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夫化學獎

沃爾夫化學獎沃爾夫獎下設的六個獎項之一,由沃爾夫基金會頒發,每年評選一次。該獎項的目的是為了表彰對於化學領域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1]它是除諾貝爾化學獎以外在化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獎項之一。

獲獎者

編輯
年份 獲獎者[2] 國籍 研究內容
1978年 卡爾·傑拉西   奧地利  美國 生物有機化學、光譜技術的應用、第一個人工避孕藥
1979年 赫爾曼·弗朗西斯·馬克   奧地利  美國 天然和合成聚合物的結構及性質
1980年 亨利·艾林   墨西哥  美國 絕對速率理論
1981年 約瑟夫·查特   英國 過渡金屬化學,特別是過渡金屬氫化物雙氮配合物化學
1982年 約翰·波拉尼    加拿大 紅外發光技術研究化學反應進程
喬治·皮門特爾   美國 基質隔離光譜技術
1983年
1984年
赫伯特·古陶斯基   美國 核磁共振光譜技術測定分子結構
哈登·麥康奈爾   美國 順磁共振光譜技術研究分子的電子結構,以及對自旋標記技術的研究
約翰·沃   美國 高解析度核磁共振光譜學
1984年
1985年
羅道夫·阿瑟·馬庫斯    加拿大  美國 化學動力學,特別是單分子反應和電子轉移機理
1986年 艾里亞斯·詹姆斯·科里    美國 在天然產物全合成及合成理論方面
阿爾伯特·艾申莫瑟   瑞士 有機合成、反應的立體化學和機理
1987年 大衛·菲利浦
大衛·布洛
  英國
  英國
X射線晶體學技術分析蛋白質、闡明酶的結構及作用機理
1988年 約書亞·約特納爾
拉斐爾·大衛·萊文
  以色列
  以色列
大分子中能量獲得和消耗的理論計算
1989年 杜伊利奧·阿里戈尼
艾倫·巴特斯比
  瑞士
  英國
酶促反應機理,天然產物的生物合成
1990年 未頒獎
1991年 理察·恩斯特    瑞士 核磁共振光譜,尤其是傅立葉變換和二維NMR
亞歷山大·派恩斯   羅德西亞  美國 核磁共振光譜,尤其是多量子和高自旋NMR
1992年 約翰·波普爾    英國 理論化學、量子化學
1993年 艾哈邁德·茲韋勒    埃及  美國 雷射飛秒化學
1994年
1995年
理察·勒納
彼得·舒爾茨
  美國
  美國
催化抗體技術
1995年
1996年
吉爾伯特·施托克
塞繆爾·丹尼謝夫斯基
  美國
  美國
有機合成,研究多糖和生物分子的合成反應
1996年
1997年
未頒獎
1998年 格哈德·埃特爾 
加博爾·紹莫爾堯伊
  德國
  匈牙利  美國
表面化學,闡明異相催化機理
1999年 雷蒙·勒米厄斯   加拿大 寡聚糖的研究和合成,闡明它們在分子識別中的作用
2000年 弗蘭克·阿爾伯特·科頓   美國 過渡金屬原子簇化學
2001年 亨利·卡甘
野依良治 
巴里·夏普萊斯 
  法國
  日本
  美國
不對稱合成
2002年
2003年
未頒獎
2004年 哈利·格雷   美國 生物無機化學,解釋了蛋白質中電子轉移的機理
2005年 理察·扎爾   美國 用雷射技術闡明反應機理
2006年
2007年
阿達·約納特 
喬治·費埃爾
  以色列
  美國
核糖體蛋白合成,光合作用中的光反應
2008年 威廉·莫爾納 
艾倫·巴德
  美國
  美國
單分子光譜技術
2009年
2010年
未頒獎
2011年 鄧青雲
斯圖爾特·賴斯
克日什托夫·馬蒂亞謝夫斯基
  美國
  美國
  波蘭  美國
2012年 保羅·阿利維薩托斯   美國
查爾斯·利伯   美國
2013年 伯特·S·蘭格   美國
2014年 翁啟惠   中華民國  美國 多醣體醣蛋白的合成[3]
2015年 未頒獎
2016年 K·C·尼古勞   賽普勒斯  美國
斯圖亞特·L·施萊伯   美國
2017年 羅伯特·褒曼   美國 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activation responses of carbon-hydrogen bonds in hydrocarbons by soluble organometallic complexes.
2018年 奧馬爾·亞基   約旦 /   美國 for pioneering Reticular Chemistry via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 an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s).
藤田誠   日本 for conceiving metal-directed assembly principles leading to large highly porous complexes.
2019 史蒂芬·L·布赫瓦爾德英語Stephen L. Buchwald
約翰·F·哈特維格英語John F. Hartwig
  美國
  美國
for pione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ition metal catalyzed procedures that are broadly applicable and allow carbon-heteroatom bonds of all sorts to be formed with previously unknown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4]
2020 未發獎
2021 萊斯利·萊瑟羅維茨英語Leslie Leiserowitz
梅爾·拉哈夫英語Meir Lahav
  以色列
  以色列
合作驗證三維分子結構對有機晶體結構的基本相互影響。[5]
2022 邦尼·巴斯勒
卡羅琳·貝爾托西 
班傑明·克拉瓦特英語Benjamin Cravatt
  美國
  美國
  美國
for their seminal contributions to understanding the chemistry of cellular communication and inventing chemical methodologies to study the role of carbohydrates, lipids, and proteins in such biological processes.[6]
2023 何川 (生物化學家)
傑佛瑞·W·凱利 (Jeffery W. Kelly)
菅裕明 (Hiroaki Suga)
  美國
  美國
  日本
表彰他們揭示RNA和蛋白質的功能和病理功能障礙的開創性發現,以及創造了通過新方法利用這些生物聚合物以改善人類疾病的策略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asolo, F: "From Coello to Inorganic Chemistry: A Lifetime of Reactions", page 65, Springer, 2002
  2. ^ Wolf Prize Recipients in Chemistry. [2008-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17). 
  3. ^ 翁啟惠獲沃爾夫化學獎,14:1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4:2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鄭傑文 攝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1-22.,「沃爾夫基金會今天凌晨在網站上宣布翁啟惠得獎訊息,原因是『對複雜的多醣體和醣蛋白的合成有非常多原創性的貢獻』,此獎項經常被視為諾貝爾獎的前哨,許多得主後來都得到諾貝爾獎。」,陳至中,台北,中央通訊社,2014年1月17日
  4. ^ Wolf Prize 2019 - Chemistry. [2022-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0). 
  5. ^ Laureates 2021. [2022-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6. ^ Wolf Prize 2022 - Chemistry. [2022-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