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

宋朝第11位皇帝、宋太祖7世孙

宋孝宗趙ㄕㄣˋ(昚同;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4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小名[2]原名伯琮,入宮時賜名,過繼宋高宗更名元瑰,後又更名,更字元永,他是宋太祖之幼子趙德芳的後裔,為宋高宗養子,宋太祖的嫡系子孫。宋孝宗登基,象徵自宋朝帝位落入宋太宗的子孫之手後,時隔186年終於恢復由開國皇帝宋太祖的後裔繼承。

宋孝宗
宋朝皇帝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孝宗成孝皇帝肖像
宋朝第11位(南宋第2位)皇帝
統治1162年7月24日-1189年2月18日(26年209天)
前任宋高宗趙構
繼任宋光宗趙惇
太上皇宋高宗趙構(1162年-1187年)[1]
宋朝(南宋)太上皇
統治1189年2月18日-1194年6月28日(5年130天)
出生(1127-11-27)1127年11月27日
建炎元年十月二十二日
逝世1194年6月28日(1194歲—06—28)(66歲)
紹熙五年六月初九日
安葬
配偶
子嗣子:

女:

全名
趙羊(小名)
趙伯琮(本名)
趙瑗(入宮時更名)
趙瑋(過繼高宗時更名)
趙昚(立為皇太子時更名)
年號
隆興 1163年-1164年
乾道 1165年-1173年
淳熙 1174年-1189年
諡號
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
廟號
孝宗
王朝宋朝南宋
父親生父 : 趙子偁
嗣父 : 宋高宗趙構
母親秀安僖王夫人張氏

孝宗是南宋較有作為的皇帝,同時期中原的皇帝是金朝金世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禪位予趙昚,是為宋孝宗,宋孝宗在位27年,期間與金達成隆興和議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遜位,讓位予兒子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孝宗病逝,終年67歲。葬於永阜陵

生平

編輯

建炎元年十月二十二日(1127年11月27日)生於秀州嘉興青杉閘官舍。六世祖為太祖趙匡胤的四子秦康惠王趙德芳。父親為遠支宗親趙子偁,時為嘉興,後追封為秀安僖王。

由於高宗的唯一兒子元懿太子夭折後再沒有嗣子,皇室成員多被金人擄去北方,所以只好從旁系宗室中選擇繼承人。

紹興二年(1132年)五月,高宗於太祖系宗室中選了趙伯琮養於宮中。三年(1133年)二月,特除和州防禦使,賜名,尋改貴州防禦使。五年(1135年)五月,用尚書左僕射趙鼎議,在宮中設立書院教育他,建成後以書院為資善堂。孝宗讀書強記,天資特異。詔授保慶軍節度使,封建國公。因傳言金朝欲在北宋舊都開封擁立欽宗太子趙諶為傀儡皇帝挑戰高宗法統,大將岳飛密請高宗立趙瑗為皇太子以讓金人的圖謀落空,高宗也安排岳飛與趙瑗相見,岳飛感嘆趙瑗是興復宋室之主。

十二年(1142年)二月,詔外就第,授檢校少保、進封普安郡王。十七年(1147年)六月,徒常德軍節度使。此外,宋高宗另一位養子趙璩亦封恩平郡王、武康軍節度使。兩人官屬禮制相同,號為東、西府。太子多年未定,內外頗以為疑。三十年(1160年)二月,立為皇子,賜名,授寧國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進封建王。三月,趙璩授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事、置司紹興府,則稱「皇侄」,兩人名分終定。四月,賜字「元環[3]

紹興三十一年海陵王完顏亮南下進犯,高宗考慮遷都避難,建王激憤難平,自請率兵為前驅,引起高宗疑懼,在史浩的開導下,建王上書解釋誤會方除。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以明堂恩,授鎮南軍節度使。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立為皇太子,賜名。六月,賜字「元永」,高宗禪位,即皇帝位,定年號隆興,立志光復中原,收復河山,遂將岳飛平反並追封為鄂國公,肅清秦檜餘黨,並且命令老將張浚北伐中原,但在符離遭遇金軍突襲大敗。接著金軍趁勝追擊,南宋軍隊損失慘重,此後雙方互有勝負,但金無法越過長江,宋亦未能渡黃河。宋孝宗被迫於隆興二年(1164年)和金國金世宗簽訂「隆興和議」,次年改元「乾道」。

乾道年間,由於沒有戰事的干擾,加上高宗除對金和戰外較少干政,孝宗專心理政,百姓富裕,五穀豐登,太平安樂,一改高宗朝時貪腐的局面。由於宋孝宗治國有方,南宋出現乾淳之治(乾道、淳熙)的小康局面。

宋孝宗有一批寵臣,如曾覿龍大淵張說等人,與宦官梁珂等「相與盤結」,「士大夫無恥者爭附之」,被列入《佞幸傳》。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高宗死於德壽宮中,孝宗聽聞後失聲痛哭,兩天不能進食,又表示要服喪三年。孝宗為了服喪,讓太子趙惇參預政事。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1189年2月18日)禪讓帝位,太子趙惇即位,是為宋光宗。守孝三年後,孝宗退位,自稱太上皇,閒居慈福宮,後改名重華殿,繼續為高宗服喪。

光宗由於皇后李鳳娘挑撥,與孝宗不睦,長期不去探望孝宗,孝宗為此悶悶不樂而起病。最終在紹熙五年六月初九(1194年6月28日),崩於臨安府重華宮重華殿,年六十七。十月,上諡號曰『哲文神武成孝皇帝』(能官賢才曰 帝德廣地運曰 應變無方曰 保大定功曰 持盈守滿曰 慈惠愛親曰)、廟號『孝宗』、尋詔廟樂名曰大倫之舞。十一月,葬於永阜陵。慶元三年(1197年)六月,加諡號曰『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

宗室

編輯

祖先

編輯
先祖
 
 
 
 
 
 
 
 
 
 
 
 
 
 
 
 
 
 
高祖父:新興侯趙從郁
 
 
 
 
 
 
 
曾祖父:華陰侯趙世將
 
 
 
 
 
 
 
 
 
 
 
高祖母:丹陽郡君薛氏 (河東薛氏)
 
 
 
 
 
 
 
祖父:慶國公趙令譮
 
 
 
 
 
 
 
 
 
 
 
 
 
 
外高祖父:李惟賢
 
 
 
 
 
 
 
曾祖母:壽安縣君李氏
 
 
 
 
 
 
 
 
 
 
 
父:秀安僖王趙子偁
 
 
 
 
 
 
 
 
 
 
 
 
 
 
 
 
 
祖母:齊國夫人劉氏
 
 
 
 
 
 
 
 
 
 
 
 
 
 
孝宗成皇帝趙昚
 
 
 
 
 
 
 
 
 
 
 
 
 
 
 
 
 
 
 
 
母:秀安僖王夫人張氏
 
 
 
 
 
 
 
 
 
 
 
 
 
 
 
 

后妃

編輯
  • 成穆皇后郭氏
  • 成恭皇后夏氏
  • 成肅皇后謝氏
  • 蔡貴妃,初入宮為紅霞帔,封和義郡夫人,晉婉容。淳熙十年冬,晉貴妃。十二年秋薨逝。父蔡滂,宜春觀察使。
  • 李賢妃,初入宮為典字,轉通義郡夫人,晉婕妤。淳熙十年卒,追贈賢妃。

皆為成穆皇后郭氏所出

  • 嘉國公主,紹興三十二年卒。
  • 第二皇女,出生五個月夭折,未及冊封。

其他親人

編輯

宰相

編輯
 
宋孝宗半身像

評價

編輯
  • 元朝官修正史宋史脫脫等的評價是:「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擇太祖之後而立之,乃得孝宗之賢,聰明英毅,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可謂難矣哉。即位之初,銳志恢復,符離邂逅失利,重違高宗之命,不輕出師,又值金世宗之立,金國平治,無釁可乘,然易表稱書,改臣稱侄,減去歲幣,以定鄰好,金人易宋之心,至是亦寢異於前日矣。故世宗每戒群臣積錢穀,謹邊備,必曰:『吾恐宋人之和,終不可恃。』蓋亦忌帝之將有為也。天厭南北之兵,欲休民生,故帝用兵之意弗遂而終焉。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繼大統,而能盡宮庭之孝,未有若帝。其間父子怡愉,同享高壽,亦無有及之者。終喪三年,又能卻群臣之請而力行之。宋之廟號,若仁宗之為『仁』,孝宗之為『孝』,其無愧焉,其無愧焉!」[4]
  • 傅樂成《中國通史》:「孝宗也是南宋有數的賢君,他伐金雖然失敗,但在外交上與金人力爭,終於除去對金的臣屬關係,不能說是毫無收穫。約成之後,他仍主備禦金人,無晏安之意,假若不是金世宗在位,金勢極強,他必不甘於信守這個不平等條約。內政方面,也沒有多大缺失。他以遠支宗室,繼承大統,對高宗能竭盡孝道,這一點也是值得稱道的。」[5]

註解

編輯
  1. ^ 高宗在位許久已厭倦政事,收養的皇子趙昚年紀已大,故高宗傳位予孝宗。
  2. ^ 避諱字參考表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2020-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3. ^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八十五》
  4. ^ 《宋史·孝宗本紀》. [2011-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7). 
  5. ^ 傅樂成著,《中國通史》下冊,大中國圖書公司。頁556。

研究書目

編輯
  •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宋孝宗
出生於:1127年11月27日逝世於:1194年6月28日
統治者頭銜
新頭銜 建國公
1135年-1142年
晉封郡王
新頭銜 普安郡王
1142年-1160年
立為皇子
新頭銜 建王
1160年-1162年
立為皇太子
前任:
元懿太子
趙旉
(嗣兄、族兄)
宋朝皇太子
1162年-1162年
繼任:
莊文太子
趙愭
(子)
前任:
宋高宗
趙構
(嗣父、族父)
宋朝皇帝
1162年7月24日-1189年2月18日
繼任:
宋光宗
趙惇
(子)
宋朝太上皇
1189年2月18日-119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