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心輝

中華民國軍事將領

賴心輝(1884年8月—1942年4月),字德祥,男,四川三台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1][2][3]

生平

編輯

從辛亥到護國

編輯

1884年8月(光緒十年),賴心輝生於三台縣。其父為小商人。少年時,賴心輝師從曾伯和學習。1909年,經曾伯和保送入雲南講武堂學習。1911年春,賴心輝畢業,被分配到陸軍第十九鎮見習,其間結識管帶劉存厚,並且參與了陸軍第十九鎮下級軍官的秘密革命活動,參加中國同盟會武昌起義後,1911年10月30日,以蔡鍔李根源為正、副司令的雲南革命 軍在昆明發動重九起義,賴心輝在唐繼堯劉存厚的指揮之下,參加了攻打雲貴總督署的戰鬥。11月1日,雲南軍政府成立,蔡鍔韓建鋒劉存厚滇軍兩個梯團支援四川起義軍,賴心輝乃隨軍返回四川。 [1][3]

1912年春,劉存厚在成都招募新兵,創立四川陸軍第四鎮,賴心輝任第四鎮炮兵標統。同年4月,劉存厚任第二師師長,賴心輝任第二師炮兵第二團營長。1916年1月,賴心輝隨川軍第二師在納溪舉行起義,參加護國戰爭,因功而升任第二師炮兵第二團團長。護國戰爭結朿後,入川護國軍滇軍總司令羅佩金黔軍總司令戴戡於同年7月分別擔任四川督軍、省長,從而和以劉存厚為代表的四川地方勢力發生利益衝突,而且駐四川的滇軍、黔軍軍紀敗壞。1917年4月,劉存厚通電反對羅佩金,賴心輝等幾十位旅長、團長也通電控告羅佩金九大罪狀,劉存厚同羅佩金在成都進行巷戰,不久羅佩金便敗走。1917年7月,劉存厚同戴戡在成都巷戰,黔軍退入蜀王府四川督軍署內,劉存厚部久攻不下,賴心輝建議首先炮擊城內儲藏彈藥等的軍裝庫,獲得劉存厚同意。賴心輝率炮二團炮擊軍裝庫,造成其內彈藥爆炸,守城的黔軍十分慌亂。戴戡隨即撤離成都。賴心輝自此得了「賴大炮」的綽號。 [1][3]

四川混戰

編輯

1917年11月12日,北京政府授予賴心輝三等文虎章。1918年1月,授予其少將軍階,委任為川北邊防軍總司令。滇軍、黔軍戰敗之後,雲南督軍唐繼堯護法為名,支持川軍師長熊克武任四川靖國軍總司令,率部進攻支持北京政府的四川督軍劉存厚劉存厚於1918年2月20日撤出成都,逃向陝西南部。賴心輝於同年5月3日退至陝西同劉存厚會合,駐漢中。同年7月5日,北京政府任命劉存厚為中央陸軍第二十一師師長,賴心輝為該師第四十二旅旅長。 [1][3][2]

1920年5月,唐繼堯、呂超等部聯合進攻熊克武部。熊克武部敗退到川北。同年冬,熊克武以驅逐客軍為名,聯合陝南的劉存厚等川軍,分路進攻成都、重慶的滇軍和黔軍,迫使滇軍和黔軍全部敗退離開四川。劉存厚部以賴心輝旅為前鋒,首先攻克成都。熊克武乃將什邡縣金堂縣廣漢縣德陽縣劃為賴心輝部防地。什邡縣有土匪頭目張廷升,賴心輝先派員招撫未果,遂率部剿滅了張廷升。1922年7月,四川爆發了熊克武但懋辛方面的第一軍和劉湘楊森方面的第二軍之戰,史稱「一、二軍之戰」。賴心輝支持熊克武,出任省軍前敵總指揮,率部進攻第二軍。同年8月上旬,第二軍潰敗。當時,賴心輝想染指四川的軍政及民政,但因自首資望尚淺,故希望推軟弱之人上台,便於操縱,乃建議熊克武任命第三軍軍長劉成勛出掌四川軍政及民政,獲得熊克武採納。劉成勛繼任川軍總司令之後,任命賴心輝為四川邊防軍總司令,駐瀘州。劉成勛為了壓制鄧錫侯陳國棟田頌堯等部,於1923年2月13日命賴心輝統率各軍討伐鄧錫侯、陳國棟,並電請川東邊防督辦但懋辛出兵增援。雙方混戰至2月20日,鄧錫侯、陳國棟兩師已經進抵川西,開始圍攻成都,劉成勛困守成都城內。2月21日,賴心輝部攻占簡陽,2月24 日賴心輝部前哨部隊進抵成都,解成都之圍。隨後,賴心輝部將鄧錫侯等部圍困於川北,鄧錫侯卻奇襲成都,3月30日劉成勛通電辭職,賴心輝部撤至內江縣資中縣隆昌縣一線。 [1][3]

此時,楊森在吳佩孚的支持下重返四川,占領重慶。1923年5月,熊克武、劉成勛、賴心輝聯合,收復成都,賴心輝部再次成為首支進入成都的部隊。同年6月,孫中山大元帥府任命熊克武為四川討賊軍司令,劉成勛為川軍總司令,賴心輝為討賊軍前敵總指揮。賴心輝命令部下自瀘州樂山宜賓進攻重慶側後方,賴心輝自己率部主攻資中內江。10月16日,賴心輝在滇軍胡若愚部的援助下,攻破佛圖關,奪取重慶。熊克武覺得賴心輝功高蓋主,不願保舉其出任四川省省長,並且命但懋辛取代賴心輝出任前敵總指揮,這造成討賊軍方面一個多月未追擊退至萬縣的楊森部。後來,袁祖銘、楊森反攻,討賊軍潰敗。賴心輝敗退至內江、資中,並和劉成勛共同宣布中立,退出戰鬥。熊克武部最終瓦解。 [1][4][3]

四川省長及晚年

編輯

1924年2月,賴心輝通電擁護北京政府,獲北京政府任命為四川陸軍第一師師長兼四川邊防軍司令。同年9月10日,獲授將軍府正威將軍。1925年2月7日,賴心輝被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任命為四川省省長,取代鄧錫侯。同年初,楊森發動了四川統一之戰,首先進攻賴心輝。楊森部的前敵總指揮黃毓成是賴心輝在雲南講武堂時的老師,賴心輝的部下許多都是黃毓成的學生。不久,賴心輝部潰敗。同年7月,劉湘、袁祖銘、鄧錫侯反攻楊森,賴心輝趁機收復失地。[4]

1926年北伐開始之後,賴心輝、劉湘等聯名於8月13日通電討伐吳佩孚。9月,蔣介石任命賴心輝為國民革命軍第22軍軍長,授上將銜。12月17日,賴心輝在重慶通電就職,但向蔣介石所發電文中,倒填日期為「11月26日」,地點則號稱「瀘州軍次」。[4]

1926年冬,劉伯承發動瀘順起義,賴心輝損失三個旅。1927年冬,賴心輝及其親家劉成勛先後遭劉文輝突襲,喪失許多防地。賴心輝的四川省長公署只好設在江津,其號令無法出江津縣城。1929年,楊森、羅澤洲共同進攻劉湘,乃拉攏賴心輝共同組成八部同盟,開始下川東之戰,劉文輝則趁機再次襲擊賴心輝,賴心輝喪失了內江江津等防地,劉文輝於1929年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4]

賴心輝部退到合江赤水之間以後,賴心輝同貴州省政府主席周西成商議,由賴心輝駐防遵義,周西成則協助賴心輝反攻四川。1929年5月,周西成在蔣桂戰爭中的滇黔線混戰中陣亡,賴心輝去貴州不成,被迫退守秀山縣城,招兵買馬。隨後,劉湘派王陵基以「剿匪」為名,進攻賴心輝,賴心輝部潰敗,再度退至貴州和四川的邊境,並向南京國民政府求援。蔣介石回電令其赴漢口集中,但遭王陵基部截擊,被迫返回貴州,經龍里貴定八面大山湖南,所部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11師,賴心輝降為該師師長。1930年,賴心輝率部赴江西等地剿共,在江西永豐陳誠武裝收編,賴心輝部完全瓦解。 賴心輝隻身赴漢口,途中被劉湘軟禁於宜昌。獲釋後,賴心輝赴南京找蔣介石,經國民政府參軍長呂超推薦,獲國民政府上將參軍的閒職,赴上海法租界閒居。1933年,賴心輝回到成都定居。[4]

1942年4月,賴心輝病逝於成都。[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四川近現代人物傳(六),四川大學出版社,1985年,第246頁
  2. ^ 2.0 2.1 喬誠、楊續雲,劉湘,華夏出版社,1987年,第280頁
  3. ^ 3.0 3.1 3.2 3.3 3.4 3.5 四川省志: 人物誌,四川人民出版社,第164頁
  4. ^ 4.0 4.1 4.2 4.3 4.4 4.5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編,民國人物傳 第9卷,中華書局,1997年,第172-178頁
   中國北京政府
前任:
鄧錫侯
四川省長
1925年2月7日 - 1926年
繼任:
楊森
(吳佩孚任命)