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娘公司
《紅娘公司》(英語:Love, Inc.)是安德魯·塞昆達主創的美國電視情境喜劇,2005年9月22日至2006年5月11日在聯合派拉蒙電視網首播共一季。主要演員包括貝茜·菲利普斯、文斯·維魯夫、里根·戈麥斯-普雷斯頓、艾恩·奧福曼和霍利·羅賓森·皮特,圍繞婚介所工作的五名媒人展開。節目由蔡斯電視、利特菲爾德公司、伯格-科爾斯電視和派拉蒙電視網製作,除聯合派拉蒙電視網首播外,還通過LivingTV和芬蘭第四台分別在英國和芬蘭播映。亞當·蔡斯、沃倫·利特菲爾德、馬克·伯格與奧倫·科爾斯擔任執行製作人。
紅娘公司 Love, Inc. | |
---|---|
類型 | 情境喜劇 |
開創 | 安德魯·塞昆達 |
主演 | |
國家/地區 | 美國 |
語言 | 英語 |
季數 | 1 |
集數 | 22(每集列表) |
每集長度 | 20至22分鐘 |
配樂 |
|
作曲 |
|
製作 | |
執行製作 |
|
拍攝地點 | 派拉蒙影業(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好萊塢) |
機位 | 多鏡頭 |
製作公司 | |
播出資訊 | |
首播頻道 | 聯合派拉蒙電視網 |
圖像制式 | 1080i(16:9高畫質電視) |
聲音制式 | 立體聲 |
播出日期 | 2005年9月22日 | —2006年5月11日
外部連結 | |
官方網站 |
節目原定名《約會女搭檔》,本是專為推動莎儂·多赫提事業設計的情願喜劇處女作。聯合派拉蒙電視網訂購後認為預播觀眾對多赫提反響不佳,決定由菲利普斯取代。劇中情節發生在紐約,實際取景地是洛杉磯好萊塢派拉蒙製片廠及加利福尼亞州其他地點。節目富含當代嘻哈音樂,聯合派拉蒙電視網大力宣傳,旨在吸引城鎮居民觀看,與《阿傑出少年》一起在周四晚播映。
《紅娘公司》在拉美裔少女人群的收視率很高,但整體收視成績很不理想,2006年聯合派拉蒙電視網與WB電視網合併組建CW電視網後取消。本劇與其他黑人情境喜劇停播引發評論界反彈,媒體批評此舉導致電視上的非裔美國演員和角色減少。評論員對節目看法不一,部分文章稱讚劇中人物種族多樣化,但批評劇情和人物缺乏新意,菲利普斯的演出無法讓觀眾信服。節目停播後沒有發行藍光影碟或DVD。
劇情架構
編輯紅娘公司是紐約的婚介所,雇員都是一心想找到另一半的單身狗。剛離婚的克麗婭·拉沃(Clea Lavoy)是公司創始人和業主,請朋友兼雇員丹妮絲·詹森(Denise Johnson)幫忙再找伴侶。丹妮絲非常熱心,但老闆的尋愛之路依然困難重重。克麗婭此前的婚姻看起來很幸福,而且持續近十年,是紅娘公司最重要的活廣告,所以她離婚為公司前景蒙上陰影。公司其他雇員包括前台維維亞娜(Viviana)、形象專家弗朗辛(Francine)、技術員兼攝影師巴里(Barry)。[1][2]
節目分集大多介紹公司內部運作,如第一個女同性戀客戶、與昔日神父約會,以及旨在吸引宅男和廣場恐懼症患者的營銷策略[2]。公司雇員充當客戶的約會搭檔和「守護天使」,幫他們克服交流障礙[3]。各人工作之餘都有各種喜劇或愛情歷險經歷,例如維維亞娜一心想嫁給美國公民獲取綠卡[1];丹妮絲雖然工作實力出眾,能讓客戶與「看起來無法企及的靈魂伴侶」配對,但她本人卻一直沒找到真愛[4]。
人物
編輯《紅娘公司》共有五個主要人物:
- 貝茜·菲利普斯(Busy Philipps)飾丹妮絲·詹森,是婚介所約會顧問,自稱配對專家,向客戶提供「用語指南、服飾指引,以及良好的開場白與結束語」[5]。她有「撮合大師」之稱[6],但一直沒找到真愛。前男友聯繫貝茜幫他尋找最佳伴侶,此後她對待約會和愛情的態度變得譏誚,自稱「充當約會女搭檔忙得團團轉」。[1]菲利普斯認為貝茜的愛情生活「完全是災難」[7]。
- 文斯·維魯夫(Vince Vieluf)飾婚介所技術員兼攝影師巴里[6][8],也是丹妮斯的室友[9]。巴里「書呆氣十足」[10],認為從牙齒到牙膏公司所有關聯事物都涉及巨大陰謀[11]。他經常用撓頭來交流,但別人根本看不懂[6],只能理解成他「完全活在不同的層面……乃至不同的星球」[12]。據維魯夫透露,巴里初步設定是「劇中唯一的男子」,也是「世上最幸運的傢伙」[13]。
- 里根·戈麥斯-普雷斯頓(Reagan Gomez-Preston)飾婚介所形象專家弗朗辛,鼓勵客戶信任她的時尚眼光,為找到伴侶增加勝算[12]。她第一次出場就批評克麗婭的打扮像女子籃球隊教練,工作時表現活躍、時尚[11]。節目停播時,弗朗辛的劇情尚未充分發展,「仍有些許神秘感」[1]。維魯夫聲稱弗朗辛的「交流方式完全不同」,生活方式也是如此,與巴里關係特殊[13]。
- 艾恩·奧福曼(Ion Overman)飾阿根廷裔前台接待員維維亞娜,「不擇手段地收集個人信息」[6],一心想找到合適的美國公民結婚取得綠卡[11]。她的口音很重,是節目重要笑點[14],《芝加哥論壇報》為此譴責編劇單靠種族偏見塑造人物[15]。
- 霍利·羅賓森·皮特(Holly Robinson Peete)飾紅娘公司創始人和業主克麗婭·拉沃,在近十年的婚姻以離婚收場後「步入約會界」[12],離婚原因是丈夫有外遇[5]。她在劇中多次嘗試交往,約會對象包括昔日神父,與大衛(David)的關係時好時壞[16][17]。克麗婭與雇員保持密切友誼,同丹妮絲關係特別好[2]。
製作
編輯《紅娘公司》原定劇名《約會女搭檔》(Wing Woman),計劃拍成類似《全民情聖》的喜劇[18]。節目構想源自《紐約時報》探導紅娘機構的文章[19],蔡斯電視、利特菲爾德公司、伯格-科爾斯電視和派拉蒙電視網共同製作[12]。利特菲爾德公司建議電視劇主創安德魯·塞昆達(Andrew Secunda)和曾參與《老友記》的執行製作人亞當·蔡斯(Adam Chase)合作[18][19]:121。《紅娘公司》的執行製作人還有瑪爾塔·考夫曼(Marta Kauffman)、麗茲·塔琪蘿(Liz Tuccillo)、馬克·伯格(Mark Burg)和奧倫·科爾斯(Oren Koules)[18][20]。2005年4月12日,聯合派拉蒙電視網宣布莎儂·多赫提(Shannen Doherty)已就出演主角開始洽談,戈麥斯-普雷斯頓在考慮出演主角「長年好友、同事和室友」,艾恩·奧福曼也可能加盟但角色未定[21]。奧福曼自稱正想接戲,覺得節目構想「很酷」所以有意參與[22]。4月18日,霍利·羅賓森·皮特確定出演劇中公司老闆[23]。
《紅娘公司》本是專為捧紅多赫提創作,她在試播集扮演丹妮絲[11][24],這也是她首次出演電視情境喜劇[25]。多赫提自稱一眼就喜歡上「歇斯底里的」試播集劇本,但因缺乏喜劇演出經驗感到有些不踏實[26]。早期宣傳聲稱電視劇由多赫提與皮特主演[27],但聯合派拉蒙電視網後來宣布必須另找演員取代多赫提才會訂購本劇[28]。據《電視指南》報導,試映觀眾對試播集中多赫提的演出反應冷淡[29]。執行製作人沃倫·利特菲爾德(Warren Littlefield)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多赫提扮演的丹妮絲「艷光四射」,估計是在離開《飛越比佛利》和《聖女魔咒》劇組後想出演本劇改善負面形象。皮特稱讚多赫提的演出,還稱「我們都很開心,氣氛很棒」。聯合派拉蒙電視網娛樂總裁表示,另找演員取代多赫提不過是因為電視台決定讓節目朝不同方向發展。[30]電視飼料網站刊登雷切爾·塞里科拉(Rachel Cericola)的文章,稱《紅娘公司》因更換多赫提引起媒體關注,躋身「新電視季最有前途的四部情境喜劇」[20]。
7月25日,聯合派拉蒙電視網宣布貝茜·菲利普斯獲選出演丹妮絲,隨後將她定為節目領銜主演[25][31]。菲利普斯2018年的回憶錄自稱對當年聯合派拉蒙電視網替換多赫提頗感不平,所以一度不想接演:「他們先利用她大肆宣傳,事了後又一腳踢開,如此行徑實在太不地道」[32]。文斯·維魯夫認為,以菲利普斯取代多赫提後,節目就由以丹妮絲為核心變成群戲演出,紅娘公司所有成員都是主角。在他看來,觀眾「可能會對節目只關注某人愛情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到厭煩」,這樣的改動能避免上述俗套。[13]
有報導稱佩吉·甘迺迪(Page Kennedy)一度考慮參演本劇,但後來決定在美國廣播公司電視劇《絕望的主婦》第二季扮演卡萊布·阿普爾懷特(Caleb Applewhite)[33]。洛杉磯湖人退役球員里克·福克斯在三集節目客串出鏡,詮釋克麗婭的男友大衛[34]。梅根·馬克爾在分集《一對一》(One on One)客串出演地鐵工作人員[35]。聯合派拉蒙電視網秉持「唯一積極為非裔美國觀眾提供節目的電視網」立場,本劇演員陣容同樣趨於種族多元化。蒂姆·古德(Tim Good)在《舊金山紀事報》發文指出,本劇製作僅有選角值得認可。[36]
劇中情節發生在紐約,實際是在好萊塢派拉蒙製片廠布魯多恩大廈(Bluhdorn Building)取景[37],採用多鏡頭模式[12]。自由撰稿人艾倫·科爾仕創作第19集劇本[19]。除試播集外,其他分集標題都是過去的情境喜劇名稱[2]。過渡畫面採用紐約市景觀,並配上當代音樂,如黑眼豆豆2005年單曲《勿傷我心》(Don't Phunk with My Heart)、凱麗思(Kelis)2003年單曲《奶昔》(Milkshake)。《PopMatters》的托德·拉姆洛(Todd R. Ramlow)認為,這些音樂旨在進一步吸引包括黑人與白人在內的城鎮居民收看,他稱讚「通常面向黑人目標觀眾的電視台願意嘗試」吸引其他族裔[1]。
分集
編輯集數 | 標題 | 導演 | 編劇 | 首播日期 | 美國收視人數 (百萬) | |
---|---|---|---|---|---|---|
1 | 試播集 | 羅伯·席勒(Rob Schiller) | 安德魯·塞昆達 | 2005年9月22日[38] | 4.6[39] | |
得知前男友想見面後,興奮不已的丹妮絲·詹森滿以為兩人將重燃愛火,但卻得知對方只想利用她善於牽線的特長尋找新情侶。紅娘公司是紐約婚介所,業主克麗婭·拉沃的丈夫央丹尼爾(Daniel)為了更年輕的外遇對象將她拋棄,公司雇員合作幫老闆適應單身生活。 | ||||||
2 | 單身生活 | 羅伯·席勒 | 勞勃·匹考克(Robert Peacock) | 2005年9月29日[40] | 3.9[39] | |
丹妮絲與弗朗辛合作,確保克麗婭遠離前夫丹尼爾開始新生活。意外發現丹尼爾的未婚妻與其他男人有染後,丹妮絲和弗朗辛對如何處理發生分歧。巴里喜歡上公司客戶。 | ||||||
3 | 我為卿狂 | 艾倫·吉特索恩(Ellen Gittelsohn) | 瑪吉·班杜爾(Maggie Bandur) | 2005年10月6日[41] | 3.2[39] | |
丹妮絲堅信在地鐵站台上遇到的男子就是真命天子,所以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原地找他。紅娘公司遇到要求極具詳盡和苛刻的客戶,眾人對如何處理這種局面難以達成一致。 | ||||||
4 | 親密夥伴 | 阿蘭尼·珊福德(Arlene Sanford) | 瑪吉·班杜爾 | 2005年10月13日[42] | 3.92[43] | |
新男友格雷在第二次約會時邀請丹妮絲參加他的生日聚會,聚會當晚格雷經常不知所蹤,丹妮絲越來越感到奇怪和懷疑。克麗婭要求維維亞娜為公司首位女同性戀客戶安排約會。 | ||||||
5 | 親情紐帶 | 謝爾頓·埃普斯(Sheldon Epps) | 莎拉·菲茨傑拉德(Sarah Fitzgerald) | 2005年10月20日[44] | 3.1[45] | |
弗朗辛接待的白人男客戶年紀不小還自以為很新潮,而且與尋找情侶相比更想直接約會弗朗辛。丹妮絲看上獸醫,為此謊稱不討厭動物。 | ||||||
6 | 阿門 | 謝爾頓·埃普斯 | 勞里·帕雷斯(Laurie Parres) | 2005年10月27日[16] | 3.1[45] | |
約翰曾是克麗婭的神父,如今背棄誓言與克麗婭約會,這令她頗感不自在。隨著兩人關係朝親密方向進展,克麗婭舉棋不定,不知是否該更進一步。丹妮絲和巴里幫助出獄男子開始新生活,鼓勵他尋找理想伴侶。 | ||||||
7 | 珊諾斯基姐妹花 | 阿蘭尼·珊福德 | 埃拉娜·伯考維茨(Elana Berkowitz) | 2005年11月3日[46] | 3.0[39] | |
克麗婭告訴紅娘公司雇員,前夫經常批評她生活一成不變,不夠隨心所欲;眾人嘗試讓克麗婭更加輕鬆地對待生活。丹妮絲和巴里鼓勵客戶克服心中焦慮,與深愛女子第二次約會。 | ||||||
8 | 厚與薄 | 凱蒂·加瑞森(Katy Garretson) | 麥可·柯蒂斯(Michael Curtis) | 2005年11月10日[47] | 2.8[39] | |
丹妮絲的大學好友前不久大幅減重,闊別已久的兩人重聚後,丹妮絲的意見和建議都得不到對方認可。克麗婭對男友大衛的感情越來越深,但卻發現他的室友是女人,為此越來越感到懷疑。 | ||||||
9 | 一對一 | 史蒂夫·扎克曼(Steve Zuckerman) | 克拉倫斯·利文斯頓(Clarence Livingston) | 2005年11月17日[48] | 3.8[49] | |
克麗婭發現大衛非常爭強好勝,於是一心想找到某個項目勝過男友。丹妮絲和巴里幫客戶追求在地鐵站防彈玻璃窗後工作的女子。 | ||||||
10 | 蜜月期 | 凱蒂·加瑞森 | 肖恩·康羅伊(Sean Conroy) | 2005年11月24日[50] | 1.8[39] | |
丹妮絲接受克麗婭的提議一起過感恩節,這樣兩人都不至孤身一人,克麗婭這天變得越來越離不開丹妮絲。弗朗辛和巴里鼓勵客戶向情侶求婚。 | ||||||
11 | 三人行 | 阿蘭尼·珊福德 | 埃拉娜·伯考維茨 | 2005年12月15日[51] | 3.0[39] | |
維維亞娜接受青年男子求婚,但得知前男友想要複合後心中矛盾不已。紅娘公司開始向極客宣傳婚介服務,巴里和弗朗辛為三名客戶安排約會時困難重重。 | ||||||
12 | 發展受阻 | 約翰·福滕貝里(John Fortenberry) | 勞里·帕雷斯 | 2006年1月19日[52] | 2.2[39] | |
童年時就被生父拋棄的弗朗辛選擇放下過去,與父親保持良好關係,母親對此非常不滿並找上門來。丹妮絲和巴里幫助年僅12歲的男孩追求心中所愛。 | ||||||
13 | 火線下的格雷斯 | 史蒂夫·扎克曼 | 勞勃·匹考克 | 2006年2月2日[53] | 2.3[39] | |
美國陸軍柯蒂斯少校招募巴里執行秘密任務,丹妮絲、克麗婭和弗朗辛這才發現巴里曾經入伍。丹妮絲搞丟地鐵站台上偶遇男子的電話號碼,但在遇到同名男子後考慮改和他交往。 | ||||||
14 | 你好拉里 | 史蒂夫·扎克曼 | 瑪吉·班杜爾 | 2006年2月9日[17] | 2.7[39] | |
客戶都想在情人節這天擁有完美的約會體驗,令丹妮絲、弗朗辛和巴里頗感挫敗。克麗婭打算舉辦聚會安撫雇員和客戶,但客戶在意外聽到雇員將聚會稱為「失敗者舞會」後憤怒不已開始鬧事。克麗婭覺得大衛不重視她,同意和拉里約會。 | ||||||
15 | 少校老爸 | 史蒂夫·扎克曼 | 勞勃·匹考克 | 2006年2月16日[54] | 2.5[39] | |
柯蒂斯少校委託紅娘公司為女兒莫莉(Molly)牽紅線,工作人員發現莫莉瞞著親友和年紀大很多的中年男子交往,他們決定促使兩人分開。克麗婭吻過拉里後心中舉棋不定,不知是否該向大衛坦白。 | ||||||
16 | 消消氣 | 陳發中 | 肖恩·康羅伊 | 2006年3月2日[55] | 2.4[39] | |
丹妮絲請弗朗辛幫忙,把新男友麥克(Mike)改造成完美伴侶。克麗婭和維維亞娜利用巴里充當約會擋箭牌,報復自以為幽默、實則出口傷人的客戶。 | ||||||
17 | 除了愛什麼都可以 | 史蒂夫·扎克曼 | 安德魯·塞昆達 | 2006年3月23日[56] | 2.5[39] | |
克麗婭和維維亞娜幫患有廣場恐懼症的傑米安排完美約會,夏琳(Charlene)完全能夠接受他的症狀。但克麗婭和維維亞娜發現傑米沒有向對方吐露實情,要求他誠實對待女方,否則她們就會戳穿。巴里發現女友利用約會指導叢書操縱交往過程後萌生分手念頭。 | ||||||
18 | 詛咒 | 史蒂夫·扎克曼 | 艾米麗·卡特勒(Emily Cutler) | 2006年4月13日[57] | 1.9[39] | |
克麗婭不知道與大衛之間到底算是什麼關係,向巴里、維維亞娜的心理醫生,以及丹妮絲的治療師求教。弗朗辛發現交往對象經常哭,感到沒心情再繼續戀情。 | ||||||
19 | 如火如荼 | 凱文·布萊特(Kevin S. Bright) | 艾倫·科爾仕 | 2006年4月20日[58] | 2.8[39] | |
丹妮絲空餘時都陪在麥克身邊,弗朗辛妒火中燒找她對質。巴里和維維亞娜努力幫助患英雄綜合症的消防員埃里克(Eric)。 | ||||||
20 | 歡樂滿屋 | 史蒂夫·扎克曼 | 理察·古德曼(Richard Goodman) | 2006年4月27日[59] | 1.9[39] | |
維維亞娜的學習簽證即將到期,必須通過大學課程考試才能延長簽證時間,避免驅逐出境。丹妮絲伸出援手輔導,嚴格的教學風格令維維亞娜很吃不清,改邀弗朗辛幫忙。巴里獲得前往大西洋城參加三州撲克錦標賽的入場券後向克麗婭求助。 | ||||||
21 | 夢想成真 | 謝爾頓·埃普斯 | 克拉倫斯·利文斯頓 | 2006年5月4日[60] | 2.0[39] | |
巴里向同事宣布,願用撲克比賽贏來的錢幫助其中一人實現夢想。眾人竭力競爭,但丹妮絲卻發現她根本沒有夢想。克麗婭努力教導客戶如何應對異性暗示。 | ||||||
22 | 老友記 | 史蒂夫·扎克曼 | 安德魯·塞昆達 | 2006年5月11日[61] | 2.0[39] | |
麥克提議同居,丹妮絲有些拿不定主意。客戶想向朋友示愛,紅娘公司工作人員對他應該採取的策略看法不一。 |
反響
編輯播映
編輯2005年8月6日,聯合派拉蒙電視網正式訂購13集《紅娘公司》,同年11月7日續訂全季共22集,媒體預測節目會停播[62]。2006年,節目在英國LivingTV播出[63],2008年又經芬蘭第四台在芬蘭播映[64][65]。為吸引城鎮居民收看[66],聯合派拉蒙電視網除本劇外還同期推出《阿傑出少年》、《伊芙》(Eve)與《理髮店》(Cuts)[27]。電視網還把《WWE SmackDown》改到周五播出,周四集中播放情境喜劇,希望把周四打造成「劇本節目之夜」,吸引電影製片商為宣傳新片投放廣告[67]《今天》欄目認為《紅娘公司》與《阿傑出少年》未必會像電視台期待的那樣吸引相同觀眾群[66],兩劇品質也不在同一水平面,《紅娘公司》要差得多[10]。《阿傑出少年》的觀眾起初有59%繼續收看《紅娘公司》[68],但後來逐漸流失大部分受眾,證明電視台的宣傳策略失當[69]。
據塞里科拉報導,《紅娘公司》每集約有360萬觀眾收看[62],《好萊塢報道》發文聲稱節目在18至49歲年齡段的尼爾森收視率成績是1.0/3,在2005至2006年電視季地面電視聯播網節目中排第141[70]。尼爾森公司的統計表明,節目在「12至17歲拉美裔」人群的收視率很高,在2005年收視人數中占絕大部分,達340萬人。《紅娘公司》在12至17歲拉美裔女觀眾群的收視成績好過聯合派拉蒙電視網情境喜劇《一對一》和《一半一半》(Half & Half)。[71],觀眾總人數在聯合派拉蒙電視網所有電視劇中位居上游[68]。與上一年電視季的同一時間段相比,節目首播在18至49歲年齡段觀眾群的收視率上漲六個百分點,18至34歲女觀眾增幅五成三,18至49歲女觀眾增加118%[72]。
聯合派拉蒙電視網2006年與WB電視網合併組建CW電視網,《紅娘公司》及聯合派拉蒙電視網大部分節目停播[73]。《危機》(The Crisis)雜誌的弗恩·吉萊斯皮(Fern Gillespie)譴責CW電視網甫一成立就「一口氣消滅八部非裔美國人喜劇中的五部」,還對美國三大電視網都沒幾部非裔美國人情境喜劇深感失望:「青年藝術家沒有磨練技能的機遇,可能會影響整整一代人」[74]。評論家蒂姆·古德曼(Tim Goodman)指出,兩家公司合併造成六部面向非裔美國人的節目取消,其中《紅娘公司》還是非裔女演員主演。在他看來,這些節目取消代表各大電視網「逐漸淘汰利基市場節目」。[75]《紅娘公司》沒有通過藍光影碟或DVD發行[2][76]。
專業評價
編輯《紅娘公司》播出後反響不一。《烏木》(Ebony)雜誌的宗德拉·休斯(Zondra Hughes)認為本劇在非裔美國演員主演的黃金時段電視節目中頗具潛力,其中又以皮特和奧福曼最為耀眼[77]。節目在LivingTV開播後,《每日紀事報》發文將其列入「每日精選」,建議喜歡喜劇的觀眾收看[63]。黛安·沃特斯(Diane Werts)在《新聞日報》(Newsday)發文,稱讚劇中人物形象鮮明、分工明確,編劇「點到即止,盡顯明智」[78]。皮特在第37屆有色人種進步協會形象獎角逐中獲喜劇類最佳女演員獎提名[79],但不敵出演《阿傑出少年》的蒂琪娜·阿諾(Tichina Arnold)[80]。據菲利普斯所述,昆汀·塔倫提諾是本劇粉絲[32]。
Metacritic根據17份評論為本劇打分28(最高100),表明節目整體反響不佳[78]。The Futon Critic的布萊恩·福特·沙利文(Brian Ford Sullivan)稱讚文斯·維魯夫戲份不多但表現特別亮眼,不過對婚介工作的刻畫不及2005年電影《全民情聖》[9]。蘿拉·弗里斯(Laura Fries)在《綜藝》雜誌發文,稱本劇氛圍怪異,演員頗具風度,劇本乾淨利落,但劇情和人物缺乏新意[6]。《今天》的喬恩·波內(Jon Bonné)和蓋爾·法辛鮑爾·庫珀(Gael Fashingbauer Cooper)認可劇中請來各族裔演員演出,但感覺喜劇內容貧乏,演員再怎麼竭力表現也難以回天[66]。《洛杉磯時報》刊登保羅·布朗菲爾德(Paul Brownfield)的文章,批評《紅娘公司》喜劇效果實在欠佳,明顯不及HBO情境喜劇《喜開二度》[3]。莫琳·瑞安(Maureen Ryan)在《芝加哥論壇報》發文指出,本劇在《阿傑出少年》之後播出,註定會被輾壓成碎片,估計很快就會如同註腳般消失在歷史長河[15]。
評論員對菲利普斯的演出與丹妮斯的人物塑造反響不佳,覺得角色令人感到厭煩,無法讓觀眾感同身受。維吉尼亞·赫弗南(Virginia Heffernan)就覺得丹妮絲不像1995年電影《獨領風騷》中愛莉西亞·席維史東扮演的雪兒·霍洛維茲(Cher Horowitz)那樣充滿魅力[11]。《今日美國》的勞勃·比安科(Robert Bianco)對節目評分僅半星(最高四星),稱菲利普斯的表演就是在「動個不停:面部扭曲、身體抽搐,仿佛總是像驢子般尖叫」,令節目變得「實在難以忍受」[10]。馬修·吉爾伯特(Matthew Gilbert)在《波士頓環球報》發文,認為節目內容空洞,把單個笑料無限拉長,丹妮絲背景類似《俏紅娘》中愛莉西亞·席維史東的角色,但就是讓人提不起興趣[14]。《匹茲堡郵報》刊登羅布·歐文(Rob Owen)的評論,認為多赫提更適合扮演丹妮絲,「自信滿滿」的形象加分不少,菲利普斯的演出讓他感到「眼花繚亂、神經質,純粹就是瘋子」[81]。拉姆洛認為,與《慾望城市》相比,本劇的女角色費盡心機依舊表現拙劣,能力實在有限[1]。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Ramlow, Todd R. Love Stinks. PopMatters. PopMatters Media, Inc. 2005-09-22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 ^ 2.0 2.1 2.2 2.3 2.4 Muir, John Kenneth. TV Year: The Prime Time 2005–2006 Season. New York: Applause Theatre. 2007: 86 [2021-02-07]. ISBN 978-1-55783-684-7.
- ^ 3.0 3.1 Brownfieldl, Pau. Don't make a date with 'Love, Inc.'. Los Angeles Times (Tronc, Inc.). 2005-09-22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1).
- ^ About the Show. UPN. [2006-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09).
- ^ 5.0 5.1 Jicha, Tom. Not Much To Love In Upn Series. Sun-Sentinel (Tribune Publishing). 2005-09-22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1).
- ^ 6.0 6.1 6.2 6.3 6.4 Fries, Laura. Review: 'Love, Inc.'. Variety (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2005-09-18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8).
- ^ Freed, David A. New kids in the box. Chicago Tribune (Tronc, Inc.). 2005-09-12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 ^ Murphy, Jill. Love Inc.. Common Sense Media.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3).
- ^ 9.0 9.1 Sullivan, Brian Ford. The Futon's First Look: "Love, Inc." (UPN). The Futon Critic. 2005-08-03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10.0 10.1 10.2 Bianco, Robert. Funny, there's nothing to 'Love'. USA Today (Gannett Company). 2005-10-14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2).
- ^ 11.0 11.1 11.2 11.3 11.4 Heffernan, Virginia. Matchmaker, Matchmaker.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5-09-22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1).
- ^ 12.0 12.1 12.2 12.3 12.4 About This Show.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13.0 13.1 13.2 Vice Vieluf – Love Is All We Need. Starry Constellation Magazine. 2014-01-13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3).
- ^ 14.0 14.1 Gilbert, Matthew. Not much to like on 'Love'. The Boston Globe. Boston Globe Media Partners, LLC. 2005-09-22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參數
|newspaper=
與模板{{cite web}}
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news}}
或|website=
) (幫助) - ^ 15.0 15.1 Ryan, Maureen. 'Everybody Hates Chris' is rock-solid fun. Chicago Tribune (Tronc, Inc.). 2005-09-22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6).
- ^ 16.0 16.1 Amen.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17.0 17.1 Hello, Larry.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18.0 18.1 18.2 Development Update: February 24. The Futon Critic. 2005-02-24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19.0 19.1 19.2 Gervich, Chad. Mediabistro.com Presents Small Screen, Big Picture: A Writer's Guide to the TV Business.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2008 [2021-02-07]. ISBN 978-0-307-39531-3.
- ^ 20.0 20.1 Cericola, Rachel. Fall TV: 4 Sitcoms for Fall. TV Fodder. 2005-09-03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 ^ Development Update: April 12. The Futon Critic. 2005-04-12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Ion Overman – Where Is The Love. Starry Constellation Magazine. 2014-01-13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9).
- ^ Development Update: April 18. The Futon Critic. 2005-04-18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Terrace, Vincent. Encyclopedia of Television Shows, 1925 through 2010. Jefferson: McFarland. 2008: 628. ISBN 978-0-7864-6477-7.
- ^ 25.0 25.1 Labrecque, Jeff. Shannen Doherty is an expert on leaving. Entertainment Weekly (Time Inc.). 2006-08-18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1).
- ^ Haffenreffer, David. TV Stars' Salaries Exposed; Interview With Donald Trump. Showbiz Tonight (CNN). 2005-05-19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2).
- ^ 27.0 27.1 Fox, UPN bringing new series to fall schedule. The Augusta Chronicle. Morris Communications. 2005-05-20 [2016-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2).
- ^ Shannen Doherty. NNDB. Soylent Communications.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6).
- ^ Silverman, Stephen M.; Jessen, Monique. Naked Paris Hilton Goes for Only $46,000. People (Time Inc). 2005-05-26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 ^ Porter, Rick. 'Love, Inc.' crew sticks up for booted Doherty. Zap2it. 2005-07-24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9).
- ^ Busy Philipps Joins the Cast of UPN's New Comedy "Love, InC.".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32.0 32.1 Philipps, Busy. This Will Only Hurt a Little.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18: 220, 226. ISBN 978-1-5011-8471-0.
- ^ Pace, Gina. 'Desperate Housewives' Actor Fired. CBS News (CBS Broadcasting inc.). 2005-11-08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 ^ Stewart, Larry. Kissing Is Part of Job When Fox Is in 'Love. Los Angeles Times (Tronc, Inc.). 2005-11-03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3).
- ^ Truong, Peggy. A Definitive List of Every TV Show and Movie Meghan Markle Has Been In. Cosmopolitan. 2018-04-10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7).
- ^ Good, Tim. As if TV weren't white enough ... when the WB, UPN go off the air, guess who loses out?.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Hearst Corporation). 2006-05-03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7).
- ^ NBC, UPN & The WB Fall 2005 Primetime Network Programs. Backstage. Backstage, LLC. 2005-08-06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7).
- ^ Pilot.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39.00 39.01 39.02 39.03 39.04 39.05 39.06 39.07 39.08 39.09 39.10 39.11 39.12 39.13 39.14 39.15 39.16 39.17 Episode List: Love, Inc.. TV Tango.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30).
- ^ Living Single.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Mad About You.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Bosom Buddies.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With UPN's Entire Thursday on the Rise, "Everybody Hates Chris" Climbs to Best Performance Since Premiere Across the Board. The Futon Critic. 2005-10-14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Family Ties.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45.0 45.1 UPN's Thursday Line-Up Scores with "Everybody Hates Chris".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Hope & Faith.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Thick & Thin.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One on One.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Led by "Everybody Hates Chris," UPN's Thursday Comes on Strong in November Sweep. The Futon Critic. 2005-11-18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The Honeymooners.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Three's Company.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Listings.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Grace Under Fire.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Major Dad.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Curb Your Enthusiasm.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Anything But Love.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Cursed.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Fired Up.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Full House.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Dream On.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Friends.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62.0 62.1 Cericola, Rachel. UPN Shows Love to "Love, Inc.". TV Fodder. 2005-11-07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 ^ 63.0 63.1 Pick of the Day: Love, Inc. LivingTV, 7:30pm. Daily Record (Trinity Mirror). 2006-04-08 [2018-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9).
- ^ TV Guide (PDF). Helsinki Times. Helsinki Times Ltd. 2008-08-29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14).
- ^ TV Guide (PDF). Helsinki Times. Helsinki Times Ltd. 2008-09-12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1-21).
- ^ 66.0 66.1 66.2 Bonné, Jon; Cooper, Gael Fashingbauer. As two networks pair up, it's time to get real. Today. NBC News. 2006-01-25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2).
- ^ Jicha, Tom. Upn Wrestles With Schedule. Sun-Sentinel (Tribune Publishing). 2005-05-20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 ^ 68.0 68.1 Sullivan, Brian Ford. UPN to Keep the 'Love' Going for the Full Season.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Aurthur, Kate. Arts, Briefly; Viewers Love 'Chris'.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5-09-24: B10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 ^ Serie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06-05-26 [2010-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2).
- ^ Servaes, Jan. Sustainability, Participation & Culture in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Praxis. Bristol: Intellect Books. 2013: 347. ISBN 978-1-84150-661-6.
- ^ UPN's Strategy of Targeting Young Women Pays Off! "Top Model" and "Chris" Premieres Lead UPN to Its Best Week Ever as a Five Night Network Among Women 18–34. The Futon Critic.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McCann, Bob. Encyclopedia of African American Actresses in Film and Television. Jefferson: McFarland. 2009: 291. ISBN 978-0-7864-3790-0.
- ^ Gillespie, Fern. "love%2C+inc."+"upn"&pg=PA57#v=snippet&q=%22love%2C%20inc.%22%20%22upn%22&f=false Major Networks Black Out African American Comedies. The Crisis (NAACP). 2006-10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2).
- ^ Warner, Kristen J.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Colorblind TV. New York: Routledge. 2015: 98. ISBN 978-1-138-01830-3.
- ^ Love, Inc. (2005). TVShowsOnDVD.com. TV Guide Online. [2016-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6).
- ^ Hughes, Zondrat. Prime-Time 2005: More Stars, More Soul, More Sensation. Ebony (Ebony Media Corporation). 2005-10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5).
- ^ 78.0 78.1 Love, Inc. : Season 1. Metacritic.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0).
- ^ Randy Jackson, Aisha Tyler, Kimberly Elise, James Pickens JR., and Kevin Frazier Join New Naacp President and Ceo Bruce S. Gordon to Announce the "37th Naacp Image Awards" Nominations. The Futon Critic. 2006-01-10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7).
- ^ Winners of the 37th annual NAACP Image Awards. Hürriyet Daily News (Doğan Media Group). 2006-02-27 [2016-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7).
- ^ Owen, Rob. On the Tube: HBO serves up Sunday Night comedy with 'Extras,' "Curb'. Pittsburgh Post-Gazette (Block Communications). 2005-09-22 [202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4).
擴展閱讀
編輯- Gervich, Chad. How to Manage Your Agent: A Writer's Guide to Hollywood Representation. Burlington: CRC Press. 2013. ISBN 978-0-240-82377-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