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雕號巡洋艦
海雕號[註 1](德語:SMS Seeadler[註 2])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一艘四等巡洋艦[註 3],為六艘鵟級巡洋艦的三號艦。該艦自1890年末開始在但澤的帝國船廠鋪設龍骨,1892年2月下水,至同年8月交付使用。海雕號是專為執行海外任務而設計,裝備有八門105公釐口徑的主炮,航速可達16.9節(31.3公里每小時)。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艦名 | 海雕號 |
艦名出處 | 海雕 |
建造者 | 但澤帝國船廠 |
動工日 | 1890年 |
下水日 | 1892年2月2日 |
服役日 | 1892年8月17日 |
結局 | 充當貯雷廢船期間於1917年4月19日遭自身水雷炸沉 |
技術數據 | |
艦級 | 鵟級 |
艦型 | 四等巡洋艦(小巡洋艦) |
排水量 |
|
全長 | 82.60公尺 |
全寬 | 12.70公尺 |
吃水 | 4.42公尺 |
動力輸出 | 2,800 PS(2,800 ihp) |
動力來源 | 雙軸,兩台三脹蒸汽機 |
速度 | 16.9節 |
續航距離 | 2950海里以9節 |
乘員 | 9名軍官、152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海雕號的整個服役生涯幾乎都在海外度過。入役後,它於1893年跟隨二等巡洋艦奧古斯塔皇后號一同出訪美國,以紀念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發現美洲400周年。此後,該艦前往德屬東非,一直駐守至1898年。它曾於1898-1899年短暫返回德國進行現代化改造,之後被部署至德屬新幾內亞的太平洋基地。在太平洋服役期間,海雕號還參與鎮壓了發生在中國的義和團運動。當1905年德屬東非爆發馬及馬及叛亂後,該艦又重返當地。
海雕號在接下來的九年裡一直留在東非,最終於1914年1月返回德國。自1899年完成現代化改造以來,它已經在國外度過了13年多的時間,是德國所有主要軍艦中持續海外服役時間最長的。抵達德國後,該艦即宣告退役。即便是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它也未獲重新動員,因其艦齡太大,已無任何作戰價值。相反,海雕號在威廉港被改裝成貯存水雷的廢船。1917年4月19日,其貯存的水雷發生爆炸摧毀了該艦,但沒有人員傷亡。艦隻殘骸從未被打撈上岸。
設計
編輯隨著1871年後德意志帝國的經濟擴張,帝國海軍有必要將軍艦常駐在海外殖民地,以保護德國公民在當地的權益。由於船員宿營空間的侷促和低適航性,既有的炮艦並非合適的艦種。它們的武器裝備也被視為過於薄弱。相反,所需船具應具有較大的排水量並通過輪機驅動,以使它們能夠監控大片海域。這類艦隻還應繼續配備適當的風帆索具,以便在長途航行中節省煤炭。這些要求在1886-1887財年獲得撥款的兩艘燕子級巡洋艦得到落實,它們為更大的鵟級奠定了基礎。[5][3]
海雕號的艦體採用橫向鋼框架構造,並有一直延伸至上甲板的黃松外板,表面再覆裹一層蒙次合金以保護木材免受船蛆的侵害。艦隻的水線長和全長分別為79.6公尺和82.6公尺,有12.7公尺的舷寬以及最大5.35公尺的吃水深度。其標準排水量為1612噸,滿載時則可達1864噸。推進裝置由兩台臥式三缸三脹往復式蒸汽機組成,各負責驅動一副直徑為3公尺的三葉螺旋槳。蒸汽由四台燃煤圓柱形火管鍋爐提供,它們通過管道匯入一具單座煙囪。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2,800匹公制馬力(2,100千瓦特),設計航速16.9節(31.3公里每小時),並能夠以9節(17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2,950海里(5,460公里)。其標準船員編制為9名軍官及152名水兵。[6]
該艦的主炮由八門單座安裝的105公釐35倍徑速射炮組成,共配備800發彈藥。它們的射程為10800公尺。其中兩門並排放置在艏樓,四門分居兩邊舷側:一對在舷外平台上、一對在炮眼內,最後兩門則並排安裝在後甲板。副炮則由五門37公釐轉膛炮組成,用於防禦魚雷艇。此外,艦隻還配備有兩具350公釐魚雷發射管和5枚魚雷,均安裝在甲板上。[6][7]
服役歷史
編輯海雕號是以「雕代艦」(Ersatz Adler)作為合同代號[註 4],[2]於1890年底在但澤的帝國船廠開建。[9]它於1892年2月2日下水,當時被命名為「帝雕號」(Kaiseradler),並由時任船廠廠長、海軍上校恩斯特·阿施曼在下水儀式上發表演說。舾裝工作完成後,它於同年6月27日竣工,當即交付德意志帝國海軍運用。該艦於8月17日被重命名為海雕號,因德皇威廉二世決定為其新下水的皇家遊艇霍亨索倫號改名為帝雕號。海雕號於同日展開海試。10月25日,它在基爾遭到鐵甲護衛艦巴伐利亞號意外撞擊,但僅輕微受損。其海試一直持續到11月17日;1893年3月15日,該艦正式進入艦隊服役。[7][10][11]
入役後,海雕號預定接替燕子號巡洋艦在德屬東非的駐地艦職責。但首先,海雕號和二等巡洋艦奧古斯塔皇后號對美國進行了友好訪問,以參加遲來的紀念哥倫布首次橫渡大西洋400周年的慶祝活動。兩艦於3月25日從基爾啟程,但由於對穿越大西洋所需的煤炭量估計錯誤,海雕號在途中便耗盡了燃料。奧古斯塔皇后號只得將其拖曳至哈利法克斯,在當地重新裝填滿煤艙。它們於4月18日抵達漢普頓錨地。[9]包括美國海軍在內的其它九國軍艦在紐約參加了盛大的慶祝活動,並接受時任美國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的檢閱。[12][13]期間海雕號遊艇般的外觀尤為引人注目。[9]
部署至東非
編輯在美國的慶祝活動結束後,海雕號航行穿越大西洋回到亞速爾群島,然後經地中海進入紅海。1893年6月20日,它在亞丁與燕子號相遇。海雕號繼續前往印度孟買接受例行保養,從7月3日持續至8月21日。該艦終於在9月2日抵達駐地,當時它在尚吉巴錨泊,與東非基地的另一艘炮艦海鷗號會合。9月9日,兩艦共同駛往基爾瓦基斯瓦尼;一群奴隸販子襲擊了駐紮在當地的小型警察支隊。由於殖民地防務部隊無法增援警察部隊,因此海雕號和海鷗號對奴隸販子實施炮擊,消除了威脅。[11]
海雕號隨後繼續前往葡屬莫三比克的洛倫索馬克斯。葡萄牙殖民地的叛亂威脅到了居住在這座城市的德國人;海雕號疏散了這些平民,把他們帶往尚吉巴,於11月15日抵達。在此期間,海鷗號被轉移至德屬新幾內亞,海雕號的姊妹艦神鷲號和鸕鶿號則抵達德屬東非。其中神鷲號用於增援海雕號,而鸕鶿號本應繼續向太平洋進發,但暫時留在該地區,以強化東非的德國海軍力量。此舉既是為了觀察德國在莫三比克遭受的經濟利益損害,也是為了展示武力,以防止英國侵占德拉戈灣——這是獨立的德蘭士瓦唯一的補給港。1895年1月,神鷲號接替了海雕號在東非海岸的任務。[11]
1月10日,海雕號啟程前往孟買,其鍋爐在當地進行了大修。基爾帝國船廠的工人被專程派去執行這項任務。海雕號於5月重新啟動,5月18日離開孟買,至當月31日抵達東非。與此同時,鸕鶿號獲准脫離東非,繼續前往太平洋地區。這一年餘下的時間對海雕號而言大致平安無事,儘管它曾短暫地參與了東非的政治發展。1895年12月,英國人的「詹姆森攻勢」席捲了德蘭士瓦,威脅到居住在當地的約15,000名德國人,以及他們在該國投資的5億黃金馬克。德國總督曾考慮下令海雕號派遣一支登陸部隊,以保護德國駐德蘭士瓦首都普利托利亞的公使,但詹姆遜攻勢的失敗使這個計劃變得多餘。儘管如此,當緊張局勢降溫時,海雕號仍然留在東非。直至1896年2月中旬,它才前往開普敦接受年度檢修。[14]
完成修繕後,海雕號於1896年4月28日奉命前往德屬西南非洲,協助防務部隊鎮壓當地叛亂。該艦的任務是阻止英國軍火商向叛軍運送武器。隨後,海雕號於5月5日前往斯瓦科普蒙德,在那裡與鬣狗號炮艦會合。兩艦均派遣了部隊上岸保衛這座城市。海雕號於月底回到東非。10月2日,在短暫的英桑戰爭過後,它又前往尚吉巴,將被廢黜且逃入德國公使館尋求庇護的前蘇丹哈立德·本·巴伽什帶到三蘭港;此舉甚至被《紐約時報》描述為對英國人的羞辱。[15]12月20日,隨著德國駐莫三比克公使約阿希姆·馮·普費爾遭到葡萄牙殖民警察襲擊,海雕號再次被召至洛倫索馬克斯。神鷲號也於1897年1月2日與其會合,以加強武力展示。此後,海雕號前往開普敦進行年度檢修。[16]
接下來的兩年大致相安無事。1898年1月,海雕號再度回到開普敦進行檢修,隨後於5月3日接到返回德國的命令。它於三天後從三蘭港啟程,至5月31日抵達亞丁。在那裡,該艦又與正重新前往東非輪替它的燕子號相遇。海雕號於6月26日返抵基爾,並於7月9日退役,以便在但澤進行大修。這項工程是在帝國船廠完成的,其中的變化包括拆除主桅,並將其索具簡化為雙桅縱帆樣式。[17][18]1899年10月3日,海雕號重新入役,並奉命接替其姊妹艦隼號在德屬新幾內亞的南海基地警備任務。它於10月19日離開基爾,於10月27日至28日在丹吉爾停留,以逼迫摩洛哥政府賠償對德國利益的損害。海雕號隨後繼續前往德國的南太平洋殖民地,至11月15日抵達。[19]
部署至太平洋
編輯抵達太平洋後,海雕號於1900年1月18日首次前往阿德默勒爾蒂群島,以應對當地人謀殺歐洲商人的事件。從1月30日開始,它巡航拜訪了德國在該地區的據點,歷時數周。其經停的港口包括加羅林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這兩處島嶼都是新近從西班牙購買的。5月,該艦又巡航前往德屬薩摩亞,並在當地與鸕鶿號會合。德屬薩摩亞總督威廉·索爾夫和薩摩亞酋長馬塔阿法·尤瑟福隨即登上海雕號,率領兩艦巡視了這些島嶼。1900年7月,繼中國清朝於前一年爆發義和團運動後,海雕號從南海基地被派去協助西方國家鎮壓拳民。它抵達膠州灣租借地的青島,並加入東亞分艦隊。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該艦跟隨大巡洋艦俾斯麥侯爵號和赫塔號在中國沿海附近游弋。[19]
1901年4月24日,海雕號奉命前往加羅林群島的雅浦島,協助解救擱灘的北德勞埃德郵輪慕尼黑號。當海雕號於5月3日抵達時,兩艘拖船已經成功地將郵輪拉出,但巡洋艦的船員們仍然協助修復了受損的船體。海雕號此後返回東亞並繼續在中國港口巡邏,這些職責一直持續到1902年底。[19]在該艦的中國行動期間,其船員在敵對作戰時僅有1人傷亡。[20]1903年1月2日,它的姊妹艦鵟號抵達東亞水域接替其崗位,讓海雕號得以回歸南海基地。從8月3日到9月14日,海雕號在日本東京郊外的浦賀接受了定期檢修。[19]
1904年2月日俄戰爭爆發後,海雕號被召回青島,為任何可能涉及德國的敵對行動做好準備。[19]在此期間,鸕鶿號被神鷲號取代;加入這兩艘巡洋艦的還有海雕號在東非的老搭檔——海鷗號。[21]1905年初,海雕號對菲律賓和荷屬東印度群島(今印度尼西亞)展開了了友好訪問,隨後於4月返回青島。6月28日,日俄戰爭在日本取得對馬海峽海戰的決定性勝利後接近尾聲,海雕號脫離東亞分艦隊,獲准返回南海基地。在前往駐地途中,該艦於8月20日在波納佩島經停時又收到了重回非洲的命令。它的到場對於幫助鎮壓7月爆發的大規模起義——馬及馬及叛亂有著重要作用。海雕號在去往東非期間曾分別在納閩島和新加坡兩度擱淺,但都沒有對艦隻造成實質損壞。它於10月1日抵達三蘭港。[19]
重返東非
編輯1905年10月中旬,海雕號派出一支登陸部隊在薩曼加上岸,以保護當地的沿海電報線路。到12月中旬,它已返回三蘭港,然後於1906年1月17日前往基爾瓦基斯瓦尼,至當月24日返回。2月10日至3月16日期間,該艦則在開普敦又進行了一次大修。至此,東非的局勢已經平靜下來,同樣被派去鎮壓馬及馬及叛亂的小巡洋艦忒提斯號也被遣回了德國。儘管如此,海雕號還是留在了該地區,並於1907年初被正式編入東非基地。1907年10月,當時仍是海軍少校的胡戈·莫伊雷爾成為該艦的指揮官。他一直擔任此職至1909年6月。[22]
1908年,鵟號跟隨海雕號加入了東非基地。[23]從2月18日到3月18日,海雕號在開普敦接受了另一次檢修。此後,它前往德屬西南非洲,在鯨灣港和斯瓦科普蒙德停留。在當地,該艦曾於3月和4月初與炮艦豹號展開聯合巡邏。4月18日,海雕號回到三蘭港。下一次返廠維修於9月12日至26日進行,這回是在孟買。1908年餘下的時間裡,海雕號都波瀾不驚地度過,接下來的幾年也是如此。唯一的重大事件發生於1911年11月初,當時一艘隸屬漢堡不萊梅-非洲航運的輪船伊姆加德號(Irmgard)在克利馬內擱淺,由海雕號協助解救出來。1913年,開普敦市長接待了來自海雕號和英國防護巡洋艦赫耳墨斯號的代表團。12月底,巴伐利亞王子利奧波德和格奧爾格也於海外訪問期間在三蘭港檢閱了海雕號。[24]
後續役期
編輯1914年1月9日,海雕號最後一次從東非啟程,駛回德國。它在外國度過了近十三年半的時間,是所有德國主要軍艦中連續海外服役時間最長的。輪替該艦的是其姊妹艦禿鷲號,當時尚未抵埗,但已經在途。海雕號於1月22日在亞丁停留,至3月18日抵達基爾,然後被轉移至但澤並退役。同年5月6日,它被重新歸類為炮艦。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艦齡太大、不再適合現役,該艦未獲重新動員啟用,而是被拆減為一艘貯存水雷的廢船。它被拖到威廉港,錨泊在港口外圍的亞德灣泊地上(53°29′N 8°12′E / 53.483°N 8.200°E)。1917年4月19日,其貯存的水雷發生爆炸。爆炸摧毀了海雕號,所幸並未造成人員傷亡;艦隻殘骸一直沒有被打撈上岸。[10][19]
影響
編輯1900年1月,德國殖民當局曾派遣海雕號前往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阿德默勒爾蒂群島進行懲罰性討伐。期間該艦首度駛入了馬努斯島以北的一個海灣。德國人於1911年在當地建立了一個小型殖民點,命名為「海雕灣」,並沿用至今。[25]新幾內亞海軍如今在那裡也設有著一座小型基地;其麾下的一艘太平洋級巡邏艇海雕號也是以此命名。[26]
注釋
編輯腳註
引用
- ^ 葉本度,第1615頁.
- ^ 2.0 2.1 日本海人社,第24頁.
- ^ 3.0 3.1 Sondhaus,第166–167頁.
- ^ 日本海人社,第128頁.
- ^ Nottelmann,第102–103頁.
- ^ 6.0 6.1 Gröner,第97頁.
- ^ 7.0 7.1 Lyon,第253頁.
- ^ Gröner,第56頁.
- ^ 9.0 9.1 9.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51頁.
- ^ 10.0 10.1 Gröner,第98頁.
- ^ 11.0 11.1 11.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52頁.
- ^ Sondhaus,第206頁.
- ^ Northrop & Banks,第195–197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52–153頁.
- ^ An affront to England - Germany takes Said Khalid under her protection. nytimes.com. 1896-10-03 [2011-01-30].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53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53–154頁.
- ^ Gröner,第97–98頁.
-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54頁.
- ^ Sundries,第547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51, 154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54–155頁.
- ^ Schnee,第12頁.
- ^ Tufrey & Robinson,第8頁.
參考資料
編輯- 葉本度 (編). 《朗氏德汉双解大词典》.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600-8943-0.
- 日本海人社 (編). 《德国巡洋舰史》. 由章騫審校.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36-6431-9.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7.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67-1.
- Lyon, David.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240–265. ISBN 978-0-85177-133-5.
- Naval Notes. 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London: J. J. Keliher & Co.). June 1904, XLVIII: 1071–1081. ISSN 0035-9289. OCLC 723657282. doi:10.1080/03071840409418368.
- Naval Notes. 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London: J. J. Keliher & Co.). June 1908, LII (363): 704–715. ISSN 0035-9289. OCLC 723657282. doi:10.1080/03071840809418822.
- Northrop, Henry Davenport & Banks, Nancy Huston. The World's Fair as Seen in One Hundred Days: Containing a Complete History of the 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 Philadelphia: Ariel Book Co. 1893. OCLC 9008669.
- Nottelmann, Dirk.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Cruiser in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Jordan, John (編). Warship 2020. Oxford: Osprey. 2020: 102–118. ISBN 978-1-4728-4071-4.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1-55750-745-7.
- Sundries. The United Service Magazine (London: William Clowes & Sons). 1902, XXV: 545–550.
- Schnee, Heinrich (編). Admiralitätsinseln. Deutsches Kolonial-Lexikon. Band 1: A–G. Leipzig: Quelle & Meyer. 1920 [2022-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0).
- Tufrey, Jayson; Robinson, Nicholas. Manoeuvres reaffirm links with neighbours (PDF). Department of Defence. 2016-10-06 [2022-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