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卓
甘卓(3世紀—322年),字季思,丹陽郡(今安徽當塗)人。戰國時秦國丞相甘茂的後代,孫吳將領甘寧的曾孫。東晉重要將領,官至鎮南大將軍,王敦之亂時一度起兵討伐王敦,但因為遲豫不決而延誤時機,最終在王敦擊敗朝廷軍隊並執掌朝政後選擇退回駐地襄陽。不久即被王敦秘密命人殺害。
甘卓 | |
---|---|
出生 | ? |
逝世 | 322年 東晉梁州襄陽 |
職業 | 東晉鎮南大將軍 |
生平
編輯平定州亂
編輯東吳滅亡後,甘卓一度退居自守。後來先後任丹楊郡主簿和功曹,後獲察孝廉,舉秀才,擔任吳王司馬晏的常侍。太安二年(303年)十二月,因張昌部將石冰在揚州境內作亂,議郎周玘等舉兵討伐,甘卓亦有起兵支持,最終於明年與廣陵度支陳敏聯合擊敗並殺死石冰。戰後晉惠帝賜甘卓爵都亭侯。及後東海王司馬越任命甘卓為其參軍,任離狐縣令。但甘卓見當時天下大亂,於是棄官回到江東避亂;途中在歷陽遇到陳敏,而陳敏有意割據江東,甘卓則與他共圖大計,更聯結婚姻,以女嫁陳敏子陳景。陳敏於是在永興二年(304年)十二月起兵,自號楚公,又擄掠周邊州郡。周玘等江南大族雖獲招攬,但不肯聽命於陳敏。直至永嘉元年(307年),陳敏任命為右將軍的顧榮秘密聯結征東大將軍劉準,劉準於是派揚州刺史劉機攻陳敏;同時周玘密使其同鄉,陳敏弟弟陳昶部將錢廣殺陳昶。陳昶死後,錢廣勒兵朱雀橋南,甘卓則奉陳敏之命討伐錢廣。但周玘和顧榮則前去遊說甘卓背叛陳敏,甘卓一向敬重顧榮,同時見陳昶已死又心存畏懼,想了很久後最終決定背叛陳敏,最終於明年與周玘等將陳敏擊敗,協助平定叛亂。
統治梁州
編輯同年琅邪王司馬睿南渡江東,任命甘卓前鋒都督、揚威將軍、歷陽內史。其後先於永嘉五年(311年)擊潰反對司馬越的鎮東將軍周馥,後又參與討平杜弢的叛亂,累計功勳獲封南鄉侯,拜豫章太守。後改任湘州刺史,及後更獲進爵于湖侯。司馬睿建立東晉以後,甘卓升任安南將軍、梁州刺史,假節督沔北(今湖北北部)諸軍,鎮襄陽。在任期間為政簡惠,又善於綏撫,又不收估稅,令市無二價;甘卓亦將收境內所有魚池的稅款全部贈施給貧民,當地都稱許甘卓的政策。
討伐王敦
編輯永昌元年(322年),大將軍王敦於武昌(今湖北鄂州市)以誅劉隗之名起兵進攻建康,並派人通知甘卓,請甘卓與他同行。甘卓最初答應,但及後並沒前往,更派參軍孫雙勸阻王敦。王敦及後再命孫雙回報,更以公爵之位引誘,但甘卓仍然沒有前往。同時湘州刺史司馬承亦派主簿鄧騫遊說甘卓反叛王敦,但甘卓參軍李梁卻勸甘卓坐觀成敗,鄧騫力勸,但甘卓仍然遲疑未決。王敦見甘卓久不前來,害怕日後會反對自己,進攻根據地武昌,於是派參軍樂道融出使,務求要令到甘卓前往支持自己。但樂道融因反對王敦叛亂,於是勸甘卓反對王敦。甘卓心中一直不願順從王敦,聽樂道融的話後終於有了決定,於是派巴東監軍柳純、宜都太守譚該等人宣布王敦的罪狀,又聯絡司馬承和廣州刺史陶侃,正式討伐王敦,並起兵向武昌進攻。甘卓宣布進攻武昌後,武昌人民都大驚逃散,而朝廷接到甘卓反王敦的上奏後都十分高興,並任命甘卓為鎮南大將軍、侍中、都督荊梁二州,荊州牧。
多疑自敗
編輯甘卓雖然決定了反抗王敦,更公開宣戰,但性格不夠果敢堅毅,且年老多疑,此時仍然猶豫,大軍停駐在豬口。甘卓更打算先解救被王敦將領魏乂圍困的司馬承,雖然司馬承要求甘卓先攻破武昌,長沙之圍自然隨武昌陷落而解,但甘卓仍沒動作。同時王敦知道甘卓舉兵十分害怕,派了甘卓侄兒甘卬勸和。甘卓停駐豬口數十日不前,但同時王敦已攻破建康,掌握朝政,並殺尚書左僕射周顗和驃騎將軍戴淵,又送騶虞幡給甘卓。甘卓知道周顗、戴淵已死,向甘卬說擔心進攻武昌會逼王敦劫逼元帝,危及皇室,決心要退兵回襄陽,並下令撤軍。樂道融和都尉秦康以甘卓已經起兵,不能半途而廢和士卒希望取得戰功而未必甘願撤退為由勸甘卓堅持[1],又勸他分兵截斷彭澤(今江西彭澤湖長江入口九江市),使王敦武昌、建康兩邊不得聯絡接應,令其眾自然離散。但甘卓不聽。
甘卓回襄陽後,性情大變,意氣騷擾,舉止失常。主簿何無忌和家人都勸甘卓加強警覺,防備王敦,但甘卓不但不聽,反而動怒。甘卓命士兵解甲大規模屯田,完全不留兵作防衛,功曹榮建勸阻但又不納。襄陽太守周慮收到王敦密令要除去甘卓,又知道甘卓根本沒有做任何防備措施,於是謊稱湖中多魚,勸甘卓命左右前往捕撈,甘卓聽從。周慮於是命人在寢室襲殺甘卓,並將首級送至王敦處。包括散騎郎甘蕃的四名兒子都被殺害。
王敦之亂於太寧二年(324年)被平定後,甘卓獲追贈驃騎將軍,諡曰敬。
評論
編輯- 《晉書》史臣曰:「甘卓伐暴寧亂,庸績克宜,作鎮扞城,威略具舉。及兇渠犯順,志在勤王。既而人撓其謀,天奪其鑒,疑留不斷,自取誅夷。」
- 晉書贊曰:「詹臨南服,卓蒞西州。政刑克舉,威惠兼修。應嗟運促,甘斃疑留。」
- 顧榮:「甘季思忠款盡誠,膽幹殊快。」
注釋
編輯- ^ 《晉書·樂道融傳》:道融勸卓曰:「將軍起義兵而中廢,為敗軍之將。今將軍之下,士卒各求其利,一旦而還,恐不可得也。」
延伸閱讀
編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