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

位于胃后下方一个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双重功能的分泌器官

胰臟(英語:pancreas)也稱胰腺,舊稱脊椎動物具有外、內分泌功能的腺體;外分泌由腺泡、連通腸腔的導管組成,腺泡分泌多種消化,導管上皮細胞分泌碳酸氫鹽電漿和水,合稱胰液。經導管進入十二指腸的胰液可消化脂肪蛋白質,是機體重要的消化液;內分泌由胰島所組成;胰島分泌胰島素胰高血糖素胰多肽生長抑素激素。胰島素、胰高血糖素對維持血糖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胰臟
胰臟(黃色)及與其相連之消化器官的示意圖
1:胰頭
2:胰腺鉤突
3:胰腺切跡
4:胰體
5:胰前
6:胰下
7:胰上緣
8:胰前緣
9:胰下緣
10:網膜結節
11:胰尾
12:十二指腸
基本資訊
發育自胰腺芽英語pancreatic bud
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
動脈胰十二指腸下動脈英語Inferior pancreaticoduodenal artery, 胰十二指腸上動脈英語Superior pancreaticoduodenal artery, splenic artery英語splenic artery
靜脈胰十二指腸靜脈英語Pancreaticoduodenal veins, pancreatic veins英語pancreatic veins
神經胰腺叢英語Pancreatic plexus, 腹腔神經節英語celiac ganglia, 迷走神經[1]
淋巴Splenic lymph nodes英語Splenic lymph nodes, celiac lymph nodes英語celiac lymph nodes and superior mesenteric lymph nodes英語superior mesenteric lymph nodes
標識字符
拉丁文Pancreas
希臘文Πάγκρεας (Pánkreas)
MeSHD010179
TA98A05.9.01.001
TA23114
FMAFMA:7198
格雷氏p.1199
解剖學術語

動物胰臟結構概論

編輯

脊椎動物的胰由腸上皮細胞特化。一些低等脊椎動物的胰與結合在一起。

圓口綱胰的外分泌部與肝結合,而內分泌部形成獨立結構,內含B細胞和許多顆粒細胞,排列在的膽導管周圍,這是最早的胰內分泌組織。

軟骨魚的胰外分泌部與肝分開,胰的內分泌腺小而分散,位於外分泌部的小導管周圍,或伸入外分泌部組織內。

硬骨魚的胰,多為分散性腺體,分布於腸繫膜上或埋於肝內。

兩棲動物無尾目哺乳動物,多是定形的腺體,胰島分散於外分泌部之間。

的胰島有含A細胞的黑胰島;含B細胞的光胰島;含A、B和D細胞的混合胰島3種類型。

人類胰臟結構

編輯
 
人體胰臟實際解剖照

人胰呈灰紅色、細長,橫臥於腹後壁和後。胰頭位於十二指腸彎內,胰體占據大部,胰尾延伸到。重約90克,外披結締組織,膜深入胰內,將胰分成許多小葉。胰管橫貫於胰,在總膽管附近開口於十二指腸,或與總膽管匯合入腸。供應胰的血液來自脾、肝和腸繫膜上動脈,胰靜脈經門靜脈入肝。胰島的毛細血管經小靜脈後又進入圍繞腺泡的毛細血管,所以靠近腺泡的血液含有高濃度的胰島細胞釋放的激素

胰頭

編輯

胰頸

編輯

胰體

編輯

胰尾

編輯

胰管

編輯

正常胰管平均直徑0.2-0.3厘米,若有直徑擴大現象,應懷疑胰頭處有腫瘤壓迫而使胰管擴張。

血供

編輯

組織學與功能

編輯
 
一個胰島,此圖使用螢光抗體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來顯示胰島中不同細胞類型的位置

胰的內分泌部分叫做胰島(朗罕氏小島),是不規則的細胞群,散布在外分泌部的腺泡之間。成人胰島約100~200萬個。胰島內無導管,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每個胰島細胞都與毛細血管接觸,胰島細胞有A細胞、B細胞、D細胞、PP細胞多種類型。

胰島的β-細胞分泌胰島素,起降低血糖,促進肝糖原的合成等作用。胰島α-細胞分泌升糖素,可以促進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胰島素和升糖素互相反饋,控制血糖穩定在一個小的範圍內。如果因為任何原因導致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就會導致糖尿病。胰的腺泡每天製造約1200~1500c.c.的胰液,經由胰管送至十二指腸。胰液包括可分解蛋白質醣類脂質核酸酵素胰澱粉酶脂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胰核酸酶,以及可中和胃酸的微鹼性的碳酸氫鈉

名稱

編輯

胰臟是古希臘解剖學家、外科醫生赫羅菲拉斯發現的,數百年後,另一位古希臘解剖學家盧夫斯將其命名為pancreas。希臘文pan意為全部,kreas意為肉。

胰臟在清末民初舊稱「膵臟」,「膵」字是日本江戶時代的西醫學家宇田川玄真日語宇田川玄真新創造的漢字,形旁「月」表示肉,對應希臘文的creas,聲旁「萃」有「匯集、全部」之意,對應希臘文的pan。

「胰」字在古代文獻中最早並未用來指胰臟。宋代廣韻·脂韻》中提到「胰,夾脊肉也。」

中醫

編輯

因近現代當時西方來華學者對中醫解剖名稱未有深刻理解,因此翻譯西方解剖中的Spleen時,所對應之中醫臟器名稱多有模糊或訛誤之處,西學者甚或翻譯成「甜肉」一詞,而難經中,「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主藏意。」《難經正義》「散膏,胰,附睥之物,形長方,重約三、四兩,橫貼胃後。」《黃庭經•內景經》:「脾長一尺掩太倉」 (太倉指胃)其中所述散膏、脾長之型態與位置,較貼近現代醫學所指稱之脾臟(Spleen),但亦有學者認為中醫理論的「」其實對應的是現代醫學的胰臟,因為中醫理論將「脾」與「」和人體的消化功能緊密地聯繫起來。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1. ^ Nosek, Thomas M. Section 6/6ch2/s6ch2_30. Essentials of Human Physiology.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