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戰爭年表

百年戰爭是1337年至1453年英格蘭王國法蘭西王國發生的一系列軍事衝突,因原為法國貴族的英格蘭王室金雀花家族法國王室的領土爭議而起。這場戰爭交戰雙方的盟友數量眾多且不斷更迭,以致廣義的西歐國家皆被牽扯進來。法國最終戰勝英格蘭,佔領英格蘭控制的大陸領土。

百年戰爭的領土變更
1337年-1360年:英國征服
1364年-1389年:法國收復
1415年-1429年:英國征服
1429年-1453年:法國勝利
法國國王「美男子」腓力四世
百年戰爭期間雙方王室的祖先

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後,身為英王的愛德華三世聲明自己對法國王位的繼承權,但王位最終由瓦盧瓦伯爵腓力繼承。[1]1337年,在法王腓力宣布沒收愛德華在大陸上的領土吉耶訥後,愛德華再次索求法國王位,並為此發動了軍事征服。[2][3]

1337年,愛德華三世聯合低地諸國對抗法國,但在圍攻圖爾奈期間被迫求和,撤退回到英格蘭。[4]1345年,愛德華規劃從三個地點登陸進攻法國,分別為加斯科涅諾曼第布列塔尼[5]克雷西會戰的慘敗與加萊的淪陷後,法國與英格蘭簽訂停戰協議[6]1355年,英格蘭重啟戰火,發動一系列針對平民的騎行劫掠。法軍試圖追擊劫掠部隊,但在普瓦捷戰役被擊敗。[7]1360年,英格蘭在進軍巴黎失敗後,與法國簽訂《布勒丁尼條約》,法國割讓大量領土。[8]

1364年,法王查理五世即位後著手解決叛亂貴族與自由傭兵對王室權威的威脅。[9]1365年,法國介入卡斯提爾內戰特拉斯塔馬拉的恩里克在法國幫助下即位。[10]1369年,雙方正式交戰,英格蘭在蓬瓦蘭拉羅謝爾的慘敗後喪失陸海兩軍的優勢。[11]1389年,雙方簽訂休戰條約,英格蘭放棄除加萊以外所有大陸領土。[12]

1389年—1415年,雙方處於和平狀態,且都陷入嚴重的統治危機。發瘋的查理六世使法國的政治嚴重混亂,兩派貴族爭奪攝政權,並在日後直接演變成公開內戰,使勃艮第公國成為英格蘭的盟友。[13]1415年,英格蘭再次入侵法國,在阿金庫爾戰役擊潰法軍,聯合勃艮第攻佔大量法國領土。1420年,英王亨利五世在《特魯瓦條約》中被確立為法國王位繼承人。[14]英格蘭在後來幾年不斷擴張領土,直到在1429年的奧爾良之圍被法軍擊敗。[15]

1429年開始,戰爭勝利的天平倒向法國,其接連收復大片國土。[16]1435年,勃艮第公國阿拉斯會議後結束與英格蘭的結盟。[17]1444年,焦頭爛額的亨利六世被迫簽訂《圖爾條約》,割讓曼恩等地。[18]1449年,法國入侵英格蘭在大陸的領地諾曼第加斯科涅公國,英格蘭在福爾米尼卡斯蒂永戰役的接連失敗後,喪失除加萊以外的所有大陸領土。[19]

百年戰爭塑造了法國與英國的民族認同,加速了法國從封建采邑制轉變成中央集權制的過程,並在這一過程中逐步確立了法蘭西王室的絕對君權。而在英格蘭,這場戰爭動搖了蘭開斯特王朝的統治根基,整個國家隨即捲入數十年的血腥內戰,封建貴族體系遭到重創,間接促成了日後都鐸王朝的集權。諾曼征服以來英法兩國君主混亂的附庸制度得以結束。[20]英語於1362年取代法語成為英格蘭上流社會的官方語言,英王亨利四世成為300多年來第一位以英語為母語的英格蘭國王。[21]法國在這場戰爭中建立了自羅馬帝國以來,西歐的第一支常備軍部隊。[22]火砲技術也在戰爭中快速發展,雙方都大量運用火砲作為攻城利器和野戰,[23]法國將領讓·比羅在戰爭末期建立了當時最先進的火砲部隊,並在卡斯蒂永戰役中成為決定戰鬥勝負的力量。[24][25]

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征服戰役

編輯
日期 事件 來源
1337年 5月24日 法王腓力六世沒收吉耶訥公國,戰爭爆發。 [2][3]
1340年 6月24日 英格蘭海軍在斯勒伊斯海戰殲滅法國艦隊,取得海峽制海權。 [26]
7月26日 法軍在聖奧梅爾戰役殲滅英國和其盟國部隊,英國的低地國家盟友嘗試求和。 [27]
9月24日 英格蘭在法軍的脅迫下被迫求和,放棄圍攻圖爾奈 [4]
1341年 4月30日 布列塔尼公爵約翰去世,布列塔尼繼承戰爭爆發。 [28]
1345年 10月21日 英軍在歐布羅什戰役擊敗法軍,掌握了加斯科涅地區的戰略主動權。 [29]
1346年 8月26日 英軍在克雷西會戰擊潰法軍主力部隊,法軍喪失主動權。 [27]
1347年 9月27日 英軍攻破加萊後與法國簽訂加萊停戰協議,休戰持續至1355年。 [6]
11月1日 黑死病在法國馬賽爆發,並迅速橫掃整個法國,2,000萬人口的法國有將近一半人口死亡。 [30]
1356年 9月19日 黑太子愛德華普瓦捷戰役擊潰法軍,法王約翰二世被俘,法國陷入無政府狀態。 [7]
1358年 夏季 札克雷起義爆發,法國陷入內亂。 [31][32]
1360年 5月8日 英格蘭在蘭斯戰役受挫後與法國簽訂《布勒丁尼條約》,獲得大量領土並結束交戰。 [8]

法王查理五世的收復失地

編輯
日期 事件 來源
1364年 4月8日 法王約翰二世在英格蘭去世,王太子查理即位。 [9]
5月16日 法軍在科什雷勒戰役擊敗英格蘭盟友惡人查理的軍隊,使其成為勃艮第公爵的希望落空。 [33]
1369年 3月14日 法國支持的卡斯提爾王位覬覦者恩里克蒙鐵爾戰役中擊敗對手,即位為卡斯提爾國王。 [10]
1370年 12月4日 法軍在蓬瓦蘭戰役擊潰英軍,英格蘭喪失軍事優勢。 [34]
1372年 6月23日 法國盟軍在拉羅謝爾海戰全殲英格蘭艦隊,英格蘭喪失制海權,部分加斯科涅地區淪陷。 [35]
1381年 5月30日 瓦特·泰勒農民起義在英格蘭爆發,起義者要求廢除農奴制 [36]
1389年 6月18日 法國與英格蘭簽訂《勒蘭岡停戰協議》,英格蘭失去除加萊以外所有大陸領土,雙方王室聯姻。 [12]

休戰期

編輯
日期 事件 來源
1392年 8月 法王查理六世精神病發,其極度不穩定的精神狀況持續至他去世,導致法國政治的嚴重混亂。 [37]
1400年 9月16日 歐文·格林杜爾自立為威爾斯親王,威爾斯起義爆發。 [38]
1407年 11月23日 奧爾良公爵路易一世遇刺身亡,法國內戰爆發。 [13]
1414年 4月 英王亨利五世向法國公主凱瑟琳·德·瓦盧瓦求婚,並要求大量土地作為嫁妝。 [39]

蘭開斯特王朝的征服戰役

編輯
日期 事件 來源
1415年 4月19日 英格蘭議會批准亨利五世的軍事行動,重啟戰火。 [40]
10月25日 英軍在阿金庫爾戰役擊潰法軍,但英王亨利選擇撤退回英格蘭,直至1417年才繼續入侵。 [41]
1418年 5月29日 勃艮第公國部隊控制巴黎。 [42]
1419年 9月10日 勃艮第公爵無畏的約翰被法國王太子查理刺殺,勃艮第正式與英格蘭結盟。 [43]
1420年 5月21日 英法簽訂《特魯瓦條約》,確立英王亨利五世為法國王位繼承人。 [14]
1421年 3月22日 英王亨利五世之弟克拉倫斯公爵托馬斯率領的部隊在博熱戰役被法軍全殲,托馬斯戰死沙場。 [44]
1422年 8月31日 英王亨利五世病逝,英國王位由不到一歲的亨利六世繼承。 [45]
1424年 8月17日 英軍在韋爾訥伊戰役戰勝法軍,完全控制諾曼第公國 [46]
1429年 5月8日 聖女貞德解圍奧爾良,英格蘭撤軍。 [15]

法國的最終勝利

編輯
日期 事件 來源
1429年 6月 聖女貞德率領法軍掃蕩羅亞爾河流域,英軍撤出羅亞爾河。 [47]
6月18日 法軍將領拉海爾帕提戰役殲滅英軍,英軍野戰軍遭受毀滅性打擊。 [46]
7月17日 法軍進軍蘭斯查理七世在蘭斯加冕為法國國王。 [48]
1430年 5月23日 聖女貞德康白尼勃艮第公國部隊俘虜。 [49]
1435年 9月21日 法國與勃艮第公國簽訂《阿拉斯條約》,勃艮第承認查理七世為法王並放棄與英格蘭的同盟。 [17]
1444年 5月28日 英格蘭在一系列的失敗後被迫簽訂圖爾條約,割讓大量領土。 [50]
1449年 3月23日 英軍在休戰期間攻佔布列塔尼公國城市富熱爾,法國對英格蘭宣戰。 [51]
1450年 4月15日 法軍在福爾米尼戰役殲滅英軍,英屬諾曼第失去抵禦能力。 [52]
8月22日 瑟堡的英國駐軍投降,法國完全收復諾曼第公國 [53]
10月31日 法軍入侵加斯科涅地區,迅速掌控該地區的大部份城鎮。 [54]
1453年 7月17日 試圖收復加斯科涅地區的英軍部隊在卡斯蒂永戰役慘遭法軍殲滅。 [55]
10月19日 法國收復加斯科涅首府波爾多,百年戰爭實質上結束。 [19]
1475年 8月29日 法王路易十一與英王愛德華四世簽訂《皮基尼條約》,百年戰爭正式結束。 [56]

註腳

編輯
  1. ^ Sumption I 1999,第106頁.
  2. ^ 2.0 2.1 Byfield 2010,第89頁.
  3. ^ 3.0 3.1 Knecht 2007,第24頁.
  4. ^ 4.0 4.1 Seward 1999,第47頁.
  5. ^ Sumption I 1999,第453頁.
  6. ^ 6.0 6.1 Sumption I 1999,第585頁.
  7. ^ 7.0 7.1 Sumption II 2011,第438頁.
  8. ^ 8.0 8.1 Knecht 2007,第32頁.
  9. ^ 9.0 9.1 Knecht 2007,第33頁.
  10. ^ 10.0 10.1 Taylor 2013,第119頁.
  11. ^ Allmand 1989,第22頁.
  12. ^ 12.0 12.1 Sumption III 2011,第675,807頁.
  13. ^ 13.0 13.1 Knecht 2007,第52頁.
  14. ^ 14.0 14.1 Barker 2009,第28-29頁.
  15. ^ 15.0 15.1 Barker 2009,第119頁.
  16. ^ Barker 2009,第124頁.
  17. ^ 17.0 17.1 Russell 1972,第5頁.
  18. ^ Barker 2009,第325頁.
  19. ^ 19.0 19.1 Nicolle 2012,第80頁.
  20. ^ Janvrin & Rawlinson 2016,第15頁.
  21. ^ Janvrin & Rawlinson 2016,第16頁.
  22. ^ Preston, Wise & Werner 1991,第84–91頁.
  23. ^ Kinard 2007,第56頁.
  24. ^ Kinard 2007,第63頁.
  25. ^ Nolan 2006,第120頁.
  26. ^ Sumption I 1999,第327頁.
  27. ^ 27.0 27.1 Sumption I 1999,第343頁.
  28. ^ Taylor 2013,第22頁.
  29. ^ Byfield 2010,第91頁.
  30. ^ Benedictow 2004,第96頁.
  31. ^ Green 2014,第36頁.
  32. ^ Fraioli 2005,第19頁.
  33. ^ Sumption II 2011,第895頁.
  34. ^ Sumption III 2011,第89-92頁.
  35. ^ Sumption III 2011,第142頁.
  36. ^ Neillands 2002,第180頁.
  37. ^ Knecht 2007,第47頁.
  38. ^ Livingston 2015,第168頁.
  39. ^ Neillands 2002,第201頁.
  40. ^ Barker 2015,第107, 114頁.
  41. ^ Nolan 2006,第4, 5頁.
  42. ^ Neillands 2002,第247頁.
  43. ^ Neillands 2002,第229頁.
  44. ^ Fraioli 2005,第80頁.
  45. ^ Barker 2009,第45頁.
  46. ^ 46.0 46.1 Nolan 2006,第421頁.
  47. ^ Barker 2009,第120-124頁.
  48. ^ Barker 2009,第130頁.
  49. ^ Fraioli 2005,第69頁.
  50. ^ Barker 2009,第323頁.
  51. ^ Barker 2009,第371-374頁.
  52. ^ Nicolle 2012,第35頁.
  53. ^ Nicolle 2012,第41頁.
  54. ^ Nicolle 2012,第45頁.
  55. ^ Prestwich 2017,第152頁.
  56. ^ Neillands 2002,第291頁.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