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育民(英語:Patrick Y. Yang,1948年) ,來自台灣。旅美生技大老、工研院院士。曾任羅氏(Roche) 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 美國 Genentech 生技公司執行副總裁,美國 Juno Therapeutics 細胞治療生技公司執行副總裁。 有「台灣生技界的張忠謀」之稱。再之前曾任默克 (Merck) 藥廠副總裁;奇異(GE)公司工程經理。現任台灣生物醫藥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美國National Resilience, Inc. 公司創始人/副董事長,育世博生技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美國Antheia董事, 美國Sana生技公司創始董事,美國AltruBio董事。曾任藥華醫藥獨立董事,北極星藥業董事, 美國AbGenomics公司董事長,宇昌生物科技公司董事,台衫投資管理顧問公司董事,英國 Archigen Biotech 董事長, 行政院生物科技諮詢委員會委員及特聘專家,Celladon 董事,Tesoro Corporation董事,Codexis 董事,和Amyris董事。 [1][2]

楊育民
英文名Patrick Y. Yang
出生1948年
臺灣
國籍 中華民國
 美國
教育程度臺中一中
國立花蓮高級中學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士
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
配偶吳淑娥
父母楊金欉(父)
楊阿鳳(母)
親屬楊育正(弟)

生平

編輯

父親是台北市前市長楊金欉,前馬偕醫院院長楊育正為楊育民的弟弟。其妻吳淑娥。

楊育民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士(1969年)、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1975年)。

1980年,楊育民進入奇異電機,從研究部門技術到負責工程自動化管理。1992年,因為他控制工程的專長表現優異,進入默沙東製藥負責藥廠自動化,其後擔任營運供應鏈副總裁、亞太製造營運副總裁。

2003年底,楊育民被位於加州舊金山的基因科技(Genentech)公司網羅,擔任製藥廠副總裁。楊育民從原本管理三座廠,一年後晉升為管理全球生產的資深副總裁,2006年被拔擢為執行副總裁,成為Genentech最高七人執行委員之一。在他擔任基因科技營運執行副總裁的五年內,將公司產值提高到400%。楊育民同時自創「楊氏定律」:每公升單株抗體的產量,大約每四年會提升一倍,相當於半導體界的「摩爾定律」。

2009年3月,瑞士大藥廠羅氏以470億美元買下剩下的44%基因科技的股份,完全持有這家生技公司,成為新聞矚目的焦點。羅氏藥廠購併基因科技公司後,9月,楊育民高升為羅氏大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住在瑞士,管理1萬8000名員工,包括全球28個工廠及100家委外工廠。在全球生技大廠中,少數華人才能做到像楊育民的高位[3]。2013 年 10 月由羅氏退休。現任三家公司董事長, 五家公司董事或科技顧問。並為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特聘專家,及 AstraZeneca CEO 首席顧問。2019年榮獲工業技術研究院院士。由蔡英文總統親自授位頒獎。 2017年,楊育民和加州柏克萊大學畢業的蕭世嘉博士創立Acepodia育世博生物科技公司;擔任董事長。 2020年6月,楊育民和美國出名投資家Bob Nelsen等人,籌資美金8億元創立National Resilience, Inc。 生物科技製造技術公司。Bob Nelsen 稱讚楊育民為「生物科技製造業的比爾蓋茲(The Bill Gates of Biomanufacturing)."

宇昌案

編輯

2006年,楊育民受行政院邀請,擔任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TC)委員。

2007年翁啟惠, 楊育民, 何大一, 和陳良博共同創立宇昌生技股份有限公司(TaiMed Biologics, Inc..)。

2012年,因宇昌案,決定辭去生技產業諮議委員之職[4]。2012年8月14日,特偵組約談中研院院士何大一、陳良博,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前主席蔡英文後,查無不法簽結宇昌案[5]

2012年,楊育民撰寫「宇昌回憶錄」,認為當時自己出國37年,「總算能替家鄉盡點心力」。其中詳細記錄他在2006年11月21日認識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透過翁啟惠院長的推薦,前國科會主委陳建仁聘請他擔任國科會竹北生醫指導委員會委員,後來楊育民和陳良博、林秋雄、陳紹琛、蘇懷仁、張有德、戴謙七人訂定竹北生醫園區發展目標與策略。2006年2月,陳良博何大一翁啟惠和他討論成立一新藥開發公司,名稱為 TaiMed Group(TMG) ,打算跟Genentech合作,取得TNX355授權,TNX355當時是屬於Genentech研究開發部門總裁蘇赫爾曼醫生(Dr. Sue Hellmann)所管,蘇赫爾曼醫生後來是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校長。(TaiMed Group 就是後來的宇昌公司)

「宇昌回憶錄」指出,畢竟生技新藥是一個高風險及長期的投資,在 2007年3-5月間,TaiMed Group的籌資相當不順利,對於已習慣於快來快去的高科技電子產業的台灣投資者,吸引力有限,所以宇昌的第一期籌款乏人問津。和Genentech 談授權合作也不順利,一度瀕臨破局,楊育民居中奔走協助談判。合作案談判到6月,好不容易Genentech讓步,可是TaiMed Group卻找不到合適的董事長人選。正好2007年5月蔡英文卸任行政院副院長,2007年6月29日,楊育民第一次由翁啟惠介紹,在台北見到蔡英文,蔡英文本來對生技並沒有一點興趣,並計畫2007年8月初到摩洛哥旅遊,TaiMed Group團隊以「包括新藥開發,但不自限於新藥。 我們也開始規劃生技創投,研發育成,生技生產,及藥材開發製造的一系列綜合性企業。」說服蔡英文。在陳良博和翁啟惠的建議下,蔡英文把旅程改為去美國考察瞭解生技。當時蔡英文經陳良博介紹,到了波士頓訪問了好幾家生技公司,還到紐約華爾街考察生技創投,接著她到聖地牙哥和舊金山仔細用心的觀察生物技術產業,包括深入訪問Genentech在Oceanside 和Vacaville的兩大生技工廠。之後,蔡英文開始加入TaiMed Group的團隊。

2007年8月底,根據TaiMed Group的藍圖,在蔡英文的領導下打算成立TaiMed, Inc. -簡稱TMI 和台懋蛋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aiMed Biologics, Inc.)。這是第一次有中文名稱,環球高蓋茨法律事務所接著進行註冊手續。但陳良博認為「蛋白科技」名稱不妥,在8月31日匆匆改名為 宇昌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TaiMed Biologics, Inc. 稱TMB) ,並於2007年9月初正式登記成立。所有宇昌董監事皆百分之百同意蔡英文被推舉為宇昌生技董事長,包括代表政府的翁啟惠院長,前經建會主委何美玥,董事何大一和陳良博。

2007年9月中,宇昌從Genentech取得TMB-355 ibalizumab 單株抗體的全球獨家授權,開始宇昌生技的新藥開發工作。宇昌生技TMB-355的發展,已成功的完成了第二期臨床試驗,國發基金會投資獲利2.5倍以上(大約8-10億元新台幣)。宇昌生技後來改名中裕新藥。

楊育民認為,台灣目前消耗太多的能量在政治角力上。台灣絕對是有發展生技產業的潛力,可是如果我們敢夢卻不敢做,遇事不敢擔當,黑白不分,那發展生技產業就只是一場夢了。他認為瑞士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範本。瑞士不大,它以全球的市場為幅員,卻是全球藥廠最集中的地方。瑞士的特色是地方政府權力大,中央政府權力較 小,因此,縣市政府可以創造出公正的、透明的、無官僚的投資環境,注重商業倫理道德,遵守商業規則,確保良好而有效率的基礎設施,努力讓生技製藥業順利的、有效益的發展。

最後,楊育民以辛棄疾的「臨江仙」:「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做心情寫照的總結。

註釋

編輯
  1. ^ 楊育民「But學」 迎戰變動年代- 天下雜誌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5-28.
  2. ^ 專訪羅氏全球技術營運總裁 楊育民。遠見雜誌2009年10月號 第280期. [2012-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3. ^ 遠見雜誌》2009年10月號
  4. ^ 宇昌餘波 傳張有德將求去 生技大老嚴重失血. 工商時報. 2012-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中文(臺灣)). 
  5. ^ 還蔡清白 查無不法「宇昌案」特偵簽結. [2012-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