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作品
《快雪時晴帖》,為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墨寶,以行書寫成,是寫給友人張侯的信。此帖材質為紙本,尺寸縱23公分,橫14.8公分。現存一般認為是唐代精摹本,收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冊 | |
---|---|
藝術家 | 王羲之 |
年份 | 晉 |
類型 | 法書 |
尺寸 | 23 cm × 14.8 cm(9.1英寸 × 5.8英寸) |
收藏國家/地區 | 中華民國(臺灣) |
收藏地 | 臺北市士林區國立故宮博物院 |
登錄號 | 故書000141N000000000 |
網址 |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
歷史
編輯此帖由王羲之寫給其友人,一般認為原帖已不存在,現存本應為唐代摹本。明代鑑賞家詹景鳳認為趙孟頫的行書受到此帖影響。根據宋代書法家、收藏家 米芾之記載和故宮以現代儀器放大、對比證實此帖曾被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收藏。
明、清年間,為降清明官馮銓所藏有。康熙十六年(1677年),馮銓之子國子監祭酒馮源濟將此墨本呈獻給康熙帝,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與王獻之的《中秋帖》以及王珣的《伯遠帖》合稱「三希」,一起放在宮內「三希堂」中,成為「三希堂」第一珍品。到1795年間,乾隆帝共親自御筆題識71則,晚年因視力不佳,改由董誥代筆三則,且於上方足足蓋了108個印,可見乾隆對此帖之熱愛。至於其原因,可能和此帖寫道「快雪時晴」四字有關,乾隆作為皇帝,自然憂國憂民,而見此帖便象徵降雪為農業帶來耕種所需之水,農業興盛,國家自然富強。此猶他後期提拔皆是討論國事,而非書法可證。
原文
編輯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批評
編輯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周汝昌. 周倫玲 , 編. 永字八法 2版. 何林夏. 2015: 78-79. ISBN 978-7-5495-6615-0.
《快雪時晴》帖我認為不能代表王的真筆法,學不好很容易成為趙子昂(乾隆就是專學這種),可不必取法。
外部連結
編輯這是一篇與書法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