: Nri kingdom & hegemony. Ethnographica. 1981. ISBN 978-123-105-X. 
  87. ^ Aguwa, Jude C. U. The Agwu deity in Igbo religion. Fourth Dimension Publishing Co., Ltd. 1995: 29. ISBN 978-156-399-0. 
  88. ^ Hammer, Jill. The Jewish book of days: a companion for all seasons.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2006: 224. ISBN 0-8276-0831-4. 
  89. ^ Peek, Philip M.; Kwesi Yankah. African Folklore: An Encyclopedia illustrated. Taylor & Francis. 2004: 299. ISBN 0-415-93933-X. 
  90. ^ Shillington, Kevin. Encyclopedia of African History. CRC Press. 2005: 674 [2016-03-24]. ISBN 1-57958-24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6). 
  91. ^ 91.0 91.1 Equiano, Olaudah. The Interesting 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Olaudah Equiano. I. Knapp. 1837: 20–21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92. ^ Uchendu, Victor Chikezie. The Igbo of southeast Nigeria illustrated.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5: 4. ISBN 0-03-052475-X. 
  93. ^ Glenny, Misha. McMafia Seriously Organised Crime. Random House. 2008: 200. ISBN 0-09-948125-1. 
  94. ^ 存档副本. [2016-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95. ^ 存档副本. [2016-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96. ^ Agbasiere, Joseph Thérèse; Shirley Ardener. Women in Igbo Life and Thought. Routledge. 2000: 114 [2008-11-24]. ISBN 0-415-2270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1). 
  97. ^ Ritzer, George. Handbook of Social Problems: A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Contributor George Ritzer. SAGE. 2004: 248 [2008-11-24]. ISBN 0-7619-261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1). 
  98. ^ Uchendu, Patrick Kenechukwu. Education and the Changing Economic Role of Nigerian Women. Fourth Dimension Publishing. 1995: 114. ISBN 978-156-403-2. Formerly, there were many polygamous marriages because of the need for many hands to work in the farm. 
  99. ^ Okeke-Ihejirika, Philomina Ezeagbor. Negotiating Power and Privilege: Igbo Career Women in Contemporary Nigeria. Ohio University Press. 2004: 34 [2008-11-24]. ISBN 0-89680-2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1). 
  100. ^ Oheneba-Sakyi, Yaw. African families at the turn of the 21st century.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6: 161 [2016-03-29]. ISBN 0-275-9727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1). 
  101. ^ 存档副本. [2016-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102. ^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Masquelier, Adeline Marie. Dirt, Undress, and Difference: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Body's Surfac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 38–45 [2008-12-18]. ISBN 0-253-3462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103. ^ 103.0 103.1 103.2 Chuku, Gloria. Igbo Women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Southeastern Nigeria, 1900–1960: 1900–1960. Routledge. 2005: 135 [2008-12-18]. ISBN 0-415-972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104. ^ Equiano, Olaudah. The Interesting 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Olaudah Equiano. I. Knapp. 1837: 14. 
  105. ^ 105.0 105.1 Ukwu, Dele C. Igbo People: Clothing & Cosmetic Makeup at the Time of Things Fall Apart. last paragraph. [2008-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3). 
  106. ^ Isichei, Elizabeth Allo. Igbo Worlds: An Anthology of Oral Histories and Historical Descriptions. Macmillan. 1977: 113 [2008-12-18]. ISBN 0-333-1983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1). 
  107. ^ McCall, John Christensen. Dancing histories: heuristic ethnography with the Ohafia Igbo.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0: 53 [2016-04-21]. ISBN 0-472-11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1). 
  108. ^ Emenanjọ, E. Nọlue. Elements of modern Igbo grammar: a descriptive approa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42. ISBN 978-154-078-8. 
  109. ^ Glasgow, Jacqueline; Linda J. Rice. Exploring African Life and Literature: Novel Guides to Promote Socially Responsiv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 2007: 335 [2009-01-10]. ISBN 0-87207-60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110. ^ McWhorter, John H. The Missing Spanish Creoles: Recovering the Birth of Plantation Contact Languag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77 [2008-11-29]. ISBN 0-520-2199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3). 
  111. ^ O'Halloran, Kate. Hands-on Culture of West Africa. Walch Publishing. 1997: 63. ISBN 0-8251-3087-5. 
  112. ^ Blacking, John; Joann W. Kealiinohomoku. The Performing Arts: Music and Dance. 4th paragraph: Walter de Gruyter. 1979: 265 [2009-01-10]. ISBN 90-279-787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113. ^ Greenaway, Theresa; Rolf E. Johnson; Nathan E. Kraucunas. Rain Forests of the World. Marshall Cavendish. 2002: 292 [2016-03-29]. ISBN 0-7614-725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1). 
  114. ^ Njemanze PC. Igbo Mediators of Yahweh Culture of Life. London: Xlibris, 2015
  115. ^ Onwuejeogwu, M. Angulu. The Social Anthropology of Africa: An Introduction illustrated. Heinemann. 1975: 179. ISBN 0-435-89701-2. 
  116. ^ Basden, G.T.; John Ralph Willis. Among the Ibos of Nigeria. Seeley, Service. 1912: 216. 
  117. ^ Elechi, O. Oko. Doing Justice Without the State: The Afikpo (Ehugbo) Nigeria Model. CRC Press. 2006: 32 [2016-03-29]. ISBN 0-415-9772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118. ^ Sucher, Sandra J. The Moral Leader: Challenges, Tools and Insights. Routledge. 2007: 63 [2016-03-29]. ISBN 0-415-4006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119. ^ Kirch, Patrick Vinton. Island Societies: Archaeological Approaches to Evol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llustrated. CUP Archive. 1986: 71 [2016-03-29]. ISBN 0-521-3018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120. ^ Newell, William Hare. Ancestoride! Are African Ancestors Dead?. Ancestors. Walter de Gruyter. 1976: 293–294 [2016-03-29]. ISBN 90-279-7859-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8). 
  121. ^ Equiano, Olaudah. The Interesting 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Olaudah Equiano. I. Knapp. 1837: 24. 
  122. ^ Chigere, Nkem Hyginus M. V. Foreign Missionary Background and Indigenous Evangelization in Igboland. LIT Verlag Berlin-Hamburg-Münster. 2001: 97 [2008-11-24]. ISBN 3-8258-4964-3. 
  123. ^ Agbasiere, Joseph Thérèse. Women in Igbo Life and Thought. Routledge. 2000: 143 [2008-12-19]. ISBN 0-415-22703-8. 
  124. ^ 124.0 124.1 124.2 124.3 124.4 http://obindigbo.com.ng/2015/07/holidays-and-festivals-the-igbos-celebra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25. ^ Grove, George; Stanley Sadie.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6. Macmillan Publishers. 1980: 239. ISBN 0-333-23111-2. 
  126. ^ Falola, Toyin. Culture and Customs of Nigeria. Greenwood Press. 2001: 174–183. ISBN 0-313-31338-5. 
  127. ^ 127.0 127.1 127.2 127.3 Picton, John. art, African. West Africa, Igbo,: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2008 [2008-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6). 
  128. ^ Eltis, David; David Richardson. Routes to Slavery: Direction, Ethnic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Transatlantic Slave Trade. Routledge. 1997: 87 [2008-11-24]. ISBN 978-0-7146-482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6). 
  129. ^ Harper, Peggy. African dance. 18th paragraph under 'Dance style':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2008 [2009-01-12]. 
  130. ^ Chuku, Gloria. Igbo women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southeastern Nigeria, 1900–1960. Routledge. 2005: 43–44 [2016-05-27]. ISBN 978-0-415-972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6). 
  131. ^ 131.0 131.1 Gikandi, Simon. Reading Chinua Achebe: Language & Ideology in Fiction. James Currey Publishers. 1991: 52 [2008-12-19]. ISBN 978-0-85255-52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132. ^ 132.0 132.1 132.2 Oliver, Paul. African architecture. Geographic influences, Palaces and shrines, last paragraph: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2008 [2008-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6). 
  133. ^ The Poetics of Line. 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 Art.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2008-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2). 
  134. ^ Basden, G. S(1966). Among the Ibos of Nigeria, 1912. Psychology Press: p. 109, ISBN 0-7146-1633-8
  135. ^ 135.0 135.1 Oraka, L. N. The foundations of Igbo studies. University Publishing Co. 1983: 21. ISBN 978-160-264-3. 
  136. ^ Equiano, Olaudah. The Interesting 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Olaudah Equiano. I. Knapp. 1789: 9 [2016-05-27]. ISBN 1-4250-452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3). 
  137. ^ Geschichte der Mission der evangelischen Brüder auf den caraibischen Inseln ... - Christian Georg Andreas Oldendorp, Johann Jakob Bossart - Google Boeken. Books.google.com. [2013-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 
  138. ^ Achebe, Chinua. Things fall apart. Anchor. 1994: 11. ISBN 0-385-47454-7. 
  139. ^ 存档副本. [2016-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140. ^ 存档副本. [2016-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141. ^ Hattenstone, Simon. The rainbow's end Arts. London: Guardian News and Media Limited. 10 July 2004 [2016-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4). Life, he says, was always precarious for his parents in Nigeria – they belonged to the Christian Ibo tribe... 
  142. ^ Underwood, Blair. Testimonials – "A welcome surprise that my people are from Nigeria & Ibo people". Africanancestry.com. [23 Nov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9). 
  143. ^ Timberg, Scott. Living in the 'perfect metaphor'. Los Angeles Times. 18 February 2007 [25 Januar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5). But even before he became one of the rare Africans in the Phoenix Inn and one of the few blacks living in East L.A., Abani was what he calls "an outsider's outsider." He grew up in small Nigerian cities, the son of an Igbo educator father and a white English-born mother who'd met at Oxford, where she was a secretary and he was a post-doc student. Raised Roman Catholic, Abani studied in the seminary as a teenager. 
  144. ^ Ezenwa-Ohaeto. Chinua Achebe: A Biograph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7: 7. ISBN 978-0-253-33342-1. 
  145. ^ Biko. [6 Januar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4). 
  146. ^ Aliyu, Adekunle. P-Square crowned King of Africa in Ghana. paragraph 14: Vanguard Media Limited. 9 May 2008 [18 January 2009]. 
  147. ^ Nwobu, Lawrence Chinedu. Ohanaeze and the Igbo Leadership Question. BNW Magazine. 31 January 2006 [6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148. ^ Curtis, Jake. BIG GAME / Brothers to Experience a New Family Rivalry.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17 November 2000 [26 Januar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01-27). It is understood that Nnamdi and Chijioke represent their family in everything they do, says Nnamdi, and that each accomplishment or each behavior flaw would reflect on the entire family, even relatives in Nigeria. In their Ibo tribal language, Chijioke means "God creates talent" and Nnamdi means "My God is alive." 
  149. ^ Semi-final success unites Nigeria. BBC News. 11 February 2000 [25 Januar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1). Two of the Super Eagles' top international stars, Arsenal star Nwankwo Kanu and Paris St Germain's Augustine 'Jay-Jay' Okocha are Ibo. 
  150. ^ Obi's father calls for truce. BBC News. 13 May 2005 [25 January 2009]. 
  151. ^ Oduro, Thomas. Agnes Okoh. Dictionary of African Christian Biography. [7 Dec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8). 
  152. ^ Robeson II, Paul. The Undiscovered Paul Robeson: An Artist’s Journey, 1898–1939 (PDF). Wiley. 2001: 3 [27 December 2008]. ISBN 0-471-24265-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1-0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